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471767A - 简化的质量指示位测试过程 - Google Patents

简化的质量指示位测试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1767A
CN1471767A CNA018172954A CN01817295A CN1471767A CN 1471767 A CN1471767 A CN 1471767A CN A018172954 A CNA018172954 A CN A018172954A CN 01817295 A CN01817295 A CN 01817295A CN 1471767 A CN1471767 A CN 1471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ate
quality indicator
indicator bit
sign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172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1767B (zh
Inventor
陈道
�������������
V·R·布特萨姆优
L·爱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471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1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471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176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一种方法和装置提供了质量指示位的工作行为的有效测试。该方法和伴随的装置包括:配置接收机来期望以全数据速率接收通信信道,以及把信号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该信号以不同于所述全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传送通信信道,并且处在用来以全数据速率进行接收的功率电平上。因此,接收机未能以全数据速率接收通信信道。接收机处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噪比被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值根据已确定的信噪比而被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已确定的值被传递到发射机。

Description

简化的质量指示位测试过程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00年10月11日在美国专利局公开的、被授予专利申请号60/239775的临时申请的正规申请。
背景
被揭示的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
背景:
由电信行业协会(TIA)公开的各种标准中已揭示并描述了根据CDMA技术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悉这样的标准。在若干其它标准中,这样的标准以TIA/EIA/IS-2000、TIA/EIA/95A/B和WCDMA著称。可以通过访问国际互联网地址: http://www.cdg.org或者通过写信给TIA,Standards andTechnology Department,2500 Wilson Boulevard,Arlington,VA 22201,UnitedStates of America来获得这些标准的副本。一般被称为WCDMA规范的规范可以通过联系3GPP Support Office,650 Route des Lucioles-Sophia Antipolis,Valbonne-France来获得。一个这样标准的一部分适合对以每个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内运行的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各种所揭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这样标准的一部分中的简化和详细的质量指示位(QIB)测试程序。
为了这个目的及其它目的,需要一种改进了的通信系统。
摘要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一种方法和装置提供了质量指示位的操作行为的有效测试。该方法和伴随的装置包括:配置接收机以期望在全数据速率下接收通信信道,以及把信号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该信号是传播处在除全数据速率外的数据速率下和处于以全数据速率进行接收的功率电平下的通信信道。随后,接收机未能以全数据速率接收该通信信道。接收机处的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噪比被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值根据已确定的信噪比而被确定。已确定的质量指示位的值被传递到发射机。
附图的简要描述
通过下面提出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符号具有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说明了能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操作的通信系统;
图2说明了能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操作的通信系统接收机,用于在移动站和基站内的操作;以及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来控制移动站和基站间的通信信道的功率电平的流程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一般来说,一种新颖并改进了的方法及伴随的装置提供了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内有效的性能测试过程。在数字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环境中提出这里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在这种环境中的使用是有利的,然而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以被结合在不同的环境或配置中。一般地,这里描述的各种系统可以用软件控制的处理器、集成电路或离散逻辑形成。本申请中贯穿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码元和码片方便地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另外,每个框图中示出的方块可以表示硬件或方法步骤。
图1说明了能根据任意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标准以及各种实施例进行操作的通信系统100的通用框图。一般地,通信系统100包括提供多个诸如移动站102-104的移动站之间以及移动站102-104和有线网络105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基站(BS)101。BS101可以包括若干元件,譬如移动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和射频收发机。为了简化不示出这样的元件。BS101也可以与其它基站(未示出)进行通信。BS101通过前向链路与每个移动站102-104进行通信。前向链路可以由从BS101发出的前向链路信号来保持。目标为若干移动站102-104的前向链路信号可以被相加来形成前向链路信号106。每个接收前向链路信号106的移动站102-104对该前向链路信号106进行解码以提取目标为其用户的信息。在接收端,接收机可以把接收到的目标为其它接收机的前向链路信号106的部分作为干扰对待。
移动站102-104通过相应的反向链路与BS101进行通信。每个反向链路由反向链路信号保持,譬如各个移动站102-104的反向链路信号107-109。BS101也通过前向链路把导频信道上预定义的一连串数据位发送到所有移动站以支持每个移动站对前向链路信号106的解码。每个移动站102-104可以把一个导频信道发送到BS101。移动站发出的导频信号可以被用来对由相同移动站发出的反向链路信号传播的信息进行解码。导频信道的使用和操作是众所周知的。每个移动站102-104和BS101中包括了用来通过前向和反向链路进行通信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图2说明了被用来处理CDMA信号的接收机200的框图。接收机200解调接收信号以提取由该接收信号传播的信息。接收(Rx)采样被存储在RAM204中。接收采样通过射频/中频(RF/IF)系统290和天线系统292产生。天线系统292接收RF信号,并且把该RF信号传递到RF/IF系统290。RF/IF系统290可以是任意常规的RF/IF接收机。接收到的RF信号被滤波、下变频并数字化以形成基带频率的RX采样。这些采样被提供给多路分解器(demux)202。Demux202的输出被提供给搜索器单元206和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被耦合到那里。组合器212把解码器214耦合到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可以是由软件控制的微处理器,并且可以被放置在相同的集成电路或独立的集成电路上。
在操作期间,接收采样被提供给demux202。Demux202把这些采样提供给搜索器单元206和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配置指元件208从而根据来自搜索器单元206的搜索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偏移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解调的结果被组合并被传递到解码器214。解码器214对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
一般对于搜索来说,搜索器206可以用导频信道的非相干解调来测试对应于各种发送源和多径的定时假设和相位偏移。由指元件208进行的解调可以通过诸如控制和话务信道的其它信道的相干解调来进行。搜索器206通过解调导频信道而提取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指元件208来解调其它信道。搜索器206和指元件208既可以提供导频信道搜索,也可以提供控制和话务信道的解调。解调和搜索过程可以在各种时间偏移处进行。解调结果可以在对在每个信道上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之前在组合器212中被组合。信道的去扩展的执行通过:在单个定时假设下把接收采样与PN序列和已分配的Walsh函数的复数共轭相乘,并且通常用积分和速放累加器电路(未示出)对产生的采样数字地进行滤波。这种技术通常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接收机200可被用于BS101和移动站102-104来分别对在反向和前向链路信号上的信息进行解码。BS101可以使用若干接收机200来对从若干移动站同时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
接收机200也可以通过相关处理来进行干扰抵消。接收采样从RAM204被读取后对于通过每个接收信号的相关处理被传递。相关处理可以共同被描述为搜索器206、指元件208和组合器212的操作。由于接收采样包含来自从多于一个发送源发出的信号的采样,所以可能对每个接收信号重复相关处理。每个接收信号的相关处理可以是唯一的,因为每个信号可能需要与在搜索器206、指元件208和组合器212的操作中发现的参数不同的相关参数。每个信号可能包括话务信道和导频信道。被分配给每个信号传播的话务信道和导频信道的PN序列可能不同。相关处理可能包括信道估计,它包括根据与导频信道相关的结果来估计信道衰落特性。信道估计信息被用来与话务信道进行相关。然后,每个话务信道被解码。
来自每个相关处理的结果可能通过解码器214中的解码处理。如果发送信道通过卷积编码处理被编码,则根据所用的卷积码来进行解码步骤214。如果发送信道通过turbo编码处理被编码,则根据所用的turbo码来进行解码步骤214。
每个信号可以被解码以提供足够关于是否为每个与数据的每个发送帧有关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产生传递指示的信息。通信系统中CRC的操作和使用是众所周知的。如果CRC被传递,则与被传递的CRC有关的信道的经解码的结果可以为了进一步的接收操作而被继续传递。质量指示位(QIB)也可以被用来指示信号质量。QIB可以在反向链路功率控制子信道上被传递以指示前向链路前向专用控制信道(DCCH)上的信号质量。当前向基本信道存在时,QIB被设置从而与擦除指示位所表示的相同。擦除指示位可以指示被擦除的信道帧和/或信道帧的非传输。
由BS101接收的信号可以被输入接收机200。天线系统292和RF/IF系统290接收来自移动站的信号以产生接收信号的采样。接收采样可以被存储在RAM204中。接收机200可以加入若干搜索器206、若干指元件208、若干组合器212和若干解码器214来同时对从不同的移动站接收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和解码处理。然而,只有一个天线系统292和RF/IF系统290是有必要的。
每次相关处理启动时,搜索器206和指元件208重新启动来确定导频信道的非相干解调以测试定时假设和相位偏移。搜索器206或者指元件208或者搜索器206和指元件208的组合可以确定每个接收信号的信号干扰比(S/I)。比率Eb/I可能与比率S/I意义相同。比率Eb/I是每单位数据码元或数据位的信号能量除以的量度。因此,S/I和Eb/I在某些方面可以互换。干扰(I)一般被定义为干扰的功率谱密度和热噪声。
为了控制干扰,系统控制从每个发送源发出的信号电平,或者控制通信链路的数据速率,或控制两者。一般地,每个MS确定支持话务信道和导频信道所需的反向链路功率电平。各种用来控制从通信系统中的MS发出的信号的功率电平的功率控制模式是已知的。每个MS的输出功率电平由开环和闭环这两个独立的控制回路来控制。开环功率控制基于每个MS保持与BS的适当的通信链路的需求。因此,与BS较近的的MS比离开较远的MS需要更少的功率。MS处的强接收信号表示MS和BS间较少的传播损耗,并且从而需要较弱的反向链路发送功率电平。在开环功率控制中,MS根据至少一个像导频、寻呼、同步和话务信道这样的接收信道的S/I的独立量度来设置反向链路的发送功率电平。MS可以在反向链路上的功率电平设置之前作出独立的测量。
图3说明了示例性闭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300。一旦通信系统100中的MS占有了前向控制话务信道,闭环功率控制方法300就开始工作。在由MS进行的最初访问企图之后,MS设置初始反向信道功率电平。反向链路上的初始功率电平设置接着在通过闭环功率电平控制300的通信链路期间被调节。闭环功率控制300以比开环控制快的响应时间工作。闭环功率控制300提供了对开环功率控制的校正。闭环功率控制300在话务信道通信链路期间与开环控制共同工作以提供具有大的动态范围的反向链路功率控制。
为了通过闭环300控制移动站的反向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BS101在步骤301处测量从移动站发出的反向链路信号的信号干扰比(S/I)。经测量的S/I在步骤302处与设置点S/I相比较。被测量的S/I可以以Eb/I的形式,Eb/I是比特能量与干扰的比率,从而设置点可以以相同的形式。移动站的设置点被选定。该设置点可以最初基于由移动站进行的开环功率设置。
如果经测量的S/I高于该设置点,在步骤303处,BS101命令移动站使其反向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下降一定量,例如1dB。当经测量的S/I高于该设置点时,这表示移动站正在以比保持足够的反向链路通信所需的信号功率电平高的信号功率电平在反向链路上发送。结果,移动站被命令降低其反向链路的信号功率电平以减少总的系统干扰。如果经测量的S/I低于该设置点,在步骤304处,BS101命令移动站使其反向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上升一定量,例如1dB。当经测量的S/I低于该设置点时,这表示移动站正在以比保持足够的反向链路通信所需的信号功率电平低的信号功率电平在反向链路上发送。作为增加功率电平的结果,移动站可能克服干扰电平并且提供足够的反向链路通信。
在步骤302-304处进行的操作可以被称作内部回路功率控制。内部回路功率控制把BS101处的反向链路(S/I)尽可能接近地保持在如设置点提供的其目标阈值。目标S/I基于为该移动站选择的设置点。上升或下降功率在一个时间帧期间可以被执行多次。一个时间帧可被分割成16个功率控制组。每个功率控制组包括若干数据码元。上升或下降功率命令每帧可被发送16次。在步骤301处,如果在步骤305处未接收到数据的一个帧,则功率控制回路300继续在下一个功率控制组期间测量反向链路信号的S/I。在从移动站接收到至少一个数据帧之前,该处理在步骤302-304处重复。
单个设置点或目标不可能对所有条件都是令人满意的。因此,步骤302处使用的设置点也可以根据期望的反向链路帧差错率而变化。如果已经在步骤305处接收到一个数据帧,则可以在步骤306处计算新的S/I设置点。该新的设置点称为移动站的新的S/I目标。该新的设置点可以基于包括帧差错率的若干因素。例如,如果帧差错率高于表示不可接收的帧差错率的预定电平,则设置点可以被提高到较高的电平。通过把设置点提高到较高的电平,移动站从而通过步骤302处的比较和步骤304处的上升功率命令来增加其反向链路发送功率电平。如果帧差错率低于表示高于可接收的帧差错率的预定电平,则设置点可以被降低到较低的电平。通过把设置点降低到较低的电平,移动站从而通过步骤302处的比较和步骤303处的下降功率命令来降低其反向链路发送功率电平。步骤305-306处执行的操作从步骤306返回步骤302以表示新的设置点,并且返回步骤301来测量新的帧的S/I,这些操作可以被视为外部回路操作。外部回路功率控制可以每帧命令一次,而闭环功率控制可以每功率控制组命令一次。一个帧和一个功率控制组可以分别是20和1.25毫秒的长度。
系统也可以使用前向链路功率控制方案来减少干扰。MS就有关话音和数据质量周期性地与BS通信。帧差错率和质量测量值通过功率测量报告消息被报告给BS。该消息包含间隔期间在前向链路上错误地接收到的帧的数量。前向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根据帧差错的数量被调节。由于这样的质量测量反馈基于帧差错率,所以这样的前向链路功率控制的模式大大慢于反向链路功率控制。为了快速响应,可以用反向链路擦除位来通知BS前一个帧有差错还是无差错地被接收。当作为控制前向链路功率电平的方法来监控消息或擦除位时,信道功率增益可被连续地调节。
为了数据的通信,在调节瞄准MS的有效的前向链路数据速率的同时,前向链路可以以固定的功率电平被发送到MS。当从总系统来看前向链路上的数据速率调节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干扰控制的形式。注意到前向链路功率控制一般用于控制一个覆盖范围内的干扰,和/或用于分享有限的通信资源。当反馈质量测量指示差的接收时,数据速率可能被降低而却保持功率电平恒定以克服干扰的效应。数据速率也可以被降低来允许其它移动站以较高的数据速率接收前向链路通信。
除了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方案之外,MS可以通过如标准所指定的编码信道的属性来调节输出功率电平。MS可以设置增强接入信道报头、增强接入信道数据、和与反向导频信道的输出电平相关的反向公共控制信道数据的输出功率。反向导频信道的输出功率电平是由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设置的。MS保持编码信道功率电平和反向导频信道功率电平之间的功率电平比率。该比率可以由编码信道所用的数据速率来定义。一般地,一个运算表提供了不同数据速率下的比率值。该比率一般对于较高的数据速率而增加。等于1或者低于1的比率也是可能的。在比率等于1时,如功率控制回路300所设置的导频信道的功率电平等于编码信道的功率电平。在话务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期间,可以调节数据速率和话务信道功率电平。功率电平可以基于反向链路导频的相对功率而被选择。一旦选定了允许的数据速率,则相应的关于反向链路导频功率电平的信道增益被用来设置话务信道功率电平。
在数据模式下,BS可能正以不同的数据速率把通信链路提供给大量的MS。例如,前向链路连接状态中的一个MS可能正以低数据速率接收数据,而另一个MS正以高数据速率接收。在反向链路上,BS可能正在接收来自不同MS的多个反向连路信号。基于独立测量的MS可以决定并请求来自BS的期望数据速率。该期望的前向链路数据速率可以通过数据速率控制(DRC)信道被传递到BS。BS试图以所请求的数据速率提供前向链路数据传输。在反向链路上,MS可以自主地从若干可能的反向链路数据速率中选择一个反向链路数据速率。选定的数据速率可以通过反向数据指示信道被传递到BS。每个MS也可被限制在预定级别的服务。服务的级别可以限制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最大可用数据速率。此外,数据的通信在话音数据可能被传递的方式中可能不连续。接收机可以以不同的间隔接受数据分组。不同接收机的间隔可以不同。例如,一个接收机可能偶尔地接受数据,而另一个接收机可以接受短时间间隔内的数据分组。
高数据速率下的数据通信比低数据速率下的数据通信需要较大的发送/接收信号功率电平。前向和反向链路在话音通信的情况下可能具有相似的数据速率活动。由于话音信息频谱是有限的,所以前向和反向链路数据速率可能被限制在低数据速率。可能的话音数据速率通常是已知的并且在像IS-95、IS-2000和WCDMA这样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标准中被描述。然而,对于数据通信,前向和反向链路可能不具有相似的数据速率。例如,MS可能正从数据库检索取回大的数据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前向链路上的通信主要被数据分组的传输占据。前向链路上的数据速率在数据模式中可以达到2.5Mbps。前向链路上的数据速率可以基于由MS作出的数据速率请求。在反向链路上,数据速率可以较低,并且可以在4.8到153.6Kbps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地,在通信系统100中,根据各种实施例可以确定通信信道的负载周期,并且可以根据所确定的负载周期来控制通信信道的功率电平。每次通信信道的传输可以在一个时间帧内,例如,每个时间帧可以持续20毫秒。每个时间帧的数据速率可以在1250到14400比特每秒的范围内变化。这样,每个帧内的比特数量可以根据数据速率而不同。信道可被用于用户的通信以及在呼叫期间在用户和目的站之间的信令信息。用户可以为该呼叫使用像移动站102-104这样的的移动站。任一移动站102-104可以是蜂窝电话。目的站可以是基站101。
根据一个实施例,通信信道可以是专用的控制信道(DCCH)。DCCH可被用于用户的通信以及用于保持用户和目的站之间的话务数据呼叫的信令信息,用户和目的站可以分别是移动站102-104和基站101。在一段时间上发出的DCCH帧的数量可以取决于用途而不同。这样,话务数据呼叫期间DCCH时间帧的传输之间的时间可能不同。例如,即使可以传递话务数据,然而诸如DCCH的通信信道上帧的传输可能不必要发生。在还有一种情况下,若干诸如DCCH的通信信道的时间帧可以在短时间段内被发出。因此,诸如DCCH的通信信道的帧传输的负载周期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不同。
质量指示位(QIB)的测试程序可包含三个可能重叠的部分。各种已揭示的实施例提供了简化的程序。对于支持不包含前向基本信道的信道配置的移动站来说,可以在前向专用控制信道上执行对该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的行为。在该测试期间基站中的前向话务信道闭环功率控制可被允许。当移动站以等于“100”的FPC_MODE以及不包含前向基本信道的信道配置进行工作时,它监控前向专用控制信道并发出QIB。当该帧是活动帧时,质量指示位具有与EIB相同的值。当该帧不是活动帧时,QIB指示信道质量。在某些测试中,该过程验证了移动站发送与活动帧的EIB的值相同的QIB。在某些测试中,该过程验证了移动站根据仅带有功率控制位的非活动帧的接收信号质量发送QIB(即,无数据)。
测量法可以包括:
如说明书的图6.5.1-4所示,把基站和AWGN生成器连接到移动站天线连接器。
对于移动站支持的每个频带等级配置移动站工作在该频带等级中并且执行步骤3到8。
如果移动站支持无线电配置3,4或5的解调,则用专用控制信道测试模式3建立一个呼叫,并且执行步骤5到8。
如果移动站支持无线电配置6,7,8或9的解调,则用专用控制信道测试模式7(见1.3)建立一个呼叫,并且执行步骤5到8。
像表A.2.13.1-1到A.2.13.1-7规定的那样设置用于测试1,3,5,7,9,11和13的测试参数并发出交替着好和坏的带有数据的20毫秒帧。好的帧以9600或14400bps速率从基站模拟器被发出。坏的帧以两种方式之一从基站模拟器被发出:1.像测试下的相同无线电配置中的前向基本信道那样以1500或1800bps速率;或者,2.使用与测试下的无线电配置不同的一个无线电配置以相同的9600或14400bps速率。
为至少100个帧检查相对于移动站处接收到的帧的基站处接收到的QIB。
像表A.2.13.1-1到A.2.13.1-7规定的那样设置用于测试2,4,6,8,10,12和14的测试参数并交替地启用和禁用只带有前向专用控制信道上的功率控制位的帧的传输。
为至少100个帧检查基站处接收到的QIB。
某些测试的最低标准可以包括,QIB结果按照对于“好的”和“坏的”帧分别为置信度为95%的交替的“0”和“1”的已发送帧模式。在某些测试中,该最低标准可以包括,QIB结果按照对于“启用”和“禁用”帧传输分别为置信度为95%的交替的“0”和“1”的已发送帧模式。
表A.2.13.1-1.AWGN中无线电配置3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
Figure A0181729500141
表A.2.13.1-2.AWGN中无线电配置4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
Figure A0181729500142
表A.2.13.1-3.AWGN中无线电配置5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
Figure A0181729500151
表A.2.13.1-4.AWGN中无线电配置6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表A.2.13.1-5.AWGN中无线电配置7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表A.2.13.1-6.AWGN中无线电配置8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
Figure A0181729500162
表.2.13.1-7.AWGN中无线电配置9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QIB行为的测试参数
Figure A018172950017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结合这里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作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而被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互换性,各种说明性的元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已经依据其功能性而在上面被描述。这种功能性是否作为硬件或软件而被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影响总体系统的设计限制。技术人员对于每个特定的应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这里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的实现和执行可以使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元件或其任意组合,它们被设计以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作为替代,处理器可以是任意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器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结合这里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被体现为以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以组合方式。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硬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媒质中。示例性的存储媒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便处理器能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和把信息写入存储媒质。或者,存储媒质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整体。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该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以作为离散的元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中而不使用创造能力。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示出的实施例,而要符合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

Claims (16)

1.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用来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工作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配置接收机期望以全数据速率接收通信信道;
b)把信号从发射机发送到所述接收机,其中所述信号以不同于所述全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在所述通信信道上传送,并且处在用于以所述全数据速率接收的功率电平;
c)在所述接收机所述通信信道不能以所述的全数据速率进行接收;
d)确定所述接收机处的所述信号的接收信噪比;
e)根据所述已确定的信噪比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位的值;
f)把所述已确定的质量指示位的值传送到所述发射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复步骤(b)-(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质量指示位的所述传递值来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位的所述工作行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质量指示位的所述工作行为用来确定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前向专用控制信道中所述质量指示位的行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通信信道是前向专用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接收机与移动站关联,并且所述发射机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关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全数据速率是每秒9600和14400比特的数据速率之一,并且所述不同于全数据速率的速率是每秒1500和1800比特的数据速率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用来以所述全数据速率接收的功率电平处在相应于功率控制子信道所用的功率电平的功率电平上。
9.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用来确定质量指示位的行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期望以全数据速率进行接收;
第一发射机,被配置以不同于所述全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把信号发送到所述接收机,并且处在用来以所述全数据速率进行接收的功率电平;
在所述接收机处的控制器,被配置来检测在所述接收机处以所述完全速率接收所述信号的失败;
其中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所述接收机还被配置来确定所述接收机处的所述信号的接收信噪比,并且根据所述已确定的信噪比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位的值;
第二发射机,被配置以把所述质量指示位的所述已确定的值传递到所述第一发射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指示位的行为的所述确定是用来确定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前向专用控制信道的所述质量指示位的行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与移动站关联,所述第一发射机与基站关联,所述第二发射机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移动站关联。
12.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基站和AWGN生成器连接到移动站天线连接器;
对于移动站支持的每个频带级别,配置移动站在所支持的频带级别内工作,以及无线电配置;
用专用控制信道建立呼叫;以及
发出交替的带有数据的好的帧和坏的帧;其中好的帧以9600或14400bps数据速率从基站被发出;坏的帧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从基站被发出,其中所述第一种方式包括如在前向基本信道中以1500或1800bps速率的通信,而第二种方式包括用与测试下配置的无线电配置不同的无线电配置以9600或14400bps速率的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至少100个帧相对于移动站处接收到的相应帧检查基站处已接收的质量指示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替地启动和禁用只在前向专用控制信道上带有功率控制位的帧的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期望以按照对所述好的帧和坏的帧为交替的“0”和“1”的已发送帧模式的模式接收所述质量指示位。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期望以按照对所述帧传输的启用和禁用为交替的“0”和“1”的已发送帧模式的模式接收所述质量指示位。
CN018172954A 2000-10-11 2001-10-06 用于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工作行为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71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977500P 2000-10-11 2000-10-11
US60/239,775 2000-10-11
US09/822,947 US6735216B2 (en) 2000-10-11 2001-03-30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US09/822,947 2001-03-30
PCT/US2001/031389 WO2002031987A2 (en) 2000-10-11 2001-10-06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1767A true CN1471767A (zh) 2004-01-28
CN1471767B CN1471767B (zh) 2010-11-24

Family

ID=2693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1729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71767B (zh) 2000-10-11 2001-10-06 用于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工作行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735216B2 (zh)
EP (1) EP1325577B1 (zh)
JP (1) JP4057417B2 (zh)
KR (1) KR100760436B1 (zh)
CN (1) CN1471767B (zh)
AT (1) ATE413028T1 (zh)
AU (2) AU9670101A (zh)
BR (1) BR0114557A (zh)
CA (1) CA2425436A1 (zh)
DE (1) DE60136375D1 (zh)
IL (1) IL155262A0 (zh)
MX (1) MXPA03003205A (zh)
NO (1) NO20031641L (zh)
TW (1) TW520580B (zh)
WO (1) WO200203198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951B (zh) * 2006-10-27 2012-12-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速率和接收功率电平的链路质量测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9035B2 (en) * 2001-03-30 2006-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89766B2 (en) * 2002-05-14 2007-10-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initiate reliable reception on a packet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738901B2 (en) * 2003-07-10 2010-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693110B2 (en) * 2004-09-16 2010-04-06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ignaling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JP4998479B2 (ja) * 2007-02-16 2012-08-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共通パイロット信号送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65224B2 (en) * 2007-03-22 2012-04-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lost frame concealment
US8183982B2 (en) 2007-08-14 2012-05-2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including reply signal that at least partially overlaps request
US8249540B1 (en) 2008-08-07 2012-08-21 Hypres, Inc. Two stag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T201600072521A1 (it) * 2016-07-12 2018-01-12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Mobilfunkkommunikation mit verbesserter sende- und empfangsqualitä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9569A (en) * 1990-06-25 1997-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burst randomizer
US5103459B1 (en) * 1990-06-25 1999-07-06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5396516A (en) 1993-02-22 1995-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control paremeters in a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ystem
US5603096A (en) * 1994-07-11 1997-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6137840A (en) 1995-03-31 2000-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ast power contr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03902A (en) * 1995-06-16 1997-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ignal strength in a variable data rate system
ZA965340B (en) * 1995-06-30 1997-01-27 Interdigital Tech Corp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629934A (en) * 1995-06-30 1997-05-13 Motorola, Inc. Power control fo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205190B1 (en) * 1996-04-29 2001-03-20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generated by a CDMA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5893035A (en) * 1996-09-16 1999-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US5987326A (en) * 1997-02-11 1999-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reduction for a high speed CDMA link in soft handoff
US6307849B1 (en) * 1997-09-08 2001-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forward traffic channel power allocation during soft handoff
US6154659A (en) * 1997-12-24 2000-11-2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ast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6463031B1 (en) * 1998-12-03 2002-10-08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Rate determination technique that utilizes modified cumulative metrics to orthogonalize the rat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951B (zh) * 2006-10-27 2012-12-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速率和接收功率电平的链路质量测量
US8620325B2 (en) 2006-10-27 2013-12-31 Blackberry Limited Link quality measurements based on data rate and received power level
US9210640B2 (en) 2006-10-27 2015-12-08 Blackberry Limited Measure of quality of link betwee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9906972B2 (en) 2006-10-27 2018-02-27 Blackberry Limited Measure of quality of link betwee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60436B1 (ko) 2007-09-20
AU9670101A (en) 2002-04-22
NO20031641L (no) 2003-05-27
DE60136375D1 (de) 2008-12-11
CA2425436A1 (en) 2002-04-18
MXPA03003205A (es) 2003-09-10
EP1325577B1 (en) 2008-10-29
EP1325577A2 (en) 2003-07-09
BR0114557A (pt) 2004-01-20
ATE413028T1 (de) 2008-11-15
US6735216B2 (en) 2004-05-11
JP2004511947A (ja) 2004-04-15
US20020064133A1 (en) 2002-05-30
AU2001296701B2 (en) 2006-03-02
WO2002031987A2 (en) 2002-04-18
TW520580B (en) 2003-02-11
NO20031641D0 (no) 2003-04-10
CN1471767B (zh) 2010-11-24
WO2002031987A3 (en) 2002-06-20
IL155262A0 (en) 2003-11-23
JP4057417B2 (ja) 2008-03-05
KR20030036912A (ko) 200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12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decod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607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290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data rate in a high rate packet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426905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nd low delay data transmissions
CN100555899C (zh) Cdma通信系统中控制辅助信道增益水平的方法和装置
CN1473400A (zh) 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信号功率电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2252A (zh) 用于通信系统内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2013128316A (ja) ダウンリンクリソースをアロケートするためのcq測定
EP14769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AU20023125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level of a supplemental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54156A (zh) 通信系统中用于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072250A1 (en) Outage based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471767B (zh) 用于确定质量指示位的工作行为的方法
CN1157001C (zh) 定时蜂窝式无线电系统中的分集权重改变的方法与装置
AU2001296701A1 (en)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GB2432086A (en) Noise measurement to detect a request for re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537684B1 (en) Power control during retransmission
RU2260914C2 (ru) Упрощенные процедуры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бита показателя качества
AU2006200633B2 (en) Simplified quality indicator bit test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6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6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