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1601A - 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 - Google Patents
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71601A CN1471601A CNA018177875A CN01817787A CN1471601A CN 1471601 A CN1471601 A CN 1471601A CN A018177875 A CNA018177875 A CN A018177875A CN 01817787 A CN01817787 A CN 01817787A CN 1471601 A CN1471601 A CN 14716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r elements
- protuberance
- profile
- recess
- primary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5/00—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5/00—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E01C5/06—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made of units with cement or like bind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02—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 E04B5/08—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assembled of block-shaped elements, e.g. hollow ston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201/00—Paving elements
- E01C2201/02—Paving elements having fixed spacing fea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201/00—Paving elements
- E01C2201/14—Puzzle-like connec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201/00—Paving elements
- E01C2201/16—Elements joined togeth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应于数块基本元件的组合的基本形状的人造石地板元件,特别涉及一种角状的地板元件。所述地板元件包括所有沿其外周的凸部和凹部,当从特定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看去时,所有的基本元件外周侧的轮廓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关于其中心是大致点对称的。本发明的地板元件的特征还在于,上述轮廓由三个凸部和三个凹部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石材料的地面覆盖元件,其具有相应于数块方形基本元件的联合体的基本形状,特别涉及一种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该地面覆盖元件包括所有沿其外周的凸部和凹部,当从特定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上侧看去时,所有的基本元件外周侧具有大致相同的关于其中点大致点对称的的轮廓。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基本元件以及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是已知的。迄今为止,对上述轮廓的设计一直或多或少地是在直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目的地设计上述轮廓,以便得到在相邻地面覆盖元件不太完好地共同取向的情况下的相互啮合效果和相邻地面覆盖元件之间的相互啮合强度之间的良好折衷。
为实现该目的,上述地面覆盖元件的特征在于,上述轮廓由三个凸部和三个凹部构成。下文将进一步更详细地阐明该数目将在所述目的意义上导致一种最佳折衷。
上述“人造石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凝土。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可能性,可以涉及类似于砖的材料。通常而言,也可以是所有可设想的材料,其在粘结剂(例如也可以是塑料)中具有嵌入其中的添加剂或填充剂,并按时间函数固化,特别是聚合物混凝土。“大致”一词的使用是经过考虑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上述轮廓在严格意义上讲不等于所有外周基本元件侧边,还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点对称在严格意义上讲未实现。人造石材料的地面覆盖元件在制造时有大的加工误差,这足以阻碍精确的等同轮廓和精确的点对称的制造。除此之外,在进行地面覆盖元件的具体定位时经常在有目的地进行微小的尺寸改变,例如在考虑如外周部分的一个斜角或一个缩进部,以便产生用于铺设间隙的自由空间时,因此术语“大致”在这方面是有意义的。最后,例如使凸部比凹部略微窄一些(当沿基本元件侧边的延伸方向测量时)也是合理的,这些凸部和凹部是互补啮合的,以便由此在相邻铺设的地面覆盖元件之间提供铺设间隙。关于术语“大致”的使用,其在下文的说明部分和申请文件中非常类似的方面都是适用的。
同样也可以说,换言之,地面覆盖元件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轮廓是如此设计的,从而所考虑的特定轮廓在旋转180°后可以相邻于一个大致等同的轮廓放置,由此提供相互的相互啮合。
申请文件以及本专利说明书的说明部分在它们的数个位置都对几何关系作了阐述,例如“方形基本元件”、“角状地面覆盖元件”、“凸部”、“凹部”、“轮廓”、“宽的”、“梯形的”。除非在特定位置强调声明,所有这些阐述都涉及该地面覆盖元件在平面图中的表示,即从上向各地面覆盖元件的有用侧或上侧看时,它们好象都平放在一个基部上。根据本发明的地面覆盖元件优选是一种被提供用于“户外使用”的地面覆盖或用于室外铺设区域的地面覆盖元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地面覆盖元件的特别优选的领域是交通区域,特别是这样的户外区域,例如用于自行车交通的区域、用于行人交通的区域。特别典型的和优选的是广场、庭院、快车道、小径、公路、人行道、装料场、露台、停车场、加油站、商用交通区域、工业用交通区域、工厂堆料场、集装箱装卸站。
优选的是,上述凸部和凹部是梯形的,这可以容易地制造并有利于凸部的抗剪强度。作为一个选择方案,优选的是,上述凸部和凹部各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例如具有从左向右圆形过渡的半圆形的线限定。通常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凸部和凹部的几何形状设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优选的是,中间凸部和中间凹部分别各比其它的凸部和凹部宽得多。在这点上,特别优选的是中间凸部和中间凹部分别各为两个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少1.5倍,较为优选地是分别各为两个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1.8倍,最优选地是分别各为两个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少2.0倍。通过下文进一步地详细阐述将更加清楚为什么尺寸中的这种差别将在解决上述目的的意义上导致更进一步的改进的折衷。
优选的是,地面覆盖元件在其外周具有间隔凸部,在考虑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几何形状关系时,这些间隔凸部是不相关的。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也有这样的设计方案,其中不管上述间隔凸部,保留了权利要求书中所述及的几何关系。由于这些间隔凸部,得到了可以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铺设的地面覆盖元件,并使铺设间隙宽度保持相同(当从横交于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整体延伸方向测量时)。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应于数块基本元件的组合的基本形状的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特别是一种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该地面覆盖元件包括所有沿其外周的凸部和凹部,并且包括在外周上的缩进部,这导致在一组相邻铺设的地面覆盖元件中的有效渗水通道开口,其特征在于,凸部和凹部整体各由一个轮廓限定,对于每一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设置有:
(a)从零点到所有的基本元件侧边,当从特定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一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第一端相邻凸部、一个第二端相邻凸部和一个端距离凸部,该端距离凸部位于该第一端相邻凸部和第二端相邻凸部之间;
(b)从零点到部分基本元件侧边,当从特定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二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第一端相邻凸部和一个第二端相邻凸部;
(c)从零点到部分基本元件侧边,当从特定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三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端距离凸部和一个端相邻凸部;
(d)其中,最后为了彼此相邻铺设一组地面覆盖元件,
-一个第一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一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类型的地面覆盖元件,在铺设状态中是彼此相邻的,由此导致在地面覆盖元件中在地面覆盖元件外周的相当大的部分上呈现出有效流水通道开口。然而,由于这一点,地面覆盖元件便大大失去了“上述轮廓关于其中点是大致点对称的”的特征。
目前在说明部分中所作的所有阐述,当然除了与本发明第二方面相反的阐述之外,同样都类似地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包括其优选的改进形式。
应该强调的是,术语“第一端相邻凸部”和“第二端相邻凸部”不意味着所涉及的凸部直接从各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端部开始。而可以有一定的距离。此外,还应该强调的是,各凸部的位置离各端部不是很远,特别是在该端相邻凸部和相应的端部之间不出现任何附加的凸部。该第一端不必非得是一个特定轮廓的左手端,而是随意的,即或者是该特定轮廓的左手端,或者是该特定轮廓的右手端。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的情况下,上述凸部和凹部优选是梯形的,并且作为一种选择方案,优选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线限定。上述所作的其它阐述在此同样适用。
优选的是,上述缩进部是梯形的,作为一种选择方案,优选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线限定。上述所作的阐述与凸部和凹部的形状相结合同样适用于缩进部。
权利要求12、13、14说明了第一轮廓、第二轮廓和第三轮廓的更为具体的优选设计方案。下文中说明的实施例将这样的轮廓更加清楚。
关于第一轮廓和/或第二轮廓和/或第三轮廓而言,每一个轮廓中的缩进部是特定基本元件侧边的宽度的至少33%,较优选地是为该宽度的至少40%,更为优选地是为该宽度的至少50%。在第二轮廓中,比在第一轮廓和第三轮廓中更容易得到缩进部的最大可能宽度。
优选的是,该特定缩进部至少部分比特定基本元件侧边的一个凹部或多个凹部向后缩进得多。各缩进部越宽、缩进部向后缩进得“越深”,渗水通道的横截面积的总和关于覆盖尺寸在整体上的百分比就越高。
权利要求17和18定义了地面覆盖元件外周上的第一轮廓、第二轮廓和第三轮廓的优选组合。在这点上,将通过下文的实施例给出更详细的信息。
关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它确实优选第一凸部、第一凹部、第三凸部和第三凹部都具有相同的宽度(当沿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方向测量时)。然而,也可以只使第一凸部和第三凹部具有相同的宽度,和只使第一凹部和第三凸部具有相同的宽度(然而,其比上述“对”的宽度窄或宽)。
同关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一样,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优选可以具有间隔凸部和/或至少一个虚设间隙。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组地面覆盖元件,其包含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地面覆盖元件(=第二地面覆盖元件),其中,为了彼此相邻铺设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第二地面覆盖元件,第一地面覆盖元件的基本元件侧边轮廓适用于相邻于一个相邻的第二地面覆盖元件的第一轮廓或第二轮廓或第三轮廓铺设。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组地面覆盖元件,其中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第二地面覆盖元件可以以任意共同取向相邻于彼此铺设。该特性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或者在以第一地面覆盖元件铺设的覆盖的第一部分和以第二地面覆盖元件铺设的覆盖的第二部分之间的界线处、或者可以没有任何问题的在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第二地面覆盖元件之间带有角交错的覆盖中进行承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和本发明的优选改进形式,附图所示为:
图1示出了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
图2a-d分别以分解图的形式示出了两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邻接部分。
图3示出了在图1的地面覆盖元件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的地面覆盖元件的第二实施例,其部分区域被切去。
图4示出了地面覆盖元件外周的一部分。
图5示出了地面覆盖元件外周的一部分。
图6示出了地面覆盖元件外周的一部分。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第三实施例的角状地面覆盖元件。
图8示出了在图7的地面覆盖元件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的地面覆盖元件的第四实施例,其部分区域被切去。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第五实施例的角状地面覆盖元件。
图10示出了在图7的地面覆盖元件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的地面覆盖元件的第六实施例。
所有附图都是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角状地面覆盖元件2。在下文中,为简明起见,将全部用术语“覆盖元件”来代替“地面覆盖元件”。示出的所有覆盖元件优选由混凝土构成。
如果人们首先谈及“基本形状”,那么覆盖元件2的构形是最容易设想的。在图1的覆盖元件2的情况中,该基本形状由三块方形基本元件4、6、8的接合而构成。这三块方形基本元件4、6、8的连接线10以虚线10示出。由此基本元件4具有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基本元件6具有两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基本元件8具有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在基本元件8中,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以虚线示出。当看到这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与属于基本元件8的连接线10的结合时,基本元件的方形便立刻变得明显起来。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说明基本元件8: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 2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有由凸部16和凹部18构成的轮廓14。各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同时代表一条中和线,凸部16关于该中和线向外凸出,凹部18关于该中和线向内缩进。
首先说明基本元件8在图1中的上部、完全水平延伸的轮廓14。从基本元件侧边12的左手端出发,轮廓14以一个凸部16a开始,接下来是一个凹部18a,然后是一个凸部16b,接下来是一个凹部18b,再然后是一个凸部16c,接下来是一个凹部18c,一直延伸到基本元件侧边12的右手端。所有凸部16a-c和所有凹部18a-c都具有梯形的形状,即它们以直的基本元件侧边12上的较宽的基部开始,然后分别向着自由端和向着该基部变细。凸部16和凹部18彼此跟随,没有间隔。离基本元件侧边12的端部较近的凸部16a和凸部16c(在下文说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将其称为“端相邻凸部”)和离基本元件侧边12的端部较近的凹部18a和凹部18c都大致具有相同的共同宽度(在基本元件侧边12上测得=中和线)。离基本元件侧边12的端部较远的凸部16b以及离基本元件侧边12的端部较远的凹部18b具有相同的共同宽度,并且每一个都分别是凸部16a和凸部16c中的任一个与凹部18a和凹部18c的任一个的宽度的大约两倍。术语“大致”和“大约”的使用是有目的的,因为(出于下文将进一步详细阐明的原因)所述尺寸关系并不被认为是精确的。例如凸部16a确实比凸部16c略宽一些。另一方面,凹部18c确实比凹部18a略宽一些,另外,覆盖元件2的角部在凹部18c的右手端以一个小的斜度倾斜。最后指出,在混凝土产品的情况下,如所示覆盖元件2,由于制造模具的公差和由于不能提供特别光滑的区域的材料,尺寸标注和尺寸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被理解为是精确的。由凸部16和凹部18中在宽度上的变型形式带来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是这样的事实,即在覆盖元件2的外周基本元件侧边上、在当数个覆盖元件2彼此相邻放置时与一个相邻的覆盖元件相邻接的位置处保留有宽度为3-5mm的布置间隙,然而在连接线10上没有布置间隙。为了在这方面提供折衷,轮廓14关于凸部16和凹部18宽度的以及关于凸部16和凹部18位置的或多或少数学的初始设计被略微修改。
所说明的轮廓14关于其中点20在大致点对称的,即当左手轮廓半部在图1的附图平面中旋转180°时,其与右手轮廓半部相同。出于与上述那些内容相似的原因,插入了术语“大致”。
应该强调地是,所说明的轮廓14也可以“反转”形成,即围绕位于该附图平面中的一条中线折叠180°,即左手端和右手端相互交换。轮廓14然后以左手侧上的一个第一凹部开始。
凸部16和凹部18的上述宽度是在中和线12上测得的。通常这是根据本发明的覆盖元件2的最合适的位置。
应该指出的是,凸部16和凹部18的梯形形状只构成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选择例如一种矩形的形状(然而其是难于生产的)或一种凸出得更多或凹入得更多的形状、例如一种扁三角形的形状。当从特定基本元件的中心22看去时,轮廓14在三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的每一个上都是相同的,即首先当说明的上轮廓14围绕中心22顺时针旋转90°时,它便大致与图1中整体延其垂直方向延伸的右手轮廓14合并,当上轮廓14围绕中心22顺时针旋转180°时,它便大致与图1中特定基本元件8的整体延其水平方向延伸的下轮廓1 4合并。关于术语“大致”的使用,请参见上文所做的陈述。由于上述的每一个轮廓14关于中点20的点对称,下轮廓14大致是上轮廓14的平行移位。
上文所做的关于轮廓14的所有陈述同样适用于基本元件4和6,当然基本元件6只具有两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由此只具有两个可以说是关于彼此垂直延伸的轮廓14。
所述轮廓14的几何形状允许相邻的覆盖元件与图1中所示的覆盖元件2相邻放置,或者是按相同的方向,或者是按旋转90°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或者是按旋转180°的方向。相邻覆盖元件2的轮廓14总是以互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在其之间有一定的“空气”);在平铺状态中除了通过所示覆盖元件2的角状构形得到的相邻覆盖元件的共同锚接之外,还有相邻覆盖元件的共同啮合或锚接。
应该指出的是,建议根据本发明的覆盖元件2具有一种相应于数块方形基本元件的联合体的基本形状,但是可以选择基本元件的数目和接合的取向。例如,可以以一个直的序列接合例如三个基本元件4、6、8(也可以是两个基本元件、或者是四个基本元件),或者通过在基本元件8的右手侧增加另一个基本元件而设置成一个L形的覆盖元件2,或者通过在中间的基本元件6的上侧增加另一个基本元件而设置成一个T形的覆盖元件2。或者通过在中间的基本元件6的上侧增加另一个基本元件和通过在中间的基本元件6的左手侧增加另一个基本元件而设置成一个十字形的覆盖元件2。
应该重点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本发明也可以提供一种地面覆盖元件,其基本形状只由一个方形的基本元件构成,但是它同时具有本专利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强有力的特征和任意其它的优选特征。
通过图2a-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三个凸部”和“三个凹部”的数目提供特别好的结果的原因。部分附图a-d分别简要示出了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的轮廓14。在图2a中,该基本元件侧边被分成八个凸部16和八个凹部18。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宽度。在部分附图2b中,该基本元件侧边被分成三个凸部16和三个凹部18。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宽度。在部分附图2c中,该基本元件侧边被分成两个凸部16和两个凹部18。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宽度。没有示出只具有一个凸部和一个凹部的可选择方案,因为它导致两个覆盖元件之间的不完全的相互啮合。
两个相邻覆盖元件2a和b2的基本元件侧边12的每一个彼此都不平行延伸(出于良好铺设的需要),但是关于彼此按一个角度24延伸,角度24在所有部分附图2a-d中都是相同的。
如果两个相邻覆盖元件2a和b2彼此以一个上述在角度24意义上的错位并排布置,这可能由于不准确地铺设工作或者单个覆盖元件2在铺设好的状态中由于交通负荷产生移动而产生,图2a仍保留了一个残留的相互啮合,即在一个覆盖元件2a的基本元件侧边12的右手端处的最后一个凸部16与另一个覆盖元件2b的基本元件侧边12的相应端处的一个凹部18的相互啮合。在图2b的覆盖元件2a和2b的情况中,覆盖元件2a的最右面的凸部16c的左手梯形侧和覆盖元件2b的最右面的凹部18c的左手梯形侧向左移动了一定的距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只在该凸部16c和该凹部18c之间留有一个残留的相互啮合(虽然是以较小的正向啮合深度)。在根据图2c的覆盖元件2a和2b的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留有残留的相互啮合。将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基本元件侧边的一个给定长度上的凸部和凹部的数目越多,在相邻覆盖元件之间的角错位的情况中的残留相互啮合效果就越好。
另一方面是在正确铺设状态中两个相邻铺设的覆盖元件2a和2b之间的相互啮合强度或承载能力,即,使共同平行的基本元件侧边12彼此具有如此小的间隔,从而相应于通常的铺设间隙。在这方面,抗剪强度,即覆盖元件2a和2b具有沿平行于基本元件侧边12的方向按相反方向施加在其上的力,随着在基本元件侧边12的给定长度上的凸部16和凹部18的数目的增加而降低。一方面,由单个凸部16加起来的整个受剪面积总和随着凸部的增加的数目而变得更小(因为倾斜的梯形侧之间的铺设间隙部段不分配在该整个受剪面积上,而且因为在该整个受剪面积中导致损耗,即对于较多数目的凸部而言,受剪的横截面积不位于凸部的根部,而是在凸部与之相比倾斜的部分中)。另一方面,用较多数目的凸部可有这样的效果,即到目前为止不是所有数目的凸部都提供抵抗剪力的支撑效果,而根据实践只少于其一半的凸部提供该效果。因此从抗剪强度方面讲,对于基本元件侧边的给定长度而言应使上述凸部和凹部的数目尽可能地少。
考虑到这些方面,因此发明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三个凸部和三具凹部代表在有角错位情况中残留相互啮合效果和高抗剪强度之间的最佳折衷。
参见图2d和权利要求4,当离基本元件侧边的各自端部较近的凸部16a和凹部18a对和凸部16c和凹部18c对的宽度比布置在它们之间的凸部16b和凹部18b对的宽度小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上述折衷。
根据图3的覆盖元件2的实施例与根据图1的实施例区别在于,虚设间隙26在那些图1中所示为连接线10的位置延伸。虚设间隙是从上侧向下延伸到覆盖元件2中且仅达到例如5mm的特定深度的间隙。虚设间隙26为提供了一种视觉分区,将覆盖元件2分成三个部分覆盖元件,它们除轮廓14之外相应于上述三个基本元件4、6、8。当横交于它们的延伸方向测量时,虚设间隙26具有大致相应于凸部16的高度的宽度,另外,当从凹部18的底部测量时,其具有大致相应于上述铺设间隙的宽度(后者是横交于轮廓14的整体延伸方向测量的)。不仅是根据图3的实施例,而且所有实施例都可以是,凸部16的上侧关于覆盖元件2的其余上侧略低一些,例如4-8mm。其结果是,两个相邻轮廓14之间的相互啮合在铺设覆盖数个覆盖元件2时从视觉上是不明显的。可以说,虚设间隙26代表由两个相邻轮廓14和它们之间的铺设间隙形成的凹槽的视觉连续。
另外,图3示出了设置在覆盖元件2的外周上分布的间隔凸部28的可能性。在所示实施例中,间隔凸部28每一个都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当从各基本元件上侧的中心22看去时,每一个都被设置在相应轮廓14的最左面的凸部16上。在图3中,以比它们的实际大小放大的形式示出了间隔凸部28的大小,以便使这些间隔凸部清楚可见。这些间隔凸部28便于覆盖元件2的铺设,因为下一个待铺设的相邻覆盖元件2可以被简单地放置,即在已铺设的覆盖元件2的间隔凸部28和该待铺设的新的覆盖元件2的间隔凸部28之间有物理接触。通过该方式,产生了均匀宽度的铺设间隙。应该强调的是,上述间隔凸部可以选择成其它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并设置在其它的位置,而不是图3中所示的那些位置。优选地是,上述间隔凸部只从覆盖元件上侧下面的一定距离处开始,并从那里延伸到覆盖元件2的最底侧。间隔凸部28与混凝土覆盖元件2的剩余部整体形成。
图3最后示出了各用一个圆形线(整体圆形的或是部分圆形部分直的)限定凸部16和凹部18的可能性。
另外应该强调的是,特征“虚设间隙26”和“间隔凸部28”不必一定要结合实现,而是可以使覆盖元件2具有至少一个虚设间隙26和/或具有间隔凸部28。可以只设置一个虚设间隙26或两个以上的虚设间隙26,例如借助于两个虚设间隙26从视觉上将基本元件6和8的接合分成三个部分。另外,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非线性地虚设间隙,例如按轮廓14的路径延伸。
图4-6示出了关于图1的轮廓14修改后的轮廓14a、14b、14c。在这里同样是在每一个附图中示出了中和线12。从各左手端到各右手端的距离相应于图1中基本元件侧边中的情况。
图4中所示的轮廓是在本文中称为“第一轮廓14a”类型的轮廓。与图1的轮廓14相比(例如是图1中右上角的“水平”轮廓14),第二凸部16b变窄到这样的程度,从而其宽度(沿中和线12的方向测得的)相应于第三凸部16c的宽度。在由此形成的第二凸部16b和第三凸部16c之间形成了一个缩进部30。缩进部30比凹部18a的底部和凹部18c的底部向覆盖元件2的内部缩进得更多。缩进部30整体呈梯形形状。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介绍部分中,第一凸部16a被标注为“第一端相邻凸部”(因为它位于轮廓的第一端附近),第二凸部16b被标注为“端距离凸部”(因为与其它凸部相比,它布置在与轮廓的各端距离较远的位置处),第三凸部16c被标注为“第二端相邻凸部”(因为它位于轮廓的另一端附近)。
图5中所示的轮廓是在本文中称为“第二轮廓14b”类型的轮廓。与图1的轮廓14相比(例如是图1中右上角的“水平”轮廓14),该第二凸部被完全略去,从而上述凸部中只留下了第一端相邻凸部16a和第二端相邻凸部16c。在这些凸部16a和16c之间形成了一个缩进部30(其由此代替了第一凹部18a、第二凸部16b和第二凹部18b),如图4的情况,其比凹部18c的底部向覆盖元件2的内部缩进得更多。
图6中所示的轮廓是在本文中称为“第三轮廓14c”类型的轮廓。与图1的轮廓14相比(例如是图1中右上角的“水平”轮廓14),第一凸部16a被完全略去,并由第一凹部18a的相应拓宽所取代。图1的第二凸部16b变窄到与图4中的轮廓14a的情况相同的程度。图5中的缩进部30也相应于图4中的缩进部30。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介绍部分中,第二凸部16b被标注为“端距离凸部”(因为根据仅简要说明的原始来源,它相应于图4中的端距离凸部16b,尽管在它和轮廓14c的左手端之间没有其它的凸部)。应该强调的是,轮廓14a、14b、14c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也可如此设计,即它们围绕它们位于附图平面中的中轴线折叠180°,从而它们各自可以左手端的凹部18c开始。
在图4的第一轮廓14a中,凸部16a、16b、16c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当沿中和线12的方向测量时);凹部18a和18c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共同宽度和与上述凸部大致相同的宽度(当沿中和线12的方向测量时)。上文中结合图1说明时已指出了关于使用术语“大致”的原因。特别是,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端相邻凸部16a实际上比凸部16b和16c略微宽一些。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端距离凸部16b可以比图示情况向右再宽一些,而不会干涉与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的相邻覆盖元件2的相互啮合。
关于图5的第二轮廓14b,两个凸部16a和16c以及凹部18c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
在图6的第三轮廓14c中,凸部16b和16c以及凹部18c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凹部18a大致是图1情况的两倍那样宽。同样,在此端距离凸部16b确实可向右再宽一些,而不会干涉相互啮合。
通过比较图4、5、6,直接阐明了第一轮廓14a(当然在其旋转180°)可以有选择地相邻于一个附加的第一轮廓14a、或一个第二轮廓14b或一个第三轮廓14c铺设。同样,第二轮廓14b也有选择地相邻于一个第一轮廓14a、或一个第二轮廓14b或一个第三轮廓14c铺设。第三轮廓14c也适用有选择地相邻于一个第一轮廓14a、或一个第二轮廓14b或一个第三轮廓14c铺设。同样,这也可从轮廓14a、14b、14c的原始来源清楚得知,因为与图1的轮廓14相比,凸部已被完全地或部分地去除,然而除了缩进部30之外没有进行任何本质的改变。另外可以看出的是,关于缩进部30(目前它们并未被啮入其中的相邻覆盖元件2的凸部16减小成小的部分),在数个相邻铺设的覆盖元件2的覆盖中留有细长开口。这些开口代表有效流水通道开口,通过这些开口渗透的水可以流出进入覆盖之下的基础中,从而不需要将水排到排水管道系统中。除了缩进部30的宽度之外,尽管该宽度不能太自由地选择,缩进部30关于中和线12的深度也决定流水通道开口在整体覆盖中的百分比。由图1的轮廓14到图4-6的轮廓的改变所说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铺设状态下在覆盖中形成流水通道开口的覆盖元件2。
如果一个第二轮廓14b铺设成与一个第二轮廓14b相互啮合,那么所建立的相互啮合便只沿两个可能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提供正面锁定。如果一个第三轮廓14c铺设成与一个第三轮廓14c相互啮合,那么这也同样适用。然而,如果一个第一轮廓14a铺设成与一个第一轮廓14a相互啮合,那么可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中提供正面锁定(因为凸部16c啮合在两侧由凸部框住的凹部18a中)。这也同样适用于一个第一轮廓14a与一个第二轮廓14b之间的相互啮合以及一个第一轮廓14a与一个第三轮廓14c之间的相互啮合。同样,对于一个第二轮廓14b与一个第三轮廓14c之间的相互啮合而言,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中、即在图4、5、6中向左和向右提供了正面锁定。其结果是,在每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相互啮合方面,那些在它们的所有外周上只具有第二轮廓14b的覆盖元件2和那些在它们的所有外周上只具有第三轮廓14c的覆盖元件2不是特别有利的。然而,该方面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如图1所示的有角覆盖元件2而言,因为覆盖元件2的整体构形已导致覆盖元件2在覆盖中的有效共同锚接。
不仅对于铺设状态,而且对于将所制造的覆盖元件一起保持在加工机器的平板上的情况,即在使用夹具进行机械铺设时,由于覆盖元件构形而产生的良好相互啮合和/或良好锚接都是有利的。
上文中已经指出的是,基本上可以用覆盖元件2提供具有有效流水通道开口的覆盖,这些覆盖元件在其外周上或者只具有第一轮廓14a、或者只具有第二轮廓14b(然而,较好地是具有至少一个例外)、或者只具有第三轮廓14c(然而,较好地是具有至少一个例外)、或者具有轮廓14a、14b、14c的任意组合。
图7示出了流水通道开口覆盖元件2的一个实施例,其不具有第一轮廓14a,而是具有五个第二轮廓14b和五个第三轮廓14c。关于这样的第二轮廓14b和这样的第三轮廓14c位置的内容,强调应参见图7。
图8简要示出了(即没有轮廓的清楚表示)一种变型方案,其中设置了四个第二轮廓14b和四个第三轮廓14c,另外,这些轮廓沿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关于其在外周基本元件侧边12上的分布,强调应参见图8。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具有两个第一轮廓14a、五个第二轮廓14b和一个第三轮廓14c。关于具有单个轮廓的单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的内容,强调应参见图9。可以如此构想从图7的实施例到图9的实施例的过渡,从而两个第三轮廓14c由两个第一轮廓14a替代。
类似于图3,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可以看出附加特征“虚设间隙26”、“间隔凸部28”和“圆形凸部16”或“圆形凹部18”或“圆形缩进部30”。同样,上文关于图3所作的详细阐述,也特别适用于关于提供数种这些特征的组合。
Claims (21)
1.一种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具有对应于数块基本元件的联合体的基本形状,特别是一种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该地面覆盖元件包括所有沿其外周的凸部和凹部,当从特定基本元件各上侧的中心看去时,所有的基本元件外周侧边的轮廓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关于其中心是大致点对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由三个凸部和三个凹部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凹部是梯形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凹部各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线限定。
4.按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中间凸部和中间凹部分别各为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少1.5倍,优选地是分别各为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少1.8倍,最优选地是分别各为其它的凸部和凹部的宽度的至少2.0倍。
5.按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在其外周具有间隔凸部,在考虑权利要求1-4中所阐述的几何形状关系时,这些间隔凸部是不相关的。
6.按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在其上侧具有至少一个虚设间隙,粗略地说,该间隙优选按两个相邻基本元件的接合的连接线延伸。
7.一种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具有对应于数块基本元件的联合体的基本形状,特别是一种角状的地面覆盖元件,该地面覆盖元件包括所有沿其外周的凸部和凹部,并且包括在外周上的缩进部,这导致在一组相邻铺设的地面覆盖元件中的有效渗水通道开口,其特征在于,凸部和凹部整体各由一个轮廓限定,对于每一个外周基本元件侧边设置有:
(a)从零点到所有的基本元件外周侧,当从特定基本元件的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一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第一端相邻凸部、一个第二端相邻凸部和一个端距离凸部,该端距离凸部位于该第一端相邻凸部和第二端相邻凸部之间;
(b)从零点到部分基本元件外周侧,当从特定基本元件的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二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第一端相邻凸部和一个第二端相邻凸部;
(c)从零点到部分基本元件外周侧,当从特定基本元件的上侧的中心看去时,一个第三轮廓大致各具有一个端距离凸部和一个端相邻凸部;
(d)其中,为了彼此相邻铺设一组地面覆盖元件,
-一个第一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一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二轮廓,如果有的话;
或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可以适用于一个相邻地面覆盖元件的一个第三轮廓,如果有的话。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凹部是梯形的。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凹部各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线限定。
10.按权利要求7-9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进部是梯形的。
11.按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进部各由一条至少部分圆形的线限定。
12.按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关于第一轮廓而言,
-第一端相邻凸部大致从基本元件侧边的第一端开始,
-第二端相邻凸部在其自身旁边具有一个向上延伸到基本元件侧边的第二端的凹部,
-一个附加的凹部设置在端距离凸部和端相邻凸部中的一个之间,
-一个缩进部设置在端距离凸部和另一个端相邻凸部之间,
-所述两个端相邻凸部和所述两个凹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
13.按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关于第二轮廓而言,
-第一端相邻凸部大致从基本元件侧边的第一端开始,
-第二端相邻凸部在其自身旁边具有一个向上延伸到基本元件侧边的第二端的凹部,
-一个缩进部设置在这些凸部之间,
-所述两个凸部和所述两个凹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
14.按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关于第三轮廓而言,
-端距离凸部在其自身旁边具有一个向上延伸到基本元件侧边的距离其较近一端的凹部,
-端相邻凸部在其自身旁边具有一个向上延伸到基本元件侧边的另一端的附加的凹部,
-一个缩进部设置在端距离凸部和端相邻凸部之间,
-所述端相邻凸部和所述凹部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所述附加的凹部具有大致是该宽度两倍的宽度。
15.按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轮廓和/或第二轮廓和/或第三轮廓中的每一个轮廓中的缩进部是特定基本元件侧边的宽度的至少33%,优选为至少40%,最优选地是至少50%。
16.按权利要求7-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特定缩进部至少部分比特定基本元件侧边的一个凹部或多个凹部向后缩进得多。
17.按权利要求7-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它是三块基本元件中的一个角状地面覆盖元件;
设置有两个或三个第一轮廓;
设置有五个第二轮廓;
设置有零个或一个第三轮廓。
18.按权利要求7-1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它是三块基本元件中的一个角状地面覆盖元件;
设置有零个第一轮廓;
设置有三个或四个第三轮廓。
19.按权利要求7-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在其外周具有间隔凸部,在考虑权利要求7-18中所阐述的几何关系时,这些间隔凸部是不相关的。
20.按权利要求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覆盖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在其上侧具有至少一个虚设间隙,粗略地说,该间隙优选沿着两个相邻基本元件的接合的连接线延伸。
21.一组地面覆盖元件,其包含有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按权利要求7-2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地面覆盖元件,其中,为了彼此相邻铺设第一地面覆盖元件和第二地面覆盖元件,第一地面覆盖元件的基本元件侧边轮廓适用于相邻于一个相邻的第二地面覆盖元件的第一轮廓或第二轮廓或第三轮廓铺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105055A DE10105055A1 (de) | 2001-02-05 | 2001-02-05 | Bodenbelagelemente aus Kunststeinmaterial |
DE10105055.0 | 2001-02-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71601A true CN1471601A (zh) | 2004-01-28 |
CN100497826C CN100497826C (zh) | 2009-06-10 |
Family
ID=7672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1778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826C (zh) | 2001-02-05 | 2001-09-26 | 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 |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942420B1 (zh) |
EP (1) | EP1360375B1 (zh) |
JP (1) | JP4551616B2 (zh) |
KR (1) | KR20030084920A (zh) |
CN (1) | CN100497826C (zh) |
AT (1) | ATE509159T1 (zh) |
BR (1) | BR0116871A (zh) |
CA (2) | CA2450513C (zh) |
CZ (1) | CZ20032089A3 (zh) |
DE (1) | DE10105055A1 (zh) |
DK (1) | DK1360375T3 (zh) |
HU (1) | HU226316B1 (zh) |
IL (1) | IL157126A0 (zh) |
IS (1) | IS6882A (zh) |
NO (1) | NO333514B1 (zh) |
PL (1) | PL208264B1 (zh) |
RU (1) | RU2260090C2 (zh) |
TW (1) | TW531583B (zh) |
WO (1) | WO2002063100A1 (zh) |
ZA (1) | ZA20030591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1504A (zh) * | 2015-12-11 | 2016-03-16 | 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
CN107700302A (zh) * | 2017-09-30 | 2018-02-16 | 贵州天韵石尚有限公司 | 一种抗高压防滑石板 |
CN109476331A (zh) * | 2016-07-04 | 2019-03-15 | 沃尔夫克拉夫特公司 | 用于家具的运输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T1162313E (pt) | 2000-06-07 | 2004-01-30 | Uni Int Bausysteme Gmbh & Co | Pedra artificial para consolidacao de superficies de transito no exterior |
DE10105055A1 (de) * | 2001-02-05 | 2002-12-05 | Uni Int Bausysteme Gmbh & Co | Bodenbelagelemente aus Kunststeinmaterial |
DE10149250A1 (de) | 2001-10-05 | 2003-04-17 | Sf Koop Gmbh Beton Konzepte | Formstein aus Beton und Bausatz aus Formsteinen zur Erstellung von Erdreichabdeckungen |
EP1624108A1 (de) * | 2004-08-02 | 2006-02-08 | Harald Schröder | Pflasterstein |
GB2435271A (en) * | 2006-02-17 | 2007-08-22 | Tariq Bashir | Extended base tile |
US7413374B2 (en) * | 2006-06-01 | 2008-08-19 | Rogers D Scott | Overlapping secured mat system |
US7971407B2 (en) * | 2007-05-21 | 2011-07-05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Inc. | Wall block and wall block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walls |
USD759843S1 (en) | 2008-12-01 | 2016-06-21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imited | Paving stone |
DE102009022017B3 (de) * | 2009-05-19 | 2010-12-09 | Baustoffwerke Gebhart & Söhne GmbH & Co.KG | Pflasterstein mit vorzugsweise senkrecht zur Verlegeebene ausgerichteten Steinflanken |
USD656244S1 (en) | 2011-03-01 | 2012-03-20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Inc. | Landscaping block |
USD656627S1 (en) | 2011-03-01 | 2012-03-27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Inc. | Landscaping block |
USD656625S1 (en) | 2011-03-01 | 2012-03-27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Inc. | Landscaping block |
CA2842448C (en) | 2013-03-08 | 2016-01-19 | Pavestone, LLC | Load-bearing paver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US8820022B1 (en) * | 2013-03-15 | 2014-09-02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Building unit with cobble top |
USD791346S1 (en) | 2015-10-21 | 2017-07-04 | Pavestone, LLC | Interlocking paver |
US10583588B2 (en) | 2013-06-21 | 2020-03-10 | Pavestone, LLC | Manufactured retaining wall block with improved false joint |
US20140377016A1 (en) | 2013-06-21 | 2014-12-25 | Pavestone, LLC | Retaining wall block system with modulating heights, widths, and included angles |
USD762882S1 (en) * | 2013-12-05 | 2016-08-02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imited | Paving stone |
USD737468S1 (en) | 2014-05-07 | 2015-08-25 | Pavestone, LLC | Front face of a retaining wall block |
US20160097168A1 (en) * | 2014-10-03 | 2016-04-07 | Pavestone, LLC | Interlocking paver |
USD775372S1 (en) | 2015-04-15 | 2016-12-27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Landscaping block |
USD789556S1 (en) | 2015-07-22 | 2017-06-13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Landscaping block |
USD789555S1 (en) | 2015-07-22 | 2017-06-13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Landscaping block |
US9951527B2 (en) | 2015-07-22 | 2018-04-24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Patio blocks and block systems with side surface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structures |
USD791345S1 (en) | 2015-07-22 | 2017-07-04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Landscaping block |
SG11201804102VA (en) | 2015-11-17 | 2018-06-28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td | Paving element having drainage channels and pavement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
US20170166351A1 (en) * | 2015-12-15 | 2017-06-15 | Snyder Industries, Inc. | Pallet with integrated shift prevention features |
USD844181S1 (en) | 2017-04-26 | 2019-03-26 | Keystone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lc | Landscaping block |
RU2660847C1 (ru) * | 2017-09-07 | 2018-07-10 | Компания Домидо Лимитед |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блоков |
USD1037491S1 (en) | 2021-12-14 | 2024-07-30 | Pavestone, LLC | Wall block |
US20230313525A1 (en) * | 2022-03-29 | 2023-10-05 | Newstone Group Concrete Products Ltd. | Wall Bloc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5286A (en) | 1877-09-18 | Improvement in concrete-block pavements | ||
US803380A (en) * | 1904-07-01 | 1905-10-31 | John Wickre | Building-block. |
US1058674A (en) | 1911-09-16 | 1913-04-08 | John Kertes | Tile, quarry, or brick. |
US1884216A (en) | 1929-03-07 | 1932-10-25 | Goodyear Tire & Rubber | Paving block |
US2060746A (en) | 1934-07-27 | 1936-11-10 | Globe Brick Company | Brick |
US2114244A (en) * | 1935-11-27 | 1938-04-12 | Hans Knoll | Building structure |
GB1385207A (en) * | 1972-05-09 | 1975-02-26 | Dytap Constr Holding | Masonry block |
FR2327362A1 (fr) * | 1975-10-09 | 1977-05-06 | Charbault Robert | Pave |
US4111414A (en) * | 1976-10-12 | 1978-09-05 | Roberts Edward A | Exercising device for assisting a person to perform pullups |
DE2905796A1 (de) * | 1979-02-15 | 1980-08-28 | Barth Gmbh Dr | Bodenbelagelement mit durch scheinfugen voneinander abgesetzten, erhoehten bereichen an der nutzseite, bodenbelagelementgruppe aus derartigen bodenbelagelement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artiger bodenbelagelemente |
JPS55132801A (en) * | 1979-04-04 | 1980-10-16 | Sugiaki Kusatake | Paving method and paving block |
DE8403953U1 (de) * | 1984-02-10 | 1984-05-17 | Heinzmann, Ludwig, 7411 Engstingen | Aus beton geformter pflasterstein |
US4773790A (en) * | 1986-06-04 | 1988-09-27 | Gerhard Hagenah | Groundcovering element, especially (concrete) slab |
JPH0333764Y2 (zh) * | 1986-10-17 | 1991-07-17 | ||
DE8901920U1 (de) | 1989-01-05 | 1989-06-08 | Sf-Vollverbundstein-Kooperation Gmbh, 2820 Bremen | Bausatz aus (Beton-)Formstein |
DE8915417U1 (de) * | 1989-04-04 | 1990-06-28 | Dr. Barth GmbH, 7582 Bühlertal | Winkelstein zur Flächenbefestigung |
US5064191A (en) * | 1990-06-28 | 1991-11-12 | Johnson William S | Gravity force rebound exerciser |
BE1005503A3 (fr) * | 1990-11-16 | 1993-08-31 | Brock Jean Jacques | Pave encastrable destine au revetement de voiries et autres sols et voirie et autres sols revetus de tels paves. |
DE9109122U1 (de) * | 1991-07-24 | 1991-10-24 | Winkler, Bernhard, Prof. Dipl.-Ing., 8130 Starnberg | Betonverbundstein |
DE9201491U1 (de) * | 1992-02-06 | 1992-06-17 | Dr. Barth GmbH, 7582 Bühlertal | Flüssigkeitsdichter Bodenbelag aus Betonsteinen |
DE59400452D1 (de) | 1993-04-23 | 1996-08-29 | Rene Scheiwiller | Pflasterstein mit seitlichen abstandshaltern |
US5496129A (en) * | 1993-08-06 | 1996-03-05 | Dube; Michael S. | Frangible interlocking paving stone |
JPH0723002U (ja) * | 1993-10-05 | 1995-04-25 | 高圧コンクリート工業株式会社 | 噛合わせ舗石ブロック |
DE59309467D1 (de) * | 1993-12-08 | 1999-04-22 | Peter Geiger | Plattenförmiger Pflasterstein, insbesondere aus Beton |
US5409325A (en) | 1994-02-10 | 1995-04-25 | Wu; Ming-Hsin | Vinyl walkway paver |
GB9407485D0 (en) * | 1994-04-15 | 1994-06-08 | U P S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urfacing blocks |
USD389926S (en) * | 1994-09-19 | 1998-01-27 | Gunter Barth | Paving element |
US5466089A (en) | 1995-01-03 | 1995-11-14 | Jurik; Dean | Ground and floor covering block |
DE29510837U1 (de) | 1995-07-04 | 1995-09-14 | E. Schwenk Zementwerke KG, 89077 Ulm | Verbundplatte |
EP0760407B1 (de) * | 1995-08-26 | 2002-01-30 | Peter Geiger | Pflasterstein aus Beton |
GB2306524A (en) * | 1995-10-25 | 1997-05-07 | U P S Ltd | Cruciform surfacing blocks |
DE29602972U1 (de) | 1996-02-20 | 1996-04-04 | KANN GmbH Baustoffwerke, 56170 Bendorf | Kunststein zur Befestigung von Verkehrsflächen im Freien |
US5797698A (en) | 1996-04-10 | 1998-08-25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td. | Paving elements for the water-permeable reinforcement of surfaces |
WO1997038168A1 (de) | 1996-04-11 | 1997-10-16 | Karl Kortmann | Betonformstein, für insbesondere eine pflasterung im bereich einer tankstelle oder dgl. |
DE19644837C2 (de) * | 1996-08-14 | 2001-01-25 | Godelmann Pflasterstein Kg | Bodenbelag-Element, insbesondere Pflasterstein |
DE29619583U1 (de) | 1996-11-14 | 1998-07-02 | Johann Pfennig GmbH, 68623 Lampertheim | Pflasterstein aus Beton für sickerfähige Pflasterungen hoher Tragkraft |
USD397802S (en) * | 1996-11-26 | 1998-09-01 | Crh Oldcastle, Inc. | Paving block |
DE19650700C2 (de) * | 1996-12-06 | 2000-12-07 | Galabeton Gmbh & Co Kg | Verbundpflasterstein |
USD431305S (en) * | 1997-04-23 | 2000-09-26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td. | Paving stone |
US5884445A (en) * | 1997-12-02 | 1999-03-23 | Oldcastle, Inc. | Paving block array |
DE29722519U1 (de) * | 1997-12-29 | 1998-02-19 | Blenia Design S.A.G.L., Semione | Pflastersteinelement |
EP0930399A3 (de) | 1998-01-17 | 2000-06-07 | Rolf Scheiwiller | Formstein-Bausatz |
DE19816007A1 (de) * | 1998-01-17 | 1999-07-22 | Rolf Scheiwiller | Formstein-Bausatz |
US6139475A (en) * | 1998-04-23 | 2000-10-31 | Bessler; Edward W. | Ambulatory aid device |
WO2000014335A1 (en) | 1998-09-07 | 2000-03-16 | Ahmet Degirmenci | Artificial paving stones with natural appearance, fabricated in moulds made of natural stones |
EP1024226B1 (de) | 1998-12-29 | 2003-03-19 | Kombilith GmbH Entwicklung und Verwertung | Kunststein für Pflasterzwecke |
DE19903100A1 (de) * | 1999-01-27 | 2000-08-03 | Reiner Roth | Betonpflasterstein |
JP3510519B2 (ja) * | 1999-03-10 | 2004-03-29 | 社団法人インターロッキングブロック舗装技術協会 | 舗装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
USD426317S (en) * | 1999-07-07 | 2000-06-06 | Crh Oldcastle, Inc. | Paving stone |
DE10005345A1 (de) | 2000-02-08 | 2001-08-09 | Sf Koop Gmbh Beton Konzepte | Pflasterstein bzw. Pflasterplatte aus Beton |
USD431871S (en) * | 2000-02-11 | 2000-10-10 | Giuseppe Abbrancati | Paving stone |
DE10013613B4 (de) | 2000-03-18 | 2013-05-02 | Reiner Roth | Betonpflasterstein |
PT1162313E (pt) | 2000-06-07 | 2004-01-30 | Uni Int Bausysteme Gmbh & Co | Pedra artificial para consolidacao de superficies de transito no exterior |
US6508607B1 (en) * | 2000-12-21 | 2003-01-21 | Lee A. Smith | Erosion control block adapted for use with cellular concrete mattresses |
DE10105055A1 (de) * | 2001-02-05 | 2002-12-05 | Uni Int Bausysteme Gmbh & Co | Bodenbelagelemente aus Kunststeinmaterial |
CA97272S (en) * | 2001-02-05 | 2006-01-16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td | Paving stone |
USD485370S1 (en) * | 2001-02-05 | 2004-01-13 | F. Von Langsdorff Licensing Limited | Paving element |
-
2001
- 2001-02-05 DE DE10105055A patent/DE1010505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9-26 DK DK01974300.4T patent/DK1360375T3/da active
- 2001-09-26 CZ CZ20032089A patent/CZ20032089A3/cs unknown
- 2001-09-26 CA CA2450513A patent/CA245051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9-26 JP JP2002562826A patent/JP45516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9-26 CA CA2669426A patent/CA266942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9-26 IL IL15712601A patent/IL157126A0/xx unknown
- 2001-09-26 BR BR0116871-1A patent/BR0116871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9-26 WO PCT/EP2001/011151 patent/WO2002063100A1/de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9-26 EP EP01974300A patent/EP1360375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9-26 CN CNB018177875A patent/CN1004978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9-26 HU HU0303139A patent/HU226316B1/h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9-26 RU RU2003127019/03A patent/RU226009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9-26 AT AT01974300T patent/ATE509159T1/de active
- 2001-09-26 KR KR10-2003-7010286A patent/KR20030084920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9-26 PL PL363577A patent/PL208264B1/p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
- 2002-02-04 TW TW091101897A patent/TW5315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
- 2003-07-22 NO NO20033306A patent/NO333514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7-23 IS IS6882A patent/IS6882A/is unknown
- 2003-07-31 ZA ZA200305910A patent/ZA200305910B/en unknown
- 2003-08-05 US US10/633,663 patent/US694242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7-26 US US11/188,784 patent/US722007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1504A (zh) * | 2015-12-11 | 2016-03-16 | 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
CN109476331A (zh) * | 2016-07-04 | 2019-03-15 | 沃尔夫克拉夫特公司 | 用于家具的运输装置 |
CN107700302A (zh) * | 2017-09-30 | 2018-02-16 | 贵州天韵石尚有限公司 | 一种抗高压防滑石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105055A1 (de) | 2002-12-05 |
US7220078B2 (en) | 2007-05-22 |
HU226316B1 (en) | 2008-08-28 |
EP1360375A1 (de) | 2003-11-12 |
HUP0303139A2 (hu) | 2003-12-29 |
NO20033306D0 (no) | 2003-07-22 |
CN100497826C (zh) | 2009-06-10 |
KR20030084920A (ko) | 2003-11-01 |
RU2260090C2 (ru) | 2005-09-10 |
IL157126A0 (en) | 2004-02-08 |
RU2003127019A (ru) | 2005-01-27 |
PL363577A1 (en) | 2004-11-29 |
ZA200305910B (en) | 2004-06-25 |
TW531583B (en) | 2003-05-11 |
JP2004526079A (ja) | 2004-08-26 |
EP1360375B1 (de) | 2011-05-11 |
ATE509159T1 (de) | 2011-05-15 |
NO20033306L (no) | 2003-09-30 |
CA2450513A1 (en) | 2002-08-15 |
US20050254894A1 (en) | 2005-11-17 |
DK1360375T3 (da) | 2011-09-12 |
CA2669426A1 (en) | 2002-08-15 |
IS6882A (is) | 2003-07-23 |
CZ20032089A3 (cs) | 2004-01-14 |
CA2669426C (en) | 2013-11-05 |
CA2450513C (en) | 2010-05-18 |
PL208264B1 (pl) | 2011-04-29 |
US6942420B1 (en) | 2005-09-13 |
NO333514B1 (no) | 2013-06-24 |
HUP0303139A3 (en) | 2006-03-28 |
BR0116871A (pt) | 2004-02-10 |
JP4551616B2 (ja) | 2010-09-29 |
WO2002063100A1 (de) | 2002-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71601A (zh) | 人造石地面覆盖元件 | |
CN1273686C (zh) | 铺面块件、铺面块件的阵列和铺砌铺面块件阵列的方法 | |
CA2718582C (en) | Irregular building units having mating sides | |
EP2487310A2 (en) | Irregular tessellated building units | |
US20110293873A1 (en) | Irregular tessellated building units | |
US20100115859A1 (en) | Irregular tessellated building units | |
JP2004526079A5 (zh) | ||
CN108430806B (zh) | 车辆轮胎 | |
KR101426327B1 (ko) | 조립식 벽돌 | |
CN1228545A (zh) | 透射型屏幕 | |
US8231304B2 (en) | Artificial flagstone | |
CN1016722B (zh) | 木砖的敷设框架 | |
MXPA05009901A (es) | Unidades para construcciones irregulares y embonables. | |
CA2083215A1 (en) | Compound pavement stone | |
KR20110137470A (ko) | 경계석 절삭장치 | |
BG62369B1 (bg) | Блок за настилка от бетон | |
CN1292867C (zh) |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 |
JP6474626B2 (ja) | 縁石構造体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 |
EP2428727B1 (de) | Leuchten-Reflektor sowie Vorrichtung zu dessen Herstellung | |
JP4934080B2 (ja) | 光制御体及び該光制御体の製造方法 | |
GB2234994A (en) | Paving or facing bricks | |
CN216919871U (zh) | 一种双咬合六角砖、多咬合六角砖、铺装组件和铺装系统 | |
EP0936039A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t of paving blocks and block paving obtained by the method | |
EP2781654A1 (en) | Paver block | |
GB2120699A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aving or building bloc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