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138689U -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8689U
CN208138689U CN201820506534.5U CN201820506534U CN208138689U CN 208138689 U CN208138689 U CN 208138689U CN 201820506534 U CN201820506534 U CN 201820506534U CN 208138689 U CN208138689 U CN 208138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eat exchanger
heat
heat exchang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65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相锋
郝晓军
张广兴
代小号
王志永
王强
杨新军
陶业成
纳日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s Electric Boiler Inspection Of Pressure Vesse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s Electric Boiler Inspection Of Pressure Vessel Center filed Critical State's Electric Boiler Inspection Of Pressure Vesse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205065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8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8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8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管用堵头,所述堵头设于换热管端部,并与换热管管壁焊接,以封堵换热管;所述堵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堵头孔。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与换热管管壁焊接过程中发生受热膨胀时,由于其内部设置有堵头孔,使得堵头能够朝向其内部的堵头孔的方向膨胀,从而降低其向外膨胀时撑破换热管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该堵头孔,能够释放堵头与换热管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应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使得供热期的热网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大大降低换热管端部、尤其是焊角部位发生开裂的风险,从而降低换热管泄漏的风险,提高热网加热器的工作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热网加热器。

Description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背景技术
热力发电厂供热机组通过热网加热器向工厂和居民供热,该热网加热器内部的换热管主要用于将电厂内的高温高压蒸汽转换为高温热水。该热网加热器仅在供热期处于工作状态,而在非供热期停止工作,处于停备状态,在该状态下,换热管容易发生锈蚀和积垢的现象,从而导致处于工作状态时热网加热器内部泄漏。
热网加热器的换热管长度约15米以上,且为U型弯结构封堵在管板内,当个别换热器管泄漏时,为避免整体更换热网加热器,需要采用焊接的方法将该U型管的两端封堵,避免高温水与蒸汽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发生泄漏。
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实心圆柱堵头与换热管管壁贴合并焊接,从而实现换热管的封堵。但是,由于换热管管壁较薄(≦2mm),其与堵头焊接过程中,堵头容易发生热膨胀,且由于该堵头刚度较大,导致其焊接过程中受热向外膨胀,存在将换热管管壁撑破的风险,同时,二者焊接时的焊接应力较大,导致该热网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在换热管与堵头焊接处发生开裂,从而发生泄漏。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换热管用堵头,该堵头的刚度较小,从而能够降低其与换热管焊接时的焊接应力,并降低换热管管壁破裂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换热管用堵头,所述堵头设于换热管端部,并与换热管管壁焊接,以封堵换热管;
所述堵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堵头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与换热管管壁焊接过程中发生受热膨胀时,由于其内部设置有堵头孔,使得堵头能够朝向其内部的堵头孔的方向膨胀,从而降低其向外膨胀时撑破换热管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该堵头孔,能够释放堵头与换热管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应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使得供热期的热网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大大降低换热管端部、尤其是焊角部位发生开裂的风险,从而降低换热管泄漏的风险,提高热网加热器的工作性能。
可选地,所述堵头孔沿所述堵头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堵头孔的个数为一个,并设于所述堵头的轴线上。
可选地,所述堵头孔的截面为锥形。
可选地,所述堵头沿轴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伸入换热管内,并与换热管管壁贴合,所述第二段位于换热管外,且换热管管壁与所述第二段的外周壁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堵头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段的盲孔,所述第一段为实心结构。
可选地,沿换热管由外向内的方向,所述堵头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堵头的截面为锥形。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网加热器,包括若干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通过堵头封堵,所述堵头为以上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换热管用堵头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第一段、2第二段、3堵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附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换热管用堵头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管用堵头,如图1所示,该堵头设于换热管端部,用于封堵换热管,并与换热管管壁焊接,同时,该堵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堵头孔3。
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与换热管管壁焊接过程中发生受热膨胀时,由于堵头内部设置有堵头孔3,使得堵头能够朝向其内部的堵头孔3的方向膨胀,从而降低其向外膨胀时撑破换热管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该堵头孔3,能够释放堵头与换热管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应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堵头使得供热期的热网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大大降低换热管端部、尤其是焊角部位发生开裂的风险,从而降低换热管泄漏的风险,提高热网加热器的工作性能。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堵头孔3沿堵头的轴向延伸,从而使得该堵头外侧具有完整的周向壁面,从而提高堵头与换热管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保证堵头能够封堵换热管,从而避免换热管发生泄漏。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堵头设置有一个堵头孔3,且该堵头孔3设于堵头的轴线上,即该堵头的外周壁各处与堵头孔3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降低堵头的刚度,该堵头内的堵头孔3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堵头可设有两个沿堵头轴向延伸的堵头孔,且二者的轴线平行。但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堵头孔3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中降低堵头刚度的目的,且该堵头孔3设置于堵头的轴线上时,堵头受热后,其外周各处向堵头孔3内部膨胀的程度大致相同,使得换热管与堵头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也大致相同,从而降低换热管局部应力过大的风险。另外,该堵头设置一个堵头孔3时,与设置多个堵头孔相比,还能够保证堵头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堵头孔3的截面为锥形。
当然,该堵头孔3的截面形状并非仅限于为锥形,也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其它形状,例如圆柱形、长方形等。本实施例中,锥形的堵头孔3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堵头沿轴向包括第一段1和第二段2,其中,第一段1伸入换热管内,并与换热管管壁贴合,第二段2位于换热管外,且换热管端部的管壁与第二段2的外周壁焊接。
本实施例中,伸入换热管内部的第一段1用于与换热管管壁贴合,从而封堵换热管,位于换热管外部的第二段2能够作为焊接平台,实现堵头与换热管管壁之间的焊接,从而提高该换热管与堵头之间的焊接质量,进一步防止换热管工作时发生泄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堵头孔3为开设于第二段2的盲孔,且第一段1为实心结构。
如此设置,上述堵头孔3仅设置于位于换热管外部的第二段2,位于换热管内部的第一段1为实心结构,从而保证其与换热管管壁始终贴合,以保证该堵头能够封堵换热管。同时,由于换热管端部的管壁与堵头的第二段2外周壁焊接,因此,二者之间的焊接应力能够通过设置于第二段2内部的堵头孔3释放,且该堵头孔3能够提供堵头受热后向内膨胀的空间,从而降低换热管工作时破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堵头中,位于换热管内部的第一段1的轴向长度大于位于换热管外部的第二段2的轴向长度,如此,该堵头与换热管配合的长度较大,从而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保证堵头能够完全封堵换热管。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换热管由外向内的方向,堵头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使该堵头的截面为锥形。
如图1所示,第一段1的直径小于第二段2的直径,且第一段1为锥形,因此,当该第一段1伸入换热管内时,锥形截面的第一段1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堵头伸入换热管内并与换热管管壁的贴合,同时,该第一段1为锥形截面时,还能够降低伸入过程中堵头将换热管管壁撑破的风险。
另外,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堵头孔3的直径不宜过大或过小。例如,图1中,堵头第二段2端面(图1中堵头最右端)的直径为16mm,第一段1端面(图1中堵头最左端)的直径为15mm,且两端面之间堵头的截面渐变,从而使得该堵头截面呈锥形,且堵头第一段1端面的直径略小于或等于换热管直径,第二段2端面的直径大于换热管直径。
同时,开设于第二段2的堵头孔3的直径为1-5mm,远小于堵头第二段2端面的直径,且该堵头孔3为锥形。另外,为了保证堵头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伸入换热管内的第一段1的长度大于位于换热管外部的第二段2的长度,具体地,第一段1的长度为40mm,第二段2的长度为20mm。
当然,上述堵头各部分的尺寸仅为一个示例,具体应用时,堵头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对堵头各部分的尺寸不作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网加热器,包括若干换热管,其中,若干换热管通过堵头封堵,且该堵头为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堵头。
由于该堵头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堵头的热网加热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热网换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设于换热管端部,并与换热管管壁焊接,以封堵换热管;
所述堵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堵头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孔(3)沿所述堵头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孔(3)的个数为一个,并设于所述堵头的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孔(3)的截面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沿轴向包括第一段(1)和第二段(2),所述第一段(1)伸入换热管内,并与换热管管壁贴合,所述第二段(2)位于换热管外,且换热管管壁与所述第二段(2)的外周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2)的轴向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孔(3)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段(2)的盲孔,所述第一段(1)为实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沿换热管由外向内的方向,所述堵头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堵头的截面为锥形。
9.一种热网加热器,包括若干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热管通过堵头封堵,所述堵头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用堵头。
CN201820506534.5U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Active CN208138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6534.5U CN208138689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6534.5U CN208138689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8689U true CN208138689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6534.5U Active CN208138689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8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514B (zh) 集箱式高压加热器
CN105014336A (zh) 双管板换热器新型的制造工艺
CN205002638U (zh) 一种换热器双管板结构
CN206212293U (zh) 一种焊接水冷密封防热结构
CN208138689U (zh) 一种热网加热器及其换热管用堵头
CN107606597B (zh) 套管座式喷水减温器
CN210372520U (zh) 换热管密封堵头
CN207865367U (zh) 一种螺旋式减温器
CN218034623U (zh) 一种换热器换热管的封堵装置
KR200439965Y1 (ko) 열교환기 누수 시험장치
CN109945730B (zh) 一种高温冷却器方形截面壳体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201497403U (zh) 防漏热交换器
CN205173837U (zh) 压力管道直线伸缩补偿装置
CN109883240B (zh) 一种高温冷却器圆形截面壳体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211450862U (zh) 废热锅炉的焊接结构
CN203479133U (zh) 一种安装于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的防护装置
CN210036356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03230974U (zh) 一种水箱用冷媒介质接头结构
CN221945001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列管泄漏的堵漏装置
CN206175833U (zh) 立式余热锅炉穿墙管密封装置
JP3177117U (ja) 熱交換器用補修治具
CN105157466A (zh) 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CN203414001U (zh) 换热管与双管板连接结构
CN222026406U (zh) 一种泄压阀门用内置降温装置
CN205066545U (zh) 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096,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GUODIAN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96,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ENTER

Address after: No. 2096,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Guoneng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96,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