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849932U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9932U
CN206849932U CN201720814106.4U CN201720814106U CN206849932U CN 206849932 U CN206849932 U CN 206849932U CN 201720814106 U CN201720814106 U CN 201720814106U CN 206849932 U CN206849932 U CN 206849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insulating barrier
film layer
layer
fus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141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晓宇
吴红星
张忠杰
周建江
吕少青
陈翠亮
渡边充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TONY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TONY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TONY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TONY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141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9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9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9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包括极耳金属带,所述极耳金属带的上、下表面分别热压粘合有一组极耳胶,且两组极耳胶对称布置在极耳金属带的两侧,两组极耳胶的两端部分别从极耳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溢出,且两组极耳胶的左端、两组极耳胶的右端相互熔接呈一体化;所述极耳金属带是厚度为100μm~300μm的镀镍铜带或铝带;所述极耳胶包括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能够与金属面粘结的薄膜层a、第一绝缘层、中间缓冲层、第二绝缘层和能够与铝塑膜粘结的薄膜层b,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100~150μm。本实用新型极耳胶在极耳金属带上进行粘结,起到密封、绝缘的作用,应用于动力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背景技术:
在非水电解质锂电池或电容器中,设有用于向外部导出电的极耳。在电池中,极耳的一端与电池元件连接,被相对的铝塑膜夹持,另一端被导出至铝塑膜的外侧。现有的极耳结构极耳是在导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在导体的两面上粘贴极耳胶而成的极耳,导体由在铜上镀镍而成的材料构成。因此导体的一侧面需要和极耳胶热压密封粘合,导体的另一侧面需要和铝塑膜热压密封粘合,而且导体的两面上粘贴极耳胶的外边缘也需要密封粘合,由于极耳产品应用于动力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内部,起到密封,绝缘的作用。而电池的内部注有电解液。电解液具有腐蚀性。同时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发热。基于这些应用要求,需要对导体和极耳胶进行改进,保证极耳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密封性和高腐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耳密封性差、耐腐蚀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包括极耳金属带,所述极耳金属带的上、下表面分别热压粘合有一组极耳胶,且两组极耳胶对称布置在极耳金属带的两侧,两组极耳胶的两端部分别从极耳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溢出,且两组极耳胶的左端或两组极耳胶的右端相互熔接呈一体化;所述极耳金属带是厚度为100μm~300μm的镀镍铜带或铝带;所述极耳胶包括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能够与金属面粘结的薄膜层a、第一绝缘层、中间缓冲层、第二绝缘层和能够与铝塑膜粘结的薄膜层b,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100~150μm。
作为优选,所述镀镍铜带的镀镍层的厚度为1~3μm。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镀镍层上做表面钝化处理形成钝化膜,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10~20n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薄膜层a和薄膜层b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大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熔点,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熔点;所述中间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小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层a或薄膜层b是厚度为25μm、熔点为135℃的改性PP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是厚度为20μm、熔点为155℃的改性PP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缓冲层是厚度为10μm、熔点为145℃的改性PP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耳,在长期的电解液浸泡腐蚀下,不发生分层现象,从而避免了封口开裂、电解液漏液等严重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电池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极耳胶包括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能够与金属面粘结的薄膜层a、第一绝缘层、中间缓冲层、第二绝缘层和能够与铝塑膜粘结的薄膜层b,五层结构采用不同熔点的改性PP材料,通过多层共挤的方式一次完成,不同熔点的PP层适应极耳产品热熔加工的方式,使低熔点层的薄膜层a和金属带热熔粘结,而高熔点绝缘层不发生熔融,确保了绝缘层、耐热层的不变化。保证产品最终用到电池上后仍具备绝缘功能、耐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缓冲层为一层低熔点层,使用在极耳热熔加工时,提前发生熔融软化,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流动,以达到排除胶体和金属面之间的空气,避免了极耳加工完后极耳胶和金属面之间存在气泡,利于电池的长期工作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改性PP材料,长期浸泡电解液后,不发生化学分解,不发生膨胀变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共挤技术,不同层之间的PP接合良好,不会发生分层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极耳金属带;2、3—极耳胶;4—镀镍层;5—钝化膜;6—薄膜层a;7—第一绝缘层;8—中间缓冲层;9—第二绝缘层;10—薄膜层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1~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包括极耳金属带1,所述极耳金属带的上、下表面分别热压粘合有一组极耳胶2、3,且两组极耳胶对称布置在极耳金属带的两侧,两组极耳胶的两端部分别从极耳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溢出,且两组极耳胶的左端或两组极耳胶的右端相互熔接呈一体化;所述极耳金属带是厚度为150μm的镀镍铜带或铝带;所述极耳胶包括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能够与金属面粘结的薄膜层a6、第一绝缘层7、中间缓冲层8、第二绝缘层9和能够与铝塑膜粘结的薄膜层b10,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100μm。
所述镀镍铜带的镀镍层4的厚度为1μm。
所述所述镀镍层上做表面钝化处理形成钝化膜5,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10nm.
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薄膜层a和薄膜层b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大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熔点,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熔点;所述中间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小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厚度。
所述薄膜层a或薄膜层b是厚度为25μm、熔点为135℃的改性PP材料。
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是厚度为20μm、熔点为155℃的改性PP材料。
所述中间缓冲层是厚度为10μm、熔点为145℃的改性PP材料。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具体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包括极耳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金属带的上、下表面分别热压粘合有一组极耳胶,且两组极耳胶对称布置在极耳金属带的两侧,两组极耳胶的两端部分别从极耳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溢出,且两组极耳胶的左端、两组极耳胶的右端相互熔接呈一体化;所述极耳金属带是厚度为100μm~300μm的镀镍铜带或铝带;所述极耳胶包括五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能够与金属面粘结的薄膜层a、第一绝缘层、中间缓冲层、第二绝缘层和能够与铝塑膜粘结的薄膜层b,所述极耳胶的厚度为100~15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铜带的镀镍层的厚度为1~3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层上做表面钝化处理形成钝化膜,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10~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薄膜层a和薄膜层b的厚度相同,熔点相同;所述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大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熔点,中间缓冲层的熔点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熔点;所述中间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小于薄膜层a或薄膜层b的厚 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a或薄膜层b是厚度为25μm、熔点为135℃的改性PP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是厚度为20μm、熔点为155℃的改性PP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缓冲层是厚度为10μm、熔点为145℃的改性PP材料。
CN201720814106.4U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Active CN206849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14106.4U CN206849932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14106.4U CN206849932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9932U true CN206849932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80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14106.4U Active CN206849932U (zh) 2017-07-06 2017-07-06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9932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8044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8209A (zh) * 2019-01-22 2019-05-17 深圳市鑫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成型机构、成型方法及极耳成型设备
CN113270694A (zh) * 2021-05-27 2021-08-1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组件和电芯
CN114024103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497910A (zh) * 2022-01-10 2022-05-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及包括所述极耳的电池
CN115395148A (zh) * 2022-08-03 2022-11-25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8970386A (zh) * 2024-10-12 2024-11-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以及用电设备
CN119000401A (zh) * 2024-07-31 2024-11-22 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极耳/铜镀镍极耳的钝化膜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8044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8209A (zh) * 2019-01-22 2019-05-17 深圳市鑫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成型机构、成型方法及极耳成型设备
CN113270694A (zh) * 2021-05-27 2021-08-1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组件和电芯
CN114024103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024103B (zh) * 2021-11-04 2024-06-1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497910A (zh) * 2022-01-10 2022-05-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及包括所述极耳的电池
CN114497910B (zh) * 2022-01-10 2024-05-1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及包括所述极耳的电池
CN115395148A (zh) * 2022-08-03 2022-11-25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5395148B (zh) * 2022-08-03 2023-06-30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9000401A (zh) * 2024-07-31 2024-11-22 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极耳/铜镀镍极耳的钝化膜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8970386A (zh) * 2024-10-12 2024-11-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以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993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CN205159424U (zh) 蓄电设备
JP6497320B2 (ja) 二次電池用端子被覆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281176B2 (ja) 電極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池パック
JP5720132B2 (ja) 二次電池用金属端子被覆樹脂フィルム
JP5224658B2 (ja) シールフィルム付きリード線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7033820A (ja) 端子用樹脂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タブ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11129414A (zh) 锂离子电池芯包及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241581B (zh) 引线部件
CN204516831U (zh) 一种极耳
WO2021031494A1 (zh) 超薄锂电池
CN110391356B (zh) 电池
JP5849433B2 (ja) 二次電池用電極端子
CN201528007U (zh) 锂电池正极极耳
CN206558602U (zh) 电芯极片及电芯
CN202495509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
CN107146826A (zh) 一种复合型焊带
CN206870520U (zh) 一种耐腐蚀高密封性的极耳胶
CN206059497U (zh) 一种车用电池模组铜软连接片
CN108448043A (zh) 一种复合金属极耳及其软包电芯
CN107887562A (zh) 极耳密封结构及二次电池
CN213636225U (zh) 一种新型极耳组件
CN208400892U (zh) 一种锂电池用包覆膜结构
CN211719697U (zh) 负极导电柄及软包锂电池
CN210245649U (zh) 一种超薄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