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0411U - 刀具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刀具夹持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30411U CN204530411U CN201520179252.5U CN201520179252U CN204530411U CN 204530411 U CN204530411 U CN 204530411U CN 201520179252 U CN201520179252 U CN 201520179252U CN 204530411 U CN204530411 U CN 204530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cutting tool
- pedestal
- corner post
- kee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3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s for slitting or completely freeing the mineral from the sea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21C25/00 - E21C33/00, E21C37/00 or E21C39/00
- E21C35/18—Mining picks; Hold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刀具夹持器,用以夹持一刀具。刀具夹持器包含基座、夹座和定位件。基座包含嵌合槽、角形收纳孔和定位孔。夹座包含本体和收纳角柱,本体包含可拆地嵌入嵌合槽的嵌合部,收纳角柱由本体延伸凸出对应套入角形收纳孔,收纳角柱相对应定位孔设有限位槽。定位件可位移地设置于定位孔内并用以抵顶限位槽,定位件被定位于基座的定位孔内,且定位件抵顶收纳角柱的限位槽。借此收纳角柱和角形收纳孔配合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产生转动,而嵌合部和嵌合槽组装与定位件固定基座和夹座的设计,可强化基座与夹座组接的稳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刀具夹持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供安装于刨路机、各种旋挖钻机械或研磨工具上的刀具夹持器。
背景技术
刀具夹持器是用以承装刀具,并安装于处理道路表面粗糙度的机具,如刨钻机,以进行路面刨刮、破碎、钻孔等路面表面粗糙度处理,或用以凿钻矿产。
习用的刀具夹持器包含一基座与一刀具座,基座固设于机具的作动件(如辊轮)的外周面,刀具座用以承装刀具,且刀具座以锁接元件锁固于基座上。前述刀具安装于刀具座时需与基座构成一个切线角度,以利刀具对被加工物(如道路路面的水泥、沥青)施予钻、刨动作的作用力,因此,当刨钻机进行加工时,先以刀具对被加工物施予迫钻的动作,随著作动件的旋转,再以刀具对被加工物施予刨刮的动作,以达到破坏被加工物的目的。
然而,被加工物通常具有坚硬的结构,刀具加工被加工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作用于刀具,导致刀具的使用寿命相当有限,此外,当刀具座与基座之间的组装关系不够稳定,刀具座与基座易因前述反作用力而频繁相互撞击,进而加速损耗,导致刀具座与基座的使用寿命缩短,而大幅增加汰换与维修的成本。
因此,如何强化基座与刀具座之间组装的稳定度,以提高基座与刀具座对于反作用力的负荷值,进而延长基座与刀具座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是业界持续追求的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刀具夹持器。刀具夹持器包含基座、夹座与定位件。基座包含一嵌合槽、一角型收纳孔和一定位孔,夹座包含一具有嵌合部的本体和一收纳角柱,嵌合部可拆地嵌入嵌合槽中,收纳角柱可套入形状互补的角形收纳孔中,定位件被定位于基座的定位孔内以固定基座和夹座。借此,收纳角柱和角形收纳孔配合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产生转动,而嵌合部和嵌合槽组装与定位件的设计,可强化基座与夹座组接的稳定度,可提高基座与夹座对于反作用力的负荷值,进而延长基座与夹座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刀具夹持器。刀具夹持器包含基座、夹座、定位件和牵引件。基座包含一嵌合槽、一角型收纳孔和一定位孔,夹座包含一具有嵌合部的本体和一收纳角柱,嵌合部可拆地嵌入嵌合槽中,收纳角柱可套入形状互补的角形收纳孔中。定位件可位移地设置于定位孔内,且定位件的截面积沿其延伸方向渐进变化,藉牵引件带动定位件于定位孔内位移,可改变基座与夹座的迫紧程度。借此,收纳角柱和角形收纳孔配合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产生转动,而嵌合部和嵌合槽组装与定位件加强紧迫的设计,可强化基座与夹座组接的稳定度可强化基座与夹座组接的稳定度,其可提高基座与夹座对于反作用力的负荷值,进而延长基座与夹座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刀具夹持器,刀具夹持器是用以夹持一刀具。刀具夹持器包含一基座、一夹座和一定位件。基座包含一前倾壁、一后倾壁和一定位孔,其中前倾壁开设有一嵌合槽,后倾壁与前倾壁连接,且后倾壁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定位孔贯穿基座的一侧与角形收纳孔连通。夹座组设于基座用以收纳刀具。夹座包含一本体和一收纳角柱,其中本体包含一第一抵靠部和一第二抵靠部,第一抵靠部包含一第一抵靠面与一嵌合部,第一抵靠面抵靠前倾壁,嵌合部可拆地嵌入嵌合槽。第二抵靠部包含一第二抵靠面抵靠后倾壁。收纳角柱由本体延伸凸出,对应套入角形收纳孔,且收纳角柱的相对应定位孔设有一限位槽。定位件被定位于基座的定位孔内,且定位件抵顶收纳角柱的限位槽。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第二抵靠部可还包含一搭接面,搭接面设于第二抵靠面的另一侧,且搭接面上开设一夹持孔,夹持孔对应连通收纳角柱。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基座可还包含一第一推刀孔,第一推刀孔开设于基座的另一侧且与角形收纳孔连通,以及收纳角柱还可包含一第二推刀孔,第二推刀孔与夹持孔连通,且第二推刀孔与第一推刀孔对应连通,用以退出刀具。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收纳角柱可包含至少二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二个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可为长方形,且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相邻边和一第一非相邻边,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相邻边和一第二非相邻边。二个第一侧面相互平行,二个第二相邻边分别相邻其中一个第一相邻边,且每个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朝另一个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靠近。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前述第一非相邻边的边长可小于第二非相邻边的边长。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夹座具有一中心轴,本体沿中心轴的厚度可小于收纳角柱沿中心轴的厚度。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本体的厚度可为刀具夹持器的厚度的1/3。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定位件为横剖面呈C型的弹簧插销,且定位件以扩张弹性稳定定位在定位孔之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刀具夹持器,刀具夹持器是用以夹持一刀具。刀具夹持器包含一基座、一夹座、一定位件和一牵引件。基座包含一前倾壁、一后倾壁和一定位孔,其中前倾壁开设有一嵌合槽,后倾壁与前倾壁连接,且后倾壁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定位孔贯穿基座的一侧与角形收纳孔连通。夹座组设于基座用以收纳刀具。夹座包含一本体和一收纳角柱,其中本体包含一第一抵靠部和一第二抵靠部,第一抵靠部包含一第一抵靠面与一嵌合部,第一抵靠面抵靠前倾壁,嵌合部可拆地嵌入嵌合槽。第二抵靠部包含一第二抵靠面抵靠后倾壁。收纳角柱由本体延伸凸出,对应套入角形收纳孔,且收纳角柱的相对应定位孔设有一限位槽。定位件可位移地设置于定位孔内,定位件抵顶于限位槽,定位件的一端设有一螺孔,且定位件的一截面积沿定位件的一延伸方向渐进变化。牵引件限位设置于定位孔内,牵引件具有一螺纹部与螺孔锁合,藉牵引件带动定位件于定位孔内位移,以改变定位件与收纳角柱的限位槽的迫紧程度。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第二抵靠部可还包含一搭接面,搭接面设于第二抵靠面的另一侧,且搭接面上开设一夹持孔,夹持孔对应连通收纳角柱。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基座可还包含一第一推刀孔,第一推刀孔开设于基座的另一侧且与角形收纳孔连通,以及收纳角柱还可包含一第二推刀孔,第二推刀孔与夹持孔连通,且第二推刀孔与第一推刀孔对应连通,用以退出刀具。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收纳角柱可包含至少二第一侧面和至少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可为长方形,且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相邻边和一第一非相邻边,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相邻边和一第二非相邻边。二个第一侧面相互平行,二个第二相邻边分别相邻其中一个第一相邻边,且每个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朝另一个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靠近。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前述第一非相邻边的边长可小于第二非相邻边的边长。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夹座具有一中心轴,本体沿中心轴的厚度可小于收纳角柱沿中心轴的厚度。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本体的厚度可为刀具夹持器的厚度的1/3。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定位件可还包含一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形成于定位件的一外表面,且第一倾斜面接触迫紧收纳角柱的限位槽。
依据前述的刀具夹持器,定位孔可还包含一第一窄颈部,定位件设置于第一窄颈部的一侧,牵引件可还包含一阶部,阶部连接螺纹部,阶部的横向截面积大于第一窄颈部的横向截面积,阶部位于第一窄颈部的另一侧,且螺纹部穿过第一窄颈部与定位件的螺孔锁合。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的分解图;
图3是绘示图1中夹座的侧视图;
图4是绘示图3的夹座沿割面线4-4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8是绘示图7的刀具夹持器的分解图;
图9是绘示图7中夹座的侧视图;
图10是绘示图9的夹座沿割面线10-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绘示图7的刀具夹持器沿割面线11-11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的立体图;以及
图13是绘示图12的刀具夹持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100的分解图。刀具夹持器100是用以夹持刀具B(见图6)。刀具夹持器100包含基座110、夹座120和定位件150。夹座120组设于基座110上,定位件150穿设于基座110内。
基座110包含前倾壁112、后倾壁114、定位孔116和第一推刀孔118。前倾壁112与后倾壁114连接,前倾壁112开设有嵌合槽113,且后倾壁114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115,角形收纳孔115的中心轴(图未揭示)与嵌合槽113的延伸方向平行。定位孔116贯穿基座110的一侧与角形收纳孔115连通,定位孔116的中心轴(图未揭示)与角形收纳孔115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推刀孔118开设于基座110的另一侧,与角形收纳孔115连通。
夹座120组设于基座110用以收纳刀具B。夹座120包含一本体130和一收纳角柱140。
本体130包含第一抵靠部132和第二抵靠部136,第一抵靠部132包含第一抵靠面133与嵌合部135,第一抵靠面133抵靠前倾壁112,嵌合部135可拆地嵌入嵌合槽113。第二抵靠部136包含第二抵靠面137和搭接面139,第二抵靠面137为一平整面,可贴合抵紧靠后倾壁114,搭接面139设于第二抵靠面137的另一侧,搭接面139上开设夹持孔139a,夹持孔139a用以夹持刀具B(请参见图6)。
收纳角柱140由本体130延伸凸出,对应套入角形收纳孔115,角形收纳孔115的形状与收纳角柱140的互补,使收纳角柱140套入角形收纳孔115时,不会相对于基座110移动。收纳角柱140的相对应定位孔116设有限位槽142。而收纳角柱140靠近本体130之处开设有一第二推刀孔146,第二推刀孔146与夹持孔139a连通,且第二推刀孔146与第一推刀孔118对应连通,用以退出刀具B。
定位件150为横剖面呈C型的弹簧插销,定位件150以扩张弹性稳定定位在基座110的定位孔116内,且定位件150抵顶收纳角柱140的限位槽142中。
请同时参照图3和图4,图3是绘示图1中夹座120的侧视图,图4是绘示图3的夹座120沿割面线4-4的局部剖视图。夹座120具有一中心轴(图未揭示),本体130沿中心轴的厚度D1小于收纳角柱140沿中心轴的厚度D2。收纳角柱140包含至少二第一侧面143和至少二第二侧面145,第一侧面143及第二侧面145为长方形,且第一侧面143具有第一相邻边143a和第一非相邻边143b,第二侧面145具有一第二相邻边145a和一第二非相邻边145b。二个第一侧面143相互平行,二个第二相邻边145a分别相邻其中一个第一相邻边143a,且每个第二侧面145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145a朝另一个第二侧面145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145a靠近,借此,收纳角柱140的二个第二侧面145渐缩呈锥状,且收纳角柱140的二个第二侧面145沿刀具夹持座100施力的中心轴(图未揭示)抵靠基座110。而收纳角柱140的第一非相邻边143b的边长T1小于第二非相邻边145b的边长T2。借此,收纳角柱140的第二侧面145的面积大于第一侧面143的面积,因第二侧面145沿刀具夹持座100施力的中心轴(图未揭示)抵靠基座110,较大的面积可使得夹座120更稳定的组接于基座110上。
请同时参照图5,图3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100的组合剖视图。因夹座120的本体130沿中心轴的厚度D1小于收纳角柱140沿中心轴的厚度D2,当夹座120组设于基座110后,本体130的厚度D1为刀具夹持器100的厚度D3的1/3,因本实用新型缩减了夹座120凸出于基座110的厚度,借此可使刀具夹持座100施力的重心往后移至结构较为稳定的基座110部分,以避免杠杆效应并减小反作用力使得夹座120不易晃动断裂。
由上述内容可知,通过收纳角柱140和角形收纳孔115配合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120产生转动,而嵌合部135和嵌合槽113组装、本体130的第二抵靠面137和收纳角柱140的第二侧面145的设计,以及再定位件150固定基座110和夹座120,可强化基座110与夹座120组接的稳定度,提高基座110与夹座120对于反作用力的负荷值。此外,缩减夹座120的本体130的厚度D1,可减少被加工物施与刀具夹持器100的反作用力,进而延长基座110与夹座120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
请参照图6,其是绘示图1的刀具夹持器100的操作示意图。刀具夹持器100安装于处理道路表面粗糙度的机具700,并收纳有一刀具B,利用刀具B对道路路面等加工物予以加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120于刀具夹持器100中转动的现象,且通过缩减夹座120的本体130于刀具夹持器100中所占比例,及强化基座110与夹座120的组接稳定度,可以增强基座110及夹座120承受刀具B反馈作用力的负荷值,以有效延长基座110与夹座120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在更换刀具B时,无需将基座110及夹座120等刀具夹持器100的元件一并更换,可以降低维修保养的成本。
请参照图7和图8,图7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300的立体图,图8是绘示图7的刀具夹持器300的分解图。刀具夹持器300包含基座310、夹座320、定位件350和牵引件360。夹座320组设于基座310上,定位件350和牵引件360穿设于基座310内。
基座310包含前倾壁312、后倾壁314、定位孔316和第一推刀孔318。前倾壁312与后倾壁314连接,前倾壁312开设有嵌合槽313,且后倾壁314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315,角形收纳孔315的中心轴(图未揭示)与嵌合槽313的延伸方向平行。定位孔316贯穿基座310的一侧与角形收纳孔315连通,定位孔316的中心轴(图未揭示)与角形收纳孔315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推刀孔318开设于基座310的另一侧,与角形收纳孔315连通。
夹座320组设于基座310用以收纳刀具B。夹座320包含一本体330和一收纳角柱340。
本体330包含第一抵靠部332和第二抵靠部336,第一抵靠部332包含第一抵靠面333与嵌合部335,第一抵靠面333抵靠前倾壁312,嵌合部335可拆地嵌入嵌合槽313。第二抵靠部336包含第二抵靠面337和搭接面339,第二抵靠面337为一平整面,可贴合抵紧靠后倾壁314,搭接面339设于第二抵靠面337的另一侧,搭接面339上开设夹持孔339a,夹持孔339a用以夹持刀具B(请参见图6)。
收纳角柱340由本体330延伸凸出,对应套入角形收纳孔315,角形收纳孔315的形状与收纳角柱340的互补,使收纳角柱340套入角形收纳孔315时,不会相对于基座310移动。收纳角柱340的相对应定位孔316设有限位槽342。而收纳角柱340靠近本体330之处开设有一第二推刀孔346,第二推刀孔346与夹持孔339a连通,且第二推刀孔346与第一推刀孔318对应连通,用以退出刀具B。
定位件350可位移地设置于定位孔316内,定位件350用以抵顶限位槽342。定位件350的一端设有螺孔354,在本实施例中,螺孔354贯穿嵌合定位件350而为一贯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螺孔354亦可不贯穿嵌合定位件350。定位件350具有第一倾斜面352,第一倾斜面352形成于定位件350的外表面,使定位件350的截面积沿其延伸方向渐进变化,且定位件350以第一倾斜面352接触迫紧收纳角柱340的限位槽342。
牵引件360限位设置于定位孔316内。牵引件360具有螺纹部362和阶部364,阶部364连接螺纹部362。牵引件360的螺纹部362与定位件350的螺孔354锁合,借此,可利用牵引件360带动定位件350于定位孔316内位移,以改变定位件350与限位槽342的迫紧程度。
请同时参照图9和图10,图9是绘示图7中夹座的侧视图,图10是绘示图9的夹座沿割面线10-10的局部剖视图。夹座320具有一中心轴(图未揭示),本体330沿中心轴的厚度D1小于收纳角柱340沿中心轴的厚度D2。收纳角柱340包含至少二第一侧面343和至少二第二侧面345,第一侧面343及第二侧面345为长方形,且第一侧面343具有第一相邻边343a和第一非相邻边343b,第二侧面345具有第二相邻边345a和第二非相邻边345b。二个第一侧面343相互平行,二个第二相邻边345a分别相邻其中一个第一相邻边343a,且每个第二侧面345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345a朝另一个第二侧面345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345a靠近。借此,收纳角柱340的二个第二侧面345渐缩呈锥状,且收纳角柱340的二个第二侧面345沿刀具夹持座300施力的中心轴(图未揭示)抵靠基座310。而收纳角柱340的第一非相邻边343b的边长T1小于第二非相邻边345b的边长T2。借此,收纳角柱340的第二侧面345的面积大于第一侧面343的面积,因第二侧面345沿刀具夹持座300施力的中心轴(图未揭示)抵靠基座310,较大的面积可使得夹座320更稳定的组接于基座310上。
请同时参照图11,其是绘示图7的刀具夹持器300沿割面线11-11的局部剖视图。基座310的定位孔316包含第一窄颈部317,定位件350设置于第一窄颈部317的一侧,牵引件360的阶部364设置于第一窄颈部317的另一侧,牵引件360的螺纹部362穿过第一窄颈部317与定位件350的螺孔354锁合,其中,阶部364的横向截面积大于第一窄颈部317的横向截面积,借此,可避免阶部364位移至第一窄颈部317的另一侧,而达到将牵引件360限位的目的。另外,通过螺纹部362与螺孔354的锁合关系,可利用牵引件360带动定位件350于定位孔316内位移,以改变定位件350与限位槽342的迫紧程度。
请参照图12与图13,图1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刀具夹持器500的立体图,图13是绘示图12的刀具夹持器500的分解图。刀具夹持器500包含基座510、夹座520、二个定位件550与二个牵引件560。基座510包含二个定位孔516,定位孔516间隔设置于基座510。夹座520包含本体530与收纳角柱540,收纳角柱540开设有二个限位槽542。二个定位件550分别设置于二个定位孔516中,各个定位件550包含一个螺孔554和第一倾斜面552。二个牵引件560分别限位设置于二个定位孔516中,各个管部牵引件560包含螺纹部562与阶部564。通过增加定位件550、牵引件560与限位槽542的数量,可进一步强化基座510与夹座520的组接稳定度,关于再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另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经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通过收纳角柱和角形收纳孔配合的设计,可以避免夹座产生转动,而嵌合部和嵌合槽组装,可锁固基座与夹座的组接,并藉牵引件带动定位件于定位孔内位移,可改变基座与夹座的迫紧程度,可有效避免基座与夹座之间产生松动,借此再可强化基座与夹座组接的稳定度,其可提高基座与夹座对于反作用力的负荷值,进而延长基座与夹座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汰换与维修的成本。此外,通过牵引件的螺纹部与定位件的螺孔的锁合关系,使用者仅需透过转动牵引件便可精准地调整定位件与基座及夹座的迫紧程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夹持器另有易于操作及调整精准度高等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诸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用以夹持一刀具,该刀具夹持器包含:
一基座,包含:
一前倾壁,该前倾壁开设有一嵌合槽;
一后倾壁,与该前倾壁连接,该后倾壁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及
一定位孔,贯穿该基座的一侧且与该角形收纳孔连通;
一夹座,组设于该基座用以收纳该刀具,该夹座包含:
一本体,包含:
一第一抵靠部,包含一第一抵靠面与一嵌合部,该第一抵靠面抵靠该前倾壁,该嵌合部可拆地嵌入该嵌合槽;
一第二抵靠部,包含一第二抵靠面抵靠该后倾壁;及
一收纳角柱,由该本体延伸凸出,该收纳角柱对应套入该角形收纳孔,且该收纳角柱的相对应该定位孔设有一限位槽;以及
一定位件,被定位于该定位孔内,且该定位件抵顶该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抵靠部还包含一搭接面,该搭接面设于该第二抵靠面的另一侧,该搭接面上开设一夹持孔,且该夹持孔对应连通该收纳角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还包含一第一推刀孔,该第一推刀孔开设于该基座的另一侧且与该角形收纳孔连通;以及
该收纳角柱还包含一第二推刀孔,该第二推刀孔与该夹持孔连通,且该第二推刀孔与该第一推刀孔对应连通,用以退出该刀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收纳角柱包含至少二第一侧面和至少二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为长方形,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相邻边和一第一非相邻边,该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相邻边和一第二非相邻边,该二第一侧面相互平行,各该第二相邻边相邻一该第一相邻边,且各该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朝另一该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相邻边的边长小于该第二非相邻边的边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夹座具有一中心轴,该本体沿该中心轴的厚度小于该收纳角柱沿该中心轴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厚度为该刀具夹持器的厚度的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横剖面呈C型的弹簧插销,且该定位件以扩张弹性定位在该定位孔之内。
9.一种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用以夹持一刀具,该刀具夹持器包含:
一基座,包含:
一前倾壁,该前倾壁开设有一嵌合槽;
一后倾壁,与该前倾壁连接,该后倾壁开设有一角形收纳孔;及
一定位孔,贯穿该基座且与该角形收纳孔连通;
一夹座,组设于该基座用以收纳该刀具,该夹座包含:
一本体,包含:
一第一抵靠部,包含一第一抵靠面与一嵌合部,该第一抵靠面抵靠该前倾壁,该嵌合部可拆地嵌入该嵌合槽;
一第二抵靠部,包含一第二抵靠面抵靠该后倾壁;及
一收纳角柱,由该本体延伸凸出,该收纳角柱对应套入该角形收纳孔,且该收纳角柱的相对应该定位孔设有一限位槽;
一定位件,可位移地设置于该定位孔内,该定位件抵顶该限位槽,该定位件的一端设有一螺孔,且该定位件的一截面积沿该定位件的一延伸方向渐进变化;以及
一牵引件,限位设置于该定位孔内,该牵引件具有一螺纹部,该螺纹部与该螺孔锁合,藉该牵引件带动该定位件于该定位孔内位移,以改变该定位件与该收纳角柱的该限位槽的迫紧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抵靠部还包含一搭接面,该搭接面设于该第二抵靠面的另一侧,该搭接面上开设一夹持孔,且该夹持孔对应连通该收纳角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含一第一推刀孔,该第一推刀孔开设于该基座的另一侧且与该角形收纳孔连通;以及
该收纳角柱还包含一第二推刀孔,该第二推刀孔与该夹持孔连通,且该第二推刀孔与该第一推刀孔对应连通,用以退出该刀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收纳角柱包含至少二第一侧面和至少二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为长方形,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相邻边和一第一非相邻边,该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相邻边和一第二非相邻边,该二第一侧面相互平行,各该第二相邻边相邻一该第一相邻边,且各该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朝另一该第二侧面另一侧的第二相邻边靠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相邻边的边长小于该第二非相邻边的边长。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夹座具有一中心轴,该本体沿该中心轴的厚度小于该收纳角柱沿该中心轴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厚度为该刀具夹持器的厚度的1/3。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还包含一第一倾斜面,该第一倾斜面形成于该定位件的一外表面,且该第一倾斜面接触迫紧该收纳角柱的该限位槽。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还包含一第一窄颈部,该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窄颈部的一侧,以及;
该牵引件还包含一阶部,该阶部连接该螺纹部,该阶部的一横向截面积大于该第一窄颈部的一横向截面积,该阶部位于该第一窄颈部的另一侧,该螺纹部穿过该第一窄颈部与该定位件的该螺孔锁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79252.5U CN204530411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刀具夹持器 |
US14/919,711 US9896931B2 (en) | 2015-03-27 | 2015-10-21 | Cutting tool hold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79252.5U CN204530411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刀具夹持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30411U true CN204530411U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374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79252.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30411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刀具夹持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96931B2 (zh) |
CN (1) | CN204530411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33480A (zh) * | 2015-08-18 | 2015-12-09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铣刨机用刀座基座系统 |
CN106087683A (zh) * | 2016-07-29 | 2016-11-09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铣刨机用刀座基座系统 |
CN106149535A (zh) * | 2015-03-27 | 2016-11-23 | 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 | 刀具夹持器 |
CN106192703A (zh) * | 2016-08-16 | 2016-12-07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的铣刨鼓刀架总成 |
EP3248747A1 (en) * | 2016-05-27 | 2017-11-29 | Everpads Co., Ltd. | Cutting tool holding device |
US10590632B2 (en) | 2017-01-09 | 2020-03-17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 for securing bits against rot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4264A (en) * | 1989-11-25 | 1992-05-19 | Hahn & Kolb Gmbh & Co. | Coupling |
US5125720A (en) * | 1990-10-24 | 1992-06-30 | Koehring Company |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cutter socket |
US5607206A (en) * | 1995-08-02 | 1997-03-04 | Kennametal Inc. | Cutting tool holder retention system |
DE10221764C1 (de) * | 2002-05-15 | 2003-11-27 | Wirtgen Gmbh | Halterung für einen Schaftmeißel |
US7537288B2 (en) * | 2007-09-27 | 2009-05-26 | Everpads Co., Ltd. | Tool holding device |
US8602503B2 (en) * | 2010-06-30 | 2013-12-10 | Caterpillar Pavinq Products Inc. | Cutter assembly configured to allow tool rotation |
-
2015
- 2015-03-27 CN CN201520179252.5U patent/CN20453041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5-10-21 US US14/919,711 patent/US9896931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9535A (zh) * | 2015-03-27 | 2016-11-23 | 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 | 刀具夹持器 |
CN106149535B (zh) * | 2015-03-27 | 2019-04-12 | 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 | 刀具夹持器 |
CN105133480A (zh) * | 2015-08-18 | 2015-12-09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铣刨机用刀座基座系统 |
CN105133480B (zh) * | 2015-08-18 | 2018-04-06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铣刨机用刀座基座系统 |
EP3248747A1 (en) * | 2016-05-27 | 2017-11-29 | Everpads Co., Ltd. | Cutting tool holding device |
CN106087683A (zh) * | 2016-07-29 | 2016-11-09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铣刨机用刀座基座系统 |
CN106192703A (zh) * | 2016-08-16 | 2016-12-07 | 苏州凯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的铣刨鼓刀架总成 |
US10590632B2 (en) | 2017-01-09 | 2020-03-17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 for securing bits against rotation |
US11149416B2 (en) | 2017-01-09 | 2021-10-19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 for securing bits against rotation |
US11746506B2 (en) | 2017-01-09 | 2023-09-05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 for securing bits against rot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81502A1 (en) | 2016-09-29 |
US9896931B2 (en) | 2018-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30411U (zh) | 刀具夹持器 | |
CN201684931U (zh) | 一种组合式梯形内螺纹车刀 | |
CN205380271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斜面深槽的刀架 | |
CN212734209U (zh) | 一种可调式内孔槽加工刀具 | |
CN204711219U (zh) | 一种双车头数控车床可调式刀架 | |
CN106149535A (zh) | 刀具夹持器 | |
CN215698293U (zh) | 多齿数三面刃镶齿铣刀 | |
CN203197416U (zh) | 双面刃偏梯螺纹梳刀 | |
CN211101786U (zh) | 一种加工特种钢齿轮轴外形的t型铣刀 | |
CN204430299U (zh) | 一种带有齿纹偏心啮合结构的可调式双刃大直径镗刀 | |
CN203124882U (zh) | 石油管偏梯螺纹加工刀片 | |
CN219004610U (zh) | 一种车床上用于加工孔的刀具座 | |
CN215698492U (zh) | 一种高效组合钻铰刀 | |
CN217529508U (zh) | 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用便于安装的高精度螺纹铣刀 | |
CN203061948U (zh) | 筒体预开孔相贯线轮廓倒角刀 | |
CN216138161U (zh) | 一种深孔加工用自动让刀刀具 | |
CN220260176U (zh) | 一种机床刀具的锁紧装置 | |
CN204770688U (zh) | 车床高效扩孔器 | |
CN222710838U (zh) | 一种具有定位夹持套的内孔镗刀 | |
CN220330072U (zh) | 一种多齿锯形高效铣刀 | |
CN214291046U (zh) | 一种铣键槽刀具 | |
CN219052924U (zh) | 一种加强固定外圆车床仿型车削的装置 | |
CN217666652U (zh) | 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对接且带有连接机构的合金钻头 | |
CN216298072U (zh) | 一种正反两用锪刀 | |
CN204135749U (zh) | 一种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