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7990A -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7990A CN1837990A CNA2005101344943A CN200510134494A CN1837990A CN 1837990 A CN1837990 A CN 1837990A CN A2005101344943 A CNA2005101344943 A CN A2005101344943A CN 200510134494 A CN200510134494 A CN 200510134494A CN 1837990 A CN1837990 A CN 1837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d toner
- transfer member
- storage area
- cleaning
- clean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6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58 resili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05—Cleaning of residual to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其朝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清洁部件,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以及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清洁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传送由清洁部件回收的废调色剂的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而言,在使用例如电子照相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首先,通过显影单元用调色剂对在诸如感光鼓等的图像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可视化),然后通过转印单元将显影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诸如纸张和中间转印体等的转印介质上,接着,通过清洁装置回收图像载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此外,作为清洁装置,已广泛地采用这样的所谓刮板清洁法:即,将板状清洁刮板安装在朝图像载体开口的清洁壳体的开口外周上,并通过清洁刮板与图像载体接触,使清洁刮板刮除图像载体上的残余调色剂,进而将该调色剂回收在清洁壳体中。
然而,除了通过清洁刮板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立即向下落下这种情况之外,这种刮板清洁法有缺点。即,在这样的结构中:清洁刮板被设置为面对图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且图像载体的旋转方向是从上向下的,通过清洁刮板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不可避免地堆积在清洁刮板的上部。
已经提供一种技术,用于防止这样的情况:即,通过清洁刮板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堆积在该清洁刮板的上部,损坏了清洁部件的废调色剂回收操作。该技术还用于:通过使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将清洁刮板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位于清洁壳体的内侧。
作为这种技术,例如,已提出这样的技术:即,在清洁刮板的上部(用作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上方设置旋转驱动部分,并通过该驱动部分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旋转,以便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中堆积的废调色剂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
此外,作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技术,例如如图19A所示,已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参见JP-A-2002-123143和JP-A-2003-162191):即,设置废调色剂清洁部件515,其跨在清洁壳体511内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512与清洁刮板513上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之间,并且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15在废调色剂容纳部分512侧设置旋转驱动部件520(例如,使用曲柄臂),由支撑部件521可滑动地支撑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15,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15的自由端旋转,以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中堆积的废调色剂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512传送。
再者,作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15,例如,如图19B所示,其中,框架部件516具有多级框架结构,并且在框架部件516中设置开口517,以便在多个位置执行废调色剂传送操作。另外,在图19A中,参考标号500、501以及502分别表示图像载体、充电辊以及清洁装置。
然而,在JP-A-10-301460、JP-A-2002-123143以及JP-A-2003-162191中披露的各个清洁装置中,通过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使得用于传送废调色剂的部分旋转,这样使得用于传送废调色剂的部分仅仅是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清洁刮板的上部)进行线接触。即使设置了用于传送废调色剂的多个部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的传送效率也往往不够。
另外,为了允许用于传送废调色剂的部分旋转运动,需要确保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上部空间大,而这样增加了清洁壳体的垂直长度。因此,出现了清洁装置变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设计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清洁装置,即,在废调色剂传送方法中,该清洁装置可以做得较薄并且可以保持良好的废调色剂的传送效率;以及提供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其朝向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清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壳体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与所述清洁壳体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一部分或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全部,并且所述清洁部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清洁壳体的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以及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图像载体,并且能清除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图像载体,并且能清除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即,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由于这样可以防止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积存的废调色剂朝变得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分开的方向被推回,所以,可以有效地将废调色剂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
因此,可以满意地保持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的传送效率,可以减小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之间的滑动部分的磨损,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这样的问题:即,由被推回的废调色剂而引起的堵塞现象,或污染清洁装置的内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可以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而无需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上部空间准备旋转驱动力输入部分,所以,不需要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上部空间准备与旋转驱动力输入部分对应的空间。这样,可以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上部空间尽可能的窄。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使该清洁装置较薄,并且可以满意地保持清洁性能(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
再者,根据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或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简单地实现这样的处理盒或图像形成装置:其较小且具有优良的清洁性能(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充分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A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的说明图;图1B为示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移动的说明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安装在其内的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图;
图3为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盒细节的说明图;
图4A为从一侧方向观察到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盒的视图;
图4B为从另一侧方向观察到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盒的视图;
图5为显影盒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示出主调色剂补充单元和子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连通结构的说明图;
图7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清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8为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清洁装置局部截取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9为沿图8的线IX截取的视图;
图10A和10B为示出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时推压弹簧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1为示意性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移动的说明图;
图12A至12C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后移动时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13A至13C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前移动时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14为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传送驱动系统和显影驱动系统示例的说明图;
图1 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说明图;
图16A至16C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后移动时清洁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7A至17C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前移动时清洁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8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说明图;图18B为示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突出部附近的导销的说明图;图18C为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导槽细节的说明图;以及
图19A为示出传统的清洁装置的示例说明图,图19B为示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示例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图1A和1B所示,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2,其朝向图像载体1开口,并在其与图像载体1分开的内侧处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清洁部件3,其设置在清洁壳体2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接近于清洁壳体2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一部分或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全部,并且其刮除并回收图像载体1上的废调色剂Td,该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临时积存废调色剂;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其将废调色剂Td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朝清洁壳体2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传送,所述废调色剂Td是通过清洁部件3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后退方向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例如,参照图1B中的I和II);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例如,参照图1B中的III和IV)。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假定清洁部件3位于清洁壳体2的开口下部的边缘处,则废调色剂Td会积存在清洁部件3的上侧。
此外,作为清洁部件3,可以使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刮板,或者使用刮除器本身。
再者,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可以仅由清洁部件3组成,或可以由清洁壳体2和清洁部件3组成。
这里,优选地是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具有倾斜表面部分,该倾斜表面部分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向下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该倾斜表面部分有效地提高废调色剂Td的传送效率。
此外,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移动包括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向前和向后的移动。
这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需要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此时,应当将“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理解为这样: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可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接触,或可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而没有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本身接触。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废调色剂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传送。这里,虽然不需要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后退方向移动时使其整个区域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但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需要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地移动,所以,需要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处于面接触状态,而不是处于线接触状态。
另一方面,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沿前进方向移动时,需要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这有效地防止了这样的情形:即,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中堆积的废调色剂朝变得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分开的方向被推回(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下降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从废调色剂的传送效率来说,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中,优选地是使相对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的非接触区域大。
这里,优选地是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为具有板状或框架状的部件5b,该部件5b设置有突出部5c以及在不设置突出部5c的位置处设置开口或凹槽,突出部5c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该开口或凹槽用于将堆积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上的废调色剂Td送回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并防止了由于空气阻力产生的风压使废调色剂Td被吹散。
此外,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与驱动力输入部分5a分开的位置具有突出部5c,从该驱动力输入部分5a可以输入驱动力,突出部5c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根据这种结构,突出部5c用于刮除并回收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堆积的废调色剂Td。
这里,突出部5c可以通过弯曲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部件5b的一部分而形成,或通过将独立部件固定到部件5b上而形成。此外,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突出部5c,并且突出部5c的截面可以适当地从圆弧形状、锐角形状或具有较窄宽度的扁平形状中选定。
再者,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具有部件5b,该部件5b跨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之间,并且部件5b在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侧的部分为驱动力输入部分。这样,如果驱动力输入部分5a位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侧,则驱动力输入部分5a不会直接影响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上部空间。
特别是,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中,优选地是将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输入到驱动力输入部分5a中。由于可以简单地通过曲柄轴等形成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所以,这种结构的可取之处在于该驱动力可被最容易地使用。
此时,优选地,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设计为这样:即,部件5b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相对侧沿非圆形轨迹移动,该非圆形轨迹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扁平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该非圆形轨迹包括椭圆形轨迹、多边形轨迹等等。
再者,优选地,将这样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驱动力输入部分5a,以使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中容纳的废调色剂在变得与清洁部件3分开的方向上受到挤压。根据这种结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中容纳的废调色剂在变得与清洁部件3分开的深度方向上受到推压,这样使得可以提高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中容纳的废调色剂的容纳效率。另外,通过有效地使用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的空间,可以使清洁装置较小且扁平。
此外,在采用旋转驱动法的情况下,优选地,当驱动力输入部分5a位于上死点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保持大致水平且最上位姿态,并沿不从该最上位姿态向上突出的轨迹移动。这样,通过这样设计:即,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上死点的位置几乎水平且最高,可以使清洁装置变薄。
再者,在采用旋转驱动法的另一种情况下,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具有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的突出部5c,并且当驱动力输入部分5a到达最低位置时,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与突出部5c接触,而跨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之间的部件5b并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考虑在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下死点上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布局,可以防止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之间的干涉。
此外,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其以大致水平的状态移动。这样,如果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沿前进方向移动时保持几乎水平的状态,则可以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上部空间变窄,这创造了使清洁装置较薄的最佳条件。
再者,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具有跨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之间的部件5b,并且将部件5b的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侧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设定为小于部件5b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侧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这样,通过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部件5b的垂直移动距离小,可以使清洁装置变薄。
此外,优选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具有跨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之间的部件5b,部件5b具有导向辅助部分,所述导向辅助部分能将废调色剂相对于与部件5b的前进/后退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
该导向辅助部分包括任意类型的能将废调色剂朝所需的方向(垂直于部件5b的前进/后退方向的宽度方向)引导的导向辅助部分。
这里,例如,优选地,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对应的部件5b设置有导向辅助部分,沿部件5b的宽度方向将所述导向辅助部分设置在部件5b的端部,并且将废调色剂朝宽度方向的中心推压。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度的压力施加到位于清洁部件3端部处的密封部分上。
再者,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两端通常被设置为从清洁部件3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所以,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的宽度方向上的空间尺寸大于清洁部件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将适当数量的导向辅助部分设置在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对应的部件5b上,并且将废调色剂从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外推压。因此,即使在位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空间内,也可以有效地堆积废调色剂。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是设置用于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姿态的姿态控制机构6。该结构对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之间的接触非常有效。
这里,优选地,姿态控制机构6由推压部件7构成,推压部件7的一端与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分开的部分接合,推压部件7的另一端与清洁壳体2的一部分接合,并且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朝变得与驱动力输入部分分开的方向推压。
在这种结构中,推压部件7用于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位置变化来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姿态变化范围。
此外,当清洁壳体2设置有推压部件7的锁定部分时,在设置用于外部连接的锁定孔的结构中,由于存在废调色剂从锁定孔泄漏的可能性,所以需要用密封材料对锁定孔进行密封。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是将贴在CRU(客户可替换单元) 上的标签与密封材料结合使用。
再者,优选地,将推压部件7设置为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前进/后退方向倾斜。根据上面的结构,可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将对应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移动距离的推压部件7的伸缩量(或伸缩率)设定得小。
此外,优选地,推压部件7的推压方向朝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垂直方向倾斜,而不是朝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表面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的相对侧处的移动轨迹变得容易,因此,能可靠地保持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的传送效率。
再者,优选地,假定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设置成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接触,姿态控制机构6具有姿态限制部件8(由图1中两点划线所示),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前进方向移动时,该姿态限制部件8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一部分接合且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接触。
在该结构中,可以使用这样的姿态限制部件8:即,其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前进方向移动时起作用,并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接触。另外,在图1A中,虽然将驱动力输入部分5a设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端部,但是在实现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驱动力输入部分5a设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上除了端部外的其它位置处,或设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延长部分处,并且可以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侧的端部与姿态限制部件8接合。
当使用姿态控制机构6(姿态限制部件8)时,优选地是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在与驱动力输入部分5a分开的位置处具有突出部5c,从该驱动力输入部分5a可以输入驱动力,突出部5c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并且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重心位于相对于驱动力输入部分5a偏向突出部5c的位置。在该结构中,假定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不与姿态限制部件8接合,则可以借助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重心平衡,来保持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突出部5c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此外,优选地,姿态控制机构6具有姿态控制导向器,该姿态控制导向器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一部分接合,并且能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姿态。在该结构中,例如,在清洁壳体2的侧壁处设置沿预定移动轨迹的导槽,并且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上设置导销,然后,该导销与该导槽可滑动地接合。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清洁装置,而是也可以应用于下述的处理盒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图1A所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1;以及清洁装置,其面对图像载体1设置,并且能清除图像载体1上的废调色剂Td。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1;以及清洁装置,其面对图像载体1设置,并且能清除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该清洁装置可以是或可以不是处理盒类型。
接着,将描述上述部分是如何工作的。
这里,如图1B所示,假定在图像载体1上附着的废调色剂Td由清洁部件3清除,堆积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中。
此外,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中,设置有跨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之间的部件5b,在部件5b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侧设置能输入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并且在部件5b的图像载体1侧设置突出部5c。
在该结构中,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从位置I朝位置II和III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沿旋转轨迹移动,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部件5b沿后退方向朝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移动,因此,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突出部5c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因此,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Td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中。
另一方面,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驱动力输入部分5a从位置III朝位置IV和I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部件5b沿前进方向朝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移动。此时,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的突出部5c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的至少一部分与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5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b上的废调色剂Td会朝与废调色剂容纳部分2a分开的方向被推回。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示出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在图中,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为这样的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在主体21内纵向地设置具有黄色(Y)、蓝绿色(C)、品红色(M)以及黑色(K)四种颜色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2(具体而言,22a至22d),在图像形成单元22的下方设置用于容纳供给用的纸张24的纸张供给盒23,并且在与各图像形成单元22对应的位置处垂直地设置纸张传送路径25,该纸张传送路径25用作传送来自纸张供给盒23的纸张24的传送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将图像形成单元22a至22d设计为这样:即,从纸张传送路径25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形成黄色(Y)、蓝绿色(C)、品红色(M)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像,并且图像形成单元设置有单元处理盒30和曝光单元40,该处理盒30具有内置于其中的各种处理单元,曝光单元40照射成像用的扫描光。
这里,形成处理盒30以使其集成有下列装置,例如:感光鼓31;充电辊32,其预先对感光鼓31进行充电;显影装置33,其用对应的彩色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为负极性)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该静电潜像是通过曝光单元40进行曝光后形成在被充电的感光鼓31上;清洁装置34,其去除在感光鼓31上残留的废调色剂;以及擦除灯35,其从被充电的感光鼓31的表面上去除电荷。
同时,曝光单元40将半导体激光器(未图示)、多棱镜42、成像透镜43以及反射镜44设置在盒41中。曝光单元40通过多棱镜42偏转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并且通过成像透镜43和反射镜44将光像引导到感光鼓31的曝光点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各图像形成单元22的各个感光鼓3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沿纸张传送路径25循环移动的传送带53。
传送带53由能静电吸附纸张的带材料(橡胶或树脂)形成,其张紧在一对张紧辊51和52上。在本实施例中,上侧的张紧辊52用作驱动辊,下侧的张紧辊51用作从动辊。
在传送带53的入口部分(与张紧辊51相对的部分)设置纸张吸附辊54。通过将吸附用高电压施加到纸张吸附辊54上,纸张24被吸附到传送带53上。对应于各图像形成单元22的感光鼓31而在传送带53的背面侧设置转印辊50,这样,通过转印辊50使得传送带53上的纸张24紧密地附着到感光鼓31上。然后,通过转印偏压电源适当地将预定转印偏压施加到转印辊50与感光鼓31之间。
在纸张供给盒23的附近设置以预定定时输送纸张24的拾纸辊61。拾纸辊61使纸张24能通过传送辊62和定位辊63,然后到达转印位置。
在最下游位置设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2d的下游的纸张传送路径25中设置定影单元64,并且在定影单元64的下游设置排纸用的排纸辊66,被排出的纸张容纳在形成于主体21上部的排纸托盘67中。
在图2中,参考标号80表示将高电压供给到高压装置的高压电源,参考标号81表示将低电压供给到低压装置的低压电源。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过程如下。
这里,如图2所示,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2a至22d中,感光鼓31由充电辊32充电,通过曝光单元40在感光鼓31上形成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33形成可见调色剂像。
同时,通过拾纸辊61以预定定时从纸张供给盒23拾取纸张24,接着,纸张24通过传送辊62和定位辊63,到达传送带53的吸附位置,然后,纸张24在吸附于传送带53上的状态下被传送到转印位置。
接着,通过转印辊50将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2中的感光鼓31上的调色剂像分别转印到纸张24上,随后,通过定影辊64将各色成分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24上,然后,将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像的纸张24排出到排纸托盘67。
处理盒的概要
图3详细地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盒30。
在该图中,除感光鼓31、充电辊32、显影装置33的一部分以及清洁装置34之外,处理盒30还设置有感光盒30a和显影盒30b。感光盒30a包括擦除灯35,擦除灯35用作在清洁处理之前从感光鼓31去除电荷的装置。将显影盒30b设置在感光盒30a的下方,以便相对于感光盒30a可转动,并且显影盒30b还包括显影装置33的主要部分。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装置33设置有显影单元100和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和120。将显影单元100面向感光鼓31而设置,并且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显影剂G使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可见。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和120(在本实施例中为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和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将调色剂T补充到显影单元100中。
将感光盒30a形成为这样的结构:集成有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清洁单元200和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清洁单元200是通过使清洁装置34一体化为一个单元而形成的。通过集成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显影单元100和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来形成显影盒30b。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盒30b通过枢轴30c而相对于感光盒30a可转动。感光盒30a被定位和固定在主体21中。枢轴30c位于显影单元100的附近。这样,确保了感光盒30a与显影盒30b之间的扫描路径135,该扫描路径135能使从曝光单元40发出的扫描光通过。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垫片130插入在扫描路径135的入口部分(即,盒30a和30b的各自部分)的两侧之间,以便使显影盒30b相对于感光盒30a受到推压。此外,也可以使用诸如推压弹簧等的推压部件代替垫片130。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图3和图4A、4B所示,在感光盒30a的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中设置了一对支撑突出141。这一对支撑突出141沿与感光鼓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当在主体21的盒接收部分(未图示)内安装处理盒30时,通过在盒接收部分中设置的固定接收部件(未图示)将感光鼓31的支撑轴的两端固定在预定位置,并且在感光鼓31的一端设置的驱动传动部件(驱动传动齿轮)与驱动系统(未图示)连接啮合,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盒接收部分中。驱动传动部件相对于支撑轴可旋转地设置。此外,一对支撑突出141与盒接收部分的被接合部分(凹槽部或孔)接合,以便将感光盒30a定位并固定在主体21上。这里,只要盒接收部分能容纳和支撑处理盒30,就可以使用主体21的盒接收部分。这样,可以将主体框架本身用作盒接收部分,也可以在主体框架上设置附加部件来构成盒接收部分。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突出141被设置在与感光鼓31分开的清洁装置外壁侧上,并且相对于与感光鼓31的轴向不同的方向被定位。因此,支撑突出141可以稳定地支撑感光盒30a。此外,成对地设置支撑突出,并设置感光盒30a的四个支撑点,以便减小处理盒30施加在四个点中每一个点上的负荷,并且矫正处理盒30的扭转变形。
此外,在图4中,参考标号142表示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30时使用的抓臂。
显影装置
下面,将描述构成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影装置33的各单元100、110和120。
显影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5所示,显影单元100采用双组分显影系统。显影单元100设置有显影壳体101以及显影剂容纳腔室102,显影壳体101位于感光鼓31的下方并朝感光鼓31开口,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用于容纳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显影剂G。显影壳体101的内部形成为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在面对显影壳体101的开口的区域设置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辊103。显影单元100通过沿显影辊103的轴向延伸的隔壁106将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分成两个部分,并且沿隔壁106的纵向在其两端处形成连通口107和108,从而构成显影剂容纳腔室102中的显影剂循环路径。沿显影辊103的轴向在显影剂循环路径内设置一对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以便在搅拌显影剂循环路径内的显影剂G的同时,对显影剂G进行传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即使靠近显影辊103的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5同时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103,不必说也可以附加除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 05之外的显影剂补充部件(例如辊或桨)。此外,如果需要,也可以在显影辊103的附近设置用于限制显影剂层厚度的修整部件和用于回收任何未使用的显影剂的回收部件。
主调色剂补充单元
如图3至5所示,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具有主补充壳体111,主补充壳体111与显影单元100共用在显影壳体101里侧的背面壁。主补充壳体111的内部形成为调色剂补充腔室,以便容纳调色剂T并补充调色剂。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色剂补充腔室分为调色剂容纳腔室112和分配腔室113。调色剂容纳腔室112容纳补充用调色剂T。分配腔室113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连通,并且定量地将调色剂T补充给显影单元100。这里,分配腔室113设置有厚壁部分101b,该厚壁部分位于显影壳体101的里侧的隔壁101a下方,并且在厚壁部分101b内,将分配腔室113形成为沿显影辊103的轴向延伸的、基本为圆形(在截面图中)的通道。
沿厚壁部分101b的纵向在厚壁部分101b的里侧上在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相对的区域形成分配入口开口114,并且在厚壁部分101b与分配腔室113相对的区域(即,沿纵向与分配入口开口114相对的侧)形成调色剂补充口115。
在调色剂容纳腔室112内设置搅拌器116和搅拌器117,搅拌器116对补充用调色剂T进行搅拌并传送,搅拌器117对由搅拌器116搅拌并传送来的调色剂T进行搅拌,并将该调色剂传送到分配腔室113的分配入口开口114中。图5示意性示出搅拌器116和117。
同时,在分配腔室113中沿纵向设置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分配螺旋推运器118具有螺旋桨叶,该螺旋桨叶具有与显影单元100内的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基本相同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将调色剂补充口115形成为这样:即,其下端位于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内所容纳的显影剂G的表面下方。即,调色剂补充口115应至少被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显影剂G的表面覆盖,并且能从侧面将补充用调色剂T供给到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显影剂堆积部分,从而可以确保补充用调色剂T的混合性。
在这种情况下,当来自分配腔室113的补充用调色剂T从调色剂补充口115被挤出的压力大于由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显影剂G施加的内压时,即使调色剂补充口115面对位于比显影剂的表面低的区域,也能稳定地供给补充用调色剂T。
特别是,当将调色剂补充口115的下端设置在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旋转中心下方时,从比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旋转中心低的区域补充调色剂T。因此,被补充的调色剂T被卷入到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中,这样使得调色剂T被快速地搅拌并与显影剂混合。
可以适当地形成分配入口开口114。然而,由于需要充分地增加分配腔室1 13内的调色剂的内部压力,因此,分配入口开口114优选地大于调色剂供给口,并且分配腔室113的补充用调色剂T的传送长度优选地比分配入口开口114更长。
至于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直径尺寸、叶片节距、转数等,应当这样选择以使得能将基于由分配螺旋推运器118所产生的调色剂的传送力的调色剂内压设定为大于施加到调色剂供给口115上的、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内的显影剂G的内压(取决于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传送力)。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直径尺寸与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的直径尺寸基本相同。然而,通过使得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直径尺寸小于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的直径尺寸,可以确保调色剂供给的稳定供给。
关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容量,当使得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容量大于分配腔室113的容量,或使得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容量大于分配腔室113与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合计容量时,可以稳定地供给调色剂。这里所说的容量分别表示容纳调色剂的量和容纳显影剂的量。
在本实施例中,将搅拌器116和117的旋转中心设置在高于分配螺旋推运器118和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的位置处。
为此,由于无需将调色剂T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提升到分配腔室113和显影剂容纳腔室102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分配腔室113内的调色剂的内部压力。这样,不影响分配腔室113内的调色剂的内部压力,就可以容易地将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剂容纳腔室102中。
子调色剂补充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子调色剂补充单 120包括邻接清洁单元200的背面侧的子补充壳体121。将子补充壳体121的内部形成为调色剂补充腔室122,该调色剂补充腔室122可补充地容纳补充用调色剂T。
在调色剂补充腔室122中设置一对搅拌器123和124,搅拌器123和124用于搅拌并传送补充用调色剂T。
这里,通过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垫片130中形成连通路径(调色剂供给路径131)而形成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与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之间的连通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单元110和120之间的两侧的两个位置处设置垫片130,并且分别地形成调色剂供给路径131。不过,例如,也可以在任意一个垫片130中形成调色剂供给路径131。另外,还可以在一个位置上设置垫片130,并且可以在该垫片130中形成调色剂供给路径13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最好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利用密封部件125封闭连接到调色剂供给路径131的部分,该密封部件125在使用时能够被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当处理盒30未使用(例如,在搬运时)时,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中的调色剂不可能进入到调色剂供给路径131中,也不会引起堵塞。此外,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得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中的调色剂在朝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倾斜的状态下填充,以致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内的调色剂的填充密度不必要地变大。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预定量的调色剂T从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补充到显影单元100时,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内的调色剂T补充到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中。为此,将预定量的调色剂T填充到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内,直至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被排空。因此,将显影盒30b的重量变化抑制得较小。
此时,由于感光盒30a定位并固定在主体21的盒接收部分,所以,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内的调色剂的容量变化根本不会对显影盒30b的重量变化产生影响。因此,施加到感光盒30a上的显影盒30b的推压力的变化被抑制,直至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变空。这样,与抑制上述变化一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图像劣化。
由于感光盒30a定位并固定在主体21中,所以,形成扫描路径135的感光盒30a的底面位置不可能会改变。因此,即使在感光盒30a中可转动支撑的显影盒30b的位置改变,扫描路径135也不可能受到影响。
清洁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9所示,将清洁装置34装在感光盒30a中作为清洁单元200。
清洁单元200包括清洁壳体201,该清洁壳体201在面对感光鼓31的状态下朝向感光鼓31开口。将清洁壳体201的内部形成为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并且通过将上壁201a朝向感光鼓31延伸而使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形成为罩住感光鼓31的檐状形状。
在清洁壳体201的开口的下缘部分201b设置清洁刮板210。在清洁刮板210中,在清洁壳体201的开口的下缘部分201b和从上壁201a两侧垂下的侧壁部分(未图示)安装基本为L形的刮板架212,在刮板支架212的前端外侧安装由诸如聚氨酯橡胶等的弹性体制成的刮板主体211。使得刮板主体211的前端以这样的方式与感光鼓31弹性接触:即,使刮板主体211的前端与感光鼓31的旋转方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相对。
同时,在清洁壳体201的开口上缘部分(在本实施中,上壁201a的前端附近)设置诸如聚亚安酯等的膜密封件215,膜密封件215的前端沿感光鼓31的旋转方向与感光鼓31弹性接触,从而防止通过清洁刮板210回收的废调色剂飞散。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壳体201上除安装清洁刮板210的安装部分以外的部分被设置为基本平行于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的檐状部分,并被形成为临时积存由清洁刮板210刮除的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相当于刮板支架212的内面)。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朝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下倾。这样,可以提高废调色剂Td的传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仅由清洁刮板210形成,但是,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可以通过既使用清洁刮板210又使用清洁壳体201的部分来形成。
由于在清洁壳体201与清洁刮板210之间确保对于感光鼓31凹陷的空间,所以可以利用该凹陷空间来设置充电辊32。
在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的前端设置擦除灯35的支座202。
在本实施例中,在清洁壳体201中设置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将由清洁刮板210刮除的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包括传送板221,该传送板用作从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横跨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部件。在传送板221于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的一端上设置能输入外部驱动力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并且在传送板221于感光鼓31侧的另一端上设置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突出部223。
这里,传送板221可以形成为板状。不过,鉴于减少重量以及应有效地防止废调色剂积存在传送板221的上部这样的事实的考虑,优选地是在除了传送板221的突出部223和驱动输入部分222以外的区域内形成开口224。另外,不必将突出部223形成在传送板221的端部上,也可以在远离传送板221的端部的位置处形成突出部223。此外,虽然只有一个突出部223就足够了,但也可以设置多个突出部223。作为形成突出部223的方法,可以通过弯曲传送板221的前端来形成突出部223。另外,突出部223也可以与传送板221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或可以与传送板221分开而单独形成。
不必将传送板221用作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部件。例如,可以将如图19B所示的框架结构用作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包括导向辅助部分226和227,该导向辅助部分226和227能朝与前进/后退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引导和传送废调色剂。
在本实例中,导向辅助部分226是这样形成的:即,沿着朝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后退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例如,可以沿倾斜方向弯曲构成突出部223的部件的一部分来形成导向辅助部分226。
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导向辅助部分226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推压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因此,有效地防止废调色剂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溢出,以及清洁刮板210的端部密封受到过度的压力。
导向辅助部分227设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传送板221的里面上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附近。以预定间隔倾斜地设置多个杆状块228,这样使得杆状块228将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内的废调色剂推向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纵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中心部分的界线对称地设置杆状块228。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以比清洁部件210(参见图7)的宽度尺寸还向外伸出的状态来设置废调色剂传送部分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两端,所以,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宽度方向上的空间被设定为大于清洁部件210的宽度尺寸(参见图9)。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导向辅助部分227将废调色剂向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外侧推压,所以,可以有效地将废调色剂填充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之间的空间中。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图7至9所示,将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输入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中,通过围绕曲柄轴231(其为旋转驱动机构230的一种)的旋转中心而旋转地驱动曲柄轴231,可以容易地获得这种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沿旋转方向将驱动力施加到驱动输入部分222上时,沿从清洁刮板210分开的方向推压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内容纳的废调色剂。因此,可以提高填充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废调色剂的填充效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中设置姿态控制机构240,该姿态控制机构240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姿态控制机构240由推压弹簧241形成,该推压弹簧241的一端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接合,并且另一端与清洁壳体201的一部分接合。姿态控制机构240沿从驱动输入部分222分开的方向推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沿相对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后退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推压弹簧241。
这里,作为推压弹簧241的安装结构,如图7至10所示,在推压弹簧241的两端设置接合钩242和243,一个接合钩242与在清洁壳体201侧的接合突起204接合,另一个接合钩243与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侧的一端设置的接合片225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将推压弹簧241的安装结构形成为这样:即,在清洁壳体201中设置接合突起204,但安装结构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例如,在清洁壳体201中形成外部连通接合孔这种结构中,废调色剂可能会泄露。不过,可以用密封部件对该接合孔进行密封。作为密封材料,优选地使用还用作贴在CRU上的标签这样的密封材料。
这样,当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中安装推压弹簧241时,如图7至10所示,在将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输入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时,跟随该旋转,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向后退方向移动。
此时,推压弹簧241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变化来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变化范围。
即,如图11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随动,驱动输入部分222借助于旋转驱动机构230而画出旋转轨迹(圆形轨迹)m,伴随着该旋转,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借助于推压弹簧241的推压操作而画出椭圆形轨迹s,该椭圆形轨迹s在水平方向上扁平。考虑到突出部223的椭圆形轨迹s,由于将清洁刮板210相对于感光鼓31定位并设置在预定位置,因而确定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相对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移动轨迹。在本实例中,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突出部223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以与废调色剂接触的状态移动;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突出部223以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的状态移动。
此时,通过设定突出部223的椭圆形轨迹s与清洁刮板2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或非接触的移动量。
通过设定推压弹簧241的强度,可以确定从驱动输入部分222和接合突起204的假想直线到突出部223前端的距离。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A和10B所示,由于将推压弹簧241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前进/后退方向倾斜设置,所以,可以节省设置空间。此外,可以将对应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量的推压弹簧241的伸缩量设定得小。这样,当伸缩量被设定得小时,可以使施加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上的驱动力的变化变得适中。就此而言,这是更可取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1所示,由于将推压弹簧241的推压方向设置成比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倾斜表面更倾斜于垂直方向,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的前端由于推压弹簧241而下垂。这样,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略微接触或非接触的同时,突出部223可以刮除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为此,在通过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回收废调色剂时,清洁刮板210不必受到振动的影响。
接下来,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清洁装置34的操作。
这里,如图7和12A所示,当通过清洁刮板210刮除并回收感光鼓31上的残余调色剂时,被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Td堆积在清洁刮板210上及其附近。不过,被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被依次地推压出,然后,废调色剂Td堆积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相当于刮板支架212的内面)。
在条件像这样时,当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定位为如图12A所示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被设置在最靠前位置。
此时,推压弹簧241受到推压,这样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从驱动输入部分222分开。当沿这样的方向施加推压弹簧241的推压力分量的一部分时:即,沿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的方向,通过调整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与推压弹簧241在清洁壳体201侧的接合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如图12B所示,从上述状态,当通过旋转驱动机构230而使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向下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逐渐倾斜的同时沿后退方向移动。此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到达最低点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处于最陡的倾斜状态。就保持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接触而论,优选地是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中除突出部223以外的部分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
此后,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旋转到图12C所示的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逐渐放缓倾斜姿态的状态下沿后退方向进一步移动。此时,由于推压弹簧241依然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推压,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在与废调色剂Td接触的状态下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移动,从而使废调色剂Td移动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C和13A所示,即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已到达最靠后位置,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也不会移动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附近的端部。不过,已被传送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附近的端部的废调色剂受到随后传送来的废调色剂的推压,从而被依次地容纳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A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后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受到推压弹簧241的推压力的拉拽,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分开,从而到达刚好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这种状态之前的状态。
即,由于推压弹簧241沿预定方向推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所以,根据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与推压弹簧241在清洁壳体201侧的接合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设置姿态。此时,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的阶段,应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设置为这样:即,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此后,如图13B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向上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同时改变其倾斜姿态以使驱动输入部分222向上移动。
此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受到推压弹簧241的推压。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向上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向上移动。这样,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依然被设置成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此后,如图13C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沿驱动输入部分222从上死点位置下降的方向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同时改变其倾斜姿态以便逐渐接近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已到达最靠前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再次被设置成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这样,由于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在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的状态下移动,所以,有效地防止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随着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向前移动而被推回。这样,可以将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保持为良好状态。
此后,重复图12A至12C和图13A至13C所示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其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始终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不过,该结构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结构,例如,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在移动的初期可以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而在途中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此外,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始终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不过,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在移动的初期可以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而在途中可以不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输入部分222位于上死点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保持其水平方向上的最上位姿态,并且沿不从该最上位姿态突出的轨迹移动。而且,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保持其水平姿态的同时沿前进方向移动。因此,可以将废调色剂容纳腔室的上部空间和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上部空间设定得小。这样,可以使清洁装置34较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具有开口224,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传送废调色剂时,防止了废调色剂堆积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上,此外,也防止了由于空气阻力而产生的风压使废调色剂被吹散。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但是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可以在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状态下,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并不直接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这样,由于可以防止由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而引起的振动被不必要地传递到感光鼓31上,因此,这是优选的。
显影单元、清洁装置的驱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装置33、清洁装置34的驱动系统300使用下面描述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驱动系统300设置有:在显影装置33中的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和120的各被驱动部件;传送驱动系统301,其通过使用相同的驱动源对用作清洁装置34的清洁单元200的各驱动部件进行驱动;显影驱动系统302,其通过使用与传送驱动系统301的驱动源不同的驱动源来对显影装置33中的显影单元100的各驱动部件进行驱动。
这里,传送驱动系统301具有被驱动连接到驱动源(未图示)的驱动输入齿轮311,驱动输入齿轮311与第一级驱动传动齿轮312啮合。在与驱动传动齿轮312相同的轴上设置同轴传动齿轮313,并且同轴传动齿轮313通过空转齿轮314与驱动传动齿轮315和316啮合,该驱动传动齿轮315和316连接到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搅拌器116和117上。此外,驱动传动齿轮316通过空转齿轮317与分配齿轮318啮合,该分配齿轮318连接到分配螺旋推运器118上。
在传送驱动系统301中,同轴传动齿轮313与驱动传动齿轮319和320啮合,该驱动传动齿轮319和320连接到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的搅拌器123和124上,并且同轴传动齿轮313与驱动传动齿轮321啮合,该驱动传动齿轮321连接到清洁单元200的旋转驱动机构230的旋转轴上。
同时,显影驱动系统302设置有具有与感光鼓31相同的轴的驱动传动齿轮331,驱动传动齿轮331与连接到显影辊103的驱动传动齿轮332啮合。此外,驱动传动齿轮332通过空转齿轮333依次与连接到搅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和105的驱动传动齿轮334和335啮合。
显影驱动系统302的驱动源与传送驱动系统301的驱动源是分开的。另一方面,如果可以独立地驱动显影驱动系统302和传送驱动系统301,则它们各自可以使用相同的驱动源。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将传送驱动系统301和显影驱动系统302设置在分开系统中,所以,与传送驱动系统301和显影驱动系统302是连动的这种连动系统相比,在显影操作期间不需要总是对调色剂传送部件(搅拌器116和117、分配螺旋推运器118以及搅拌器123和124)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进行驱动。这样,可以减少由于驱动操作而引起的能量损耗,可以防止调色剂传送部件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因磨损而劣化,并且可以延长处理盒30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单独地对具有大负荷变化的调色剂传送部件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以及要求旋转精度的感光鼓31和显影辊103进行驱动,所以,感光鼓31和显影辊103的旋转不会受到由于调色剂传送部件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负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的影响。这样,可以预先防止图像劣化。
此外,当传送驱动系统301中设有连接分离部件(诸如转动齿轮等)时,该连接分离部件使驱动力能够连接到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的各个驱动部件上以及能够从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的各个驱动部件分离,废调色剂传送操作可以独立于调色剂补充操作而被执行。另外,当设置能够使驱动力连接到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驱动部件(例如,分配螺旋推运器118)上以及从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驱动部件上分离的连接分离部件时,分配螺旋推运器118不执行调色剂补充操作,而是通过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和120中的搅拌器116、117、123和124来执行调色剂的搅拌和传送操作。这样,可以周期性地停止补充调色剂。
第二实施例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清洁装置。
在图中,将清洁装置34形成为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清洁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改变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并且单独地形成姿态控制机构240。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对应的组成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与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的端部分开的位置上具有驱动输入部分222,并且在偏离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处具有它的重心位置。
姿态控制机构240在从里侧背面壁横跨到上壁的区域中设置有姿态限制部件251,并且在姿态限制部件251的表面上形成预定导向面252。
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姿态限制部件251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的端部能与导向面252接合,并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设置成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由于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姿态限制部件251不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接合,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可能以驱动输入部分222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被设置在能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自然姿态。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操作。
这里,如图16A所示,当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设置在最靠前位置时,假定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不与姿态限制部件251接合。
此时,如图16A所示,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通过偏离的重心位置而保持在其自然姿态,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被设置成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当驱动输入部分222向下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改变其位置的同时沿后退方向移动。在此期间,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在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状态下沿后退方向移动,并将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如图16B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到达最低点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自然姿态倾斜到最大程度。不过,此时,为了确保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之间的接触状态,有这样的必要:即,将除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以外的部件设置成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以提高传送效率。
如图16C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再次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改变其倾斜姿态的同时,进一步沿后退方向移动。在此期间,由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保持其自然倾斜姿态沿后退方向移动,所以,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地移动,从而将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6C和17A所示,即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后位置,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也不移动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附近的端部。不过,已被传送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附近的端部处的废调色剂受到随后传送来的废调色剂的推压,从而依次地容纳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这样,通过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强制地将由清洁刮板210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中。
接下来,如图17A和17B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旋转且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将要从最靠后位置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后端部”)与姿态限制部件251的导向面252接合。与此同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倾斜姿态受到限制,以便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设置成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
此时,优选地是姿态限制部件251的导向面252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控制为基本水平,这是从使清洁装置薄型化的方面来考虑的。
特别是,如图17B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到达上死点位置时,上死点位置变成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最上位姿态。不过,优选地是使得最上位姿态基本水平,并且上死点位置不超过该最上位姿态。
此后,如图17B和17C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旋转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其后端部与姿态限制部件251的导向面252接合的同时,沿前进方向移动。此时,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前位置之前,突出部223保持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状态。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前位置时,突出部223再次被设置成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
这样,由于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所以,有效地防止了随着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前移动而使得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被推回。这样,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可以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此后,重复图16A至16C和图17A至17C所示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始终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不过,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结构,例如,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后退方向移动时,在移动的初期可以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而在途中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此外,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始终不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不过,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时,在移动的初期可以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而在途中可以不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第三实施例
图18A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的清洁装置。
在图中,清洁装置34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传送板221、驱动输入部分222以及突出部223)。不过,不同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单独地形成了姿态控制机构240。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部分相对应的组成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8A所示,姿态控制机构240设置有导槽260(参见图18C),该导槽260在清洁壳体201中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对应的两侧壁上形成预定移动轨迹,并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于传送板22 1的突出部223附近的两侧上设置导销265(参见图18B)。当使导销265可滑动地与导槽260接合时,控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
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清洁壳体201的两侧壁上直接执行模压加工而与清洁壳体201一体地形成导槽260。另外,可以通过弯曲具有预定移动轨迹的导轨形成导槽260,并可以通过托架将该导槽260安装在清洁壳体201的两侧壁上。
这里,如图18C所示,导槽260具有基本沿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的倾斜表面倾斜的下侧横向导槽260a。从下侧横向导槽260a的下端向上设置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设置上侧横向导槽260c,该上侧横向导槽260c沿基本水平方向从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的上端部朝感光鼓31延伸。此外,设置连接下侧横向导槽260a以及上侧横向导槽260c在感光鼓31侧的端部之间的前进侧纵向导槽260d,以便形成闭环。在下侧横向导槽260a与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之间的连通部分设置单向门261。单向门261仅仅允许导销265的移动方向为从下侧横向导槽260a到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这样的过程: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从最靠前位置沿后退方向移动到最靠后位置(换言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从最靠前位置经由下死点位置向最靠后位置旋转),下侧横向导槽260a控制导销265,这样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当导销265通过单向门261并到达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的下端时,单向门261关闭,使得导销265决不会返回到下侧横向导槽260a。
另外,通过这样的过程: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前进方向移动(换言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从最靠后位置朝上死点位置旋转),后退侧纵向导槽260b提升导销265并对导销265进行引导,直到导销265临近上侧横向导槽260c为止。
此后,通过这样的过程: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开始沿前进方向移动(换言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从最靠后位置经由上死点位置向最靠前位置旋转),上侧横向导槽260c控制导销265的位置,这样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
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前位置的阶段,导销265到达上侧横向导槽260c在感光鼓31侧的端部,然后,前进侧纵向导槽260d将导销265向下引导,并将导销265引导到下侧横向导槽260a的上端部,这样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223被设置成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这样,根据导槽260与导销265的接合关系对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进行控制。
尽管几乎是垂直地形成前进侧纵向导槽260d,但是,为了减少影响感光鼓31等等的振动也可以将前进侧纵向导槽260d形成某一形状(倾斜的形状)。
Claims (23)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清洁壳体,其朝向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
清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壳体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与所述清洁壳体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一部分或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全部,并且所述清洁部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以及
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清洁壳体的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以及
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在与驱动力输入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具有突出部,从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能输入驱动力,所述突出部能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具有跨在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之间的部件;以及
所述部件面对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的部分是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将具有旋转轨迹的驱动力输入到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被设计为这样:所述部件的驱动力输入部分的相对侧沿着非圆形轨迹移动,所述非圆形轨迹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扁平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将这样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到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以使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中容纳的废调色剂朝变得与所述清洁部件分开的方向被推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当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位于上死点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保持基本水平的最上位姿态,并沿不从所述最上位姿态向上突出的轨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具有能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的突出部;以及
当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到达最低位置时,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与所述突出部接触,并且跨在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之间的部件不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在沿前进方向移动时,以基本水平状态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具有跨在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之间的部件;以及
将所述部件在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侧沿垂直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设定为小于所述部件在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侧沿垂直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具有跨在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之间的部件;以及
所述部件具有导向辅助部分,所述导向辅助部分能相对于与所述部件的前进/后退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引导所述废调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进一步包括:
姿态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姿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姿态控制机构由推压部件构成,所述推压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中与驱动力输入点分开的部分接合,并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清洁壳体的一部分接合;以及
朝变得与所述驱动力输入点分开的方向推压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将所述推压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前进/后退方向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垂直方向倾斜,而不是朝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表面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将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设置成能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以及
所述姿态控制机构具有姿态限制部件,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姿态限制部件与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一部分接合,并且使得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不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在与驱动力输入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具有突出部,从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能输入驱动力,所述突出部能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以及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重心位于相对于所述驱动力输入部分而偏向所述突出部的位置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姿态控制机构具有姿态控制导向器,所述姿态控制导向器与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一部分接合,并且能控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姿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具有板状主体;以及
所述主体设置有突出部,以及在不设置所述突出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或凹槽,所述突出部能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具有倾斜表面部分,所述倾斜表面部分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向下倾斜。
2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处理盒,包括:
图像载体;以及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其朝向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清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壳体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与所述清洁壳体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一部分或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全部,并且所述清洁部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清洁壳体的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
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以及
所述清洁装置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图像载体,并且能清除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
2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以及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其朝向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清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壳体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与所述清洁壳体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一部分或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全部,并且所述清洁部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清洁壳体的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
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以及
所述清洁装置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图像载体,并且能清除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以及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壳体,其朝向图像载体开口,并且具有能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清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壳体的开口边缘周围,以便在与所述清洁壳体的废调色剂容纳部分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一部分或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全部,并且所述清洁部件刮除并回收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临时地积存所述废调色剂;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其将由所述清洁部件刮下并回收的废调色剂从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朝所述清洁壳体的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传送,其中:
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沿前进/后退方向移动;
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后退方向朝所述废调色剂容纳部分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前进方向移动时,所述废调色剂传送部件沿着所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以及
所述清洁装置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图像载体,并且能清除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废调色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89627A JP4715263B2 (ja) | 2005-03-25 | 2005-03-25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89627 | 2005-03-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7990A true CN1837990A (zh) | 2006-09-27 |
CN100524093C CN100524093C (zh) | 2009-08-05 |
Family
ID=3701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344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93C (zh) | 2005-03-25 | 2005-12-15 |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15237B2 (zh) |
JP (1) | JP4715263B2 (zh) |
KR (1) | KR100682812B1 (zh) |
CN (1) | CN10052409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7176A (zh) * | 2014-09-29 | 2015-01-28 | 韩进龙 | 连续供粉硒鼓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116703A (zh) * | 2011-11-17 | 2015-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影器件 |
CN111452492A (zh) * | 2018-09-21 | 2020-07-28 |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硅油处理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57086B2 (ja) * | 2006-06-12 | 2012-06-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3179B2 (ja) * | 2006-12-22 | 2012-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清掃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930044B1 (ko) * | 2007-03-27 | 2009-12-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유닛 |
KR100906340B1 (ko) * | 2007-03-27 | 2009-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리닝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
US7962063B2 (en) * | 2008-03-17 | 2011-06-14 | Xerox Corporation | Waste tone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
JP5288975B2 (ja) * | 2008-09-29 | 2013-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22534A (ja) | 2009-07-21 | 2011-02-03 | Fuji Xerox Co Ltd | 清掃装置、像保持体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53589B2 (ja) * | 2009-09-15 | 2013-11-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422893B2 (en) | 2010-01-21 | 2013-04-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437680B2 (en) * | 2010-01-25 | 2013-05-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JP5630226B2 (ja) * | 2010-11-12 | 2014-11-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1804B2 (ja) * | 2011-01-25 | 2015-07-0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廃トナー回収容器 |
JP5998430B2 (ja) * | 2011-04-26 | 2016-09-2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3745B2 (ja) * | 2011-05-17 | 2015-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244381B2 (en) * | 2011-08-19 | 2016-01-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Toner container |
JP2013174817A (ja) * | 2012-02-27 | 2013-09-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8560B2 (ja) * | 2012-03-26 | 2016-09-2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175936A (ja) * | 2014-03-14 | 2015-10-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28805B2 (ja) * | 2016-03-15 | 2020-07-2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清掃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907494B2 (ja) * | 2016-09-29 | 2021-07-21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清掃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102355754B1 (ko) * | 2021-09-16 | 2022-02-08 | (주)토너월드 | 설치 편의성이 증대된 토너 카트리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80652A (ja) * | 1991-09-20 | 1993-04-0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並び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931521B2 (ja) * | 1994-05-31 | 1999-08-0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JPH1069166A (ja) * | 1996-08-28 | 1998-03-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現像剤搬送装置 |
JPH10207202A (ja) * | 1997-01-27 | 1998-08-07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H10301460A (ja) * | 1997-04-30 | 1998-11-13 | Fuji Xerox Co Ltd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US6219523B1 (en) * | 2000-04-12 | 2001-04-17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gent recovery method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576952B2 (ja) * | 2000-10-17 | 2004-10-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96584A (ja) * | 2000-12-22 | 2002-07-1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62191A (ja) * | 2001-11-26 | 2003-06-06 | Canon Inc |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595798B2 (ja) * | 2002-01-31 | 2004-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975830B2 (en) * | 2002-09-12 | 2005-12-13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waste toner recovery device |
KR100518822B1 (ko) * | 2003-06-18 | 2005-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레이저 프린터의 폐토너 회수장치 |
JP2005043537A (ja) * | 2003-07-25 | 2005-02-17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99691A (ja) * | 2003-08-29 | 2005-04-14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3795B2 (ja) * | 2003-10-24 | 2005-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962734B2 (ja) * | 2004-08-31 | 2007-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取り外し可能に装着する装着機構 |
-
2005
- 2005-03-25 JP JP2005089627A patent/JP471526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10-05 US US11/242,912 patent/US741523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5 CN CNB2005101344943A patent/CN10052409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5 KR KR1020050123742A patent/KR10068281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6703A (zh) * | 2011-11-17 | 2015-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影器件 |
CN105116703B (zh) * | 2011-11-17 | 2019-10-01 | 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 | 显影器件 |
CN104317176A (zh) * | 2014-09-29 | 2015-01-28 | 韩进龙 | 连续供粉硒鼓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452492A (zh) * | 2018-09-21 | 2020-07-28 |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硅油处理装置 |
CN111452492B (zh) * | 2018-09-21 | 2021-08-10 |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硅油处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715263B2 (ja) | 2011-07-06 |
KR100682812B1 (ko) | 2007-02-15 |
KR20060103083A (ko) | 2006-09-28 |
JP2006267927A (ja) | 2006-10-05 |
CN100524093C (zh) | 2009-08-05 |
US20060216083A1 (en) | 2006-09-28 |
US7415237B2 (en) | 2008-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7990A (zh) |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2731503Y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260943C (zh) |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1066545C (zh) | 显影剂盒及其再制造方法 | |
CN1061447C (zh) | 图象形成装置 | |
CN1144099C (zh) |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 |
CN1237413C (zh) |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 |
CN1308780C (zh) | 成像设备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处理盒 | |
CN2689295Y (zh) | 显影装置和影像形成设备 | |
CN100351717C (zh)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
CN1072815C (zh) | 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 |
CN1061763C (zh) | 显影框、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 | |
CN1145854C (zh) | 成像设备及向其显影装置供应色粉的方法 | |
CN1945458A (zh) | 显影剂补给装置 | |
CN1811612A (zh)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42731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 |
CN101042557A (zh) | 色粉补给方法、色粉补给装置、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41229A (zh) | 显影装置以及利用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69533A (zh) | 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 | |
CN2779451Y (zh) | 影像形成设备 | |
CN1621958A (zh) | 图象形成装置 | |
CN1668986A (zh) | 成像装置,墨粉供给部件,调色剂容器,墨粉容器及回收方法 | |
CN100345065C (zh)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101046659A (zh) |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 |
CN1945457A (zh) | 显影剂补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