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26964A -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6964A
CN1626964A CN 200310107345 CN200310107345A CN1626964A CN 1626964 A CN1626964 A CN 1626964A CN 200310107345 CN200310107345 CN 200310107345 CN 200310107345 A CN200310107345 A CN 200310107345A CN 1626964 A CN1626964 A CN 1626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inspection door
hand end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73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太昱
江光玉
江完石
李虎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101073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26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626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6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换气系统本体箱的一侧形成检查口,通过检查口进行内部检查及更换内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本体箱的一侧,封闭检查口的检查门;防止检查门水平移动的水平位置固定装置和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的垂直位置固定装置。故本发明的检查门安装结构能够正确的安装封闭检查口,防止因检查门封闭不良造成的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气系统,尤其涉及封闭形成在换气系统前侧的检查口的检查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与噪音等问题,人类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倾向于密集型。但是这种封闭空间的空气随着时间逐渐增多二氧化碳的同时被污染,从而妨碍生命体的呼吸。
尤其是在办公室或车辆等狭小的空间内和人们经常逗留的地方需要随时更换空气。此时通常利用热交换方式的换气装置。这种换气装置能够在维持室内空气温度的同时提供外部空气并排出室内空气。
如图1所示的换气装置,在形成外观的本体箱(10)的一侧面形成吸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吸入口(12)。
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的内部形成有吸入通道(图中未示)。从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上述吸入通道到达与室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图中未示)上。
上述本体箱(10)的前面安装有下文要详细说明的检查门(30)。所述检查门(30)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前方,使得方便的拆卸热交换器,同时容易对换气装置内部进行检查。
本体箱(10)的前面右侧设置有控制箱(16)。所述控制箱(16)内部具有控制换气装置动作的各种电子部件。
从外部空气吸入口(12)吸入并通过热交换器(图中未示)的外部空气,经过形成在本体箱(10)的外部空气供气部(图中未示),最后通过外部空气供气孔(18)供气室内。所述外部空气供气孔(18)形成在外部空气吸入口(12)的相反侧。
在形成上述外部空气供气孔(18)的一侧面上形成室内空气吸入口(20)。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20)吸入到本体箱(10)内部。并且在形成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的一侧面上室内空气排出孔(22)。上述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口(20)吸入到换气装置内部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孔(22)排出到外部。
如图2、3所示,上述本体箱(10)的前侧形成检查口(40),上述热交换器等可以通过所述检查口(40)出入。并且用检查门(30)选择性的开闭上述检查口(40)。
上述检查门(30)大致为四角平板,包括遮蔽面(32)、侧面导向部分(34,34′)与弯曲端部(36)。上述遮蔽面(32)直接遮蔽上述检查口(40);上述侧面导向部分(34,34′)在上述遮蔽面(32)的侧端向前垂直弯曲形成;上述弯曲端部(36)在遮蔽面(32)的上下端向前垂直弯曲形成。
并且上述检查门(30)的左侧导向部(34)上形成支架插入槽(34a)。上述本体箱(10)设置有支撑上述检查门(30)左侧部分得左侧支架(38)。所述左侧支架(38)插入并固定在上述支架插入槽(34a)。
上述左侧支架(38)插入支架插入槽(34a)而固定检查门(30)。具体说明的话,上述左侧支架(38)的右侧端插入上述支架插入槽(34a),其左侧端连接在本体箱(10),使得检查门(30)的左侧部分紧密接触在上述本体箱(10)上。
上述检查口(40)的右侧具有固定检查门(30)的右侧面导向器(34′)的右侧支架(42)。所述右侧支架(42)由安装部分(42a)、侧面部分(42b)及前面部分(42c)构成。通过上述安装部分(42a)连接到本体箱(10)上;上述侧面部分(42b)由安装部分(42a)向前垂直弯曲形成;上述前面部分(42c)由侧面部分(42b)的前端向左侧垂直弯曲形成。
上述右侧支架(42)的安装部分(42a)通过螺钉(screw)等连接部件安装在本体箱(10)后,上述右侧支架(42)的前面部分(42c)与检查门(30)的右侧面导向器(34′)前端相接触而固定检查门(30)的右侧部分。
如上所述的以往换气装置的检查门存在如下问题:
以往的检查门(30)的安装结构中,检查门(30)的左侧部分由左侧支架(38)来固定;其右侧部分由上述右侧支架(42)来固定。
具体地说,因为上述右侧支架(42)的前面部分(42c)与上述本体箱(10)的前面之间插入并固定了检查门(30)的右侧面导向器(34′)。由于检查门(30)自身的重量前面部分(42c)与右侧面导向器(34′)的前端部分之间会发生滑动现象。其结果,上述检查门(30)的右侧部分低垂。上述检查门(30)低垂现象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上述检查门(30)不能完全封闭检查口(40),检查口(40)右侧上端的一部分处于开放状态。导致内部的空气向外流出或外部空气进入换气装置内部,影响室内的换气并降低换气装置的热效率。
上述检查门(30)低垂现象可能是因为操作者没有把上述右侧支架(42)正确安装而引起的。但是即便是起初检查门(30)正确安装,随着经常使用右侧支架(42)与检查门(30)的右侧面导向器(34′)之间也会产生缝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以能够正确的安装封闭换气系统的检查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换气系统本体箱的一侧形成检查口,通过所述检查口进行内部检查及更换内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本体箱的一侧,封闭所述检查口的检查门;防止所述检查门水平移动的水平位置固定装置;防止所述检查门垂直移动的垂直位置固定装置。
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其中水平位置固定装置由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及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构成;所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与所述检查门的左侧端相接触,防止检查门水平移动;所述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与所述检查门的右侧端相接触,防止检查门水平移动。
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其中垂直位置固定装置由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及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构成;所述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引导(guide)所述检查门的左侧端设置位置,并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所述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引导(guide)所述检查门的右侧端设置位置,并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能够防止因检查门连接不良而引起的热交换效率降低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换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换气装置的检查门安装结构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换气装置的检查门安装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换气系统检查门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换气系统主要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换气系统检查门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换气系统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换气系统的主要结构热交换器设置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换气系统检查门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换气系统检查门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在热换气模式(mode)下工作时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内部空气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9是在一般换气模式(mode)下工作时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内部空气流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50.本体箱(case)                      52.外部空气吸入口
54.左侧吸入通道(duct)                56.室内空气排出口
58.排气风扇外壳(housing)             60.热交换器
61.支撑框架(frame)                   62.元件(element)支撑部
63.过滤器支撑部                      68.前置过滤器(pre filter)
71.手把                              73.高性能过滤器
80.排气风扇                          82.外部空气送出口
84.送出口安装孔                      86.供气风扇外壳(housing)
88.室内空气吸入口                    90.室内吸入口安装孔
92.右侧吸入通道                      94.挡板(damper)
96.供气风扇                          100.控制箱(control box)
102.天花板固定口                     104.检查口
110.检查门(door)                     112.遮蔽板
114.左侧导向面                       114′.固定孔
116.右侧导向面                       116′.固定槽
120.左侧端左右固定支架(bracket)      122.左侧端上下固定支架
122′.前端弯曲部分                   130.右侧端左右固定支架
130′.支架固定槽                     132.右侧端上下固定支架
132a.安装部分                  132b.连接部分
132c.插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6所示,所述本体箱(50)大致成四方体形成换气系统整体的外观,支撑并保护内部组成物,同时防止外部的异物流入到换气系统内部。
上述本体箱(50)的左侧面上突出形成吸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吸入口(52)。上述本体箱(50)的左侧面的前端形成吸入口安装孔(图中未示),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插入吸入口安装孔而安装在本体箱(50)上。
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的内部形成左侧吸入通道(54)。从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左侧吸入通道(54)到达下文要说明的热交换器(60)上。即左侧吸入通道(54)起到使所吸入的外部空气顺畅流入的吸入通路的作用。
上述本体箱(50)的内部中央部位具有热交换器(60)。所述热交换器(60)为六角柱形,具有直交流形板形状的结构。即,通过特殊加工纸(converted paper)的分隔板分隔供气、防止排出通道外部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混合。
上述热交换器(60)把发生温度差的各个空气流导通到不同的流路,通过形成的互相不同流路的层叠高效率热交换膜,通过交换潜热的湿气与交换热焓的热而进行热交换。即,上述热交换器(60)上使用由特殊加工纸具有不能通过空气、只能通过热与水分的特征。
上述热交换器(60)对于装置内的供气空气与排出空气进行热交换。从排出到室外的空气中吸收热量后传达到供给到室内的空气。使得室内空气的状态较少的受到外部空气的影响。
上述热换气模式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而执行。在室内外的温度差很大的夏季和冬季主要使用如上所述的热换气模式;室内外温度差相对较小的春季或秋季则使用一般换气模式,具体为通过下文叙述的挡板(94)变更排出到室外的空气的通道,使得向外排出的空气不能通过上述热交换器(60)。
上述热交换器(60)的上下两端具有热交换器(60)的支撑框架(61)。所述支撑框架(61)支撑热交换器(60)的重量,使得热交换器(60)受到坚固的支撑的同时,热交换器(60)的前后侧拆卸时起到的导轨(guide rail)作用。
上述热交换器(60)的支撑框架(61)包括元件支撑部分(62)与过滤器支撑部分(63)。所述元件支撑部分(62)支撑热交换器(60)的重量的同时引导其前后侧移动;并且所述元件支撑部分(62)的两侧延长形成过滤器支撑部分(63)。
上述元件支撑部分(62)包括与本体箱(50)相接触的本体接触面(62′)与所述本体接触面(62′)的两端向上突出形成的元件接触面(62″)。即,上述元件支撑部分(62)的中央部分凹陷形成隧道(tunnel)形状,这样的隧道形状与上述本体箱(50)互相接触。上述过滤器支撑部分(63)又包括由上述元件支撑部分(62)的端部向下倾斜的延长形成的倾斜面(63′)与在倾斜面(63′)垂直弯曲形成的弯曲挡边(63″)。
上述热交换器(60)的侧面端部边角处具有侧面导向部分(64)。所述侧面导向部分(64)包括围绕热交换器(60)边角的元件支撑部分(65)与在所述元件支撑部分(65)突出形成的过滤器支撑部分(66)。所述过滤器支撑部分(66)又包括在上述元件支撑部分(65)垂直突出形成的垂直面(66′)与在所述垂直面(66′)向侧面方向弯曲形成的弯曲挡边(66″)。
具体讲,侧面导向部分(64)的元件支撑部分(65)设置在热交换器(60)边角上,形成′ ′字形状,同时与热交换器(60)的两侧边角接触。具有上述′ ′字形状的元件支撑部分(65)的各面上分别突出形成一对过滤器支撑部分(66)。
然后,在互相面对的上述支撑框架(61)与侧面导向部分(64)的过滤器支撑部分(66)之间安装能够前后滑动的前置过滤器(68)。所述前置过滤器(68)的作用为过虑空气中的异物,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60)的下部的两侧。
具体讲,设置在吸入外部空气的上述热交换器(60)的下部的左侧的前置过滤器(68)过虑混在外部空气中的异物,净化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同时,保护热交换器(60)免受到异物的破坏。并且上述热交换器(60)的下部右侧的前置过滤器(68)过虑混在从室内排出到外部的空气中的异物,并且保护上述热交换器(60),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般具有前后2个热交换器(60),这样的热交换器(60)受到支撑框架(61)的支撑,能够前后滑动。此外,上述热交换器(60)的前面具有手把(69)。所述手把(69)的作用是使得热交换器(60)的前后移动更加容易。
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还具有高性能过滤器(73)。所述高性能过滤器(73)把所吸入的外部空气中的粉尘粒子再次过虑的功能。具体讲,通过上述纤维垫形式的前置过滤器(68)过虑把空气中较大的灰尘过虑后,空气继续通过上述热交换器(60)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器(60)的空气由上述高性能过滤器(73)再次过虑掉微小颗粒的异物。
上述本体箱(50)的左侧后端具有把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室内空气排出口(56)。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插入形成在上述本体箱(50)的排出口安装孔(图中未示)而固定。并且上述排出口安装孔的内部形成排气风扇外壳(58)。所述排气风扇外壳(58)把下文要说明的排气风扇(80)强制送风的室内空气引导至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
上述排气风扇外壳(58)的内侧具有排气风扇(80)。所述排气风扇(80)的作用是通过下文要说明的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空气强制送风到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一般由热风风扇(sirocco fan)构成。
上述本体箱(50)的右侧前端即设置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的位置的相反侧形成外部空气送出口(82)。所述外部空气送出口(82)插入形成在上述本体箱(50)的右侧面的送出口安装孔(84)上,并且突出一定高度。并且上述送出口安装孔(84)的内部形成供气风扇外壳(86)。所述供气风扇外壳(86)把下文要说明的供气风扇(96)强制送风的外部空气引导至上述外部空气送出口(82)。
上述本体箱(50)的右侧后端设置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的位置的相反侧形成室内空气吸入口(88)。所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突出设置在上述本体箱(50)的右侧面上,并固定在形成在本体箱(50)右侧后端的圆形的室内吸入口安装孔(90)上。此外,所述室内吸入口安装孔(90)内部形成右侧吸入通道(92),所述右侧吸入通道(92)把从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空气引导至上述热交换器(60)上。
上述右侧吸入通道(92)的内部还具有挡板(94)。所述挡板(94)使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室内空气选择性的流入上述热交换器(60)上。即,所述挡板(94)根据下文要说明的控制箱(100)的控制开闭上述右侧吸入通道(92)。当挡板(94)关闭右侧吸入通道(92)时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室内空气不通过热交换器(60),而直接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56)排出到外部。
上述外部空气送出口(82)与室内空气排出口(56)之间设置有把外部空气强制性的送出到外部空气送出口(82)的供气风扇(96)。通过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外部空气由供气风扇(96)的作用而经过外部空气送出口(82)后排出到室内。
上述本体箱(50)的前侧设置有下文要说明的控制箱(100)与把换气系统安装在天花板的天花板固定口(102)。并且上述本体箱(50)的前侧中央部分形成检查口(104)。检查口(104)的前面具有检查门(110),选择性的开闭上述检查口(104)。当更换上述热交换器(60)或需要检查时,开启上述检查门(110)后抽出热交换器(60)进行作业。
此外,上述换气装置的前面左侧还形成由前面安装孔。安装换气装置时由于建筑物的结构而要把空气的流入通道设置在前方的时候,外部空气吸入口(52)不设置在左侧面而设置在上述前面安装孔上。并且前面安装孔上还设置有阻断板,当不使用前面安装孔时通过阻断板来阻断空气的流动,进而关闭上述前面安装孔。
上述本体箱(50)的右侧前端设置有控制箱(100)。所述控制箱(100)的内部形成控制部分,并由此控制换气装置的运转条件。即,通过开闭电源来开闭(on/off)换气装置,并控制供气风扇(96)与排气风扇的旋转数来调节风量。此外通过调节上述挡板(94)的驱动装置(driver)(图中未示)来选择热换气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
如图7a、图7b所示,上述检查口(104)的前侧设置有检查门(110)。当更换或检查热交换器(60)等内部的部件的时候开启检查门(110),抽出热交换器(60)等后进行更换或维修。
上述检查门(110)大致为四角平板,它由遮蔽板(112)、左侧导向部分(114)及右侧导向部分(116)构成。遮蔽板(112)直接遮蔽上述检查口(104);左侧导向部分(114)从遮蔽板(112)的左侧端向前垂直弯曲形成;右侧导向部分(116)从遮蔽板(112)的右侧端向前垂直弯曲形成。此外检查门(110)的上端与下端向前垂直形成弯曲端部(118)。
具有上述结构的检查门(110)通过水平位置固定装置与垂直位置固定装置正确的安装在本体箱(50)上。上述水平位置固定装置防止检查门(110)的水平移动;上述垂直位置固定装置防止检查门(110)的垂直移动。
上述水平位置固定装置由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及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构成。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设置在检查口(104)的左侧,并且与检查门(110)的左侧端连接;上述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设置在检查口(104)的右侧,并且与检查门(110)的右侧端连接。即,水平固定支架(120,130)在上述检查口(104)的左右位置上沿着垂直方向形成,防止上述检查门(110)的水平移动。
此外,上述检查门(110)的垂直位置固定装置由引导检查门(110)的左侧端垂直设置位置的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与引导上述检查门(110)的右侧端垂直设置位置的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构成。
上述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的作用是使检查门(110)的左侧端连接在正确的位置上,防止其垂直移动。为此,在检查门(110)的左侧导向部分(114)上形成一定大小的固定孔(114′)。
并且,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的前面向前突出形成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上述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在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向前突出后其前端部分向右侧垂直弯曲形成前端弯曲部分(122′)。所述前端弯曲部分(122′)插入上述左侧导向部分(114)的固定孔(114′)上,防止其垂直移动。
上述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的作用是使上述检查门(110)的右侧端连接在正确的位置上,防止其垂直移动。为此,在上述检查门(110)的右侧导向部分(116)上形成一定大小的固定孔(116′)。
并且,上述检查口(104)的右侧具有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上述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包括安装部分(132a)、连接部分(132b)及插入部分(132c)。通过上述安装部分(132a)连接到上述本体箱(50)上;上述连接部分(132b)由安装部分(132a)的左侧端向前垂直弯曲形成;上述连接部分(132b)的前端向左侧垂直弯曲形成插入部分(132c)。
上述插入部分(132c)插入形成在上述检查门(110)右侧导向部分(116)上的固定槽(116′)。从而防止检查门(110)的垂直移动的同时使检查门(110)紧密接触在后侧的本体箱(50)上。
与此同时,上述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的前端中央部分形成与上述右侧导向部分(116)的固定槽(116′)相对应的支架固定槽(130′)。所述支架固定槽(130′)使得上述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的安装更加容易。
现在参照图8与图9,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换气系统室内外空气流动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根据使用者选择的热换气模式,并根据控制箱(100)内部控制部分的命令,上述挡板(94)开放右侧吸入通道(92)。
然后,根据上述供气风扇(96)的作用外部的空气通过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到换气装置内部。所吸入的外部空气被上述左侧吸入通道(54)引导,通过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后吸入热交换器(60)内部。此时,外部空气通过安装在上述热交换器(60)下部左侧面的前置过滤器(68),所以空气中的异物进行1次过虑。然后进入热交换器(60)内部。
吸入到热交换器(60)内部的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交换热量与水分后通过热交换器(60)上部右侧面排出。此时,因为在热交换器(60)上部右侧面设置有高性能过滤器(73),所以通过热交换器(60)的空气中的异物再次被过虑,成为更加洁净的空气。
上述通过热交换器(60)与高性能过滤器(73)的空气被上述供气风扇(96)强制送风到设置在本体箱(50)右侧面的外部空气送出口(82),排出到室内。
与此同时,室内的空气由排气风扇(80)的作用向外排出。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口(88)被吸入换气装置内部。然后由上述右侧吸入通道(92)引导,通过上述热交换器(60)的下部右侧后吸入到热交换器(60)内部。
因为上述热交换器(60)下部右侧面安装有前置过滤器(68),室内空气中的异物被过虑。所以热交换器(60)吸入的空气是已经净化了的空气,从而热交换器(60)受到保护,其使用寿命也将会延长。
吸入到热交换器(60)内部的室内空气与从外部吸入的室外空气交换热量与水分后通过热交换器(60)下部左侧面排出。离开热交换器(60)的室内空气由上述排气风扇(80)的作用被强制送风,通过本体箱(50)的左侧面后端部的室内空气排出口(56)排出到外部。
下面参照图9说明一般换气模式下的空气流动状态。一般换气模式是指如春季或秋季当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及湿度差异较小时,不经过上述热交换器(60)直接排出到外部的情况。
当使用者选择一般换气模式时,根据控制箱(100)内部控制部分的命令,上述挡板(94)关闭上述右侧吸入通道(92)。此时通过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空气不经过上述热交换器(60)而由上述排气风扇(80)强制送风到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后排出到外部。
外部空气的流动如下:根据上述供气风扇(96)的作用外部的空气通过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到换气装置内部。所吸入的外部空气被上述左侧吸入通道(54)引导,通过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后吸入热交换器(60)内部。此时,外部空气通过安装在上述热交换器(60)下部左侧面的前置过滤器(68),所以空气中的异物进行1次过虑。然后进入热交换器(60)内部。
因为排出的室内空气不通过热交换器(60),所以吸入到热交换器(60)内部的空气不交换热量与水分,并通过热交换器(60)上部右侧面排出。此时,因为在热交换器(60)上部右侧面设置有高性能过滤器(73),所以通过热交换器(60)的空气中的异物再次被过虑,成为更加洁净的空气。
上述通过热交换器(60)与高性能过滤器(73)的空气被上述供气风扇(96)强制送风到设置在本体箱(50)右侧面的外部空气送出口(82),排出到室内。
如上所述,一般换气模式与热换气模式的情况不同,在热交换器(60)内部不进行热量及水分的交换。
下面对本发明检查门(110)的拆卸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把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与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连接在本体箱(50)的前侧。然后把检查门(110)从前方插入并安装。
此时,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接触检查门(110)的左侧端。同时上述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的前端弯曲部分(122′)插入形成在检查门(110)左侧导向部分(114)的固定孔(114′)上。
在上述检查门(110)的右侧端向后贴紧的状态下,将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的插入部分(132c)插入上述右侧导向部分(116)的固定槽(116′)后把上述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的安装部分(132a)连接在本体箱(50)上。
通过上述结构,上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与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防止检查门(110)的水平移动;上述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与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防止检查门(110)的垂直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与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但是左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22)也可以与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20)相互独立形成后安装在本体箱(50)上。
相同道理,上述实施例中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与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独立形成后连接在本体箱(50)上。但是右侧端垂直固定支架(132)也可以与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1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
并且,上述左侧端与右侧端的水平固定支架(120,130)及垂直固定支架(122,132)的形状在能够防止检查门(110)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移动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种形状。
上述检查门(110)与本体箱(50)前侧之间可以插入密封(sealing)部件,防止通过检查口(104),换气系统内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在上述检查门的水平侧端部分设置了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及水平移动的固定支架。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上述检查门的时候能够保证在正确的位置上安装,同时受到外部冲击也不会水平或垂直移动。提高了上述检查口的密封性。
并且,防止了通过上述检查口的外部与内部空气之间的交流,预先防止了由于检查口没有密封好而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从整体上防止了外部空气通过上述检查口流入室内,能够维持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Claims (3)

1、一种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换气系统本体箱的一侧形成检查口,通过所述检查口进行内部检查及更换内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本体箱的一侧,封闭所述检查口的检查门;
防止所述检查门水平移动的水平位置固定装置;
防止所述检查门垂直移动的垂直位置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置固定装置由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及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构成;
所述左侧端水平固定支架与所述检查门的左侧端相接触,防止检查门水平移动;
所述右侧端水平固定支架与所述检查门的右侧端相接触,防止检查门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位置固定装置由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及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构成;
所述左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引导(guide)所述检查门的左侧端设置位置,并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
所述右侧端垂直位置固定装置引导(guide)所述检查门的右侧端设置位置,并防止检查门垂直移动。
CN 200310107345 2003-12-12 2003-12-12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Pending CN1626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7345 CN1626964A (zh) 2003-12-12 2003-12-12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7345 CN1626964A (zh) 2003-12-12 2003-12-12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6964A true CN1626964A (zh) 2005-06-15

Family

ID=3475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7345 Pending CN1626964A (zh) 2003-12-12 2003-12-12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269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7450A (zh) 空调机
CN1825018A (zh) 通风系统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1727786A (zh) 通风系统
CN1712830A (zh) 通风系统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580654A (zh) 空调器
CN1603696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1626964A (zh)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CN1888627A (zh) 一种换气系统
CN1888628A (zh) 一种换气系统
CN1627604A (zh) 换气系统的电机组装体安装结构
CN1626963A (zh) 换气系统
CN1626974A (zh) 换气系统的控制箱
CN1626965A (zh) 换气系统的节气阀装置
CN1626958A (zh) 换气系统的电机组装体安装结构
CN1626959A (zh) 换气系统
CN1626960A (zh) 换气系统的检查门安装结构
CN1712833A (zh) 换气装置
CN1626945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626961A (zh) 换气系统的风扇外罩固定结构
CN1626936A (zh) 一体型空调器换气门驱动装置
CN1626969A (zh) 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