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6528U -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76528U CN208776528U CN201821168140.XU CN201821168140U CN208776528U CN 208776528 U CN208776528 U CN 208776528U CN 201821168140 U CN201821168140 U CN 201821168140U CN 208776528 U CN208776528 U CN 208776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nitrification
- nitrification
- pond
- backwash
- wate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说隔板一侧为硝化池、另一侧为反硝化池,所述硝化池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硝化进水布水组件、硝化支撑组件、硝化过滤组件,所述反硝化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反硝化过滤组件和反硝化支撑组件,所述硝化池上部设置有硝化出水管,所述硝化出水管与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连通,所述硝化池顶部和反硝化池底部均设置有反冲洗组件。很好的解决了污水处理总氮不达标的问题,具有反冲洗系统,能分别对硝化区和反硝化区进行反冲洗,防止了过滤层的堵塞,避免了处理效率的降低,还提高了污水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国家环保部门对生活污水排放的标准提高,生活污水中的总氮排放的标准也相应提高,从而使得原有的各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常出现总氮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情况。为了减少污水中总氮量的排放,在污水处理中一般会采用硝化反硝化处理装置。
如申请号为:201721185997.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硝化反硝化一体滤池,包括池体、反硝化滤层、硝化滤层及硝化曝气装置,池体设有进水区、反硝化区及硝化区,反硝化区位于进水区及硝化区之间,反硝化滤层位于反硝化区,硝化滤层位于硝化区,硝化曝气装置固定安装于池体并位于反硝化滤层及硝化滤层之间,硝化反硝化一体滤池还包括外循环结构,外循环结构与进水区及硝化区连通并将硝化区的硝化液回流至进水区。通过将硝化滤层及反硝化滤层一体化设计,结合强制的外循环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减少配套设备,脱氮效率可达50%以上,改善出水水质。
虽然其降低了污水中的含氮量,但是其在长时间过滤后,会存在过滤层堵塞,过滤效果降低的问题,同时上述现有技术采用了硝化反硝化层叠的方式,不能进行反向冲洗,易造成硝化区与反硝化区的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污水处理总氮不达标的问题,一体化设计,具有反冲洗系统,能分别对硝化区和反硝化区进行反冲洗,防止了过滤层的堵塞,避免了处理效率的降低,还提高了污水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说隔板一侧为硝化池、另一侧为反硝化池,所述硝化池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硝化进水布水组件、硝化支撑组件、硝化过滤组件,所述反硝化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反硝化过滤组件和反硝化支撑组件,所述硝化池上部设置有硝化出水管,所述硝化出水管与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连通,所述硝化池顶部和反硝化池底部均设置有反冲洗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设置有反硝化过滤出水管,所述过滤出水管连通有集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设置在硝化池顶部的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与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连通的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硝化池底部的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所述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通过反冲洗水泵与集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反硝化池底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与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连通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反硝化池顶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所述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通过反冲洗水泵与集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和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均包括阵列排布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布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过滤组件和反硝化过滤组件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布的卵石滤料、石英砂滤料。
进一步的,所述卵石滤料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0-30mm,所述石英砂滤料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4mm。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支撑组件和反硝化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承托板,所述支撑承托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上设置有长柄滤头,所述卵石滤料、石英砂滤料依次排布在支撑承托板上,所述支撑承托板底部通过支撑工字钢分别与硝化池底部和反硝化池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池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池顶部还设置有碳源投加装置,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还设置有驱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层叠式排布的硝化反硝化池设计成并列式排布一体化设计,同时在硝化池和反硝化池内均是设置了反冲洗系统,通过反冲洗对硝化池和反硝化池进行清理,避免了其被杂物堵塞影响过滤效果,避免了处理效率的降低,还提高了污水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硝化过滤组件/反硝化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冲洗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过滤池,2.隔板,3.硝化池,31.硝化进水布水组件,32.硝化支撑组件,33.硝化过滤组件,34.硝化出水管,4.反硝化池,41.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42.反硝化过滤组件,43.反硝化支撑组件,44.反硝化过滤出水管,45.集水池,51.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52.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53.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61.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62.反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63.反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71.卵石滤料、72.石英砂滤料,81.支撑承托板,82.长柄滤头,83. 支撑工字钢,9.反冲洗水泵,10.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1,所述过滤池1中部设置有隔板2,所说隔板2一侧为硝化池3、另一侧为反硝化池4,所述硝化池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硝化进水布水组件31、硝化支撑组件32、硝化过滤组件33,所述反硝化池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41、反硝化过滤组件42和反硝化支撑组件43,所述硝化池 3上部设置有硝化出水管34,所述硝化出水管34与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41连通,所述硝化池3顶部和反硝化池4底部均设置有反冲洗组件。
所述反硝化池4底部设置有反硝化过滤出水管44,所述过滤出水管44连通有集水池10。
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设置在硝化池3顶部的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51、与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51连通的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52、设置在硝化池3底部的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53,所述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51通过反冲洗水泵9与集水池10连通。
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反硝化池4底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 61、与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61连通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62、设置在反硝化池4顶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63,所述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61通过反冲洗水泵9与集水池10连通。
所述污水经过硝化反硝化处理后,清水汇集到集水池10,需要反冲洗时,通过反冲洗水泵9再抽回至硝化池3或者反硝化池4进行反冲洗,冲洗用水方便,不会占用其余的水资源。图4中的箭头方向为反冲洗时水流的方向。
所述硝化进水布水组件31和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41均包括阵列排布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布有出水孔。布水管和均布的出水孔使进入硝化池3或者反硝化池4内的污水均匀,即对进水进行调节,使其能均匀通过滤料。
所述硝化过滤组件33和反硝化过滤组件42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布的卵石滤料71、石英砂滤料72。
所述卵石滤料71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0-30mm,所述石英砂滤料72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4mm。卵石滤料71和石英砂滤料72分别对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保证了过滤的效果。
所述硝化支撑组件32和反硝化支撑组件43均包括支撑承托板81,所述支撑承托板81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上设置有长柄滤头82,所述卵石滤料71、石英砂滤料72依次排布在支撑承托板81上,所述支撑承托板81底部通过支撑工字钢83分别与硝化池3底部和反硝化池4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硝化池3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为现有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曝气装置,如通过鼓风机、空气输送管道像硝化池底部供氧,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硝化细菌将含氮物质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化为硝酸盐,实现污水的硝化。
所述反硝化池4顶部还设置有碳源投加装置,所述反硝化池4底部还设置有驱氮装置。而反硝化反应即为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碳源投加装置和驱氮装置均为现有硝化反硝化处理装置中常用的组件,碳源投加装置为反硝化池内添加碳源,如葡萄糖、面粉等;而驱氮装置即为通过冲水等手段,驱除反硝化池内形成的气态氮。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层叠式排布的硝化反硝化池设计成并列式排布一体化设计,同时在硝化池3和反硝化池4内均是设置了反冲洗系统,通过反冲洗对硝化池3和反硝化池4进行清理,避免了其被杂物堵塞影响过滤效果,避免了处理效率的降低,还提高了污水运行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说隔板一侧为硝化池、另一侧为反硝化池,所述硝化池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硝化进水布水组件、硝化支撑组件、硝化过滤组件,所述反硝化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反硝化过滤组件和反硝化支撑组件,所述硝化池上部设置有硝化出水管,所述硝化出水管与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连通,所述硝化池顶部和反硝化池底部均设置有反冲洗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设置有反硝化过滤出水管,所述过滤出水管连通有集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设置在硝化池顶部的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与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连通的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硝化池底部的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所述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通过反冲洗水泵与集水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反硝化池底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与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连通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布水管、设置在反硝化池顶部的反硝化池反冲洗出水管,所述反硝化池反冲洗进水管通过反冲洗水泵与集水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和反硝化进水布水组件均包括阵列排布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布有出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过滤组件和反硝化过滤组件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布的卵石滤料、石英砂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滤料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0-30mm,所述石英砂滤料的滤料颗粒粒径为2-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支撑组件和反硝化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承托板,所述支撑承托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上设置有长柄滤头,所述卵石滤料、石英砂滤料依次排布在支撑承托板上,所述支撑承托板底部通过支撑工字钢分别与硝化池底部和反硝化池底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池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顶部还设置有碳源投加装置,所述反硝化池底部还设置有驱氮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8140.XU CN208776528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8140.XU CN208776528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76528U true CN208776528U (zh) | 2019-04-23 |
Family
ID=66154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68140.XU Active CN208776528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7652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7265A (zh) * | 2020-06-19 | 2020-10-1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间歇性曝气好氧/缺氧(o/a)式人工快速渗滤装置 |
CN112279464A (zh) * | 2020-10-21 | 2021-01-29 | 安徽中源锦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
-
2018
- 2018-07-23 CN CN201821168140.XU patent/CN2087765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7265A (zh) * | 2020-06-19 | 2020-10-1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间歇性曝气好氧/缺氧(o/a)式人工快速渗滤装置 |
CN112279464A (zh) * | 2020-10-21 | 2021-01-29 | 安徽中源锦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40376U (zh) | 具备脱氮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 | |
CN208776528U (zh) | 一体化硝化反硝化过滤装置 | |
CN104098178A (zh) |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mbr装置 | |
CA2052152C (en) | Denit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KR101927520B1 (ko) | Mcsbr 공법을 적용한 하폐수 처리 시스템 | |
CN109264859A (zh) | A2o2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JP2018069183A (ja) |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装置の管理方法 | |
CN114380454A (zh) | 一种基于mabr和mbr的tmbr污水处理工艺 | |
CN212127900U (zh) | 一种一体化设备 | |
JP3263267B2 (ja) | 浄化槽 | |
JPH08117776A (ja) | 廃水の浄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204417215U (zh) |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装置 | |
JP4524553B2 (ja) | 膜分離式活性汚泥処理装置 | |
CN212222717U (zh) | 一种含甘油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20012339U (zh) |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 |
JP2579122B2 (ja) | 汚水の処理装置 | |
KR102711895B1 (ko) | 하수의 여과시간 증가를 이용한 고효율 고도 처리 시설 | |
JP3894606B2 (ja) | 汚水の好気性処理槽用曝気装置及び該曝気装置を備えた汚水の好気性処理槽 | |
CN212051023U (zh) | 一种牲畜养殖废水过滤装置 | |
CN218988981U (zh) | 反硝化深床滤池 | |
CN21365201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858887B (zh) | 一种脱氮除磷及强化悬浮物去除的方法 | |
CN110902941A (zh) | 一种氧化沟+mb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7868326U (zh) | 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1111572U (zh) | 一种高毒性、难降解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7 Address after: 618400 No. 2, Lantian Avenue, Shif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rth District),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engtai Yuy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 13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27, section 4, Renmin South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YUY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