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1890A - 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81890A CN1581890A CNA2004100556841A CN200410055684A CN1581890A CN 1581890 A CN1581890 A CN 1581890A CN A2004100556841 A CNA2004100556841 A CN A2004100556841A CN 200410055684 A CN200410055684 A CN 200410055684A CN 1581890 A CN1581890 A CN 1581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pper
- mobile terminal
- housing
- guide
-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18—The hinge comprising input and/or output user interface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其包括形成在移动终端一侧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个通孔,形成在该壳体的通孔处的相机主体,该相机主体在该壳体的轴向是可移动的,并具有相机模块;以及形成在壳体通孔内的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该相机主体沿该壳体轴向的运动。该图像拾取装置能够使相机模块的镜头从该壳体中伸出并使其缩回壳体中,从而使镜头免受外部污染和撞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具有这样一种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该装置能够从壳体伸出镜头并将镜头缩回壳体中,从而保护镜头免受外部污染和撞击。
背景技术
图1示出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相关移动终端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移动终端1包括具有主印刷电路板(PCB)和信息输入单元11的主体10,具有显示单元21的折叠体20,用于绕主体10转动该折叠体20的铰链单元30,以及安装在该铰链单元30侧面的图像拾取单元40。
主体10和折叠体2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电连接。折叠体2和图像拾取单元40也可以相互电连接。
铰链单元30包括与主体10一体构成的第一铰接件31,与主体10一体构成并与第一铰接件31间隔开的第二铰接件33,与折叠体20一体构成并同轴地安装在第一铰接件31和第二铰接件33之间的第三铰接件35,以及分别插入通过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铰接件31、33、35的铰接销(未示出)。
铰链单元30使折叠体20能够以旋转轴线(a-a)为中心绕主体10枢转。
安装在铰链单元30一侧的图像拾取装置40包括具有镜头41的相机模块和在其内安放该相机模块的相机壳体43。镜头孔45形成在相机壳体43的侧面。镜头41通过该镜头孔45露出。相机壳体43和安装在其内的相机模块一体地一起运动。
与主体10内的主PCB连接的连接单元(未示出)设置在相机模块的侧面。连接单元安装成穿过第一铰接件31并通过FPCB连接于主PCB。即FPCB的一端连接于主PCB,而FPCB的另一端缠绕地连接于相机模块的连接单元。
旋钮47形成在相机模块40的外侧端部,以便在拍摄时控制镜头41的角度。
操作如上所述构造的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特别是操作图像拾取装置的方法描述如下。
当使用者想用图像拾取装置40对物体进行拍照时,使用者操纵旋钮47以沿着物体所在方向转动相机壳体43。然后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单元上的物体图像的同时进行拍照。
但是,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具有下列问题。
首先,由于安装在铰链单元一侧的相关技术的图像拾取装置的镜头总是露在外面,镜头能够被灰尘或其他种类的污染物所污染。因此拍照图像的质量降低。
另外,由于露在外面的镜头容易受到外部碰撞的撞击,镜头极易受到永久性损坏。
还有,由于在受移动终端部件,例如,被主体或折叠体妨碍的图像拾取装置旋转角度内的区域形成死区,图像拾取装置的可见区域受到限制。因此,在图像拾取装置转动以搜寻物体时,如果物体位于该死区内,则物体的视野被挡住。可选地,为了避免死区,图像拾取装置的转动角度可以不必要地受到限制。因此,图像拾取装置的结构根据相机模块的安装被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其镜头能够从壳体伸出并且能够缩回壳中,从而保护镜头免受外部污染和撞击。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一种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其包括形成在移动终端一侧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个通孔,形成在该壳体的通孔处的相机主体,该相机主体在壳体的轴向是可移动的,并具有相机模块,以及形成在壳体通孔内的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该相机主体沿该壳体轴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该调节装置能够使相机主体从该壳体中伸出并缩回到该壳体中,其中该相机主体的相机模块包括能够从该壳体中伸出并缩回到该壳体中的镜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调节装置包括沿该相机主体的圆周形成的凸轮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体的止挡件,形成在该壳体通孔内圆周表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具有用于引导该止挡件的运动的导向凸轮,以及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偏置件,用于沿壳体的轴向对该止挡件施加力,其中,该凸轮体包括与该止挡件啮合的多个锯齿,该止挡件与该锯齿一起转动,该导向凸轮引导该止挡件,用于将该相机主体的镜头定位在该壳体里面,并用于将该相机主体的镜头定位在该壳体外面,并且该偏置件对该止挡件施加力,以便该镜头伸出壳体外面。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该止挡件包括形成在其边缘凸缘部分,和至少一个形成在该凸缘部分外圆周表面的凸起,用于与该凸轮体的锯齿啮合,以便与锯齿一起转动该止挡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该导向件的导向凸轮包括沿该导向件的圆周形成的多个导向槽,用于沿着该导向件的轴向引导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形成在该多个导向槽的内端的第一定位部分,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能够被设置在其内,以便该相机主体的镜头被定位在该壳体的外面,以及形成在多个导向槽之间的多个凸轮部分,该凸轮部分具有第二定位部分,以便只要镜头被定位在壳体的里面时,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能够被设置在其内,该凸轮部分引导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进入导向槽和第二定位部分的其中一个中。
应当明白,对本发明的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意在对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透视图,示出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
图2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
图3是分解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
图4是部分地切去的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安装在壳体内的图像拾取装置的镜头。
图5是部分地切去的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从该壳体中露出的图像拾取装置的镜头。
图6和图7是部分地切去的图像拾取装置的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于使镜头从壳体中露出的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
图8是部分地切去的图像拾取装置的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其镜头能够从壳体中伸出并且能够缩回壳体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600包括具有主印刷电路板(PCB)和信息输入单元110的主体100,具有显示单元210的折叠体200,以可转动方式将折叠体200连接于主体100的铰链单元300,以及安装在该铰链单元300一侧的图像拾取单元400。
该主体100和折叠体20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电连接。该主体100和图像拾取装置400也可以相互电连接。
该铰链单元300包括与该主体100一体构成的第一铰接件310,与该主体100一体构成并与第一铰接件310间隔开的第二铰接件330,与该折叠体200一体构成并同轴地安装在第一铰接件310和第二铰接件330之间的第三铰接件350,和分别插入通过第一铰接件310、第二铰接件330和第三铰接件350的铰接销(未示出)。因此,铰链单元300使折叠体200能够以旋转轴线(b-b)为中心绕主体100枢转。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图像拾取装置400。
如图3-5所示,图像拾取装置400包括形成在移动终端600一侧的壳体410。优选地,该壳体410沿旋转轴线(b-b)同轴地安装在铰链单元300的一侧,并且在其内具有沿纵向延伸具有一定直径的通孔。该图像拾取装置400还包括形成在该通孔内以便沿该壳体410的轴向移动的相机主体420,该主体420具有设置在其内的相机模块424,该相机模块424具有镜头423。该装置400还包括形成在该通孔内的调节装置500,用于控制该相机主体420沿该壳体轴向的运动。优选地,该调节装置能够使相机壳体420可选择地从壳体410中伸出和缩回到壳体中。
旋钮426形成在该相机壳体420的外端部,用于在拍照时调节镜头423的角度。
当不进行拍照时,镜头423通常与调节装置500一起放置在壳体410内。当进行拍照时,镜头423从壳体410中向外伸出。
该调节装置500包括沿该相机主体420的圆周形成的凸轮体440,以可旋转方式与该凸轮体440连接的止挡件450,形成在壳体通孔内圆周表面的导向件460,该导向件460具有导向凸轮465,用于引导止挡件450的运动,以及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偏置件470,用于沿壳体410的轴向对止挡件450施加力。优选地,该凸轮体440包括多个用于与止挡件450啮合的锯齿441。啮合时,止挡件450与锯齿441一起转动。该导向凸轮465引导止挡件450,用于将镜头423定位在壳体410的里面或外面。该偏置件470对止挡件450施加力,以使镜头423伸到壳体外面。优选地,该偏置件470是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弹簧,它沿轴向对止挡件450施加力以便向壳体外面推动止挡件450。
下面将描述调节装置500的结构。优选地,该凸轮体440为圆柱形并沿相机主体420的圆周形成。该锯齿441形成在凸轮体440的端部并具有三角形形状。止挡件450的一部分沿凸轮体440的轴向以可旋转方式插入凸轮体440中,以控制相机主体420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止挡件450为圆柱形形状并包括形成在其边缘的凸缘部分451。至少一个凸起452形成在该凸缘部分451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与凸轮体440的锯齿441啮合,以与锯齿441一起转动止挡件450。值得注意的是,止挡件450根据需要能够修改成各种形式而不是限于圆柱形形状。
至少一个或多个凸起452优选沿凸缘部分451的外圆周表面以等间隔形成。该凸起452可分开制造然后安装在止挡件450上,并且也可以修改成各种形式。此外,每个凸起452可以具有楔形端部,以便它能够沿锯齿441的斜面441a和441b以及凹部441c移动,如图6所示。
该导向件460优选为圆柱形形状,并具有沿壳体410的轴向形成在其内的通孔,以便止挡件450能够沿该导向件460的轴向移动。导向块460也可以与壳体410一体地形成在该壳体410的通孔的内圆周表面。
该导向件460的导向凸轮465包括沿导向件460的圆周形成的多个导向槽461,用于沿该导向件460的轴向引导止挡件450上的至少一个凸起452,形成在多个导向槽461内端的第一定位部分,当相机主体420被定位在壳体410的外面时,使得止挡件450的至少一个凸起452被设置在其内,以及形成在多个导向槽461之间的多个凸轮部分463,该凸轮部分463具有第二定位部分463a,使得只要镜头423被定位在壳体410的里面,止挡件450的至少一个凸起452可以设置在其内,凸轮部分463引导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452进入导向槽461或进入第二定位部分463a。
优选地,多个导向槽461以平行于导向件460轴向的等间隔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就是,导向槽461可以形成螺旋形式并且可以修改成其他各种形式,只要它能够在导向件460的轴向引导至少一个凸起452。
优选地,多个凸轮部分463分别具有一对锯齿,该锯齿具有沿一定方向倾斜的斜面和该对锯齿之间的凹部。该凹部对应于第二定位部分463a,当镜头423被定位在壳体410里面时,止挡件450的至少一个凸起452设置在其内。
每个凸轮部分463的一对锯齿的斜面包括从导向槽461的侧壁延伸的外斜面463b,用于将止挡件450的至少一个凸起452引导到导向槽461,和一个内斜面463c,用于将止挡件450的至少一个凸起452引导到第二定位部分463a。
正如前面所述。偏置件470优选为形成在壳体410内侧的弹簧470并且对止挡件450施加一轴向力,以将止挡件推向壳体410的外侧。优选地,弹簧的第一端牢固地连接在止挡件450的凸缘部分451的端部,而弹簧的第二端牢固地连接形成在壳体410内的台阶部分412。
如图6至图9所示,下面将描述在调节装置500的元件中的相互运行的状态。
优选地,当止挡件450的凸起452在导向槽461中沿压缩该偏置件470的方向运动时,该凸起462由导向槽461的两侧壁支撑。因此,止挡件450在圆周方向不相对于凸轮体440产生相对运动。即,凸起452端部的斜面452a与定位在导向槽461中的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斜面441a(以下成为“第一斜面”)的一部分接触,凸起452在导向件460的轴向沿着导向槽461的两侧壁运动。
当凸起452从导向槽461释放时,它们沿第一斜面441a移动到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凹部441c。同时,当由于偏置件470的恢复力凸轮体440沿壳体410的轴向移动时,凸起452被引导到凸轮部分463的内斜面463a,并且安装在第二定位部分463b,凸轮部分463的凹部。
当凸起452安装在第二定位部分463b时,如果凸轮体440沿壳体410的轴向移动,同时对偏置件470施加一压缩力,凸起452沿从第二定位部分463b延伸的内垂直壁463d移动,如图9所示。当凸起452从该内垂直壁463d释放时,凸起452的斜面452a沿着斜面该441b(以下称之为“第二斜面”)移动到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凹部441c,其与凸起452的斜面452a在第二定位部分463b接触。
这时,凸轮体440由于偏置件470的恢复力沿壳体410的轴向移动,凸起452被引导到凸轮部分463的外斜面463b。该凸起然后在壳体410的轴向沿导向槽461移动,并安装在第一定位部分462。
根据本发明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如下。
当使用者想要用图像拾取装置拍照一个物体时,使用这可以按压在壳体410外面的相机主体420的露出的一侧。这时,凸轮体440在压缩偏置件470的同时沿壳体的向内方向移动。同时,与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第二斜面441b接触的止挡件450的凸起452沿导向件460的凸轮部分463的垂直内壁463d移动。当凸起452从垂直内壁463d释放时,止挡件450的凸起452沿第二斜面441b移动到锯齿441的凹部441c。这时,使用者松开施加在相机主体420侧面的垂直力。然后由于偏置件470施加于止挡件450的恢复力,止挡件450的凸起452沿着凸轮部分463的外斜面463b移动到导向槽461,结果,凸起452安装在第一定位部分462。这时,相机主体420的镜头423向壳体410的外面伸出。
使用者可以捏住形成相机主体420一侧的旋钮426,转动相机主体420使镜头423对准物体,并且在观察折叠体200上的显示单元210上的图像的同时拍摄该物体。
在拍照之后,为了将镜头423缩回到壳体410中,使用者可以按压露在壳体410外面的相机主体420的露出一侧。然后,对偏置件470施加一压力,并且凸轮体440沿着壳体410的向内的方向移动。这时,止挡件450的凸起452以与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第一斜面441a接触的状态在壳体410的轴向沿着导向槽461移动离开第一定位部分462。当凸起452从导向槽461释放时,凸起452沿着第一斜面441a移动到凸轮体440的锯齿441的凹面441c。这时,使用者松开施加在相机主体420侧面的垂直力。然后,由于偏置件470施加在止挡件450上恢复力,凸起452沿着凸轮部分463的内斜面463c移动到第二定位部分463b并安装在其上。这时,相机主体420的镜头423稳定地定位在壳体410的里面。
如已经描述的,本发明的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首先,移动终端的镜头能够可选择地安装在相机壳体的外面或里面,所以能够防止被污染和损坏。
第二,当图像拾取装置转动以搜寻物体时,由于镜头从壳体中伸出,没有被主体和折叠体挡住的死区。因此,对于转动角度没有限制,并且因此使用者能够很方便地拍照物体而没有妨碍。
第三,由于仅仅通过沿轴向按压相机主体镜头很容易从相机壳体中伸出或安装在相机壳体内,很对用者很方便,提高了使用者的满意程度。
由于本发明可以以多种防止实施而不脱离其精神实质和主要特征,也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被前面说明的任何细节所限制,而应当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广义地解释,因此,属于权利要求边界和范围内变化和修改,或这种边界和范围的等同物都意味着被权利要求所包含。
Claims (20)
1.一种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其包括:
形成在移动终端一侧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个通孔;
形成在该壳体的通孔处的相机主体,该相机主体在该壳体的轴向是可移动的,并具有相机模块;以及
形成在壳体通孔内的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该相机主体沿该壳体轴向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其中,该调节装置使该相机主体能够从该壳体伸出并缩回到该壳体。
3.如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其中,该相机模块包括能够从该壳体伸出并缩回到该壳体的镜头。
4.如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其中,该调节装置包括:
沿着该相机主体的圆周形成的凸轮体;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凸轮体的止挡件;
形成在该壳体通孔的内圆周表面的导向件,该导向件具有用于引导该止挡件的运动的导向凸轮;以及
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偏置件,用于沿着该壳体的轴向对该止挡件施加力。
5.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
该凸轮体包括与该止挡件啮合的多个锯齿;
该止挡件与锯齿一起转动;
该导向凸轮引导该止挡件,用于将该相机主体的镜头定位在该壳体里面,并用于将该相机主体的镜头定位在该壳体外面;以及
该偏置件对该止挡件施加力,以便该镜头伸出壳体外面。
6.如权利要求5的移动终端,其中,该锯齿具有三角形形状。
7.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凸轮体具有圆柱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止挡件的一部分沿着该凸轮体的轴向被插入该凸轮体中,以控制该凸轮体的轴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5的移动终端,其中,该止挡件包括:
形成在止挡件边缘凸缘部分;和
形成在该凸缘部分外圆周表面的至少一个凸起,用于与凸轮体的锯齿啮合,以便与锯齿件一起转动该止挡件。
10.如权利要求9的移动终端,其中,多个凸起沿该凸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以等间隔行成。
11.如权利要求9的移动终端,其中,该至少一个凸起具有楔形端部,以便其能够沿该锯齿的斜面移动。
12.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导向件包括在其内的通孔,用于沿该导向件的轴向移动该止挡件。
13.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导向件在该壳体通孔的内圆周处与该壳体一体地构成。
14.如权利要求9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导向件的导向凸轮包括:
沿该导向件的圆周形成的多个导向槽,用于沿着该导向件的轴向引导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
形成在多个导向槽的内端的第一定位部分,以便当该相机主体的镜头被定位在该壳体的外面时,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能够被设置在其内;以及
形成在该多个导向槽之间的多个凸轮部分,该凸轮部分具有第二定位部分,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能够被设置在其内,以便该镜头被定位在该壳体的里面,该凸轮部分引导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进入该导向槽和该第二定位部分的其中一个中。
15.如权利要求1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多个导向槽以等间隔在该导向件的轴向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4的移动终端,其中,每个凸轮部分具有多个锯齿,该锯齿具有沿一定方向倾斜的斜面。
17.如权利要求16的移动终端,其中,每个第二定位部分包括在多个锯齿之间的凹部。
18.如权利要求16的移动终端,其中,每个凸轮部分的斜面包括:
从该导向槽延伸的外斜面,用于将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引导到该导向槽;和
从该第二定位部分延伸的内斜面,用于将该止挡件的至少一个凸起引导到该第二定位部分。
19.如权利要求4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偏置件包括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弹簧,用于沿轴向对该止挡件施加力,以便向该装置外面推动该止挡件。
20.如权利要求19的移动终端,其中,该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该止挡件的凸缘部分的一个端部,而该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于形成在该壳体内的台阶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30053149A KR100739564B1 (ko) | 2003-07-31 | 2003-07-31 | 카메라가 장착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KR53149/2003 | 2003-07-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81890A true CN1581890A (zh) | 2005-02-16 |
CN100435537C CN100435537C (zh) | 2008-11-19 |
Family
ID=3410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17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908C (zh) | 2003-07-31 | 2004-03-24 | 安装有相机的移动通信终端 |
CNB20041005568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537C (zh) | 2003-07-31 | 2004-08-02 | 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17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908C (zh) | 2003-07-31 | 2004-03-24 | 安装有相机的移动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28886B2 (zh) |
JP (1) | JP2005057765A (zh) |
KR (1) | KR100739564B1 (zh) |
CN (2) | CN100429908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93099A (zh) * | 2017-11-07 | 2018-05-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跌落保护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08989493A (zh) * | 2018-06-12 | 2018-1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滑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控制组件、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138894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43404B2 (en) * | 2003-10-17 | 2008-10-28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controll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program |
TWM250024U (en) * | 2003-11-07 | 2004-11-11 | Fih Co Ltd | Hinge assembly |
KR100604323B1 (ko) * | 2004-08-28 | 2006-07-24 |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 내장형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폰 |
WO2006103595A2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otary camera unit |
KR100728926B1 (ko) * | 2006-03-20 | 2007-06-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3축 힌지 구조를 갖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
JP5006576B2 (ja) * | 2006-05-26 | 2012-08-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レンズ鏡胴、このレンズ鏡胴を用いた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及び、画像入力装置 |
US8477505B2 (en) * | 2009-09-29 | 2013-07-02 | Netgear, Inc. | Peripheral device with limited relative angular movement |
US9042846B2 (en) | 2013-02-27 | 2015-05-26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Portable radio having accessory interface |
JP6362477B2 (ja) * | 2014-08-27 | 2018-07-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USD816666S1 (en) | 2015-10-30 | 2018-05-01 | Lenovo (Beijing) Co., Ltd. | Tablet computer |
US11523034B2 (en) | 2016-02-10 | 2022-12-0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maging apparatus |
US10165162B2 (en) | 2016-06-27 | 2018-12-2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Electromagnetic camera device |
US10317779B2 (en) | 2016-08-16 | 2019-06-1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maging apparatus |
CN108012052A (zh) * | 2017-11-07 | 2018-05-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KR102096465B1 (ko) * | 2019-01-11 | 2020-04-02 | 충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이동 단말기 |
CN115507264B (zh) * | 2022-09-30 | 2025-02-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718027U1 (de) * | 1986-05-12 | 1992-10-15 | Asahi Kogaku Kogyo K.K., Tokio/Tokyo | Zentralverschlusskamera mit variooptik |
JPS63313435A (ja) * | 1987-06-16 | 1988-12-21 | Nakagaw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回転スイッチ装置 |
JPH072235Y2 (ja) * | 1989-07-28 | 1995-01-25 | セーラー万年筆株式会社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JPH1075287A (ja) | 1996-08-30 | 1998-03-17 |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 携帯テレビ電話 |
US7046287B2 (en) * | 1999-12-24 | 2006-05-16 | Nec Corporatio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camera |
JP3530952B2 (ja) * | 2000-12-19 | 2004-05-24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2002218292A (ja) | 2001-01-15 | 2002-08-02 | Sharp Corp | カメラ機能付き移動体情報通信端末 |
JP2002262164A (ja) * | 2001-02-27 | 2002-09-13 | Minolta Co Ltd | 撮影機能付電子機器 |
JP2002281142A (ja) | 2001-03-19 | 2002-09-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メラ機能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
JP3483144B2 (ja) | 2001-05-31 | 2004-01-0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
JP2003018276A (ja) * | 2001-07-04 | 2003-01-17 | Toshiba Corp | 携帯通信端末 |
CN2504860Y (zh) * | 2001-09-30 | 2002-08-07 | 秦建忠 | 一种移动电话 |
JP2003163824A (ja) * | 2001-11-28 | 2003-06-06 | Minolta Co Ltd | カメラ付き折畳式携帯機器 |
JP2003188968A (ja) | 2001-12-14 | 2003-07-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
KR20030050046A (ko) | 2001-12-18 | 2003-06-25 | 주식회사 매직아이 |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장치 |
KR20030057080A (ko) | 2001-12-28 | 2003-07-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의 카메라 장치 |
KR100488425B1 (ko) | 2002-05-03 | 2005-05-11 |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 휴대폰의 카메라 내장 및 외장 겸용장치 |
KR100455776B1 (ko) * | 2002-11-18 | 2004-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메라를 가진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JP4188867B2 (ja) * | 2003-04-14 | 2008-12-03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回転型カメラレンズハウジングを備える携帯用端末機 |
US7210629B2 (en) * | 2003-06-05 | 2007-05-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03
- 2003-07-31 KR KR1020030053149A patent/KR10073956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3-24 CN CNB2004100317215A patent/CN10042990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29 US US10/903,036 patent/US752888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30 JP JP2004224308A patent/JP2005057765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8-02 CN CNB2004100556841A patent/CN10043553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93099A (zh) * | 2017-11-07 | 2018-05-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跌落保护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10138894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8989493A (zh) * | 2018-06-12 | 2018-1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滑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控制组件、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8989493B (zh) * | 2018-06-12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滑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控制组件、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29908C (zh) | 2008-10-29 |
KR100739564B1 (ko) | 2007-07-16 |
CN100435537C (zh) | 2008-11-19 |
US20050026659A1 (en) | 2005-02-03 |
KR20050014496A (ko) | 2005-02-07 |
JP2005057765A (ja) | 2005-03-03 |
CN1581885A (zh) | 2005-02-16 |
US7528886B2 (en) | 2009-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81890A (zh) | 具有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终端 | |
CN1215693C (zh) | 带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设备 | |
CN1290317C (zh) | 带有一个具有旋转功能的照相机的信息终端设备 | |
CN1829426A (zh) | 用于旋转移动终端的摄像镜头模块的设备 | |
KR100770866B1 (ko) | 자동 초점조절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 |
CN1284357C (zh) | 视频摄放设备的摄像机支撑结构 | |
EP1632800A1 (en) | Retractable Lens Camera | |
CN1363051A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759590A (zh) | 移动终端 | |
US7787198B1 (en) | Lens barrel assembly | |
CN1246733C (zh) | 照相机镜头盖组件 | |
US7632024B2 (en) | Retractable lens and swingable lens retracting device thereof | |
CN1855945A (zh) | 移动通信设备的照相机组件 | |
CN1622557A (zh) | 移动通信设备 | |
CN1690756A (zh) | 伸缩式镜筒与成像设备 | |
CN1881065A (zh)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照相机镜头组件 | |
JP4178538B2 (ja) | 固体撮像素子ユニット保持装置 | |
JP2006338026A (ja) | マクロ機能付き携帯端末機用レンズ組立体 | |
CN1848543A (zh) | 尺寸减小的连接器 | |
CN1277138C (zh) | 镜头移动机构、摄像单元以及电子机器 | |
US7420753B2 (en) | Rotatable lens set | |
TWM354076U (en) | Lens barrel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 |
CN1128385C (zh) | 照相机 | |
JP4241085B2 (ja) | 携帯端末機器 | |
JP2005167815A (ja) | 撮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