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3047A -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3047A CN1843047A CNA2004800242715A CN200480024271A CN1843047A CN 1843047 A CN1843047 A CN 1843047A CN A2004800242715 A CNA2004800242715 A CN A2004800242715A CN 200480024271 A CN200480024271 A CN 200480024271A CN 1843047 A CN1843047 A CN 18430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terminal
- parts
- destination terminal
- cellular 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1—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电话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基于WCDMA系统和SIP(其中有可能进行IP电话的系统)的通信系统来通信。所述移动电话装置(101)的总控制部分(141)使得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当在下述情况下时使用基于SIP的通信系统来建立通信:当在经由WCDMA系统与移动电话装置(102)通信期间确定移动电话装置(101)和移动电话装置(102)共存在作为其中有可能进行使用基于SIP的通信系统的通信的区域的热点中。其后,总控制部分(141)使得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断开使用WCDMA系统的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和用于管理所述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使用IP网络的固定IP电话正在得到广泛使用。使用IP网络的呼叫具有比通过任何其他通信系统(例如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呼叫廉价的收费。而且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如果当移动通信终端出现在所谓的热点(hot spot)、即允许IP连接的区域时可以提供使用IP网络的呼叫,则用户可以大大获益。
但是,与在另一种通信系统(例如WCDMA)中的那些相比较,热点的通信区域很窄并且分散。为此,当正在使用WCDMA系统进行呼叫的移动通信终端物理地移动时,估计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有时进入热点,有时离开热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于将通信系统从WCDMA系统转换到IP系统的技术,以便不中断所述呼叫。
作为用于转换通信系统的这样的技术,已知一种用于实现所谓的切换(handover)的技术,其中,当正在使用一个通信系统进行呼叫的移动通信终端移动到使用另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区域时,通信通过从一个基站自动转换到另一个而得以继续(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专利文件1已经公开了如下的配置。即,当正在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移动到两个无线通信系统重叠的服务区域时,准备用于实现切换的条件。在这个阶段,布置了被适配用于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环境。在新的和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分别被激活。然后,采用其电场强度不大于门限值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连接被切断,同时采用剩余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得以继续。因此,不同种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得以平滑地进行。
另外,也已知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在开始呼叫时在基于电路交换的呼叫和IP呼叫之间自动转换(例如参见专利文件2)。
(专利文件1)JP-A-2002-291011(段落0113-0172)
(专利文件2)JP-A-2001-251440
发明内容
虽然专利文件1已经公开了当所述源终端从使用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区域移动到使用另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区域时在所述源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但是未建议关于考虑到进行通信中的目的地终端如何来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和用于管理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在考虑到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状态的同时从使用当前通信系统的通信向使用另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转换通信。
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是能够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多个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其中可以由第一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区域比其中可以由第二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区域更宽,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部件,用于通过第一通信系统来与目的地终端进行通信;第二通信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系统来与目的地终端进行通信;第一确定部件,用于在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第二确定部件,用于在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确定所述目的地终端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通信转换控制部件,用于基于第一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和第二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控制以便在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和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之间转换。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并且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转换到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
使用这种配置,当移动通信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两者在由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期间都进入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在移动通信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从由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转换到由第二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因此,即使当移动通信终端和目的地终端进行彼此通信时,也可以将通信转换到使用另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完成由第二通信部件的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一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使用这种配置,在由第二通信部件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由第一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因此,有可能防止通信中断。
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恢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二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一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后中止第一通信部件。
使用这种配置,总是防止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通信同时被启动。因此,有可能实现低功耗。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由第二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转换到由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当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由第二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转换到由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
使用这种配置,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或目的地终端在由第二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期间离开第二无线通信区域时,在移动通信终端和目的地终端基站之间的通信从由第二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转换到由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通信。因此,即使当移动通信终端和目的地终端彼此进行通信时,也可以将通信转换到使用另一种通信系统的通信。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由第一通信部件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由第一通信部件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使用这种配置,在由第一通信部件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因此,有可能防止通信中断。
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一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之后中止第二通信部件。
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一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后中止第二通信部件。
使用这种配置,总是防止同时启动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因此,有可能实现低功耗。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第一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所述通知信息是从用于管理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并且,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内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第二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内,所述通知信息是从所述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
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由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并且基于由所述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无线电波强度,第一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目的地终端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外通知信息,所述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所述通知信息是从用于管理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
在按照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基于SIP的通信系统。
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在两个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两个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其中,所述两个移动通信终端被分别设置为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其中可以由第一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区域比其中可以由第二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区域更宽,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管理装置包括:位置信息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的位置信息;在区域内确定部件,基于第二无线通信区域的区域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期间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通知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发送源终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在区域内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
在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中,所述通知信息包含: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一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通信期间所述源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一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期间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中,所述通知信息包含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外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二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通信期间所述目的地终端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管理装置中,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基于SIP的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区域的视图;
图3是用以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用以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配置的图;
图6是用以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用以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在所述附图中,附图标号101、102表示蜂窝电话;134表示WCDMA通信模块;136表示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41表示总控制部分;142表示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3表示WCDMA通信控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诸如蜂窝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等的移动通信终端和诸如服务器等的通信管理装置,所述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在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移动管理装置要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在移动通信终端是蜂窝电话并且通信管理装置是服务器的假设下进行下面的说明。所述蜂窝电话和服务器被应用到移动通信系统,如下所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使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配置的图。
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通过WCDMA网络105而连接WCDMA服务器103、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等,同时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来连接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蜂窝电话101、蜂窝电话102等,所述WCDMA网络105包括由多个基站、交换中心等构造的通信区域,所述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包括由访问点、交换中心等构造的多个热点。所述WCDMA服务器103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租用线路等的未示出网络来彼此通信。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蜂窝电话101可以被称为源终端,蜂窝电话102可以被称为目的地终端。
图2是示出在图1中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区域的视图。
如图2所示,在图1中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区域包括多个WCDMA通信区域20(其中可以进行使用WCDMA系统的通信的区域)和多个热点21(其中可以进行基于VoIP、SIP等的IP通信的区域)。分别由多个基站22构造所述多个WCDMA通信区域20。分别由多个访问点23来构造多个热点21。交换中心24将WCDMA通信区域20彼此连接,并且将所述多个热点21彼此连接,以便形成WCDMA网络105和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如图2中所示,每个热点21是比每个WCDMA通信区域20更窄的区域。顺便提及,WCDMA是宽带码分多址的缩写。VoIP是基于网际协议的语音传输的缩写。SIP是话路启动协议的缩写。
WCDMA服务器103被运营商管理。WCDMA服务器103包括控制部分111、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12、通信部分113、统计信息数据库(DB)114、资源信息数据库(DB)115和通知条件数据库(DB)116。
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12使用来自基站22或交换中心24的信息(诸如无线信号强度等的信息),以便定期检测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
统计信息数据库114预先存储用于表达每个热点21的位置、大小等的区域信息。资源信息数据库115存储要分配到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诸如IP地址等的资源信息。
控制部分111主要由被在WCDMA服务器103中存储的程序操作的处理器构成。控制部分111整体控制WCDMA 103。控制部分111通过通信部分113控制在基于WCDMA系统的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通信。
控制部分111根据由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12和统计信息数据库114确定是否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通信期间(在蜂窝电话通过WCDMA网络105或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经由语音或分组进行彼此通信的条件下)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控制部分111通过通信部分113向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发送通知信息(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和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这个通知信息用于向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通知确定的结果。控制部分111向通知条件数据库116内存储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的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
所述源终端通知信息的信号格式在表1中所示如下。所述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注册信息的信号格式在表2中所示如下。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的信号格式在表3中所示如下。SIP SUBSCRIBE(SIP预约)方法用于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的信号格式。SIP NOTIFY(SIP通知)方法用于目的地终端通知信息的信号格式。
(表1)
或
蜂窝电话101的标识符 |
蜂窝电话101的标识符 | IP地址 |
(表2)
注册(SUBSCRIBE(预约)) | 目的地终端标识符 | 通知条件标识符 |
(表3)
通知(NOTIFY) | 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 | 目的地终端标识符 |
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表示一种信息,用于通知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通过WCDMA网络105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呼叫期间在热点21的区域内。如表1中所示,存在两种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一个仅仅包括蜂窝电话101的标识符(电话号码等)。另一个包括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标识符和被分配到蜂窝电话101的IP地址。
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表示用于注册诸如“当满足某个条件时采取某个行动”之类的内容的信息。如表2中所示,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包括:诸如作为与蜂窝电话101——作为源终端——的呼叫的目的地的蜂窝电话102的标识符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通知条件标识符的信息,所述通知条件标识符用于指定当对于目的地终端发生情况时要采取的行为的通知条件。例如,当通知条件标识符是“01”时设置条件“当目的地终端在热点21的区域内时发出通知”,并且当通知条件标识符是“02”时设置条件“当目的地终端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时间发出通知”。
所述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表示这样的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呼叫期间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包含用于指示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的信息和目的地终端的标识符。
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具有控制部分121、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22、通信部分123、统计信息数据库(DB)124、资源信息数据库125和通知条件数据库126。
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22使用来自访问点23或交换中心24的信息(诸如无线信号强度等的信息),以便定期检测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
统计信息数据库124存储用于表达根据来自访问点23或交换中心24的信息(诸如无线信号强度等的信息)而预先产生的每个热点21的位置、大小等的区域信息。资源信息数据库125存储要分配到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诸如IP地址等的资源信息。
控制部分121主要由被在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中存储的程序操作的处理器构成。控制部分121整体控制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控制部分121通过再现部分规格说明文件(播放列表)231根据SIP而控制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通信。
控制部分121根据由位置信息检测部分122和统计信息数据库124检测的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之间的通信期间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控制部分121从通信部分123向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发送通知信息(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这个通知信息用于向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通知确定结果。控制部分121向通知条件数据库126中存储从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接收的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
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的信号格式在表4中被示出如下。SIPNOTIFY(SIP通知)方法用于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的信号格式。
(表4)
通知(NOTIFY) | 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 | 目的地终端标识符 |
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表示这样的信息:用于通知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的区域内的事实。如表4中所示,所述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包含用于指示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的信息和目的地终端的标识符。
通信部分123向WCDMA服务器103传送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从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发送的信息,或者传送从WCDMA服务器103向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的信息。
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包括通信控制管理部分131、电话应用132、WCDMA通信处理部分133、WCDMA通信模块134、无线局域网通信处理部分135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
通信控制管理部分131包括总控制部分141、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恢复控制部分144、无线局域网状态管理数据库145和WCDMA状态管理数据库146。顺便提及,因为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配置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电话应用132是负责与电话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基于SIP而对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通信进行控制。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基于WCDMA系统而对于通过WCDMA网络105的通信进行控制。恢复控制部分144控制WCDMA通信模块134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恢复和中止。在此的术语“中止”不表示完全停止,而是表示具有很低功耗的所谓待机状态。
无线局域网状态管理数据库145使用无线局域网来管理IP信号传输的通信状态。WCDMA状态管理数据库146通过WCDMA系统来管理通信状态。
WCDMA通信处理部分133对于由WCDMA通信模块134发送/接收的数据执行诸如编码、解码等的各种信号处理。无线局域网通信处理部分135对于由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发送/接收的数据执行诸如编码、解码等的各种信号处理。WCDMA通信模块134通过天线等而连接到WCDMA网络105。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通过天线等而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网络107。
总控制部分141主要由在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中存储的程序操作的处理器构成。
总控制部分141确定是否在通过WCDMA网络105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或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蜂窝电话101或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
总控制部分141确定是否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通过WCDMA网络105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或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在热点21的区域内。
总控制部分141根据所述两个确定结果的至少一个来控制在使用WCDMA网络105的通信和使用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通信之间的转换。
下面将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3和4是用于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在通过WCDMA网络105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S301)期间,WCDMA服务器103定期检测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S302)。每当WCDMA服务器103检测到所述位置信息时,WCDMA服务器103根据所检测的位置信息和在统计信息数据库114中存储的区域信息来确定是否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
假定根据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位置信息进入热点21、并且WCDMA服务器103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03:是)。在这种情况下,WCDMA服务器103产生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并且通过WCDMA网络105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所产生的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S304)。WCDMA的多呼叫功能用于发送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类似于邮件推送的功能,由WCDMA服务器103侧主动执行所述发送。相反,假定根据区域信息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位置信息未进入热点21,并且WCDMA服务器103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03:否)。在这种情况下,WCDMA服务器103重复检测位置信息。
假定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通过WCDMA网络105而启动呼叫后从WCDMA服务器103接收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当总控制部分141未从WCDMA服务器103接收到所述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的区域中。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内,并且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用于启动在中止状态中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指令(S305)。另一方面,当总控制部分141还未接收到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启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而是继续通过WCDMA网络105而进行的呼叫。
当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仅仅包括源终端识别信息时,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恢复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后通过DHCP来获取IP地址,并且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上设置所获取的IP地址。当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也包括IP地址时,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恢复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后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上设置在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中包含的IP地址。
然后,总控制部分141产生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并且将通知条件标识符设置为“01”。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提供用于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所产生的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的指令。结果,从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S306)。
已经接收到目的地通知注册信息的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WCDMA服务器103发送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因为在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中包含的通知条件标识符是“01”(S307)。
WCDMA服务器103在通知条件数据库上注册所接收的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S308),并且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注册完成信号(S309)。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所接收的注册完成信号(S310)。
然后,WCDMA服务器103定期检测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S311)。每当WCDMA服务器103检测到位置信息时,WCDMA服务器103根据所检测的位置信息和在统计信息数据库114中存储的区域信息来确定是否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
假定根据所述区域信息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进入了热点21,并且WCDMA服务器103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12:是)。在这种情况下,WCDMA服务器103产生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并且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所产生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S313)。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所接收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S314)。相反,假定根据所述区域信息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未进入热点21,并且WCDMA服务器103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12:否),则WCDMA服务器103重复确定位置信息。
当总控制部分141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到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并且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提供用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连接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指令。另一方面,当总控制部分141未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到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并且通过WCDMA网络105来继续所述呼叫。
按照所述指令,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对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来建立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线路连接执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无线局域网连接请求(S315)。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请求的信号格式,使用SIP INVITE(SIP邀请)方法。
按照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请求,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交换中心24发出用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建立线路连接的指令。当完成所述线路连接时,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连接完成信号(S316)。作为连接完成信号的格式,使用响应(消息)SIP“200 OK”。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所述连接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产生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并且将通知条件标识符设置为“02”。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提供用于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所产生的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的指令。结果,从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送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S317)。
已经接收到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的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在通知条件数据库126上注册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S318),因为在目的地终端通知注册信息中包含的通知条件标识符是“02”。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注册完成信号(S319)。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已经接收到注册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和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用于使得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发送/接收已经被WCDMA通信模块134发送/接收的语音数据的指令。结果,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转换为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S320)。
总控制部分141然后向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用于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按照这个指令,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对于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执行控制。以便,使得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WCDMA服务器103进行WCDMA切断请求(S321)。作为这种WCDMA切断请求的信号格式,使用在3GPP规范中定义的信号格式。
按照所述WCDMA切断请求,WCDMA服务器103向交换中心24发出用于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在已经完成线路切断后,WCDMA服务器103删除在S308中注册的内容,并且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切断完成信号(S322)。使用在3GPP规范中定义的信号格式来作为这种切断完成信号的格式。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切断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用于中止WCDMA通信模块134的指令(S323)。
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定期检测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S324)。每当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检测到所述位置信息时,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根据所检测的位置信息和在统计信息数据库124中存储的区域信息来确定是否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之外。
假定根据所述区域信息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未进入热点21,并且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25:是)。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产生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并且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所产生的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S326)。相反,假定根据区域信息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位置信息进入了热点21,并且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S325:否)。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重复检测位置信息。
当总控制部分141已经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到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并且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用于启动WCDMA通信模块134的指令(S327)。另一方面,当总控制部分141还没有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到目的地终端不在区域内通知信息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热点21的区域内。因此,总控制部分141不启动WCDMA通信模块134,而是继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而进行的呼叫。
在恢复WCDMA通信模块134后,总控制部分141向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用于通过WCDMA网络105而连接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指令。按照所述指令,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对于通过WCDMA网络105而建立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线路连接进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WCDMA服务器103发出WCDMA连接请求(S328)。
按照WCDMA连接请求,WCDMA服务器103向交换中心24发出用于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建立线路连接的指令。当完成了所述线路连接时,WCDMA服务器103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连接完成信号(S329)。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已经接收到连接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和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使得WCDMA通信模块134发送/接收已经由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发送/接收的语音数据的指令。结果,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为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S330)。
总控制部分141然后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提供用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按照这个指令,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对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进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出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S331)。作为这种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的信号格式,使用SIP BYE方法。
按照所述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交换中心24发送用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在完成所述线路切断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切断完成信号(S332)。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所述切断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中止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指令(S333)。以这种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重复所述处理。
如上所述,按照图1中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地理范围窄的热点21散布在地理范围宽的WCDMA区域20中的条件下,其间通过WCDMA网络105而具有呼叫的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可以将所述呼叫转换为在费用上比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更便宜的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当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期间脱离热点21的区域时,所述呼叫可以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到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
因此,相对移动的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可以按照所述条件来将其间的呼叫转换为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或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因此,有可能获得对于用户有益的服务。
另外,当所述呼叫从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转换到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时,在完成使用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线路连接后切断使用WCDMA网络105的线路。因此,有可能防止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断开。
另外,仅仅当情况需要时启动WCDMA通信模块134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因此,有可能降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功耗,以便有可能延长呼叫时间和待机时间。
在上面的说明中,WCDMA服务器103确定是否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呼叫期间进入热点21的区域,并且WCDMA服务器103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通知确定结果。但是,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可以具有等同于WCDMA服务器103的功能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可以在通过WCDMA网络105与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进行的呼叫期间根据热点21的位置信息和区域信息来确定是否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GPS接收器等接收所述位置信息。热点21的区域信息被预先存储在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中。
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分别提供了WCDMA服务器103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服务器来实现所述两者。
(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已经说明了一个示例,其中,当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脱离热点21的区域时,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为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这个第二实施例将说明这样一个示例,其中,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脱离热点21的区域时,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为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
图5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配置的图。在配置上与在图1中的那些相同的部分被对应地表示为相同的附图标号,将省略其说明。
在图5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向作为在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配置增加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分147。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正在进行与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蜂窝电话102的通信的同时,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分147检测由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强度。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分147向总控制部分141通知所检测的无线电波强度信息。
总控制部分141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呼叫期间监控从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分147通知的无线电波强度信息。当无线电波强度不大于预定值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脱离热点21的区域。当无线电波强度大于预定值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
下面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6和7是用以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与图3和4中的那些相同的序列被对应地表示为相同的附图标号,将省略其说明。
当总控制部分141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接收到连接完成通知时(A316),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和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使得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发送/接收已经被WCDMA通信模块134发送/接收的语音数据的指令。结果,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转换为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S401)。
然后,总控制部分141向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用于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按照这个指令,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对于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进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WCDMA服务器103发出WCDMA切断请求(S402)。使用在3GPP规范中定义的信号格式来作为这种WCDMA切断请求的信号格式。
按照WCDMA切断请求,WCDMA服务器103向交换中心24发出切断通过WCDMA网络105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在已经完成了所述线路切断后,WCDMA服务器103删除在S308中注册的内容,并且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切断完成信号(S403)。使用在3GPP规范中定义的信号格式来作为切断完成信号的格式。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切断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用于中止WCDMA通信模块134的指令(S404)。
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期间,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定期检测由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接收的无线电波强度(S405)。
总控制部分141根据所检测的无线电波强度来确定是否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当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时(S406:是),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提供启动WCDMA通信模块134的指令(S407)。另一方面,当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时(S406:否),总控制部分141重复所述确定。
在恢复WCDMA通信模块134后,总控制部分141向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用于通过WCDMA网络105而连接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的指令。按照所述指令,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对于通过WCDMA网络105而建立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线路连接进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WCDMA服务器103发出WCDMA连接请求(S408)。
按照所述WCDMA连接请求,WCDMA服务器103向交换中心24发出通过WCDMA网络105而建立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线路连接的指令。当完成了所述线路连接时,WCDMA服务器103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连接完成信号(S409)。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连接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和WCDMA通信控制部分143提供使得WCDMA通信模块134发送/接收已经由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发送/接收的语音数据的指令。结果,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为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S410)。
总控制部分141向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提供用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按照这种指令,无线局域网通信控制部分142对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进行控制,以便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发出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S411)。作为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的信号格式,使用SIP BYE方法。
按照无线局域网切断请求,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交换中心24发出用于切断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连接的线路的指令。在已经完成所述线路切断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发送切断完成信号(S412)。
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总控制部分141已经接收到切断完成信号时,总控制部分141向恢复控制部分144发出用于中止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指令(S413)。以这种方式,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呼叫期间重复所述处理。
如上所述,按照图5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当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而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进行的呼叫期间脱离热点22的区域时,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呼叫从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的呼叫转换到通过WCDMA网络105的呼叫。因此,即使彼此进行呼叫的用户之一脱离热点21的区域,也可以继续在用户之间的呼叫。因此,其间具有呼叫的用户可以在自由移动的同时彼此通信。
顺便提及,当由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分147检测的无线电波强度不大于预定值时,总控制部分141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但是,当其中无线电波强度不大于预定值的状态已经在预定时间内发生了预定次数时,总控制部分141可以推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
另外,无线局域网服务器106可以从访问点23或交换中心24获取关于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的无线电波强度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的区域内,并且向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通知确定结果。当有通知时,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可以推断源终端本身不在热点21的区域中,并且执行从S407到S413的处理。
虽然已经举例而言在当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正在进行呼叫的情况下说明了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呼叫,而是即使在数据通信中也可以包含类似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说明中,“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热点21的区域内”指示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可以进行使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通信的状态中,并且“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不在热点21内”指示作为源终端的蜂窝电话101在不能进行使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通信的状态中。假定不能进行使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136的通信的状态包括当前可以进行通信、但是在预定时间后将不能进行的状态。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中,通过恢复/中止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来进行在通过WCDMA网络的通信和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的通信之间的转换。但是,可以使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的休眠/苏醒来进行所述通信的转换。
虽然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已经说明了在WCDMA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网络之间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到在无线局域网网络之间或在其他网络之间的情况。
另外,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已经说明了其中根据SIP来建立通过无线局域网网络107在蜂窝电话101和蜂窝电话102之间的通信的示例。但是,可以通过具有类似功能的任何其他协议来建立通信。
虽然已经参照其特定实施例而在上面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
本发明基于2003年10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3-368461号,其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在此。
产业上的应用
按照本发明,有可能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能够根据在通信中涉及的目的地终端的状态而从使用当前通信系统的通信转换到使用另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并且所述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通信。
Claims (18)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所述多个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部件,用于通过第一通信系统来与目的地终端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系统来与目的地终端进行通信;
第一确定部件,用于在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第二确定部件,用于在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确定所述目的地终端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
通信转换控制部件,用于基于第一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和第二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控制以便在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和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之间转换。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并且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转换到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完成由第二通信部件的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一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4.按照权利要求3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二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一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后中止第一通信部件。
5.按照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转换到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
6.按照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当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从使用第二通信部件的通信转换到使用第一通信部件的通信。
7.按照权利要求5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由第一通信部件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8.按照权利要求6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通信转换控制部件在由第一通信部件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连接完成后进行控制以切断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所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
9.按照权利要求7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一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一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之后中止第二通信部件。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恢复控制部件,用于当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时恢复第一通信部件,并且在由第二通信部件连接到目的地终端的线路被切断后中止第二通信部件。
11.按照权利要求1-10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第一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所述通知信息是从用于管理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并且
其中,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内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第二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一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内,所述通知信息是从所述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10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由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强度,
其中,基于由所述无线电波强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无线电波强度,第一确定部件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13.按照权利要求1-10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基于用于通知所述目的地终端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的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外通知信息,所述第二确定部件推断所述目的地终端在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所述目的地终端的通信期间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所述通知信息是从用于管理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装置发出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13的任何一个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基于SIP的通信系统。
15.一种通信管理装置,用于管理在两个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两个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多个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两个移动通信终端被分别设置为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
其中,所述多个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其中可以由第一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区域比其中可以由第二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区域更宽,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管理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区域内确定部件,基于第二无线通信区域的区域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期间是否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
通知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发送源终端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在区域内确定部件的确定结果。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通信管理装置,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含:源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一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通信期间所述源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以及,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一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期间所述目的地终端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的通信管理装置,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含目的地终端在区域外通知信息,用于通知在通过第二通信系统在所述源终端和所述目的地终端之间通信期间所述目的地终端不在第二无线通信区域中。
18.按照权利要求15-17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基于SIP的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68461A JP2005136553A (ja) | 2003-10-29 | 2003-10-29 | 移動体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管理装置 |
JP368461/2003 | 2003-10-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3047A true CN1843047A (zh) | 2006-10-04 |
Family
ID=3451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242715A Pending CN1843047A (zh) | 2003-10-29 | 2004-08-20 |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183476A1 (zh) |
JP (1) | JP2005136553A (zh) |
CN (1) | CN1843047A (zh) |
WO (1) | WO200504159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424A (zh) * | 2007-08-09 | 2010-09-29 | 京瓷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US8165625B2 (en) | 2006-11-22 | 2012-04-24 |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VoIP system |
CN102859974A (zh) * | 2010-03-31 | 2013-01-0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终端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
CN103167436A (zh) * | 2013-04-10 | 2013-06-19 | 苏州智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兼容蜂窝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的群组通话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50272B2 (en) | 2004-06-29 | 2011-11-01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sessions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933260B2 (en) | 2004-06-29 | 2011-04-26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and communicating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7623476B2 (en) * | 2004-06-29 | 2009-11-24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erenc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623516B2 (en) * | 2004-06-29 | 2009-11-24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rout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570636B2 (en) | 2004-06-29 | 2009-08-04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versing a NAT device for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
US7656870B2 (en) | 2004-06-29 | 2010-02-02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
US7778187B2 (en) * | 2004-06-29 | 2010-08-17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stability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20070078720A1 (en) * | 2004-06-29 | 2007-04-05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ertis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437307B2 (en) | 2007-09-03 | 2013-05-07 | Damaka,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during a network transition |
US8009586B2 (en) * | 2004-06-29 | 2011-08-30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fer in a peer-to 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014381B2 (en) | 2005-06-02 | 2011-09-0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US20070033646A1 (en) * | 2005-08-05 | 2007-02-08 | Sierra Wireless, Inc. A Canadian Corp. | Suspension and resumption of secure data connection session |
US8880126B2 (en) * | 2005-12-21 | 2014-11-04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LAN network detection |
JP4684908B2 (ja) * | 2006-02-15 | 2011-05-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リソース配置マネージャ、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4805048B2 (ja) * | 2006-07-21 | 2011-11-02 |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及びサーバ装置 |
WO2008020536A1 (fr) * | 2006-08-15 | 2008-02-21 | Nec Corporation |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son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et programme utlisés pour celui-ci |
WO2008059570A1 (fr) * | 2006-11-15 | 2008-05-22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ppareil de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édé de transfert continu |
CN101188834B (zh) * | 2006-11-22 | 2010-12-22 |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和呈现通信系统 |
US8135782B2 (en) | 2006-11-22 | 2012-03-13 |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Electronic apparatus, presen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WO2008087931A1 (ja) | 2007-01-17 | 2008-07-24 | Nec Corporation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と、それらに用いられる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000432B2 (ja) | 2007-08-29 | 2012-08-1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09043016A2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networks that are not commonly controlled |
US8380859B2 (en) | 2007-11-28 | 2013-02-19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point handoff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ing environment |
JP5195031B2 (ja) * | 2008-05-28 | 2013-05-08 |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 |
TWI514839B (zh) * | 2008-07-29 | 2015-12-21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 網路電話通信方法及系統 |
CN102461143B (zh) * | 2009-06-08 | 2015-09-02 |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 便携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其各自的控制方法及通信系统 |
US8725895B2 (en) * | 2010-02-15 | 2014-05-13 | Damaka, Inc. | NAT traversal by concurrently probing multiple candidates |
US8892646B2 (en) | 2010-08-25 | 2014-11-18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ed session appearance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
US8874785B2 (en) | 2010-02-15 | 2014-10-28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data tunneling in a peer-to-peer environment |
US8689307B2 (en) * | 2010-03-19 | 2014-04-01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peer-to-peer environment |
US9043488B2 (en) | 2010-03-29 | 2015-05-26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sweeping between devices |
US9191416B2 (en) | 2010-04-16 | 2015-11-17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terprise voice call continuity |
US8352563B2 (en) | 2010-04-29 | 2013-01-08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media routing using a third party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for signaling |
US8446900B2 (en) | 2010-06-18 | 2013-05-21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etween endpoints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 |
US8611540B2 (en) | 2010-06-23 | 2013-12-17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messaging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 |
US8468010B2 (en) | 2010-09-24 | 2013-06-18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nguage translation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
US8743781B2 (en) | 2010-10-11 | 2014-06-03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everse invitation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
JP2012090226A (ja) * | 2010-10-22 | 2012-05-10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装置 |
US8407314B2 (en) | 2011-04-04 | 2013-03-26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unsupported document types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8694587B2 (en) | 2011-05-17 | 2014-04-08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rid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8478890B2 (en) | 2011-07-15 | 2013-07-02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virtual bi-directional data stream communications with single socket point-to-multipoint capability |
US9027032B2 (en) | 2013-07-16 | 2015-05-05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y to existing software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
US9357016B2 (en) | 2013-10-18 | 2016-05-31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parallel resource management |
CA2956617A1 (en) | 2014-08-05 | 2016-02-11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 (ucc) connectivity between incompatible systems |
US10091025B2 (en) | 2016-03-31 | 2018-10-02 | Damak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use of a single user identifier across incompatible networks for UCC functionalit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26766B2 (ja) * | 1995-09-19 | 2001-11-05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6999438B2 (en) * | 1996-01-18 | 2006-02-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940761A (en) * | 1997-01-15 | 1999-08-17 | Qau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obile assisted hard handoff betwe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H10248088A (ja) * | 1997-03-03 | 1998-09-14 | Sony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 |
US6353602B1 (en) * | 1998-08-07 | 2002-03-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DMA base station assisted soft handoff |
JP2001144815A (ja) * | 1999-11-16 | 2001-05-25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高速移動通信網の接続方法 |
GB0019534D0 (en) * | 2000-08-10 | 2000-09-27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639200B2 (ja) * | 2000-09-08 | 2005-04-20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装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アドレ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検索サービス方法 |
US7035647B2 (en) * | 2002-02-07 | 2006-04-25 | Openwave Systems Inc. | Efficien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for mobile units |
US20040100913A1 (en) * | 2001-03-28 | 2004-05-27 | Juha Kalliokulju | Method for providing parameters during a change of acc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lement |
JP4566443B2 (ja) * | 2001-04-24 | 2010-10-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FR2826825B1 (fr) * | 2001-06-28 | 2003-09-26 | Cit Alcatel | Procede de basculement d'un premier mode de radiocommunication vers un second mode de radiocommunication et terminal mobile multi-mode associe |
US6873852B2 (en) * | 2002-01-10 | 2005-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3900412B2 (ja) * | 2002-02-06 | 2007-04-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統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
JP4112241B2 (ja) * | 2002-02-22 | 2008-07-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4161028B2 (ja) * | 2002-03-06 | 2008-10-08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マルチサービス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7047036B2 (en) * | 2002-07-02 | 2006-05-1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 |
US6879828B2 (en) * | 2002-09-09 | 2005-04-12 | Nokia Corporation | Unbroken primary connection switch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
US6987985B2 (en) * | 2003-06-06 | 2006-01-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system communications |
JP4068512B2 (ja) * | 2003-06-10 | 2008-03-26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装置、携帯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20040259573A1 (en) * | 2003-06-20 | 2004-12-23 | Steven D. Che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sition alerting with a mobile device |
US20040264410A1 (en) * | 2003-06-30 | 2004-12-3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unit with a handoff between networks |
US20050009499A1 (en) * | 2003-07-08 | 2005-01-13 | Karl Koster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lling a mobile wireless subscriber for fixed location service |
US6975881B2 (en) * | 2003-08-25 | 2005-12-13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during a cell reselection |
-
2003
- 2003-10-29 JP JP2003368461A patent/JP2005136553A/ja active Pending
-
2004
- 2004-08-20 CN CNA2004800242715A patent/CN1843047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8-20 US US10/566,108 patent/US200601834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8-20 WO PCT/JP2004/012314 patent/WO2005041595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65625B2 (en) | 2006-11-22 | 2012-04-24 |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VoIP system |
CN101849424A (zh) * | 2007-08-09 | 2010-09-29 | 京瓷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101849424B (zh) * | 2007-08-09 | 2013-06-12 | 京瓷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102859974A (zh) * | 2010-03-31 | 2013-01-0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终端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
CN103167436A (zh) * | 2013-04-10 | 2013-06-19 | 苏州智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兼容蜂窝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的群组通话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136553A (ja) | 2005-05-26 |
WO2005041595A1 (ja) | 2005-05-06 |
US20060183476A1 (en) | 200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3047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 |
CN1100459C (zh) | 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853436A (zh) | 在无线广域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的切换 | |
US20080058003A1 (en) | 3G/Gsm and Wlan Integration of Telephony | |
CN1711719A (zh) | 用于支持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040463A (zh) |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
CN10105221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 |
CN1685641A (zh) |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 |
CN1301468A (zh) | 用于移动通信网的直接或通过ip网络的接入服务的系统和设备 | |
CN1723676A (zh) | 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基站 | |
CN101057453A (zh) | Sip网络和蜂窝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 | |
CN1436009A (zh) | 用于移动通信网的路由器和移动通信终端 | |
CN1220811A (zh) | 至少一个双模式移动站在相关专用基站的登记方法 | |
CN1663226A (zh) | 自动终止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 |
CN1835636A (zh) |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移动台 | |
US8626235B2 (en) | 3G/GSM and WLAN integration of telephony | |
CN1175636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与网关交换器选择服务器以及网关交换器选择方法 | |
CN101076195A (zh) | 移动终端、网络、移动终端进行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CN1713667A (zh) | 一种使移动终端实现多模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926865A (zh) | 电视电话系统、商用基站装置、机顶盒及电视电话方法 | |
CN1756440A (zh) | 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852490A (zh) | 组呼业务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 |
CN1968469A (zh) | 一种拒接来电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话呼叫留言方法 | |
CN1771743A (zh) | 寻呼方法和设备 | |
CN101031155A (zh) | 移动体无线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