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3431U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13431U CN202913431U CN 201220264806 CN201220264806U CN202913431U CN 202913431 U CN202913431 U CN 202913431U CN 201220264806 CN201220264806 CN 201220264806 CN 201220264806 U CN201220264806 U CN 201220264806U CN 202913431 U CN202913431 U CN 2029134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
- immersed tube
- base plate
- accurate adjustment
- horizon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水平顶推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和滑槽,滑槽内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水平横移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连接。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省时省力,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沉管隧道施工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纠偏底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目前,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沟槽底面的平整性,绝大多数建成的水底隧道均采用垫平的方法。其中,早期大多采用的垫平方法为一种在管段沉放之前先铺砂石作为垫层的先铺法,它是在作业船上通过卷扬机和钢索操纵特制的刮铺机或钢犁,沿着沟槽底面两侧设置的、具有规定标高和坡度的导轨,将放下的垫料往复刮平,该法缺点较多;另一种垫平的方法为后填法,即先将管段沉放在沟槽底上的临时支座上,并使管底形成一定的空间(管段底板内预设液压千斤顶,在定位时可以顶向支座,调节管段高程),随后用垫层材料充填密实。上述两种方法中,处理沉放管段基础的目的是使沟槽底面平整,而不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水下开挖的沟槽,其底面凹凸不平,如不加以整平,管段沉放后会因地基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局部破坏,或因不均匀沉陷而开裂。
适合于沉管法施工的主要条件是:水道河床稳定和水流并不过急。在水深大、沉管长宽比大时,需要明显增大千斤顶配置,通常采用沉放驳辅助提供向上吊力以减小沉管对基床摩擦力,通过沉放驳辅助安装对波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作业波高要求≤0.4m。目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的案例只有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和厄勒海峡沉管隧道,其中,釜山-巨济沉管隧道对作业波高要求≤0.4m;厄勒海峡沉管隧道施工中,从地图可以看出,施工现场四周形成了掩护,海况较好。而对于波高要求大于0.4m时,由于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采用沉放驳辅助安装时,吊力变化幅度很大,对安装控制影响较大,千斤顶推力大,控制困难,且安装精度不准确,需要时间进行调整,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安装时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存在的推力大、控制困难、费时费力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使用时位于待安装沉管尾部底端,具有自主顶升纠偏的功能,适用于沉管隧道施工时的沉管纠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水平顶推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和滑槽,滑槽内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水平横移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连接。
优选的是,底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箱。
优选的是,水平横移千斤顶采用双作用式千斤顶。
优选的是,竖向顶升千斤顶设置有四个,分为两组,每组中两个竖向顶升千斤顶之间相互连接,水平横移千斤顶设置有两个,每个水平横移千斤顶连接一组竖向顶升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水平顶推千斤顶、竖向顶升千斤顶和水平横移千斤顶实现待安装沉管的顶升纠偏功能,且设置有控制系统,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控制方便,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在纠偏完成后,可直接卸载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机械系统进入沉管底部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纠偏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1和安装在配重箱1一侧的轨道2,轨道2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2上的底板3和安装在底板3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4,水平顶推千斤顶4的一端与配重箱1连接;底板3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5和滑槽6,滑槽6内放置有可沿滑槽6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7,水平横移千斤顶5的一端固定在底板3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7连接。水平横移千斤顶5采用双作用式千斤顶。竖向顶升千斤顶7设置有四个,分为两组,每组中两个竖向顶升千斤顶7之间相互连接,水平横移千斤顶5设置有两个,每个水平横移千斤顶5连接一组竖向顶升千斤顶7。底板3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箱8。
其纠偏工艺步骤如下:
(1)基础要求: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液压泵站和控制系统都位于潜水起重船上,该系统机械系统基础需要将待安装沉管尾部碎石基础比基床整平标高低70cm,轴线长度为8m,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进入沉管底端部分高度为60cm,便于机械系统就位;
(2)轴线复测:沉管水力压接完成后,打开钢封门测量孔进行贯通测量;
(3)沉放、就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沉放通过钢丝绳导向,在距离沉管端部2m处进行沉放,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首先着床,然后再吊起30cm,通过预设在沉管端部的钢丝绳拉动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贴紧沉管端部,然后再落下着地,利用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自身的水平顶推千斤顶顶推竖向顶升千斤顶就位;
(4)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纠偏:待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就位后,通过监控设备观测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就位情况,满足要求后,先启动竖向顶升千斤顶对沉管尾端施加600t顶升力,锁定竖向顶升千斤顶,启动水平横移千斤顶推动竖向顶升千斤顶沿滑槽横向移动进行沉管轴线纠偏;
(5)实时监测:纠偏操作期间利用全站仪通过测量孔观测沉管尾端纠偏情况;
(6)设备移出:纠偏完成后,加压载水带载溢流卸压,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退出沉管底部,利用起重设备将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的机械系统吊至指定位置。
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水平顶推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和滑槽,滑槽内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水平横移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横移千斤顶采用双作用式千斤顶。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竖向顶升千斤顶设置有四个,分为两组,每组中两个竖向顶升千斤顶之间相互连接,水平横移千斤顶设置有两个,每个水平横移千斤顶连接一组竖向顶升千斤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64806 CN202913431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64806 CN202913431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13431U true CN202913431U (zh) | 2013-05-01 |
Family
ID=4816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6480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3431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134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4512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9811795A (zh) * | 2019-03-25 | 2019-05-28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 管廊预制节段安装横向微调装置及横向微调方法 |
-
2012
- 2012-05-29 CN CN 201220264806 patent/CN2029134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4512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2704512B (zh) * | 2012-05-29 | 2014-10-01 | 中交第一航局工程局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9811795A (zh) * | 2019-03-25 | 2019-05-28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 管廊预制节段安装横向微调装置及横向微调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67008B2 (en) | Offshore non-driven-in large-diameter monopile founda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
CN102691314B (zh) | 沉管内部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02454167B (zh) | 大型超深沉井的施工方法 | |
CN102251530B (zh) |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 |
CN109780325B (zh) | 一种水厂取水隧道水下管道安装方法 | |
CN109629568A (zh) | 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钢管桩用浮式稳桩平台的沉桩工艺 | |
CN103924585B (zh) | 风电嵌岩桩的施工方法 | |
CN102704512B (zh)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102720222A (zh) | 沉管尾端纠偏调节工艺 | |
CN111455959B (zh) | 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浅桩式导管架结构 | |
CN102704508B (zh)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204608815U (zh) | 筏板重力式海上风机基础 | |
CN102720211B (zh)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
CN202913431U (zh) | 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110644521A (zh) | 海上风电抗冰结构单桩加固处理方法以及加固基础 | |
WO2011023745A1 (en)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large diameter piles | |
CN103147435A (zh) | 采空区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 |
CN104120699B (zh) | 钢板桩桶基人工岛护壁结构 | |
CN202787314U (zh)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210827529U (zh) | 海上风电抗冰结构单桩加固基础 | |
CN103669383B (zh) | 一种在海底地面上安装和调平沉箱的方法 | |
CN102635126B (zh) | 一种铝合金热轧板锭铸造井的施工方法 | |
CN202913427U (zh) | 沉管底端胶囊充水式精调系统 | |
CN202787315U (zh) | 沉管底端锲体式纠偏精调系统 | |
CN216515710U (zh) | 适合于浅覆盖层岩基海床区域的海上风机基础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01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