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665U - 一种usb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48665U CN216648665U CN202122975052.9U CN202122975052U CN216648665U CN 216648665 U CN216648665 U CN 216648665U CN 202122975052 U CN202122975052 U CN 202122975052U CN 216648665 U CN216648665 U CN 216648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or
- trip
- terminal
- shielding shell
- usb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屏蔽壳、绝缘本体、镶埋于绝缘本体中的连接导通层与独立卡勾固定层,绝缘本体具有插接舌片,插接舌片具有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连接导通层包括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的导通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插接舌片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的上侧和下侧呈反向依次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连接导通端子面的整体折弯挤压从而降低导通性能,独立卡勾回旋延伸有效提升了连接器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目前的USB连接器在使用时,插接舌片强度低,使用性能不稳定,电流传输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存在诸多的不足。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不得不对产品的可靠性作进一步的改善及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USB连接器,解决了针对这种高性能的导通传输连接的产品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产品用料量及生产开发投入成本,从而研发出这款可以降低成本投入高效率的USB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屏蔽壳、绝缘本体、镶埋于绝缘本体中的连接导通层与独立卡勾固定层,绝缘本体具有插接舌片,插接舌片具有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连接导通层包括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的导通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插接舌片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的上侧和下侧呈反向依次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导通层由多个连接导通端子的导通部以下料裁切及撕破裁切的方式形成的整体平行的导通面,整体平行延伸至固定部镶埋于插接舌片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独立卡勾固定层由卡勾以卡勾部位回旋延伸出来的卡勾固定部组成,卡勾固定部的尾端折弯形成卡勾尾部固定部,卡勾固定部的头部折弯形成卡勾头部固定部,卡勾头部固定部设置一个及多个凸包凸点或者方孔圆孔来增强卡勾的拉拔固定力,卡勾回旋延伸至绝缘体外,整体镶埋于插接舌片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导通端子由导通接触部、绝缘体内固定部、折弯固定部组成,折弯固定部的尾端折弯形成引脚,绝缘体内固定部、折弯固定部均镶埋于绝缘体本内,导通接触部外漏插接舌片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第一电源端子以及第一信号端子,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一电源端子)以及第一信号端子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第二接地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二信号端子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导通接触部的头部均形成30°到70°的C角固定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绝缘体外围形成外围导向面,插接舌片的两侧分别形成公头插入时的滑配导向面,插接舌片的头部正反面形成头部导向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绝缘体上正反面设置有多个屏蔽壳固定位,屏蔽壳上正对屏蔽壳固定位设置有屏蔽壳固定脚,当绝缘体安装于屏蔽壳内后,屏蔽壳固定脚扣入至屏蔽壳固定位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绝缘体上还设置有凹陷的绝缘体限位口,正对绝缘体限位口的屏蔽壳上设置对于的绝缘体限位卡点,绝缘体限位卡点扣入至绝缘体限位口内,在屏蔽壳封装后控制插接舌板的上下居中位置,上下绝缘体限位卡点在同一垂直平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卡勾设置采用了以卡勾部的平面上,下增加凸包凸点及方孔的形式来增强卡勾的牢固性,回旋延伸至固定部的方式来增强镶埋于绝缘体内的固定性,从而更有效的达到插拔的效果。独立卡勾设置,在插拔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导通接触端子及增强了插接舌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舌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舌片的反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屏蔽壳700、绝缘本体500、镶埋于绝缘本体中的连接导通层与独立卡勾固定层400,绝缘本体具有插接舌片600,插接舌片600具有第一板面5与第二板面8,连接导通层包括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第一连接导通层200与第二连接导通层300 的导通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插接舌片的第一板面5和第二板面8的上侧和下侧呈反向依次排列设置。
其中,连接导通层由多个连接导通端子的导通部以下料裁切及撕破裁切的方式形成的整体平行的导通面,整体平行延伸至固定部镶埋于插接舌片中。
如图5所示,独立卡勾固定层由卡勾32以卡勾部位回旋延伸出来的卡勾固定部31组成,卡勾固定部31的尾端折弯形成卡勾尾部固定部34,卡勾固定部 31的头部折弯形成卡勾头部固定部33,卡勾头部固定部33设置一个及多个凸包凸点35或者方孔圆孔来增强卡勾的拉拔固定力,卡勾32回旋延伸至绝缘体外,整体镶埋于插接舌片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卡勾设置,在插拔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导通接触端子及增强了插接舌板的强度。
其中,连接导通端子由导通接触部、绝缘体内固定部42、折弯固定部241 组成,折弯固定部241的尾端折弯形成引脚100,绝缘体内固定部42、折弯固定部241均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导通接触部外漏插接舌片外部。
其中,如图2所示,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21、第一电源端子23以及第一信号端子25,如图3所示,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27、第二电源端子26、第二信号端子24,第一接地端子21、第一电源端子23以及第一信号端子25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第二接地端子27、第二电源端子26、第二信号端子24 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
其中,导通接触部的头部均形成30°到70°的C角固定部28,有效的的固定了连接导通部的平行镶埋的固定作用。
其中,绝缘体外围形成外围导向面,插接舌片的两侧分别形成公头插入时的滑配导向面11,插接舌片的头部正反面形成头部导向面6。
绝缘体上正反面设置有多个屏蔽壳固定位3,屏蔽壳上正对屏蔽壳固定位设置有屏蔽壳固定脚311,当绝缘体安装于屏蔽壳内后,屏蔽壳固定脚311扣入至屏蔽壳固定位3内。
其中,绝缘体上还设置有凹陷的绝缘体限位口9,正对绝缘体限位口的屏蔽壳上设置对于的绝缘体限位卡点911,绝缘体限位卡点911扣入至绝缘体限位口 9内,在屏蔽壳封装后控制插接舌板的上下居中位置,上下绝缘体限位卡点911 在同一垂直平行位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导通端子的导通部位整体采用平面下料,减少折弯,也增强了插接舌板的强度,接触部位的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距离拉开的更远,整体平行接触从而提高的传输接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头分四大部分组成,可用于电流传输或信号传输,是一种极为适用,广泛的新型通用接口,采用可屏蔽壳,结缘体,插接舌片的上排及对称的下排连接导通端子,及中层的独立卡勾。有效的解决了插接舌片的强度,正反插的盲插隐患,卡勾和连接导通端子的分离,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700)、绝缘本体(500)、镶埋于绝缘本体中的连接导通层与独立卡勾固定层(400),绝缘本体具有插接舌片(600),插接舌片(600)具有第一板面(5)与第二板面(8),连接导通层包括第一连接导通层与第二连接导通层,第一连接导通层(200)与第二连接导通层(300)的导通接触部在绝缘本体的插接舌片的第一板面(5)和第二板面(8)的上侧和下侧呈反向依次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导通层由多个连接导通端子的导通部以下料裁切及撕破裁切的方式形成的整体平行的导通面,整体平行延伸至固定部镶埋于插接舌片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独立卡勾固定层由卡勾(32)以卡勾部位回旋延伸出来的卡勾固定部(31)组成,卡勾固定部(31)的尾端折弯形成卡勾尾部固定部(34),卡勾固定部(31)的头部折弯形成卡勾头部固定部(33),卡勾头部固定部(33)设置一个及多个凸包凸点(35)或者方孔圆孔来增强卡勾的拉拔固定力,卡勾(32)回旋延伸至绝缘体外,整体镶埋于插接舌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导通端子由导通接触部、绝缘体内固定部(42)、折弯固定部(241)组成,折弯固定部(241)的尾端折弯形成引脚(100),绝缘体内固定部(42)、折弯固定部(241)均镶埋于绝缘本体内,导通接触部外漏插接舌片外部,绝缘体内固定部(42)、折弯固定部(241)平行延伸至绝缘本体内并形成引脚(100)外漏超出绝缘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21)、第一电源端子(23)以及第一信号端子(25),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上的连接导通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27)、第二电源端子(26)、第二信号端子(24),第一接地端子(21)、第一电源端子(23)以及第一信号端子(25)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一板面,第二接地端子(27)、第二电源端子(26)、第二信号端子(24)分别平行镶埋于插接舌板的第二板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通接触部的头部均形成30°到70°的C角固定部(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外围形成外围导向面,插接舌片的两侧分别形成公头插入时的滑配导向面(11),插接舌片的头部正反面形成头部导向面(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上正反面设置有多个屏蔽壳固定位(3),屏蔽壳上正对屏蔽壳固定位设置有屏蔽壳固定脚(311),当绝缘体安装于屏蔽壳内后,屏蔽壳固定脚(311)扣入至屏蔽壳固定位(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上还设置有凹陷的绝缘体限位口(9),正对绝缘体限位口的屏蔽壳上设置对于的绝缘体限位卡点(911),绝缘体限位卡点(911)扣入至绝缘体限位口(9)内,在屏蔽壳封装后控制插接舌板的上下居中位置,上下绝缘体限位卡点(911)在同一垂直平行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5052.9U CN216648665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usb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5052.9U CN216648665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usb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48665U true CN216648665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3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75052.9U Active CN216648665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usb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486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2787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深圳市连瑞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sb连接器 |
-
2021
- 2021-11-30 CN CN202122975052.9U patent/CN2166486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2787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深圳市连瑞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sb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09456U (zh) | 插座连接器 | |
TWI504082B (zh) |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7546521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RU2012157740A (ru) | Соединитель с двойной ориентацией с внешними контактами | |
CN109149277B (zh) |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 |
CN204289773U (zh) | 大电流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 |
TWM605838U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TWM537741U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CN102195223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16648665U (zh) | 一种usb连接器 | |
CN204835137U (zh) | Usb电连接器的转接装置 | |
CN202153592U (zh) |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 |
CN202103223U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215771775U (zh) | 具有防呆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167176Y (zh) | 一种新型41针外扣式连接器接头 | |
CN106159553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6903602U (zh) | 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地结构 | |
CN114122787A (zh) | 一种usb连接器 | |
US20080227339A1 (en) | Plug connec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207490135U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045170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007050U (zh) | 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3553418U (zh) | 一种耳机插座 | |
CN203950995U (zh) | 一种数位高频母座连接器 | |
CN202513340U (zh) | 具不同传输接口的沉板式电连接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