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470A - 成像装置和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和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92470A CN1892470A CN 200610100266 CN200610100266A CN1892470A CN 1892470 A CN1892470 A CN 1892470A CN 200610100266 CN200610100266 CN 200610100266 CN 200610100266 A CN200610100266 A CN 200610100266A CN 1892470 A CN1892470 A CN 18924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ontrol unit
- factor
- system control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成像装置中,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成像单元,使用预定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控制成像的成像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响应控制信号提供电能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返回因素监控单元检测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并且检测在该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启动之前输出指示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给该成像控制单元。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基于该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到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预定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省电模式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装置、传真装置、复印装置和数字复印机,并且涉及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保观点来看,对于成像装置的省电有很大的需求。在利用电子照相处理的成像装置的情况中,其定影单元(fixing unit)的能耗是主要的。获得成像装置的省电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禁止或停止电源的供给,从而在待命模式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比在激活模式下定影单元的温度要低。
近来,提出了一种成像装置,在省电模式期间不仅停止提供电能给定影单元,而且停止提供电能给整个成像装置或其大部分功能部件。例如,参见日本公开号为11-126000的专利申请。
依照如上所述的成像装置,通过设置成像装置在省电模式可以将待机模式下的能耗降低为小于几瓦特(w),并且可以增加省电效果。
然而,即使由系统控制单元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的返回因素(returnfactor)不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例如,当通过网络从连接到该成像装置的外部装置接收诸如询问主部分纸盒中的纸张尺寸的装置管理指令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在其启动时尽快开始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而不等待系统控制单元的启动完成。由于这个原因,在上述成像装置的例子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伴随者初始化处理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能耗或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改进的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消除了上述的问题。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在省电模式下停止向系统控制单元的CPU供给电能,成像装置适合于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有效地抑制电子照相处理的不必要的初始化,从而可以减少能耗并可以抑制噪声的产生。
在解决或减少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成像单元,使用预定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成像控制单元,控制该成像单元的成像;电源单元,响应从系统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号,至少提供电能给成像单元、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返回因素监控单元,设置在系统控制单元中,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其中,当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该返回因素监控单元在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启动之前,输出指示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给成像控制单元;和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基于通知信号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到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预定处理。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设置返回因素监控单元用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线路输出传递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脉宽调制脉冲给成像控制单元。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提供错误检测单元,在返回因素监视单元输出的脉宽调制脉冲在固定的时间周期持续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确定出现了错误。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即使在省电模式该电源单元也提供电能给返回因素监控单元,从而返回因素监视单元工作在省电模式。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当返回因素监控单元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系统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单元重新开始至少给成像单元、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提供电能。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提供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基于从返回因素监控单元接收的、作为通知信号的数字信号所指示的码确定在返回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成像单元使用的电子照相处理。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提供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基于从返回因素监控单元接收的、作为通知信号的数字信号的脉冲宽度确定在返回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成像单元使用的电子照相处理。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提供返回因素监控单元用于控制电源单元在正常模式至少供给电能给成像单元、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并且控制电源单元在省电模式停止供给电能给成像单元、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配置为:成像控制单元通过指令线路连接至系统控制单元。
此外,在解决或减少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控制成像装置的方法,该成像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成像单元,使用预定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成像控制单元,控制该成像单元的成像;电源单元,响应从系统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号,至少提供电能给成像单元、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返回因素监控单元,设置在系统控制单元中,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该方法包括:当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在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启动之前,输出指示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给成像控制单元;和基于通知信号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预定处理。
依照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可以仅在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要求成像时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当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不要求成像时,禁止电子照相处理的不必要的初始化,从而可以减少能耗,并可以拟制噪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更加明显。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使用承载一个离散分开的码的数字信号作为通知信号的通知方法的示意图,该码分别指定给在省电模式期间可能发生的至正常模式的不同的返回因素。
图3A,3B和3C是说明使用一个脉宽调制脉冲作为通知信号的通知方法的示意图,在该脉宽调制脉冲中,离散分开的脉冲宽度分别指定给在省电模式期间可能发生的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
图4是显示提供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中的错误检测单元的功能组成的方框图。
图5A和5B是分别显示在正常条件下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通知信号的波形和在错误条件下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通知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显示数字复印机的组成的方框图。
图10是显示另一个数字复印机的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说明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成像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给出相关技术的成像装置的描述,以便通过比较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图9显示作为相关技术的成像装置的数字复印机的组成。在图9的该数字复印机50中,文档70的图像数据由读取控制单元51读出,并且由发动机控制单元56的图像处理部(图未示)执行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而该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写控制单元57。
传感器52、离合器和螺线管(CL&SOL)53、自动文档进给装置(ADF)54和纸张进给装置55也连接至该发动机控制单元56。该传感器52包括检测在ADF 54上的文档的设置的ADF文档传感器和检测用于将该文档压在接触玻璃上的压力板的开/关状态的压力板开/关检测传感器。该自动文档进给装置(ADF)54自动地进给文档。在纸张进给装置55中,存储大量记录纸页,且这些记录纸页一张一张地进给。
写控制单元57基于图像处理单元发送的图像数据执行激光二极管的发射控制,从而使用已知的电子照相处理器61利用来自写控制单元57的激光束在光电导体(图未示)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
在该电子照相处理器61中,光电导体的表面被充电,该光电导体的充电表面暴露给激光束,该静电潜像图像形成在该光电导体表面上。该形成的静电潜像图像利用调色剂显影,且形成调色剂图像。该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传送至从纸张进给装置55传送的记录纸页(复印纸)上,且通过定影加热器59加热的定影单元(图未示)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记录纸页上,从而生成拷贝71。
该定影加热器59由发动机控制单元56和定影控制单元58控制,从而定影单元在操作期间维持在期望的温度。
上面提到的成像操作是由系统控制单元64控制,从而可以得到图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以及操作的各种模式的调节。
在实现用户界面的操作面板62上,在操作面板上的输入单元和显示器(两者都未显示)是由设置在操作面板62中的操作面板控制单元63控制的。与成像操作相似,从操作面板62的输入单元输入的输入数据以及输出至操作面板62的显示器的显示数据是由系统控制单元64控制的。
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65-67分别连接至系统控制单元64,以便连接数字复印机50和外部装置,例如打印机或传真机,从而可以通过网络在数字复印机50和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通信。当请求包括打印、传真发送和外部装置接收的操作时,由系统控制单元54控制数字复印机50,从而实现多功能外围装置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图9的数字复印机中的省电模式。
通常,在省电模式中,通过控制定影加热器59的温度低于成像操作时的温度,或停止电源供应来减少能耗。该省电模式也叫做关模式(off-mode)或休眠模式。
在省电模式期间,停止提供电能给数字复印机50的部分,而不是系统控制单元54、检测正常模式返回事件(叫做返回因素)的发生的传感器52和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65-67的一部分,显著地减少了电源消耗。
在图9的数字复印机的例子中,当维持(激活)在省电模式期间当检测到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的传感器52输出的信号时,响应返回因素之一的发生,系统控制器64维持输出至电源60的电源控制信号。而且,恢复从电源至发动机控制电源56和包括电子照相处理器61的成像单元的电能供给,从而数字复印机50返回正常模式。例如,返回因素的发生可以包括由压力板开/关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板的开/关状态,由ADF文档传感器检测的ADF上的文档的设置,操作面板62的电源开关的按压和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65-67接收的数据的发生。
图10显示另一个相关数字复印机的组成。在图10的数字复印机中,实现用户接口的操作面板101连接到系统控制单元102。
系统控制单元102控制操作面板101的输入单元和显示器(两者都未显示),接收从操作面板101的输入单元输入的输入数据并输出在操作面板101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数据。
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分别连接至系统控制单元102,以便连接数字复印机50至外部装置,例如个人电脑,从而可以通过网络在数字复印机和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在系统控制电源102的控制下,可以实现一些操作,包括使得发动机103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数据打印在记录纸上的打印功能,通过通信线路例如公共电话网络发送传真数据至外部装置的传真发送功能,通过通信线路从外部装置接收传真数据的传真接收功能和图像读取功能。
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108例如是ADF文档传感器,检测ADF上的文档的设置。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109例如是压力板开/关检测传感器,检测用于将文档压在接触玻璃上的压力板的开/关状态。这些传感器是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的传感器。
系统控制单元102包括CPU 120,ROM 121,RAM 122和ASIC 123。CPU120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121中的程序并使用RAM 122作为工作区域,执行操作面板、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的转移和发动机103的控制。
至发动机103的控制指令的传送是通过指令线路110并经由ASIC123执行的。
发动机103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图像输入单元131和图像输出单元132。图像输入单元131是将通过扫描装置从文档读出的图像数据输入给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读取控制单元。写控制单元在输出单元132输出电子照相处理中由发动机控制单元处理的图像之后写入图像数据,光电导体的表面被充电,该光电导体的充电的表面暴露在激光束中,并且在该光电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该形成的静电潜像图像由调色剂显影,且形成调色剂图像。该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加热器加热的定影单元(图未示)定影在从纸张进给装置传送的记录纸页(复印纸)上,生成拷贝。这些操作是由电子照相处理61执行。
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包括CPU 133、ROM 134、RAM 135和ASIC 136。CPU 133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134中的程序并使用RAM 135作为工作区域控制发动机103中的成像处理。
从系统控制单元102给发动机103的控制指令的传送是通过指令线路110且经由ASIC 136执行的。
图10的数字复印机在省电模式下停止从电源104给包括定影控制单元(未显示)、定影加热器(未显示)和操作面板101的各个单元的电能供给。
为了从正常模式切换至省电模式,系统控制单元102取消(或无效)通过电源控制信号线111输出至电源104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
当电源104继续通过电源线112提供电能P1给系统控制单元102时,电源104响应该取消的电源控制信号停止提供电能给操作面板101。
因为电源104同样停止通过电源线113提供电能P2给发动机103,至图像输入单元131、图像输出单元132、定影控制单元、定影加热器和发动机103的电能供给被停止。
在图10的数字复印机中,在省电模式下,停止电能P2的供给,且发动机控制单元130的CPU 133不工作。然而,通过电源线112的电源P1的供给被维持,且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工作。
在省电模式期间维持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电能供给的理由是:当启动UNIX(注册商标)系统的操作系统(OS)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为系统控制单元102适合于允许网络通信。
虽然说从电源停止开始到这样的OS需要时间,要求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来的数据接收处理、接收数据的处理,因为需要CPU 120,CPU120的电能供给不能停止,这是因为包括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的组成。
同样存在具有上述的数字复印机的组成但不包括外部接口的数字复印机(叫做基本系统)。
不包括外部接口的数字复印机已参照图10说明了,但是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可以从这个例子的结构中省略。
在该基本系统的例子中,至CPU 120的电能供给可以在省电模式期间停止。
在该基本系统中从省电模式返回至正常模式根据返回因素的发生来执行,例如第一和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108-109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和操作面板101的电源开关(图未显示)的按压。它是在上述的返回因素中的任一个发生时执行。
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通过电源控制信号线111输出至电源104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且电源104重新开始提供电能P1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120,以及相应地提供电能P2给发动机103。
下面将描述从省电模式返回至正常模式时相关技术的数字复印机中的发动机的操作。
1.在基本系统中,假设在省电模式下停止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的电能供给。当包括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108或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109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和操作面板101的电源开关的按压的返回因素之一发生时,执行返回至正常模式。
因为可以考虑该操作是想要使用该成像装置作为复印机的用户的操作,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至电源104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且重新开始从电源104给包括CPU 120和发动机103的每个单元的电能供给。发动机103响应该电能的供给通过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而启动。
2.在具有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的数字复印机中,假设在省电模式期间没有停止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的电能供给。在该情况下,当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108或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109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接收数据,和操作面板101的电源开关的按压的任一个情况发生时,执行从省电模式返回至正常模式。
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电源控制信号sig1,且重新开始从电源104给包括发动机103的各个单元的电能供给。
如在上述的基本系统的情况那样,发动机103响应该电能供给通过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来启动。
但是,当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接收数据而发生从省电模式返回至正常模式时,处理随着从外部接口接收的数据的种类而变化。
例如,由于从第一外部接收105接收打印机的打印数据时执行在记录纸上打印的处理,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电源控制信号sig1,并重新开始从电源104给包括发动机103的各个单元的电能供给,而且类似于基本系统,响应该电能供给,发动机103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并启动它。
但是,当从第一外部接口105接收例如“主部分纸盒中纸张尺寸的询问”的装置管理指令时,不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而且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电源控制信号sig1。
发动机控制单元130接收给发动机103、且通过它重新开始来自电源104的电能供给,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启动,并且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将纸张尺寸通知系统控制单元102。
由于上述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也伴随噪声的发生,依照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种类,不仅消耗电能,而且需要改变是否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的控制。
来自系统控制单元102的控制指令确定是否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选择和启动上述发动机103,以及是否使它启动而不执行。
即,在基本系统中,当在省电模式期间停止从电源104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的电能供给时,发动机控制单元130通过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来启动。
但是,由于系统控制单元102的OS的启动,系统控制单元102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发动机控制单元130不能在固定时间内发出控制指令。
在具有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的数字复印机中,当从电源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02的电能供给没有停止时,发动机控制单元130通过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来启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控制单元102的OS已经启动,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发布控制指令。
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108或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109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当它是操作面板101的电源开关的按压、“随电子照相处理初始化启动”的控制指令的任一个时,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在固定时间内发送。
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是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105-107接收的数据,并且在不需要打印的情况下,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在固定时间内发送“无电子照相处理初始化开始”的控制指令。
在成像装置包括外部接口的情况下,因为给CPU的电能供给不能停止,存在与基本系统相比时能耗显著增大的问题。
当打印机选择负载率是随着网络装置和彩色成像装置的扩展而增加时,即使以环境问题为例子,它变为问题了。
因而,同样在成像装置包括外部接口的例子中,执行直至CPU启动时的功能的组件可以在ASIC等中执行外部接口的处理,从而CPU的电源可以停止。
因为在省电模式下可以停止给CPU的电能供给,没有了基本系统能耗变化大的问题。
图11是说明当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108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发生作为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该相关技术的成像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
为了描述方便,假设这个例子的成像装置是该基本系统,而且在省电模式期间停止给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的电能供给。
如图11(a)所示,当第一返回传感器108检测到用户的ADF的文档设置时,系统控制单元102维持给电源104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图11(b))。
响应该电源控制信号sig1的维持状态,电源104重新开始给包括CPU 120和发动机103的各个单元提供电能(图11(c),(d))。
此时,当发动机103的CPU 133接收电源时,CPU 133马上启动(图11(e))。然而,在完成CPU 120启动前,系统控制单元102的CPU 120需要一定时间(图11(f))。
即使CPU 120仍在启动,CPU 133已经启动且从指令线路110接收指令。然后,发动机控制单元130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的初始化处理,从而启动发动机(图11(g))。
然而,即使在省电模式期间系统控制单元检测到的返回因素不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发动机控制单元也在它一启动时就开始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而不等待系统控制单元的启动完成。由于这个原因,在上述的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伴随着该初始化处理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能耗和噪声发生这样的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下所述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适合于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有效地抑制电子照相处理的不必要的初始化,从而可以减少能耗和可以抑制噪声的产生。
图1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数字复印机的组成。
在图1的数字复印机中,实现用户接口的操作面板1连接至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系统控制单元2控制操作面板1的输入单元和显示器(两者都未显示)。
在系统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从操作面板1的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在ASIC 23接收,而且显示的数据通过ASIC 23输出至操作面板1的显示器。
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而且这个数字复印机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例如个人电脑的外部装置,从而通过网络实现数据通信。
系统控制单元2通过ASIC 23发送数据至外部装置或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在正常模式期间,在系统控制单元2的控制下实现下面功能之一:使用发动机3将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数据打印在记录纸上的打印功能,通过通信线路,诸如公共电话网络将传真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或从外部装置接收传真数据的传真发送或接收功能和图像读取功能。
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作为外部接口单元的功能,连接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从而可以在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数据通信。
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和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9分别连接ASIC 23。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例如是文档检测传感器,检测ADF(自动文档进给器)上的文档设置。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例如是压力板开/关状态检测传感器,检测用于将文档压在接触玻璃上的压力板的开/关状态。这些传感器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ASIC 23。
操作面板1、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和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作为输入操作信息给数字复印机的输入单元。
系统控制单元2包括CPU 20,ROM 21,RAM 22和ASIC 23。CPU 20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21中的程序并使用RAM 22作为工作区域控制操作面板1、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和发动机3。
由CPU发送至发动机3的控制指令通过指令线路40从ASIC 23传送至发动机3的发动机控制单元30。
系统控制单元2作为控制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成像控制单元)30的整个成像装置的系统控制单元。
ASIC 23即使在省电模式也从电源4接收电能供给,且ASIC 23工作在省电模式。
ASIC 23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由ASIC 23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的各种返回因素可以包括:操作面板1上的电源开关的按压,通过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数据输入,当检测到ADF上文档的设置时来自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ADF文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和当检测到用于将文档按压在接触玻璃上的压力板的开/关状态时来自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压力板开/关状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的ASIC 23作为返回因素监视单元。
当检测到返回因素之一发生时,ASIC 23维持电源控制信号sig1,并通过电源控制信号线41输出至电源4。
响应该维持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重新开始通过电源线42从电源4到系统控制单元2、ROM 21和RAM 23的电能P1的供给,且重新开始通过电源线43从电源4到发动机3和发动机控制单元30的电能P2的供给。
一旦检测返回因素中之一发生时,ASIC 23就在系统控制单元2的CPU20启动完成之前,通过通知信号线44输出指示与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在这种情况下的ASIC 23实现输出上述通知信号至发动机控制单元30的功能,作为返回功能监视单元。
在省电模式期间一旦检测到返回因素的发生,ASIC 23的上述功能就输出通信信号sig2至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图7是说明在省电模式期间第一外部接口5通过网络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作为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
如上所述,在图1的成像装置中,在省电模式中停止给系统控制单元2的CPU 20的电能供给。在这个例子中,从第一外部接口5接收的数据是打印数据,而且必须执行将数据打印在记录纸上的打印处理。
如图7(a)所示,当ASIC 23检测到通过网络第一外部接口接收到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时,ASIC 23维持给电源4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图7(b))。
响应该维持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电源4重新开始将电能提供给包括系统控制单元2的CPU 20和发动机3的CPU 33的各个单元(图7(c),(d))。
此时,当接收到电能提供时,发动机3的CPU 33立即启动(图7(e))。然而,直至系统控制单元2的CPU 20的启动完成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图7(f))。
即使CPU 20仍然在启动,由于CPU 33接收从指令线路40发送的指令,发动机控制单元30执行成像处理所要求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并启动发动机(图7(g))。
另一方面,一旦检测到返回因素的发生,ASIC 23就在系统控制单元2的CPU 20的启动完成之前,通过通知信号线44将指示与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信息(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sig2输出至发动机控制单元30(图7(h))。
当CPU 20和CPU 33分别执行启动完成时,同时地执行通过ASIC 23输出的通知信号sig2将返回因素信息通知发动机控制单元30,独立地检测返回因素的发生。
在图1的数字复印机中,通知信号线44包括一条或多条信号线(也称为硬线)。
当仅使用一条信号线时,通知信号的内容改变了,并且通知指示两种或多种返回因素的内容的信息。
当使用两条或多条信号线时,通过相应于两种或多种的返回因素而结合的两条或多条信号线发送通知信号通知各种的返回因素。
在正常模式下,ASIC 23控制电源4(电源单元),从而来自电源4的电能至少提供给发动机3(成像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30(成像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单元2(系统控制单元),操作面板1(输入单元)和外部接口单元。而且在省电模式下,ASIC 23执行停止将来自电源4的电能至少提供给发动机3(成像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30(成像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2(系统控制单元)的功能。
对于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当从省电模式返回正常模式时,可以在CPU20启动完成之前控制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输入的接收数据。
发动机3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30、图像输入单元31和图像输出单元32。图像输入单元31是通过扫描单元从文档读出的图像数据输入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的读取控制单元。
图像输出控制单元32包括光学写单元,根据由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来调制发射的激光束,并通过激光束光学地将图像写在光电导体(未显示)的表面。该图像输出单元32包括成像单元,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在成像单元中,光电导体的表面被充电,该光电导体的充电表面暴露在激光束中,从而静电潜像图像形成在该光电导体表面上。此外,在成像单元中,该形成的静电潜像图像由调色剂显影,以在光电导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使用由定影加热器加热的定影单元该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页(拷贝纸张)上,从而生成拷贝。
在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中,主要执行包含在成像单元中的光电导体、充电单元、传送单元、定影单元等的初始化。
发动机控制单元30包括CPU 33、ROM 34、RAM 35和ASIC 36。CPU 33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34中的程序并使用RAM 35作为工作区域控制发动机3中的上述处理。
通过指令线路40并经由ASIC 36执行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的发动机3的控制指令的传送。
发动机控制单元30实现成像控制单元的功能,控制成像单元的成像。
ASIC 36实现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的功能,在返回正常模式时,基于ASIC 23通知发动机控制单元30(成像控制单元)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初始化电子照相处理。
电源4实现电源单元的功能,包括通过电源线(未显示)给操作面板1、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和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供给电能,通过电源线42给系统控制单元2供给电能P1,和通过电源线43给发动机3及发动机控制单元30提供电能P2。
在图1的数字复印机中,为了从正常模式切换至省电模式,ASIC 23取消电源控制信号sig1。
响应该取消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电源4停止给发动机3和发动机控制单元43供给电能P2,并停止给系统控制单元2供给电能P1。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给操作面板1、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以及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供给电能。
因此,图像输出单元32、定影控制单元、定影加热器和发动机3未激活,而且不允许图像输入单元31接收图像数据。
下面描述从省电模式返回正常模式时数字复印机的操作。
作为在省电模式期间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可以发生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或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的输出信号的维持状态,操作面板1的电源开关的按压和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接收的数据中的任一个情况。当维持电源控制信号sig1且通知信号线44由一条信号线构成时,ASIC 23通过通知信号线44将图2所示的指示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sig2通知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图2是说明使用数字信号作为通知信号的通知方法的示意图,该数字信号携带分别指定至正常模式的不同返回因素的离散分开码之一,该返回因素可能发生在省电模式期间。
如图2所示,假设通知信号sig2是三比特数字信号。当检测到数字复印机的主电源开关接通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000”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维持第一返回因素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001”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维持第二返回因素传感器9的输出信号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011”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虽然省略的图例,当提供第三返回因素传感器并维持第三返回因素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111”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检测到数字复印机的操作面板1的电源开关接通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100”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出现从第一外部接口5接收的数据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101”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出现从第二外部接口6接收的数据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110”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当出现从第三外部接口7接收的数据时,ASIC 23输出具有比特2-0“111”的通知信号sig2给发动机控制单元30。
响应从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接收的电源控制信号sig1,电源4重新开始电能P1和P2的供给。响应该电能供给,启动系统控制单元2和发动机控制单元30。当通知信号sig2的比特设置为“000”,“001”,“010”,“011”或“100”时,考虑到用户想要使用该数字复印机作为拷贝机器。在这些情况下,发动机控制单元30控制发动机3,从而通过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来启动它。
当通知信号sig2的比特设置为“110”,“101”或“111”时,发动机控制单元30的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是出现从第一至第三外部接口5-7接收的数据的情况。
由于在经由ASIC 23接收的、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是打印机打印数据时在记录纸上执行打印处理,所以执行成像所需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且启动发动机3。
然而,由于包括在主要单元纸盒中的纸张尺寸询问的装置管理指令是从外部装置接收时,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不是必要的,因此不执行发动机3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
在这个情况下,仅发动机控制单元30启动,且发动机控制单元30将主要单元纸盒中的纸张尺寸通知系统控制单元2。
发动机控制单元30的ASIC 36基于通过通知信号线44从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接收的通知信号sig2的内容和通过指令线路43从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接收的指令的内容,执行是否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和启动发动机3以及是否使其启动而不执行初始化处理的判断。
因此,不能由发动机控制单元30判断返回因素信息的细节,开始发动机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并且开始或进行可以适当地执行该选择,而且它可能控制不必要的能耗或噪声的发生。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系统控制单元2的ASIC 23在省电模式期间监视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
通知信号sig2通过通知信号线44发送至发动机控制单元30,该通知信号sig2指示与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它同时检测返回因素之一的发生。
在步骤S21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检测是否有来自通知信号线44的通知信号sig2的输入。
当在步骤S21中有通知信号线44的输入时,在步骤S22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获得由通过通知信号线44接收的通知信号sig2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
在步骤S23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基于在步骤S22获得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控制单元30作为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
当使用图2的通知方法时指定给两个或多个返回因素的码,预先存储一个表,它定义与指示对应每个ROM 134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必要性的信息的相关,并且CPU 133查阅这个表。
基于由通知信号sig2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可以确定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必要性。
可选择的,实现上述功能以确定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必要性的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可以形成作为ASIC 36中的电路元件。
当在步骤S23中确定返回因素不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时,在步骤S24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返回正常模式,不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
在步骤S25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通过指令线路40发回响应消息给系统控制单元2。并且终止图8的处理。
当在步骤S23确定返回因素需要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时,在步骤S26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开始电子照相处理的初始化处理。
在步骤S27中,发动机控制单元30返回正常模式,且结束这个处理。
接着,可以利用脉宽调制(PWM)驱动脉冲通知上述通知信号。
图3A,图3B和图3C是说明使用通知信号作为脉宽调制脉冲的通知方法的示意图,该脉宽调制脉冲分配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两个或多个返回因素分别作为脉冲宽度差。
图3A显示当维持第一返回传感器8的信号时输出的通知信号sig2的波形,它是使在周期T中的预定脉冲宽度twa为高电平的信号。
图3B显示当操作面板1的电源开关设置为接通时输出的通知信号sig2的波形,它是使在周期T中预定脉冲宽度twb为高电平的信号。
图3C显示当发生从第一外部接口5接收数据时输出的通知信号sig2的波形,它是使在周期T中预定脉冲宽度twc为高电平的信号。
因此,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或占空度(duty),满足条件twa<twb<twc,分别指示不同种类的返回因素。在这个例子中,假设有硬线路(hard line)的情况。
必然的事实,两条或多条硬线路的组合是足够的,而不应该仅限于这个例子。因此,可以减少作为通知装置的硬线路的数目,且可以减少数字复印机的成本。
当使用图3的通知方法时,最好提供错误检测单元,判断通知的脉宽调制脉冲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时间超出固定时间,这对于发动机控制单元30是不正常的。
图4显示设置在发动机控制单元30中错误检测单元37的功能组成。
错误检测单元37包括监视定时器。该错误检测单元37监视给通知信号sig2的ASIC 23的边缘输入是否在设置为预先存储的参考值“a”的周期内。
当没有给通知信号sig2的ASIC 23的边缘输入进入设置为参考值“a”的周期内时,错误检测单元37使错误标记F维持。
图5A显示在正常时间通知的通知信号sig2的波形,且错误检测单元37通过检测在设置为参考值a的周期T内脉冲宽度twb的边缘输入确定是正常的。
图5B显示在异常时间通知的通知信号sig2的波形,且错误检测单元37仅检测设置为参考值a的周期T内的高电平信号而不检测脉冲宽度twb的边缘输入确定是异常的。
超过周期T的值被设置为图4的参考值a。用于检测上述的边缘输入的脉冲宽度twb可以随意设置。
虽然在这个例子中高电平脉冲宽度用于边缘输入,也可以使该波形在高电平信号中形成周期T中的低电平脉冲宽度twb。
图6是说明当在省电模式期间发生出现到常模式的返回因素时由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这个例子中,在图1的数字复印机的电源开关接通时,发动机控制装置30执行图6的处理。
在步骤S1,发动机控制单元30通过电源接通执行开始处理,而在步骤S2中判断从错误检测单元37输出的错误标记F是否为通(维持)。
当错误标记F没有在通状态时,发动机控制单元30执行开始模式中的判断,而在步骤S3中执行正常处理,并结束该处理。如果错误标记F在步骤S2中为通,发动机控制单元30将在步骤S4中呈现错误消息。
当检测到错误标记F的维持状态时,发动机控制单元30显示错误消息。
如图5B所示,当通知信号sig2是超过固定时间的“高(H)电平”或“低(L)电平”时,通过判断它为异常的,发动机控制单元30可以在系统控制单元的软件开始系统控制单元2的异常操作之前判断,且其可以在加电时快速通知用户异常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也可应用于执行成像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装置和传真装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以作出各种更改和修改。
此外,本申请是基于并且要求2005年7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5-196628和2006年6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6-154978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控制单元;
成像单元,使用预定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
成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成像单元的成像;
电源单元,响应从该系统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号,至少提供电能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
返回因素监视单元,设置在该系统控制单元中,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其中当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在该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启动之前输出指示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给该成像控制单元;和
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基于该通知信号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到该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预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被提供用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线路输出传递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脉宽调制脉冲给该成像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错误检测单元,在由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输出的脉宽调制脉冲在固定的时间周期上持续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确定出现了错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特征在于:
即使在省电模式,该电源单元也提供电能给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从而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工作在省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该系统控制单元控制该电源单元重新开始至少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提供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被提供用于:基于从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接收的、作为该通知信号的数字信号所指示的码,确定返回到该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成像单元使用的电子照相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初始化必要性判断单元被提供用于:基于从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接收的、作为该通知信号的脉宽调制脉冲的脉冲宽度,确定在返回到该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成像单元使用的电子照相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返回因素监视单元被提供用于控制在该正常模式的该电源单元至少供给电能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并且被提供用于控制在省电模式的该电源单元停止供给电能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控制单元通过指令线路连接至该系统控制单元。
10.一种控制成像装置的方法,该成像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成像单元,使用预定处理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成像控制单元,控制成像单元的成像;电源单元,响应从系统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号至少提供电能给该成像单元、该成像控制单元和该系统控制单元;返回因素监控单元,设置在系统控制单元中,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至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该方法包括:
当在省电模式期间检测到正常模式的返回因素的发生时,在该系统控制单元完成启动之前,输出指示与该检测的返回因素相关的返回因素信息的通知信号给成该像控制单元;和
基于该通知信号指示的返回因素信息,确定在返回到正常模式时是否需要初始化该预定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96628 | 2005-07-05 | ||
JP2005196628 | 2005-07-05 | ||
JP2006154978 | 2006-06-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2470A true CN1892470A (zh) | 2007-01-10 |
CN100517095C CN100517095C (zh) | 2009-07-22 |
Family
ID=3759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0026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7095C (zh) | 2005-07-05 | 2006-07-05 | 成像装置和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17095C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45197A (zh) * | 2009-07-03 | 2011-01-12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气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电气装置中控制供电的方法 |
CN102189846A (zh) * | 2010-02-26 | 2011-09-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271199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电力供应控制方法 |
CN101676810B (zh) * | 2008-09-17 | 2013-01-09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009822A (zh) * | 2011-09-27 | 2013-04-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369023A (zh) * | 2012-03-30 | 2013-10-23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远程启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33205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节电控制方法 |
CN103685847A (zh) * | 2012-09-11 | 2014-03-26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905681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639780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376476A (zh) * | 2014-08-11 | 2016-03-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26460A (zh) * | 2017-08-03 | 2017-12-01 | 合肥祥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传真机显示控制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45700B2 (ja) | 2011-02-16 | 2014-1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電回路、放電回路を有する電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52320B2 (ja) * | 2011-04-13 | 2016-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2006
- 2006-07-05 CN CNB2006101002669A patent/CN10051709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6810B (zh) * | 2008-09-17 | 2013-01-09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945197B (zh) * | 2009-07-03 | 2013-09-11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气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电气装置中控制供电的方法 |
CN101945197A (zh) * | 2009-07-03 | 2011-01-12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气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电气装置中控制供电的方法 |
US8578181B2 (en) | 2009-07-03 | 2013-11-05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in electric device |
CN102189846B (zh) * | 2010-02-26 | 2014-04-0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189846A (zh) * | 2010-02-26 | 2011-09-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271199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电力供应控制方法 |
CN102271199B (zh) * | 2010-06-07 | 2015-07-1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电力供应控制方法 |
CN103009822A (zh) * | 2011-09-27 | 2013-04-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009822B (zh) * | 2011-09-27 | 2015-02-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369023A (zh) * | 2012-03-30 | 2013-10-23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远程启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33205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节电控制方法 |
CN103533205B (zh) * | 2012-07-03 | 2016-03-0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节电控制方法 |
CN103685847B (zh) * | 2012-09-11 | 2017-04-1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685847A (zh) * | 2012-09-11 | 2014-03-26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3905681B (zh) * | 2012-12-25 | 2017-07-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9319551B2 (en) | 2012-12-25 | 2016-04-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initialization operation is performed based on stored degeneracy information |
US9536185B2 (en) | 2012-12-25 | 2017-0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3905681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9904882B2 (en) | 2012-12-25 | 2018-02-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4639780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639780B (zh) * | 2013-11-07 | 2018-05-0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521529A (zh) * | 2013-11-07 | 2018-09-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扫描装置 |
CN105376476A (zh) * | 2014-08-11 | 2016-03-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9915995B2 (en) | 2014-08-11 | 2018-03-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CN105376476B (zh) * | 2014-08-11 | 2019-0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26460A (zh) * | 2017-08-03 | 2017-12-01 | 合肥祥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传真机显示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17095C (zh) | 2009-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92470A (zh) | 成像装置和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 |
CN101046669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其控制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 |
CN101056345A (zh) | 图像处理器 | |
CN1282552C (zh) | 电源管理装置、文件服务器、打印机及系统、计算机软件 | |
CN1207888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
CN1146756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051209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46925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固件的重写方法、重写程序及记录媒体 | |
CN1925534A (zh) |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67046A (zh) | 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 |
CN162522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案形成方法及其程序 | |
CN101052083A (zh) | 图像处理器 | |
CN1282908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78010A (zh) |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 |
CN1485796A (zh) | 数字照相机以及打印机 | |
US20080198412A1 (en) |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1063749A (zh) |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及光扫描装置的有效控制方法 | |
CN161705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印刷作业发送装置、数据管理装置、程序、记录媒体及印刷用纸的供给方法 | |
CN101052082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44132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1063847A (zh) | 光学写入控制器与图像形成设备 | |
US2011022830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5009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12765A (zh) | 成像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成像装置及适用该方法的存储媒体 | |
CN162974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