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8003U -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58003U CN205458003U CN201521138574.1U CN201521138574U CN205458003U CN 205458003 U CN205458003 U CN 205458003U CN 201521138574 U CN201521138574 U CN 201521138574U CN 205458003 U CN205458003 U CN 205458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boiler
- compound
- composite
- bottom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10110029822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73 porcela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底锅及具有该复底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所述的复底锅及与之匹配设置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复底锅提供热源,所述的复底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通孔为复底片提供形变空间,解决了加热过程中由于不同材质的膨胀系数不同,产生不同的形变导致复底从锅体脱落或翘起的问题,优选的通孔占比既能满足加热功率又能达到提升锅体可靠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复底锅及具有其的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单层底锅大多以不锈钢材料为主,可以实现较高的加热功率,这种单层底锅存在加热不均匀、寿命较短、锅具使用久底部严重变形,受材质影响较大的缺陷。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复底锅,多数复底锅是靠强大吨位的压力机,把整片金属片挤压在锅体底部形成复底提升加热效率,但是,由于不同材质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形变,导致复底片与锅体的结合力不强,在使用过程中复底片可能会从锅体底部脱落、复底板翘起等现象,使得复底锅的成品率低,同时部分复底存在导磁效果不佳,加热效率不高的缺点,存在改进及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方案的目的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复底锅具及具有该复底锅的烹饪组件,实现提升加热效率的同时,可提升整锅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一种烹饪组件具有的复底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所述复底片与所述锅体配合设置,所述通孔面积占所述复底片总面积的8%~40%。相应的复底片的有效加热导热面积可达到60%以上。设置通孔既节省了复底片材料,实 现了复底提升加热效率,满足复底锅加热的功率需求,同时为固定复底片设置有效结合结构,增加复底片与锅体的结合性,提升整锅可靠性。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差分台阶,所述凸起设置在差分台阶底层上,即所述锅体最底部的层面上,差分台阶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加热过程中,锅体外沿过热会灼热或灼伤与外锅沿接触件(如电磁炉外沿瓷板、塑胶等)的问题。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配合设置,通孔套牢在凸起上,复底片通过通孔与凸起的配合,使得复底片与锅体固定,所述复底片通过挤压或铆接与所述锅体配合形成一体。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复底片设有方孔,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方孔定位配合的方形凸起,如此设置安装时即通过方孔与方凸起配合后实现准确定位。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锅体优选的为压铸铝锅,所述锅体底部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mm,差分台阶的厚度为0.5~1.5mm,增强厚度提高锅体硬度与可靠性。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复底片为不锈钢或不锈铁,所述复底片面积与所述锅体差分台阶底层面积相等。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复底片厚度为0.45mm~1mm。所述复底片面积为300cm2~500cm2。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通孔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复底片上,所 述凸起呈放射状分布在底部台阶上。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或圆形方形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复底锅,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直径为3mm~7mm。
本方案提供一种烹饪组件,该烹饪组件包括所述的复底锅及为所述复底锅提供热源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磁加热装置等,锅具与加热装置的配合使用更加提升加热效率提升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底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通孔的合理占比,既能满足高功率加热需求,比如该复底锅加热功率可以达到1800W以上,同时可以为复底片跟锅体的结合提供有效结构空间,提升整锅可靠性,通孔为复底片提供形变空间,解决了加热过程中由于不同材质的膨胀系数不同,产生不同的形变导致复底从锅体脱落或翘起的问题。
2、同时复底片与锅体对应设置配合安装定位的标志位结构(位于复底片上的方形通孔与位于锅体上的方形凸起)使得复底片与锅体配合安装时实现准确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3、锅体底部设置差分台阶,可以解决锅体底部边缘灼热或灼伤与之接触的接触件(比如说电磁炉的瓷板外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爆炸图(倒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复底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复底锅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图5,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一种复底锅,包括锅体1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2,所述锅体1底部设有差分台阶10,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设置在差分台阶10底层上,即锅体最底部的层面上,所述的差分台阶10在此为一定后度的台阶,包括台阶底层及连接段及其包围的锅体部分。所述复底片2设有通孔21,所述复底片2上还设有方孔211,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方孔211定位配合的方形凸起111。
通孔21与凸起11配合设置,如此即实现了复底片2与所述锅体1的配合设置,它们配合既包括数量上的配合,同时包括布局、尺寸、空间方位上的配合,所述凸起11与所述通孔21配合设置,通孔21套牢在凸起11上,复底片2通过方形通孔211与方形凸起111的配合,使得复底片2与锅体1固定,所述复底片2通过挤压或铆接与所述锅体1配合形成一体。所述通孔21面积占所述复底片2总面积的8%~40%。此设计的占比既能满足复底片较高的磁导通效率,提升锅具加热功率,可是达到1800W加热功率以上,比如1900W左右,设置通孔21既节省了复底片2的材料,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磁导通率,最有益效果则是为为固定复底片2设置有效结合结构。复底片2上通孔21既可以全部市圆形孔,也可以全部是方形孔,还可以是圆形孔与方形孔的交替设置。复底片2设有方孔211,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方孔211定位配合的方形凸起111,如 此设置安装时即通过方孔211与方形凸起111配合后实现准确定位,整锅形成时,只需要两个(也可以是多个)对应的方孔211或方形凸起111对接后按照尺寸设计其他空位自然会精确配合,方便了安装工序。
所述锅体1优选的为压铸铝锅,所述锅体底部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mm,提高锅体硬度与可靠性。所述复底片2为不锈钢或不锈铁,所述复底片2面积与所述锅体底部台阶面积相等。所述复底片2厚度为0.45mm~1mm。所述复底片2面积为300cm2~500cm2。
所述通孔21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复底片2上,所述凸起11呈放射状分布在底部差分台阶10上。所述通孔21为圆形孔或方形孔或圆形方形交替设置。所述通孔21为圆形孔时,所述圆形孔直径为3mm~7mm。
本方案中复底锅在加工过程中锅体1及复底片2单独制成后,经过高温预处理工艺,再通过机械挤压或铆接,将复底片2与锅体1通过凸起与通孔的配合紧密固定在一起形成复底锅。
如图6、图7,为复底锅的立体示意图,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产品上的快速应用,锅体上设有二维码(图中未标出),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该锅具产品的信息、使用方法、售后维修信息甚至还有实时更新的网站推荐菜谱及烹饪工艺等。同时随着复底锅及不粘锅具的快速应用,锅体内部设有不粘涂层,提高锅具的烹饪性能及易清洗效果。
如图7一种烹饪组件,该烹饪组件包括所述的复底锅及为所述复底锅提供热源的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磁加热装置等,锅具与加热装置的配合使用更加提升加热效率提升烹饪效果,在此方案中加热装置3同样设置有二维码, 用户通过扫描加热装置的二维码即可了解该加热装置或加热组件的的厂家信息、使用方法、售后维修信息甚至还有实时更新的网站推荐菜谱及烹饪工艺等,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方便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底锅及其具有该复底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该复底锅及其与之匹配设计的加热装置(如电磁加热炉等),包括锅体1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2,所述复底片2设有通孔21,通孔21为复底片2提供形变空间,达到锅具提升加热功率的同时,解决了加热过程中由于不同材质的膨胀系数不同,产生不同的形变导致复底从锅体脱落或翘起的问题,保护整锅完整性及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同时合理通孔面积设计有效提高磁导通效率,提升加热效率。同时复底片与锅体对应设置配合安装定位的标志位结构(方形通孔与方形凸起)使得复底片与锅体配合安装时实现准确定位,提高装配效率。锅体底部设置差分台阶10,可以解决锅体底部边缘灼热与之接触的接触件。同时利用智能二维码技术方便用户的操作体验,提升产品当次及服务效率。
Claims (10)
1.一种复底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复底片设有通孔,所述复底片与所述锅体配合设置,所述通孔面积占所述复底片总面积的8%~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差分台阶,所述凸起设置在差分台阶底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配合设置,所述复底片通过挤压或铆接与所述锅体配合形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设有方孔,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方孔定位配合的方形凸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压铸铝锅,所述锅体底部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mm,所述差分台阶厚度为0.5~1.5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为不锈钢或不锈铁,所述复底片面积与所述锅体的差分台阶底层面积相等。
7. 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厚度为0.45mm~1mm,所述复底片面积为300cm2~500cm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复底片上,所述凸起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差分台阶底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直径为3mm~7mm。
10.一种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复底锅及为所述复底锅提供热源的加热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38574.1U CN205458003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38574.1U CN205458003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58003U true CN205458003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6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38574.1U Active CN205458003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5800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0233A (zh) * | 2017-08-04 | 2018-01-09 | 浙江伯是购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铝锅及其新复底工艺 |
CN108261069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水壶 |
-
2015
- 2015-12-31 CN CN201521138574.1U patent/CN2054580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1069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水壶 |
CN108261069B (zh) * | 2016-12-30 | 2020-12-0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水壶 |
CN107550233A (zh) * | 2017-08-04 | 2018-01-09 | 浙江伯是购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铝锅及其新复底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34769B1 (ko) | 인덕션 레인지용 조리용기 | |
CN101233996A (zh) | 电磁炉伴侣铁锅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050040171A1 (en) | Multi clad cookware | |
CN205458003U (zh) | 一种复底锅及其烹饪组件 | |
CN204033049U (zh) | 复底锅具 | |
KR200366218Y1 (ko) | 전자 유도 가열 밥솥용 내솥 | |
CN204764947U (zh) | 一种双层锅 | |
CN205885311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的煎烤盘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 |
CN201082124Y (zh) | 一种电饭锅内胆 | |
CN206612591U (zh) | 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 | |
CN206729738U (zh) | 电水壶 | |
CN204683298U (zh) | 锅具的改良结构 | |
CN201139448Y (zh) | 一种复合体钢锅 | |
JP3153061U (ja) | 導磁鍋具構造 | |
JP2006000357A (ja) | Ih加熱装置用鍋 | |
CN218457947U (zh) | 一种热量反射罩 | |
CN103908148A (zh) | 复底锅及其制作方法和烹饪器具 | |
CN208371541U (zh) |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 |
KR19990073452A (ko) | 전자파유도가열기용의자성체알루미늄조리기의제조방법 | |
JP2001169901A (ja) | 加熱調理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6453660U (zh) | 一种连接牢固的电热锅复合底 | |
CN206166596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108851934A (zh) | 一种红外线电磁复合加热用锅具 | |
CN204191940U (zh) | 一种多功能节能烧烤桌 | |
JP2025021882A (ja) | Ih用加熱料理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