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9684U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9684U CN204629684U CN201520214239.9U CN201520214239U CN204629684U CN 204629684 U CN204629684 U CN 204629684U CN 201520214239 U CN201520214239 U CN 201520214239U CN 204629684 U CN204629684 U CN 2046296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duct
- cold wind
- heat exchanger
- temperature sensor
- heat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以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热量直接传导给2个热交换器组成的两级换热系统进行换热,燃烧废气排到室外,室内部分由冷风风机吸收各房间的冷空气,将冷空气输送给2个热交换器组成的两级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加热空气,将该热空气由暖风风管输送到各房间实现供暖,运行期间可开启新风风机实现室外新鲜空气的导入。与现有供暖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空气热交换技术直接加热室内空气,提高供暖效率、温升快,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能实现空气更新,可实现室内外封闭以降低室外噪音等诸多功能,长时间无人居住时可关闭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地域的不同,四季的气候差异很大,北方冬季温度较低需要供暖。目前北方主要供暖方式分为:市政集中供暖、壁挂炉供暖、电采暖、中央空调等方式。现有供暖方式中:市政集中供暖的市政投入大,维护检修成本高影响大;电采暖功耗高,功率大对建筑电气的供电线路有较高要求,老建筑很难整体改善供电线路;中央空调整机系统较为昂贵,运行费用高,一般家庭难以普及;壁挂炉供暖需预先埋设供热管路,维修困难成本高,使用中有渗漏隐患,冬季不能长时间停机会冻裂管路。由于目前多种供暖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可见人们需要一种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使用舒适的新型供暖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供暖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使用舒适的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包括1#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冷风风管、暖风风管、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燃烧室、燃烧器、燃烧器风管、废气排出室、废气排出风管、新风过滤箱、燃气导管、冷风风机、新风风机、废气风机、冷风温度传感器、暖风温度传感器、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燃烧室温度传感器、废气温度传感器、新风温度传感器、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新风风管、控制单元、冷风风口、暖风风口;所述冷风回路风管与冷风风机连接再与1#热交换器连接;所述1#热交换器冷风回路与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连接,燃烧回路与控制单元机体连接再与2#热交换器连接;所述2#热交换器冷风回路与暖风风管连接,燃烧回路与燃烧室连接;所述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2#热交换器内;所述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上;所述燃烧器与燃烧室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燃烧室内;所述燃气导管与燃烧器风管与燃烧器连接;所述暖风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暖风风管中;所述冷风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冷风风管中;所述废气排出室与1#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废气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废气排出室;所述废气排出风机一端与废气排出室连接另一端与废气排出风管连接;所述新风过滤箱与新风风管连接;所述新风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新风风管中;所述新风风管与新风风机连接并接入冷风风管;所述冷风风口内有过滤网安装于各个房间的墙面上部;所述暖风风口内有过滤网安装于各个房间的墙面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由冷风风管从室内各个房间吸收冷空气通过两级热交换实现室内空气的全换热式加热并通过暖风风管导回室内各个房间,从而实现室内供暖,同时引入室外新风系统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该系统供暖效率更高,更节能环保,适合大多数独立供暖场合使用,温升快,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能实现空气更新,长时间无人居住可关闭系统,可实现冬季供暖新风同时运行夏季新风单独运行,可实现室内外封闭以降低室外噪音等诸多功能。同时为解决南方冬季供暖提供了一个合理并可行的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视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房间冷、暖风口位置示意图
图1中:1、1#热交换器,2、2#热交换器,3、冷风风管4、暖风风管,5、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6、燃烧室,7、燃烧器,8、燃烧器风管,9、废气排出室,10、废气排出风管,11、新风过滤箱,12、燃气导管,13、冷风风机,14、新风风机,15、废气风机,16、冷风温度传感器,17、暖风温度传感器,18、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9、燃烧室温度传感器,20、废气温度传感器,21、新风温度传感器,22、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23、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24、新风风管,25、控制单元
图2中:1、冷风风口,2、暖风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包括1#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2、冷风风管3、暖风风管4、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燃烧室6、燃烧器7、燃烧器风管8、废气排出室9、废气排出风管10、新风过滤箱11、燃气导管12、冷风风机13、新风风机14、废气风机15、冷风温度传感器16、暖风温度传感器17、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燃烧室温度传感器19、废气温度传感器20、新风温度传感器21、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22、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23、新风风管24、控制单元25;所述1#热交换器1冷风回路一端与冷风风机13一端连接,冷风回路另一端与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上端连接,1#热交换器1燃烧回路上端与废气排出室9一端连接,燃烧回路另一端与控制单元25机体上端连接;所述2#热交换器2冷风回路一端与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下端连接,冷风回路另一端与暖风风管4连接,2#热交换器2燃烧回路一端与控制单元25机体下端连接,燃烧回路另一端与燃烧室6连接;所述废气排出室9一端与1#热交换器1连接,另一端与废气排出风管10连接;所述燃烧室6一端与2#热交换器2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器风管8连接;所述新风风管24一端与新风过滤箱11连接,另一端与冷风风管3连接;所述冷风风管3一端与冷风风机6连接,另一端与各个房间冷风风口连接。
所述冷风风机13、冷风温度传感器16安装于冷风风管3中。
所述新风温度传感器21安装于新风风管24内部。
所述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安装于2#热交换器2内部。
所述暖风温度传感器17安装于暖风风管4中。
所述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22、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23安装于燃烧器7上;燃气导管12、燃烧器风管8与燃烧器7连接。
所述燃烧器7安装于燃烧室6内部。
所述废气温度传感器20、废气风机15安装于废气排出室9内部。
所述冷风风管3与室内各个房间冷风风口连接;暖风风管4与室内各个房间暖风风口连接。
如图2所示的某个房间示意图中,包括冷风风口1、暖风风口2。所述冷风风口位于墙面上部,冷风风口内有过滤网与冷风风管3连接;所述暖风风口位于墙面下部,暖风风口内有过滤网与暖风风管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为说明本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但不限定其使用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此结构所做的任何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与现有中央空调供暖系统采用相同的暖风回路供给热风进行室内供暖的形式,其特征是:包括1#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2)、冷风风管(3)、暖风风管(4)、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燃烧室(6)、燃烧器(7)、燃烧器风管(8)、废气排出室(9)、废气排出风管(10)、新风过滤箱(11)、燃气导管(12)、冷风风机(13)、新风风机(14)、废气风机(15)、冷风温度传感器(16)、暖风温度传感器(17)、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燃烧室温度传感器(19)、废气温度传感器(20)、新风温度传感器(21)、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22)、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23)、新风风管(24)、控制单元(25);所述1#热交换器(1)冷风回路一端与冷风风机(13)一端连接,冷风回路另一端与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上端连接,1#热交换器(1)燃烧回路上端与废气排出室(9)一端连接,燃烧回路另一端与控制单元(25)机体上端连接;所述2#热交换器(2)冷风回路一端与1#2#热交换器连接风管(5)下端连接,冷风回路另一端与暖风风管(4)连接,2#热交换器(2)燃烧回路一端与控制单元(25)机体下端连接,燃烧回路另一端与燃烧室(6)连接;所述废气排出室(9)一端与1#热交换器(1)燃烧回路连接,另一端与废气排出风管(10)连接;所述燃烧室(6)一端与2#热交换器(2)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器风管(8)连接;所述新风风管(24)一端与新风过滤箱(11)连接,另一端与冷风风管(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1#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2)均为全金属结构,内部结构分为横向冷风回路和竖向燃烧回路,其栅格式双回路完全隔离没有泄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系统由2个热交换器组成两级换热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风温度传感器(16)安装于冷风风管(3)中,冷风风管(3)一端与冷风风机(13)连接,另一端与各个房间冷风风口连接,并在冷风风管(3)靠近冷风风机(13)一侧开口与新风风管(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温度传感器(21)安装于新风风管(24)中,新风风管(24)一端与新风过滤箱(11)连接,另一端与冷风风管(3)连接,新风过滤箱(11)内有空气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器自动熄火装置(22)、燃烧器自动点火装置(23)安装于燃烧器(7)上;燃气导管(12)、燃烧器风管(8)与燃烧器(7)连接;燃烧器(7)安装于燃烧室(6)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2#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安装于2#热交换器(2)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废气温度传感器(20)、废气风机(15)安装于废气排出室(9)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暖风温度传感器(17)安装于暖风风管(4)中,暖风风管(4)一端与2#热交换器(2)连接,另一端与各个房间暖风风口连接,暖风风口位于墙面下部,内部安装有空气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风风管(3)一端与冷风风机(6)连接,另一端与各个房间冷风风口连接,冷风风口位于墙面上部,内部安装有空气过滤网,与该房间内暖风风口形成空气循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14239.9U CN204629684U (zh) | 2015-04-11 | 2015-04-11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14239.9U CN204629684U (zh) | 2015-04-11 | 2015-04-11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9684U true CN204629684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142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9684U (zh) | 2015-04-11 | 2015-04-11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96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3686A (zh) * | 2016-12-13 | 2019-07-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
CN110542148A (zh) * | 2019-09-27 | 2019-12-06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家用天然气供热系统 |
-
2015
- 2015-04-11 CN CN201520214239.9U patent/CN2046296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3686A (zh) * | 2016-12-13 | 2019-07-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
CN110542148A (zh) * | 2019-09-27 | 2019-12-06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家用天然气供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23654U (zh) | 一种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的烟草烤房 | |
CN105841358B (zh) | 结合屋面蓄水的冬夏两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
CN107228436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地冷的空调系统 | |
CN205174787U (zh) | 一种分段燃烧式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103528133B (zh) | 整体式空调机组 | |
CN204629684U (zh) | 一种新型全热交换供暖系统 | |
CN201844612U (zh) | 冷气热水器 | |
CN201748531U (zh) | 热风供暖系统 | |
CN202546917U (zh) | 烟气余热取暖器 | |
CN202281262U (zh) | 民用炊事采暖热风炉 | |
CN206269289U (zh) | 利用燃气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 |
CN202328498U (zh) | 多燃气智能采暖炉 | |
CN202630202U (zh) | 太阳能-燃气双能源分户式供暖装置 | |
CN202195510U (zh) | 一种节能空调炉 | |
CN206973686U (zh) | 家用小型采暖炉 | |
CN206522884U (zh) | 快速冷热交换机组 | |
CN201355083Y (zh) | 秸秆燃料暖风空调采暖装置 | |
CN201697226U (zh) | 燃气取暖器 | |
CN201852206U (zh) | 一种暖气导风加热器 | |
CN207763253U (zh) | 燃气热风炉炉体结构 | |
CN202002152U (zh) | 炊事采暖自动调温热风炉 | |
CN201401811Y (zh) | 一种生物质节能炉供暖装置 | |
CN206771596U (zh) | 基于空气能、地热能及太阳能的节能型空调系统 | |
CN104006529A (zh) | 多房间供暖的热风式生物质颗粒壁炉 | |
CN205536533U (zh) |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式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