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8531U - 热风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风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48531U CN201748531U CN2010202956074U CN201020295607U CN201748531U CN 201748531 U CN201748531 U CN 201748531U CN 2010202956074 U CN2010202956074 U CN 2010202956074U CN 201020295607 U CN201020295607 U CN 201020295607U CN 201748531 U CN201748531 U CN 2017485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t
- outer casing
- combustion chamber
- blast
- hot bl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其结构包括有用于生成热风的热风炉,从所述热风炉连接到室内进风口的供热风管路,用于抽取室内空气并向所述热风炉传送的引风机,以及从室内吸风口连接到所述引风机的吸风管路。本实用新型是以循环热风作为室内采暖的供热基质,不需要循环水,不需要设置暖气片和暖气管,节省了室内空间,不存在结冰、冻裂和漏水等隐患和烦恼,也无须使用价格昂贵的中央空调设备,节省了能源和大量的购置、安装及维护费用,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升温速度快、调节方便、可美化室内环境、供热区域任意可调和使用安全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电热采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供热采暖方式一般包括有家用煤炉土暖气、水暖式集中供热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等方式。家庭土暖气和水暖式集中供热系统均属于水暖运行模式,不仅烟气排放重、环境污染大,而且还需要循环水、暖气片和暖气管等一应设施和资源,而暖气片和暖气管都要占用室内空间,影响室内的装修和使用。中央空调系统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中央空调设备,不仅安装及维护费用高昂,而且其工作方式是通过水热和风热的相互转化进行空气调节的,因而能源浪费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热风供暖系统,以克服现有供热采暖方式存在的不足,节省能源,减少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包括有用于生成热风的热风炉,从所述热风炉连接到室内进风口的供热风管路,用于抽取室内空气并向所述热风炉传送的引风机,以及从室内吸风口连接到所述引风机的吸风管路。
还包括有测取室内温度和/或测取所述热风炉的炉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并对所述热风炉的出炉热风温度进行调控的温控器。
所述热风炉中设置有燃烧室和热风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风室相互封闭隔离;在所述热风室的下部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部与所述引风机相接;所述热风室的上部连通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供热风管路相接。
所述热风炉是在外层壳体中装有内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的正面与所述外层壳体的正面相接,所述热风室为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燃烧室设在所述内层壳体中,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炉篦,在炉篦下部装有灰斗,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连通炉口,所述炉口与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面相接,烟管的下口与所述炉口相连通。
在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热风室相通的集热箱,所述出风管接在所述集热箱上,所述烟管从所述集热箱中穿过。
所述热风炉是在外层壳体中装有内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的正面和顶面与所述外层壳体的正面和顶面对应相接,所述热风室为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燃烧室设在所述内层壳体中,在所述外层壳体上开有通向所述燃烧室的加料口和燃烧孔,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炉篦,在炉篦下部装有灰斗,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连通烟管;在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热风室相通的集热箱,所述出风管接在所述集热箱上,所述烟管从所述集热箱中穿过。
在所述内层壳体的侧板之间穿接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从所述燃烧室中穿过,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风室相连通。
所述热风炉是在外层壳体中封接有若干相互独立的燃烧室,所述热风室为所述外层壳体内部与所述各燃烧室外部之间的夹层空间;在各燃烧室的顶部开有出烟口,各出烟口通过连接管共接烟管;在各燃烧室中插接有燃气支管,各燃气支管共接在燃气管上;在所述燃气管上接有阀门及控制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各燃烧室开口在所述外层壳体的正面内凹面板上,在该正面内凹面板的外部铰接有炉门。
本热风供暖系统与传统的水暖系统相比,在运行时完全无水工作,室内只有进风口和吸风口,不需要循环水,不需要暖气片和暖气管,节省了暖气片和热水管的空间,使室内装修时更加容易美化居室,提高使用面积。与地暖系统相比,无须使用冗长的管道,不用全部管道都参与供热工作,不存在结冰、冻裂和漏水等隐患和烦恼,可以分室供暖,随意控制取暖通道,节约能源,维修简单。与中央空调系统相比,无须使用价格昂贵的中央空调设备,没有水热和风热的转化及相应的能源浪费,节省了能源和大量的购置、安装以及维护费用,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与壁挂炉相比,二者虽然都具有无须用水的优越性,但本热风供暖系统无须使用专用暖气片,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可通过更加智能化的设定室温控制,而自动维持设定的采暖温度,使用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是以循环热风作为室内采暖的供热基质,克服了传统水暖方式存在的缺陷,具有升温速度快、调节方便、节省能源、节省空间、美化室内环境、供热区域任意可调和使用安全等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用热风炉的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供暖系统包括有热风炉1、引风机2、吸风管路3、供热风管路4、温控器5和温度传感器6等部分。热风炉1用于提供采暖用的热风;供热风管路4从热风炉1连接到室内的进风口,用以向室内传送热风,提高室温;吸风管路3从室内的吸风口连接到引风机2,通过引风机2抽取室内的空气,并向热风炉1进行传送。这种空气循环加热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加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本热风供暖系统还可在室内和/或热风炉1内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6,以分别测取室内的空气温度和/或热风炉1内的热风温度。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到温控器5上,以向温控器5传递温度信号,便于温控器5对热风炉的出炉热风温度进行调控。温控器5的温度调控方式可以采用控制引风机的转速和通风量、调整热风炉炉门的开启度或者调整热风炉的燃烧速度等多种方式。
其中热风炉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装有内层壳体15,内层壳体15的正面连接在外层壳体14的正面的内侧,形成正面部分重叠、其他侧边和上下面都形成空间夹层的双层结构。热风炉的热风室12即为外层壳体14与内层壳体15之间的这个夹层空间。为减少室内进风的异味感,外层壳体14和内层壳体15最好是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外层壳体14的内侧可设置保温层,以减少温度散失。热风炉的燃烧室11设在内层壳体15中,并可利用耐温材料在内层壳体15中铺设成一个锥台形的燃烧空间。在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炉篦16,在炉篦16下部装有灰斗17,燃烧室11的上部连通炉口18,炉口18与外层壳体14的顶面相接,烟管19的下口与炉口18连接相通。在热风室12的下部接有进风管21,进风管21的外部与系统的引风机2相接。在外层壳体14的顶面设有与热风室12相通的集热箱20,在集热箱20上部接有出风管13,出风管13与系统的供热风管路4相接。这样,热风室12就是通过集热箱20与出风管13相连通。燃烧室11上的烟管19也可从集热箱20中穿过,以使集热箱20中的热风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出炉温度。燃烧室11与热风室12相互封闭隔离,烟气从燃烧室11通过烟道19排入大气,热风从热风室12通过集热箱20、出风管13和供热风管路4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是以煤为主要燃料,适合农村的取暖、炊事两用的小型取暖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热风供暖系统与实施例1中的热风供暖系统的构成相同,只是系统中所用的热风炉的结构相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装有内层壳体15,内层壳体15的正面和顶面与外层壳体14的正面和顶面对应相接,形成正面和顶面部分重叠、其他侧边和底面都有空间夹层的双层结构。热风炉的热风室12即为外层壳体14与内层壳体15之间的这个夹层空间。同样,外层壳体14和内层壳体15最好是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外层壳体14的内侧可设置保温层。热风炉的燃烧室11设在内层壳体15中,并可利用耐温材料在内层壳体15中铺设成一个底方上圆的燃烧空间。在外层壳体14的正面开有通向燃烧室11的加料口22和燃烧孔23,在加料口22和燃烧孔23的外侧分别铰接有炉门。在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炉篦16,在炉篦16下部装有灰斗17,燃烧室11的顶部连通烟管19。在热风室12的下部接有进风管21,进风管21的外部与系统的引风机2相接。在外层壳体14的顶面设有与热风室12相通的集热箱20,出风管13接在集热箱20上,出风管13与系统的供热风管路4相接。燃烧室11上的烟管19也是从集热箱20中穿过,以使集热箱20中通过的热风吸收更多的热量。燃烧室11与热风室12相互封闭隔离,烟气从燃烧室11通过烟道19排入大气,热风从热风室12通过集热箱20、出风管13和供热风管路4进入室内。
图3中,在内层壳体15的两个侧板之间穿接有若干加热管24,加热管24从燃烧室11中穿过,加热管24的两端分别与热风室12相连通。这样就可更好地利用热能,提高热风的加热温度。
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是一种适合小型公寓、别墅或办公场地等使用的小型锅炉,可使用燃煤或燃气。当然,也可制成大型的锅炉形式,用于房间较多的单栋楼房的供热取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热风供暖系统与实施例1中的热风供暖系统的构成相同,只是系统中所用的热风炉的结构相异。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封接有若干并行排列且相互独立的扁条形燃烧室11。各燃烧室11的后边沿与外层壳体14的后端面相接,各燃烧室11的前边沿与外层壳体14的正面中部的内凹面板上的条形孔的孔边焊接在一起,使各燃烧室11开口在外层壳体14的正面内凹面板上。在外层壳体14的正面内凹面板的外部可铰接一个整体的炉门29,以遮挡各燃烧室11的开口,但又可通过边缘进风,为各燃烧室提供氧气。而热风炉的热风室12就是外层壳体14的内部与各燃烧室11的外部之间的夹层空间,并且燃烧室11与热风室12是相互封闭隔离的。在热风室12的下部接有进风管21,进风管21的外部与系统的引风机2相接。在外层壳体14的顶面接有若干热风室出风管13,出风管13与系统的供热风管路4相接。在各燃烧室11的顶部开有出烟口,各出烟口通过连接管共接烟管19,烟管19穿出外层壳体14的顶面。
在各燃烧室11的开口处向内部横向插接有燃气支管25(图5),各燃气支管25的一端共接在燃气管26上,燃气管26的外伸端伸出外层壳体14的侧壁。在燃气管26的外伸端上接有阀门27及控制器28,控制器28用以控制阀门27的开关和开启度的大小。控制器28与系统的温控器5电连接,以接收控制指令,进行燃火调控。
本实施例中的热风炉是适合独立公寓或单户楼房安装的小型燃烧设备,可采用天然气或煤气为燃料,实现全自动智能化控制。当热风炉中的燃烧室增多后,本实施例还可作为一种具有新型热交换系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在高层或大型楼宇中使用。
Claims (9)
1.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用于生成热风的热风炉(1),从所述热风炉(1)连接到室内进风口的供热风管路(4),用于抽取室内空气并向所述热风炉(1)传送的引风机(2),以及从室内吸风口连接到所述引风机(2)的吸风管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测取室内温度和/或测取所述热风炉(1)的炉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并对所述热风炉的出炉热风温度进行调控的温控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风炉(1)中设置有燃烧室(11)和热风室(12),所述燃烧室(11)与所述热风室(12)相互封闭隔离;在所述热风室(12)的下部接有进风管(21),所述进风管(21)的外部与所述引风机(2)相接;所述热风室(12)的上部连通出风管(13),所述出风管(13)与所述供热风管路(4)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装有内层壳体(15),所述内层壳体(15)的正面与所述外层壳体(14)的正面相接,所述热风室(12)为外层壳体(14)与内层壳体(15)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燃烧室(11)设在所述内层壳体(15)中,在所述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炉篦(16),在炉篦(16)下部装有灰斗(17),所述燃烧室(11)的上部连通炉口(18),所述炉口(18)与所述外层壳体(14)的顶面相接,烟管(19)的下口与所述炉口(18)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层壳体(14)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热风室(12)相通的集热箱(20),所述出风管(13)接在所述集热箱(20)上,所述烟管(19)从所述集热箱(20)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装有内层壳体(15),所述内层壳体(15)的正面和顶面与所述外层壳体(14)的正面和顶面对应相接,所述热风室(12)为外层壳体(14)与内层壳体(15)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燃烧室(11)设在所述内层壳体(15)中,在所述外层壳体(14)上开有通向所述燃烧室(11)的加料口(22)和燃烧孔(23),在所述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炉篦(16),在炉篦(16)下部装有灰斗(17),所述燃烧室(11)的顶部连通烟管(19);在所述外层壳体(14)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热风室(12)相通的集热箱(20),所述出风管(13)接在所述集热箱(20)上,所述烟管(19)从所述集热箱(20)中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内层壳体(15)的侧板之间穿接有若干加热管(24),所述加热管(24)从所述燃烧室(11)中穿过,加热管(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风室(1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风炉(1)是在外层壳体(14)中封接有若干相互独立的燃烧室(11),所述热风室(12)为所述外层壳体(14)内部与所述各燃烧室(11)外部之间的夹层空间;在各燃烧室(11)的顶部开有出烟口,各出烟口通过连接管共接烟管(19);在各燃烧室(11)中插接有燃气支管(25),各燃气支管(25)共接在燃气管(26)上;在所述燃气管(26)上接有阀门(27)及控制器(28),所述温控器(5)与所述控制器(28)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燃烧室(11)开口在所述外层壳体(14)的正面内凹面板上,在该正面内凹面板的外部铰接有炉门(2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56074U CN201748531U (zh) | 2010-08-18 | 2010-08-18 | 热风供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56074U CN201748531U (zh) | 2010-08-18 | 2010-08-18 | 热风供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48531U true CN201748531U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358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9560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8531U (zh) | 2010-08-18 | 2010-08-18 | 热风供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4853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0380A (zh) * | 2013-11-10 | 2014-07-02 | 山东嘉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烧结热循环装置 |
CN105004173A (zh) * | 2015-07-17 | 2015-10-28 | 刘怀旭 | 环保节能烘干风暖系统 |
CN105066442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哈尔滨世纪热风炉灶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集热锅炉 |
CN105509135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刘婵琳 | 燃烧型地暖系统 |
-
2010
- 2010-08-18 CN CN2010202956074U patent/CN2017485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0380A (zh) * | 2013-11-10 | 2014-07-02 | 山东嘉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烧结热循环装置 |
CN105004173A (zh) * | 2015-07-17 | 2015-10-28 | 刘怀旭 | 环保节能烘干风暖系统 |
CN105066442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哈尔滨世纪热风炉灶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集热锅炉 |
CN105509135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刘婵琳 | 燃烧型地暖系统 |
CN105509135B (zh) * | 2015-12-10 | 2018-08-07 | 佛山市东原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燃烧型地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48531U (zh) | 热风供暖系统 | |
CN204693509U (zh) | 生物质节能环保一体化单锅灶 | |
CN104165457A (zh) | 节能环保高温热风烘干炉 | |
CN204006649U (zh) | 一种多管式高温热风炉 | |
CN204629684U (zh)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
CN210624580U (zh) | 一种暖风炉 | |
CN206973686U (zh) | 家用小型采暖炉 | |
CN207378870U (zh) | 节能采暖炉 | |
CN201954620U (zh) | 分体式炉灶反射罩 | |
CN201053700Y (zh) | 家用风暖炉 | |
CN200972153Y (zh) | 节能风暖炉 | |
CN1963358A (zh) | 热风炉 | |
CN204902239U (zh) | 高热效热风炉 | |
CN104676656A (zh) | 一种节能环保家用供暖锅炉 | |
CN204704995U (zh) | 一种热水器系统 | |
CN204648207U (zh) |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 |
CN2395155Y (zh) | 民用暖风炉 | |
CN204006682U (zh) | 一种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01163043Y (zh) | 家用吸风吸油烟热水煤炉 | |
CN201331096Y (zh) | 蜂窝煤环保节能热风采暖装置 | |
CN202066194U (zh) | 辐射锅式热风锅炉 | |
CN201377908Y (zh) | 常压多用途风送采暖锅炉 | |
CN206695387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燃气采暖壁挂炉 | |
CN201527095U (zh) |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热风取暖锅炉 | |
CN208998347U (zh) | 一种多功能高温助燃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