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79843U -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9843U
CN209479843U CN201822209466.9U CN201822209466U CN209479843U CN 209479843 U CN209479843 U CN 209479843U CN 201822209466 U CN201822209466 U CN 201822209466U CN 209479843 U CN209479843 U CN 209479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cycle
cover
guard strip
front panel
kn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94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玟翰
王韦雄
廖藤发
李新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94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9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9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9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该车架单元外周罩盖有车体盖单元,该车架单元至少具有一头管,该头管上安装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向把手,该转向把手罩设有该车体盖单元的把手罩,该把手罩下方设有车体盖单元的遮膝罩,该遮膝罩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护条,该前护条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面板,该遮膝罩、该前护条及该前面板可将该头管予以包覆遮蔽,该前护条设有一架桥部,该架桥部连接该前护条的二侧并横跨过该头管的前方;借此可提升该前护条的整体刚性强度,从而可避免组装时因构造刚性不足容易组装变形难以组装定位的缺陷产生。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尤指一种可增加前护条的整体刚性强度,从而可避免组装时因构造刚性不足容易组装变形难以组装定位的缺陷产生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摩托车1,尤指速克达型摩托车其车体外周包覆着车体盖单元11,该车体盖单元11至少包括有前面板111、遮膝罩112,车体边盖113、中央盖板114、脚踏板115及把手罩116;该前面板111位于该摩托车1的转向机构12的转向把手121下方且位于车体的前方,于该前面板111的后方且于该转向机构12的转向把手121下方则设有一遮膝罩112,该摩托车1的座垫14前端下方盖设置该中央盖板114,并于该中央盖板114朝车体后方的二侧边设置该车体边盖113,该中央盖板114与该遮膝罩112之间设置着该脚踏板115;该把手罩116罩着该转向机构12的转向把手121的前后方。
如图2、图3所示,该遮膝罩112锁付于该摩托车1的该车架单元13上,该遮膝罩112朝车体前方方向连接一前护条117,该前护条117可供该前面板111连结,借此该前面板111与该遮膝罩112可界定出一空间及可将该车架单元13的头管131与该转向机构12部分予以遮蔽,该前护条117朝车体前方的二侧通常会安装着该摩托车1的前方向灯15;该前面板111与该前护条117所界定出的空间可供补机类部品,如电池16等容置;该前护条117通常为较软性的塑料类材质所制成,且该前护条117供该前面板111连结的部分略成V形状开放,因此会造成该前护条117的连结刚性不足,所以当该前面板111连结于该前护条117上后成一软性的连结关系,以及该前护条117因刚性不足而造成安装定位性不佳与安装困难;所以当该摩托车1行驶于恶劣路面时,容易造成该前面板111的剧烈震动,且该前护条117上安装有该前方向灯15,因此极易使该摩托车1前段产生噪音,且会造成该前面板111的连结定位稳定性丧失。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以提升该护条的刚性强度,进而来提升该前面板的连结稳定效果,已为目前摩托车业者亟待克服的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借此可克服常用摩托车前护条的整体刚性强度,而造成组装时因构造刚性不足容易组装变形难以组装定位等缺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摩托车具有车架单元,该车架单元外周罩盖有车体盖单元,该车架单元至少具有一头管,该头管上安装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向把手,该转向把手罩设有该车体盖单元的把手罩,该把手罩下方设有车体盖单元的遮膝罩,该遮膝罩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护条,该前护条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面板,该遮膝罩、该前护条及该前面板可将该头管予以包覆遮蔽,该前护条设有一架桥部,该架桥部连接该前护条的二侧并横跨过该头管的前方。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2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头管具有锁固座,该前护条的该架桥部具有锁付孔,该架桥部借由该锁付孔锁固于该锁固座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3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前护条具有开放部,该架桥部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大于该开放部顶端的左右二顶侧开口宽度的三分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4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前护条具有开放部,该架桥部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大于该开放部的顶端至该开放部的底端间距的五分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5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之间设有电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6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前护条具有开放部,该前护条于该开放部借由该架桥部界定出一上空间及一下空间,该下空间可供该摩托车的电池收纳,该电池被收纳于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之间的该下空间之内。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7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架桥部一体成形于该前护条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8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转向把手罩上设有一大灯,该前护条的二侧设有前方向灯安装部,该前方向灯安装部安装有前方向灯;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之间有收纳有一电池,该前方向灯位于该电池的二侧。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9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遮膝罩的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遮膝罩肩部,该前面板的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前面板肩部,该前护条顶端的二侧大致低于该遮膝罩的该遮膝罩肩部,以及该前面板的该前面板肩部对应该遮膝罩的该遮膝罩肩部,而将该前护条夹设于该遮膝罩与该前面板之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10项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结构,该前护条具有开放部,该前护条于该开放部借由该架桥部界定出一上空间及一下空间,该架桥部邻近于该锁付孔处锁设有一扬声器,该扬声器位于上空间且位于该架桥部与该头管之间。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1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前护条的整体刚性强度,从而可避免组装时因构造刚性不足容易组装变形难以组装定位的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第2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令该前护条更能稳定的定位于该头管上,进而更可提升该前护条的整体性的的刚性强度。
本实用新型第3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前护条节省用料仍能保持所需的刚性强度,进而可有效降低该前护条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4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前护条节省用料仍能保持所需的刚性强度,进而可有效降低该前护条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5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之间的空间,且可便利该电池的维修及可使该电池具有隐蔽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6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之间的空间,且可便利该电池的维修及可使该电池具有隐蔽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7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节省零件数量及减少组装工程,更可提升该前护条的整体刚性,以及组装尺寸误差与锁付扭力误差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第8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因该大灯与该电池具有较大的安装距离,进而可避免该大灯与该电池相互间的热伤害的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第9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前面板、该前护条、该遮膝罩三者之间的连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10项主要功效在于: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架桥部与该头管之间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摩托车侧视图。
图2是常用摩托车前面板前护条及遮膝罩的分解图。
图3是常用摩托车前护条与遮膝罩的组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面板前护条及遮膝罩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护条与遮膝罩的组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面板前护条及遮膝罩组立后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护条与遮膝罩组立后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
1摩托车
11车体盖单元
111前面板 112遮膝罩
113车体边盖 114中央盖板
115脚踏板 116把手罩
117前护条
12转向机构
121把手
13车架单元
131头管
14座垫
15前方向灯
16电池
2摩托车
2a扬声器
3车架单元
31头管
311锁固座
4转向机构
41转向把手
5车体盖单元
5a车体盖前部
51把手罩
52遮膝罩
52a遮膝罩肩部
521前护条上部连接部
522前护条下部连接部
53前面板
53a前面板肩部
54前护条
54a上空间 54b下空间
541遮膝罩上部连接部
542遮膝罩下部连接部
543前面板连结部
544前方向灯安装部
545开放部
5451左顶侧 5452右顶侧
5453底端
546架桥部
5461锁付孔
6仪表器
7大灯
8前方向灯
9电池
A架桥部长度
B前护条的开放部顶端的左右二顶侧开口宽度
C前护条的开放部的顶端至开放部底端间距
S锁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该摩托车2具有一车架单元3,该车架单元3外周罩盖有车体盖单元5,该车架单元3朝车体前方设有一头管31,该头管31上穿设有一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朝车体上方设有一转向把手41,该转向把手41于车体前后方向罩设有车体盖单元5的把手罩51,该把手罩51的上方安装着可显示该摩托车2行车信息的仪表器6,该把手罩51朝车体前方安装有该摩托车2的大灯7;该车架单元3的该头管31朝车体后方且于该把手罩51的下方设置有该车体盖单元5的遮膝罩52,该车架单元3的该头管31朝车体前方且于该把手罩51的下方设置有该车体盖单元5的前面板53,该遮膝罩52与该前面板53的上端缘与该把手罩51的下端缘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借此可确保该转向机构4的转向效果。
如图4至图7所示,该车体盖单元5的该遮膝罩52锁付于该车架单元3并位于该头管31朝车体的后方上,该遮膝罩52朝车体前方侧的上部设有前护条上部连接部521,该遮膝罩52于该前护条上部连接部521的下方以弯折略向车体后方具有前护条下部连接部522;该遮膝罩52朝车体前方连接一前护条54,该前护条54的上部对应该遮膝罩52的该前护条上部连接部521具有遮膝罩上部连接部541,该前护条54的下部朝车体后方弯折对应该遮膝罩52的该前护条下部连接部522延设有遮膝罩下部连接部542,借此该前护条54的上部借由该遮膝罩上部连接部541来嵌插或锁付方式连结于该遮膝罩52的该前护条上部连接部521上,该前护条54的下部借由遮膝罩下部连接部542来嵌插或锁付方式连结于该遮膝罩52的该前护条下部连接部522上;该前护条54的上部朝车体前方面侧设有前面板连接部543,该前面板连接部543连接部可供该前面板53嵌设或锁付,该前护条54的上部于该前面板连接部543的二侧各设有一个前方向灯安装部544,该前方向灯安装部544可供该摩托车2的前方向灯8安装。
如图4至图7所示,续承上述,该前护条54的上部于该前面板连接部543的内侧形成一略成V形状的开放部545,该开部545由该前面板连接部543的内侧略约为近中央处以一体成形方式延设一连接该开放部545的架桥部546,该架桥部546横跨过该头管31的前方,亦即该架桥部546位于该头管31更朝车体前方的前方,该架桥部546近中央处设有至少一个锁付孔5461,该车架单元3的该头管31朝车体前方对应该锁付孔5461设有锁固座311,借此可借由锁固组件S来穿设该锁付孔5461后来令该架桥部546与该头管31形锁固式的连结,该前护条54上部可借由该架桥部546的设置而可提升该前护条54上部的刚性强度同时更可借由该架桥部546与该头管31形锁固式的连结,因此更可确保该前护条54上部的刚性强度,从而可避免该前护条54的上部因具有略成V形状的该开放部545而造成构造刚性弱化的缺陷产生。
如图4至图7所示,该前护条54的该架桥部546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A大于该前护条54的该开放部545顶端的左右二顶侧5451、5452开口宽度B的三分之一,且小于十分之九;该前护条54的该架桥部546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A大于该前护条54的该开放部545的顶端至该开放部545的底端5453间距C的五分之一,且小于十分之九;该架桥部546邻近于该锁付孔5461处锁设有该摩托车2的扬声器2a,该扬声器2a位于该架桥部546与该头管31之间,该扬声器2a是可为电动式、电磁式、电压式、电极式或电浆式其中一种的该扬声器2a。
如图4至图7所示,该前护条54于该开放部545借由该架桥部546界定出一上空间54a及一下空间54b,该下空间5462可供该摩托车2的电池9收纳,更明确的说,该电池9被收纳于该前面板与该前护条54之间的该下空间54b之内,该前方向灯8位于该电池9的二侧。
如图4至图7所示,当该前护条54组设于该遮膝罩52上,该前面板53组设于该前护条54上后,即可构成该车体盖单元5的车体盖前部5a,更明确的说,该车体盖单元5的该车体盖前部5a行车体前方朝车体后方依序为该前面板53、该前护条54及该遮膝罩52;借此该遮膝罩52的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遮膝罩肩部52a,该前面板53的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前面板肩部53a,该前护条54顶端的二侧大致低于该遮膝罩52的该遮膝罩肩部52a,以及该前面板53的该前面板肩部53a对应该遮膝罩52的该遮膝罩肩部52a,而将该前护条54夹设于该遮膝罩52与该前面板5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效在于,借由该摩托车2具有车架单元3,该车架单元3外周罩盖有车体盖单元5,该车架单元3至少具有一头管31,该头管31上安装有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具有转向把手41,该转向把手41罩设有该车体盖单元5的把手罩51,该把手罩51下方设有车体盖单元51的遮膝罩52,该遮膝罩52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5的前护条54,该前护条54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5的前面板53,该遮膝罩52、该前护条54及该前面板53可将该头管31予以包覆遮蔽,该前护条54设有一架桥部546,该架桥部546连接该前护条54的二侧并横跨过该头管31的前方;借此可提升该前护条54的整体刚性强度,从而可避免组装时因构造刚性不足容易组装变形难以组装定位的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功效在于,借由该头管31具有锁固座311,该前护条54的该架桥部546具有锁付孔5461,该架桥部546借由该锁付孔5461锁固于该锁固座311上;借此可令该前护条更能稳定的定位于该头管311上,进而更可提升该前护条54的整体性的的刚性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功效在于,借由该前护条54具有开放部545,该架桥部546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A大于该开放部545顶端的左右二顶侧5451、5452开口宽度B的三分之一;借此可使该前护条54节省用料仍能保持所需的刚性强度,进而可有效降低该前护条54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功效在于,借由该前护条54具有开放部545,该架桥部546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A大于该开放部的顶端至该开放部的底端间距C的五分之一;借此可使该前护条54节省用料仍能保持所需的刚性强度,进而可有效降低该前护条54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功效在于,借由该前面板53与该前护条54之间设有电池9;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前面板53与该前护条54之间的空间,且可便利该电池9的维修及可使该电池9具有隐蔽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功效在于,借由该前护条54具有开放部545,该前护条54于该开放部545借由该架桥部546界定出一上空间54a及一下空间54b,该下空间54b可供该摩托车2的电池9收纳,该电池9被收纳于该前面板53与该前护条54之间的该下空间54b之内;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前面板53与该前护条54之间的空间,且可便利该电池9的维修及可使该电池9具有隐蔽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功效在于,借由该架桥部546一体成形于该前护条54上;借此可节省零件数量及减少组装工程,更可提升该前护条54的整体刚性,以及组装尺寸误差与锁付扭力误差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功效在于,借由该把手罩51上设有一大灯7,该前护条54的二侧设有前方向灯安装部544,该前方向灯安装部544安装有前方向灯8;该前面板53与该前护条54之间有收纳有一电池9,该前方向灯8位于该电池9的二侧;借此因该大灯7与该电池9具有较大的安装距离,进而可避免该大灯7与该电池9相互间的热伤害的缺陷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功效在于,借由该遮膝罩52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遮膝罩肩部52a,该前面板53的顶端二侧可形成左右一对的前面板肩部53a,该前护条54顶端的二侧大致低于该遮膝罩52的该遮膝罩肩部52a,以及该前面板53的该前面板肩部53a对应该遮膝罩52的该遮膝罩肩部52a,而将该前护条54夹设于该遮膝罩52与该前面板53之间;借此可提升该前面板53、该前护条54、该遮膝罩52三者之间的连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功效在于,借由该前护条54具有开放部545,该前护条54于该开放部545借由该架桥部546界定出一上空间54a及一下空间54b;该架桥部546邻近于该锁付孔5461处锁设有该摩托车2的扬声器2a,该扬声器2a位于该上空间54a且位于该架桥部546与该头管31之间;借此可有充分利用该架桥部546与该头管31之间的空间。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所述摩托车具有车架单元,所述车架单元外周罩盖有车体盖单元,所述车架单元至少具有一头管,所述头管上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具有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把手罩设有所述车体盖单元的把手罩,所述把手罩下方设有车体盖单元的遮膝罩,所述遮膝罩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护条,所述前护条朝车体前方组设有一车体盖单元的前面板,所述遮膝罩、所述前护条及所述前面板能够将所述头管予以包覆遮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条设有一架桥部,所述架桥部连接所述前护条的二侧并横跨过所述头管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具有锁固座,所述前护条的所述架桥部具有锁付孔,所述架桥部借由所述锁付孔锁固于所述锁固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条具有开放部,所述架桥部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大于所述开放部顶端的左右二顶侧开口宽度的三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条具有开放部,所述架桥部车体左右宽方向的架桥部长度大于所述开放部的顶端至所述开放部的底端间距的五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前护条之间设有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条具有开放部,所述前护条于所述开放部借由所述架桥部界定出一上空间及一下空间,所述下空间可供所述摩托车的电池收纳,所述电池被收纳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前护条之间的所述下空间之内。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部一体成形于所述前护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罩上设有一大灯,所述前护条的二侧设有前方向灯安装部,所述前方向灯安装部安装有前方向灯;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前护条之间有收纳有一电池,所述前方向灯位于所述电池的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膝罩的顶端二侧能够形成左右一对的遮膝罩肩部,所述前面板的顶端二侧能够形成左右一对的前面板肩部,所述前护条顶端的二侧低于所述遮膝罩的所述遮膝罩肩部,以及所述前面板的所述前面板肩部对应所述遮膝罩的所述遮膝罩肩部,而将所述前护条夹设于所述遮膝罩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条具有开放部,所述前护条于所述开放部借由所述架桥部界定出一上空间及一下空间,所述架桥部邻近于所述锁付孔处锁设有一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上空间且位于所述架桥部与所述头管之间。
CN201822209466.9U 2018-12-27 2018-12-27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Active CN209479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9466.9U CN209479843U (zh) 2018-12-27 2018-12-27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9466.9U CN209479843U (zh) 2018-12-27 2018-12-27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9843U true CN209479843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9466.9U Active CN209479843U (zh) 2018-12-27 2018-12-27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9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8180B (zh) * 2022-04-07 2024-04-0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8180B (zh) * 2022-04-07 2024-04-0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08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アセンブリー
CN104870303B (zh) 机动两轮车的燃料箱盖
US8317212B2 (en) Motorcycle including bendable rear fender
EP1958858B1 (en) Vehicle
JP2008105665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支持構造
JP3976197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ボデー構造
JP6088259B2 (ja) 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た車両
CN209479843U (zh) 摩托车的车体盖结构
US20070046016A1 (en) Vehicle wheel fender flap
CN100413748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体罩盖构造
CN106794881B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挡泥板构造
TWI221497B (en) Motorcycle steering lock
CN102343956A (zh) 车辆用的后挡泥板
JP2014108748A (ja) 自動二輪車
JPH10226380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取付装置
JP516239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CN204150169U (zh) 一种摩托车的燃油箱安装结构
CN107406112A (zh) 摩托车的头灯防护结构
CN202557626U (zh) 一种隔音翼子板组件及汽车
CN203996601U (zh) 叉护件构造
TWM579124U (zh) 機車之車體蓋結構
CN221874203U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
CN101439743B (zh) 摩托车后灯组合结构
JP2006069438A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21812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シュラウ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