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103A - 安装有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装有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00103A CN1700103A CN 200510008730 CN200510008730A CN1700103A CN 1700103 A CN1700103 A CN 1700103A CN 200510008730 CN200510008730 CN 200510008730 CN 200510008730 A CN200510008730 A CN 200510008730A CN 1700103 A CN1700103 A CN 17001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wife
- operator scheme
- processing system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安装有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在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的情况下,该图像形成装置停止显示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例如调色剂的剩余量等,并使主机装置的显示/输入装置显示包括与操作模式和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相关的信息的画面。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不仅停止显示调色剂的剩余量,而且使主机装置的显示/输入装置显示包括与已打印的纸张数量(从调色剂盒的安装开始测量或计量)及其打印覆盖率相关的信息的画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具体地,涉及安装有替换单元的那些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更换消耗品以及其它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同时,当由用户替换的单元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原配产品(genuineproduct)以外的产品时,会产生下述问题,例如图像质量降低、不能充分表现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的其它情况、不能保证操作以及误动作等。这是因为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调色剂的特性、图像载体的特性、充电电压、清洁特性、定影特性等,来控制图像形成过程。
为了保持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质量并防止这些问题,JP-A-10-133528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原配替换部分具有用于保存消耗品的消耗量数据的数据载体,并且通过比较由设置在装置主体中的消耗量检测部分检测的消耗量和由数据载体保存的消耗量数据,来判断是否已将该消耗品提供给该原配替换部分。
此外,JP-A-6-14905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调色剂盒(cartridge)具有用于存储预定代码数据的存储单元,并且当复印机主体不能从该存储单元读取该预定代码数据时禁止复印。
此外,JP-A-2001-100598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当从曾经充满调色剂的墨盒读取到空信息(当检测到调色剂用完时将该空信息写入墨盒)时,显示警告提示并禁止打印。
此外,日本专利No.260234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在墨盒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所制备的图像的计数,并且当表示可由该墨盒制备的图像数量的预设终止计数与所制备的图像的计数相等时,禁止进一步使用该墨盒。
此外,日本专利No.3476704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当通过调色剂供应容器的容器端通信单元和装置主体的主体端通信单元之间的双向通信,判定已安装的调色剂供应容器不兼容,并且通过选择输入单元选择忽视该不兼容而继续供应处理时,设定级别低于适当图像形成条件的图像形成条件,以使得能够更容易地发现调色剂供应容器的不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即使在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不是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即使在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时,也能够保对用户的方便性和可用性。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在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用户正确地识别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其可替换地安装在该装置主体上;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和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该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控制图像的形成;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有关的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控制该显示单元的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即,由于用户能够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其它操作模式,并且能够根据该替换单元来检查与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所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使用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同时保持方便性和可用性。
这里,“操作模式”是指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模式,并且其不但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程序和控制参数,而且包括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以及与形成图像不直接相关的显示装置上的显示模式。
优选地,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停止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正确地计算出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正确地使用该替换单元,而不会错误地识别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优选地,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从更换该替换单元开始测量或计量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因此,即使在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用户也可识别该替换单元的使用状态并使用该替换单元。
优选地,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从多种显示模式中选择一种显示模式。因此,用户能够以适合该替换单元的显示模式来检查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已更换了该替换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由该检测单元检测到已更换该替换单元时,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和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该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改变该显示单元的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即,在更换了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并且用户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另一操作模式,并且能够以与该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检查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其中用户可以使用该替换单元,同时保持方便性和可用性。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与该图像形成装置相连的主机装置;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改变该显示单元的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并且其中该主机装置包括: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和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以及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因此,用户通过该主机装置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另一操作模式,并且能够以与该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检查与该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即使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同时保持方便性和可用性。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和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另一操作模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该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即,在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其它操作模式,同时检查指导信息显示,以正确地识别所安装的替换单元,并且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
此外,这里,操作模式是指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模式,并且其不但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程序和控制参数,而且包括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并且图像信息包括与该系统不直接相关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优选地,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因此,在安装了作为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识别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替换单元。
此外,优选地,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另一模式来进行操作。因此,在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认识到:使该替换单元以另一模式进行操作。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其它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相比较,图像质量或性能可能下降。因此,如果用户使用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则用户能够认识到存在下述情况,即,与使用原配替换单元的情况相比较,图像质量或性能可能下降。
此外,优选地,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第一操作模式的其它操作模式来进行控制。因此,用户能够认识到:以不同于第一模式的另一模式来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另一模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因此,用户能够认识到:由于指定的替换单元为非原配替换单元,所以以不同于第一操作模式的其它操作模式来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优选地,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显示/不显示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是否使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操作。因此,用户选择:不显示在以与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另一模式来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时显示的消息。
此外,优选地,将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设定为默认操作模式。因此,在该替换单元为原配替换单元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而不需由用户选择操作模式。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替换了该替换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在该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和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该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即,在更换了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替换单元还是非原配替换单元,并且在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在检查指导信息显示的同时,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其它操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输入单元能够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没有更换替换单元的情况下选择操作模式。即,用户能够在没有更换替换单元的情况下选择操作模式,同时检查指导信息显示。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替换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因此,当更换了替换单元时,用户能够选择操作模式,同时检查指导信息显示,并且在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正确地识别所安装的替换单元,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
此外,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替换单元之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因此,即使在更换了替换单元时所述确定单元不能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情况下,该确定单元也可以在经过特定时间段后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替换单元。用户能够选择操作模式,同时检查指导信息显示。
此外,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与该图像形成装置相连的主机装置;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并且其中该主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该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该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以及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因此,在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在通过该主机装置检查指导信息显示的同时,用户可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因此,用户可以正确地识别所安装的替换单元,并按照用户的选择来使用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作为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同时保持用户的方便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安装了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时,也可以保持用户的方便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则用户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安装了非原配替换单元的替换单元。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3是作为示例表示下述状态的侧视图,其中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可替换单元;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盒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盒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构造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盒的存储器芯片的电路构造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存储器芯片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图像载体单元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的结构以及与该控制单元相连的各个部分的方框图;
图13是作为示例表示存储在程序ROM、主体NVM和单元NVM中的数据的存储器分配图;
图14是表示相对于存储在主体NVM中的显影剂的使用量(寿命计数值),显影剂的充电能力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用于对显影剂的充电能力变化进行补偿的设定的曲线图,其为表示相对于该显影剂的使用量,图像密度的设定的曲线图;
图16A和16B是表示通过图15中所示的设定进行了补偿的结果的曲线图,其中图16A表示经补偿的调色剂密度,图16B是表示经补偿的图像密度的曲线图;
图17表示作为示例的主机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18表示在主机装置中进行操作的客户程序的构成;
图19是一流程图(S10),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操作模式对调色剂盒进行打印准备时执行的处理;
图20是表示检测是否已更换调色剂盒的单元更换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20);
图21是一流程图(S30),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对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以由用户来选择用于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的操作模式;
图22是一流程图(S40),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对原配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以由用户选择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
图23是表示显示处理的流程图(S50),该显示处理用于在开始打印时,在主机装置的显示/输入装置上显示表示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画面;
图24A和24B表示在UI装置中显示的画面,其中图24A是用于接收用户选择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的画面,图24B是用于接收用户对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的画面;
图25表示显示模式选择画面,用于在确定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选择与在UI装置18中显示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
图26A和26B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打印时,主机装置3显示与显示/输入装置410中的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画面,其中图26A是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所显示的画面,图26B是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所显示的画面;
图27A和27B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打印或者进行等待时,主机装置3显示与显示/输入装置410中的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画面,其中图27A是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在等待期间显示的画面,图27B是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进行打印时显示的画面;
图28是一流程图(S1030),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指导信息显示/操作模式选择处理,以由用户选择操作模式,同时检查该指导信息显示;
图29是一流程图(S40),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显示选择处理,以由用户选择显示方法;
图30A和30B表示在UI装置中显示的画面,其中图30A是用于接收输入,以开始选择操作模式或者选择显示方法的画面,图30B是用于接收输入,以由用户对原配墨盒选择操作模式的画面;
图31A至31C表示在确定替换单元为非原配墨盒的情况下,在UI装置中显示的画面,其中图31A是在检测到非原配墨盒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所显示的画面,图31B是用于接收由用户进行的继续操作确认的输入的画面,图31C是用于接收由用户选择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的输入的画面;
图32A至32D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处于可打印状态或打印状态的情况下在UI装置或者显示/输入单元中显示的画面;
图33表示在接收由用户进行的选择显示方法的输入的情况下,在UI装置中显示的画面;以及
图3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和主机装置之间的操作的通信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图像形成系统1由例如通过网络3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0相连的PC(个人计算机)或其它主机装置2构成。主机装置2例如可以是诸如MCU(微控制器单元)等的控制装置、诸如触摸板的输入/输出装置、或者是除了PC之外的终端,该主机装置2具有用于通过网络3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通信装置。网络3可以是有线的或者无线的。此外,多个主机装置2可以与网络3相连。
因此,图像形成系统1被设置为使得主机装置2可以通过网络3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
图2概括地表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并且可以绕转动轴14转动的开/关盖16设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上部。例如为触摸板等的用户接口(UI装置)18设置在开/关盖16的正面(图2中的左侧)。UI装置18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信息、指令信息等,并接收由用户提供的指令信息和其它输入。即,用户可以通过UI装置18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UI装置18可以是只接收开关输入等的装置,或者可以是只输出指示等的装置,或者可以是组合这些功能的装置。
此外,在转动轴14附近设置有开/关检测传感器19,其例如通过根据开/关盖16的开/关的接触/分离来检测开/关盖16的开/关。
例如为单级的送纸单元20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下部。送纸单元20具有送纸单元主体22和送纸盒24,该送纸盒中装有纸张。在送纸盒24的内端部附近的上部设置有从送纸盒24提供纸张的进纸辊26和延迟辊28,该延迟辊一次分离一张所提供的纸张。此外,在送纸盒2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0和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内部湿度的湿度传感器32。
传送路径34是纸从进纸辊26到出纸口36的通路,并且从送纸单元20到定影装置100基本垂直地形成该传送路径34,稍后将描述该定影装置100,并且该定影装置100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后侧(图2中的右侧)附近。稍后将描述的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位于传送路径34的定影装置100的上游侧,而阻挡辊(resist roll)38位于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的上游侧。出纸辊40位于传送路径34的出纸口36附近。
因此,通过延迟辊28分离由进纸辊26从送纸单元20的送纸盒24提供的纸张,以只将最上面的纸张导向传送路径34,由阻挡辊38使其暂时停止,通过在经调整的定时经过稍后描述的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之间来进行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由定影装置100对所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并通过出纸辊40从出纸口36输出到设置在开/关盖16的上部的出纸部分42上。该出纸部分42倾斜,以使出纸口部分处较低并沿正面方向(图2中的左向)逐渐变高。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大致中心部分设置有旋转显影装置或其它显影装置单元44。显影装置单元44具有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并且在该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上安装有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四个显影装置48a至48d。这些显影装置48a至48d与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一起绕转动轴50左手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包含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的圆柱形调色剂盒52a至52d分别安装在显影装置48a至48d上。当通过显影装置48a至48d将调色剂盒52a至52d安装到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上时,使其外表面与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的外周基本齐平。
将例如包括光电导体的图像载体54设置为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后侧(图2中的右侧)与显影装置单元44接触。即,通过显影装置单元44,准备Y、M、C和K四种颜色的全色显影,并且显影装置48a至48d分别旋转地移动并位于与图像载体54相对的位置处,以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显影剂一次一种颜色地在图像载体54上连续对潜像进行显影。
此外,无线通信单元56位于相对于显影装置单元44的转动轴50与图像载体54基本相对的位置处。该无线通信单元56具有天线58,并与稍后描述的存储器芯片170进行无线通信。
充电装置60设置在图像载体54的下方,该充电装置60例如包括对该图像载体54均匀充电的充电辊。此外,图像载体清洁器62在充电装置60的上游侧沿转动方向与图像载体54接触。图像载体清洁器62例如包括:清洁刀片64,用于在一次转印之后将剩余在图像载体54上的调色剂刮除;以及废调色剂回收瓶66,用于回收由清洁刀片64刮除的调色剂。
在废调色剂回收瓶66的背面(图2中的右侧)上例如形成有多个肋条等,并由此形成为弯曲的表面,以形成能够平稳传送纸张的传送路径34的一部分。
曝光装置68设置在显影装置单元44的后部的下方,其通过激光或其它光线将潜像写在已通过充电装置60进行了充电的图像载体54上。此外,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位于显影装置单元44的上方,其例如是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等,并检测是否已使用安装在显影装置单元44上的调色剂盒52a至52d。中间转印装置72设置在显影装置单元44和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的上方,该中间转印装置72在中间转印体74的每一转在一次转印位置处一次一种颜色地对由显影装置单元44可视化的上述调色剂图像进行一次转印,并且在由此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置在中间转印体74上之后,在稍后描述的二次转印位置处批量转印到纸张上。
中间转印装置72例如包括中间转印带或其它中间转印体74、一次转印辊76、绕入辊78、绕出辊80、二次转印支承辊82、刮刀支承辊84和刷支承辊86。中间转印体74例如具有弹性,并且基本平坦地跨过显影装置单元44上方,以具有长边和短边。中间转印体74的上表面侧的长边例如相对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部的出纸部分42基本平行地跨越。此外,中间转印体74具有一次转印部分(图像载体缠绕区域),该一次转印部分以在绕入辊78和绕出辊80之间缠绕的方式与图像载体54接触,从而仅绕过图像载体54的预定范围并跟随图像载体54的转动,其中绕入辊78位于下表面侧的长边处以及一次转印辊76的上游侧,而绕出辊80位于一次转印辊76的下游侧。
此外,在中间转移体74的后侧(图2中的右侧面),由绕出辊80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形成一平坦部分(短边),且该平坦部分用作为面对传送路径34的二次转印部分。
因此,将图像载体54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76例如按照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顺序叠置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4上,然后中间转印体74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朝向二次转移部分传送。
刮刀支承辊84帮助在二次转印之后通过刮刀94(稍后描述)将剩余在中间转印体74上的调色剂刮除,而刷支承辊86帮助在二次转印之后通过刷辊96(稍后描述)将剩余在中间转印体74上的调色剂刮除。
二次转印辊88通过传送路径34与二次转印装置72的二次转印支承辊82相对。因此,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之间的间隙是二次转印部分中的二次转印位置,并且通过二次转印支承辊82的帮助,二次转印辊88在二次转印位置处将已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4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一张纸上。这里,将二次转印辊88设置为在中间转印体74转动三次时(即,当转印了黄色、品红色和青色三种颜色的调色剂时),从中间转印体74分离,并在转印黑色调色剂图像时与中间转印体74接触。使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之间的预定电位差升高,并且例如在将二次转印辊88设置为高电压的情况下,将二次转印支承辊82接地(GND)等。
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设置有例如为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图像密度传感器90,以通过传送路径34与中间转印体74相对。图像密度传感器90读取形成在中间转印体74上的调色剂块,以检测形成在中间转印体74上的图像的密度。
在中间转印体74的与图像载体侧相对的侧面的端部处,以接触的方式设置有中间转印体清洁器92。中间转印体清洁器92例如包括:刮刀94,用于在二次转印之后刮除残留调色剂并清洁二次转印体74;刷辊96,用于进一步刮除由刮刀94进行清洁后剩余的调色剂;废调色剂回收瓶98,用于回收由刮刀94和刷辊96刮除的调色剂。刮刀94例如由薄的不锈钢板形成,且向其施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刷辊96例如包括由丙烯酸形成的刷子,已对其进行了导电处理。当中间转印体74传送调色剂图像时,刮刀94和刷辊96与中间转印体74分离,并且刮刀94和刷辊96被设置为在预定定时与中间转印体74一体地接触。
定影装置100位于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方。定影装置100具有加热辊102和压辊104,将通过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二次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纸张上,并朝向出纸辊40传送该纸张。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106,其控制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
图像载体单元108集成有图像载体54、充电装置60和图像载体清洁器62。此外,图像形成单元110集成有图像载体单元108、中间转印装置72和中间转印清洁器92。此外,定影单元112集成有定影装置100和出纸辊40。
如图3所示,使图像形成单元1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可拆卸,并且可以通过打开开/关盖16来进行安装或拆卸。此外,使图像载体单元108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110可拆卸。
当调色剂盒52a至52d位于开/关盖16打开时的正面侧(开/关盖16侧)时,使它们相对于安装在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上的显影装置48a至48d可拆卸。当显影装置48a至48d位于开/关盖16打开时的正面侧(开/关盖16侧)时,使它们相对于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可拆卸。
使定影单元112在移除未示出的上盖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可拆卸。也使诸如显影装置单元44和送纸单元20的其它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可拆卸。
因此,使得能够由用户来替换各个单元。同时,当在用户将可替换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情况下,安装了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原配产品之外的产品时,可能出现下述问题,例如不能保持满意的图像质量、不能保证操作等。这是因为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中所使用的构件的特性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因此,将用于检测预定状态等的传感器设置在可以由用户替换的单元等中。
下面,在表示组件时,在设置有多个的组件(例如,显影装置48a至48d等)中,不具体指明那些组件的某一个,而可以将组件表示为简化形式,例如“显影装置48”。
现将描述可替换单元的一个示例,该可替换单元具有用于确定预定状态的传感器。
图4和图5表示作为可替换单元的显影装置48的结构。
显影装置48具有显影辊116、第一螺旋推运器(auger)118、第二螺旋推运器120、第三螺旋推运器122以及层厚限制构件124,其中显影辊116用作为显影剂载体并位于显影装置外壳(显影装置主体)114的图像载体54侧,并且该显影装置48例如包含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调色剂。
显影装置外壳114具有:开闭器(shutter)126,用于打开和关闭稍后将描述的调色剂接收口134和显影剂排放口140;圆柱形输入传送路径128,用于传送从调色剂盒52输入的调色剂;以及圆柱形显影剂传送路径130、132,用于搅拌地传送调色剂和载体。
输入传送路径128具有:调色剂接收口134,用于接收来自调色剂盒52的调色剂;以及调色剂输入口136,用于将调色剂输入到显影剂传送路径130中,并且第一螺旋推运器118设置在输入传送路径128内。第一螺旋推运器118将由输入传送路径128从调色剂盒52接收的调色剂传送到显影剂传送路径130。此外,通过调节第一螺旋推运器118的转动,可以调节从调色剂盒52提供给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的量。由此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调色剂与载体的比率)和调色剂充电量控制为预定值。
也可以通过累计第一螺旋推运器118的驱动时间或转动次数由CPU202来计算调色剂使用量(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还可以通过累计电容器等中的电荷形式的电流(该电流在曝光装置68将静电潜像写在图像载体54上时流动),并通过CPU 202对所累计的电荷达到预定量的次数进行计数来计算调色剂使用量。
在输入传送路径128中,在调色剂接收口134和调色剂输入口136之间设置有调色剂检测传感器138,并且该调色剂检测传感器138例如通过检测输入传送路径128中的两点之间由于调色剂的存在或不存在而导致的阻抗变化,来检测在输入传送路径128中是否存在调色剂。调色剂检测传感器138也可以是压电元件。
调色剂传送路径130具有显影剂排放口140,通过该显影剂排放口140将过多的显影剂排放到调色剂盒52中,并且第二螺旋推运器120位于显影剂传送路径130内。第二螺旋推运器120搅拌地混合通过输入传送路径128传送的调色剂和载体,并将混合物传送到显影剂传送路径132。
第三螺旋推运器122位于显影剂传送路径132内。第三螺旋推运器122搅拌地传送通过显影剂传送路径130传送的显影剂,并将该显影剂提供给显影辊116。
分隔板143位于显影剂传送路径130和显影剂传送路径132之间,并且在分隔板143的各端设置有通道(未示出),该通道连接显影剂传送路径130和显影剂传送路径132。因此,通过第二螺旋推运器120和第三螺旋推运器122沿交替的方向传送显影剂,通过载体使调色剂摩擦充电到预定极性的充电量,并在显影装置外壳114内部循环。此外,通过在预定定时将退化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放口140排放到调色剂盒52中,可以延长显影剂的总寿命(滴流式(trickle)显影系统)。
开闭器126具有开口144和146,通过使开口144与调色剂接收口134重叠,来形成从调色剂盒52到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通道,并且通过使开口146与显影剂排放口140重叠,来形成从显影装置48到调色剂盒52的用于过量显影剂的通道。
显影辊116承载调色剂并与图像载体54接触,以通过调色剂对承载在图像载体54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层厚限制构件124限制承载在显影辊116上的调色剂的层厚。
图6和图7表示作为可替换单元的调色剂盒52的结构。
调色剂盒52具有调色剂盒主体150和转动部分152,该转动部分152设置在调色剂盒主体150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
调色剂盒主体150被形成为管状,并且被形成为使得大致圆柱形的部分与逐渐变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其中该大致圆柱形部分的内部设置有搅拌传送构件154,而该逐渐变窄的部分沿基本上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从该大致圆柱形部分延伸。调色剂盒主体150还被设置为使得当通过显影装置48将调色剂盒52安装到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上时,调色剂盒主体150的外表面与显影装置单元主体46的外周基本齐平。
在调色剂盒主体150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要提供给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空间156。上述搅拌传送元件154设置在调色剂容纳空间156中。该搅拌传送元件154例如以螺旋形的方式卷绕,并搅拌调色剂容纳空间156内部的调色剂,同时朝向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接收口134传送调色剂。
转动部分152具有转动部分主体154和圆柱形管状部分156,该圆柱形管状部分156设置在转动部分主体154内部,并与调色剂盒主体150形成为一体。通过管状部分侧壁160在转动部分主体154的侧面部分158侧对管状部分156进行密封,并且在管状部分156内部设置有分隔壁162。在分隔壁162的管状部分侧壁160处,形成有显影剂回收空间164,用于回收来自显影装置48的过量显影剂,并且在分隔壁162的与管状部分侧壁160侧相对的一侧,以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调色剂容纳空间156。
转动部分主体154具有由透明构件覆盖的窗形窗口部分166,该转动部分主体154的内侧形成为圆柱形,并被设置为沿管状部分156的圆柱形部分的外表面转动。此外,例如为白色带等的反射构件168接合在管状部分156的圆柱形部分的外表面上,并且当将调色剂盒52安装到显影装置48和转动部分主体154上时,将反射构件168设置为通过窗口部分166暴露。此外,当安装有调色剂盒52的显影装置单元44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内部转动时,将所暴露的反射构件168设置为穿过与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相对的位置,该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如上所述,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例如是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并且通过检测当调色剂盒52(安装在显影装置单元44上)的反射构件168经过与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相对的位置时,由于调色剂对反射构件168的污染而发生变化的反射量,来检测调色剂盒52是否为还未使用的调色剂盒。
存储器芯片170接合在转动部分主体154的侧面部分158上。存储器芯片170具有天线172,并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侧的无线通信单元56进行无线通信。
接下来,对于无线通信单元56和存储器芯片170,将描述各自的电路构造以及这两个组件之间相互执行的通信。
图8是表示无线通信单元56的电路构造的方框图。图9是表示存储器芯片170的电路构造的方框图。
如图8所示,无线通信单元56的电路包括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调制电路176、发送电路178、接收电路180、解调电路182和天线58。在无线通信单元56中,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控制无线通信单元56的各个组件的操作。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将从控制单元106输入的数据输出给调制电路176。此外,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将由接收电路180接收并由解调电路182解调的数据输出给控制单元106。调制电路176对从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该数据输出给发送电路178。发送电路178通过天线58将待存储在存储器芯片170中的无线电信号(包括数据、时钟信号等)输出给存储器芯片170。
接收电路180通过天线58接收从存储器芯片170发送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给解调电路182。解调电路182根据从接收电路180输入的信号的变化来解调从存储器芯片170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输出给发送/接收控制单元174。
如图9所示,存储器芯片170的电路包括单元NVM(非易失性存储器)184、发送逻辑电路182、接收逻辑电路188、发送电路190、接收电路192、时钟再生电路194、电源单元196和天线172。
当从无线通信单元56向存储器芯片170发送无线电信号时,由接收电路192、时钟再生电路194和电源单元196通过天线172接收该无线电信号。在存储器芯片170中,当接收到该无线电信号时,电源单元196对由无线电信号的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流进行整流,并向存储器芯片170的各个组件提供其操作所必需的功率。例如,如果需要比由电源部分196产生的电压高的电压,则可以将存储器芯片170设置为从主体部分40接收电力。例如,在存储器芯片170中还可以设置电源线圈等,并且可以以非接触方式从提供给显影装置单元44的AC电流来提供电力。
当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时钟再生电路194重新生成时钟信号,并将时钟信号输出给构成存储器芯片170的各个电路。当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接收电路192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将包含在无线电信号中的数据或其它信号输出给接收逻辑电路188。接收逻辑电路188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从接收电路输入的数据或其它信号进行解调,并将经解调的信号输出给单元NVM 184。
单元NVM 184是可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如果从接收逻辑电路188输入的信号表示写入数据,则单元NVM 184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执行数据的写入(存储),而如果该信号表示读取数据,则单元NVM 184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将存储在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输出给发送逻辑电路186。包含在单元NVM 184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是闪速ROM、EEPROM或者FeRAM(铁电存储器)。
发送逻辑电路186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从单元NVM 184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经调制的数据输出给发送电路190。发送电路190与从时钟再生电路194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通过天线172将从发送逻辑电路186输入的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发送给无线电通信单元56。
可以将作为无线电信号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设置为在进行了编码并且随后转换为无线电信号之后发送和接收。例如可以设置为使得许可用户等可以使用编码无线电信号通过控制单元106以外的装置来重写单元NVM184的内容。
在图10中示出了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56和存储器芯片17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将各个调色剂盒52安装在显影装置48上,并通过以转动轴50为轴转动的显影装置单元44(图2)而移动。无线通信单元56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的显影装置单元44侧附近,以使通过显影装置单元44的转动而移动的各个存储器芯片170将连续地与无线通信单元56相对,并且将无线通信单元56设置为在下述状态下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对显影装置48的运动进行控制并使其在大致相对的位置处停止,以使得能够与对应的存储器芯片170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将无线通信单元56例如设置为接收确认信号(该确认信号是由存储器芯片170响应于从无线通信单元56输出的无线电信号而发送的),以确认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开始。
图11表示作为可替换单元的图像载体单元108的结构。
如上所述,图像载体单元108集成有图像载体54、充电装置60和图像载体清洁器62,并具有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和浮标200,其中该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例如设置在图像载体清洁器62内部的上部,浮标200设置在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的下方。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具有光路,其中由设置在一侧的光接收部分来接收从设置在另一侧的光发射部分发出的光,并且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将光接收部分是否已经接收到该光输出给控制单元106。浮标200被设置为当从图像载体54回收到废调色剂回收瓶66中的废调色剂超过预定量时上升,并被设置为当废调色剂回收瓶66中充满废调色剂时阻挡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的光路。因此,图像载体单元108通过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和浮标200来检测废调色剂回收瓶66是否已充满,并将该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106。
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和浮标200还可以设置在中间转印体清洁器92处,以检测废调色剂回收瓶66是否已充满。
因此,将具有用于检测预定状态的传感器等的各个可替换单元设置为将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106,并且将控制单元106设置为基于所输入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控制单元106的结构。
图12是表示控制单元106和与控制单元106相连的各个部分的方框图。
控制单元106具有CPU 202、存储单元204、传感器接口(传感器I/F)电路206、无线通信单元控制电路208、通信接口(通信I/F)电路210、用户接口(UI)控制电路212、图像绘制电路214、过程控制电路216、图像形成单元接口(图像形成I/F)电路218、纸传送单元控制电路220等,并且将这些电路设置为能够通过系统总线222相互输入和输出信号。
CPU 202通过系统总线222将信号发送给构成控制单元106的各个部分以及从构成控制单元106的各个部分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构成控制单元106的各个部分。
存储单元204具有程序ROM 224、RAM 226和主体NVM(非易失性存储器)228,并且存储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等所需的信息。程序ROM 224例如由闪速ROM构成,并且被设置为可以更新所存储的内容。RAM 226例如由SRAM构成,并且存储临时信息,例如从图像绘制电路214输入的绘制数据。主体NVM 228由电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EPROM或闪速ROM)构成。只要主体NVM 228是可重写存储装置(即使在关闭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源时也可以保持数据),则它可以是SRAM(由电池等作为其后备电源)、HDD(硬盘驱动器)或者光存储器等。
传感器I/F电路206接收来自开/关检测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30、湿度传感器32、未使用检测传感器70、调色剂检测传感器138、图像密度传感器90和废调色剂充满传感器198中的每一个的检测结果,并且通过系统总线222将检测结果输出给CPU 202。无线通信单元控制电路208通过无线通信单元56分别向设置在调色剂盒52a至52d中的四个存储器芯片170发送信号以及从这些存储器芯片170接收信号,通过系统总线222向CPU 202、存储单元204等发送信号以及从CPU 202、存储单元204等接收信号,从而将各个存储器芯片170与CPU 202、存储单元204等相连。
通信I/F电路210通过网络3向主机装置2发送信号以及从主机装置2接收信号,通过系统总线222向CPU 202等发送信号以及从CPU 202等接收信号,从而将主机装置2与CPU 202等相连。UI控制电路212向UI装置18发送信号以及从UI装置18接收信号,通过系统总线222向CPU 202等发送信号以及从CPU 202等接收信号,从而将UI装置18与CPU202等相连。
图像绘制电路214基于从主机装置2等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来绘制图像,并输出给CPU 202和RAM 226。过程控制电路216与CPU 202一起参照稍后描述的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的设定值等,并通过I/F电路218来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30,该图像形成单元230包括曝光装置68、图像形成单元110和显影装置单元44等。纸传送单元控制电路220与CPU 202一起控制纸传送单元232,该纸传送单元232包括进纸辊26、延迟辊28、阻挡辊38等。
像素计数器300对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调色剂颜色中的每一种颜色逐页地计算所有效(turn on)像素的数量,并将结果输出给CPU 202和RAM 226。CPU 202计算像素数量比(其中逐页地使各种颜色有效)作为打印覆盖率(coverage)。
由于CPU 202可以对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的数据和存储在单元NVM184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接合有存储器芯片170的调色剂盒52的状态,所以存储器芯片170构成检测单元的一部分,虽然其不具有传感器。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存储在程序ROM 224、主体NVM 228和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
图13表示存储在程序ROM 224、主体NVM 228和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的示例。
在程序ROM 224中设置程序区域234、设定值区域236。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操作的执行程序238存储在程序区域234中。在设定值区域236中存储有各个寿命阈值240、各个达到寿命阈值设定计数242、温度相关参数集合244、湿度相关参数集合246、调色剂浓度参数集合248以及确定定时设定值252等。
各个寿命阈值24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的使用寿命(寿命阈值)。达到寿命阈值设定计数242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所允许达到该寿命阈值的次数。温度相关参数集合244包括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温度控制相关的各个参数。湿度相关参数集合246包括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湿度控制相关的各个参数。调色剂浓度参数集合248包括与显影装置48中的调色剂浓度控制相关的各个参数。确定定时设定值252包括下述时间(判断定时)之前的周期,在该时间,CPU 202在稍后描述的处理(图15,在该处理中,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操作模式进行打印准备)中开始确定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在主体NVM 228中建立支持单元信息区域254、主体侧更新区域256等。
在支持单元信息区254中存储有支持模式代码258和支持国家代码260。作为支持模式代码258,存储有模式表(数据),该模式表(数据)表示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与图像形成装置10兼容的单元模式。作为支持国家代码260,存储有相应国家的表(数据),其中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设定根据国家而不同的规范。
在主体侧更新区域256中存储有单元安装记录262、主体侧寿命计数值264、达到主体侧寿命阈值计数266、检测记录268和操作模式记录270等。单元安装记录262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的安装记录。作为单元安装记录262的初始状态(初始值),存储有表示安装了原配产品的值。主体侧寿命计数值264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的寿命计数值(从开始使用到当前的使用量)。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相应累计操作次数来计算各个单元的使用量。达到主体侧寿命阈值计数266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的寿命阈值达到次数。检测记录268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各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记录。操作模式记录270包括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可替换单元的操作模式的记录。
在单元NVM 184中建立单元信息区域272、单元侧更新区域274等。
在单元信息区域272中存储有表示模式的模式代码276、表示已设定了规范的国家的国家代码278、单元所带有的序列号280、制造日期282、表示单元寿命的寿命阈值284、用于对处理进行控制的处理参数286等。
在单元侧更新区域274中存储有表示调色剂盒52从开始使用到当前的使用量的寿命计数值288、表示已经达到存储为寿命阈值284的寿命阈值的次数的达到寿命阈值计数290、相关记录信息292等。相关记录信息292例如包括图像载体54的转速记录和可用于确定调色剂盒52状态的其它相关信息。
当向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图像形成信号时,通过充电装置60对图像载体54均匀充电,并且根据图像信号从曝光装置68将光线发射到充电图像载体54上。来自曝光装置68的光线使图像载体54的表面曝光,从而形成潜像。
在显影位置处通过显影装置单元44对承载在图像载体54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在显影装置单元44中,分别从调色剂盒52a至52d向显影装置48a至48d提供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分别在调色剂盒52a至52d中回收过量提供给显影装置48a至48d的显影剂。以叠加的方式将已根据颜色由显影装置单元44的显影装置48a至48d进行了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74上。在一次转印处理中,通过图像载体清洁器62来刮除剩余在图像载体54上的废调色剂,并将其回收。
同时,容纳在送纸盒24中的纸通过进纸辊26送出,通过延迟辊28分离并导向传送路径34,由阻挡辊38停止一次,并在经调节的定时引导到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之间。当将一张纸引导到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之间时,通过二次转印辊88和二次转印支承辊82将通过一次转印叠加在中间转印体74上而产生的四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这张纸上。在二次转印后,通过中间转印体清洁器92来刮除剩余在中间转印体74上的废调色剂,并将其回收。
将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引导到定影装置100,并且通过加热辊102和压辊104加热和加压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出纸辊40将已对调色剂图像进行了定影的纸张从出纸口36输出到出纸部分42。控制单元106在单元NVM 184和主体NVM 228中存储调色剂盒52的寿命计数值等。
图14是一曲线图,表示显影剂的充电能力相对于存储在主体NVM 228中的显影剂的使用量(寿命计数值)的变化。
图15是表示用于对显影剂的充电能力变化进行补偿的设定的曲线图,其为表示图像密度相对于显影剂的使用量的设定的曲线图。
图16A和16B是表示通过图15中所示的设定进行了校正的结果的曲线图,其中图16A表示经补偿的调色剂浓度,图16B是表示经补偿的图像密度的曲线图。
通过显影装置48中的载体使容纳在调色剂盒52中的调色剂摩擦充电到具有预定极性的充电量。如果使用显影剂,则如在图14中所示的原配调色剂P的特性一样,显影剂的充电能力根据显影剂的使用量而降低。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被设计为根据显影装置48中的调色剂浓度和中间转印体74上的图像密度对设定进行补偿,从而即使采用了滴流式显影系统(trickle developing system),也可以将形成在纸张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保持为预定水平。
例如,CPU 202通过图像密度传感器90检测图像密度,如果密度较高则控制第一螺旋推运器118的转动驱动,减少提供应给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量,降低调色剂浓度,并降低图像密度。同样,如果密度较低,则CPU 202控制第一螺旋推运器118的转动驱动,增加提供给显影装置48的调色剂量,提高调色剂浓度并提高图像密度。通常,采用具有中等调色剂密度的图案(pattern)作为用于检测上述图像密度的图案。
然而,如果由于在调色剂的充电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显影性能以提高图像密度而进行上述控制,则调色剂浓度会降得过低,其中最大图像密度将降低。
因此,根据显影剂的使用量对存储在调色剂浓度参数集合248中的用于控制显影装置48中的调色剂浓度的设定值进行补偿,以使其增大,以使得即使显影剂的充电能力降低,转印到纸上的最大图像密度也不会降低,其中调色剂浓度参数集合248用于根据由图像密度传感器90检测的图像密度结果来控制调色剂浓度。CPU 202根据经补偿的设定值(图15:与调色剂P相对应的设定S)使第一螺旋推运器118转动,并将保持调色剂浓度,以使调色剂浓度不会低于如图16A所示的预定值。
结果,可以保持图像密度,以使图像密度不会低于根据图16B所示标准的预定值。
另一方面,在安装了作为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该调色剂盒具有与调色剂盒52基本相同的结构,调色剂盒52容纳有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为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X或调色剂Y)的情况下,可以预料:将产生与如图14所示作为原配产品的调色剂P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与对应于调色剂P的设定S不同的经补偿的设定值,以改善形成在纸张上的图像的质量。因此,例如,在其中容纳有调色剂X或调色剂Y的调色剂盒为非原配产品的情况下,通过组合多个变化条件(例如增大或减小调色剂浓度的设定值的变化量(斜率)(m1,m2:图15),增大或减小极限值(m1,m2),改变初始值(使用量=0)(m3),不根据使用量改变设定值(m4),以及不通过例如改变初始值根据使用量来改变设定值(m5)等),来相对于显影剂的使用量改变这种补偿。由用户通过UI装置18,以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进行选择来进行该变化。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
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对显示在主机装置2(稍后描述)上的画面进行控制。在将容纳有原配调色剂P的调色剂盒52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情况下,CPU 202根据存储在调色剂盒52的单元NVM 184中的使用量来计算调色剂的剩余量。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CPU 202的控制使主机装置2显示所计算的调色剂的剩余量。
另一方面,在将容纳有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X的调色剂盒52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下述情况,其中因为在存储在调色剂盒52的单元NVM 184中的使用量和调色剂的剩余量之间没有相关性,所以CPU 202不能正确地计算调色剂的剩余量。在这些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CPU 202的控制使主机装置2停止显示调色剂的剩余量。或者,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CPU 202的控制使主机装置2显示从安装了调色剂盒52开始测量或计量的打印覆盖率。
此外,CPU 202可以使UI装置18显示与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例如调色剂的剩余量。
图17表示图1中所示的主机装置2的硬件结构。
如图17所示,主机装置2包括具有CPU 402和存储器404的主机400、具有液晶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未示出)的显示/输入装置410、诸如HDD/CD单元的记录装置408以及用于在该主机装置和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406。
即,主机装置2包括与能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普通计算机相似的结构部分。
图18表示在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2中进行操作的客户程序420的构成。
如图18所示,客户程序420包括用户界面(UI装置)422、打印机驱动器424、应用程序426和网络通信控制部分428。
例如通过记录介质412将客户程序420提供给主机装置2的记录装置408,加载到存储器404中并执行。客户程序402根据上述组件为使用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检查特征和设定变化特征,并且显示通过网络3从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的消息。
在客户程序402中,UI装置422接收用户对显示/输入装置410的操作,并控制客户程序420的各个组件的处理。此外,UI装置422向用户显示打印机驱动器424或应用程序426通过网络3接收到的数据。
打印机驱动器424为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显示特征,更具体地,与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特征。此外,打印机驱动器424提供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的消息通知特征。
与打印机驱动器424一样,应用程序426为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显示特征,更具体地,提供与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特征。应用程序426即使在多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网络3相连的情况下也为用户提供上述特征。
网络通信控制部分428控制与通过图1中所示的网络3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通信。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1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调色剂盒52的操作模式进行打印准备的处理的流程图(S10)。
图20是表示检测是否已更换调色剂盒52的单元更换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20)。
图2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对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S30),用于由用户为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选择操作模式。
图2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对原配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S40),用于由用户为原配调色剂盒选择操作模式。
图23是表示在开始打印时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上显示下述画面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S50),该画面显示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如图19所示,在步骤100(S100)中,CPU 202确定是否提供了由用户操作UI装置18而进行的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如果提供了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处理进行到S30,而如果没有提供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处理进行到S102。
在步骤102(S102)中,CPU 202确定开/关检测传感器19是否已检测到开/关盖16的开/关。如果CPU 202确定已检测到开/关盖16的开/关,则进入S20的处理,而在其它情况下,进入S100的处理。即,由于当已经打开和关闭开/关盖16时,可能已更换调色剂盒52,所以执行单元更换检测处理。
在步骤200(S200;图20)中,CPU 202从单元NVM 184读取序列号280。
在步骤202(S202)中,CPU 202读取最后安装的调色剂盒的序列号,该序列号包含在主体NVM 184中的单元安装记录262中。
在步骤204(S204)中,CPU 202确定最后安装的调色剂盒的序列号与从单元NVM 184读取的序列号280是否相同。如果最后安装的调色剂盒的序列号与从单元NVM 184读取的序列号280相同,则进入S206的处理,而在其它情况下,进入S208的处理。
在步骤206(S206)中,CPU 202确认再次安装了调色剂盒52而没有进行更换(即,没有进行更换)。
在步骤208(S208)中,CPU 202确认在进行更换时安装了调色剂盒52(即,已进行了更换)。
在步骤104(S104;图19)中,如果CPU 202确认已检测到调色剂盒52的更换,则进入S106的处理,而在其它情况下,进入S100的处理。
在步骤106(S106)中,CPU 202从程序ROM 224读取确定定时设定值252。
确定定时设定值252的值可以为0。
在步骤108(S108)中,CPU 202根据定时器(未示出)等来确定是否已经到达用于开始确定所安装的调色剂盒52是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的确定定时。如果已经到达用于开始进行原配产品和非原配产品之间的确定的定时,则进入S110的处理,而在其它情况下,CPU 202进行等待,直到到达确定定时为止。
在步骤110(S110)中,CPU 202从单元NVM 184读取模式代码276和国家代码278。
在步骤112(S112)中,CPU 202从主体NVM 228读取支持模式代码258和支持国家代码260。
在步骤114(S114)中,CPU 202核对模式代码276和支持模式代码258,核对国家代码278和支持国家代码260,并且如果确定所更换的调色剂盒52为原配产品,则进入S40的处理,而如果确定所更换的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产品产品,则进入S116的处理。
在步骤116(S116)中,CPU 202根据从当前安装的调色剂盒52读取的数据来更新调色剂盒52的安装记录(该安装记录包含在主体NVM 228的单元安装记录262中),并且随后进入S30的处理。
在步骤300(S300;图24A和24B)中,UI装置18显示操作模式选择画面298,如图24B所示。
在步骤302(S302)中,CPU 202确定是否已输入在用于选择默认模式(适合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的按钮296a和用于指定另一操作模式的按钮296b之间进行的选择,其中按钮296a和按钮296b都显示在操作模式选择画面298中。如果已经进行了选择按钮296a或296b中的任何一个的输入,则进入S304的处理,而如果没有指定任一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模式为止。
在步骤304(S304)中,CPU 202根据在S302中选择的操作模式来更新(包括重写)主体NVM 228中的操作模式记录270。
在步骤306(S306)中,UI装置18显示图25所示的显示模式选择画面350。
在步骤308(S308)中,CPU 202确定是否选择了在显示模式选择画面350上显示的显示模式选择按钮352a至352e中的任何一个,以及是否按下了确定按钮354。在选择了这些显示模式中的任何一个并且按下了确定按钮354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310,而在没有提供指定任何一个显示模式的输入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显示模式为止。
在步骤310(S310)中,CPU 202改变显示模式,从而以所选择的显示模式来显示与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400(S400;图22)中,UI装置18显示操作模式选择画面294,如图24A所示。
在步骤402(S402)中,CPU 202确定是否已输入在用于选择默认模式(适合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的按钮296a和用于指定另一操作模式的按钮296b之间进行的选择,其中按钮296a和按钮296b都显示在操作模式选择画面294中。如果已经进行了选择按钮296a或296b中的任何一个的输入,则处理进行到S404,而如果没有指定任一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模式为止。
在步骤404(S404)中,CPU 202根据在S402中选择的操作模式来更新(包括重写)主体NVM 228中的操作模式记录270。
在步骤118(S118;图19)中,CPU 202根据包含在最近的操作模式记录270中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来进行打印准备,并结束该处理。在S118的打印准备中,例如,可以在UI装置18上显示所安装的调色剂盒52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产品。
当在步骤118中完成打印准备后进行打印处理时,如图23所示,在步骤500(S500)中,CPU 202确定是否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502,而在其它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504。
在步骤502(S502)中,CPU 202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画面340a相关的数据,该数据包括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的相应剩余量以及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正在进行打印的消息,如图26A所示,并且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中显示画面340a。
在步骤504(S504)中,CPU 202确定在以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是否选择了停止显示与使用量相关的信息。在选择了停止显示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506,而在其它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508。
在步骤506(S506)中,如图26B所示,CPU 202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画面340b相关的数据,该数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正在进行打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模式、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产品、以及显示对用户进行警告的另一消息的消息,并且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中显示画面340b。此时,在画面340b中,停止显示与调色剂盒52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508(S508)中,如图27B所示,CPU 202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画面340d相关的数据,该数据包括从调色剂盒52的安装开始测量或计量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的相应打印覆盖率、图像形成装置10正在进行打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模式、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产品、从调色剂盒52的安装开始测量或计量的已经以全色和单色打印的纸张数量、以及对用户进行警告的消息,并且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上显示画面340d。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的CPU 202通过网络3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操作模式和非原配产品的调色剂盒52相关的数据。由于主机装置2显示与操作模式和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相关的信息,所以用户能够正确地识别当前安装的调色剂盒52的使用状态。
此外,如果用户在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使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来检查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则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装置410上显示包括下述内容的画面340c: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各种调色剂的剩余量、图像形成装置10处于等待状态、以及从调色剂盒52的安装开始测量或计量的已打印的纸张数量。
在以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的CPU 202可以停止显示调色剂的剩余量,并且显示打印覆盖率而不显示调色剂的剩余量。
此外,可以想到,提供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多种其它操作模式,并且用户可以在该多种其它操作模式中任意选择操作模式。
因此,即使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可替换单元为非原配产品,也可以通过用户选择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来改善图像质量,并且通过改变显示模式,可以保持对用户的可用性和方便性。
此外,在所有的可替换单元都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限制用户可选择的操作模式,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0只能以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可以防止用户错误地降低图像质量。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包括通过图1到27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结构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主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
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主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0控制由UI装置18进行的显示。例如,根据CPU 202的控制,当调色剂盒52为原配件时,UI装置18显示调色剂的剩余量,而当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件时,显示调色剂的使用量。这是因为在调色剂盒为非原配墨盒的情况下,由于不知道调色剂量,所以无法计算调色剂的剩余量。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主单元NVM 184中的数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方法。
图1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操作模式对调色剂盒52进行打印准备的处理的流程图(S10)。
图20是表示检测是否更换了调色剂盒52的用于检测单元交换的处理的流程图(S20)。
图2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对非原配墨盒的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S1030),用于由用户为非原配墨盒的调色剂盒选择操作模式。
图2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对原配调色剂盒执行的操作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S40),用于由用户为原配调色剂盒选择操作模式。
图29是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的显示选择处理的流程图(S1050),用于由用户选择显示附加消息的方法。
如图19所示,在步骤100(S100)中,CPU 202确定是否提供了由用户通过操作UI装置18而进行的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如果提供了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处理进行到S1030,而如果没有提供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处理进行到S102。
在步骤1300(S1300:图28)中,CPU 202确定是由用户操作UI装置18来开始选择操作模式还是自动区分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墨盒。在自动区分调色剂盒52为非原配墨盒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08,而在由用户操作UI装置18来开始选择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02。
在步骤1302(S1302)中,UI装置18显示操作模式选择画面330,如图30B所示。
在步骤1304(S1304)中,CPU 202确定是否完成输入,该输入选择显示在操作模式选择显示画面330上的用于选择默认模式(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按钮332或者用于指定操作模式1至5(多种其它操作模式)的按钮334中的任何一个。在已经完成选择按钮332或334中的任何一个的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06,而在没有提供指定任一操作模式的输入的情况下,该处理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模式为止。
在步骤1306(S1306)中,CPU 202确定是否选择了操作模式选择画面330的默认模式或者选择了操作模式1至5中的任何一个。在选择了默认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18的处理,而在选择了操作模式1至5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14。即,在用户使用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同时从开始将其识别为非原配产品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更具体地,在用户在操作模式选择画面上选择了操作模式1至5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不执行S1308、S1310和S1312中的处理。
在步骤1308(S1308)中,UI装置18显示图31A所示的警告(cautionarousing)画面440。警告画面440例如包括:消息442,用于指示用户该模式要转换到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以及确认按钮444,在用户认可该指示消息442时按下该确认按钮444。CPU 202确定用户是否按下了警告画面440的确认按钮444。在按下了确认按钮444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10。
在步骤1310(S1310)中,UI装置18显示图31B所示的继续确认画面450。该继续确认画面450包括:确认消息452,用户通过该确认消息确认在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外的操作模式下,对于图像质量等不能保证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相同的水平;YES按钮454,用于当用户认可该警告时转换到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以及NO按钮456,用于拒绝转换到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1312(S1312)中,CPU 202确定按下了图31B所示的继续确认画面中显示的YES按钮454还是NO按钮456。在按下YES按钮454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14,而在按下NO按钮456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18。
在步骤1314(S1314)中,UI装置18显示图31C所示的操作模式选择画面460。操作模式选择画面460包括:操作模式按钮462a至462e,用于选择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多种操作模式;以及确定按钮464,用于确定转换到所选择的操作模式。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并不限于单个模式,而是可以设置多种模式。当用户选择了多个操作模式按钮中的任何一个时,CPU 202增加按钮部分的显示灰度(density),从而显示选择了该按钮。
在步骤1316(S1316)中,当指定显示在操作模式选择画面460上的多种操作模式(与对应于原配产品的操作模式不同的多种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时,CPU 202确定是否按下了确定按钮464。在指定了多种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并按下了确定按钮464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318,而在没有按下确定按钮464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模式为止。
在步骤1318(S1318)中,CPU 202将主体NVM 228的各个操作模式记录270更新为所选择的操作模式(包括重写)。
在步骤400(S400:图22)中,UI装置18显示图30A所示的操作模式选择画面320。
在步骤402(S402)中,CPU 202确定是否完成了用于选择显示在操作模式选择显示画面320上的用于选择默认模式(与原配产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按钮322或者用于指定其它操作模式的按钮324的输入。在已完成选择按钮322或324中的任何一个的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404,而如果没有提供指定任一操作模式的输入,则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模式为止。
在步骤404(S404)中,CPU 202将主体NVM 228的操作模式记录270更新(重写)为S402中选择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118(S118;图19)中,CPU 202根据包含在各个最新的操作模式记录中的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来进行打印准备,并终止该处理。此外,在S1312中,在按下了NO按钮456(指示在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不继续打印)的情况下,CPU 202可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以使其停止。
此外,在S118的打印准备中,UI装置18显示所安装的调色剂盒52为原配件还是非原配件。在根据与原配墨盒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UI装置18显示图32A所示的画面。在根据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UI装置18显示图32B所示的画面。此时,如图16B所示,除了图像形成装置10准备好打印的状态以外,CPU 202还使UI装置18显示:以何种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以及表示哪些替换单元不是与原配模式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信息。
在完成S118中的打印准备之后,当以与原配墨盒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并进行打印时,例如通过主机装置2来显示图32C中所示的画面。当以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并进行打印时,还显示图32D中所示的画面。CPU 202通过网络3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操作模式和非原配墨盒的替换单元相关的信息,其中由于主机装置2显示与操作模式和非原配墨盒的替换单元相关的信息,所以图像形成装置10能够向用户提供警告,以告知目前安装的替换单元不是原配墨盒。
此外,在由用户操作UI装置18来提供开始选择显示模式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1500(S1500:图29)中,UI装置18显示包括可显示按钮472和不显示按钮474的显示选择画面470,其中可显示按钮472用于在以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由用户选择显示图32B和图32D中所示的附加消息,而不显示按钮474用于在以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由用户选择不显示该附加消息。
在步骤1502(S1502)中,CPU 202确定按下了显示在显示选择画面470中的可显示按钮472还是不显示按钮474。在按下了两个按钮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504,而在没有提供指定任一显示方法的输入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了操作方法为止。
在步骤1504(S1504)中,当在显示选择画面470上按下了可显示按钮472时,CPU 202改变显示方法,以在UI装置18上显示附加消息,如图32B和图32D中所示,其中以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此外,当在显示选择画面470上按下了不显示按钮474时,CPU 202改变显示方法,以使得即使在以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也不显示该附加消息,如图32A和图32C中所示。
因此,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可替换单元不是原配墨盒的情况下,由用户选择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也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此外,在所有可替换单元都是原配件的情况下,限制可由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0只能以与原配墨盒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进行操作,由此防止由于用户的错误操作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此外,在安装了非原配墨盒的替换单元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显示安装了非原配墨盒的替换单元,由此使用户正确地识别替换单元。
接下来,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描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改进方案。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该改进方案中,向主机装置2提供指导信息显示,并且可以从主机装置2接收操作模式改变请求。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保留的程序域234中还包括网络服务器(也称作WWW服务器或http服务器)。该网络服务器通过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与主机装置2进行通信。
图17表示图1中所示主机装置2的硬件结构。
如图17所示,主机装置2包括:具有CPU 402和存储器404的主机400;包括液晶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未示出)的显示/输入装置410;诸如HDD/CD单元的记录装置408;以及用于在同一主机装置2和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406。即,主机装置2包括与能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普通计算机一样工作的结构部分。
图18表示在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2中进行操作的客户程序420的构成。
如图18所示,客户程序420包括用户界面(UI部分)422、打印机驱动器424、网络浏览器426和网络通信部分428。
例如通过记录介质412将客户程序420提供给主机装置2的记录装置408,并加载到存储器404中并执行该程序。客户程序402为使用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检查特征和设定变化特征,并且显示通过网络3从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的消息。
在客户程序420中,UI部分422接收由用户对显示/输入装置410进行的操作,并控制客户程序420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此外,UI部分422向用户显示印机驱动器424和网络浏览器426通过网络3接收的数据。
打印机驱动器424向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检查特征和设定变化特征。此外,打印机驱动器424提供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的消息通知特征。客户程序420可以包括具有与打印机驱动器424同等的特征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并不专用于具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与该网络相连的装置的状态检查特征和设定变化特征。
网络浏览器426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进行操作的网络服务器为主机装置2的用户提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检查特征和设定变化特征。
网络通信控制部分428控制与通过图1所示的网络3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通信。
图3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和主机装置2之间进行的通信时序图(S1060)。
如图34所示,在步骤1600(S1600)中,在确定所更换的调色剂墨盒52不是原配墨盒的情况下,CPU 202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图31A所示的警告画面440相关的数据,并且开始指导信息显示。在主机装置2中,客户程序420接收数据,并且在显示/输入单元410中显示警告画面440。在显示警告画面440后,在图像形成装置10和主机装置2之间进行与S1030中所示处理等同的指导信息显示处理。
在步骤1602(S1602)中,用户使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单元410来选择操作模式,并且主机装置2向图像形成装置10输出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相关的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CPU 202能够根据从主机装置2接收的数据以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
在步骤1604(S1604)中,用户使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单元410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出打印请求。
在步骤1606(S1606)中,图像形成装置向主机装置2输出与图32C和图32D所示的画面相关的数据,并且主机装置2在显示/输入单元410中显示该画面。
因此,用户确认显示在主机装置2的显示/输入单元410中的消息,并且能够识别在图像形成装置10安装了非原配墨盒的调色剂盒52。此外,使用显示/输入单元410,用户能够从与对应于原配墨盒的操作模式不同的多种操作模式中选择一种操作模式。
此外,使用网络浏览器426,用户可以在与其等同的画面中改变操作模式,并且可以改变显示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用户改变操作模式,可以以改变之后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及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所述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控制图像的形成;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与所述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停止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显示与所述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从安装所述替换单元开始测量和/或计量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从多种显示模式中选择一种显示模式。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更换了所述替换单元;
确定单元,用于当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已更换了所述替换单元时,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及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所述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改变所述显示单元的与所述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
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和
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相连的主机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
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来改变所述显示单元的与所述使用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模式;并且其中
所述主机装置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及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以及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替换单元的使用量相关的信息。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
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及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另一操作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所述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所述控制单元以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另一模式进行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较,图像质量或性能可能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控制单元以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另一模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显示/不显示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是否使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将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设定为默认操作模式。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更换了所述替换单元;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所述替换单元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
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及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所述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没有更换替换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输入单元能够选择操作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替换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更换了替换单元之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该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
1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与该图像形成装置相连的主机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至少一个替换单元,可替换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中;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为原配产品还是非原配产品;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由输入单元选择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控制;并且
其中所述主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由所述确定单元作出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替换单元不是原配产品的情况下,显示指导信息;以及
输入单元,用于进行输入,以选择与原配替换单元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者与该第一操作模式不同的其它操作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其它操作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以所述第一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图像质量或性能可能会降低。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控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其它操作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以所述第一模式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图像质量或性能可能会降低。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显示/不显示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是否使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46142 | 2004-05-17 | ||
JP2004146144 | 2004-05-17 | ||
JP2004146142A JP4561966B2 (ja) | 2004-05-17 | 2004-05-17 | 交換ユニットが装着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0103A true CN1700103A (zh) | 2005-11-23 |
CN100440049C CN100440049C (zh) | 2008-12-03 |
Family
ID=3547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87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049C (zh) | 2004-05-17 | 2005-02-24 | 安装有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61966B2 (zh) |
CN (1) | CN100440049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9653B (zh) * | 2009-02-06 | 2015-06-24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7921799A (zh) * | 2015-08-18 | 2018-04-17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供打印材料使用的打印机配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40576B2 (ja) * | 2006-04-19 | 2011-1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186126B2 (ja) | 2006-12-26 | 2008-11-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66613B2 (ja) | 2007-04-09 | 2009-11-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設定方法 |
JP5171208B2 (ja) * | 2007-10-30 | 2013-03-2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57944B2 (ja) * | 2011-10-05 | 2013-1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
JP2013083794A (ja) * | 2011-10-11 | 2013-05-09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方法 |
JP5369161B2 (ja) * | 2011-10-11 | 2013-12-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
JP2013101194A (ja) * | 2011-11-08 | 2013-05-23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方法 |
CN106796410B (zh) | 2014-10-17 | 2018-10-02 | Soc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更换单元及更换单元判定方法 |
JP6472210B2 (ja) * | 2014-10-31 | 2019-02-20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容器 |
JP7081216B2 (ja) * | 2018-03-05 | 2022-06-0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21242C2 (de) * | 1989-07-04 | 1996-10-17 | Ricoh Kk | Elektrofotografisches Druck- oder Kopiergerät mit austauschbarer Prozeßeinheit |
JP3264676B2 (ja) * | 1991-04-03 | 2002-03-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110279A (ja) * | 1992-09-25 | 1994-04-22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265558A (ja) * | 1994-12-26 | 1996-10-11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82741A (ja) * | 1997-04-07 | 1998-10-2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056554A (ja) * | 1998-08-03 | 2000-02-25 | Canon Inc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476704B2 (ja) * | 1999-03-30 | 2003-12-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347550A (ja) * | 1999-06-02 | 2000-12-15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318566A (ja) * | 2000-05-11 | 2001-11-16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69427A (ja) * | 2000-11-29 | 2002-06-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交換部品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icチップ |
JP2003233277A (ja) * | 2002-02-07 | 2003-08-22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10883B2 (ja) * | 2002-06-14 | 2007-11-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461671B2 (ja) * | 2002-09-18 | 2010-05-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シール開封忘れ防止機能付き印刷処理システム、開封忘れ防止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指示装置 |
-
2004
- 2004-05-17 JP JP2004146142A patent/JP45619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2-24 CN CNB2005100087307A patent/CN10044004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9653B (zh) * | 2009-02-06 | 2015-06-24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7921799A (zh) * | 2015-08-18 | 2018-04-17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供打印材料使用的打印机配置 |
US10348923B2 (en) | 2015-08-18 | 2019-07-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er configuration for use of printing materi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40049C (zh) | 2008-12-03 |
JP4561966B2 (ja) | 2010-10-13 |
JP2005326731A (ja) | 2005-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00112A (zh) | 安装有可更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0011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 |
CN200962188Y (zh) | 显影剂盒 | |
CN1158571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84540C (zh) | 用于补偿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输出浓度偏移的方法和装置 | |
CN1495558A (zh) |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00115A (zh) | 其中安装有更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 |
CN1700103A (zh) | 安装有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
CN1145856C (zh) | 成象装置、处理盒、显影剂余量显示方法及其系统 | |
CN179018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色粉消耗量计算方法 | |
CN1828450A (zh) | 成像装置及其使用的显影盒 | |
CN101042557A (zh) | 色粉补给方法、色粉补给装置、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9250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82189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 |
CN1828447A (zh) |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 |
CN1410841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62522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案形成方法及其程序 | |
CN101046657A (zh) |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 |
CN1282908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7252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读取装置及调整方法 | |
CN1909595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 |
CN1777845A (zh) | 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和安装到处理盒上的存储装置 | |
CN1766753A (zh) | 成像装置和盒 | |
CN1821905A (zh) | 更换部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57303A (zh) | 用于检测残留调色剂量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