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4633U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64633U CN204464633U CN201520189878.4U CN201520189878U CN204464633U CN 204464633 U CN204464633 U CN 204464633U CN 201520189878 U CN201520189878 U CN 201520189878U CN 204464633 U CN204464633 U CN 2044646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housing
- elastic arm
- pull bar
- pre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拉杆,拉杆通过枢转机构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拉杆上设置有弹性臂,弹性臂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拉杆连接;壳体上设置有预锁挡块,预锁挡块与相邻的壳体间隔设置,并约束弹性臂沿锁止方向枢转;当弹性臂被预锁挡块约束时,拉杆相对于壳体处于预锁状态。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连接器,还包括配对连接器,当处于预锁状态的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时,配对连接器的壳体挤压弹性臂使其偏置脱离预锁挡块,实现拉杆解锁,再通过拉杆的枢转运动使得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止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能够大大提高拉杆的预锁保持力,并且方便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拉杆(杠杆)型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第一壳体(阴性壳体)、第二壳体(阳性壳体)和拉杆,例如中国专利CN100468881C和CN100502159C中公开的杠杆型连接器。阴性壳体和阳性壳体中容纳有端子组件,杠杆通过枢转机构与阴性壳体可枢转地连接,杠杆相对于阴性壳体具有预锁位置(等待位置)和锁止位置(连接位置)。当将阴性壳体与阳性壳体进行装配时,设置在杠杆上的齿轮构件与设置在阳性壳体上的齿轮从动件进行配合,拉动杠杆从预锁位置到达锁止位置,使阴性壳体与阳性壳体连接牢固,从而使二者中的端子组件连接。
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装配之前,拉杆通常需要与阴性壳体保持预锁状态。现有结构中一种是采用挂钩结构来提供保持力,但有时候受产品周围的空间限制,没有办法采用这种结构来增加保持力;另一种是采用凸点结构来提供保持力,凸点较低时保持力较小,凸点较高时解锁困难。因此,需要提供既能具有较高的保持力又能方便解锁的预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某些或某个缺陷,提供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拉杆,拉杆通过枢转机构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拉杆上设置有弹性臂,弹性臂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拉杆连接;壳体上设置有预锁挡块,预锁挡块与相邻的壳体间隔设置,并约束弹性臂沿锁止方向枢转;当弹性臂被预锁挡块约束时,拉杆相对于壳体处于预锁状态。
优选情况下,预锁挡块具有支撑面,弹性臂的自由端被预锁挡块的支撑面支撑而被约束。
更优选情况下,预锁挡块的支撑面为斜面,弹性臂自由端与预锁挡块支撑面抵接的接触面为对应的斜面。
更优选情况下,在预锁挡块的支撑面临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能够引导弹性臂从与预锁挡块的非约束状态枢转至约束状态。
更优选情况下,预锁挡块还包括阻挡板;阻挡板设置在支撑面远离壳体的一侧,当拉杆相对于壳体处于预锁位置时,弹性臂的自由端位于阻挡板和壳体之间,阻挡弹性臂受力偏置脱离预锁挡块的约束。
优选情况下,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当拉杆处于预锁状态时,限位挡块阻挡拉杆背向锁止方向枢转。
优选情况下,弹性臂与壳体之间具有解锁空间,当拉杆处于预锁位置时,解锁空间与弹性臂的自由端近邻;处于预锁状态下的弹性臂当受到垂直于枢转平面方向上的力时,弹性臂的自由端进入解锁空间,解除与预锁挡块的约束。
优选情况下,弹性臂背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当拉杆处于预锁位置时,凸起在拉杆的枢转轴向背向壳体延伸并突出预锁挡块。
优选情况下,弹性臂比拉杆的相邻部分具有较小的厚度。更优选情况下,壳体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拉杆由两个侧杆以及横杆组成,两个侧杆的上端通过横杆连接;两个侧杆的下端通过枢转机构分别与壳体的两个侧壁连接;两个侧杆上均设置有弹性臂,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预锁挡块。
优选情况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二次预锁凸台,对拉杆沿锁止方向进行二次预锁。
优选情况下,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端子固定件。更优选情况下,还包括与端子固定件固定连接的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连接器,还包括配对连接器,当处于预锁状态的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时,配对连接器的壳体挤压弹性臂使其偏置脱离预锁挡块,实现拉杆解锁,再通过拉杆的枢转运动使得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止连接。
优选情况下,所述连接器的拉杆与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之间通过齿轮机构进行相对运动。
优选情况下,配对连接器的壳体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设置在配对连接器壳体的内壁,在将所述连接器插入配对连接器进行配对连接时,拉杆的弹性臂与该突出部分干涉使得拉杆解锁,允许拉杆向锁止方向枢转。
优选情况下,拉杆和预锁挡块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壁上,当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时,弹性臂与配对连接器壳体的内壁相互作用。
优选情况下,当拉杆枢转到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止连接状态时,弹性臂与配对连接器壳体内壁相对并处于自由状态。
优选情况下,还包括设置在配对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能够大大提高拉杆的预锁保持力,并且方便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连接器拉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所示连接器拉杆的变型;
图3A为图1中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3B为图1中连接器壳体的前视图;
图3C为图3B中连接器壳体沿箭头A-A方向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4A至图4C为图3A至图3C所示连接器壳体的变型;
图5A为图1中示出的连接器俯视示意图;
图5B为图1中示出的连接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中的配对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配对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开始时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开始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开始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完成时的正视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完成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包括壳体10和拉杆30,拉杆30通过枢转机构36与壳体10可枢转地连接。例如在拉杆30上设置枢轴接收孔,在壳体10上设置枢轴,枢轴接收孔与枢轴配合形成枢转机构36。可替换地,也可以通过在拉杆30上设置枢轴,在壳体10上设置枢轴接收孔来形成枢转机构36。
拉杆30相对于壳体10具有位于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拉杆30沿预锁位置向锁止位置的枢转方向为锁止方向。拉杆30上设置有弹性臂40,壳体10上设置有预锁挡块14和限位挡块16。在图1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臂40、预锁挡块14和限位挡块16都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12上。其中预锁挡块14设置在锁止方向上的侧壁12上,限位挡块16设置在背向锁止方向上的侧壁12上。当拉杆30相对于壳体10处于预锁状态时,拉杆30在锁止方向上被预锁挡块14约束,在背向锁止方向上被限位挡块16约束。拉杆30通常与弹性臂40一体形成,壳体10与预锁挡块14和限位挡块16一体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12,拉杆30由两个侧杆32以及横杆34组成,两个侧杆32的上端通过横杆34连接,两个侧杆32的下端通过枢转机构36分别与壳体10的两个侧壁12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侧杆32上均设置有弹性臂40,壳体10的两个侧壁1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预锁挡块14和限位挡块16。
参见图2A,侧杆32从横杆34往下依次可以分为上部31、中部33和下部35。弹性臂40通常设置在侧杆32的下部35上,弹性臂40具有固定端41和自由端43,固定端41与拉杆30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弹性臂40比拉杆30的相邻部分具有较小的厚度。弹性臂40的自由端41与预锁挡块14的接触面44为斜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平面或其它形状。为了方便拉杆30预锁状态的解锁,在弹性臂40背离侧壁1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42,凸起42沿垂直于侧壁12的方向延伸。当拉杆40处于预锁位置时,凸起42在拉杆30的枢转轴向背向壳体10延伸并突出预锁挡块14。凸起42受到朝向侧壁12方向上的挤压时,弹性臂40偏置脱离预锁挡块14,解除约束。在图2B示出的弹性臂40的另一变形中,接触面44前端还设置有凸台45。
参见图3A-3C,预锁挡块14与相邻的壳体侧壁12间隔设置,预锁挡块14与壳体10之间具有连接部141,连接部141沿壳体侧壁12向外延伸,用来支撑预锁挡块14。预锁挡块14具有支撑面143,支撑面143与壳体10的侧壁12之间留有不小于弹性臂40前端宽度的解锁空间20。当拉杆10处于预锁位置时,解锁空间20与弹性臂40的自由端43近邻。支撑面143用来抵接弹性臂40的接触面44,从而对其进行约束使拉杆30保持在预锁位置,这种支撑结构能保持很大的保持力。为了方便解锁,接触面44可以设置为斜面,支撑面143为相对应的斜面。
在预锁挡块14的支撑面143临近壳体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引导面145,引导面能够引导弹性臂40从与预锁挡块14的非约束状态枢转至约束状态,也即沿背向锁止方向回到预锁位置。
预锁挡块14还可以包括阻挡板142,阻挡板142设置在支撑面143远离壳体10的一侧。当拉杆30相对于壳体10处于预锁位置时,弹性臂的自由端43位于阻挡板142和壳体10之间,阻挡弹性臂40受力偏置脱离预锁挡块14的约束。
为了增强预锁挡块14与壳体10的连接强度,预锁挡块14设置有底壁144,底壁144将预锁挡块14的底部与壳体侧壁12连接,底壁144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设计以不影响弹性臂40在解锁空间20中的枢转为原则。
为了进一步增强拉杆10的预锁功能,在壳体10上还可以设置二次预锁凸台17,参见图3A,二次预锁凸台17沿拉杆10的锁止方向设置,与拉杆10干涉形成对拉杆10的二次预锁,从而与预锁挡块14一起构成双保险。在2A-2B示出的拉杆30中,二次预锁凸台17与拉杆中部33进行干涉配合。
在图4A-4C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预锁挡块14也可以不设置底壁144,其它结构与图3A-3C相同。
参见图5A-5B,当弹性臂40的自由端43被预锁挡块14的支撑面143支撑住时,拉杆30相对于壳体10处于预锁状态;当处于预锁状态下的弹性臂40当受到垂直于枢转平面方向上的力时,弹性臂40朝向侧壁12偏置,脱离预锁挡块14,弹性臂40的自由端43进入解锁空间20,解除与预锁挡块14的约束,实现拉杆30预锁状态的解锁,使得拉杆30能够沿锁止方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还可以包括端子固定件(未示出),端子固定件设置在壳体10中,端子固定件既可以与壳体10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分体件,分体件可以插入到壳体10中与其进行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端子固定件固定连接的导电端子(同样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的连接器1,还包括配对连接器2,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可以通过拉杆30的枢转运动进行锁止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的拉杆30与配对连接器2的壳体50之间通过齿轮机构38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锁止连接,该种锁止连接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参见图6A-6B,配对连接器2包括壳体50,通常是将连接器1的壳体10插入到配对连接器2的壳体50中来实现二者的锁止连接。因此,拉杆30和预锁挡块14均设置在连接器1壳体10的外表面(外壁)上。当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装配时,弹性臂40与配对连接器2壳体50的内壁54相互作用。在图6A-6B示出的实施例中,配对连接器2的壳体50具有突出部分52,该突出部分52设置在配对连接器壳体50的内壁54,在将连接器1插入配对连接器2进行配对连接时,弹性臂40与该突出部分52干涉使得拉杆30自动解锁,允许拉杆30向锁止方向枢转。
参见图7-11,装配前,连接器1的拉杆30与壳体10处于预锁状态;装配开始时,弹性臂40上的凸起42与配对连接器2的壳体50的突出部分52干涉,使弹性臂40受挤压偏置脱离预锁挡块14,进入解锁空间20,实现拉杆30自动解锁,再通过拉杆30的枢转运动使得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锁止连接。参见图11,当拉杆30枢转到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锁止连接状态时,弹性臂40与配对连接器壳体内壁54相对并处于自由状态。当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拆卸时,使拉杆30背向锁止方向枢转运动,引导面145能够引导弹性臂40容易地从与预锁挡块14的非约束状态回到约束状态。
为了有效防止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装配错误,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相对应的防呆结构,例如在连接器1的壳体10上设置定位杆18,在配对连接器2的壳体50上设置定位槽58,通过定位杆18与定位槽58的配对定位能够有效防止装配错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配对连接器2中的端子组件56。
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形状和构造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型,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拉杆,拉杆通过枢转机构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
其特征在于,拉杆上设置有弹性臂,弹性臂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拉杆连接;壳体上设置有预锁挡块,预锁挡块与相邻的壳体间隔设置,并约束弹性臂沿锁止方向枢转;当弹性臂被预锁挡块约束时,拉杆相对于壳体处于预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预锁挡块具有支撑面,弹性臂的自由端被预锁挡块的支撑面支撑而被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预锁挡块的支撑面为斜面,弹性臂自由端与预锁挡块支撑面抵接的接触面为对应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预锁挡块的支撑面临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能够引导弹性臂从与预锁挡块的非约束状态枢转至约束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预锁挡块还包括阻挡板;阻挡板设置在支撑面远离壳体的一侧,当拉杆相对于壳体处于预锁位置时,弹性臂的自由端位于阻挡板和壳体之间,阻挡弹性臂受力偏置脱离预锁挡块的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当拉杆处于预锁状态时,限位挡块阻挡拉杆背向锁止方向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臂与壳体之间具有解锁空间,当拉杆处于预锁位置时,解锁空间与弹性臂的自由端近邻;处于预锁状态下的弹性臂当受到垂直于枢转平面方向上的力时,弹性臂的自由端进入解锁空间,解除与预锁挡块的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臂背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当拉杆处于预锁位置时,凸起在拉杆的枢转轴向背向壳体延伸并突出预锁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臂比拉杆的相邻部分具有较小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拉杆由两个侧杆以及横杆组成,两个侧杆的上端通过横杆连接;两个侧杆的下端通过枢转机构分别与壳体的两个侧壁连接;两个侧杆上均设置有弹性臂,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预锁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二次预锁凸台,对拉杆沿锁止方向进行二次预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端子固定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端子固定件固定连接的端子。
14.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配对连接器,当处于预锁状态的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时,配对连接器的壳体挤压弹性臂使其偏置脱离预锁挡块,实现拉杆解锁,再通过拉杆的枢转运动使得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止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拉杆与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之间通过齿轮机构进行相对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配对连接器的壳体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设置在配对连接器壳体的内壁,在将所述连接器插入配对连接器进行配对连接时,拉杆的弹性臂与该突出部分干涉使得拉杆解锁,允许拉杆向锁止方向枢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杆和预锁挡块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壁上,当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装配时,弹性臂与配对连接器壳体的内壁相互作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拉杆枢转到所述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止连接状态时,弹性臂与配对连接器壳体内壁相对并处于自由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配对连接器中的端子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9878.4U CN204464633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9878.4U CN204464633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64633U true CN204464633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7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898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4633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646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0435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带有位置保持件的电气连接器 |
CN111129839A (zh) * | 2018-10-30 | 2020-05-08 |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高抗振锁定件的电连接器 |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20189878.4U patent/CN2044646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0435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带有位置保持件的电气连接器 |
CN109980435B (zh) * | 2017-12-28 | 2020-07-21 | 盐城世明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带有位置保持件的电气连接器 |
US11411346B2 (en) | 2017-12-28 | 2022-08-09 | Aptiv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sition holder |
CN111129839A (zh) * | 2018-10-30 | 2020-05-08 |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高抗振锁定件的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8802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1505024B (zh) | 杠杆配合型连接器 | |
JP6532303B2 (ja) | プラグ型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分離要素 | |
JP2014502032A (ja) | 無応力コネクタ位置保証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101789556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04558791U (zh) | 锁定机构及插头连接器 | |
CN205406844U (zh) | 电连接器锁扣装置 | |
CN100521387C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464633U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05490090A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
JP2012038498A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JP2000306635A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CN203119200U (zh) | 插座及其防脱锁定机构 | |
KR20140127894A (ko) | 레버식 커넥터 | |
TWI735473B (zh) | 電源連接器 | |
JP2022080876A (ja) | アダプタ、プラグ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CN209561753U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0101175A (zh) | 一种按压锁扣 | |
CN107342487A (zh) | 连接器组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
JP4475178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JP4924902B2 (ja) | ロック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 |
CN101218716A (zh) | 电连接器 | |
JP6142836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622490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04011979U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