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13736A - 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3736A
CN1613736A CN 200410089986 CN200410089986A CN1613736A CN 1613736 A CN1613736 A CN 1613736A CN 200410089986 CN200410089986 CN 200410089986 CN 200410089986 A CN200410089986 A CN 200410089986A CN 1613736 A CN1613736 A CN 1613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height
transfer system
winding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99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3400C (zh
Inventor
亨德里克·弗兰克
弗兰克·巴尔安提
迪特马尔·贝格尔
托马斯·舍费尔
伊沃内·施勒魏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61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34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34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4Electric or hydraulic features of drives
    • B41F13/0045Electric dr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3/00Arrangements for actuating or driving printing presses; 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 B41P2213/10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driving devices
    • B41P2213/11Motors
    • B41P2213/124Electric motors
    • B41P2213/128Linear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在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具有一个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转辙器,该传送系统还具有至少一个可沿该导向装置运动的动子和一个电气直线驱动装置,该电气直线驱动装置具有一个包括绕组铁心的初级部分和一个包括动子的次级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转辙器区域中,为了构成一个用于该导向装置的至少一个导向段的凹处,至少一个绕组铁心具有比转辙器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的高度更小的高度。

Description

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在承印材料处理机、如印刷机中,借助一个以电气直线驱动装置为基础的传送系统来传送要处理的承印材料如承印材料页张(以下称为:页张)。
还公知,在承印材料处理机、如滚筒印刷机中,要处理的承印材料带(以下称为:带)在真正的印刷过程之前借助一个以电气直线驱动装置为基础的传送系统被拉入机器中。
还公知了,传送系统为了分支和/或汇合及为了此类目的设置有可转接的转辙器(Weiche)。系统的彼此相继的滑车或滑座通常仅具有小的相互距离,因此必需设置具有短转接时间和高转接动态性能的转辙器。
公知的转辙器可构成为机械上可动的或机械上不动的转辙器,即:它们包括为改变行驶路线而运动的机械部件、例如轨道段,或者不包括。
文献DE 196 21 507 C1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状材料的带拉入装置,具有一个机械上可动的转辙器。这里,该装置具有一个导向轨道,一个用于拉入带的拉动装置可在其中运动。由一个电气直线驱动装置产生前进运动,该直线驱动装置具有一个由带有卷绕在周围的线圈的电磁铁组成的定子,该电磁铁作为用可磁化材料制成的铁心构成。这些铁心可通过磁极板相互连接。该直线驱动装置还具有作为动子的牵引装置,在该牵引装置上固定着两个或多个永久磁铁或封闭的可电激励的线圈。
该牵引装置可构成纵向延伸的节连链,它的长度大于两个相邻的、构成线圈的驱动站之间的距离。
此外,该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转接的转辙器,每个转辙器构成可转动的盘,在这些盘上设有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曲的导向轨道段。根据盘的转动位置可调节用于拉入带的带路径。
在转辙器转接时只有导向轨道段运动。驱动站保持静止。
所述转辙器仅可与构成节连链的牵引装置组合使用,因为在转辙器的区域中不设置驱动站,所以牵引装置必须被安置在转辙器前面或后面的驱动站可驱动地俘获。
由文献EP 0 907 515 B1公知了一种用于页张的传送系统。在该文献中提出:在页张纸胶版印刷机中设置一个基于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传送系统,它借助设在前进运动元件上并构成为叼纸牙横梁的页张夹持装置将页张从第一印刷装置传送给第二印刷装置。
在此,构成为节连链并形成驱动装置动子的前进运动元件的各个链节用磁性材料如永久磁铁制成。构成驱动装置定子的驱动站包括公知的电磁线圈,它产生用于向前推进所述前进运动元件的移动电磁场。
该传动系统具有一个导向装置,它带有机械上不动的转辙器,该转辙器例如可以由两个附加的驱动站构成,这些驱动站设在传送系统的一个对应分支路径的开始处并且相应于待接入的路径被交替地通电流(即:在传送路径的部分中合乎目的地接通和断开电磁场以产生侧向导向力),由此推进一个或另一个路径中的前进运动元件。
所提出的方案具有一个问题,即:所设置的转辙器构型为机械上不动的转辙器,即无运动部件,虽然它允许转辙器快速转接和分支路径无咬边地设置,但与机械上可动的转辙器的刚性导向相比,在前进运动元件在转辙器区域中的导向精确度方面会受到不希望的限制。
此外公知了基于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客运系统,其中,设有用于将传送路径分支的可转接的转辙器。
这种系统分别被描述在JP 59-6763 A及JP 5-140903 A中。在那里描述的可转接的转辙器这样构成:不仅导向装置如轨道段可运动,而且,驱动装置的定子也可与它一起运动。因此这种系统具有的问题是,为了转接或调节转辙器必须使大质量的元件运动,使得不能实现具有短转接时间的快速转接。但在客运系统的领域中慢速转接是可接收的,因为该系统中的各个列车彼此具有大的距离。
此外,在基于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客运系统(例如快速交通系统)的领域中还公知了摆动转辙或弯曲转辙器,其中,轨道段以及定子都通过弯曲来运动。但为此需要高的调节力及宽的调节行程,这导致低的调节动态性能。
最后,传送系统的整个段,包括转辙器区域中的轨道及定子在内,可以更换,这也由于要运动的质量而不允许高的转接动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任务是,提供一种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可克服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缺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改进的传送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具有一个快速转接的或可快速转接的转辙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具有一个具有非常精确的导向性能的转辙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具有转辙器的快速转接的或可快速转接的机械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可成本合理地制成。
本发明的一个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改进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方法,该方法允许简单地实施。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或变换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方法,它适合于使用在快速转接的或可快速转接的转辙器中。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它具有:
一个导向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转辙器,
至少一个可沿该导向装置运动的动子,及
一个电气直线驱动装置,它具有一个包括绕组铁心的初级部分和一个包括动子的次级部分,
其特征在于,在转辙器区域中,为了构成一个用于所述导向装置的至少一个导向段的凹处,至少一个绕组铁心具有比转辙器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的高度更小的高度。
初级部分的绕组铁心(或齿)如通常那样被这样安置,使得在这些绕组铁心之间构成槽,在这些槽中容纳围绕绕组铁心的绕组。
本发明传送系统具有一个特别构成的电气直线驱动装置初级部分。根据本发明,转辙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绕组铁心比辙器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具有更小的高度。
在初级部分中通过该绕组铁心的较小高度提供的凹处允许以有利的方式容纳至少一个导向段,例如一个轨道段。
这样可以简单地构成传送系统中的一个转辙器,其方式是:在分支处,导向装置,如轨道,穿过初级部分中的凹处延伸。有利地,这些轨道至少在该凹处的区域中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制成。在此有利的是: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所有元件可以位置固定地安置并且在转辙器换位或转接时不必与要运动的导向装置一起运动,由此可实现极快的转接过程或达到高的转接动态性能。还可有利地避免传送装置的弯曲。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直线驱动装置的动子,即传送系统的滑车或滑座,在转辙器区域中也持续处于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影响下,由此,在转辙器区域中也可实现对滑车的可靠和精确的导向。
因此,本发明传送系统提供了一种刚性并且精确的机械导向,但通过可具有高动态性能并且彼此独立地转接的、分成节段的导向元件,还允许快速的路径变换。本发明另一优点是:驱动系统(电气直线驱动装置)与机械转接元件(分成节段的导向元件或轨道段)分开,实现了比动子(滑车)通过转辙器的驶过时间更短的转接时间并且当动子处在转辙器区域中时转辙器也能够进行转换。
本发明传送系统可使用在页张印刷机中,尤其是页张胶版轮转印刷机中,用于传送、输送、引入及引出纸张。
本发明传送系统还可使用在卷筒印刷机中,尤其是卷筒胶版轮转印刷机中,用于传送、输送或者拉入一个或多个带。
本发明传送系统还可使用在折页装置中,用于传送折标或折叠产品。
本发明传送系统还可使用在后加工机(印后机器)中,尤其是在粘接机、装订机、冲裁机、堆叠机或包装机中,用于传送或输送印品。
本发明传送系统还可使用在数字印刷机中,尤其是在复印机中,用于传送或输送承印材料。
此外,本发明传送系统还可使用在印前处理阶段(印前机器)中,尤其是在印版曝光机中,代替传送或输送承印材料,用于传送或输送印版。
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这些绕组铁心相对于转辙器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的高度只在一个下部段上设置了绕组。所有的绕组铁心或者只是转辙器区域内的绕组铁心能以此方式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构型中,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这些绕组铁心相对于转辙器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的高度只在一个小于该高度的约75%或50%、尤其是小于高度的约40%或30%或25%的下部段上设置了绕组。
此外,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导向段位置固定地安置在凹处中。
按照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导向段被构成得可至少部分地运动到凹处中或侧面运动到凹处上,尤其是可直线运动或摆动。
此外,按照本发明传送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至少一个导向段可以在一个无效位置与一个有效位置之间运动。
在本发明传送系统的另一优选构型中,另一各导向段可在一个有效位置与一个无效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方法,其中,该初级部分的多个绕组铁心设置有绕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这多个绕组铁心相对于其高度只在一个下部段上设置有绕组,并且,至少一个绕组铁心具有较小的高度。
本发明方法允许以有利方式简单地制造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特别的初级部分。按这种方式制造的初级部分可有利地用在传送系统中,这些传送系统设置有分支和安置在这些分支处的转辙器。
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初级部分通过制造一个具有较小高度的绕组铁心允许该具有较小高度的绕组铁心上的凹下的空间用于导向装置,例如轨道,使得这些轨道可穿过初级部分并且按此方式被用在转辙器区域中。
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用简单的方式制造用于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这些初级部分允许在转辙器区域内也可以不间断地和无干扰地驱动该驱动装置的动子。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这多个绕组铁心相对于其高度只在一个小于该高度的约75%或50%、尤其是小于高度的约40%或30%或25%的下部段上设置了绕组。
此外,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绕组铁心的较小高度的制造通过切削、尤其是铣削或磨削进行,或者是通过无切削、尤其是冲压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借助一个优选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它优点。附图表示:
图1具有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印刷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剖视图;
图3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立体俯视图;
图4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立体俯视图;
图5本发明传送系统处于第一转辙位置中时在转辙器区域上的一个示意俯视图;
图6本发明传送系统处于第一转辙位置中时在转辙器区域上的一个示意俯视图;
图7本发明传送系统处于第二转辙位置中时在转辙器区域上的一个示意俯视图;
图8本发明传送系统处于二转辙位置中时在转辙器区域上的一个示意俯视图;
图9导向装置初级部分在转辙器区域中的一个剖视图;
图10从一个第一视角看到的具有转辙器调节单元的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立体俯视图;
图11从一个第二视角看到的具有转辙器调节单元的本发明传送系统的一个立体俯视图;
图12一个仿真计算;
图13以曲线图表示的仿真计算结果;及
图14以曲线图表示的仿真计算结果。
在附图中,一致的特征设置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个处理承印材料3(例如呈印张形式)的印刷机1的一个印刷装置2的示意侧视图。在该印刷装置2的前边设有至少一个单元4,例如一个另外的印刷装置或一个页张给送器,在该印刷装置的后面设有至少两个单元6,8,例如另外的印刷装置、上光装置、干燥器、页张接收器或者印后加工装置(例如裁切机,折页机,冲裁机,装订机或包装站)。
该印刷装置具有一个带有辊的输墨和/或湿润装置200、一个带有绷紧的印版203(例如印刷板或印刷套筒)的印版滚筒、一个带有绷紧的传递布205(例如橡皮布或橡皮布套)的传递滚筒204和一个对压滚筒206。此外,该印刷装置2还可具有一个单独的电动机208,用于驱动这些滚筒和辊,或者,该印刷装置可以由一个多个印刷装置共用的驱动装置来驱动。
待处理的页张3被从单元4传送给印刷装置2并且继续沿运动方向9被传送给两个单元6,8中的至少一个。为此,印刷机1包括一个用于页张3的传送系统10,该传送系统沿传送路径延伸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导向装置12和至少一个可沿该导向装置行驶的滑车14,页张3被保持在该滑车上。这些滑车14在传送系统10的一个返回段16上被导回到单元4。
为了简化视图,在图1中仅表示出一个导向装置12。但最好该传送系统具有在印刷机的每侧相对布置的导向装置,它们为了引导滑车14基本遵从同一轨道路径。
由图1中可看到,该传送系统具有一个转辙器18,在该转辙器上,导向装置12的第一路径20分支成导向装置12的一个第二和一个第三路径22,24。因此,该转辙器被设置在传送路径的分支处。
图2表示传送系统10的一个剖视图。其中为了简化视图仅表示出一个滑车14的一侧端部段和一个对该端部段导向的导向装置12,该导向装置例如可设置在印刷机1或印刷装置2的一个侧壁上。但该滑车还可以借助相对的另一侧(未示出的)端部段在一个最好设置在印刷机或印刷装置的另一相对壁上的导向装置上被导向。
传送系统10的导向装置12包括两个彼此离开距离的轨道30,32(它们在图中向图示平面内延伸),在这两个轨道之间安置了一个直线电动机36的初级部分34。该直线电动机36的次级部分38包括作为动子构成的滑车14、该滑车14的一个段38或者一个安置在该滑车14上的元件38。或者,滑车14、滑车14的一个段38或一个安置在滑车14上的元件38构成直线电动机36的次级部分38。
滑车14通过轮40,42,44,46支承在轨道30,32上,使得滑车相对于轨道延伸方向既在垂直方向47上、也在横向48上被可靠地导向,即基本不能进行运动,而在轨道延伸的方向上(在该图中朝向图示平面)可以运动。38与34之间的磁吸引力对轮44,46起到反支承的作用。
此外,滑车14具有一个横梁49,在该横梁上安置了叼爪单元50,其中,叼爪单元50将要传送或要处理的页张3保持在叼爪座52与可运动的叼爪54之间。
图3表示出转辙器区域中的本发明传送系统10。
这个区域可以被理解为转辙器区域:它沿导向装置12延伸得基本超过导向装置12的分支处。在这里,第一、第二或第三路径20,22,24的直接位于分支处前面或后面的相应段也可以属于该转辙器区域。尤其可将传送系统的这个区域理解为转辙器区域:在该区域中,传送系统、导向装置或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具有转辙器元件。
在狭义上,转辙器区域也可仅被理解为这个区域:如下面详细解释的,在该区域中,导向装置的轨道被引导穿过设置在初级部分中的凹处(或者称为缺口)。
可以看到,在轨道30,32之间延伸着电气直线驱动装置36的初级部分34,还表示出,可运动的(或者:可移动的,可行驶的,可推进的)滑车14支承在这些轨道上。
图3同时还表示出滑车14在离开转辙器18后的两个可能的路径22,24。轨道30,32在转辙器区域中的精确位置或定位被清楚地表示在其他图中。
如从图3中可看到的,初级部分34由在路径方向上前后相继的绕组铁心60(或者可称为:绕组头,极元件或定子齿)组成,这些绕组铁心被设计成用于承载绕组(也参见图9)。在转辙器18的区域中,至少一个绕组铁心或齿60(完全或部分地)具有较小的高度,以致在初级部分34中出现一个凹处62,在该凹处中容纳了或可容纳轨道30,32的局部或段,例如通过安置、摆动和/或线性运动或通过更换(还参见图4)。
这些凹处使得轨道30,32在转辙器18的区域中能够不受阻碍地穿过初级部分34。
在图4中通过箭头表示出,可以如何通过轨道30,32的段的摆动和/或线性运动或通过这些段的更换来达到转辙器18的定位。
通过段300A,300B以及302A,302B的共同摆动及更换,可以在驶出的路径22(直线向前方向)与驶出的路径24(分支方向)之间调节或交换。段300A,300B在图4中表示用于直线向前导向的定位,而段302A,302B在图4中表示用于曲线导向的定位(该图仅表示不同的调节可能性,在应用中这两对段被统一调节,即:或者到直线方向上、或者到曲线方向上)。
两个轨道30,32各自的段304,306可以通过在两个位置之间的线性升降运动来调节,其中,在下面的或降低的位置中释放用于滑车轮的凹处,由此滑车可遵从通向路径24的曲线,而在上面的或升高的位置中这些轨道在直线前进方向上基本无空隙地闭合,使得滑车可以被直线地朝向路径22引导。
此外,段308,310也可以从各自的一个下面位置被摆动和/或直线运动到各自的一个上面位置中。其中,段308,310在处于下面的位置中时将直线前进方向释放,而它们在处于上面的或升高的位置中时使轨道30,32在分支方向上的空隙闭合。
图4中所示的轨道30,32的其它段,尤其是转辙器区域中的段,位置固定地安置。
所述段通过将导向装置在运动方向上分成节段来形成。
在图5及6的视图中可看到,为了将转辙器定位在直线方向上(转辙器的第一位置),哪些段被安置在哪些位置中。
在图7及8的视图中可看到,为了将转辙器定位在分支方向上(转辙器的第二位置),哪些段被安置在哪些位置中。
在转辙器的第一位置中,段300A及302A处于其各自的有效位置中,段304亦如此。相反,在转辙器的第二位置中,段300B,302B及310处于其各自的有效位置中。在此,对于有效位置应这样理解:相关的段是轨道延伸路线的一部分。在相应的无效位置(或:停止位置)中,相关的段不是轨道延伸路线的一部分。
在图5及7中还表示出位置固定地安置在初级部分的一个凹处62中的导向段400,402。
从图9所示的初级部分34的剖视图中可看到用可磁化材料制成的绕组铁心60,其中,转辙器18区域中的两个绕组铁心600,602相对于转辙器18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604,606的高度H具有一个较小的高度H′。由此得到一个高度h的凹处62,轨道30(或者32)可无阻碍地通过该凹处延伸。
初级部分34的绕组铁心60,无论是高度H的那个绕组铁心还是高度H′的那个绕组铁心,都仅到一个最好统一的高度H″为止被绕组608(或:线圈)包围,其中高度H″<=H′。绕组608可被设在绕组铁心60上的凸块610固定,其中,这些凸块610最好在所有绕组铁心60上设置在相同高度上(基本为H″)。这些凸块610还可由绕组铁心60上的突出部分构成。
此外,图9表示出构成为滑车或滑座14的次级部分38,即驱动装置的动子,它可运动地安置,通过一个气隙37与初级部分34离开距离。在图示例子中,在滑车14上为了耦合设有至少一个永久磁铁33(或者:一个异步电机的动子鼠笼)。也可设置一个可磁化的绕组铁心和一个可电激磁的线圈来来代替永久磁铁33。在相应地通电的情况下,初级部分34,也就是定子,的绕组608,尤其是三相绕组,产生一个移动磁场,即一个沿初级部分34向前运动的磁场,在该移动磁场上耦合了永久磁铁33的磁场,通过该移动磁场,永久磁铁33以及滑车14在运动方向35上以公知的方式被一起引导和向前推进。
虽然从图9中不能看出,但初级部分34(尤其是绕组铁心60)由多层相互绝缘的电工钢片组成并且构成一个定子叠片组。滑车14的前进运动可用通常方式通过未示出的控制或调节装置以希望的方式来影响,该控制或调节装置控制或调节绕组608的电流,就是说,可以例如使滑车14加速或制动、以恒定速度运动、与其它滑车保持距离地或者适合于对版套准地运动。
在转辙器区域之外的、尤其是在路径20,22及24中的初级部分340可按照传统方式具有绕组609,这些绕组基本上利用绕组铁心620的整个高度并且由此具有最佳填充系数并在气隙中产生大的磁通密度。以此方式可有利地达到:仅在转辙器区域中使用具有小填充系数的高的绕组铁心。
图9所示的初级部分34可以是一个转辙器构件的一部分,由此在该本申请中使用的概念“转辙器区域中”也可被这样理解:以此来指转辙器构件的区域内,而初级部分340可以是一个(无转辙器的)伸展构件的一部分,由此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概念“转辙器区域之外”也可被这样理解:以此来指伸展构件的区域内。
在图10中所示的转辙器调节单元70(前视图)包括一个用于一个安装元件74(或者称为:底板)的直线导向装置72(具有轨道73),在该安装元件上安置了轨道32的段302B。在转辙器18换位或者转接时,段302B可从其有效位置沿该直线导向装置(在该图中向上)直线运动到其无效位置中。该运动通过箭头76表示出。在此,该直线调节运动基本上垂直于进入的路径20的方向并且在由两个轨道30,32展开的平面中发生。
然后或者基本上同时,段302A可从其无效位置(在图10中在安装板74后面,看不到)沿一个直线导向装置(在该图中向前,见运动方向78)直线运动到有效位置中。该调节运动基本上垂直于进入的路径20的方向并且垂直于由两个轨道30,32展开的平面进行。
同样,段300A,300B(也见图11)可借助直线导向装置80,82来调节。
段304,310也可借助直线导向装置交替地从无效位置运动到有效位置中和返回。
在图11中从后面(后视图)表示出转辙器调节单元,其中可看到段300B处在其无效位置中。
此外,可以设置倾斜定向的调节装置来代替水平的和垂直的段调节装置。
在图12,13及14中表示出对于一个只在部分高度上绕线的绕组铁心的磁通密度B的仿真计算。
图12局部地表示出一个模拟的绕组铁心90和一个位于其上的、通过一个空气隙92与该绕组铁心90分开(离开)的永久磁铁94以及在该局部中的磁通密度B的磁力线96。在该图中所使用的灰度值表示了磁通密度B的数值。数字0和5表示空气隙中的位置,如在图13的曲线图中在横坐标上所绘出的。
在图13中表示出一个曲线图,其中表示出不同自由高度的绕组铁心90的空气隙92(见图12中的数字0和5)中的位置上的磁通密度B(单位:特斯拉)。这里,绕组铁心的自由高度应理解为绕组铁心的未绕制线圈的段。可清楚地看到,绕组铁心的变化的(见不同表示的曲线)、仅仅局部的绕线只对磁通密度B有小的影响。磁通密度在气隙区域的约3/5上(0至3)基本恒定。
在图14中表示出一个曲线图,其中表示出平均相对磁通密度(单位:特斯拉)与填充系数(单位:%)的关系。这里,应将填充系数理解为绕组铁心的绕线高度占绕组铁心整个高度的百分比量。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平均相对磁通密度随着填充系数的增大而趋近于100%,从填充系数大约为25%起达到90%以上并且在填充系数约为50%时就已达到最大磁通的约100%。

Claims (11)

1.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具有:
一个导向装置(12),它具有至少一个转辙器(18),
至少一个可沿该导向装置(12)运动的动子(14),及
一个电气直线驱动装置(36),它具有一个包括绕组铁心(60)的初级部分(34)和一个包括动子(14)的次级部分(38),
其特征在于:
在转辙器(18)区域中,为了构成一个用于该导向装置(12)的至少一个导向段(30,300A,302B,400,402)的凹处(62),至少一个绕组铁心(600,602)具有一个比转辙器(18)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60)的高度(H)更小的高度(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绕组铁心(60,600,602)相对于转辙器(18)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60)的高度(H)只在一个下部段(H′,H″)中设有绕组(6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绕组铁心(60,600,602)相对于转辙器(18)区域之外的绕组铁心(60)的高度(H)只在一个小于该高度(H)的约75%或50%、尤其小于该高度(H)的约40%或30%或25%的下部段(H′,H″)中设有绕组(60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向段(30,400,402)位置固定地设置在该凹处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向段(30,300A,300B,302A,302B,304,310)可至少部分地运动到凹处(62)中或凹处(62)上、尤其是可直线运动或可摆动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向段(30,300A,300B,302A,302B,304,310)可在一个无效位置与一个有效位置之间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另一导向段(30,300A,300B,302A,302B,304,310)可在该有效位置与另一个无效位置之间运动。
8.承印材料处理机,尤其是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传送系统。
9.用于制造一种电气直线驱动装置的初级部分的方法,其中,该初级部分(34)的多个绕组铁心(60,600,602)设置有绕组(608),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绕组铁心(60,600,602)相对于其高度(H)只在一个下部段(H′,H″)中设置有绕组(608),并且,至少一个绕组铁心(600,602)被制造得具有较小的高度(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绕组铁心(60)相对于其高度(H)只在一个小于该高度(H)的约75%或50%、尤其小于该高度(H)的约40%或30%或25%的下部段(H′,H″)中设置了绕组(608)。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绕组铁心(600,602)的较小的高度(H′)通过切削、尤其是铣削或磨削进行制造,或者通过无切削、尤其是冲压进行制造。
CNB2004100899860A 2003-11-05 2004-10-28 承印材料处理机、其中的传送系统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4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51619.0 2003-11-05
DE2003151619 DE10351619A1 (de) 2003-11-05 2003-11-05 Transportsystem in einer Bedruckstoff verarbeitenden 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3736A true CN1613736A (zh) 2005-05-11
CN100503400C CN100503400C (zh) 2009-06-24

Family

ID=3442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998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400C (zh) 2003-11-05 2004-10-28 承印材料处理机、其中的传送系统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529639B1 (zh)
JP (1) JP4587285B2 (zh)
CN (1) CN100503400C (zh)
DE (1) DE10351619A1 (zh)
RU (1) RU20041321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6101B (zh) * 2008-07-04 2012-06-13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承印物的分段的输送系统的至少两个桥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219B (zh) 2005-12-23 2011-04-2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修正承印材料侧向位置的方法和装置、输送系统和加工机器
EP2049344B1 (de) 2006-07-26 2015-09-30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Buchbindemaschine
DE102007014876B4 (de) * 2007-03-26 2010-04-08 Kba-Metronic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system
DE102013009812A1 (de) 2012-06-15 2013-12-1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as indirekte Bedrucken von Drucksubstraten
US12103402B2 (en) 2022-09-14 2024-10-0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rection of a vehicle in an independent car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763A (ja) * 1982-07-02 1984-01-13 Toshiba Corp 超電導磁気浮上式鉄道用分岐装置
JPS59122601A (ja) * 1982-12-29 1984-07-16 株式会社 富士電機総合研究所 吸引力形磁気浮上車の軌道分岐装置
DE3338199A1 (de) * 1983-10-20 1985-05-09 Götz Dipl.-Phys. 8136 Percha Heidelberg Transporteinrichtung nach art einer foerderbandeinrichtung
JPS60204250A (ja) * 1984-03-26 1985-10-15 Toshiba Corp 搬送装置
JPS61202505U (zh) * 1985-06-05 1986-12-19
JPS62200666U (zh) * 1986-06-11 1987-12-21
JPS63101241A (ja) * 1986-10-20 1988-05-06 Hitachi Ltd 媒体搬送装置
JPS63172439A (ja) * 1987-01-09 1988-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ウエ−ハ移送装置
JPS6449238A (en) * 1987-08-19 1989-02-23 Fuji Electric Co Ltd Transfer equipment
NL8902586A (nl) * 1989-10-19 1991-05-16 Vanderlande Ind Nederland Transportinrichting.
JPH03293222A (ja) * 1990-04-06 1991-12-24 Fujitsu Ltd 搬送装置
JP3068287B2 (ja) * 1991-11-21 2000-07-24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鉄道の分岐装置
DE4311863C1 (de) * 1993-04-10 1994-08-04 Robert Ecker Kurvenbandförderer mit Faltengurt
DE59701523D1 (de) * 1996-05-29 2000-05-3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Bogentransportsystem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WO1997045267A1 (de) * 1996-05-29 1997-12-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Bogentransportsystem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9621507C1 (de) * 1996-05-29 1997-09-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Bahneinzu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ahnförmiges Material verarbeitende 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5947361A (en) * 1996-07-25 1999-09-07 Emo Elektromotorenwerk Kamenz Gmbh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fabrics and web-shaped material with an electric drive device
JP2002320373A (ja) * 2001-04-18 2002-10-31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リニアモー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6101B (zh) * 2008-07-04 2012-06-13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承印物的分段的输送系统的至少两个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87285B2 (ja) 2010-11-24
CN100503400C (zh) 2009-06-24
JP2005139002A (ja) 2005-06-02
EP1529639B1 (de) 2012-08-08
EP1529639A1 (de) 2005-05-11
RU2004132145A (ru) 2006-04-10
DE10351619A1 (de) 200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835C (zh)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纸张输送系统
CN1071264C (zh) 有静电保持基层的精确定位对准的印刷设备等的输送系统
JP2008285327A (ja) 被印刷物の位置を横方向で修正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39643A (zh) 精确的数字定位系统
JP5334709B2 (ja) 被印刷物のための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搬送系の少なくとも2つのブリッジを個別化する方法
CN1613736A (zh) 承印材料处理机中的传送系统
PT1159216E (pt) Guia-fios para aduzir de traves um fio a uma bobina de enrolar com accionamento rotativo
CN209170750U (zh) 一种飞行接驳台
EP0829887A3 (en) Magnetic actuator with long travel in one direction
CN105293133B (zh) 一种卷料的输送跳转装置
KR100363898B1 (ko) 표면실장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314141A (zh)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507324B2 (ja) リニアスライダ
CN1830742A (zh) 柔性印刷基板的运送装置
CN110406256B (zh)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CN1253303C (zh) 单张工件的冲切组件及折迭组件
CN100519186C (zh) 用于加工由承印物制成的页张的机器
CN102664100A (zh) 一种绕线机的上下料机构
CN113665227B (zh) 印刷机以及定磁机构
CN110775317A (zh) 一种电池纸盒盖自动覆膜机
CN105752674A (zh) 一种分料装置
WO2007134566A3 (de) Schrittmotor mit einem beweglichen, unterschiedliche reluktanz aufweisendem sekundärteil
CN207361360U (zh) 带导条的磁性皮带传送机
US7287749B2 (en) Transport system in a machine that processes printing material
CN207434754U (zh) 一种大口径绝缘架空电缆收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5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5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