CN213605890U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05890U CN213605890U CN202022164237.7U CN202022164237U CN213605890U CN 213605890 U CN213605890 U CN 213605890U CN 202022164237 U CN202022164237 U CN 202022164237U CN 213605890 U CN213605890 U CN 213605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locking pin
- locking
- barrel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包括:锁止销;开口结构,朝向所述锁止销设置有开口,沿背向开口方向所述开口结构内径逐渐增大;筒体,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内壁抵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开口结构同向开口,适于容纳所述锁止销,所述筒体包括限位部;以及行程保持部,作用在所述筒体上;所述限位部具有在所述行程保持部的作用下限位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状态。这样设置一方面,避免出现行程突变,进而破坏限位部与锁止销间的锁止状态,另一方面,锁止销在抽离筒体的过程中,锁止销和筒体以及限位部的行程共同体,会受到来自开口结构的朝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内径的限制,进而实现对锁止状态的有效保持,提高了锁扣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饭煲等家用电器的上盖和锅身一般采用扣位式结构进行扣合,将弹性扣安设在上盖或锅身上,在扣合时,通过导向斜面压近弹性扣,弹性扣发生形变,发生让位后弹性扣位扣合,固定住上盖,在需要开盖时,按压开盖按钮,带动开盖锁扣脱离扣合位置,从而实现饭煲的顺利开盖。
但是这样的扣合方式,由于仅通过弹性扣间的相互卡合进行,在使用过程中未有特定设置的锁紧结构,可能导致扣合后的上盖和锅身之间的间隙过大,容易发生溢锅等问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弹性卡扣结构扣合方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的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扣结构,包括:锁止销;
开口结构,朝向所述锁止销设置有开口,沿背向开口方向所述开口结构内径逐渐增大;
筒体,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内壁抵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开口结构同向开口,适于容纳所述锁止销,所述筒体包括限位部;以及
行程保持部,作用在所述筒体上;
所述限位部具有在所述行程保持部的作用下限位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状态。
限位部呈刚性设置,包括:
若干容纳孔,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
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并突出于所述筒体内壁,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容纳孔运动,并分别与所述锁止销和所述开口结构内壁抵接。
锁止销与所述筒体及所述开口结构同轴设置,所述锁止销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μ为所述锁止销与所述限位块间的摩擦系数。
限位块为球体。
筒体包括限位端,所述限位端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抵接,所述限位端与所述开口结构同形设置,所述容纳孔设置在所述限位端的侧壁上。
锁扣结构还包括内腔,所述内腔顶端设置有所述开口结构,所述筒体和所述行程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行程保持部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周侧,所述行程保持部一端与所述限位端底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腔上朝向所述筒体突出的凸出部抵接。
锁扣结构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作用在所述筒体上,适于控制筒体升降进而控制所述限位部解除对所述锁止销限位。
解锁结构包括:摆杆结构,适于沿固定轴心发生转动,包括连接端和控制端,所述连接端穿过设置在所述筒体底侧的连接孔。
解锁结构为连杆结构,包括:第一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腔上带有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槽配合连接;
第二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另一端,与所述内腔上突出设置的第一嵌合部配合连接;
倾斜部,穿过所述筒体底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缘呈圆形内凸状设置。
解锁结构还包括:开关结构,与摆杆结构或连杆结构相邻设置,包括连接有弹性件的开关轴,所述开关轴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轨迹发生运动,向控制端或第二卡合部施加压力。
开口结构内壁上嵌合有仿形套,所述仿形套、所述锁止销和所述限位块同为金属件。
锁扣结构还包括闭合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仿形套、所述锁止销和所述限位块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上述的锁扣结构。
烹饪装置包括:盖体,其上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包括开口,内置有朝向开口外侧延伸的所述锁止销;
锅体,其上设置有所述开口结构、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行程保持部,至少部分所述开口结构适于在所诉锁止状态下嵌入所述内凹部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包括:锁止销;开口结构,朝向所述锁止销设置有开口,沿背向开口方向所述开口结构内径逐渐增大;筒体,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内壁抵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开口结构同向开口,适于容纳所述锁止销,所述筒体包括限位部;以及行程保持部,作用在所述筒体上;所述限位部具有在所述行程保持部的作用下限位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状态。
筒体与内径沿背向开口方向逐渐增大的开口结构抵接,将锁止销容纳在筒体中,并通过限位部进行限位,此外还设置作用在筒体上的行程保持部,使得筒体与开口结构的内壁保持抵接,也使得锁止销和筒体以及限位部在运动过程中的保持行程相同,这样设置一方面,避免出现行程突变,进而破坏限位部与锁止销间的锁止状态,另一方面,锁止销在抽离筒体的过程中,锁止销和筒体以及限位部的行程共同体,会受到来自开口结构的朝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内径的限制,进而实现对锁止状态的有效保持,使得带有锁扣结构的装置在盖合稳定后无法打开,有效减小盖合结构的间隙,避免如溢锅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锁扣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所述限位部呈刚性设置,包括:若干容纳孔,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并突出于所述筒体内壁,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容纳孔运动,并分别与所述锁止销和所述开口结构内壁抵接。
通过设置呈刚性的限位部,保证了限位部作用的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限位部的使用寿命,而容纳孔的设置一方面限制限位块的运动,避免滑出筒体,另一方面为限位块提供活动空间。此外,由于行程保持部的设置,使筒体上的限位块在锁止销的作用下与开口结构的内壁抵接,形成锁止销和限位块的滑动配合面,实现行程的同步运动,在锁止销离开筒体过程中,锁止销与限位块间的摩擦力有效结合开口结构内壁施加的阻力分力,使得限位块和锁止销间实现稳定锁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锁止销与所述筒体及所述开口结构同轴设置,所述锁止销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μ为所述锁止销与所述限位块间的摩擦系数。
当锁止销与开口结构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时,锁止销与限位块间的摩擦力与开口结构内壁施加的阻力分力之和,大于或等于,取出锁止销所施加的外力,实现了锁止销的有效锁止。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限位块为球体。
由于在锁扣结构实现锁定或解锁的过程中,限位块可能会与容纳孔、开口结构内壁以及锁止销进行抵接或发生摩擦,当限位块为球体,一方面运动过程中,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限位块运动的灵活度,避免出现摩擦噪声等问题,另一方面,球体的设置,在于各个结构配合过程中,发生磨损部位不断变化,降低了运动磨损,提高了锁扣结构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结构,解锁结构为连杆结构,包括:第一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腔上带有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槽配合连接;第二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另一端,与所述内腔上突出设置的第一嵌合部配合连接;倾斜部,穿过所述筒体底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缘呈圆形内凸状设置。
通过将连杆结构设置为解锁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倾斜部的设置,实现对筒体升降的控制,进而在限位部锁止状态下,通过进一步控制筒体远离开口结构,实现限位部和锁止销的分离,实现锁止销的解锁;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设置,保证筒体结构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避免锁扣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晃动,进而使得筒体位置变化,引发限位部脱离锁止状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锁扣结构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的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锁止销与开口结构所呈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止销;2-开口结构;3-筒体;4-行程保持部;31-容纳孔;32-限位块;33-限位端;5-内腔;6-摆杆结构;7-连杆结构;34-连接孔;8-开关结构; 21-仿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一种锁扣结构。
烹饪装置包括:盖体和锅体,盖体上设置有内凹部,内凹部包括开口,内置有朝向开口外侧延伸的锁止销1;锅体,其上设置有开口结构2、筒体3、以及行程保持部4,部分开口结构在锁止状态下嵌入内凹部中,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锁止销1可以稳定穿入开口结构2和筒体3中,避免发生锁止销1的配合错位。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盖体上可以设置开口结构2、筒体3、以及行程保持部4,锅体上设置锁止销1。
烹饪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满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其中之一分别设置开口结构2、筒体3、以及行程保持部4,另一设置锁止销1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为电饭煲,可以为电饼铛、电压力锅、炖锅、炸锅以及其他需要完成开关功能的烹饪装置。
锁扣结构包括锁止销1、开口结构2、筒体3以及行程保持部4。
锁止销1固定在锅体的内凹部上,内凹部呈倒扣碗状设置,内侧中部固定有锁止销1,在本实施例中锁止销1为圆柱体,端部为圆头状设置。开口结构2、筒体3以及行程保持部4都设置在锅体上,与内凹部配合设置,开口结构2呈圆台侧壁状设置,凸出于锅体,朝向锁止销1设置有开口,沿背向开口方向开口结构2内径逐渐增大。筒体3设置在开口结构2内侧,与开口结构2同向开口,可以容纳锁止销1,在筒体3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具有在行程保持部4的作用下限位锁止销1的锁止状态,也具有在解锁结构作用下,解除对锁止销1限位的解锁状态。行程保持部4,在本实施例中弹簧件,套合在筒体3 外侧,并作用在筒体3上使得筒体3至少部分与开口结构2的内壁抵接。
筒体3与内径沿背向开口方向逐渐增大的开口结构2抵接,将锁止销1容纳在筒体3中,并通过限位部进行限位,此外还设置作用在筒体3上的行程保持部4,使得筒体3与开口结构2的内壁保持抵接,也使得锁止销1和筒体3 以及限位部在运动过程中的保持行程相同,这样设置一方面,避免出现行程突变,进而破坏限位部与锁止销1间的锁止状态,另一方面,锁止销1在抽离筒体3的过程中,锁止销1和筒体3以及限位部的行程共同体,会受到来自开口结构2的朝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内径的限制,进而实现对锁止状态的有效保持,使得带有锁扣结构的装置在盖合稳定后无法打开,有效减小盖合结构的间隙,避免如溢锅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锁扣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呈刚性设置,包括容纳孔31和限位块32。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限位部可以为柔性件或弹性件,且为筒体3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容纳孔31,沿同一水平高度,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筒体 3的侧壁上,容纳孔31的数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若干限位块32,对应设置在各个容纳孔31内,并突出于筒体3内壁,可以在锁止销1施加的外力作用下沿容纳孔31运动,并分别与锁止销1和开口结构2内壁抵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容纳孔31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沿筒体3的侧壁上呈非均匀设置。
通过设置呈刚性的限位部,保证了限位部作用的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限位部的使用寿命,而容纳孔31的设置一方面限制限位块32的运动,避免滑出筒体3,另一方面为限位块32提供活动空间。此外,由于行程保持部4的设置,使筒体3上的限位块32在锁止销1的作用下与开口结构2的内壁抵接,形成锁止销1和限位块32的滑动配合面,实现行程的同步运动,在锁止销1离开筒体 3过程中,锁止销1与限位块32间的摩擦力有效结合开口结构2内壁施加的阻力分力,使得限位块32和锁止销1间实现稳定锁定。
筒体3呈直筒状,锁止销1与筒体3及开口结构2同轴设置,锁止销1与开口结构2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μ为锁止销1与限位块32间的摩擦系数。当锁止销1与开口结构2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时,锁止销1与限位块32间的摩擦力与开口结构2内壁施加的阻力分力之和,大于或等于,取出锁止销1所施加的外力,实现了锁止销1的有效锁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锁止销1与筒体3及开口结构2为钢结构件,μ为0.15,α要求小于8.5度,实际取值范围在2.5-8.0度,α过小,导致解锁行程长,解锁困难,α过大时,会导致不能锁紧自动脱落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块32为球体。由于在锁扣结构实现锁定或解锁的过程中,限位块32可能会与容纳孔31、开口结构2内壁以及锁止销1进行抵接或发生摩擦,当限位块32为球体,一方面运动过程中,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限位块32运动的灵活度,避免出现摩擦噪声等问题,另一方面,球体的设置,在于各个结构配合过程中,发生磨损部位不断变化,降低了运动磨损,提高了锁扣结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限位块32也可为块状或柱状等。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3还包括限位端33,限位端33设置在开口结构2内侧,并与开口结构2抵接,限位端33与开口结构2同形设置,容纳孔31设置在限位端33的侧壁上。锁扣结构还包括内腔5,内腔5顶端设置有开口结构2,筒体3和行程保持部4设置在内腔5中。
在本实施例中,行程保持部4为弹性弹簧件,设置在筒体3周侧,行程保持部4一端与限位端33底面抵接,另一端与内腔5上朝向筒体3突出的凸出部抵接。
锁扣结构还包括解锁结构,解锁结构作用在筒体3上,适于控制筒体3升降进而控制限位部解除对锁止销1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结构为整体连杆结构7,包括: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和倾斜部。
第一卡合部,呈方柱状设置在解锁结构的一端,与内腔5上带有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方槽配合连接;第二卡合部,呈槽状设置在解锁结构另一端,与内腔 5上突出设置的第一嵌合部配合连接;倾斜部穿过筒体3底侧的连接孔34,连接孔34内缘呈圆形内凸状设置。
通过将连杆结构7设置为解锁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倾斜部的设置,实现对筒体3升降的控制,进而在限位部锁止状态下,通过进一步控制筒体3远离开口结构2,实现限位部和锁止销1的分离,实现锁止销1的解锁;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设置,保证筒体3结构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避免锁扣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晃动,进而使得筒体3位置变化,引发限位部脱离锁止状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锁扣结构工作的稳定性。
解锁结构还包括:开关结构8,与摆杆结构6或连杆结构7相邻设置,包括连接有弹性件的开关轴,开关轴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轨迹发生运动,向控制端或第二卡合部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结构还包括闭合检测装置,分别与仿形套21、锁止销 1和限位块32电连接。开口结构2内壁上嵌合有仿形套21,仿形套21、锁止销1和限位块32同为金属件,具体为钢结构件,可以通过导电与否来判断是否闭合,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仿形套21、锁止销1和限位块32也可以为其他金属件或导电材料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连杆结构7改为摆杆结构 6,摆杆结构6可以内置有弹性件,可以沿预设的固定轴心发生转动,并通过弹性件完成复位,也可以不设弹性件,通过筒体上的行程保持部完成复位,摆杆结构6还包括连接端和控制端,连接端穿过设置在筒体3底侧的连接孔34。开关结构8与连杆结构7相邻设置,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轨迹发生运动,向控制端施加压力,进而实现对摆杆结构6运动的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筒体3移动的方式还有如齿轮齿条联动等方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6)
1.一种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止销(1);
开口结构(2),朝向所述锁止销(1)设置有开口,沿背向开口方向所述开口结构(2)内径逐渐增大;
筒体(3),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2)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2)的内壁抵接,所述筒体(3)与所述开口结构(2)同向开口,适于容纳所述锁止销(1),所述筒体(3)包括限位部;以及
行程保持部(4),作用在所述筒体(3)上;
所述限位部具有在所述行程保持部(4)的作用下限位所述锁止销(1)的锁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刚性设置,包括:
若干容纳孔(31),设置在所述筒体(3)的侧壁上;
限位块(32),设置在所述容纳孔(31)内,并突出于所述筒体(3)内壁,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容纳孔(31)运动,并分别与所述锁止销(1)和所述开口结构(2)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31)沿所述筒体(3)的侧壁呈周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销(1)与所述筒体(3)及所述开口结构(2)同轴设置,所述锁止销(1)与所述开口结构(2)的内壁间夹角为α,α小于或等于arctanμ,μ为所述锁止销(1)与所述限位块(32)间的摩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2)为球体。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包括限位端(33),所述限位端(33)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2)内侧,并与所述开口结构(2)抵接,所述限位端(33)与所述开口结构(2)同形设置,所述容纳孔(31)设置在所述限位端(33)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腔(5),所述内腔(5)顶端设置有所述开口结构(2),所述筒体(3)和所述行程保持部(4)设置在所述内腔(5)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保持部(4)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筒体(3)周侧,所述行程保持部(4)一端与所述限位端(33)底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腔(5)上朝向所述筒体(3)突出的凸出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作用在所述筒体(3)上,适于控制筒体(3)升降进而控制所述限位部解除对所述锁止销(1)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包括:
摆杆结构(6),适于沿固定轴心发生转动,包括连接端和控制端,所述连接端穿过设置在所述筒体(3)底侧的连接孔(34)。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为连杆结构(7),包括:
第一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腔(5)上带有弹性件的第一容纳槽配合连接;
第二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解锁结构另一端,与所述内腔(5)上突出设置的第一嵌合部配合连接;
倾斜部,穿过所述筒体(3)底侧的连接孔(34),所述连接孔(34)内缘呈圆形内凸状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
开关结构(8),与摆杆结构(6)或连杆结构(7)相邻设置,包括连接有弹性件的开关轴,所述开关轴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轨迹发生运动,向控制端或第二卡合部施加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2)内壁上嵌合有仿形套(21),所述仿形套(21)、所述锁止销(1)和所述限位块(32)同为金属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合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仿形套(21)、所述锁止销(1)和所述限位块(32)通讯连接。
15.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锁扣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其上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包括开口,内置有朝向开口外侧延伸的所述锁止销(1);
锅体,其上设置有所述开口结构(2)、所述筒体(3)、以及所述行程保持部(4),至少部分所述开口结构(2)适于在所述锁止状态下嵌入所述内凹部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64237.7U CN213605890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64237.7U CN213605890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05890U true CN213605890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5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64237.7U Active CN213605890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058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1690A (zh) * | 2020-09-27 | 2022-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22164237.7U patent/CN2136058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1690A (zh) * | 2020-09-27 | 2022-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4602B (zh) | 一种压力锅 | |
US8640908B2 (en) | Slow cooker | |
CN1636835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塞体 | |
CN104276354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CN104276355B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EP3537936A1 (en) |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id closure | |
CN213605890U (zh)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
CN114271690A (zh) | 一种锁扣结构和烹饪装置 | |
JP6706538B2 (ja) | レフィール容器を有する二重容器 | |
JP2009196655A (ja) | ボトルの栓構造及び該栓構造を具えたボトル | |
KR101165816B1 (ko) | 조리용기 | |
CN204464633U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0151834U (zh) | 一种升降花洒插座自锁结构 | |
KR101271536B1 (ko) | 창호용 턴첵 | |
CN222023244U (zh) | 一种按压密封罐 | |
CN219920776U (zh) | 一种使用磁力令保温杯盖自动上锁的结构 | |
CN214803971U (zh) |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杯盖 | |
CN206284829U (zh) | 带开盖安全保护结构的压力锅 | |
CN221356555U (zh) | 止开阀、压力锅盖及压力锅 | |
CN215226613U (zh) | 单手开盖的容器盖结构 | |
CN221129530U (zh) | 一种自锁式弹跳盖 | |
CN217812877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扣锁 | |
CN118790616A (zh) | 无螺纹快速密封与开启的容器盖子 | |
CN220849204U (zh) | 一种密码钥匙盒 | |
CN217365381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