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81259U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81259U CN202181259U CN2011201042817U CN201120104281U CN202181259U CN 202181259 U CN202181259 U CN 202181259U CN 2011201042817 U CN2011201042817 U CN 2011201042817U CN 201120104281 U CN201120104281 U CN 201120104281U CN 202181259 U CN202181259 U CN 202181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half mirror
- sno
- thickness
- glass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的复合电介质层、金属反射层、阻止金属氧化层、光吸收层和复合介质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结构牢固、紧凑、简单,能提高观察对象面光线的反射率,同时减低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观察干扰少。该单向透视玻璃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光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背景技术
单向玻璃因具有单向的透视功能,从而使一些特定场所都需要用到它,特别是一些监狱、公检法机构审讯室、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会议室等场所,都需要用到这种单向玻璃。
而现有技术中单向透视玻璃一般采用在普通玻璃上贴膜的结构,采用这种贴膜结构的单向玻璃存在着单向透视效果差,且容易受到破坏、脱落等缺点。
而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单向透视玻璃是采用在玻璃表面上镀金属层。该结构的单向透视玻璃的金属层容易从玻璃表面脱离,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层中的金属被氧化,导致该单向透视玻璃的透视性降低或者导该单向透视玻璃无法实现单向透视的功能。
而且上述的现有单向透视玻璃均利用两侧强弱光源差别窥视监督方法,存在人为痕迹过于明显、不具备隐蔽性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紧凑、简单,能提高观察对象面光线的反射率,同时减低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减少观察干扰的单向透视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以及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 面的复合电介质层、金属反射层、阻止金属氧化层、光吸收层和复合介质保护层。
优选地,上述光吸收层为TiNx层、SSTNx层、SSTOx层、NiCrOx层中任意一层。
优选地,上述光吸收层的厚度为10nm~30nm。
优选地,上述复合电介质层包含第二电介质层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所述第一电介质层的叠加方式为紧贴玻璃基板一表面,所述第二电介质层的叠加方式为紧贴金属反射层;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为Si3N4层、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所述第二电介质层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
优选地,上述复合电介质层的厚度为4~50nm,所述第二电介质层的厚度大于为4nm,小于或等于50nm。
优选地,上述金属反射层为Ag层、Al层、Cr层或Cu层。
优选地,上述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10nm~30nm。
优选地,上述防止金属氧化层为NiCr层、Nb层、Cr层、NiCrOx层、NbOx层、CrOx层、NiCrNx层、NbNx层或CrNx层;所述防止金属氧化层的厚度为0.5nm~10nm。
优选地,上述复合介质保护层包含第二介质保护层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介质保护层和第二介质保护层,所述第一介质保护层叠加设置在光吸收层的与防止金属氧化层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第一介质保护层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的任一层,所述第二介质保护层为SiNx层、SnO2层中的任一层。
优选地,上述复合介质保护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第二介质保护层的厚度大于10nm,小于或等于60nm。
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通过层结构叠加设置而成,其结构牢固、紧凑、简单。其中,所含的复合电介质层能有效加强玻璃基板与金属反射层的结合 强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光线的透过率,从而降低光线从玻璃基板射向金属反射层的强度;金属反射层能将从玻璃基板射来的光反射,使玻璃基板即观察对象面无法透视到相对面;阻止金属氧化层叠加设置在金属反射层表面,有效的阻止金属反射层与空气的接触并发生氧化,保证了金属反射层的可透视性和反光性能;光吸收层能有效使光线在其界面发生折射,降低光线的反射率,并使光在穿透该光吸收层的过程中被吸收,从而降低了该单向透视玻璃的与玻璃基板相对的外表面即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实现透视效果,并减少观察干扰;复合介质保护层能有效的对光吸收层起到保护作用,使得该单向透视玻璃耐用,不易损坏,同时还可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因此,能提高观察对象面光线的反射率,同时减低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减少观察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又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紧凑、简单,能提高观察对象面光线的反射率,同时减低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减少观察干扰的单向透视玻璃。如图1至图3所示,该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以及在玻璃基板1一表面依次叠加设置的玻璃基板1、复合电介质层2、金属反射层3、阻止金属氧化层4、光吸收层5和复合介质保护层6。这样,该单向透视玻璃所含的复合电介质层2能有效加强玻璃基板1与金属反射层3的结合强度,同 时还可以通过该复合电介质层2的颜色调节,降低光线的透过率,从而降低光线从玻璃基板1射向金属反射层3的强度;金属反射层3能将从玻璃基板1射来的光反射,使玻璃基板1即观察对象面无法透视到相对面;阻止金属氧化层4叠加设置在金属反射层3表面,有效的阻止金属反射层3与空气的接触并发生氧化,保证了金属反射层3的可透视性和反光性能;光吸收层5能有效使光线在其界面发生折射,降低光线的反射率,并使光在穿透该光吸收层5的过程中被吸收,从而降低了该单向透视玻璃的与玻璃基板1相对的外表面即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实现透视效果,并减少观察干扰;复合介质保护层6能有效的对光吸收层5起到保护作用,使得该单向透视玻璃耐用,不易损坏,同时还可以通过该复合介质保护层6的颜色调节,提高光线的透过率。该单向透视玻璃结构牢固、紧凑、简单,能提高观察对象面光线的反射率,同时减低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减少观察干扰。
具体地,玻璃基板1的材质可以是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或本领域常用的其他类型的玻璃,该玻璃基板1的与上述复合电介质层2相对的表面作为本发明单向透视玻璃一外表面,该表面也即是该单向透视玻璃的观察对象面。
进一步地,上述复合电介质层2优选包含第二电介质层22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层21和第二电介质层22。当复合电介质层2只包含第二电介质层22时,第二电介质层22叠加设置在玻璃基板1与金属反射层3之间;当复合电介质层2包含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层21和第二电介质层22时,第一电介质层21与玻璃基板1一表面叠加设置,第二电介质层22与金属反射层3叠加设置。其中,第一电介质层21优选为Si3N4层、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或由Si3N4、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第二电介质层22优选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或由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其中,ZnSn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2,TiOx分子式中x 优选为2。该复合电介质层2的厚度优选为4~50nm,其中,第二电介质层22的厚度大于为4nm,小于或等于50nm。该优选结构和厚度的复合电介质层2能进一步提高玻璃基板1与金属反射层3的结合强度,同时还可灵活的对该复合电介质层颜色的调节,降低光线的透过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光线从玻璃基板1射向金属反射层3的强度。
具体地,上述金属反射层3优选为Ag层、Al层、Cr层或Cu层,该金属反射层3的厚度优选为10nm~30nm。该优选结构和厚度的金属反射层3能进一步将从玻璃基板1射来的光反射,使玻璃基板1即观察对象面无法透视到相对面。
具体地,上述阻止金属氧化层4优选为NiCr层、Nb层、Cr层、NiCrOx层、NbOx层、CrOx层、NiCrNx层、NbNx层或CrNx层,其中,NiCr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1.33,NbOx分子式中x优选为0.5~2.5,Cr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1.33。该防止金属氧化层4的厚度优选为0.5nm~10nm。该优选结构和厚度的阻止金属氧化层4叠加设置在金属反射层3表面,能更好的阻止金属反射层3与空气的接触并发生氧化,保证了金属反射层3的可透视性和反光性能。
具体地,上述光吸收层5优选为TiNx层、SSTNx层、SSTOx层、NiCrOx层中任意一层或TiNx、SSTNx、SSTOx层、NiCrOx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其中,TiNx分子式中x优选为1~1.33,SSTNx分子式中x优选为0.67~1,SST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1.33,NiCr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1.33。该光吸收层5的厚度优选为10nm~30nm。该优选结构和厚度的光吸收层5能进一步有效使光线在其界面发生折射,降低光线的反射率,并使光在穿透该光吸收层5的过程中被吸收,从而降低了该单向透视玻璃的与玻璃基板1相对的外表面即观察面光线的反射率,实现透视效果,并减少观察干扰。
进一步地,上述复合介质保护层6优选包含第二介质保护层62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介质保护层61和第二介质保护层62。当复合介质保护层6 只包含第二介质保护层62时,第二介质保护层62叠加设置在光吸收层5的与防止金属氧化层4相对的表面上,该表面也即是该单向透视玻璃的观察面;当复合介质保护层6包含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介质保护层61和第二介质保护层62时,第一介质保护层61叠加设置在光吸收层5的与防止金属氧化层4相对的表面上,第二介质保护层62作为本发明单向透视玻璃另一外表面,该表面也即是该单向透视玻璃的观察面。其中,该第一介质保护层61优选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的任一层或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的所组成的复合层;第二介质保护层62优选为SiNx层、SnO2层中的任一层或SiNx、SnO2所组成的复合层;其中,ZnSnOx分子式中x优选为1~2,TiOx分子式中x优选为2,SiNx分子式中x优选为1.33。该复合介质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20~60nm,其中,第二介质保护层62的厚度大于10nm,小于或等于60nm。该优选结构和厚度的复合介质保护层6能有效的对光吸收层5起到保护作用,使得该单向透视玻璃耐用,不易损坏,同时还可灵活的对调节该复合介质保护层6颜色的调节,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透视玻璃可以至少是如下的几种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当然不仅仅限于下述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和依次叠加设置在玻璃基板1一表面上的玻璃基板1、Si3N4层21、ZnO 层22、Ag层3、NiCr层4、TiNx层5、SnO2层61和SiNx层62。其中,Si3N4层21、ZnO层22构成复合电介质层2,SnO2层61和SiNx层62构成复合介质保护层6。
第二种结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和依次叠加设置在玻璃基板1一表面上的玻璃基板1、TiOx层21. ZnO层22、Ag层3、NiCr层4、NiCrOx层5、SnO2层61和SiNx层62。其中,TiOx层21、ZnO层22构成复合电介质层2,SnO2层61和SiNx层62构成复合介质保护层6。
现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单向透视玻璃结构如图2所示,该单向透视玻璃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普通白玻璃基板1、Si3N4层21、ZnO层22、Ag层3、NiCr层4、TiNx层5、SnO2层61和SiNx层62。其中,Si3N4层21的厚度为22nm,ZnO层22的厚度为12nm,Si3N4层21、ZnO层22构成复合电介质层2;Ag层3的厚度为26nm;NiCr层4的厚度为3nm;TiNx层5的厚度为26nm;SnO2层61的厚度为20nm,SiNx层62的厚度为20nm,SnO2层61和SiNx层62构成复合介质保护层6。
其制备方法为:利用平板玻璃双端连续式镀膜机,采用下述表1中列出的工艺参数,使用6个交流旋转阴极,2直流平面阴极,共8个阴极进行生产,制备出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其具体的工艺参数和阴极的位置见如下表1:
表1
将按照上述表1中的工艺参数制备出来的单向透视玻璃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
SiNx层62面(观察面)的可见光透过率:10%,透过颜色:a*=-3,b*=-2;
SiNx层62面(观察面)的光反射率:3%,反射颜色:a*=1,b*=-15;
普通白玻璃基板1面(观察对象面)的光反射率:72%,反射颜色:a*=-2.5,b*=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单向透视玻璃结构如图3所示,该单向透视玻璃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普通白玻璃基板1、TiOx层21、ZnO层22、Ag层3、NiCr层4、NiCrOx层5、SnO2层61和SiNx层62。其中,TiOx层21的厚度为14nm,ZnO层22的厚度为10nm,TiOx层21、ZnO层22构成复合电介质层2;Ag层3的厚度为26nm;NiCr层4的厚度为2nm;NiCrOx层5的厚度为27nm;SnO2层61的厚度为17nm,SiNx层62的厚度为20nm,SnO2层61和SiNx层62构成复合介质保护层6。
其制备方法为:利用平板玻璃双端连续式镀膜机,采用下述表2中列出的工艺参数,使用4个交流旋转阴极,3直流平面阴极,共7个阴极进行生产,制备出本实用新型单向透视玻璃,其具体的工艺参数和阴极的位置见如下表2:
表2
将按照上述表2中的工艺参数制备出来的单向透视玻璃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
SiNx层62面(观察面)的可见光透过率:9%,透过颜色:a*=-3,b*=-6;
SiNx层62面(观察面)的光反射率:2%,反射颜色:a*=17,b*=-13;
普通白玻璃基板1面(观察对象面)的光反射率:69%,反射颜色:a*=-1.5,b*=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一表面的复合电介质层、金属反射层、阻止金属氧化层、光吸收层和复合介质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层为TiNx层、SSTNx层、SSTOx层、NiCrOx层中任意一层或TiNx、SSTNx、SSTOx层、NiCrOx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层的厚度为10nm~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介质层包含第二电介质层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所述第一电介质层的叠加方式为紧贴玻璃基板一表面,所述第二电介质层的叠加方式为紧贴金属反射层;
所述第一电介质层为Si3N4层、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或由Si3N4、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所述第二电介质层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任一层或由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所组成的复合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介质层的厚度为4~50nm,所述第二电介质层的厚度大于为4nm,小于或等于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为Ag层、Al层、Cr层或Cu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10nm~3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金属氧化层为NiCr层、Nb层、Cr层、NiCrOx层、NbOx层、CrOx层、NiCrNx层、NbNx层或CrNx层;所述防止金属氧化层的厚度为0.5nm~1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介质保护层包含第二介质保护层或互相叠加设置的第一介质保护层和第二介质保护层,所述第一介质保护层叠加设置在光吸收层的与防止金属氧化层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介质保护层为SnO2层、ZnSnOx层、TiOx层、ZnO层中的任一层或SnO2、ZnSnOx、TiOx、ZnO中的至少两种的所组成的复合层,所述第二介质保护层为SiNx层、SnO2层中的任一层或SiNx、SnO2所组成的复合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透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介质保护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第二介质保护层为的厚度大于10nm,小于或等于6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042817U CN202181259U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042817U CN202181259U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81259U true CN202181259U (zh) | 2012-04-04 |
Family
ID=4617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0428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1259U (zh) | 2011-04-06 | 2011-04-06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8125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0984A (zh) * | 2011-04-06 | 2012-10-17 | 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69048A (zh) * | 2016-03-28 | 2016-06-15 | 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透视低辐射玻璃 |
CN108101360A (zh) * | 2017-12-28 | 2018-06-01 | 宁波俐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光型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132495A (zh) * | 2017-11-17 | 2018-06-08 | 刘介中 | 具有异向性透光的多层膜 |
-
2011
- 2011-04-06 CN CN2011201042817U patent/CN2021812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0984A (zh) * | 2011-04-06 | 2012-10-17 | 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730984B (zh) * | 2011-04-06 | 2015-09-16 | 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69048A (zh) * | 2016-03-28 | 2016-06-15 | 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透视低辐射玻璃 |
CN108132495A (zh) * | 2017-11-17 | 2018-06-08 | 刘介中 | 具有异向性透光的多层膜 |
CN108101360A (zh) * | 2017-12-28 | 2018-06-01 | 宁波俐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光型钢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61786B2 (ja) | 透明導電膜、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
CN101830643B (zh) | 一种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
EP2089743B1 (en) | A solar control film | |
USRE37446E1 (en) | Low emissivity film | |
CN102730984A (zh)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181259U (zh) | 一种单向透视玻璃 | |
ATE425127T1 (de) | Dünne low-e-beschichtungssysteme mit streuschutzzwischenschichten | |
JP2010034577A (ja) | 電磁波遮蔽積層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EP1213599A2 (en) | Heat resistant reflecting layer | |
CN102501450A (zh) | 透光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
JPH04357025A (ja) | 熱線遮断膜 | |
JPH05229052A (ja) | 熱線遮断膜 | |
CN103770393B (zh) | 一种窗膜 | |
JP6319302B2 (ja) | 透明導電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5669048A (zh) | 一种单向透视低辐射玻璃 | |
CN212713274U (zh) | 高透过高反射的可热加工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 |
CN202965360U (zh) | 透过色中性的低辐射玻璃 | |
KR102593999B1 (ko) | 나노합금층 및 나노단열층을 포함하는 열 차단용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JP4806570B2 (ja) | 透明カード | |
CN205398462U (zh) | 一种单向透视低辐射玻璃 | |
JP2006337672A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 |
CN210481206U (zh) | 超低反低透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 |
CN202344932U (zh) | 透光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 |
WO2015125558A1 (ja) | 透明導電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透明導電体 | |
CN202965358U (zh) | 镀膜玻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Yide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Assignor: Xinyi Glass Engineering (Dongguan)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244002040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One-way perspective glas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1219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