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75975A -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5975A
CN1975975A CNA2006101719559A CN200610171955A CN1975975A CN 1975975 A CN1975975 A CN 1975975A CN A2006101719559 A CNA2006101719559 A CN A2006101719559A CN 200610171955 A CN200610171955 A CN 200610171955A CN 1975975 A CN1975975 A CN 1975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display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discharge
seal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景斗
李源周
安浩荣
李东映
朴洙昊
禹锡均
权宰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75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8Sealing, e.g. se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6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inside or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改进可见光的透光率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利用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板防止寻址电极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减少等离子显示板的余像发生。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透过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比基板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形成;以及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本发明要求2005年11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号为10-2005-0108297的优先权,在此结合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放电来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取代了常用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PDP)利用通过密封的放电气体产生的可见光以及将放电电压施加于两基板之间以及刺激磷光体来显示期望的图像,多个电极形成在基板上以产生真空紫外线,真空紫外线以预定的模式形成在磷光体上。
图1是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等离子显示板100包括前基板101、包括设置在前基板101上的扫描电极106和维持电极107的多对维持电极、形成在多对维持电极106和107上的前介电层109、形成在前介电层109上的保护层111、面对前基板101的后基板115、位于后基板115中的寻址电极117、形成在寻址电极117上的后介电层113、形成在后介电层113上的障壁114、以及形成在后介电层113的上表面上和障壁114的侧壁上的磷光体层110。
通常,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可由诸如PD-200或苏打-石灰的玻璃材料形成。然而,等离子显示板100的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分别由具有几毫米厚的玻璃材料形成。玻璃基板较重且较昂贵。然而,一对维持电极106和107以及寻址电极117分别形成在其上的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必须由玻璃材料形成。
此外,等离子显示板100具有由于高电压的高温放电空间,使得放电粒子在放电空间中过度地产生。放电粒子与磷光物质碰撞,导致磷光物质的损坏并导致屏幕上产生余像。因此,必须向外散发由一对维持电极106和107产生的热量。然而,形成前基板101所用的玻璃材料不具有好的热传导率,从而导致屏幕上产生余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减少成本和重量的等离子显示板(PDP)。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等离子显示板的温度增加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制造过程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进放电区域和亮度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通过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具有比基板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以及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
密封部件的热传导率可高于或等于电极掩埋壁的热传导率。
密封部件可包括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物质。
密封部件可包括重量百分比大约为20%到大约70%的该物质。
密封部件可包括e-GRAF材料。
密封部件可包括与电极掩埋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密封部件和电极掩埋壁可相互整体形成在主体中。
每对放电电极可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与放电电极对交叉的寻址电极,该放电电极对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寻址电极与第二和第二放电电极相互分开一预定距离并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中。
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覆盖对应于放电单元的电极掩埋壁的侧壁和密封部件的上表面的保护层。
具有一定深度的槽形成在各放电单元中的透明基板中,且磷光体层设置在槽的内部。
等离子显示板还可包括:覆盖电极掩埋壁的侧壁的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通过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具有比基板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形成在密封部件和电极掩埋壁之间的介电层;掩埋在介电层中并于放电电极对交叉的寻址电极,以及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
密封部件的热传导率可高于或等于电极掩埋壁的热传导率。
介电层可包括与电极掩埋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等离子显示板还可包括:覆盖电极掩埋壁的侧壁和介电层的上表面的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通过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具有比基板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以及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以及在与其上设置电极掩埋壁并支撑等离子显示板的密封部件的表面相对的密封部件的表面上的底盘。
在另一实施例中,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组合密封部件和底盘的组合部件,底盘置于在密封部件和底盘之间。
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通过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具有比基板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以及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以及在与其上设置电极掩埋壁并支撑等离子显示板的密封部件的表面相对的密封部件的表面上的底盘。
在另一实施例中,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置于密封部件和底盘之间没有设置组合部件的区域中的热传导板。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详细描述其典型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图2中沿III-III线截开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放电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
图5是示出根据图2所示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的视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3D电极类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图6中所示的放电单元、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以及寻址电极;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图8中沿IX-IX线截开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优选的实施例。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200的局部透视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图2中沿III-III线截开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放电单元230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
参考图2和3,等离子显示板200包括透明基板210、密封部件220、电极掩埋壁214、放电电极对260和270和磷光体层225。
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透过透明基板210。因此,透明基板210由诸如玻璃的高度透明的材料形成。为了增加空间亮度对比度通过减小反射亮度而使透明基板210着色。
密封组件220与透明基板210分开。放电气体密封在密封部件220和透明基板210之间。
电极掩埋壁214置于透明基板210和密封组件220之间,定义放电单元230,并防止邻近放电单元230之间的电和光干扰。当脉冲电压施加于形成在电极掩埋壁214中的电极上时,电极掩埋壁214感应放电粒子和壁电荷参加放电,从而通过存储效应运行等离子显示板200,且当电极执行放电时防止等离子显示板200由于加速带电粒子的碰撞受到损坏。
电极掩埋壁214可由玻璃材料、介电物质和颜料形成,玻璃材料包括,例如,诸如Pb、B、Si、Al、O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介电物质包括诸如ZrO2、TiO2、Al2O3及其混合物组成的填料,颜料包括诸如Cr、Cu、Co、Fe、TiO2及其混合物。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电极掩埋壁214定义放电单元230具有圆形截面。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就是,电极掩埋壁214可定义具有多种模式的放电单元230。例如,放电单元230的截面可以是多边形,例如六边形、八边形或椭圆形等。此外,电极掩埋壁214可定义放电单元230以具有三角形或华夫饼的形状。
放电电极对260和270形成在各放电单元230之间的电极掩埋壁214中。放电电极对260和270包括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并执行放电。
参考图4,各第一放电电极260包括围绕各放电单元230的第一圈260a和连接第一圈260a的第一圈连接器260b。此外,各第二放电电极270包括围绕各放电单元230的第二圈270a和连接第二圈270a的第二圈连接器270b。
第一和第二圈260a和270a是圆形环状。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和第二圈260a和270a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四边形以及可具有与放电单元230的截面相同的形状。
当前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200具有2D结构。也就是,或者第一放电电极260或者第二放电电极270可作为扫描和维持电极,另一个可作为寻址和维持电极。
这种情况下,第一放电电极260的第一圈260a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第二放电电极270围绕与第一方向(Y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X方向)中形成的放电单元230。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在电极掩埋壁214的垂直方向(Z方向)相互分开,并垂直于透明基板210。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第二放电电极270距离透明基板210比距离第一放电电极260更近。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当根据本实施例等离子显示板200具有2D电极(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结构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可能具有3D电极结构。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地描述。
由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不形成为直接减小对于可见光的透光率,它们可由诸如Al、Cu等的导电金属形成。因此,电压降较小,从而发出稳定的信号。
透明基板210不包括如图1所示的形成在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的前基板101中的维持电极对106和107、前介电层109和保护层111,从而增加了对于可见光的前透光率。因此,当等离子显示板200显示具有常规亮度的图像时,其可以以相对较低的电压操作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
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掩埋在电极掩埋壁214中。因此,电极掩埋壁214可由介电物质形成以防止邻近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在它们之间直接导电并由于电子和第一及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之间的碰撞防止受到损坏,从而感应电荷并积累壁电荷。
密封部件220具有比透明基板210更好的热传导率。也就是,透明基板210由诸如SiO2、PbO、Bi2O3等的玻璃材料形成。因此,密封部件220由比诸如SiO2、PbO、Bi2O3等的玻璃材料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
通过这样执行,放电电极对260和270产生的热量通过电极掩埋壁214和密封部件220散发,该密封部件的热传导率大于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中由与透明基板210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后基板115的热传导率,从而降低了放电单元230的温度,从而由于放电单元230的高温产生的图像粘连不会发生或被减少。
根据一个实施例,密封部件220可由介电物质形成,其具有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因为Si3N4和BeO比表1所示的玻璃材料具有更高的热传导率。含铝材料包括诸如Al2O3、AlN等的包含铝元素的材料。
表1
  热传导率(W/mK)   制造温度(℃)
  Al2O3   25   1500
  Si3N4   33   1500
  AlN   230   1900
  BeO   290   2000
  硼硅酸盐玻璃   2   800
  玻璃陶瓷   5   950
根据一个实施例,密封部件220可由重量百分比大约为20%到大约70%的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形成。
此外,密封组件220可由包含eGRAF(GrafTech国际有限公司,巴尔马,俄亥俄洲)材料的介电物质形成。
密封部件220可具有与电极掩埋壁214具有相同的热传导率,或具有比电极掩埋壁214更高的热传导率。电极掩埋壁214可由玻璃材料、介电物质和颜料形成,玻璃材料包括,例如,诸如Pb、B、Si、Al、O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介电物质包括诸如ZrO2、TiO2、Al2O3及其混合物组成的填料,颜料包括诸如Cr、Cu、Co、Fe、TiO2及其混合物。密封部件220由具有相同热传导率的材料或比该材料具有更高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
密封材料220可由具有与电极掩埋壁214热传导率相同的材料形成,从而密封部件220和电极掩埋壁214可相互整体形成在主体中,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
同时,保护层215可形成在密封部件220和暴露放电单元230的电极掩埋壁214的侧壁上。通过等离子粒子溅射形成的保护层215防止电极掩埋壁214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受到损坏,且发出二次电子并减小放电电压。形成为具有特定的氧化镁(MgO)厚度的保护层215形成在电极掩埋壁214的侧面部分。
具有特定深度的第一槽210a形成在面对各放电单元230的透明基板210上。第一槽210a不规则地形成在各放电单元230中。磷光体层225设置在第一槽210a中。然而,本实施例的磷光体层225的设置不限于此。例如,磷光体层225可设置在电极掩埋壁214的侧壁上,在电极掩埋壁214中不形成保护层215。
磷光体层225具有产生具有紫外光的可见光的部分。也就是,形成在发射红光的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具有诸如Y(V,P)O4:Eu的磷光体层,形成在发射绿光的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具有诸如Zn2SiO4:Mn,YBO3:Tb的磷光体,形成在发射蓝光的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具有诸如BAM:Eu的磷光体层。
例如,诸如Ne、Xe及其混合物的放电气体被充入放电单元230中。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槽210放电区域被增加且放电区域被放大,这增加了等离子的数量,从而可以在较低电压操作等离子显示板200。因此,尽管具有高密度的气体Xe可用作放电气体,也可以在较低电压操作等离子显示板200,从而相当程度地增加发光效率。
现在参考图5描述制造等离子显示板200的方法。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图2所示的等离子显示板200的制造方法的视图。参考图5,基本水平的透明基板210利用蚀刻或喷砂而形成,且第一槽210a形成在透明基板210中。磷光体层贴覆盖在第一槽210a中并被风干或烘干以形成磷光体层225。
用于密封部件220和电极掩埋壁214的板与上述过程同时形成。用于电极掩埋壁214的板包括电极掩埋壁214、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以及保护层215。
第二介电板L2形成并堆叠在密封部件220的板L1上以形成电极掩埋壁214。形成第一放电电极260的图样的第三介电板L3形成在第二介电板L2上。第四介电板L4形成在第三介电板L3上。形成第二放电电极270的图样的第五介电板L5形成在第四介电板L4上。第六介电板L6形成在第五介电板L5上。在第二至第六介电板L2~L6形成在第一介电板L1上之后,放电空间中的放电单元230通过打孔和钻孔过程形成。通过风干和烘干过程设置第一至第六介电板L1~L6以形成电极掩埋壁214和密封部件220。
MgO被溅射以形成保护层215。第二至第六介电板L2~L6中的每个是独立的板。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至第六介电板L2~L6中的每个可由多个板形成。
透明基板210和密封部件220对齐以利用玻璃料等执行密封过程。废气和放电气体被连续地注入以制造等离子显示板200。此后可以执行诸如老化的多种后续过程。
等离子显示板200的电极掩埋壁214和密封部件220相互整体形成在主体中,类似的过程可单独执行,从而能容易地制造等离子显示板200。
现在描述操作等离子显示板200的方法。
在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执行寻址放电以选择一个放电单元230,在这个放电单元中执行维持放电。维持电压被施加于所选择的放电单元230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从而在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执行维持放电。因此,减小了被激励的放电气体的能级并发出紫外光。紫外光激励磷光体层225从而减小了被激励的磷光层225以发出可见光。该发射的可见光形成图像。
在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中,在维持电极106和107之间垂直地执行维持放电,从而相对地减小放电区域。然而,关于放电单元230执行等离子显示板200的维持放电,从而相对地增加放电区域。
等离子显示板200的维持放电根据放电单元230的侧壁形成封闭的曲线,并延伸到放电单元230的中心。因此,执行放电单元的区域被增加,且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中未使用的放电单元230内部的空间电荷有助于发光,从而增加等离子显示板200的发光效率。尤其,由于当前实施例的放电单元230具有圆形截面,关于放电单元230的所有区域一致地执行维持放电。
由于维持放电在放电单元230的中心被执行,原本是常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0的问题的由于充电粒子形成的磷光体物质的离子溅射被防止,从而尽管图像显示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并不形成永久的图像粘连。
通过在维持放电期间将电压施加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60和270产生的高热量可以通过电极掩埋壁214和密封部件220散发,从而降低了板的温度并减少了余像。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3D电极类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7根据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图6所示的放电单元、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和寻址电极。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3D电极类型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第一放电电极360、第二放电电极370和电极掩埋壁214中的寻址电极350。
更特别地,第一放电电极360和第二放电电极370在放电单元330中执行放电,并沿预定的方向延伸。各第一放电电极360包括按第一方向(X方向)设置的围绕各放电单元330的第一圈360a和连接第一圈360a的第一圈连接器360b。此外,各第二放电电极370包括围绕各放电单元330的第二圈370a和连接第二圈370a的第二圈连接器370b。
寻址电极350延伸至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360和370交叉。寻址电极350与电极掩埋壁214中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360和370垂直(Z方向)分开,并基本上垂直于透明基板210。各寻址电极350包括围绕各放电单元330的第三圈350a和连接第三圈350a的第三圈连接器350b。
为了减小寻址放电电压,第二放电电极370、寻址电极350和第一放电电极360顺序地按垂直于透明基板210的垂直方向设置。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寻址电极350设置得距离透明电极210最近或最远或形成在密封部件220上。
为了使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360和370之间的维持放电更容易,尤其为了减小用于启动维持放电的电压,寻址电极350执行寻址放电。寻址放电在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执行。当寻址放电结束时,正离子累积到扫描电极上,电子累积到公共电极上,从而使得扫描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更容易。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电极360作为扫描电极,第二放电电极370作为公共电极。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4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图8中沿IX-IX线截开从截面图。
参考图8和9,等离子显示板400包括透明基板410、密封部件420、电极掩埋壁414、第一放电电极460、第二放电电极470、介电层424、寻址电极480和磷光体层425。等离子显示板400还包括保护层415。
当前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400与前述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200的不同之处在于介电层424置于密封部件420和电极掩埋壁414之间,寻址电极480被掩埋在介电层424中。
等离子显示板400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可具有与等离子显示板200相同的表面放电结构,或可具有相反的放电结构。因此,反相放电类型等离子显示板400和介电层424将在下面描述。
透明基板410可由诸如玻璃的高度透明的材料形成。为了增加空间亮度对比度通过减小反射亮度而使透明基板410着色。
电极掩埋壁414形成在透明基板410上以定义放电单元430,并防止相邻放电单元430之间的电光色度亮度干扰。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形成放电单元430以具有四边形的界面。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密封部件420设置在电极掩埋壁414下方以密封放电单元430。放电层424置于电极掩埋壁414和密封部件420之间。介电层424可接触电极掩埋壁414的下表面。介电层424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且可由介电物质形成。介电层424可由与电极掩埋壁414相同的材料形成。
密封部件420可具有比透明基板410更高的热传导率。密封部件420可具有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介电物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420可由重量百分比大约为20%到大约70%的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形成。此外,密封组件420可由包含eGRAF材料的介电物质形成。密封部件420与密封部件220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密封部件420可具有与电极掩埋壁414相同的热传导率,或具有比电极掩埋壁414更高的热传导率。因此从放电电极对460和470以及寻址电极480产生的热量能容易地通过介电层424和密封部件420散发。
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形成在电极掩埋壁414内。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沿第一方向(图8中的Y方向)延伸,且相互面对放电单元430的中心。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具有反相放电结构,因此放电可以在放电单元430中统一地执行。
寻址电极480沿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交叉的第二方向(图8中的X方向)延伸。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寻址电极480设置在由介电物质形成的介电层424内,从而防止了放电损坏。第一放电电极460作为扫描电极,第二放电电极470作为公共电极。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被掩埋在电极掩埋壁414中。因此,电极掩埋壁414可由介电物质形成以防止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直接传导并防止由于电子和第一、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之间的碰撞而受到损坏,从而感应电荷并累积壁电荷。
保护层415形成在介电层424上,其暴露于电极掩埋壁414和放电单元430的侧壁。保护层415可由电极掩埋壁414的对应于放电单元430的部分表面上和介电层414的对应于放电单元的部分表面上的MgO形成。保护层415形成为具有MgO的特定的厚度。
具有特定深度的第一槽410a形成在面对各放电单元430的透明基板410上。第一槽410a不规则地形成在各放电单元430中。磷光体层425设置在第一槽410a中。磷光体层425在前述实施例中被详细描述,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例如,诸如Ne、Xe及其混合物的放电气体被充入放电单元430中。
制造等离子显示板400的方法与制造等离子显示板200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下面将描述操作等离子显示板400的方法。
在第一放电电极460和寻址电极480之间执行寻址放电以选择一个放电单元430,其中执行维持放电。维持电压被施加于所选择的放电单元430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460和470,从而在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之间维持放电。因此,减小了被激励的放电气体的能级并发射出紫外光。紫外光激励磷光体层425使得被激励的磷光体层425的能级减小以发出可见光。该发出的可见光形成图像。
图10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的截面图。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包括形成在密封部件220的底部表面上的底盘500,分别与等离子显示板200和400的密封部件220和420类似。
为了描述方便,现在将参考等离子显示板200和底盘500描述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
参考图10,底盘500散发等离子显示板200中产生的热量并支撑等离子显示板200。操作等离子显示板200的驱动部分(未示出)可设置在底盘500的一侧。
不同于常用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不需要后基板,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此外,制造等离子显示装置1000更为容易。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等离子显示板200和底盘500不相互接触。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详细地,为了散发从等离子显示板200中产生的热量或将该热量传递给底盘500,导热板可置于密封部件220和底盘500之间。此外,为了增加等离子显示板200和底盘500之间的机械固定力,附着部件例如双层带子可置于底盘500和密封部件220之间。
具有上述设计的本实施例的效果将在下面描述。
通常沿着可见光通过的光通路设置的电极形成在电极掩埋壁的内部,从而通过防止向外反射外部光,减少了形成在前基板中的组份的数量,相当程度地改进了可见光的透光率并增加了亮度,且增加了空间亮度对比度。
电极由除了ITO之外的材料形成,从而减少了电极的制造成本,且容易地增加了等离子显示板的面积。此外,由于不需要使用ITO,制造等离子显示板的成本被减少。
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前放电电极和后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被增加,操作电压被减小,从而在较低电压下执行多个放电。因此,在较低电压下操作整体的电路芯片,从而降低了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成本。
在放电电极对或寻址电极中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因此放电单元的温度被减小,且图像粘连不发生或被减少了。
等离子显示板不包括后基板,从而减小了等离子显示板的重量和成本。
等离子显示板的障壁和密封部件可相互整体形成在主体中,从而使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过程更容易。
尽管已经参考其特定的实施例特别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作的形式和细节上的不同改变没有脱离下面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
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透过的基板;
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
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
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比基板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形成;以及
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具有热传导率等于或高于电极掩埋壁的热传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该物质的重量比占大约20%至7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eGRAF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与电极掩埋壁相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和电极掩埋壁相互整体形成在主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各放电电极对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与放电电极对交叉的寻址电极,其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寻址电极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分开预定距离,并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覆盖电极掩埋壁对应于放电单元和密封部件的上表面的侧壁的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具有特定深度的槽形成在各放电单元中的基板内,磷光体层设置在槽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覆盖电极掩埋壁的侧壁的保护层。
14、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
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透过的基板;
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
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
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比基板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形成;
形成在密封部件和电极掩埋壁之间的介电层;
掩埋在介电层中的寻址电极,并与放电电极对交叉;以及
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具有热传导率等于或高于电极掩埋壁的热传导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由含铝材料、Si3N4和BeO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物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该物质的重量比占大约20%至70%。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密封部件包括eGRAF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介电层包括与电极掩埋壁相同的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具有特定深度的槽形成在各放电单元中的基板内,磷光体层设置在槽的内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覆盖电极掩埋壁的侧壁和介电层的上表面的保护层。
22、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
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显示图像的可见光透过的基板;
设置在基板下方并定义放电单元的多个电极掩埋壁;
位于电极掩埋壁中并在放电单元中执行放电的多对放电电极;
设置在电极掩埋壁下方的密封部件,其与基板一起密封放电气体,并由比基板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形成;
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层;以及
与密封部件的表面相对的密封部件的表面上的底盘,电极掩埋壁设置在底盘上并支撑该等离子显示板。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组合密封部件和底盘的组合部件置于密封部件和底盘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导热板置于密封部件和底盘之间没有设置组合部件的区域内。
CNA2006101719559A 2005-11-12 2006-11-10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Pending CN19759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108297A KR100787434B1 (ko) 2005-11-12 2005-11-12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50108297 2005-1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5975A true CN1975975A (zh) 2007-06-06

Family

ID=3768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719559A Pending CN1975975A (zh) 2005-11-12 2006-11-10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08906A1 (zh)
EP (1) EP1786012A3 (zh)
JP (1) JP2007134323A (zh)
KR (1) KR100787434B1 (zh)
CN (1) CN19759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8099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318857B2 (ja) 2007-05-16 2013-10-16 ザ ボード オブ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イリノイ 機械的応力低減型のマイクロキャビティ・プラズマ装置アレイおよび電極
EP2203940B1 (en) * 2007-10-25 2013-04-0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rray of microcavity plasma devices with microcavities having curved sidewalls and method of forming such array
US8179032B2 (en) * 2008-09-23 2012-05-1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llipsoidal microcavity plasma devices and powder blasting formation
US8541946B2 (en) * 2009-12-17 2013-09-2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Variabl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metal and metal oxide microplasma lamps and fabrication
US8603862B2 (en) * 2010-05-14 2013-1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cise-aligned lock-and-key bonding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1566A (en) * 1996-07-23 1999-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H10116556A (ja) * 1996-10-14 1998-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の隔壁構造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US6140767A (en) * 1997-04-25 2000-10-31 Sarnoff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having specific substrate and barrier ribs
JPH11329262A (ja) * 1998-05-14 1999-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647584B1 (ko) * 2003-10-09 2006-11-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15203B1 (ko) * 2004-01-20 2006-08-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51902B1 (ko) * 2004-02-05 2006-02-16 한국기계연구원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배면판
KR20050105411A (ko) * 2004-05-01 2005-11-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69411B1 (ko) * 2004-10-25 2007-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60158075A1 (en) * 2005-01-14 2006-07-2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thermal dissipation-equi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ht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34323A (ja) 2007-05-31
US20070108906A1 (en) 2007-05-17
EP1786012A3 (en) 2008-07-30
KR100787434B1 (ko) 2007-12-26
KR20070050733A (ko) 2007-05-16
EP1786012A2 (en)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9244A (zh) 气体放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303116A (zh) 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975975A (zh) 等离子显示板以及包括该等离子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881515A (zh) 电极端子部分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2509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320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8106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8421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91255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92106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90596A (zh) 显示装置
CN1300045A (zh) 电极板、具有电极板的气体放电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1567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86275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3798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1712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7021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003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CN1691258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1567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44263A (zh) 具有倾斜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0867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91259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83400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8120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