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384573U -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84573U
CN202384573U CN2011204546878U CN201120454687U CN202384573U CN 202384573 U CN202384573 U CN 202384573U CN 2011204546878 U CN2011204546878 U CN 2011204546878U CN 201120454687 U CN201120454687 U CN 201120454687U CN 202384573 U CN202384573 U CN 202384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board
circuit board
socke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4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显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mul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ul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454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84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84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845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能使一公电路板与一母电路板电气连接,该连接器包括一插头本体、二第一屏蔽体、一插座本体、二卡扣杆及至少一第二屏蔽体,所述第一屏蔽体能被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的前后两侧,其上设有接地脚及卡扣弹臂,该插座本体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卡扣杆的两端至其中段部依序被区分为一枢接部、一延伸部及一卡扣部,该枢接部能枢接至对应的该枢接孔,藉由卡扣杆及卡扣弹臂使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能被稳固地结合成一体;第二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包覆于插座本体的周缘。藉由该第一屏蔽体及该第二屏蔽体所提供的遮蔽作用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能提升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且具备电磁屏蔽的功能,而能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全面性地提升信号传输的品质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连接器在系统与系统、装置与装置及元件与元件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为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元件。作为信号传输的桥梁,连接器的品质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并与电子系统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随着电子技术领域的进展,各式电子装置的研发无不朝着小型化与轻量化的目标前进,尤其近年来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及平板电脑等)的市场蓬勃发展,为了满足携带上的便利性,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研发方向,更被推向了轻、薄、短、小的极致。由于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趋向薄型化,其内部空间亦随的缩减,相应于此,多数厂商会选择使用板对板连接器做为电子装置内部主要的连接元件。
板对板连接器用以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一般言,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置于公电路板一侧的插头本体,及设置于母电路板一侧的插座本体,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分别设有多支信号端子,各信号端子能分别与该公电路板及该母电路板电连接,且藉由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的相互结合,能使各信号端子相互电连接,而令该公电路板与该母电路板间得以传递电子信号。虽然使用板对板连接器作为主要的连接元件,能有效缩减连接器所占用的体积,但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在应用上却存在诸多待改进的缺点。
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由于结构强度较低,因此,当电子装置受到震动时,易导致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的结合松脱,而降低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部分厂商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会在组装各式电子装置时,于该公电路板的另一侧或该母电路板的另一侧加装一弹性垫体(如:泡棉),期能由外部迫紧该连接器,据以提高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间的结合力,但是,此一作法的成效十分有限,当电子装置瞬间受到冲击时,仍会发生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瞬间松脱的现象,且复位时两者可能无法准确地结合,而导致信号无法被正常地传输。
有鉴于此,部分厂商于该插座本体及该插头本体上设计一扣合结构,期能藉由该扣合结构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结合的稳定度,请参阅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M263655号新型专利案,其为一扣合式板对板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插头本体1及一插座本体2,该插头本体1上设有多支插头端子11,且该插头本体1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贯穿设有一通孔12,各该通孔12的一侧壁设有一弧形凸部121;该插座本体2的一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21,以使该插头本体1能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21,该插座本体2上对应该容置空间21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22,该插座本体2上对应各通孔12的位置分别凸设有一倒钩23,当该插头本体1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21时,所述插座端子22能与所述插头端子11相电连接,且各倒钩23能分别穿过各通孔12,并藉由设置于各倒钩23上的一卡钩部231与该弧形凸部121的相互扣合,能使该插头本体1及该插座本体2稳固地结合成一体。但是,前述连接器仍存在许多缺点,由于此连接器的扣合结构是由塑料制成,不但会增加模具制作上的成本,且由于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使连接器整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所述电子装置被长时间使用后,该弧形凸部121及该卡钩部231会因材质逐渐劣化而失去弹性甚至断裂,使得该插头本体1及该插座本体2间失去扣合力,故,此一作法仍难称理想。
另外,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多用于传输相对低频的信号,但是,随着影音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数字档案的容量大小或数字资讯的流量需求皆飞跃性地成长,对于使用高频信号传输资讯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板对板连接器亦逐渐应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中间媒介,相应于此,电磁辐射干扰(EMI)的问题亦随之产生。此外,随着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中各种电子元件封装密度的提高,内部连接器的间距缩小、信号端子的总数提高,更大幅提升了电磁辐射干扰的效应,严重地影响着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不但存在结合不稳的缺点,且随着电子装置中各种电子元件封装密度的提高,信号的传输极易受到电磁辐射干扰,这些缺点大大地影响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故,如何设计出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能藉由提升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的结合力,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且能解决电磁辐射干扰的问题,以提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而全面性的提升信号传输的品质,即成为创作人在此亟欲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不但存在结合不稳的缺点,且信号的传输极易受到电磁辐射干扰,大大地影响了信号传输的品质,创作人结合长年的实务经验,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期能解决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品质不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提高板对板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设置于一公电路板与一母电路板上且所述公电路板及母电路板能够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该插头本体固定至该公电路板的底面,其内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的一端与该公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头端子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头本体上背对于该公电路板的一侧;
二第一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屏蔽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及至少一卡扣弹臂,所述第一接地脚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延伸而成,且与该公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所述卡扣弹臂为由该第一屏蔽体周缘背对该插头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具有弹性的勾状卡扣;
一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座本体固定至该母电路板的顶面,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插头本体组装至该容置空间,该插座本体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插头端子相电连接,且其一端穿过该插座本体,并突出至该插座本体外,而与该母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座本体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
二卡扣杆,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且具有弹性,所述卡扣杆的两端至其中段部分别依序区分为一枢接部、一延伸部及一卡扣部,该枢接部枢接至对应的所述枢接孔,该卡扣杆能沿该枢接部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卡扣部与该枢接部之间,当该插头本体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时,所述卡扣弹臂对应卡制该卡扣部于锁定状态,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稳固地结合成一体;及
至少一第二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的周缘,该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该第二接地脚与该母电路板上所设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插头本体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所述第一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嵌卡钩,所述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对应所述嵌卡孔的位置,所述第一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头本体时,所述嵌卡钩嵌卡至所述嵌卡孔中。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为由所述第二屏蔽体周缘向该插座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相匹配,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所述固定臂扣住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卡扣杆还包括一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为由所述卡扣部弯折而成,且该卡扣杆卡制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拨动部分别朝该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向外凸起。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插座本体的周缘对应各所述固定臂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各所述固定臂匹配组装至各所述固定槽。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为一体成型。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由多个屏蔽构件组成,所述屏蔽构件分别覆盖至该插座本体的侧边,所述第二屏蔽体包覆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上对应各所述枢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让位口。
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设置于一公电路板与一母电路板上,其所述公电路板及母电路板相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头本体固定至该公电路板的底面,其内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的一端与该公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所述插头端子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头本体上背对于该公电路板的一侧;
二第一屏蔽体,由金属制成,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屏蔽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及至少一卡扣弹臂,所述第一接地脚为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延伸而成,与该公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该卡扣弹臂为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背对该插头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具有弹性的勾状卡扣;
一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座本体固定至该母电路板的顶面,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插头本体组装至该容置空间,该插座本体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插头端子相电连接,且其一端穿过该插座本体,并突出至该插座本体外,而与该母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座本体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
二卡扣杆,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且具有弹性,所述卡扣杆的两端至其中段部分别依序区分为一枢接部、一延伸部及一卡扣部,所述枢接部枢接至对应的该枢接孔,该卡扣杆能沿该枢接部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卡扣部与该枢接部之间;
至少一第二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的周缘,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所述第二接地脚与该母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及
一卡扣金属壳,覆盖至该公电路板的顶侧,且其上设有至少二卡扣弹臂,所述卡扣弹臂为由该卡扣金属壳的周缘延伸所形成,所述卡扣弹臂突出于该公电路板的周缘,且朝向该公电路板弯曲,所述卡扣弹臂的中段部朝反方向弯折并形成一定位弯折部,其自由端则形成具有弧状构形的一卡扣弧面,当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被相互组装成一体时,各各所述卡扣弧面对应卡制所述卡扣部于锁定状态,且所述卡扣部定位于各所述定位弯折部。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插头本体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所述第一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嵌卡钩,所述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对应所述嵌卡孔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头本体时,所述嵌卡钩嵌卡至所述嵌卡孔中。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为由所述第二屏蔽体周缘向该插座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相匹配,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该固定臂扣住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卡扣杆还包括一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为由所述卡扣部弯折而成,且所述卡扣杆卡制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拨动部分别朝该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向外凸起。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该插座本体的周缘对应各所述固定臂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各所述固定臂匹配组装至各所述固定槽。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为一体成型。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由多个屏蔽构件组成,所述屏蔽构件分别覆盖至该插座本体的侧边,该第二屏蔽体包覆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上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体上对应各所述枢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让位口。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卡扣杆与该卡扣弹臂的相互卡制,令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能被稳定地组装成一体,且藉由该第一屏蔽体及该第二屏蔽体所提供的遮蔽作用,能将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导入各该电路板所设的接地电路中,以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的效果;以此,提升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的功能,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全面性地提高板对板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卡扣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立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3、5:插头            31、51:插头本体       311、511:嵌卡孔
312、512:插头端子    32、52:第一屏蔽体     321、521:嵌卡钩
322、522:第一接地脚  323、71:卡扣弹臂      711:定位弯折部
712:卡扣弧面         7:卡扣金属壳          4、6:插座
41、61:插座本体      411、611:容置空间     412、612:插座端子
413、613:枢接孔      414:固定槽            42、62:卡扣杆
421、621:枢接部      422、622:延伸部       423、623:卡扣部
624:拨动部           43、63:第二屏蔽体     430:屏蔽构件
431、631:固定臂      432、632:第二接地脚   433、633:让位口
A:公电路板           B:母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该连接器能使一公电路板A与一母电路板B电连接,其包括一插头本体31、二第一屏蔽体32、一插座本体41、二卡扣杆42及至少一第二屏蔽体43,其中该插头本体3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内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312,该插头端子312的一端能与该公电路板A的电路相电连接,且使该插头本体31被固定至该公电路板A的底面,该插头端子312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头本体31上背对于该公电路板A的一侧,该插头本体31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311。所述第一屏蔽体32由金属制成,且能被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31的前后两侧,该第一屏蔽体32上分别设有一嵌卡钩321、一对第一接地脚322及一对卡扣弹臂323,该嵌卡钩321设置于该第一屏蔽体32周缘对应该嵌卡孔311的位置,且能在该第一屏蔽体32被组装至该插头本体31时,嵌卡至该嵌卡孔311中,以使该第一屏蔽体32与该插头本体31能稳固地结合成一体,且形成该连街器的插头3,但是,该第一屏蔽体32与该插头本体31的结合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厂商可以依需要自行变化该第一屏蔽体32与该插头本体31的结构,以使该第一屏蔽体32与该插头本体31能通过不同的匹配方式相互结合成一体,合先陈明。该第一接地脚322由该第一屏蔽体32周缘延伸而成,且能与该公电路板A上所设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以便将该第一屏蔽体32所吸收的EMI导入该公电路板A上所设的接地电路中,该卡扣弹臂323为由该第一屏蔽体32周缘背对该插头本体31延伸而成的一勾状卡扣。
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插座本体4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411,以使该插头本体31能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411,该插座本体41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411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412,插座端子412能与对应的插头端子312相电连接,且其一端能穿过该插座本体41,并突出至该插座本体41外,而能与该母电路板B相电连接,以使该插座本体41被固定至该母电路板B的顶面,该插座本体41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413。请参阅图3所示,该卡扣杆42是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该卡扣杆42的两端至其中段部依序被区分为一枢接部421、一延伸部422及一卡扣部423,该枢接部421能枢接至对应的该枢接孔413,以使该卡扣杆42能沿该枢接部421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422连接于该卡扣部423与该枢接部421之间。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于此一实施例中,枢接孔413是与该插座本体41的底侧相连通的一开口,该卡扣杆42能自该插座本体41的底端组装至该插座本体41,且使该枢接部421能抵靠至枢接孔413的内壁,但是,其结构并不以此为限,由于该卡扣杆42本身具有弹性,可藉由外力弯曲该卡扣杆42,而令各枢接部421的相对距离增加,故,枢接孔413亦可设计成不与该插座本体41的底侧相连通的一通孔,并藉由外力弯曲该卡扣杆42,将各枢接部421枢接至对应的枢接孔413,凡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士所能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合先陈明。
请参阅图4所示,当该插头本体31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411时,藉由该卡扣杆42(如图3所示)本身的弹性及对应的该卡扣弹臂323的弹性,能使该卡扣部423被对应的卡扣弹臂323卡制于锁定状态,以使该插头本体31与该插座本体41能被稳固地结合成一体。如此,藉由该卡扣杆42与该卡扣弹臂323的相互卡制,令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能被稳定地组装成一体,如此,即使电子装置受到震动甚至较大力道的冲击,亦不致影响插头本体31与该插座本体41的结合,而能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第二屏蔽体43由金属制成,且能包覆于该插座本体41的周缘,其上对应各该枢接孔413的位置分别设有一让位口433,该第二屏蔽体43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432,该第二接地脚432能与该母电路板B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如此,藉由该第一屏蔽体32及该第二屏蔽体43所提供的遮蔽作用,能将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EMI导入各电路板中,以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的效果,而能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于此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屏蔽体43是由两个屏蔽构件430所组成,各屏蔽构件430能被分别组装至该插座本体41的侧边,而构成包覆于该插座本体41周缘的复合元件,但是,其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厂商亦可将该第二屏蔽体43设计成一体成型的单一元件,通过各种成型技术使其能与该插座本体41的周缘匹配,而能被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41的周缘,凡本技术领域的人士可轻易思及的变化,均应属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复请参阅图2所示,于此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屏蔽体43上设有多个固定臂431及多个让位口433,固定臂431是由该第二屏蔽体43周缘向该插座本体41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能与该插座本体41的周缘相匹配,以在该第二屏蔽体43被组装至该插座本体41时,该固定臂431能扣住该插座本体41的周缘,且使该第二屏蔽体43与该插座本体41能稳固地结合成一体,此外插座本体41的周缘对应各该固定臂431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槽414,在该第二屏蔽体43被组装至该插座本体41时,各固定槽414能供各固定臂431匹配组装至其中,以增加该第二屏蔽体43与该插座本体41相互结合的稳定性,但是,该第二屏蔽体43与该插座本体41的结合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厂商得依需要自行变化该第二屏蔽体43与该插座本体41的结构,以使该第二屏蔽体43与该插座本体41能通过不同的匹配方式相互结合成一体,合先陈明。前述插座本体41、卡扣杆42及第二屏蔽体43能相互组装成一体,且形成该连接器的插座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能藉由各卡扣杆42与各卡扣弹臂323的相互卡止,令该插头3与该插座4能被稳定地组装成一体,以提升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且能藉由该第一屏蔽体32及该第二屏蔽体43所提供的遮蔽作用,将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EMI导入各电路板上所设的接地电路中,而能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的效果,以提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故,能全面性地提升板对板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的品质。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连接器能使一公电路板A与一母电路板B相电连接,其包括一插头本体51、一对第一屏蔽体52、一插座本体61、一对卡扣杆62、一对第二屏蔽体63及一卡扣金属壳7,其中该插头本体5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512,所述插头端子512能与一公电路板A上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头本体51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511;所述第一屏蔽体52由金属制成,且能覆盖于该插头本体5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屏蔽体5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嵌卡钩521及一对第一接地脚522,各嵌卡钩521设置于各第一屏蔽体52周缘对应各嵌卡孔511的位置,且是由各第一屏蔽体52周缘朝向该插头本体51延伸所形成的一勾状构形,当各第一屏蔽体52被组装至该插头本体51,各嵌卡钩521能分别嵌卡至各嵌卡孔511中,以使该第一屏蔽体52与该插头本体51能稳固地结合成一体,且形成该连街器的插头5,各第一接地脚512能与该公电路板A上所设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以便将该第一屏蔽体52所吸收的EMI导入该公电路板A上所设的接地电路中。
复请参阅图5所示,该插座本体6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611,以使该插头本体51能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611,该插座本体61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611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612,该插座端子612能与对应的插头端子512相电连接,且其一端能穿过该插座本体61,且突出至该插座本体61外,而能与该母电路板B相电连接,以使该插座本体61被固定至该母电路板B的顶面,该插座本体61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613。该第二屏蔽体63由金属制成,且能被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的周缘,其上对应各枢接孔613的位置分别设有一让位口633,该第二屏蔽体63上设有多个固定臂631、多个第一接地脚632,该固定臂631由该第二屏蔽体63周缘向该插座本体61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能与该插座本体61的周缘相匹配,以在该第二屏蔽体63被组装至该插座本体61时,该固定臂631能扣住该插座本体61的周缘,且使该第二屏蔽体63与该插座本体61能稳固地结合成一体,该第一接地脚632能与该母电路板B上所设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
请参阅图6所示,各卡扣杆62是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该卡扣杆62的两端至其中段部依序被区分为一枢接部621、一延伸部622及一卡扣部623,该枢接部621能枢接至对应的该枢接孔613(如图5所示),以使该卡扣杆62能沿该枢接部621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622连接于该卡扣部623与该枢接部621之间。复请参阅图5所示,前述插座本体61、卡扣杆62及第二屏蔽体63能相互组装成一体,且形成该连接器的插座6。
复请参阅图6所示,该卡扣金属壳7覆盖至该公电路板A的顶侧,且其上设有两对卡扣弹臂71,该卡扣弹臂71是由该卡扣金属壳7的周缘延伸所形成,该卡扣弹臂71突出于该公电路板A的周缘,且朝向该公电路板A弯曲,各卡扣弹臂71的中段部朝反方向弯折并形成一定位弯折部711,各卡扣弹臂71的自由端则形成具有弧状构形的一卡扣弧面712,当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被相互组装成一体时,藉由各卡扣杆62本身的弹性以及各卡扣弹臂71的弹性,能使各卡扣部623被各卡扣弧面712卡制于锁定状态,且被稳定地定位于各定位弯折部711,以令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能被稳定地组装成一体。此外,于此一实施例中,该卡扣杆62还可区分出一拨动部624,该拨动部624是由该卡扣部623弯折而成,请参阅图7所示,在该卡扣杆62被卡制于锁定状态时,该拨动部624分别朝该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向外凸起,以便在该插头5装卸至该插座6过程中(如图5所示),该拨动部624能被外力推动并带动该卡扣杆62进行枢转。
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按凡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设置于一公电路板与一母电路板上且所述公电路板及母电路板能够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且该插头本体固定至该公电路板的底面,其内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的一端与该公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头端子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头本体上背对于该公电路板的一侧;
二第一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屏蔽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及至少一卡扣弹臂,所述第一接地脚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延伸而成,且与该公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所述卡扣弹臂为由该第一屏蔽体周缘背对该插头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具有弹性的勾状卡扣;
一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座本体固定至该母电路板的顶面,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插头本体组装至该容置空间,该插座本体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插头端子相电连接,且其一端穿过该插座本体,并突出至该插座本体外,而与该母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座本体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
二卡扣杆,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且具有弹性,所述卡扣杆的两端至其中段部分别依序区分为一枢接部、一延伸部及一卡扣部,该枢接部枢接至对应的所述枢接孔,该卡扣杆能沿该枢接部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卡扣部与该枢接部之间,当该插头本体被组装至该容置空间时,所述卡扣弹臂对应卡制该卡扣部于锁定状态,该插头本体与该插座本体稳固地结合成一体;及
至少一第二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的周缘,该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该第二接地脚与该母电路板上所设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本体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所述第一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嵌卡钩,所述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对应所述嵌卡孔的位置,所述第一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头本体时,所述嵌卡钩嵌卡至所述嵌卡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为由所述第二屏蔽体周缘向该插座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相匹配,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所述固定臂扣住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杆还包括一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为由所述卡扣部弯折而成,且该卡扣杆卡制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拨动部分别朝该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向外凸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对应各所述固定臂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各所述固定臂匹配组装至各所述固定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由多个屏蔽构件组成,所述屏蔽构件分别覆盖至该插座本体的侧边,所述第二屏蔽体包覆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上对应各所述枢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让位口。
9.一种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设置于一公电路板与一母电路板上,其所述公电路板及母电路板相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头本体固定至该公电路板的底面,其内设置有多支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的一端与该公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所述插头端子的另一端则延伸至该插头本体上背对于该公电路板的一侧;
二第一屏蔽体,由金属制成,组装并覆盖至该插头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屏蔽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及至少一卡扣弹臂,所述第一接地脚为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延伸而成,与该公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该卡扣弹臂为由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背对该插头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具有弹性的勾状卡扣;
一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该插座本体固定至该母电路板的顶面,其顶侧凹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插头本体组装至该容置空间,该插座本体上对应于该容置空间的位置布设有多支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与对应的所述插头端子相电连接,且其一端穿过该插座本体,并突出至该插座本体外,而与该母电路板的电路相电连接,该插座本体的两侧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枢接孔;
二卡扣杆,由金属杆体弯折而成且具有弹性,所述卡扣杆的两端至其中段部分别依序区分为一枢接部、一延伸部及一卡扣部,所述枢接部枢接至对应的该枢接孔,该卡扣杆能沿该枢接部的轴心枢转,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卡扣部与该枢接部之间;
至少一第二屏蔽体,由金属制成,且组装并包覆至该插座本体的周缘,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所述第二接地脚与该母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相电连接;及
一卡扣金属壳,覆盖至该公电路板的顶侧,且其上设有至少二卡扣弹臂,所述卡扣弹臂由该卡扣金属壳的周缘延伸所形成,所述卡扣弹臂突出于该公电路板的周缘,且朝向该公电路板弯曲,所述卡扣弹臂的中段部朝反方向弯折并形成一定位弯折部,其自由端则形成具有弧状构形的一卡扣弧面,当该连接器的各元件被相互组装成一体时,各所述卡扣弧面对应卡制所述卡扣部于锁定状态,且所述卡扣部定位于各所述定位弯折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本体上邻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至少一嵌卡孔,所述第一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嵌卡钩,所述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体周缘对应所述嵌卡孔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头本体时,所述嵌卡钩嵌卡至所述嵌卡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为由所述第二屏蔽体周缘向该插座本体延伸而成的一勾状臂,且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相匹配,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该固定臂扣住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杆还包括一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为由所述卡扣部弯折而成,且所述卡扣杆卡制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拨动部分别朝该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向外凸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对应各所述固定臂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屏蔽体组装至该插座本体时,各所述固定臂匹配组装至各所述固定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为一体成型。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由多个屏蔽构件组成,所述屏蔽构件分别覆盖至该插座本体的侧边,该第二屏蔽体包覆于该插座本体的周缘。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体上对应各所述枢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让位口。
CN2011204546878U 2011-11-16 2011-11-16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4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46878U CN202384573U (zh) 2011-11-16 2011-11-16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46878U CN202384573U (zh) 2011-11-16 2011-11-16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4573U true CN202384573U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33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546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4573U (zh) 2011-11-16 2011-11-16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8457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8464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宇宙电子株式会社 屏蔽及锁定型板对板连接器
CN105322384A (zh) * 2014-06-05 2016-02-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7978902A (zh) * 2016-10-21 2018-05-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823252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427483A (zh) * 2017-02-15 2018-08-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电子组件及卡扣结构的使用方法
CN110165451A (zh) * 2019-07-04 2019-08-23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688118A (zh) * 2020-12-03 2021-04-20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8464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宇宙电子株式会社 屏蔽及锁定型板对板连接器
CN104638464B (zh) * 2013-11-08 2017-04-12 宇宙电子株式会社 屏蔽及锁定型板对板连接器
CN105322384A (zh) * 2014-06-05 2016-02-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5322384B (zh) * 2014-06-05 2018-04-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7978902A (zh) * 2016-10-21 2018-05-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823252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232526B (zh) * 2016-12-21 2020-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427483A (zh) * 2017-02-15 2018-08-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电子组件及卡扣结构的使用方法
CN108427483B (zh) * 2017-02-15 2020-05-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电子组件及卡扣结构的使用方法
CN110165451A (zh) * 2019-07-04 2019-08-23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688118A (zh) * 2020-12-03 2021-04-20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2688118B (zh) * 2020-12-03 2022-04-22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84573U (zh)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WO2021196672A1 (zh) 一种下沉式fpc连接器安装结构
US974870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20204268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076609U (zh) 电连接器
US20060189206A1 (en) System transformation connector
US8414331B2 (en) USB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100291794A1 (en) Sata to ipass cable connector
CN201259980Y (zh) 一种外扣式连接器接头
CN206271917U (zh) 电连接器
US8123570B2 (en) Displayport structure
CN20209433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930618U (zh) 一种反式网线连接器
CN216648665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12968187U (zh) 可稳固插装于电路板的usb连接器
CN212062873U (zh) 电连接器
CN202487932U (zh) 一种接口转换器
CN220605094U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互配的插座连接器的组合装置
CN222463610U (zh) 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286817U (zh) 网络插座、电路板组件及电子产品
WO2012051889A1 (zh) Usb连接器装置
CN20588227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426899U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buckle structure
CN202333206U (zh) 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
CN222320546U (zh) 连接器、电子设备及配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