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7315U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87315U CN202787315U CN201220264816.1U CN201220264816U CN202787315U CN 202787315 U CN202787315 U CN 202787315U CN 201220264816 U CN201220264816 U CN 201220264816U CN 202787315 U CN202787315 U CN 2027873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
- immersed tube
- block
- body block
- w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水平定位机构,水平定位机构包括底板和水平定位千斤顶;底板上安装有滑槽和水平横移千斤顶,滑槽内放置有顶升纠偏箱,顶升纠偏箱内设置有垂直顶升机构,垂直顶升机构包括顶推千斤顶、下锲体块和上锲体块,顶推千斤顶一端固定在顶升纠偏箱上,另一端与下锲体块连接,上锲体块安装在下锲体块上,可随下锲体块的移动垂直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精调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顶推千斤顶、上锲体块、下锲体块和水平横移千斤顶实现待安装沉管的自动顶升纠偏,省时省力,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沉管隧道施工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纠偏底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目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沟槽底面的平整性,绝大多数建成的水底隧道均采用垫平的方法。其中,早期大多采用的垫平方法为一种在管段沉放之前先铺砂石作为垫层的先铺法,它是在作业船上通过卷扬机和钢索操纵特制的刮铺机或钢犁,沿着沟槽底面两侧设置的、具有规定标高和坡度的导轨,将放下的垫料往复刮平,该法缺点较多;另一种垫平的方法为后填法,即先将管段沉放在沟槽底上的临时支座上,并使管底形成一定的空间(管段底板内预设液压千斤顶,在定位时可以顶向支座,调节管段高程),随后用垫层材料充填密实。上述两种方法中,处理沉放管段基础的目的是使沟槽底面平整,而不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水下开挖的沟槽,其底面凹凸不平,如不加以整平,管段沉放后会因地基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局部破坏,或因不均匀沉陷而开裂。
适合于沉管法施工的主要条件是:水道河床稳定和水流并不过急。在水深大、沉管长宽比大时,需要明显增大千斤顶配置,通常采用沉放驳辅助提供向上吊力以减小沉管对基床摩擦力,通过沉放驳辅助安装对波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作业波高要求≤0.4m。目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的案例只有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和厄勒海峡沉管隧道,其中,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对作业波高要求≤0.4m;厄勒海峡沉管隧道施工中,从地图可以看出,施工现场四周形成了掩护,海况较好。而对于波高要求大于0.4m时,由于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时,吊力变化幅度很大,对安装控制影响较大,千斤顶推力大,控制困难,且安装精度不准确,需要时间进行调整,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安装时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存在的推力大、控制困难、费时费力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使用时位于待安装沉管尾部底端,具有自主顶升纠偏的功能,适用于沉管隧道施工时的沉管纠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机构,该水平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定位千斤顶,水平定位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滑槽和水平横移千斤顶,滑槽内放置有顶升纠偏箱,该顶升纠偏箱内设置有垂直顶升机构,水平横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垂直顶升机构包括顶推千斤顶、下锲体块和上锲体块,顶推千斤顶一端固定在顶升纠偏箱上,另一端与下锲体块连接,上锲体块安装在下锲体块上,且可随下锲体块的移动垂直向上移动。
优选的是,下锲体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上锲体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槽相对应的滑块,上锲体块通过滑块可在下锲体块的滑槽内移动。
优选的是,顶升纠偏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限位槽,上锲体块的两侧设置有与垂直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块。
优选的是,底板上设置有立柱,水平横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
优选的是,上锲体块的上表面和下锲体块的下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水平定位千斤顶就位,通过顶推千斤顶、上锲体块、下锲体块和水平横移千斤顶实现待安装沉管的顶升纠偏功能,且设置有控制系统,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控制方便,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在纠偏完成后,可直接卸载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沉放就位时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顶升沉管纠偏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的下锲体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的上锲体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1和安装在配重箱1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机构,该水平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2和安装在底板2上的水平定位千斤顶3,水平定位千斤顶3的一端与配重箱1连接;底板2上安装有滑槽和水平横移千斤顶4,滑槽内放置有顶升纠偏箱5,该顶升纠偏箱5内设置有垂直顶升机构,水平横移千斤顶4一端固定在设置在底板2上的立柱12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5连接;垂直顶升机构包括顶推千斤顶6、下锲体块7和上锲体块8,上锲体块8的上表面和下锲体块7的下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结构。顶推千斤顶6一端固定在顶升纠偏箱5上,另一端与下锲体块7连接,上锲体块8安装在下锲体块7上,且可随下锲体块7的移动垂直向上移动。下锲体块7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9,上锲体块8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槽9相对应的滑块10,上锲体块8通过滑块10可在下锲体块7的滑槽9内移动。顶升纠偏箱5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限位槽,上锲体块8的两侧设置有与垂直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块11。
其纠偏工艺步骤如下:
(1)基础要求: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液压泵站和控制系统都位于潜水起重船上,该系统机械系统基础需要将待安装沉管尾部碎石基础比基床整平标高低70cm,轴线长度为5m,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进入沉管底端部分高度为56cm,便于机械系统就位。
(2)轴线复测:沉管水力压接完成后,打开钢封门测量孔进行贯通测量。
(3)沉放、就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沉放通过吊架固定,吊架长度25m,在沉放平移时可以与通道边墙接触限位;沉放时,通过安装在机械系统上的测量仪测量与钢封门之间的距离,当距离沉管端部2m处着床,然后再吊起距基床1m,通过预设在沉管端部的钢丝绳拉动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贴紧沉管端部,然后再落下着床,利用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自身的水平定位千斤顶顶推顶升纠偏箱就位;沉放就位时,顶升纠偏箱处于中间状态,在顶升前通过水平横移千斤顶将顶升纠偏箱推动至纠偏的一端,保持水平横移千斤顶纠偏量在10-20cm之间。
(4)沉管顶升:通过顶推千斤顶顶推下锲体块0.4m,上锲体块顶升抬高0.1m,消除上锲体块与沉管间隙,使上锲体块与沉管底部紧密接触;顶推千斤顶继续顶推下锲体块至0.9m,上锲体块被顶升抬高0.2m,沉管被顶升抬高,此时,沉管对锲体块总压力达到600t,上锲体块与沉管产生的摩擦力可达到360t。
(5)沉管纠偏:下锲体块通过顶推千斤顶顶推限位后,水平横移千斤顶顶推顶升纠偏箱纠偏沉管100mm,实现沉管纠偏操作。
(6)实时监测:纠偏操作期间利用全站仪通过测量孔观测沉管尾端纠偏情况和尾端顶升高度。
(7)设备移出:纠偏到位后,锁定水平横移千斤顶,通过顶推千斤顶拉动下锲体块,使上锲体块下降,沉管下降着床,完成纠偏,此时,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退出沉管底部,利用起重设备将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吊至指定位置。
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机构,该水平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定位千斤顶,水平定位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滑槽和水平横移千斤顶,滑槽内放置有顶升纠偏箱,该顶升纠偏箱内设置有垂直顶升机构,水平横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垂直顶升机构包括顶推千斤顶、下锲体块和上锲体块,顶推千斤顶一端固定在顶升纠偏箱上,另一端与下锲体块连接,上锲体块安装在下锲体块上,且可随下锲体块的移动垂直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下锲体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上锲体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槽相对应的滑块,上锲体块通过滑块可在下锲体块的滑槽内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顶升纠偏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限位槽,上锲体块的两侧设置有与垂直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置有立柱,水平横移千斤顶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与顶升纠偏箱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锲体块的上表面和下锲体块的下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64816.1U CN202787315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64816.1U CN202787315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87315U true CN202787315U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7814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6481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7315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873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0211A (zh) * | 2012-05-29 | 2012-10-10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2012
- 2012-05-29 CN CN201220264816.1U patent/CN2027873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0211A (zh) * | 2012-05-29 | 2012-10-10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2720211B (zh) * | 2012-05-29 | 2014-10-15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51530B (zh) |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 |
CN102691314B (zh) | 沉管内部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02277898A (zh) | 排水管顶进施工方法 | |
CN102720222B (zh) | 沉管尾端纠偏调节工艺 | |
CN110185044B (zh) | 一种用于深厚不稳定地层的基坑侧壁应力调整系统 | |
CN104790410B (zh) | 一种适用于浅水淤泥河道的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 |
CN103806464B (zh) | 大型高铁车站与地铁上下交汇逆作法施工方法 | |
CN102720211B (zh)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14673153A (zh) | 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1608452B (zh) | 连底钢筋混凝土沉井水冲下沉施工方法 | |
CN201891123U (zh) | 混凝土底板单壁钢吊箱 | |
CN102704512B (zh)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02704508B (zh)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11455959A (zh) | 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浅桩式导管架结构 | |
CN202787315U (zh)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204401612U (zh) | 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 | |
CN202913431U (zh)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103669383A (zh) | 一种在海底地面上安装和调平沉箱的方法 | |
CN202913427U (zh) | 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 | |
CN102691313B (zh) | 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209603143U (zh) | 浮式水下碎石基床连续整平船 | |
CN202787314U (zh)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211626442U (zh) |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 |
CN203238663U (zh) | 沉管顶端三维精调系统 | |
CN202787339U (zh) | 沉管内部纠偏精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1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1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