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6432U - 一种斜冲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冲孔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76432U CN212976432U CN202021835753.1U CN202021835753U CN212976432U CN 212976432 U CN212976432 U CN 212976432U CN 202021835753 U CN202021835753 U CN 202021835753U CN 212976432 U CN212976432 U CN 212976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die
- punch
- groove
- driv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999 Device dam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斜冲孔模具,斜冲孔模具中包含了一种斜楔驱动块;在上模座中开辟底部为斜面的凹槽安装所述斜楔驱动块,在下模座上安装斜楔驱动块,冲压时上模座向下运动,斜冲头模块产生相对运动,完成打孔,取代现有技术中将冲头模块中的上底座以及下底座滑动连接,安装方便,节省工序。斜楔驱动块侧面设置有轨道,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中间连接件在开模时通过上模座的向上运动带动冲头模块强制回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设计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斜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顶盖等具有一定弯曲结构的制件在冲压过程当中通常需要对板件的侧面进行打孔,斜冲孔模具中通常都是安装斜楔驱动块以及斜冲头模块的方式完成侧面打孔功能。现有技术下根据不同的角度在斜楔驱动块上设置不同较度的斜面以完成打孔,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整个模具的体积较大,模具中间的间隙较大,需要对其他零件进行较大的调整。同时,现有技术中将冲头模座的上底座以及下底座通过安装板滑动连接,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在冲压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滑动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冲头冲力不足,以及占用空间太大,导致制件取出较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斜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斜楔驱动块、冲头模块和中间连接件;
所述斜楔驱动块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模座上开辟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为斜面,所述冲头模块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斜楔驱动块侧面设置有轨道;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所述斜楔块以及所述冲头分别安装,所述上模座中开辟了凹槽,所述冲头模块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为压制腔节省了大量的空间,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是为了与所述冲头模块完全相合,增加整个冲头模块的冲力;在另一方面,所述斜面设计在一方面也能减少所述冲头模块顶部的摩擦,所述冲头模块与所述上模座的接触面积增加,也使所述冲头模块的上表面不会因长时间的冲压产生线性凹陷,增加了模具的寿命。所述中间连接件充当强制回程装置,开模时,如果设置的回程装置不起作用,那么当上模与下模分离时,所述上模带动冲头模块以及中间连接件向上运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会回到所述轨道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斜楔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利用转轴的旋转作用,使得所述所述中间连接件可以跟着所述上模座而运动带动凹形板、凸形板以及回到最初的位置。
所述冲头模块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焊接连接,所述下底座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下底座置于所述凹槽中,节省了大量的空间,所述上模座上为冲头等预留了空间,使得整个模具的空间分布较为原理。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氮气弹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所述氮气弹簧充当了回程装置的作用,在所述冲头模块在冲压过程当中移动到终点时,所述氮气弹簧能作用在所述凹槽的侧璧上,所述侧壁产生反向作用力将所述冲头模块复原。现有技术中都是利用传统的固体弹簧如不锈钢弹簧等作为回程装置,但是传统的固体弹簧的弹性较弱并且耐用性不高,使用氮气弹簧能保证氮气所述冲头模块的稳定回程。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靠近模具内一面设置有第一凹陷;
所述第一凹陷上安装有耐磨块;
所述氮气弹簧与所述耐磨块相抵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耐磨块增加模具的寿命。氮气弹簧运用气体压缩的原理产生压力,而氮气弹簧的压力较大,弹簧上的作用杆面积较小,因此产生的压强较大,长期使用会在模具上打出凹陷,所述耐磨块减少了所述氮气弹簧对凹槽的压强,延长了模具的寿命,在出现凹陷时也只需更换所述耐磨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靠近模具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上设置有调整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调整键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所述上底座安装在所述凹槽之内,与所述凹槽紧密结合,在所述凹陷制件中安装调整块便于模具在调试、维修过程当中取出所述冲头模块。第二,所述调整键还可以限制所述冲头模块的行程,以配合整个模具中其他的成型或冲孔镶块的行程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键包括两个设置有斜面的金属块。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整个调整键厚度可调,所述两个金属块通过所述斜面连接,所述两个斜面的接触面积不同,使得所述整个调整键的厚度改变,所述两个金属块接触的面积越大,所述调整键的厚度约大。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座靠近所述下底座一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上模座在所述凹槽两端安装有斜楔侧压板;
所述斜楔侧压板一端延伸至所述凸台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冲压过程当中,所述冲头模块与所述斜楔侧压板接触,在冲压过程当中,所述上模座往下移动,由于所述冲头模块与所述上模座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冲头模块随着所述斜楔侧压板活动,从而实现冲孔的目的。在另一方面,所述斜楔侧压板也使所述冲头模块的下底座固定在所述凹槽中,保证了整个模具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座与所述斜楔驱动块相对一面安装有凹V型导板,所述斜楔驱动块顶部与所述冲头模块相对一面安装有凸V型导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V型导板起到了导正方向的作用,所述凹V型导板与所述凸V型导板相互配合,对冲头模块的运动起了导正作用,当所述上模座向下运动时,所述凹V型导板与所述凸V型导板相对运动,使所述冲头模块精准地在所述制件上的对应位置打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形成压制腔;
所述上底座相对所述压制腔一侧安装有冲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制件位于所述压制腔中,在模具中镶块的作用下形成成型以及冲孔。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头模块的运动中队所述制件进行打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之处是,在所述上模座中开辟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开辟斜面,所述上模座在向下的运动过程中与所述冲头模块产生相对运动,取代了传统的将所述冲头模座的上下底座利用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冲头模块自成一体,节省了大量的工序,并且冲压过程当中不会发生上底座以及下底座发生错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斜楔驱动块以及斜冲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凹槽的示意图;
图3为冲头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冲头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斜楔驱动块的安装示意图。
标记:100-下模座;110-斜楔驱动块;111-轨道;112-凸v型导板;200-上模座;210-冲头模块;211-上底座;2111-凸台;2112-凹v型导板;212-下底座;2121-空腔;2122-弹簧;2123-冲头;220-凹槽;221-第一凹陷;2211-耐磨块;222-第二凹陷;2221-调整键;230-斜楔侧压板;300-中间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参见图1、图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孔模具的示意图,包括下模座100、上模座200、斜楔驱动块110、冲头模块210和中间连接件300;
斜楔驱动块110安装在下模座100上,上模座200上开辟有凹槽220,凹槽220底部为斜面,冲头模块210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斜楔驱动块110侧面设置有轨道111;中间连接件300一端与冲头模块2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轨道滑动111连接。
将斜楔驱动块以及冲头模块分开安装,将冲头模块210安装在上模座200开辟的凹槽中,将原来模具中的压制腔的空间扩大,使得所压制腔中可以容纳更多的制件,使制件的分布更加合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调整压制腔内的空间,可以使用导柱以及导套先保持模具的相合,并且在模具上设置形成限位块,根据形成限位块的厚度以及数量来控制压制腔在垂直方向上的大小。
中间连接件300在整个装置中起到了强制回程的作用,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200向下运动,带动冲头模块滑动。在结束后,开模时上模座200向上运动,所述若普通回程装置损坏或者与其他制件发生卡位,中间连接件300会被带动在轨道中滑动到初始位置,又由于中间连接件300是跟冲头模块210固定连接,因此冲头模块210也会被带动回到初始时的位置,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拆卸,重新调整里面的回程装置,具有双重保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地,中间连接件300可以一端与所述斜楔驱动块110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
冲压过程中,在上模座20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冲头模块210相对于上模座200向压制腔内运动,实现冲孔;冲压结束后开模的过程中,冲头模块被带动向上运动,由于中间连接件的长度固定,中间连接件又与斜楔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所以冲动模块210在向上运动过程中还会向远离压制腔的一端运动,最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冲头模块210包括上底座211和下底座212,所述上底座211和所述下底座212焊接连接,所述下底座212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底座211与所述中间连接件300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底座211与下底座212连接成一体,取代了先有技术中在将上底座211与下底座212通过一安装板滑动连接。上底座211与中间连接件300固定连接,中间连接件300通过带动上底座运动进而使整个冲头模块回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冲头模块210在每次开模后都能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所述下底座212内开设有空腔2121,所述空腔2121内设置有氮气弹簧2122。冲压时冲头模块向压制腔内运动,挤压氮气弹簧2122使之压缩,开模时氮气弹簧2122作用在上模座上,将冲头模块顶回原来的位置。
参见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氮气弹簧因为长期对上模座的冲击而导致上模座出现凹陷,凹槽220靠近模具内一面设置有第一凹陷221;
第一凹陷221上安装有耐磨块2211;
所述氮气弹簧2122与所述耐磨块2211相抵接。
耐磨块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氮气弹簧2122直接作用在模座上而导致的出现凹陷,氮气弹簧比传统的弹簧具有更大的弹力,寿命长,能使冲头模块充分回程,但是氮气他弹簧的伸缩杆的顶部面积较小,与上模座作用时产生的压力较大,长时间使用户容易在上模座中打出凹陷,进而导致模具损坏,氮气弹簧无法接触到上模座,冲头模块无法顺利回程。耐磨块的耐冲压效果较好,如果在耐磨块出现凹陷时,只需要更换耐磨块即可,延长了模具的寿命。
参见图4,为了进一步控制冲头模块的行程以及方便冲头模块的拆卸,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凹槽220靠近模具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222,所述第二凹陷222上设置有调整键2221。
调整键可以冲头模块的形程,保证在冲压时上模座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冲头模块会顺利的移动到既定的位置,实现冲孔。
为了实现调整键2221的厚度可调,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键包括两块具有斜面的金属块。
由于调整键的具有斜面,通过控制两个金属块两个斜面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控制两个金属块组成的调整键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冲头模块的稳定性,上底座211靠近所述下底座212一侧设置有凸台2111,上模座200在所述凹槽220两端安装有斜楔侧压板230;
所述斜楔侧压板一端延伸至所述凸台2111上。
斜楔侧压板的结构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将上底座以及下底座通过安装板连接的方式。通过安装板将上底座以及下底座连接在一方面要保证上底座固定在下底座的内部,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上下底座滑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冲压过程以及回程过程中并不稳定,容易出现上下底座分离,导致制件的成功率降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压板结构结合上模座的凹槽220的斜面设计,上模座向下运动时冲头模块产生相对运动,冲头模块将侧压板作为滑轨向压制腔内运动,完成冲孔过程。
参见图4、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对冲头模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上底座211与所述斜楔驱动块110相对一面安装有凹V型导板2112,所述斜楔驱动110块顶部与所述冲头模块210相对一面安装有凸V型导板112。
凸v型板以及凹v型板形成了导轨,使冲头模块只能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不会左右偏移,可以与斜楔侧压板一起配合使用,保证冲头模块只延着一个方向运动,保证精准打孔,提高制件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在上底座中相对压制腔一侧安装有冲头,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可以安装不同的冲头2123。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冲孔模具,通过在上模具中开辟底部为斜面的凹槽,将冲头模块安装在凹槽中,代替原有方式中将冲头模块分为上下底座,并通过滑动方式连接。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在凹槽附安装斜楔侧压板,充当轨道的作用,还安装了强制回程装置。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向下运动,冲头模块产生相对运动,通过斜楔测压板的轨道作用以及v型导板的导向,实现精准打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上模座、斜楔驱动块、冲头模块和中间连接件;
所述斜楔驱动块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上模座上开辟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为斜面,所述冲头模块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斜楔驱动块侧面设置有轨道;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斜楔驱动块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头模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模块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焊接连接,所述下底座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氮气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靠近模具内一面设置有第一凹陷;
所述第一凹陷上安装有耐磨块;
所述氮气弹簧与所述耐磨块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靠近模具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上设置有调整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键包括两个设置有斜面的金属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靠近所述下底座一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上模座在所述凹槽两端安装有斜楔侧压板;
所述斜楔侧压板一端延伸至所述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与所述斜楔驱动块相对一面安装有凹V型导板,所述斜楔驱动块顶部与所述冲头模块相对一面安装有凸V型导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形成压制腔;
所述上底座相对所述压制腔一侧安装有冲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5753.1U CN2129764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斜冲孔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5753.1U CN2129764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斜冲孔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76432U true CN212976432U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543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5753.1U Active CN2129764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斜冲孔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76432U (zh)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35753.1U patent/CN2129764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11180A (en) | Pressing cam die | |
CN211938676U (zh) | 一种侧面反凸面一次成型机构 | |
CN205519196U (zh) | 与冲压方向成负角度的修边冲孔斜楔 | |
CN209578028U (zh) | 一种斜锲机构 | |
CN212976432U (zh) | 一种斜冲孔模具 | |
CN106216492A (zh) | 一种侧冲孔模具 | |
CN212703925U (zh) | 一种汽车覆盖件负角侧冲孔机构 | |
CN2910402Y (zh) | 实现自动叠铆模具结构 | |
CN107030193B (zh) | 带有冲孔机构的拉伸模具 | |
KR100313587B1 (ko) | 프레스 금형용 캠 기구 | |
CN210702131U (zh) | 定距冲件用机械式自动送料工装 | |
CN211027731U (zh) | 冲孔压力机的冲头导向机构 | |
CN2059109U (zh) | 多用斜楔弯模 | |
CN209049968U (zh) | 用于双孔冲模的斜楔式运动机构 | |
JP2884827B2 (ja) | プレス用カム型 | |
CN211839813U (zh) | 一种带导向功能的汽车部件加工模具 | |
CN211248168U (zh) | 一种侧向铆压模 | |
CN110126326B (zh) | 一种冲压减震反推机构 | |
CN219151299U (zh) | 一体冲压模具 | |
CN221362203U (zh) | 一种紧凑型导向斜楔冲孔机构 | |
CN221312110U (zh) | 五金件加工用多方位同步冲孔模具 | |
CN220992553U (zh) | 一种可内收自适应调整位置的刀具模组 | |
CN215745653U (zh) | 一种钣金折弯机的上压头组件 | |
CN218425142U (zh) | 一种模具侧切压料机构 | |
JPS5929836Y2 (ja) | プレス型のカ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