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1209A - 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1209A CN101051209A CNA2007100968328A CN200710096832A CN101051209A CN 101051209 A CN101051209 A CN 101051209A CN A2007100968328 A CNA2007100968328 A CN A2007100968328A CN 200710096832 A CN200710096832 A CN 200710096832A CN 101051209 A CN101051209 A CN 101051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part
- control
- control information
- renewal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3—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6—Updates while ru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90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different circuits or for supplying power at different lev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3—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from a remote device, e.g. receiving via the internet instructions input to a comput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6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e.g. a microprocessor
- H04N1/32593—Using a plurality of controllers, e.g. for controlling different interfa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力抑制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并且在进行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时,能够极力避免发生执行中的处理被中止、或使新的处理要求等待等不良情况的图像处理装置。预先将控制部保持的固件的版本信息存储在NIC的存储器中,在NIC有通电、控制部无通电的状态的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NIC与信息传送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此,判别各控制部保持的固件是否需要更新。然后,NIC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仅使控制部中保持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的控制部起动,将已起动的控制部所保持的固件更新为从信息传送服务器取得的最新版本的固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和根据规定的控制信息控制设备的控制部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打印机、扫描仪、传真装置、复印机或兼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介质与外部装置(计算机或其他图像处理装置等)进行通信的通信部(NIC(Network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或调制解调器(Modulator-Demodulator)等)。此外,这样的图像处理装置,有的具有当在通常的工作状态下满足规定的休眠条件时向消耗电力比通常的工作状态低的省电状态(一般称为休眠模式)转换的功能(以下称为休眠功能)。
上述休眠条件包括例如没有对该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操作输入部的操作、和没有通过上述通信部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这样的条件。另外,有时上述休眠条件还包括:当前时刻进入在预先确定的时刻日程(例如每周日程)中所设定的时间段这样的条件。
在上述省电状态下,例如,对具备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和控制电路等设备的通电(电力供给)处于被切断的状态,而对上述通信部大多维持通电的状态。其理由是因为:在省电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要求,自动地重新开始对处于非通电状态的设备的通电,从而能够自动地恢复到通常的工作状态。例如,在特开平8-10160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当在省电状态的情况下由已通电的通信部接收到打印要求时,对装置整体进行通电,根据接收到的打印要求进行图像形成。
此外,在特开2005-18642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图像处理装置:当在省电状态的情况下,由已通电的控制器,通过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到对硬盘的访问要求时,开始对硬盘的通电以进行所要求的处理。
另外,在特开2003-06310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复合机:当在由副电源向副CPU和外部接口供给电力的省电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接口接收到打印要求时,由副CPU对控制装置整体的主CPU供给电力而进行打印。
图像处理装置一般包括多个控制部。该控制部具有用于保持固件(firmware)(程序)、控制参数等控制信息的存储部,根据该控制信息进行各种设备的控制(通过运行程序的和参照控制参数而进行的控制)。该控制部例如包括:控制涉及图像形成(打印)的设备的打印控制部、控制涉及原稿图像读取的设备的扫描控制部、控制对图像形成后的记录纸进行打孔处理和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设备的后处理控制部、以及统括地控制这些局部的控制部的主控制部等。
此外,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有的具有如下功能:在上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有版本升级(version up)的情况下,通过NIC从保持最新版本的控制信息的外部的服务器装置,取得该最新版本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更新为最新版本的控制信息的功能(以下称为控制信息下载功能)。
例如,在特开2002-28806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系统:服务中心的计算机,通过与复印机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将最新版本的控制信息(固件)发送至复印机,由此更新复印机保持的控制信息。
通常,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部在更新其保持的控制信息(程序和控制参数)时,无法进行正常的控制处理。
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当图像处理装置在图像处理的进行中、或在要求进行图像处理的可能性高的状况下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时,会发生进行中的处理被中止、或新的处理要求因为控制信息更新处理而等待等不良情况。
此外,如果图像处理装置在几乎不使用的时间段(夜间、休息日等)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则必须维持对控制部通电的状态直到这样的时间段,存在白白消耗电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力抑制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并且在进行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时,能够极力避免发生进行中的处理被中止、或使新的处理要求等待等不良情况的图像处理装置。
本发明应用于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保持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装置的固件(firmware)(计算机程序)、控制参数等(以下,总称为控制信息)的存储部,具备根据该控制信息控制规定设备的控制部、和与保持用于供给该控制部的上述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1)~(5)所示的构成要素。
(1)与对上述通信部的通电独立地切换是否对上述控制部通电的控制部通电切换部;
(2)存储上述控制部中保持的控制信息的版本信息(表示控制信息的版本的信息)的版本信息存储部;
(3)当上述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时,通过参照上述版本信息存储部的存储信息和通过上述通信部与上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判别上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的更新要否判别部;
(4)当由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通过控制上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将上述控制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控制部自动起动部;
(5)当由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通过上述通信部从上述外部装置取得新的控制信息,将已由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上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更新为上述新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更新部。
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当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不向控制部供给电力的省电状态)时,即,当该图像处理装置为未进行图像处理的状态时,开始进行用于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因此,不会发生已经进行中的图像处理由于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而被中止的问题。
此外,通常,图像处理装置在被要求新的图像处理的可能性低的情况下、或在处于不接收新的图像处理要求的状态的情况下,进入省电状态。因此,在当为省电状态时开始进行用于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的本图像处理装置中,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因为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而等待的情况的可能性低。
另外,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未向控制部通电的省电状态下,判别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根据需要,自动地起动控制部从而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因此,当在例如几乎不发生图像处理要求的夜间或清晨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将省电状态维持至那样的时间段。结果,能够极力抑制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
在此,可以考虑上述控制部是构成为能够由上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分别单独地切换为是否通电的多个控制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对多个上述控制部的各个单独地进行各自的处理。
这样,通过仅起动需要更新控制信息的控制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能够避免其他的控制部白白地消耗电力。
此外,可以考虑: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包括在上述控制部由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后,一边通过上述通信部取得上述新的控制信息,一边更新上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
由此,从省电状态起动的控制部能够包括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从而能够抑制省电状态下的电力消耗。
可是,通常,图像处理装置内的设备间的数据传送速度(在此,是通信部与控制部之间的数据传送速度)比通信部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数据传送速度快。这是因为图像处理装置内的设备间通过总线等高速的数据传送部进行数据传送。另外,在有控制信息的版本升级的情况下,访问外部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数目增加,因此,在通信部与外部装置之间,通信量增大,数据传送速度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优选包括暂时存储从上述外部装置取得的上述新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在该情况下,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包括在上述控制部由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前,通过上述通信部取得上述新的控制信息并将其存储在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中,将已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上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更新为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新的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
由此,能够缩短为了更新控制信息而必须将控制部维持在有通电状态的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
在此,当在假设例如多个控制部各自的控制信息同时进行版本升级的情况下等,采用存储容量足够大的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时,其消耗电力增大。另一方面,采用存储容量比较小的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时,可能发生其空闲容量不足的情况。
因此,可以考虑: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和上述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两者,还包括通过上述通信部从上述外部装置取得上述控制部用的控制信息的大小信息,并且根据该大小信息与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比较,切换是否利用上述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和上述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中的任一个进行上述新的控制信息的取得和更新的控制信息更新控制部。
由此,得到由设置上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而产生的省电效果,并且,在万一其空闲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
此外,可以考虑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以下的(6)~(8)所示的构成要素。
(6)按照预先确定的时刻日程控制上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由此控制上述控制部的通电状态的日程控制部;
(7)当上述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时,判别该控制部是否已通过上述日程控制部而成为无通电状态的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
(8)当由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根据上述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的判别结果,控制是否执行由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各自进行的处理的更新执行控制部。
如上所述,作为图像处理装置转换至省电状态的条件(上述休眠条件),可以考虑没有操作输入或没有数据接收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的条件。但是,在因该休眠条件而成为省电状态的情况下,无法预料何时会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因此,可能在控制信息的更新中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装置按照预先确定的时刻日程而成为省电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确定从该省电状态恢复(起动)而成为接收新的图像处理要求的状态的时刻。因此,具有上述(6)~(8)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图像处理装置,在由上述日程控制部使上述控制部成为无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即,在能够确信不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的时刻,能够执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结果,在本图像处理装置中,不会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由于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而等待的情况。
此外,具有上述(6)~(8)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考虑还包括当由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判别其更新的紧急度的更新紧急度判别部。
在该情况下,上述更新执行控制部,当由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根据上述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的判别结果、和上述更新紧急度判别部的判别结果,控制是否执行由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各自进行的处理。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即使在上述控制部没有因上述日程控制部而成为无通电状态的情况下(例如,根据没有操作输入或没有数据接收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这样的休眠条件而成为省电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更新的紧急度高的控制信息执行控制信息的更新。
此外,可以考虑:具有上述(6)~(8)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在由上述日程控制部确定的上述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的规定时间前,将上述控制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
这样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使对控制部的控制信息进行更新的处理结束的时刻、与由上述日程控制部确定的该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大致一致。即,即使从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结束后,直到日程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为止,将控制部维持在有通电状态,也能够将该期间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抑制到最小限度。
当然,也可以考虑包括在上述控制部保持的上述控制信息由上述控制信息更新部更新后,通过控制上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而将上述控制部切换至无通电状态的控制部自动停止部的图像处理装置。在该情况下,上述日程控制部在达到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的时刻,将控制部再次起动。
但是,就电子设备而言,与维持通电的状态相比,大多在通电开始时消耗电力特别大。因此,如上所述,从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结束后,直到日程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为止,将控制部维持在有通电状态,与使该控制部暂且停止后再次起动相比,有时能够减小电力消耗。
此外,可以考虑上述通信部兼作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与上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
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处于省电状态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电力。
此外,可以考虑上述更新要否判别部执行例如以下所示的判别处理。
其例子之一是:通过上述通信部从上述外部装置取得该外部装置保持的控制信息的版本信息,将该取得信息与上述版本信息存储部的存储信息进行比较,由此判别上述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的处理。这是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本装置侧的控制信息与外部装置侧的控制信息之间的版本比较的例子。
另一方面,其例子之二是:将上述版本信息存储部的存储信息通过上述通信部发送到上述外部装置,根据从该外部装置对其回复的信息,判别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的处理。这是由外部装置进行上述版本比较的例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X和以其为构成要素的网络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具有的NIC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具有的控制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中的电源的连接关系的电源系统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中的每周定时控制的每周日程的图。
图6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中的固件下载处理的步骤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中的固件下载处理的步骤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作为固件下载处理的一部分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1)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作为固件下载处理的一部分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用于本发明的理解。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X和以其为构成要素的网络系统Z的概略结构的框图,该网络系统Z包括:多个图像处理装置X;和能够通过包括LAN和互联网的网络30与各个图像处理装置X进行通信的信息传送服务器(information delivery server)31。
如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X包括设置有保持用于控制的固件(用于执行各种控制处理的程序,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存储部的多个控制部6~9,具有如下功能:在有固件的版本升级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通过网络30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最新版本的固件、并且对控制部6~9保持的固件进行更新的处理。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表示了以控制部6~9保持的固件作为更新对象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考虑将其换成控制参数等其他控制信息的实施方式。
〔图像处理装置X〕
图像处理装置X构成为能够通过例如包括LAN和互联网的网络30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通信,包括网络接口卡5(以下称为NIC)作为进行该通信的通信电路的一个例子。在此,信息传送服务器31是具有Web服务器功能的计算机。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X,除了NIC5以外,还包括:操作-显示部2、硬盘驱动器3(以下称为HDD)、图像处理运算部4、扫描控制部6、扫描部6a、打印控制部7、打印部7a、后处理控制部8、移位器(shifter)8a、打孔器(puncher)8b、装订器(stapler)8c、主控制部9、通电切换电路10、主电源21、副电源22等。
另外,扫描部6a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6b(以下称为ADF),打印部7a包括定影用加热器7b。
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主控制部9、图像处理运算部4、NIC5、扫描控制部6、打印控制部7、后处理控制部8和通电切换电路10,通过总线11相互连接。
操作-显示部2包括用于输入信息的操作输入部、和信息的显示部。该操作输入部例如由薄片键(sheet key)、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上的触摸面板等构成。此外,该显示部例如由液晶显示装置、LED灯等构成。利用该操作-显示部2构成对利用者的人机接口。
HDD3是在从原稿读取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处理、或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等时,根据需要,储存该处理数据的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该HDD3还根据来自能够与该图像处理装置X通信的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装置(host apparatus)32的要求,用作从该主机装置32发送的数据文件的保存目的地。将这样将从主机装置32发送的数据文件保存在HDD3中的处理、以及进行该已保存的数据文件的保存场所(数据文件夹)变更、文件名变更、数据改写、数据清除等的处理称为数据归档处理(data filing processing)。
图像处理运算部4由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或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构成,对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生成用于图像形成的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和打印作业)、生成向主机装置32发送的图像数据(例如,JPEG格式等进行了规定的编码的图像数据等)、进行将图像数据加密的处理、进行将加密后的图像数据解密的处理、或者进行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的处理、进行将压缩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解压缩(复原)的处理等。
扫描控制部6通过向进行从原稿读取图像的处理的扫描部6a和ADF6b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扫描部6a和ADF6b。
扫描部6a是从载置在未图示的玻璃制的原稿台上的原稿、或由ADF6b输送的原稿,读取在该原稿上形成的图像的装置。该扫描部6a,除了ADF6b以外,还设置有例如向原稿的图像面照射光的光源和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向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镜(mirror),包括:构成为沿着原稿移动的移动式光学单元;驱动该移动式光学单元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将从该移动式光学单元射出的光沿着规定路径引导的固定式反射镜和使该光聚集的透镜;以及对通过该透镜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输出与该光(即,由原稿的图像面反射的光)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当从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读取图像的情况下,上述移动式光学单元一边沿着该原稿移动一边向图像面照射光。另一方面,当从由ADF6b输送的原稿读取图像的情况下,上述移动式光学单元被固定在与原稿的输送路径相对的规定位置,向输送中的原稿照射光。此外,从上述CCD输出的电信号作为图像数据向图像处理运算部4传送。
ADF6b是将放置在原稿供给用托盘中的原稿逐张地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并排出至原稿排出用托盘的装置。该ADF6b例如包括:从原稿供给用托盘向原稿的输送路径逐张地送出原稿的供纸辊、在原稿的输送路径中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辊、以及驱动这些各辊的电动机。
打印控制部7通过对进行涉及图像形成处理的处理的打印部7a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打印部7a。
打印部7a将收容在未图示的供纸盒中的记录纸逐张依次送出,经过规定的图像形成位置,输送至排纸托盘,并且,在该图像形成位置,根据由扫描部6a从原稿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和由图像处理运算部4生成的打印数据等,在记录纸上形成(输出)图像。在此,该图像处理装置X通过进行基于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处理而作为复印机起作用,通过进行基于从主机装置32接收到的打印要求(打印作业)的图像形成处理而作为打印机起作用。
该打印部7a例如包括:载持像的感光鼓;对该感光鼓进行带电的带电装置;将基于所提供的图像数据或打印作业的静电潜像写入在感光鼓表面上的曝光装置;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将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转印装置;以及驱动感光鼓和记录纸搬送用辊的电动机等。
打印部7a还包括对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以使其定影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内置有定影用加热器7b的加热辊;使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与上述加热辊压接的加压辊;以及驱动各辊的电动机等。
后处理控制部8通过向对已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进行各种后处理的移位器8a、打孔器8b和装订器8c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移位器8a、打孔器8b和装订器8c。
移位器8a包括设置有多个排纸托盘的可动式托盘,当由打印部7a对总括在一起的图像数据或打印作业(以下称为一组作业)连续地进行多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对这些记录纸进行分类。在此,可动式托盘能够移动各个排纸托盘相对于记录纸排出口的位置。
例如,移位器8a控制上述可动式托盘,使得图像形成后的记录纸对各个排纸托盘排出上述每一组作业,或者对各个排纸托盘排出每一个相同页。此外,打孔器8b对图像形成后的记录纸进行打孔处理。此外,装订器8c对图像形成后的多张记录纸进行装订处理。以下,将移位器8a、打孔器8b和装订器8c总称为后处理执行部。
此外,将对直接进行图像读取、图像形成和对记录纸的后处理的各单独处理的扫描部6a、打印部7a、和后处理执行部8a~8c的各个进行控制的扫描控制部6、打印控制部7和后处理控制部8总称为局部控制部(local control units)。
NIC5是通过由例如依据标准规格IEEE802.3的LAN和互联网等构成的网络30,在与信息传送服务器3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通信接口(通信电路的一个例子)。此外,NIC5例如进行将由图像处理运算部4生成的图像数据、或由扫描部6a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保存在HDD3中的数据向与网络30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装置32发送的处理,另外,还进行从该主机装置32接收各种数据处理要求的处理等。在此,数据处理要求包括要求在记录纸上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要求(所谓的打印作业)、要求从原稿读取图像的扫描要求、和要求进行上述数据归档处理的数据归档处理要求等。
主电源21和副电源22是对该图像处理装置X的各构成要素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
通电切换电路10是根据从NIC5接收的控制信号,切换是否将副电源22中的一个与商用电源连接,由此切换是否对包括主控制部9和其他控制部6~8的各功能块进行通电的切换电路。该通电切换电路10构成为能够与对NIC5的通电独立地切换是否对各控制部6~9的各个进行单独通电(控制部通电切换部的一个例子)。
主控制部9控制操作-显示部2、HDD3和图像处理运算部4的各个,另外,在与扫描控制部6、打印控制部7和后处理控制部8的各个之间,进行这些各控制部进行的数据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和由该数据处理而得到的信息的授受。
例如,主控制部9向打印控制部7提供作为图像形成目的地的记录纸的纸寸、输出图像的缩放比率和浓度修正值、以及进行彩色图像形成处理或进行单色图像形成处理等信息,另一方面,从打印控制部7取得:直到对第多少张记录纸进行图像形成为止而结束的信息、在打印部7a中发生的错误的信息等。另外,主控制部9向扫描控制部6提供原稿中的图像读取范围的信息等,另一方面,从扫描控制部6取得:用ADF6b直到第多少张原稿为止图像读取结束的信息、由扫描部6a读取的图像数据、在ADF6b中发生的错误的信息等。此外,主控制部9向后处理控制部8提供关于由移位器8a进行的分类处理的种类的信息、由打孔器8b和装订器8c进行打孔处理和装订处理的记录纸的张数信息等,另一方面,从后处理控制部8取得移位器8a、打孔器8b和装订器8c中发生的错误信息等。
如以上所示,主控制部9、HDD3、扫描控制部6、扫描部6a、打印控制部7、打印部7a、后处理控制部8、和后处理执行部8a~8c,各自是作为根据功能划分的部件或部件集合而构成的功能块。
接下来,参照图2所示的框图,对图像处理装置X具有的NIC5的结构进行说明。
NIC5包括总线连接器(bus connector)51、总线控制部52、MPU53、存储器控制部54、ROM55、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56、网络控制部57、网络连接器(network connector)58和I/O端口59等。
总线连接器51是与总线11连接的连接器,总线控制部52通过总线11在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送。
网络连接器58是与网络30物理连接的连接器,网络控制部57依据例如标准规格IEEE 802.3和TCP/IP等规定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控制。
I/O端口59是与后述的操作检测开关1连接、中转该操作检测开关1与MPU53之间的信号传送的接口。
MPU53是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ROM55中的程序,进行中转总线11与网络30之间的信号传送的处理、当通过网络30从主机装置32要求规定的处理时与该要求响应的处理等各种处理的运算部。执行的程序在MPU53内置的未图示的RAM中展开并执行。该MPU53通过存储器控制部54对ROM55或闪速存储器56进行访问。
此外,NIC5的MPU53包括以一定周期产生振荡信号的时钟振荡器53a。另外,NIC5的MPU53以规定的定时从主控制部9取得当前时刻。以下,将这样取得的时刻称为计时开始时刻。NIC5的MPU53根据时钟振荡器53a的振荡信号,对由从主控制部9取得上述计时开始时刻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根据该经过时间与上述计时开始时刻,计算当前的星期和时刻。如果NIC5成为无通电状态,则这样由NIC5的MPU53计算的星期和当前时刻被复位(reset)。
此外,在NIC5的ROM55中存储有由MPU53执行的程序和由MPU53参照的数据中的未预定在以后进行版本升级的程序和数据。
另一方面,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存储有MPU53在执行处理的过程中存储和参照的数据等。在此,MPU53在闪速存储器56中存储和参照的数据包括后述的各控制部6~9存储在闪速存储器66中的各固件的种类信息和版本信息(版本信息存储部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参照图3所示的框图,对图像处理装置X具有的主控制部9和局部控制部6~8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将主控制部9和局部控制部6~8总称为控制部。
控制部6~9的各个包括总线连接器61、总线控制部62、MPU63、存储器控制部64、ROM65、闪速存储器66和I/O端口67等。
在此,总线连接器61、总线控制部62、存储器控制部64、ROM65和闪速存储器66的各个,与NIC5具有的总线连接器51、总线控制部52、存储器控制部54、ROM55和闪速存储器56具有同样的功能。当然,不言而喻,存储在ROM65和闪速存储器66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内容与存储在ROM55和闪速存储器56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内容不同。
控制部6~9的I/O端口67是与传送从控制部6~9的各个对作为其控制对象的设备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和传送控制部6~9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各种检测信号的信号线连接,并在这些信号线与MPU63之间中转的接口。
例如,与构成操作-显示部2和HDD3的设备和传感器连通的信号线,与主控制部9的I/O端口67连接。此外,与构成扫描部6a的电动机、光源、传感器等设备连通的信号线,与扫描控制部6的I/O端口67连接;与打印部7a具有的电动机、传感器、加热器等设备连通的信号线,与打印控制部7的I/O端口67连接。同样,与上述后处理执行部8a~8c具有的设备和传感器连通的信号线,与后处理控制部8的I/O端口67连接。
此外,主控制部9还包括日历管理部68。日历管理部68具有对时刻进行计时的时刻计时电路,根据该时刻计时电路的计时时刻,检测当前的年月日、星期、和时刻。该日历管理部68以利用来自第一副电源221的供给电力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即使来自第一副电源221的电力供给被切断,也将利用来自该电池的供给电力而继续工作。
此外,在各控制部6~9的ROM65中存储有由MPU63执行的程序和由MPU63参照的数据中的未预定在以后进行版本升级的程序和数据。
另一方面,在各控制部6~9的闪速存储器66中存储有由MPU63执行的程序和由MPU63参照的数据中的有可能在以后进行版本升级的固件等程序和数据、以及MPU63在执行处理的过程中存储和参照的数据等。各控制部6~9通过执行由MPU63储存在闪速存储器66中的固件(程序),控制与各种图像处理相关的设备。
这些控制部6~9的闪速存储器66中存储的固件的种类信息和版本信息,当控制部6~9为有通电状态时,从控制部6~9传送到NIC5,并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
此外,在图2和图3中,作为能够由MPU53、63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出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设置有闪速存储器56、66,但是也可以考虑采用EEPROM等其他的非易失性存储部代替该闪速存储器56、66。
〔信息传送服务器31〕
信息传送服务器31是具有Web服务器功能的服务器计算机,包括: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由键盘和鼠标等构成的作为信息输入部的操作部;由MPU及其外围装置(ROM、RAM等)构成,进行各种运算的运算部;作为通过网络30与各个图像处理装置X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NIC;以及作为存储由上述运算部执行的程序和由运算部参照的各种数据的存储部的硬盘驱动器(HDD)等。
信息传送服务器31通过由其运算部执行预先存储在其HDD中的规定程序,执行与从图像处理装置X通过网络30发送来的要求相应的处理。
例如,信息传送服务器31,如后所述,当从图像处理装置X接收到版本检查要求的情况下,对该图像处理装置X的控制部6~9保持的各个固件,判别是否有版本升级,将包括其判别结果的版本升级响应信息向要求源的图像处理装置X发送。
此外,信息传送服务器31在从图像处理装置X接收到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发送要求的情况下,向要求源的图像处理装置X发送与要求相应的固件。
〔电源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4所示的电源系统图,对电源与图像处理装置X的各功能块的连接关系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4中,用实线表示电源供给线,用虚线表示其他信号传送线。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图像处理装置X包括主电源21、和9个副电源22。以下分别称为第一副电源221~第九副电源229。
上述主电源21是向NIC5和通电切换电路10供给电力的电源。
该主电源21,通过根据手动操作、手动切换使电源供给线导通或切断的手动切换开关40,与作为对该图像处理装置X整体的根本的电力供给源的商用电源100连接。通过使用者进行该手动切换开关40的切换操作,切换是否对NIC5和通电切换电路10通电。因而,在该图像处理装置X与商用电源100连接的状态下,只要不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将手动切换开关40从导通状态切换至切断状态,NIC5和通电切换电路10就总是为通电的状态。此外,当将手动切换开关40切换至切断状态时,该图像处理装置X整体成为非通电状态(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第一副电源221是对主控制部9、操作-显示部2和图像处理运算部4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
此外,第二副电源222、第三副电源223和第四副电源224分别是对扫描控制部6、打印控制部7和后处理控制部8的各个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
此外,第五副电源225、第六副电源226和第九副电源229分别是对HDD3、扫描部6a、后处理执行部8a~8c的各个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
此外,第七副电源227是对打印部7a中除定影用加热器7b以外的设备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第八副电源228是对定影用加热器7b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
此外,第一副电源221~第九副电源229的各个,通过上述手动切换开关40、和根据规定的控制信号切换使电源供给线导通或切断的自动切换开关41~49,与商用电源100连接。此外,从图4可看出,自动切换开关41与第一副电源221、自动切换开关42与第二副电源222、……、自动切换开关49与第九副电源229分别处于对应关系。
由此,在手动切换开关40成为导通状态后,进而自动切换开关41~49的各个成为导通状态之后,副电源221~229的各个成为导通状态。
以下,将使电源供给线导通和切断分别称为ON和OFF。同样,将电源供给线导通的状态和切断的状态分别称为ON状态和OFF状态。
自动切换开关41~49,通过其各个成为ON状态或OFF状态,作为切换是否对各功能块6~10、6a、7a、8a~8c的各个单独地通电的通电切换装置起作用。
这以后,在图像处理装置X中,将NIC5为有通电的状态(手动切换开关40为导通状态)、所有的功能块6~10、6a、7a、8a~8c为无通电的状态(自动切换开关41~49全部为OFF状态)称为休眠模式(sleep mode)。另一方面,将NIC5和所有的功能块6~10、6a、7a、8a~8c为有通电的状态称为运行模式。此外,根据情况,图像处理装置X有时还成为NIC5和仅一部分功能块为有通电的状态的待机模式(也可以称为准运行模式)。例如,有时仅定影用加热器7b和HDD3等一部分功能块成为无通电的状态。
如图4所示,NIC5通过通电切换电路10控制所有的自动切换开关41~49的ON/OFF,由此单独地控制对各功能块的通电。即,NIC5兼作执行对各功能块(数据处理部)的通电控制的单元。另外,例如,也可以考虑构成为NIC5控制主控制部9的通电、主控制部9控制其他功能块的通电。在该情况下,NIC5兼作执行对各功能块的通电控制的单元的一部分。
此外,图像处理装置X包括ON/OFF状态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切换的操作检测开关1。该操作检测开关1的ON/OFF状态由NIC5检测。具体地说,操作检测开关1与NIC5的I/O端口59连接,NIC5的MPU53通过该I/O端口59,检测操作检测开关1的ON/OFF状态。
该操作检测开关1作为将图像处理装置X切换为运行模式或休眠模式的通电开关起作用。
即,当在休眠模式时操作检测开关1被切换成ON状态时,NIC5的MPU53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使所有的自动切换开关41~49成为ON,使图像处理装置X向运行模式转换。
另一方面,当在运行模式时操作检测开关1被切换成OFF状态时,NIC5的MPU53只要不是正在执行某个数据处理中,就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使所有的自动切换开关41~49成为OFF,使图像处理装置X向休眠模式转换。
在本图像处理装置X中,在已对各功能块通电的情况下,NIC5的MPU53判别以下所示的2个条件(以下,分别称为第一休眠条件和第二休眠条件)是否成立。在这些休眠条件中的任一个成立的情况下,NIC5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由此,该图像处理装置X转换至对各功能块的通电为被切断的状态的休眠模式。在该休眠模式下,9个自动切换开关41~49全部被切换为“OFF状态”,作为9个副电源221~229各自的电力供给目的地的各功能块全部成为“无通电状态”。即,仅包括NIC5的极少一部分设备(NIC5和通电切换电路10)成为“有通电状态”。
此外,NIC5的MPU53,在向休眠模式转换时,将表示第一休眠条件与第二休眠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成立的休眠模式转换理由信息记录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
〔第一休眠条件〕
第一休眠条件是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属于在预先确定的1周的时刻日程(以下称为每周日程)中被设定为休眠模式的时间段的条件。以下,将通过按照预先确定的每周日程(时刻日程的一个例子)控制自动切换开关41~49从而控制功能块各个的通电状态,称为每周定时控制(weekly timer control)。执行该每周定时控制的NIC5的MPU53是日程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处理装置X中的每周定时控制的每周日程WS的内容的图。图5中的各方格是纵轴由星期(星期一~星期日)规定、横轴由时刻(00时~23时)规定的时间段。此外,空栏的方格表示设定成休眠模式的时间段,标记有“*”符号的方格表示设定成向各功能块通电的运行模式的时间段。
NIC5的MPU53预先从主控制部9取得图5所示的每周日程WS的信息,并预先将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
另外,NIC5的MPU53判别使用上述的时钟振荡器53a计时的当前的星期和时刻,在闪速存储器56中存储的每周日程WS中,是设定成休眠模式与运行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的时间段。然后,NIC5的MPU53根据该判别结果,通过通电切换电路10控制自动切换开关41~49,由此将各控制部6~9从“有通电状态”向“无通电状态”切换(向休眠模式的转换)、或者从“无通电状态”向“有通电状态”切换(向运行模式的转换)。
此外,主控制部9具有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操作-显示部2而设定每周日程WS的内容的每周日程设定功能。利用该每周日程设定功能所设定的每周日程WS从主控制部9被传送到NIC5,NIC5的MPU53将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
〔第二休眠条件〕
第二休眠条件是在上述第一休眠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没有通过操作-显示部2的操作输入、并且没有通过网络30的来自主机装置32的数据接收的状态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条件。
例如,在NIC5判别第二休眠条件是否成立的情况下,NIC5的MPU53通过主控制部9和总线11检测有无对操作-显示部2的操作输入、并且通过网络控制部57检测有无来自主机装置32的数据接收。
另外,NIC5的MPU53通过根据时钟振荡器53a的振荡信号对时间进行计时,检测出没有通过操作-显示部2的操作输入、并且没有通过网络30的来自主机装置32的数据接收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然后,NIC5的MPU53根据该检测结果,通过通电切换电路10控制自动切换开关41~49,由此将各功能块从有通电状态向无通电状态(从运行模式向休眠模式)切换。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图像处理装置X执行的固件下载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图6和图7所示的处理,是当图像处理装置X转换至对各功能块的通电被切断的状态的休眠模式的状态时所执行的处理。此外,以下所示的S001、S002、……表示处理步骤(步骤)的识别记号。
〔步骤S001〕
首先,NIC5的MPU53通过网络控制部57和网络30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版本检查要求,并且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接收作为对此的响应的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S001)。
在此,NIC5的MPU53参照预先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各控制部6~9的固件的种类信息和版本信息,将这些信息包含在上述版本检查要求中。该版本检查要求,是要求信息传送服务器31判别各控制部6~9保持的固件的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的要求。
在此,对接收到版本检查要求的信息传送服务器3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接收到版本检查要求的信息传送服务器31,首先,根据该版本检查要求中所含有的固件的种类信息,确定作为检查对象的固件的种类。
进而,信息传送服务器31通过对该确定的种类的最新的固件的版本信息、版本检查要求中包含的各版本信息、和保持在本装置的HDD中的最新的固件(与上述种类信息对应的固件)的各版本信息进行比较,判别有无版本升级。
然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向要求源的图像处理装置X发送(响应)包括该判别结果的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
在此,对于判别出有版本升级的固件,信息传送服务器31向图像处理装置X发送包括其种类信息和有无版本升级的判别结果、有版本升级的最新的固件的数据大小、以及更新为该最新的固件的紧急度的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更新的紧急度例如为“高”、“中”、“低”等信息。
最新的固件的种类信息、版本信息和更新的紧急度是针对各固件预先存储在信息传送服务器31的HDD中的信息。
〔步骤S002〕
接着,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接收到响应(答复)的NIC5的MPU53,根据该响应(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的内容,判别是否需要将本装置的各控制部6~9保持的固件更新为最新版本的固件(S002)。即,NIC5的MPU53,对于控制部6~9的各个,如果有固件的版本升级,则判别为需要更新固件,如果没有,则判别为不需要更新。
这样,NIC5的MPU53,在各控制部6~9为“无通电状态”(休眠模式的状态)时,参照闪速存储器56(版本信息存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存储信息(S001)、并通过NIC5的网络控制部57(通信电路的一个例子)与信息传送服务器31进行通信,由此,对于控制部6~9的各个,判别它们保持的固件是否需要更新(S002,更新要否判别电路的一个例子)。
NIC5的MPU53,如果在休眠模式的状态下,通过步骤S002的处理判别出固件不需要更新,则定期地重复步骤S001和S002的处理。
另一方面,NIC5的MPU53在通过步骤S002的处理判别出固件需要更新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下一步骤S003。
〔步骤S003〕
在步骤S003中,NIC5的MPU53判别向当前的休眠模式的状态(控制部6~9不通电的状态)转换的理由是否由上述每周定时控制(日程控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引起,即,判别是否因上述第一休眠条件成立而向休眠模式转换(S003,日程控制状态判别的一个例子)。该判别根据在向休眠模式转换时NIC5的MPU53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的上述休眠模式转换理由信息而进行。
在步骤S003中,NIC5的MPU53,当判别出由于上述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当前的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1,否则,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01(图7)。
〔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NIC5的MPU53通过对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中包含的数据大小的信息、与闪速存储器56的空闲容量进行比较,判别是否能够将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S101)。
在此,NIC5的MPU53,在判别为能够暂时存储时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2,否则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
〔步骤S102~S104〕
在步骤S102中,NIC5的MPU53对于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通过网络控制部57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该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发送要求,并且通过网络控制部57接收(取得)对于此要求而发送回的最新版本的固件,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控制信息暂时存储装置的一个例子)中(S102)。
然后,NIC5的MPU53,对于作为固件的更新对象的控制部6~9,待机直至从由基于上述每周日程WS的上述每周定时控制所确定的下次起动预定时刻(日期和时间)追溯规定的设定时间t1(分钟)的时刻(起动预定时刻的t1分钟之前)(S103)。例如,即使步骤S101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为21时,在下次起动预定时刻为第二天的8时、设定时间t1为10分钟的情况下,NIC5的MPU53将待机至第二天的7时50分。
NIC5的MPU53当检测到达到起动预定时刻的t1分钟之前时,执行规定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1)(S104),结束固件下载处理。
以下,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104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1)的内容(S301~S303)进行说明。
首先,NIC5的MPU53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仅起动控制部6~9中与在步骤S002中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对应的控制部(S301,控制部自动起动装置的一个例子)。由此,只有需要更新固件的控制部被切换为“有通电状态”。
接着,所起动的控制部的MPU63通过NIC5的MPU53和总线11取得暂时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最新版本的固件(新的固件),将已经存储在该控制部的闪速存储器66中的固件,更新为从NIC5取得的最新版本的固件(S302)。此外,控制部的MPU63通过总线11从NIC5的MPU53接收固件更新指令(类型1),由此进行固件的更新。
最后,固件更新后,NIC5的MPU53将暂时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固件删除(S303)。
在此,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的NIC5的MPU53和执行步骤S302的处理的控制部的MPU63,是从外部的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新的固件(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并将已切换为“有通电状态”的控制部保持的固件更新为新的固件的控制信息更新装置的一个例子。
〔步骤S105、S106〕
另一方面,NIC5的MPU53,当在步骤S101中判别出不能将需要更新的固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时,对于作为固件的更新对象的控制部6~9,待机直至从由基于上述每周日程WS的上述每周定时控制所确定的下次的起动预定时刻(日期和时间)追溯规定的设定时间t2(分钟)的时刻(起动预定时刻的t2分钟之前)(S105)。例如,即使步骤S101的处理的结束时刻为21时,在下次的起动预定时刻为第二天的8时、设定时间t2为15分钟的情况下,NIC5的MPU53待机至第二天的7时45分。
NIC5的MPU53当检测到达到起动预定时刻的t2分钟之前时,执行规定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S106),结束固件下载处理。
以下,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106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的内容(S401~S403)进行说明。
首先,NIC5的MPU53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仅起动控制部6~9中与在步骤S002中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对应的控制部(S401,控制部自动起动装置的一个例子)。由此,只有需要更新固件的控制部被切换为“有通电状态”。
接着,所起动的控制部的MPU63通过NIC5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其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发送要求(S402)。
然后,该控制部的MPU63,通过NIC5接收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返回的最新版本的固件,并且将已经存储在该控制部的闪速存储器66中的固件更新为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接收到的最新版本的固件(S403)。此外,控制部的MPU63通过总线11从NIC5的MPU53接收固件更新指令(类型2),由此进行固件的发送要求、接收和更新。
这样,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是控制部已通过NIC5的MPU53的处理而被切换为“有通电状态”后,控制部的MPU63一边通过NIC5取得新的固件、一边更新该控制部所保持的固件的处理(第一控制信息更新装置的一个例子)。
〔步骤S201〕
另一方面,NIC5的MPU53当在步骤S003中判别出不是通过上述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当前的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在步骤S002中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进一步判别该更新的紧急度是否高(S201,更新紧急度判别装置的一个例子)。该判别是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接收到的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中包含的更新的紧急度是否为“高”的判别。
在此,在判别为更新的紧急度不高的情况下,NIC5的MPU53将处理返回到上述的S001。即,当图像处理装置X不是通过上述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当前的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即,通过上述第二休眠条件的成立而达到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并且在更新的紧急度不高的情况下,不起动“无通电状态”的控制部6~9而执行更新固件的处理。
〔步骤S202〕
另一方面,NIC5的MPU53当在步骤S201中判别为更新的紧急度高的情况下,与上述的步骤S101同样,判别是否能够将在步骤S002中判别为需要更新的固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S202)。
当在该步骤S202中判别为固件能够暂时储存的情况下,NIC5的MPU53与上述的步骤S102同样地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最新版本的固件的要求、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接收发送回的固件、并将接收到的固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S203)。
进而,图像处理装置X与上述的步骤S104同样地执行固件更新处理(类型1)(S301~S303)(S20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2中判别为无法暂时存储固件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X与上述的步骤S106同样地执行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S401~S403)(S205)。
然后,当步骤S204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1)或步骤S205的固件更新处理(类型2)的任一个结束时,NIC5的MPU53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使图像处理装置X再次向休眠模式的状态转换(S206),然后,将处理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001。
这样,NIC5的MPU53当判别为图像处理装置X不是通过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执行控制部所保持的固件的更新处理(S202~S205)后,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将暂时起动的控制部再次切换为“无通电状态”(S206,控制部自动停止装置的一个例子)。
以下,对图6至图9所示的处理进行补充说明。
NIC5的MPU53,当在步骤S002中判别为固件需要更新的情况下,作为原则,仅当判别为通过上述每周定时控制(日程控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而向当前的休眠模式的状态(控制部6~9不通电的状态)转换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进行需要的控制部6~9的自动起动和固件的更新(S104、S106)(S003,更新执行控制的一个例子)。
通常,图像处理装置X通过每周定时控制而在夜间和休息日成为休眠模式的状态。因而,如果在通过每周定时控制而成为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固件的更新,则在固件的更新中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的可能性低。因此,能够极力避免在固件的更新中发生新的图像处理要求、并使该图像处理要求等待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是,NIC5的MPU53,即使当判别为图像处理装置X不是通过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也对更新的紧急度的高低进行判别(S201),对于紧急度高的固件,执行其更新(S202~S205,更新执行控制的一个例子)。
由此,对于改善与数据的消失有关系的严重的不良情况等紧急度高的版本升级的固件,迅速进行更新。
另外,NIC5的MPU53,当判别为图像处理装置X通过每周定时控制而达到休眠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在由每周定时控制(日程控制)确定的控制部的下次起动预定时刻的规定时间(t1分钟、t2分钟)以前,将该控制部切换为“有通电状态”,进行固件的更新(S104、S106)。
由此,通过将设定时间t1、t2设定为固件更新所需要的足够的时间,图像处理装置X能够使更新控制部6~9的固件的处理结束的时刻、与由每周定时控制确定的该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大致一致。因此,即使在固件的更新处理结束后,使控制部维持在“有通电状态”,直到由每周定时控制确定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也能够将此期间的图像处理装置X的电力消耗抑制到最小限度。此外,这与使对该控制部的通电暂时停止后再次起动相比,能够减小电力消耗。
在此,设定时间t1是控制部6~9起动(S301)、进而该控制部6~9取得暂时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固件并进行更新处理(S302)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设定时间t2是控制部6~9起动(S401)、进而该控制部6~9一边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固件一边进行更新处理(S402、403)所需要的时间。因此,通常,t1<t2的关系成立。
例如,可以考虑预先确定这些设定时间t1、t2,或者NIC5的MPU53根据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大小等每次设定(算出)这些设定时间t1、t2等。
此外,当闪速存储器56的空闲容量足够的情况下,NIC5的MPU53在控制部被切换为“有通电状态”前,通过NIC5的网络控制部57取得新的固件,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56中(S102、S203),在该控制部被切换为“有通电状态”后,将该控制部保持在闪速存储器66中的固件更新为暂时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新的固件(S104、S204,第二控制信息更新的一个例子)。
由此,即使在通过网络30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固件的处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为了更新固件而必须将控制部维持在“有通电状态”的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图像处理装置X的电力消耗。
此外,NIC5的MPU53通过NIC5的网络控制部57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该信息传送服务器31保持的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大小信息(S001),根据该大小信息与NIC5的闪速存储器56的空闲容量的比较,切换通过步骤S106或步骤S205的处理(第一控制信息更新处理的一个例子)、与步骤S102~S104或步骤S202~S204的处理(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的一个例子)中的任一个进行新的固件的取得和更新(S101、S202,控制信息更新控制的一个例子)。
由此,图像处理装置X,即使在万一NIC5的闪速存储器56的空闲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新固件。
当然,也可以考虑如下的图像处理装置:作为NIC5的闪速存储器56,采用容量足够大的闪速存储器,使得总是能够通过步骤S102~S104或步骤S202~S204的处理进行新的固件的取得和更新。
此外,与此相反,也可以考虑构成为通过步骤S106或步骤S205的处理进行新的固件的取得和更新的图像处理装置。
此外,NIC5的MPU53对构成为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通电控制的多个控制部6~9的各个单独地执行固件是否需要更新(S002)、判别为固件需要更新的控制部的起动(S301、S401)、和该控制部保持的固件的更新(S302、S403)等各处理,并且仅使固件需要更新的控制部起动。
由此,能够避免固件不需要更新的控制部白白地消耗电力。
此外,图像处理装置X的NIC5(通信电路)兼作对固件是否需要更新进行判别(S001、S002)的电路、和使控制部6~9自动起动(S301、S401)的电路。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处于休眠模式的状态时的图像处理装置X的消耗电力。
以上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X,通过NIC5将各控制部6~9的固件的版本信息发送到信息传送服务器31(S001),根据与此相对而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回的上述版本升级响应信息,判别固件是否需要更新(S002)。这是由信息传送服务器31进行版本比较的例子。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如下的实施方式:NIC5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其保持的固件的版本信息,并将该取得信息、与存储在NIC5的闪速存储器56中的版本信息进行比较,由此,NIC5的MPU53执行判别固件是否需要更新的处理。这是图像处理装置X进行本装置侧的固件与信息传送装置31侧的固件之间的版本比较的例子。
此外,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X,在步骤S401~S403的处理中,停止中的控制部6~9中,只有判别为固件需要更新的控制部6~9被起动(S401),所起动的控制部6~9执行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要求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处理(S402)和接收该固件的处理(S403)。
与此相对,也可以考虑如下的图像处理装置:在固件需要更新的控制部为局部控制部6~8的情况下,在上述的步骤S401~S403中,执行以下的处理。此外,将与步骤S401~S403的各个对应的步骤,记为步骤S401’~S403’。
首先,NIC5的MPU53通过控制通电切换电路10,使主控制部9、和固件需要更新的局部控制部6~8起动(步骤S401’)。即,使第一副电源221、与第二副电源222~第四副电源224中的一个或多个成为ON状态。
接着,已起动的主控制部9与上述的步骤S402的处理同样地执行向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发送要求最新版本的固件的处理(S402’),进而,也执行接收该固件的处理(S403’)。此时,接收的固件暂时存储在主控制部9的闪速存储器66中。
进而,在步骤S403’中,已起动的局部控制部6~8的MPU63与上述的步骤S302的处理同样地取得暂时存储在主控制部9的闪速存储器66中的固件、并执行该局部控制部6~8的固件的更新处理(S403’)。
在进行这样的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局部控制部6~8的各个不需要存储与用于从信息传送服务器31取得固件的通信处理相关的程序等。结果,能够减小局部控制部6~8具有的ROM55等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并且使涉及与信息传送服务器31的通信处理的程序的开发工作量减少。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
以上,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当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时、即当控制部为不进行图像处理的状态时,开始用于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因此,不会发生已经执行中的图像处理由于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而被中止这样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在省电状态时,开始用于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因此能够极力避免发生新的图像处理的要求由于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而等待这样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在不向控制部通电的省电状态下,判别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根据需要使控制部自动地起动从而执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因此,即使在例如几乎不发生图像处理要求的夜间或清晨进行控制信息的更新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省电状态,直到这样的时间段。结果,能够极力抑制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力消耗。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保持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信息的存储部,具备根据该控制信息控制规定设备的控制部、和与保持用于供给该控制部的所述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对所述通信部的通电独立地切换是否对所述控制部通电的控制部通电切换部;
存储所述控制部中保持的控制信息的版本信息的版本信息存储部;
当所述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时,通过参照所述版本信息存储部的存储信息和通过所述通信部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判别所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是否需要更新的更新要否判别部;
当由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将所述控制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控制部自动起动部;以及
当由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通过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取得新的控制信息,将已由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更新为所述新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更新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由构成为能够由所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分别单独地切换为是否通电的多个控制部构成,
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对多个所述控制部的各个单独地进行各自的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包括在所述控制部由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后,一边通过所述通信部取得所述新的控制信息,一边更新所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暂时存储从所述外部装置取得的所述新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
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包括在所述控制部由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前,通过所述通信部取得所述新的控制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所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中,将已切换至有通电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保持的控制信息更新为所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新的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
还包括通过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取得该外部装置保持的所述控制信息的大小信息,并且根据该大小信息与所述控制信息暂时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比较,切换是否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更新部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更新部中的任一个进行所述新的控制信息的取得和更新的控制信息更新控制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先确定的时刻日程控制所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由此控制所述控制部的通电状态的日程控制部;
当所述控制部为无通电状态时,判别该控制部是否已通过所述日程控制部而成为无通电状态的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以及
当由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根据所述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的判别结果,控制是否执行由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各自进行的处理的更新执行控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当由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判别其更新的紧急度的更新紧急度判别部,
所述更新执行控制部,当由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判别出控制信息需要更新时,根据所述日程控制状态判别部的判别结果、和所述更新紧急度判别部的判别结果,控制是否执行由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和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各自进行的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在由所述日程控制部确定的所述控制部的下一次起动预定时刻的规定时间前,将所述控制部切换至有通电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控制部保持的所述控制信息由所述控制信息更新部更新后,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部通电切换部而将所述控制部切换至无通电状态的控制部自动停止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兼作所述更新要否判别部与所述控制部自动起动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04485 | 2006-04-05 | ||
JP2006104485A JP4236672B2 (ja) | 2006-04-05 | 2006-04-05 | 画像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1209A true CN101051209A (zh) | 2007-10-10 |
CN100520638C CN100520638C (zh) | 2009-07-29 |
Family
ID=3857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968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38C (zh) | 2006-04-05 | 2007-04-05 | 图像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2774B2 (zh) |
JP (1) | JP4236672B2 (zh) |
CN (1) | CN100520638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2669A (zh) * | 2010-02-09 | 2011-08-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和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841800A (zh) * | 2011-04-25 | 2012-12-26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更新其固件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139420A (zh) * | 2011-11-24 | 2013-06-05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其管理服务器 |
CN103839151A (zh) * | 2012-11-20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CN104335134A (zh) * | 2012-05-31 | 2015-02-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气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93606B1 (ko) * | 2008-02-04 | 2010-11-10 | (주)지엔에스티 | 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원격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5127511B2 (ja) * | 2008-03-04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 |
US8271967B2 (en) * | 2008-06-09 | 2012-09-18 | Ricoh Company, Ltd. | MFP software update using web service |
WO2010029602A1 (ja) * | 2008-09-12 | 2010-03-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ソフトウェアパッチ適用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
JP5369715B2 (ja) * | 2009-01-28 | 2013-12-18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JP5174718B2 (ja) * | 2009-03-05 | 2013-04-0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アダプタ |
JP5326918B2 (ja) * | 2009-08-05 | 2013-10-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機器,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5287633B2 (ja) * | 2009-09-18 | 2013-09-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制御プログラム更新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277197B2 (ja) * | 2010-03-29 | 2013-08-2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8412B2 (ja) * | 2010-11-11 | 2014-05-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16474B2 (ja) * | 2011-03-22 | 2015-05-1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20868B2 (ja) * | 2011-03-31 | 2014-06-1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5808129B2 (ja) * | 2011-04-06 | 2015-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613617B2 (ja) * | 2011-04-28 | 2014-10-2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
JP2013090194A (ja) * | 2011-10-19 | 2013-05-13 | Sony Corp | サーバ装置、画像送信方法、端末装置、画像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JP5990901B2 (ja) * | 2011-12-08 | 2016-09-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13126717A (ja) * | 2011-12-16 | 2013-06-27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5868208B2 (ja) * | 2012-02-16 | 2016-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148460B2 (ja) * | 2012-03-05 | 2017-06-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TWI548982B (zh) * | 2012-03-06 | 2016-09-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方法及相關電腦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US8954800B1 (en) * | 2012-03-07 | 2015-02-10 | Google Inc. | Recovery button for automatically entering recovery mode |
JP6019746B2 (ja) * | 2012-05-22 | 2016-11-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更新装置、更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995571B2 (ja) * | 2012-07-17 | 2016-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677386B2 (ja) * | 2012-08-30 | 2015-02-2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037887B2 (en) * | 2012-09-26 | 2015-05-19 | Intel Corporation | Energy-efficient application content update and sleep mode determination |
JP2014086791A (ja) * | 2012-10-22 | 2014-05-12 | Ricoh Co Ltd | 電子機器及び遠隔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
JP6103909B2 (ja) * | 2012-12-07 | 2017-03-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33353B2 (ja) * | 2013-07-25 | 2015-06-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機器,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101861724B1 (ko) | 2013-10-31 | 2018-05-29 | 인텔 코포레이션 | 사전 부팅 펌웨어 갱신을 위한 선택적인 전력 관리 |
JP5653568B1 (ja) * | 2013-12-03 | 2015-01-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6264561B2 (ja) * | 2014-04-22 | 2018-01-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ジョブ送信装置、ジョブ実行装置、ジョブ実行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ジョブ送信方法 |
US9361091B2 (en) | 2014-05-27 | 2016-06-07 | Nintendo Co.,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
JP6478497B2 (ja) * | 2014-07-04 | 2019-03-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0015048B2 (en) * | 2014-12-27 | 2018-07-03 | Intel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protocol parser for NIC classification and queue assignments |
JP6501595B2 (ja) * | 2015-04-06 | 2019-04-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6574633B2 (ja) * | 2015-07-31 | 2019-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及び排紙装置 |
JP6536370B2 (ja) * | 2015-08-04 | 2019-07-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 |
US9825862B2 (en) | 2015-08-26 | 2017-11-21 | Barefoot Networks, Inc. | Packet header field extraction |
US9912774B2 (en) | 2015-12-22 | 2018-03-06 | Intel Corporation | Accelerated network packet processing |
JP6350570B2 (ja) * | 2016-03-15 | 2018-07-0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6759641B2 (ja) * | 2016-03-16 | 2020-09-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機器、情報処理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機器管理処理方法、情報処理機器管理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US10419366B1 (en) | 2017-01-31 | 2019-09-17 | Barefoot Networks, Inc. | Mechanism for communicating to remote control plane from forwarding element |
JP7014389B2 (ja) * | 2017-02-17 | 2022-02-0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DE102017107277B4 (de) * | 2017-04-05 | 2024-06-13 | Hanon Systems | Verfahren zur Aktualisierung einer Steuersoftware in einem Hochvolt-Steuergerät |
US10353696B2 (en) * | 2017-04-13 | 2019-07-16 | Blackberry Limited | Program release packages including program updates |
US10757028B1 (en) | 2017-04-23 | 2020-08-25 | Barefoot Networks, Inc. | Configurable forwarding element deparser |
US10601732B1 (en) | 2017-07-23 | 2020-03-24 | Barefoot Networks, Inc. | Configurable packet processing pipeline for handling non-packet data |
US10594630B1 (en) | 2017-09-28 | 2020-03-17 | Barefoot Networks, Inc. | Expansion of packet data within processing pipeline |
US11157613B2 (en) * | 2018-05-17 | 2021-10-26 | Arm Ip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ower consumption |
JP7103303B2 (ja) * | 2019-05-16 | 2022-07-20 |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 装置、通信モジュー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方法 |
WO2020241661A1 (ja) * | 2019-05-30 | 2020-12-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通信方法、サーバ、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20195122A (ja) * | 2019-05-30 | 2020-12-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7245717B2 (ja) * | 2019-05-30 | 2023-03-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通信機器、サーバ、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1606A (ja) | 1994-09-30 | 1996-04-16 | Canon Inc | 印刷装置 |
KR0167615B1 (ko) * | 1993-12-09 | 1999-01-15 | 미따라이 하지메 | 인쇄 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KR960030631A (ko) * | 1995-01-27 | 1996-08-17 | 김광호 | 절전형 팩시밀리 |
US5764864A (en) * | 1995-06-09 | 1998-06-09 | Ricoh Company, Ltd. | Facsimile machine having a power saving function |
JP2000267857A (ja) | 1999-03-17 | 2000-09-29 | Oki Data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
JP2001334727A (ja) * | 2000-05-29 | 2001-12-04 | Murata Mach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8099A (ja) | 2001-01-17 | 2002-08-02 | Ricoh Co Ltd | 通信システム |
JP2002259102A (ja) | 2001-02-28 | 2002-09-13 | Ricoh Co Ltd | 印刷処理装置 |
JP2002288066A (ja) | 2001-03-23 | 2002-10-0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3063101A (ja) * | 2001-08-27 | 2003-03-05 |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複合機、これに接続される端末装置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2003078671A (ja) | 2001-08-31 | 2003-03-14 | Canon Inc |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2005186425A (ja) | 2003-12-25 | 2005-07-1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の省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4219293B2 (ja) * | 2004-03-25 | 2009-0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78178B2 (ja) * | 2004-08-23 | 2010-11-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44462B2 (ja) * | 2005-02-28 | 2010-09-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原稿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6
- 2006-04-05 JP JP2006104485A patent/JP4236672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3-30 US US11/729,772 patent/US7872774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4-05 CN CNB2007100968328A patent/CN10052063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2669A (zh) * | 2010-02-09 | 2011-08-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和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152669B (zh) * | 2010-02-09 | 2013-07-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和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841800A (zh) * | 2011-04-25 | 2012-12-26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更新其固件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841800B (zh) * | 2011-04-25 | 2016-05-18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更新其固件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139420A (zh) * | 2011-11-24 | 2013-06-05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其管理服务器 |
CN103139420B (zh) * | 2011-11-24 | 2016-03-30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其管理服务器 |
CN104335134A (zh) * | 2012-05-31 | 2015-02-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气设备 |
CN103839151A (zh) * | 2012-11-20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CN103839151B (zh) * | 2012-11-20 | 2018-07-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72774B2 (en) | 2011-01-18 |
JP4236672B2 (ja) | 2009-03-11 |
JP2007281810A (ja) | 2007-10-25 |
US20070236734A1 (en) | 2007-10-11 |
CN100520638C (zh) | 2009-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1209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01056345A (zh) | 图像处理器 | |
CN101046669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其控制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 |
CN1282552C (zh) | 电源管理装置、文件服务器、打印机及系统、计算机软件 | |
CN1260633C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功率控制方法 | |
US7982889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energization control | |
US8924757B2 (en) |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 |
CN1146756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457424B2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45474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052082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678010A (zh) |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 |
CN101052083A (zh) | 图像处理器 | |
US20170300001A1 (en) |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image formation device | |
CN1892470A (zh) | 成像装置和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 |
US1044787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554180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US919542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2011229274A (ja) | 充電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充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充電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04683640B (zh) | 电子设备和电源控制方法 | |
CN110933243B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 |
US9013719B2 (en) | Non-print mode in a multifunction printing device | |
CN189350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 |
JP2014078269A (ja) | 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 | |
CN1825212A (zh) | 图像打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