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1177B - 调制装置、调制方法,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制装置、调制方法,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1177B CN1691177B CN 200510052441 CN200510052441A CN1691177B CN 1691177 B CN1691177 B CN 1691177B CN 200510052441 CN200510052441 CN 200510052441 CN 200510052441 A CN200510052441 A CN 200510052441A CN 1691177 B CN1691177 B CN 16911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ain information
- code conversion
- channel bit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谋求提高秘密信息的机密性的调制装置、调制方法,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调制装置具备:把在主信息变换单元中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在特定信息变换单元中经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的置换处理单元;在置换处理单元中置换处理的主信息上施加直流成分抑制处理的直流成分抑制处理单元。通过在对主信息进行特定信息的置换处理后实施直流成分抑制处理,可以防止因置换处理引起的直流成分抑制特性的劣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特定信息置换主要信息的一部分的调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有在CD(Compact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不向用户公开为目的的隐藏信息的情况。例如,当加密映像、声音、文章等各种内容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和被加密的内容一同,把译码它的密钥作为隐藏信息记录。通过这样可以实现内容的再生和防止非法拷贝的两方面,谋求包含在内容中的著作的保护。
另外,公开了用和信息数据块的调制器不同的调制器调制加密钥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技术(参照特开2003-109302)。另外,公开了分别用变换规则φ1、φ2变换包含用于译码内容的成分的第1信息K1和包含用于译码该第1信息的成分的第2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技术(参照特开2003-122637)。
考虑分别用第1、第2调制方式调制主信息和隐藏信息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以及隐藏信息调制信号,用隐藏信息调制信号置换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把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即,把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埋入隐藏信息调制信号的埋入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在该方法中,通过用第1调制方式解调埋入信号可以再生主信息。虽然把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置换为隐藏信息调制信号,但通过对埋入信号实施纠错处理,可以再现用隐藏信息置换的前面的主要信息。而且,因为只要不使用第2调制方式就难以再生隐藏信息,所以可以保持隐藏信息的秘密状态。
但是,如果把该方法适用在例如DVD中,则有可能在主信息中产生错误的传输。虽然在主信息中被置换为隐藏信息的位置成为主信息的错误,但在此外的位置上也可能在主信息中发生错误。该错误传输可以因在主信息和隐藏信息的连接边界上的调制处理引起。另外,对主信息的隐藏信息的埋入有可能在对主信息施加的直流成分抑制处理中产生混乱,成为直流成分抑制特性劣化的原因。
如上所述通过对主信息中埋入隐藏信息等的特定信息,主信息的信号特性有可能劣化。
鉴于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在主信息中埋入隐藏信息等特定信息时谋求降低主信息的信号特性劣化的调制装置。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具备以下单元的调制装置:用第1调制方式对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变换单元;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对特定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以输出通道位流的置换处理单元,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直流成分抑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根据状态信息,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把其结果信息作为通道位流输出的置换处理单元;计算上述通道位流的DSV值的DSV控制单元;与上述置换结果、上述计算出的DSV值对应地输出状态信息的状态寄存器。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把其结果信息作为通道位流输出的置换处理单元;计算上述通道位流的DSV值,抑制上述被置换的主信息的直流成分的DSV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以下功能的调制装置:根据状态信息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根据状态信息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后的特定信息,把其结果信息作为通道位流输出的置换处理单元;根据采用上述置换处理单元的置换结果,输出从经上述代码变换后的主信息或者经上述代码变换后的特定信息中选择出的变换信息的至少一种的变换信息输出单元;计算该通道位流的DSV值的DSV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变换信息输出单元的输出以及来自上述DSV控制单元的输出,输出状态信息的状态寄存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存储把代码变换前的主信息数据、下一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的代码变换后的第1代码对应起来表示的第1主信息变换表,和把代码变换前的主信息数据、下一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的代码变换后的第2代码对应起来表示的第2主信息变换表的主信息存储单元;根据上述第1、第2主信息变换表,代码变换主信息,对第1端子、第2端子各自输出上述被代码变换为每一规定长度的通道位的主信息的主信息代码变换单元;计算输出到上述第1端子的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第1DSV值的第1DSV计算单元;计算输出到上述第2端子的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第2DSV值的第2DSV计算单元;根据上述第1、第2DSV值,确定在上述主信息变换表中使用的状态信息的状态信息确定单元;埋入特定信息的,判定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区域内的1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奇偶判定单元;根据在上述奇偶判定单元中的判定结果,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把其结果作为通道位流输出的置换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根据表示处理前后相邻的通道位组合的联结规则表,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中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的联结规则处理单元;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生成包含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未使用的模式的特定信息变换信号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把上述生成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用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变换信号置换的置换处理单元。
把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划分为多个部分(例如,标题部分和结束部分,或者3个以上的部分),也可以包含上述多个部分之中的一个以上的部分未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使用的模式。
把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划分为多个部分(例如,标题部分和结束部分,或者3个以上的部分),也可以包含上述多个部分内的2个以上的联结未在上述联结规则处理单元中使用的组合。
上述联结处理单元生成运行长度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主信息调制信号,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未使用的模式也可以是超过上述规定范围的运行长度的模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具备以下步骤的调制方法:根据把变换前的主信息数据、下一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的代码变换后的第1代码对应起来表示的第1主信息变换表,和把变换前的主信息数据、下一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的代码变换后的第2代码对应起来表示的第2主信息变换表,代码变换主信息,向第1端子、第2端子各自输出上述被代码变换为每一规定长度的通道位的主信息的步骤;计算被输出到上述第1端子上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第1DSV值;计算输出到上述第2端子的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第2DSV值的步骤;根据上述第1、第2DSV值,确定在上述主信息变换表中使用的状态信息的步骤;判定埋入特定信息的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区域内的1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步骤;根据上述判定结果,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步骤;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把其结果信息作为通道位流输出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以下步骤的调制方法:用第1调制方式把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把特定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以输出通道位流的步骤,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具备以下步骤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具备:生成经加密的钥数据的步骤;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的主信息的步骤;生成和上述所有信息不同的隐藏信息的步骤;用第1调制方式对上述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对隐藏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用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置换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以输出通道位流的步骤,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步骤;把经上述加密的钥数据、经上述抑制的通道位流埋入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具备以下步骤的母盘的制造方法:生成经加密的内容数据的步骤;生成在经上述加密在内容数据的译码中使用的经加密的钥数据的步骤;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的主信息的步骤;生成和上述所有数据不同的特定信息的步骤;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是上述主信息,由通道位构成的主信息的步骤;根据表示处理前后相邻的通道位的组合的联结规则表,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中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的步骤;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生成包含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未使用的模式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的步骤;用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置换上述生成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生成经加密的输出数据的步骤;把经上述加密的内容数据、经上述加密的钥数据、经上述加密的输出数据埋入记录介质的母盘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具备以下步骤的母盘的制造方法:生成经加密的钥数据的步骤;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的主信息的步骤;生成和上述所有数据不同的特定信息的步骤;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是上述主信息,由通道位构成的主信息的步骤;根据表示处理前后相邻的通道位组合的联结规则表,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中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的步骤;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生成包含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未使用的模式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的步骤;用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置换上述生成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生成经加密的输出数据的步骤;把经上述加密的钥数据、经上述加密的输出数据埋入记录介质的母盘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用第1调制方式代码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抑制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直流成分的直流成分抑制处理单元;把经上述抑制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的置换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备以下部分的调制装置:用第1调制方式变换主信息的主信息变换单元;根据表示处理前后相邻的通道位组合的联结规则表,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中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的联结规则处理单元;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代码变换特定信息,生成包含在上述第1调制方式中未使用的模式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抑制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直流成分的直流成分抑制处理单元;把经上述抑制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生成的特定信息调制信号的置换处理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盘记录装置的图。
图2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单元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
图3A是展示在代码表单元中的变换中使用的代码变化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B是展示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的处理中使用的联结变换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A是展示在代码变化单元中的变换中使用的代码变换表的其它的例子的图。
图4B是展示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的处理中使用的联结变换表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5是说明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构成例子的模式图。
图6是展示对主信息调制信号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单元内部构成的详细,和图2对应的比较例子的图。
图8是图7所示的调制器,是展示调制了主信息时的记录信号极性的一个例子的时间图。
图9A~9D是展示用图2所示的调制器进行调制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10A~10C是展示未进行联结规则处理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是展示图9A~9D的比较例子的图。
图11A~11D是展示在进行联结规则处理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是展示图9A~9D的比较例子的图。
图12是展示在数据帧生成单元中生成的数据帧构造的模式图。
图13是展示从PO/PI生成单元输出的ECC块的模式图。
图14是展示从PO交错单元R06输出的纠错外符号PO被分散配置的ECC块的模式图。
图15是展示从介质标记置换单元输出的,组合了介质标记信号的状态的物理扇区的模式图。
图16A~16E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调制处理中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17A~17C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调制处理中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18A~18D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3的调制处理中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19是展示解调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解调装置构成例子的方框图。
图20是展示在再生专用光盘中加密内容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展示在再生专用光盘中译码内容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展示在记录再生用光盘制造时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3是展示在记录再生用光盘中加密内容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4是展示在记录再生用光盘中译码内容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5是展示实施方式2的调制处理单元的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
图26是展示实施方式3的调制处理单元的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
图27是展示实施方式4的调制处理单元的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
图28是展示实施方式5的调制处理单元的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展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盘记录装置的图。
在此,在内容数据(Contents Data)、介质钥块(MKB:MediaKey Block)、以及所有数据(RP-Data)等的主信息上,埋入作为隐藏信息(特定信息的一种)的介质标记(MM),对记录介质D进行写入。
内容数据是表示映像、声音等的数据。因为该内容数据被加密后写入记录介质D,所以一般是在图1中在输入之前成为被加密的加密内容(Enc-contents)。在本图中因为不需要区别加密前(平文)的内容和加密内容,所以只作为内容数据。
介质钥块(MKB)、所有数据(RP-Data),以及介质标记(MM)都是用于保护内容数据的信息。
介质钥块(MKB)、介质标记(MM)是译码加密内容的加密钥的一个要素。
所有数据(RP-Data)是作为著作权、商标权,以及熟知名称等所有权的对象的数据。如果所有数据是具有映像、声音的数据等著作性的数据,则成为著作权的对象。另外,当所有数据发挥商标功能的情况下可以成为商标权的对象。作为发挥商标功能的情况,可以列举在把光盘10放置在盘驱动(再生装置)上时,再生商标图案的情况。在销售店中展示时,作为其结果,所有数据作为商标让顾客看到。
在此,把介质钥块(MKB)、所有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把介质标记(MM)作为隐藏信息,但在某种意义上该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也可以设置成与此不同的划分。把和内容数据一同处理的信息作为主信息,把埋入在该主信息中的信息作为隐藏信息(特定信息的一种)。
主信息被输入到数据帧生成单元R01,整理为采用2K字节的数据分组的数据帧(Data frame)构造。与此同时,在与各数据帧对应的扇区识别符(ID:Sector-TD)上附加ID错误检测符号(IED)。把在数据帧生成单元R01中生成的数据帧输入到EDC生成单元R02,附加扇区识别符(ID)以及预备数据(RSB),进而生成并附加错误检测符号(EDC:Error Detection Code)(参照后述的图12)。
把从EDC生成单元R02输出的数据帧输入到扰频单元R03,在数据帧中的主信息上重叠扰频信号。该扰频信号通常是基于扇区识别符(ID)的一部分数据确定的信号。经扰频处理的数据帧被输入到ECC块生成单元R031,从16组数据帧中生成ECC块。把ECC块输入到PO/PI生成单元R051,生成附加纠错外符号PO和内符号PI(参照后述的图13)。
从PO/PI生成单元R051输出的ECC块被输入到PO交错单元R06,分散配置ECC块中的纠错外符号PO(参照后述的图14)。其结果,ECC块成为分散配置纠错外符号PO,并且附加纠错内符号PI的记录扇区集合的构造。这些记录扇区在同步信号(Sync)附加和第1调制单元R07中被调制处理,附加同步信号。
另一方面,介质标记(MM)在介质标记奇偶(MM-Pa)生成单元R11中附加介质标记(MM)专用纠错符号(MM-Pa),成为纠错附加介质标记(MM+MM-Pa),在第2调制单元R13中被调制。
经调制的记录扇区以及经调制的介质标记被输入到介质标记(MM)置换单元R14,把记录扇区中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置换为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后生成记录信号(参照后述的图15)。该记录信号由记录介质写入单元R08写入记录介质D。
用这些同步信号(Sync)附加和第1调制单元R07、第2调制单元R13,以及介质标记(MM)置换单元R14,进行主信息的调制、隐藏信息的埋入,把这些单元全体作为调制处理单元R071。
图2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处理单元R071的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的方框图。但是与同步信号(Sync)附加有关的部分省略。本图的代码表(Code table)单元11、状态寄存器(State Register)12,以及代码联结(Code Connector)处理单元13与图1的第1调制单元R07对应,本图的介质标记调制单元(MM Modulation)14与第2调制单元R13对应,本图的切换开关S以及DSV控制单元(DSVController)15与介质标记(MM)置换单元R14对应。代替它们,可以考虑在切换开关S与介质标记置换单元R14对应的同时,把DSV控制单元15附加在调制器R071上的元件。另外,也可以考虑代码表单元11和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在与第1调制单元R07对应的同时,把状态寄存器12附加在第1调制单元R07上的元件。
主信息作为数据字(Data word)B(t)被输入到代码表单元11并被代码变换为变换代码(代码字:Code Word)X(t)。代码表单元11被存储在存储器或者为了代码变换而被高速化的存储装置中。在代码表单元11中对1个数据字准备多个状态(State),基于由来自状态寄存器的选择信号所选择的状态进行代码变换。在本图中,在代码表单元11中,与数据字B(t)相对应地选择状态S(t),输出下一状态(Next State)S(t+1)的指示数据。
下一状态(Next State)S(t+1)的指示信号用状态寄存器(StateRegister)12存储,在下一变换代码(Data word)B(t+1)的状态选择中使用。
从代码表单元11输出的变换代码X(t)接着被送到代码联结(Code Connector)处理单元13,采用变换符号联结规则进行处理,变换为联结代码字(Connector Code Word)。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当在符号间的联结部分中产生了特定模式的情况下,变换为另一模式。其结果,通过联结各数据字(符号)的变换代码,可以防止发生违规。
作为隐藏信息用调制器的介质标记变换单元(MM Modulation)14代码变换介质标记(MM),生成介质标记代码字(MM Code Word)。该变换基于和主信息不同的变换规则。
切换开关S通过用联结代码字(主信息)和介质标记变换代码(隐藏信息)切换输入到DSV控制单元(DSV Controller)15的信号,可以用隐藏信息置换主信息的一部分。即,进行对主信息的隐藏信息的埋入。
DSV控制单元(DSV Controller)15通过反转处理已输入的信号的一部分的位信息,进行控制使成为记录信号的NRZI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在“0”附近推移。因为信号的直流成分用信号的和(DSV:DigitalSum Value)表示,反转联结代码字的一部分的位,进行直流成分的抑制控制(DCC:DC component suppress control)使在规定时间内的信号的和(DSV)接近0。
在此,因为在DSV控制单元(DSV Controller)15之前配置切换开关S,所以直流成分抑制控制是对组合了介质标记信号(MM)的信号(埋入隐藏信息的信号)进行。其结果,通过隐藏信息的埋入,可以防止直流成分抑制控制的混乱。并且,后述其详细情况。
另外,从介质标记调制单元(MM Modulation)14向代码联结(Code Connector)处理单元13发送控制信号,在组合介质标记信号(MM)的区域中停止联结规则处理。其结果,通过在联结规则处理后埋入隐藏信息,可以防止发生在埋入(置换)位置以外的错误。并且,后述其详细情况。
图3A是展示在代码表(Code table)单元11中的变换中使用的代码变换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本图中,展示用于把各8位的数据字(符号数据)变换为12通道位的代码字的代码变换表的一部分。各数据字(Data word)按照状态(State)0~2变换为3种代码字。与变换的数据字相对应确定下一状态(Next-State)。
在此,“*”用RLL代码(Run Length Limited Code)的关系确定。RLL代码是限制0连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调制代码,例如,(2,7)RLL表示容许从最小2次到最大7次0连续的意思。
“#”表示用DSV控制单元(DSV Controller)15确定0,1之一,使得DSV在0附近的意思。
图3B是展示在代码联结(Code Connector)处理单元13中的处理中使用的联结变换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另外在联结规则处理的一个例子中,当前后连续的2个代码字(Previous Code Word Current Code Word)是指定模式的情况下,被变换为联结代码字(Concatenated Code Word)。在此,“?”表示在联结规则处理前后保持原值的意思。
图4A、4B分别展示在代码表单元11中的变换中使用的代码变换表以及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中的处理中使用的联结变换表的其它例子的图。在此,展示基本上以数据字确定变换后的代码字,变换代码没有状态依赖性的情况。在代码表单元11中用(1,7)RLL代码进行了调制后,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中进行联结规则处理。
图4A表示用于把各2位的数据字(符号数据)代码变换为12通道位的代码字的代码变换表的一部分。基本上把2位的数据字(Source数据)变换为3位的代码字。但是,当数据字是“00”的情况下,把加上下2位的4位数据字变换为6通道的代码字。在本图中“X”表示接着它的位的反转信号。即,“X”如果其下一位是“0”则变为“1”。如果其下一位是“1”则变为“0”。
图4B是展示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中的处理中所使用的联结变换表的其它例子的图。
如果用图4A表示的代码变换表代码变换位列“100110”,则成为“010 101 010”,为“01”重复。该信号在(1,7)RLL中是最短运行长度,如果把它原封不动地写入记录介质则读取变得困难。因此,用图4B所示的联结变换表进行联结规则处理,防止“01”的重复,容易从记录有该信号的记录介质中读取。
图5是说明介质标记调制(MM Modulation)信号的构成例子的模式图。
如果考虑RLL规则,则在变换后的代码字(通道位)中可以使用的模式受到限制。因此,当把数据字(符号数据)变换位代码字(通道位)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用大部分的位模式。即,利用主信息的变换模式的大部分,把主信息的变换模式的剩余部分用于介质标记(隐藏信息)的代码变换变得困难。为了保持介质标记信号的隐藏性,当用和主信息一样的变换方式反变换(主信息用解调)调制它的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情况下,需要不再生元介质标记信号。
在此,通过把介质标记信号的通道位长度设置成比主信息的通道位长,容易使介质标记信号的调制模式和主信息的调制模式不同。即,通过加长介质标记信号的通道位长度,在该通道位的一部分上组合在主信息的通道位模式中没有使用的模式的同时,可以在其他部分上保持代码变换功能。例如,把介质标记信号的通道位长度设置为主信息通道位长度的2倍,制成介质标记信号用的代码变换表。
在图5中,介质标记调制信号被分割为通道位[A][B][C]。通道位[A]构成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Header Part)、通道位[B][C]构成介质调制信号的结束部分(End Part)。
在该标题部分(Header Part)上组合在主信息的变换通道位模式中未使用的位模式。另外,在结束部分(End Part)中组合变换了介质标记信号的位模式。这样,即使使用主信息中的变换方式反变换介质标记调制(MM Modulation)信号,也不会再生元介质标记信号,可以保持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隐藏性。在此时的结束部分的位模式中,可以使用以和主信息同样的变换规则所变换的介质标记信号。
进而,也可以把通道位[B][C]各自设置成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中间部分(Middle Part)、结束部分(End Part)。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标题部分(Header Part)以及结束部分(End Part)的组合,可以构成在主信息的变换通道位模式中未使用的位模式,在中间部分(Middle Part)组合变换了介质标记的位模式。
图6是展示对主信息调制信号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顺序的流程图。
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限制在与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埋入位置相邻的主信息调制信号中的联结规则处理(步骤S11)。如上所述,在该限制在图2中,通过从介质调制单元14向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输入控制信息来执行。另外,也可以改换该代码联结处理的限制,反变换已进行的代码联结处理返回原样。另外,进行这种反变换的例子在以后叙述。
把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划分为标题部分(Header Part)和结束部分(End Part)(步骤S12)。
调制处理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以及结束部分(步骤S13,S14)。
进而,进行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埋入(步骤S15)。通过在介质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的时刻进行切换开关S的切换,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以及结束部分置换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把置换后的信号输入到DSV控制单元15。其后,通过使切换开关S返回到主信息调制信号一侧,把主信息调制信号输入到DSV控制单元15。
这样,把埋入介质调制信号的主信息调制信号输入到DSV控制单元,进行直流成分抑制处理(步骤S16)。
此时,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介质标记信号的调制。用调制前的介质标记信号A和该调制前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确定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的位模式。另外,用剩余的介质标记信号B、C、此前的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标题部分以及此后紧接着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确定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结束部分的位模式。
这表示在埋入介质标记信号的区域上的代码联结处理。在该代码联结处理中,可以设主信息调制信号与埋入前的位模式没有变化。与此相对换,也可以同时变换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和与之相邻的主信息调制信号。这样,与RLL规则等的对应变得更容易。另外,其详细情况在以后叙述。
(比较例子)
图7表示图1所示的调制处理单元R071内部构成的详细情况,是表示和图2对应的比较例子的图。主信息调制信号在代码表单元11、代码联结处理单元13x,以及DSV控制单元15中进行调制以及直流成分抑制处理,生成主信息调制信号。通过用切换开关S切换该主信息调制信号和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并进行输出,生成埋入有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主信息调制信号。进而,此时假设使用图3A、3B的代码变换表以及联结变换表。
在此方式中,在联结规则处理后,通过把主信息调制信号的一部分置换为介质标记调制信号,不只是该置换部分,而且和置换部分相邻的主信息也有可能出现错误(错误传播的发生)。另外,有可能降低所调制的信号的直流成分抑制特性。
图8是图7所示的调制器,是表示调制了主信息时的记录信号极性的一个例子的时间图。顺序输入并调制作为代码字(Source Data)的数据列“22”,“7B”,“5C”。此时的调制信号用在调制器中变换的代码字(channel bit)、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此前的经NRZI(NonReturn to Zero Inversion)变换的代码及其2值波形表示。NRZI变换代码是在CD和DVD等的光盘中的标记边缘记录方式中的记录信号,直流成分抑制控制的目的是用经该NRZI变换后的代码控制,使得“1”和“0”的量的累计差为零。
在此,假设数据列“7B”、“AE”的部分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置换。在进行该变换和不进行的情况下的数据列“5C”的NRZI变换代码不同。这是因为通过置换数据列“AE”,把数据列“AE”的NRZI变换代码的最终波形从“1”变换为“0”的缘故。伴随着数据列“AE”的NRZI变换代码的最终波形变化,随之数据列[5C]的记录波形的极性也发生变化。
这样,通过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接着它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NRZI调制代码变化,直流成分抑制控制系发生紊乱。
(变换工序的详细)
图9A~9D是展示用图2所示的调制器进行调制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9A所示的数据字A~D被代码变换为图9B所示的代码字A~D,进而通过进行联结规则处理变换为图9C所示的代码字A’~D’。而后,把和置换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位置相邻的代码字A’、D’反变换为图9D所示的代码字A、D。详细地说,在把代码字A’~D’反变换为代码字A~D后,把代码字MM埋入代码字A~D。由此,可以得到代码字A、MM(标题)、MM(结束)、D,代码A和代码D可以从代码字A、MM(标题)、MM(结束)、D中再生。当然,因为埋入代码字MM(标题)、MM(结束),所以不再生代码字B和C。在埋入代码字MM前因为反变换代码字A、D,所以可以降低错误再生的次数。在该反变换中,使用图4B的表,而不使用图3A、3B、4A的表。相反,如果把代码字MM埋入代码字A‘~D’,则得到代码字A‘,MM(标题)、MM(结束)、D’。代码字A‘、MM(标题)的对,代码字MM(标题)、D’的对因为不与联结规则对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代码字A‘,MM(标题),MM(结束)D’也不被反变换为代码字A~D。代替它,在图2所示的变换器中,通过停止联结规则处理(代替在把代码字A‘~D’反变换为代码字A~D后,埋入字MM),作为结果可以实现同样的处理。
其后,通过把代码字B’、C’置换为介质标记变换信号的代码字MM,生成代码字列A、MM、D,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
通过这样的处理,如果代码字A、D不发生缺陷等就可以正确解调。
在生成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时,把代码字A、D发送到介质标记调制单元(MM Modulator)14,选择介质标记调制信号使在主信息中不发生违反调制规。在此所说的主信息的违反调制规则是指违反状态处理、违反RLL等。
(比较例子1)
图10A~10C是表示当不进行联结规则处理的情况下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是表示图9A~9D的比较例子的图。在此只单纯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
代码变换图10A所示的数据字A~D,生成图10B所示的代码字A~D。此时,用数据字A~D之前的数据字选择代码变换的状态。进而,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置换代码字B、C,生成埋入了图10C所示的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主信息调制信号。
在解调这样生成的主信息调制信号时,通常用下一代码字判别在现在代码字的调制中使用的状态。具体地说,使用与代码字B相对应的状态信息解调代码字A,使用与代码字C相对应的状态信息解调代码字B。即,用和调制时的状态处理相反的流程进行解调时的状态处理。
因此,仅仅是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中的变换可以忽视代码字的状态规则。例如,在图10A~10C中消除指示代码字A的状态的信息,代码字A在解调时被错误变换的可能性较高。
与此相反,在图9A~9D中,在生成介质调制信号时,因为通过与相邻的代码字对应的状态进行调制处理,所以不会有指示代码字的状态的信息被消除的危险。
(比较例子2)
图11A~11D是展示进行联结规则处理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是展示图9A~图9D的比较例子的图。在此单纯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
代码变换图11A所示的数据字A~D,生成图11B所示的代码字A~D。此时,用数据字A~D各自的此前的数据字选择代码变换的状态。进而,基于联结规则,把代码字A~D变更为代码字A’~D’(图11C)。其后,代码字B’、C’的区域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置换,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图11D)。
这种情况下,通过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Code MM)置换代码字B’、C’,在主信息调制信号的再生时不能把代码字A’、D’恢复为代码字A、D。即,不能基于联结规则进行解调,数据字A~D都不能再生。
(在盘记录装置中所处理的数据的详细情况)
以下,说明在图1的盘记录装置中处理的数据的详细情况。
图12是展示在数据帧生成单元R01中所生成的数据帧构造的模式图。数据帧由扇区识别符(ID)、ID错误检测符号(IED)、准备数据(RSB)、主数据(作为主要数据的内容数据)、错误检测符号(EDC)构成。
图13是展示生成附加从PO/PI生成单元R051输出的纠错外符号PO和内符号PI的ECC块的模式图。在组合构成16个图12的数据帧的数据块上附加纠错符号PO、PI。
图14是展示分散从PO交错单元R06输出的纠错外符号PO的ECC块的模式图。
图15是展示从介质标记(MM)置换单元R14输出的,组合介质标记信号(MM)的状态的物理扇区的模式图。通过把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分散配置在多个物理扇区上,使主信息的纠错能力不会太差,可以提高主信息的复原可能性。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分散配置与其隐藏性的提高有关。
(变形例1)
如上所述,作为介质标记调制信号所选择的模式通常被限制于在主信息中不产生违反调制规则的模式。其结果,为了确保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模式的数量,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埋入区域大,在主信息的解调时被误再生的区域有可能增加。
图16A~图16E是展示在和图9A~图9D不同的变换工序中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
图16A所示的数据字A~D被变换为图16B所示的代码字A~D,进而,通过进行联结规则处理,变换为图16C所示的代码字A’~D’。而后,和置换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位置相邻的代码字A’、D’被反变换为代码字A、D(图16D)。此前的处理和图9A~图9D一样。
其后,通过把代码字B’、C’置换为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代码字MM,生成图16E所示的代码字列A”、MM、D”,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埋入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即,除了把代码字B’、C’置换为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代码字MM外,把代码字列A、D分别变换为代码字列A”,D”.
此时,通过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代码字MM和代码字列A、D的组合,确定变换后的代码字列A”、D”。这是因为在主信息中不产生违反调制规则的缘故。在此,代码字A”,D”在主信息解调时和代码字列A、D一样,是返回数据字A、D的模式。例如,在把在状态0下调制的数据字D的结果设置为代码字D时,可以把用状态1或者2调制了数据字D的结果设置为代码字D”。此外,生成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的顺序和图9A~9D的情况一样。
通过这样的处理,和图9A~图9D一样,在主信息解调侧只有代码字B、C具有错误数据,代码字A”、D”只要不产生缺陷等就可以正确再生。
(变形例2)
图17A~图17C是展示在连接于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置换的位置上的数据字上不进行联结规则处理时推移的数据列的模式图。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和图9A~图9D的情况一样。
(变形例3)
在图18A~图18D中,在通过图17A~图17C所示的处理进行了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中的置换后,把代码字列A、D分别变换为代码字列A”、D”。此时,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代码字MM和代码字列A、D的组合,和图16E一样确定变换后的代码字列A”,D”。
(解调器)
图19展示解调埋入有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解调装置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埋入有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通道位流(Channel bit stream)被输入联结规则解除单元(Code Separator),解除基于联结规则的代码变换,生成代码字(1种逆变换)。进而,代码字被输入解调表单元(Decode Table),解除基于图3A所示那样的代码变换表的代码变换,生成数据字。由此,主信息调制信号在埋入了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状态下被解调处理。进而,在解调表单元(Decode Table)中的处理中,使用从联结规则解除单元输出的选择表信息(与表的选择有关的信息,具体地说是状态信息)。
通过把数据字输入到第1纠错处理单元(ECC(1))进行纠错处理,复原埋入(置换)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前的主信息的数据字。如果从纠错处理的观点来看,是因为埋入主信息中的介质标记和一般的缺陷产生的错误数据一样的缘故。
埋入有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的主信息调制信号的通道位流也被输入到介质标记解调单元,进行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解调。在介质解调单元中,输入介质标记埋入位置信息(MM Position),在通道位中只有用该信息表示的区域成为解调的对象。
因为在主信息调制信号中分散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并埋入,所以在介质标记解调单元中的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解调及其输出间歇进行。这样间歇输出的介质标记解调信号输入到介质标记纠错单元(ECC(2)),在此被集中。这样被集中的介质标记解调信号被纠错处理,成为实施了纠错的介质标记信号。
在该纠错处理中,可以使用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解调时产生的错误标志。即,在当原本不能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解调时利用的模式出现时,判定为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中产生错误,可以提供错误标志。
此时,通过在介质标记的调制方式中使用和主信息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方式,可以提高错误标志的可靠性。这有以下原因。即使建设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在主信息的解调器中解调,再次在主信息的调制器中调制,也使用和主信息不同的调制模式,使得不返回元介质标记信号(不能反变换)。其结果,容易使用变换冗长度高的调制方式,其中的变换冗长度是在介质标记调制方式中和原本需要的位数相比使用了更多位。这种情况下,在介质标记调制方式中存在多个原本未被利用的模式。其结果,当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解调时出现了原本未被利用的模式时,作为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中发生了错误时,可以检测错误的可能性提高(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纠错用错误标志)。
(应用例)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调制方式的应用例子。
1.在再生专用盘中的记录处理
图20是展示在再生专用光盘中的内容的加密顺序一例的图。
盘制造者从著作权人那里取得内容300,以及名称钥(Kt)301。另外,盘制造者从著作权保护(CP)管理机构中取得在内容加密中使用的介质钥(Km),以及用设备钥群生成的介质钥块(MKB:MediaKey Block)。
在加密处理单元307中把名称钥(Kt)作为加密钥对内容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内容(Enc-Contents)。在加密处理单元306中用介质固有钥(Kmu)加密名称钥(Kt),生成加密名称钥(Enc-TK)。此时使用的介质固有钥(Kmu)通过用钥生成处理单元3053混合容量识别符(Volume ID)311和介质钥(Km)生成。
在隐藏信息写入处理单元312中,容量识别符(Volume ID)作为隐藏信息,被埋入盘制造商具有所有权的所有数据(RP-data:Replicator Proprietary Data)中,生成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在此隐藏数据写入处理单元312中的处理中,可以适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调制装置。即,这种情况下把所有数据(RP-data)作为主信息,把容量识别符(Volume ID)作为隐藏信息分别调制,对主信息进行隐藏信息的埋入。
制作记录有这样生成的介质钥块(MKB)、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加密名称钥(Enc-TK),以及加密内容(Enc-Comtents)的母盘。进而,使用该母盘,制作记录有加密内容的再生专用盘。
2.在再生专用光盘中的再生处理
图21是展示以图20所示的顺序制成的再生专用介质的再生处理顺序的图。在此,展示用连接在被安装于计算机上的AV(Audio/Video)译码器插板上的数据读出驱动再生记录介质的情况。
数据读出驱动从记录介质中读出介质钥块(MKB)、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加密名称钥(Enc-TK)以及加密内容(Enc-Contents)。
在数据读出驱动和AV译码器插板之间进行了认证处理后,从数据读出驱动向AV译码器插板输出介质钥块(MKB)、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此时输出的信号用时限钥在驱动一侧加密,在AV译码器插板一侧译码,防止在传送线路上的不正当窃取。
加密名称钥(Enc-TK)和加密内容(Enc-Contente)从数据读出驱动向AV译码器插板不加密地直接传送。
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被输入隐藏信息检测单元330,被分离为所有数据(RP-data),和作为隐藏信息的容量识别符。在该隐藏检测单元330中的处理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在解调器中执行的解调处理。即,这种情况下把所有数据作为主信息,把容量识别符作为隐藏信息,分别进行解调,进行主信息和隐藏信息的分离。
在AV译码器插板一侧,通过把接收到的介质钥块(MKB),设备钥设置(Device Key Set)320输入MKB处理单元321抽出介质钥(Km)。介质钥(Km)和容量识别符在钥生成处理单元322中被混合生成介质固有钥(Kmu)。
用介质固定钥(Kmu)在译码单元323中译码加密名称钥(Enc-TK),检测名称钥(Kt)。用译码单元308以名称钥(Kt)译码加密内容(Enc-Contents),再生平文的内容。
如上所述,容量识别符在作为隐藏信息埋入所有数据(RP-data)的状态下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因此,即使拷贝记录介质的全部数据,只要不能分离容量识别符,译码被违法拷贝的介质加密内容就很困难。另外,容量识别符在驱动内被检测,因为只在和得到认证处理的AV译码器插板之间传送,所有在传送中窃取是困难的,可以谋求著作权保护的实效。
3.记录再生用光盘中的记录处理
说明适用在记录再生用光盘中的记录处理的情况。在记录再生用光盘中,可以划分为光盘的制造时和用户的记录时。
(1)记录介质的制造时
图22展示记录再生用光盘的制造时的处理内容。
盘制造者从著作权保护(CP)管理机构取得在内容加密中使用的介质钥(Km),以及用设备钥群生成的介质钥块(MKB)。
在隐藏信息写入处理单元312中,把介质标记(MM)作为隐藏信息埋入所有数据,生成已埋入所有数据。在该隐藏信息写入处理单元中的处理中,可以适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调制·置换处理。即,这种情况下,把所有数据作为主信息,把介质标记(MM)作为隐藏信息,分别调制,对主信息进行隐藏信息的埋入。
另外,盘制造者准备唯一识别记录介质的介质识别符(M-ID:Mrdia ID)。
制造记录有这些介质钥块(MKB)、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以及介质识别符(Media ID)的记录再生用光盘。
(2)用户记录时
图23是展示在图22所示那样构成的记录再生介质上加密处理内容记录时的顺序的图。在此,展示用被安装在计算机上的AV(Audio/Video)编码器插板上的数据写入驱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情况。
驱动从记录介质读出介质钥块(MKB)、介质识别符(M-ID)、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
已埋入所有数据被输入到隐藏信息检测单元2310,被分离为所有数据和作为隐藏信息的介质标记(MM)。在该隐藏信息检测单元2310中的处理中,可以适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解调装置。即,这种情况下把所有数据作为主信息,把介质标记(MM)作为隐藏信息分别解调,进行主信息和隐藏信息的分离。
用混合单元2312混合介质识别符(M-ID)和介质标记(MM)生成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
在驱动和AV编码器插板之间进行了认证处理后,从驱动向AV编码器插板输出介质钥块(MKB)、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此时输出的信号用时限钥在驱动一侧加密,在AV编码器插板一侧被译码,防止在传送线路中被不正当窃取。
在AV编码器插板一侧,通过把接收到的介质钥块(MKB),设备钥设置(Device Key Set)输入MKB处理单元2314中抽出介质钥(Km)。介质钥(Km)和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在钥生成处理单元中被混合生成介质固有钥(Kmu)。
在加密单元2318中用名称钥(TK)加密内容,生成加密内容,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在加密单元2320中用介质固有钥(Kmu)加密名称钥(TK),生成加密名称钥(Enc-TK)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4.记录再生用光盘中的再生处理
图24是展示读出在图23的构成中记录的加密内容译码并再生平文内容的顺序的图。在此,展示用被安装在计算机上的AV(Audio/Video)译码器插板上的数据写入驱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情况。
驱动从记录介质读出介质钥块(MKB)、介质识别符(M-ID)、已埋入所有数据(RP-data+MM)、加密名称钥(Enc-TK),以及加密内容(Enc-Contents)。
已埋入所有数据(PR-data+MM)被输入隐藏信息检测单元,被分离为所有数据(RP-data),和作为隐藏信息的介质标记(MM)。在该隐藏信息检测单元中的处理中,可以适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展示的解调装置。
在混合单元2412中混合介质识别符(M-ID)和介质标记(MM)生成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
在驱动和AV译码器插板之间进行了认证处理后,从驱动向AV译码器插板输出介质钥块(MKB)、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此时输出的信号用时限钥在驱动一侧由加密单元2414~2416加密,在AV译码器插板一侧用译码单元2418~2420译码,防止在传送线路上的不正当的窃取。
加密名称钥(Enc-TK)和加密内容(Enc-Contents)从数据读出驱动器向AV译码器插板不加密地直接传送。
在AV译码器插板一侧通过把已取得的介质钥块(MKB)和设备钥设置(Device Key Set)输入到MKB处理单元2422,抽出介质钥(Km)。介质钥(Km)和介质标记识别符(MM-ID)在钥生成处理单元中被混合后生成介质固有钥(Kmu)。
在译码单元2426中用介质固有钥(Kmu)译码加密名称钥(Enc-TK),检测名称钥(Kt)。用名称钥(Kt)在译码单元2428中译码加密内容(Enc-Contents),再生平文的内容。
如上所述,介质标记(MM)在作为隐藏信息埋入所有数据(RP-data)的状态下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因此,即使拷贝记录介质全体中的数据,只要不能分离介质标记(MM),译码被违法拷贝的介质的加密内容就很困难。另外,介质标记(MM)因为只在驱动器内检测处理,所以可以确保介质标记(MM)的隐藏性,谋求著作权保护的实效。
(实施方式2)
图25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处理单元R071的内部构成详细情况的方框图,与图2相对应,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从代码表(Code table)单元21中输出的代码字(Code Word)被输入介质标记调制单元(MM Modulation)24,在介质标记(MM)的调制时使用。
该信息在介质标记调制时的状态控制中使用。另外,可以一并处理埋入的介质标记和其前后的代码字。即,在介质标记和其前后的代码字之间使用联结规则,通过埋入介质标记信号(MM)可以降低产生的错误的传输。
在其他方面,因为本图实际上和图2没有不同,所有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3)
图26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处理单元R071内部构成详细情况的方框图,与图2相对应,是实施方式3。
在此,在代码表(Code table)单元31和代码联结(CodeConnector)处理单元33中的处理连续进行。
在代码联结处理单元33中进行了联结规则处理的联结代码字(Connected Code Word)信号被输入到介质标记控制单元(MMController)36。介质标记控制单元36解除在联结代码字中的联结规则处理,把解除了联结规则处理的代码字输入到介质标记调制单元(MM Modulation)34,和介质标记信号(MM)一同处理。即,在该介质标记调制单元34中,考虑联结规则处理介质标记信号(MM)和其前后的代码字(Code Word)。
通过用切换开关S切换从DSV控制单元(DSV Controller)35输出的联结代码字,和从介质标记调制单元34输出的介质标记调制信号(包含其前后的代码字),对主信息进行隐藏信息的埋入。
在此,把从DSV控制单元35输出的联结代码字信号输入到介质标记控制单元36。这是因为介质标记控制单元36检测插入介质标记信号的区域的元通道位(Channel bit)的“1”的数,可以控制把插入的介质标记信号的通道位的“1”的数设置为同样数的缘故。其结果,可以防止由于在DSV控制单元35中在处理后的信号中埋入介质标记而产生的直流成分抑制特性的劣化。
(实施方式4)
图27是展示图1所示的调制处理单元R071的内部构成详细情况的方框图,与图2相对应,是实施方式4。
在此,主信息用的代码表单元44和介质标记调制单元44并列地动作,分别生成代码字以及介质调制信号。此时,状态寄存器(StateRegister)42在主信息用的代码表单元41和介质标记调制单元44中是共用的,两者可以用切换开关S1切换。另外,该切换和在切换开关S2中的代码字和介质标记调制信号的输出切换联动进行,按照是否在介质标记信号中置换,使代码表单元41和介质标记调制单元44交替动作(是为了在介质标记信号中置换的符号位置上使介质标记调制单元44动作)。
从切换开关S2输出的通道位(Channel bit stream)被输入DSV控制单元45,在采用DSV控制单元45的状态寄存器42的控制中使用。即,DSV控制单元45监视通道位流的累计直流成分,按照该监视结果变更状态寄存器42表示的状态。通过按照该状态变更,代码表单元41和介质标记调制单元44动作而进行DSV控制。
(实施方式5)
图28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表示在DVD标准所示的8-16调制方式中组合MM调制装置的情况。
前面说明以DVD标准表示的调制方式。在DVD标准的调制方式中,对各符号准备4个状态(State),构成代码表单元以便在各符号联结中的调制规则不发生违反。进而对于一部分的数据字设置4个追加状态(State),用它进行DSV控制。由于同步信号也选择状态,因而可以进行DSV控制,通过并用它可以进行DSV控制。当可以DSV控制的数据字和同步信号来到时,通过分别把多个变换模式各自存储在存储器中构成多个通道位流,分别独立地进行DSV检测。以下当可以进行DSV控制的特定的数据字和同步信号来到时,在存储在前面的存储器中的流中选择DSV少的一方,其他的流被废弃。重复用这样的动作最终选择DSV少的流的变换模式的控制。
图28是与这样的DVD标准的调制方式对应的实施方式。
代码表单元2810按照在状态寄存器(State Register)中表示的状态调制数据字B(t),生成通道位。
该调制在2个表(主表(Main table),代用表(Substitution table))中并列进行。通过从2个表各自的调制结果中选择DSV小的一方进行输出,控制DSV。
在主表中,对以十进制表示从0至256的数据字以及4个状态的每一个,定义16位的调制符号。在代用表中,对于以十进制表示的从0至87的数据字以及4个状态的每一个,定义16位的调制符号。
代码表单元2810使用2个表,按照在状态寄存器中表示的状态调制数据字B(t)。当数据字是从0到87的情况下,代码表单元2810把在主表中调制的频道位输出到存储器a(2814),把在代用表(Substitution table)中调制的通道位输出到存储器b(2816)。另一方面,当数据字是从88到255的情况下,代码表单元2810把用主表调制的通道位输出到存储器a(2814)以及存储器b(2816)双方。即,在数据字从88到255的范围中,不用代用表进行变换,也不进行调制结果的选择。
存储器a(2814)以及存储器b(2816)保持已输入的值。
这样输出的通道位(a)、(b)(Channel bit(a)、(b))各自的DSV用DSV检测器2818、2820各自检测,把检测结果输入到DSV控制单元2822。DSV控制单元2822根据该检测结果,通过用切换开关(用虚线表示)控制状态寄存器2812的输出,进行DSV控制。DSV控制单元2822还控制切换开关S(a),把存储器2814、2816的输出有选择地提供给置换前位计数器2824、延迟单元2828。
置换前位计数器(Transition bit counter)2824计数介质标记信号埋入区域的通道位(channel bit)的“1”数,判定其合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按照结果,把介质标记调制用状态信号输出到介质标记调制单元2826。
在介质标记调制单元2826中,和介质标记一同,输入介质标记调制用状态信号,使介质标记调制模式的“1”的合计的奇偶与置换前的通道位的“1”的合计的奇偶一致。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防止介质标记埋入所引起的DSV特性的劣化。即,在为了记录信号生成而进行了NRZI变换时,使在图8中解说的介质标记调制模式的最终段的极性和未进行介质标记埋入时的极性一致。进而,在MM模式区域中的DSV的不同,在流全体中的DSV中仅仅发生微小的变动,因而可以忽略它。
其后,用切换开关S(b)(Swich(b)),切换主信息的数据通道位流(Data channel bit stream)(它通过延迟单元2828),介质标记调制信号(MM Code word)的通道位(换句话说,采用介质标记调制信号进行置换),生成数据通道位流。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扩展、变更,扩展、变更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调制装置,具备:
用第1调制方式对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变换单元;
用和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对特定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变换单元;
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以输出通道位流的置换处理单元,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
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直流成分抑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与代码变换前后的主信息的通道位相对应表示的主信息变换表,代码变换上述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把处理前相邻的通道位的组合和处理后相邻的通道位的组合对应起来表示的联结规则表,对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联结规则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结规则处理单元对与被置换为特定信息的通道位相邻的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通道位不进行代码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联结规则反处理单元,使与被置换为特定信息的通道位相邻的通道位,即基于上述联结规则表把经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通道位恢复到上述联结规则处理前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主信息用规定长度的通道位构成,并且基于用被代码转换的通道位之前的通道位规定的状态信息进行上述主信息的代码变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信息包含作为所有权对象的所有数据以及被加密的内容,上述特定信息构成用于译码上述被加密的内容的密钥的一部分。
8.一种调制方法,具备:
用第1调制方式把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
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把特定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
把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置换为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以输出通道位流的步骤,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
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抑制上述直流成分的步骤包含计算出上述通道位流的DSV值的步骤。
10.一种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具备:
生成经加密的钥数据的步骤;
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的主信息的步骤;
生成和上述所有信息不同的隐藏信息的步骤;
用第1调制方式对上述主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
用和上述第1调制方式不同的第2调制方式基于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对隐藏信息进行代码变换的步骤;
用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置换经上述代码变换的主信息的一部分以输出通道位流的步骤,经上述代码变换的特定信息分散于上述通道位流的多个物理扇区中;
抑制上述通道位流的直流成分的步骤;
把经上述加密的钥数据、经上述抑制的通道位流埋入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34666 | 2004-04-28 | ||
JP2004-134666 | 2004-04-28 | ||
JP2004134666A JP4220431B2 (ja) | 2004-04-28 | 2004-04-28 | 変調装置、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2005-018590 | 2005-01-26 | ||
JP2005018590A JP4557729B2 (ja) | 2005-01-26 | 2005-01-26 | 変調装置 |
JP2005018590 | 2005-01-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1177A CN1691177A (zh) | 2005-11-02 |
CN1691177B true CN1691177B (zh) | 2010-09-08 |
Family
ID=3534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524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91177B (zh) | 2004-04-28 | 2005-02-28 | 调制装置、调制方法,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20431B2 (zh) |
CN (1) | CN16911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57729B2 (ja) * | 2005-01-26 | 2010-10-06 | 株式会社東芝 | 変調装置 |
JP4461183B2 (ja) * | 2008-02-22 | 2010-05-12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56A (zh) * | 1995-04-04 | 1997-07-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记录媒介、记录方法与设备,以及复制方法与设备 |
CN1410993A (zh) * | 2001-09-27 | 2003-04-16 | 株式会社东芝 | 信号处理方法与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
-
2004
- 2004-04-28 JP JP2004134666A patent/JP42204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2-28 CN CN 200510052441 patent/CN169117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56A (zh) * | 1995-04-04 | 1997-07-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记录媒介、记录方法与设备,以及复制方法与设备 |
CN1410993A (zh) * | 2001-09-27 | 2003-04-16 | 株式会社东芝 | 信号处理方法与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1177A (zh) | 2005-11-02 |
JP2005317136A (ja) | 2005-11-10 |
JP4220431B2 (ja) | 2009-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458C (zh) | 数字记录介质版权保护方法及保护版权的记录和再现装置 | |
EP1143443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data and record medium | |
US20030061500A1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 |
US8930718B2 (en) | Apparatus for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content data | |
CN100401411C (zh) | 信息记录/再现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 |
CN100447881C (zh) | 记录媒体及其写入、读取装置和写入、读取方法 | |
CN1691177B (zh) | 调制装置、调制方法,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 |
JP3996350B2 (ja) | 安全な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及びプレイヤ | |
KR100597987B1 (ko) | 비밀 정보의 기밀성 향상을 도모한 변조 장치, 변조 방법및 광학 기록 매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05010695A2 (en) | A copy protected mastering system | |
JP3668176B2 (ja) | 秘匿情報を伴う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及び再生方法及び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
JP3735591B2 (ja) |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
TWI284889B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01383173B (zh) | 光盘装置及数据记录再现装置 | |
JP2002093058A (ja) |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と情報記録媒体 | |
JP4557729B2 (ja) | 変調装置 | |
EP085563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rypting and for decrypting data arranged in a data sector | |
CN1707676B (zh) | 具有链接区域的记录介质及记录和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2693377A (zh) | 内容数据再现系统及其利用履历收集系统 | |
US20060285465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KR20040108823A (ko) | 기록 매체, 기록 방법, 기록 장치, 재생 방법 및 재생장치 | |
US8570847B2 (en) | Recording medium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 |
CN1154552A (zh) | 数据传递方法、记录装置、记录介质和再现装置 | |
Hirai et al. | Overview of cont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for intelligent attached devices | |
JP2002093060A (ja)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