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4252A - 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64252A CN1364252A CN01800496A CN01800496A CN1364252A CN 1364252 A CN1364252 A CN 1364252A CN 01800496 A CN01800496 A CN 01800496A CN 01800496 A CN01800496 A CN 01800496A CN 1364252 A CN1364252 A CN 13642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data processing
- picture
- control signal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616 trans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33 optic dis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8—Arrangements within a display terminal for setting,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display parameters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2—Overlay of images, i.e. displayed pixel being the result of switching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input pix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4—Keyboard-Video-Mouse [KVM] switch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for rolling or sc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可以将多台个人计算机的视频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同时可以用1组输入设备操作多台个人计算机。将2台个人计算机与监视器连接,同时连接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从2台个人计算机供给的视频信号,分别通过缓冲器写入可存储相应于多个画面的视频信号的存储器。从读出起始地址起指定相应于1个画面的地址范围并读出视频信号,即可将多个视频信号按所划分的显示区域同时显示在显示部上,进一步,根据按照操作开关的操作和输入设备的操作使光标位于所划分的显示区域中的哪个区域选择与之对应的一侧的个人计算机,并将输入设备的输出供给所选定一侧的个人计算机。在一台监视器上可以同时显示多台个人计算机的画面,同时可以用1组输入设备控制多台个人计算机。如果在2台个人计算机之间设置数据通信装置,则还可以控制2台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装置并能在一个画面上显示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同时可以由公用的输入装置对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进行控制的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计算机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是在外部连接监视装置同时连接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用户,根据监视装置的显示操作输入设备,从而进行应用软件的数据处理。
根据处理内容和用户的需要,有时也希望使多台计算机装置并行起动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考虑到监视装置的设置场所等,则最好是将多台计算机装置连接于1台监视装置。
图1是按照现有技术将2台计算机装置501A和501B与1台监视装置500连接的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计算机装置是个人计算机(在日本简称为パソコン)。监视装置500,可以输入2个系统的视频信号。在监视装置的第1视频输入端子(图中未示出)上,输入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输出的视频信号502A。同样,在监视装置的第2视频输入端子(图中未示出)上,输入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输出的视频信号502B。
在监视装置500中,根据从第1和第2视频输入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在显示部507上进行相应的显示。另外,监视装置500,在正面设有操作开关505。例如,通过对操作开关505进行操作,可以在显示部507的规定区域内显示出用于显示监视装置500的各项设定的OSD(OnScreen Display:图形菜单屏幕显示)画面506。此外,通过按规定方式对操作开关505进行操作,可以变更监视装置500的设定值、例如对比度、亮度、色调等的值。在根据变更后的值改变监视装置500的显示画质的同时,更新OSD画面506的显示。
在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上,连接键盘503A和鼠标504A,作为用于将用户的指示输入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的输入设备。键盘503A,将所输入的键信息发送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鼠标504A,将鼠标504A的(X、Y)的各方向的移动量及按键操作信息发送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
在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内,例如将从鼠标504A供给的鼠标移动量变换为监视装置500的显示部507上的坐标,并生成在坐标上显示光标的视频信号。显示该光标的视频信号,与视频信号502A叠加后供给监视装置500,从而显示出光标508。
另外,在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上,同样也连接键盘503B和鼠标504B,并将键信息、以及鼠标移动量和按键操作信息发送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一样,也进行光标508的显示。
在图1的现有使用例中,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的视频信号502A和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的视频信号502B的切换,例如通过操作操作开关505而以静态方式进行。
图2示出上述监视装置500的一例的结构。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输出的视频信号502A及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输出的视频信号502B,分别输入到视频开关512的第1和第2输入端。视频开关512,在后文所述的CPU511的控制下,对输入到第1和第2输入端的视频信号进行选择。所选定的视频信号,从视频开关512输出,并供给到视频混合电路514的一个输入端。
该监视装置500,具有CPU511。与操作开关505的操作对应的信号,供给CPU511。如操作开关505的操作是指示进行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的切换,则从CPU511向视频开关512供给用于切换输入的控制信号。
另外,如操作开关505的操作是指示显示OSD画面506的命令,则将指示显示OSD画面506的命令从CPU511供给字符发生器513。字符发生器513,根据所供给的命令,生成用于显示OSD画面506的视频信号。所生成的视频信号,例如是RGB信号。该视频信号,供给到视频混合电路514的另一个输入端。
在视频混合电路514中,按规定的时刻切换和输出供给到两个输入端的视频信号,以便将OSD画面506显示在显示部507的规定区域上。从视频混合电路514输出的视频信号,通过显示控制电路515,供给到例如由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或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及对应的驱动电路构成的图象显示设备516。
在图象显示设备516中,根据所供给的视频信号的频率和析像度,在显示部507上进行相应的显示。例如,检测所供给的视频信号中包含的水平同步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并求出水平频率及垂直频率等。
另外,当通过对操作开关505进行操作而变更监视装置500的设定时,根据所变更的设定从CPU511向显示控制电路515供给控制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处理供给到显示控制电路515的视频信号,从而对图象显示设备516的显示画质等进行调整。
通过按如上方式将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501B与监视装置500连接,用户可以按规定方式操作操作开关505,从而对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501B进行适当的切换操作。当选择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侧时,用户可以一面观察监视装置500的显示,一面用鼠标504A或键盘503A对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进行操作。当选择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时,同样可以一面观察监视装置500的显示,一面用鼠标504B或键盘503B对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进行操作。
进一步,如图3中的一例所示,通过在与监视装置500连接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501B之间用网络520连接,可以在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501B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可以将文件从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通过网络520传送到个人计算机本体501B。
以往,虽然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装置与1台监视装置连接,但如上所述用于切换来自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的视频信号的视频开关是静态的,此外,从多台计算机装置输入的视频信号的频率不同,因而是非同步的。因此,以往,存在着不能由1台监视装置同时显示多台计算机装置的视频信号的问题。
即,以往,例如为了同时显示2台计算机装置的视频信号,存在着不得不使用与计算机装置分别对应的2台监视装置的问题。
另外,以往,当操作多台计算机装置时,必需备有多组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因此,存在着在空间和操作性方面效率不高的问题。
另外,从与1台监视装置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在多数情况下,信号格式各不相同而且彼此不同步。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将CRT用作图象显示设备的监视装置500中,当对所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进行切换时,与所供给的视频信号有关的系统判别等需花费时间。因此,以往,存在着不能瞬时切换多个视频信号的问题。
进一步,即使是将2台个人计算机501A和501B与监视装置500连接,但监视装置500只能显示来自其中任何一方的个人计算机的图象信号,所以,用户必须通过对操作开关505进行操作而以手动方式选择和切换使用个人计算机501A和501B中的任何一方。因此,例如,即使如图3所示用网络520连接个人计算机本体501A和501B,但如若在个人计算机501A和501B这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操作,则因操作步骤烦杂、2台个人计算机的切换花费时间而存在着操作性恶劣、操作不便的问题。
根据所使用的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为了在2台不同的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操作,必需通过可由2台个人计算机共同访问的公用文件夹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当由个人计算机501B侧的应用软件打开个人计算机501A上的文件时,首先,用操作开关505选择信号502A,并在画面上显示个人计算机501A的画面,从而将所需文件移动或复制到公用文件夹内。接着,用操作开关505选择信号502B,并在监视器500的画面上显示个人计算机501B的画面。然后,打开上述的公用文件夹,从该文件夹中选择所需的文件,并由个人计算机501B的应用软件将其打开。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即使是个人计算机501A和个人计算机501B之间的数据传送处理,也存在着处理变得烦杂的问题。
发明的公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从多台计算机装置输出的视频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并能以一组输入设备操作多台计算机装置的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瞬时切换由多个系统供给的视频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装置并能在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而无需以手动方式切换监视装置的显示的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视频信号的显示装置、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其同时显示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的显示控制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将从输入设备供给的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视频信号的显示步骤、进行控制以便在显示步骤中同时显示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的显示控制步骤、将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所连接的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供给的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步骤。
另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根据与由通信装置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由输入装置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通信装置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控制以便由通信装置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步骤、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根据与通过通信步骤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由输入步骤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通信装置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其按双向通信的方式进行的通信控制步骤。
另外,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由通信装置接收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送的多个图象信号并根据与由通信装置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通信装置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控制以便由通信装置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通过通信步骤接收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送的多个图象信号并根据与通过通信步骤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步骤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其按上述双向通信的方式进行的通信控制步骤。
另外,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根据与由通信装置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通信装置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在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根据与通过通信步骤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步骤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在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步骤。
另外,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并将所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显示装置、连接用于控制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在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并将所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显示步骤、由所连接的输入设备对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步骤、在显示步骤的显示画面的同一画面上用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步骤。
另外,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分别测量多个图象信号的同步频率的频率测量装置、根据频率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信号处理装置、显示从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用于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61所述的发明,是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方法,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步骤、分别测量多个图象信号的同步频率的频率测量步骤、根据频率测量步骤的测量结果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信号处理步骤、显示由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的控制步骤、用于将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步骤。
如上所述,权利要求1和9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通过控制而在视频显示装置上同时显示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并将按照用户的操作而从输入设备供给的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所以,可以根据视频显示装置的显示用一个输入设备控制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另外,权利要求10和19所述的发明,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同时可以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从而根据与通过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所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而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并将按照用户的操作而由输入设备输入的第1控制信号及根据第1控制信号生成的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而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以,可以一面观察显示装置的显示,一面根据输入设备的操作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
另外,权利要求20和29所述的发明,可以通过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而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获得多个图象信号,从而根据与通过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所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而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并将按照用户的操作而由输入设备输入的第1控制信号及根据第1控制信号生成的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而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以,可以一面观察显示装置的显示,一面根据输入设备的操作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
另外,权利要求30和39所述的发明,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同时可以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从而根据与通过分别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并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并将按照用户的操作而由输入设备输入的第1控制信号及根据第1控制信号生成的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同时在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所以,可以一面观察显示装置的显示,一面用输入设备在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按照权利要求40和49所述的发明,可以将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并在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对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输入设备进行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所以,可以一面观察显示装置的显示,一面用输入设备在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按照权利要求50和61所述的发明,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根据分别测量所输入的多个图象信号的同步频率后的测量结果将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而由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并将按照用户的操作而由输入设备输入的第1控制信号及根据第1控制信号生成的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所以,可以一面观察显示装置的显示,一面根据输入设备的操作控制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现有技术将2台计算机装置与1台监视装置连接的例的简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设有2个输入端的监视装置的基于现有技术的使用例的简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的一例的使用形态的简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视频存储器接口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帧存储器的一例的地址空间的简图。
图8是表示显示部的显示例的简图。
图9是表示显示部的显示例的简图。
图10是表示显示部的显示例的简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显示控制的一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显示控制的一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基于光标的X坐标的处理的简图。
图14是表示OSD画面的一例的显示的简图。
图15是概略地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使用形态的简图。
图1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更详细地表示图象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显示部的一例的显示的简图。
图19是表示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文件移动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进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文件复制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1是更具体地表示多台计算机装置在显示部上的对应显示画面的各种显示方法的简图。
图22是更具体地表示多台计算机装置在显示部上的对应显示画面的各种显示方法的简图。
图23是更具体地表示多台计算机装置在显示部上的对应显示画面的各种显示方法的简图。
图24是更具体地表示多台计算机装置在显示部上的对应显示画面的各种显示方法的简图。
图25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7是概略地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使用形态的简图。
图28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9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0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1是概略地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使用形态的简图。
图32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3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4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5是概略地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使用形态的简图。
图36是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7是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38是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监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图4概略地示出该第1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的一例的使用形态。将2台计算机装置2A和2B与监视装置1连接。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计算机装置是个人计算机(在日本简称为パソコン)。从个人计算机2A和2B输出的视频信号4A和4B,分别供给监视装置1。监视装置1,可以将该视频信号4A和4B分别显示在显示部6的显示区域7A和7B上。
另外,将键盘3和鼠标14作为输入设备连接于监视装置1,从而可以由2台个人计算机2A和2B共用键盘3和鼠标14。即,从键盘3输出的键信息10、以及从鼠标输出的鼠标移动量及按键操作信息11(以下,将「鼠标移动量及按键操作信息」统称为「鼠标信息」),通过监视装置1,作为输入操作信号5A或5B供给到从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选定的一方。
进一步,监视装置1,具有OSD(On Screen Display:图形菜单屏幕显示)功能,通过操作设在正面的操作开关8,显示OSD画面9。根据OSD画面9的显示,进行操作开关8的规定操作,即可变更监视装置1的设定。在图4的例中,作为OSD画面9,显示着对显示部6上显示的图象的对比度进行调整的控制画面。通过操作开关8的规定操作,变更对比度的设定值,从而改变显示部6的显示图象的对比度,同时更新控制画面。
另外,在图4中,以监视装置1连接2台个人计算机2A和2B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与更多的个人计算机连接。
图5示出该第1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的一例的结构。从多台个人计算机2A、2B、…、2n(图中未示出)的每一台供给的视频信号4A、4B、…、4n,供给到视频存储器接口21。视频存储器接口21,分别对所供给的视频信号4A、4B、…、4n分配规定的地址并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避免繁杂,假定监视装置1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为2台、即个人计算机2A和2B,并假定在帧存储器22内存储视频信号4A和4B。
视频存储器接口21,根据来自后文所述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20的命令控制读出地址,并从帧存储器22读出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所读出的视频信号,供给到视频混合电路24的一个输入端。
另一方面,从键盘3和鼠标14输出的键信息10及鼠标信息11,分别供给CPU20。键信息10及鼠标信息11,由CPU20有选择地输出到2台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的已选定为现用的个人计算机(信号5A、5B)。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的哪一台为现用的计算机,可以用设在监视装置1的正面的操作开关8选择。
另外,根据操作开关8的操作输出的控制信号12,供给CPU20。由CPU20根据该控制信号12发出内容为显示OSD画面9的命令。所发出的命令,供给OSD字符发生器23。在OSD字符发生器23中,根据所供给的命令生成用于显示OSD画面9的例如由RGB信号构成的视频信号。该视频信号,供给到上述视频混合电路24的另一个输入端。
在视频混合电路24中,按规定的时刻切换和输出供给到两个输入端的视频信号。视频混合电路24的输出,通过显示控制电路25供给到例如由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构成的图象显示设备26。在图象显示设备26中,根据所供给的视频信号,在显示部6上进行相应的图象显示。此外,作为显示设备26,也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另外,CPU20,还根据所供给的控制信号12发出用于使显示控制电路25控制图象显示设备26的命令。该命令供给到显示控制电路25,并由显示控制电路25根据命令对供给到图象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
另外,图中虽未示出,但在实际使用中CPU20与工作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连接。CPU20,例如根据预先存储在ROM内的规定程序控制监视装置1的各部分。
图6示出视频存储器接口21的一例。视频存储器接口21,备有与可输入该监视装置1的视频信号数对应的多个输入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存储器80A、80B、…、80n。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所输入的视频信号为2个系统,并具有输入FIFO存储器80A和80B。供给视频存储器接口21的2系统的视频信号4A和4B,分别暂时存入输入FIFO存储器80A和80B。
从输入FIFO存储器80A和80B读出视频信号4A和4B,并供给存储器接口81。供给到存储器接口81的视频信号4A和4B,由存储器接口81根据从CPU20发出的命令进行地址控制,并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按照同样的方式,通过由存储器接口81进行地址控制而从帧存储器22读出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从帧存储器22读出的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暂时存入输出FIFO存储器82,然后输出。
由于将FIFO存储器80A、80B和82用于帧存储器22的输入输出,所以能够进行输入输出的时钟变换,因而可以自由地对所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格式变换。
图7示出帧存储器22的一例的地址空间,给出一个从帧存储器22读出视频信号时的地址指定例。帧存储器22,具有可以存储多帧视频信号的容量。在监视装置1与2台个人计算机2A和2B连接的本例中,帧存储器22,具有至少可以存储相应于2个帧即2个画面的视频信号的容量。
帧存储器22的地址空间30,例如,构成为可与图象显示对应的2维阵列。在图7的例中,视频信号的垂直方向,为阵列的横向即列方向,视频信号的水平方向,为阵列的纵向即行方向。此外,例如将图7所示的存储空间的右上角作为与第1视频信号的显示画面的左上角对应的地址,从而在列方向配置相应于2个画面的视频信号。因此,当在行方向上读出视频信号时,可以连续地读出第1和第2视频信号。
分别将来自个人计算机2A的视频信号4A及来自个人计算机2B的视频信号4B作为上述第1和第2视频信号存储在在帧存储器22内。将视频信号4A存储在图7所示的地址空间31A内,并将视频信号4B存储在图7所示的地址空间31B内。在地址空间30内,当在行方向指定相应于1个水平周期(1H)的地址范围时,可以读出进行1个画面的显示的视频信号。
通过改变进行读出的地址范围的起点,可以瞬时地改变所输出的视频信号。图8~图10,示出显示部6的显示例。图8~图10,示出从帧存储器22读出视频信号时的地址空间30内的读出地址范围的不同指定方法。如该图8~图10所示,通过改变读出视频信号的地址范围的起点,可以改变显示部6的显示区域7A和7B的显示面积。
图8A和图8B,示出分别单独显示视频信号4A和4B的例。在帧存储器22中,通过将上述图7的地址M1作为读出起始地址而在行方向指定相应于1H的行方向地址范围,可以只从地址空间31A进行读出。这时的显示部6上的显示,如图8A中的一例所示,只是视频信号4A的显示区域7A。按照同样的方式,通过将图7的地址M2作为读出起始地址而在行方向指定相应于1H的地址范围,可以只从地址空间31B进行读出,如图8B中的一例所示,显示部6上的显示,只是视频信号4B的显示区域7B。
另外,通过分别操作的应用软件等,将用于在视频信号2A和2B的原有坐标的规定位置上进行光标显示的视频信号与从个人计算机2A和2B输出的视频信号2A和2B叠加。在图8A和图8B中,在各显示区域内显示着与从个人计算机2A和2B输出的视频信号4A和4B叠加的光标50A和50B。
图9是在显示部6上同时显示视频信号4A的显示区域7A和视频信号4B的显示区域7B的例。通过使读出起始地址为地址空间31A的范围内的地址M而在行方向指定相应于1H的地址范围,可以将视频信号4A和4B混合在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中读出。通过在地址空间31A内移动作为读出起始地址的地址M,可以如图9A、图9B和图9C所示改变显示区域7A和7B在显示部6上占有的比例。
当连续地改变读出起始地址M时,可以连续地切换如图9A、图9B和图9C的各图所示的显示。按照这种方式,还能进行使显示区域7A与显示区域7B的边界滚动的显示。
另外,即使如图9所示在同一画面内显示2个视频信号4A和4B时,也仍能使各视频信号4A和4B的显示固定。例如,将光标50A和50B显示在与原来的由视频信号4A和4B显示的位置相对的同一位置上。
另外,根据对帧存储器22的地址空间30的访问方法,如图10中的一例所示,也可以在一个显示区域(在本例中为显示区域7A)中显示出另一个显示区域(在本例中为显示区域7B)。这时,显示区域7B的显示,也可以是缩小显示或局部显示。例如,当根据显示区域7A和7B的显示范围切换地址空间31A和31B的地址指定时,可以进行图7的显示。
图11示出用于进行如上所述的显示控制的一例的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在该图11和图12、以及后文所述的图13中,将个人计算机2A和2B分别记为PC1和PC2。
在执行该流程图的处理之前,作为初始状态,假定在显示部6上对视频信号4A和4B中的一个进行全画面显示。在本例中,假定对视频信号4A进行全画面显示,并使个人计算机2A为可以用键盘3和鼠标14操作的现用状态。在该状态下,例如,根据监视装置1的操作开关8的操作,由CPU20发出从在显示部6上只显示一个视频信号的1画面模式向同时显示视频信号4A和4B的2画面模式切换的命令。当发出命令时,开始图11的流程图的处理。
另外,切换为2画面模式的命令,也可以根据键盘3和鼠标14的输入进行。
在第1个步骤S1O中,在与监视装置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识别哪一台个人计算机为当前现用的计算机。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使来自键盘3的键信息10和来自鼠标14的鼠标信息11供给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的哪一台而进行判断。
在图11的例中,在接着的步骤S11中判断个人计算机2A是否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如判断为个人计算机2A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2。另一方面,如判断为个人计算机2A不是现用的、即个人计算机2B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2和S13中,分别设定帧存储器22的读出起始地址。在个人计算机2A为现用机时的步骤S12中,将读出起始地址M设定为上述图7所示的地址M1。另一方面,在个人计算机2B为现用机时的步骤S13中,将读出起始地址M设定为图7所示的地址M2。
在步骤S12和S13中设定读出起始地址M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在帧存储器22内从所设定的读出起始地址M起读出相应于1帧的视频信号。例如,如将读出起始地址M设定为地址M1,则在列方向上从上述图7中的地址M1到地址M2之前对地址空间30进行读出。
这里,在步骤S15中判断进行画面滚动的滚动命令是否是ON(接通)状态。如果不是ON状态,则使处理进入后文所述的步骤S19。
当滚动命令变为ON状态时,在显示装置1上,可以使个人计算机2A的显示区域7A及个人计算机2B的显示区域7B以邻接的状态例如左右移动地进行显示。滚动命令的ON状态/OFF(关断)状态的切换,例如,可以用设在监视装置1的正面的操作开关8进行。当然,也可以用键盘3和鼠标14进行滚动命令的ON状态/OFF状态的切换和画面的滚动控制。
另一方面,如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滚动命令是ON状态,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6,并判断画面向哪个方向滚动。如向右滚动,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7,如向左滚动,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8。
在步骤S17和S18中,根据滚动的方向进行读出起始地址M的变更。如向右方向滚动,则在步骤S17中将与滚动量对应的地址Mscrl与所设定的地址M1相加。另一方面。如向左滚动,则在步骤S18中从所设定的地址M1减去与滚动量对应的地址Mscrl。
在步骤S17和S18中,当按如上所述方式变更读出起始地址M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19。在步骤S19中,判定读出起始地址M与M1及M2的大小关系。如地址M大于地址M1而小于地址M2(M1<M<M2)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21。
另一方面,当读出起始地址M在上述范围之外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20。在步骤S20中,对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加以限制。即,当变更后的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为等于或小于地址M1的值时,将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设定为地址M1。另一方面,如变更后的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等于或大于地址M2的值,则将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设定为地址M2。
按照这种方式,对变更后的读出起始地址M的值加以限制,当滚动到显示区域7A的右端或显示区域7B的左端时,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滚动。
在接着的步骤S21中,判断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为现用的一方是否已变更。如判断为已变更,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22。在步骤S22中,变更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即,由CPU20将所输入的键信息10及鼠标信息11的输出目的端变更为现用的个人计算机一侧。
进一步,在接着的步骤S23中,判断2画面模式是否变为OFF。如2画面模式已变为OFF,则结束一系列的处理。例如,根据此时哪一台个人计算机是现用机而将对帧存储器22的读出起始地址M固定地设定为地址M1或M2。
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如判定2画面模式为ON,则使处理返回步骤S14。然后,根据在上述的步骤S17或S18中变更后的读出起始地址M从帧存储器22读出视频信号。从上述步骤S14到步骤S23的处理,在2画面模式为ON的期间例如以1帧的周期循环进行。
以下,用图7和图9更具体地说明上述流程图中的步骤S14及其后的处理。假定画面滚动为ON并已进行滚动、读出起始地址M例如为图7中的地址40。在步骤S14中,从该地址M起读出相应于1帧的视频信号。即,读出结束地址,为图7中的地址41。
此时的显示部6的显示,例如,如图9A所示。读出起始地址M,相当于显示部2的显示的左端,从读出起始地址M到地址M2对应于显示区域7A,用于显示个人计算机2A的视频信号4A的图象。另外,从地址M2到地址41对应于显示区域7B,用于显示个人计算机2B的视频信号4B的图象。
这里,假定画面滚动为ON,而读出起始地址M已在上述步骤S17或S18中变更。当滚动为右滚动并在步骤S17中将滚动量Mscrl与读出起始地址M相加时,读出起始地址M变为图7中的地址42。从该地址读出相应于1帧的视频信号。因此,如图9B中的一例所示,显示部6的显示区域,相对于地址空间30向右移动。
另一方面,当滚动为左滚动并在步骤S18中从读出起始地址M减去滚动量Mscrl时,读出起始地址M变为图7中的地址43。从该地址读出相应于1帧的视频信号。因此,如图9C中的一例所示,显示部6的显示区域,相对于地址空间30向左移动。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在该第2实施形态中,从2台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选择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及发出同时显示2台个人计算机的2个画面时的画面滚动命令,用鼠标14进行。在该第2实施形态中,可以不加修改地采用参照图4和图7说明过的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系统结构。这里,为避免繁杂,将对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省略。
图12是该第2实施形态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假定监视装置1例如根据操作开关8的操作将显示模式设定为2画面模式。进入2画面模式,也可以根据个人计算机2A和2B的规定的软件处理进行。进一步,为便于说明,假定已根据如后文所述的处理进行了画面的滚动并在显示部6上同时显示出显示区域7A和7B。
在第1个步骤S30中,在与监视装置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识别哪一台个人计算机为当前现用的计算机。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使来自键盘3的键信息10和来自鼠标14的鼠标信息11供给个人计算机2A和2B中的哪一台而进行判断。这里,假定个人计算机2A为现用的个人计算机。
在图12的例中,在接着的步骤S31中判断个人计算机2A是否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如判断为个人计算机2A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32。另一方面,如判断为个人计算机2A不是现用的、即个人计算机2B是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2和S34中,分别根据个人计算机2A和个人计算机2B的光标的X坐标进行判断。在步骤S32中,判断光标的X坐标是否是显示区域7A的最大值Xpclmax。如光标的X坐标是X=Xpclmax,则光标显示在显示区域7A的右端、即显示区域7A与显示区域7B的边界部。
当在步骤S32中判断为光标的X坐标是X=Xpclmax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33,将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及光标的控制从个人计算机2A变更为个人计算机2B。然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36。
另一方面,如在上述步骤S32中判断为光标的X坐标不是X=Xpclmax,则当前的光标坐标是当前现用的个人计算机2A的光标坐标,因而使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36。
同样,在步骤S34中,判断光标的X坐标是否是显示区域7B的最小值(X=0)。如光标的X坐标是X=0,则光标显示在显示区域7B的左端、即显示区域7与显示区域7A的边界部。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光标的X坐标是X=0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35,将现用的个人计算机及光标的控制从个人计算机2B变更为个人计算机2A。然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36。
以下,用图13说明基于上述光标的X坐标的处理。此外,在图13中,将个人计算机2A(PC1)及个人计算机2B(PC2)的坐标分别记为坐标PC1(X、Y)及坐标PC2(X、Y)。另外,将显示部6上的坐标、即显示部6的绝对坐标记为坐标(x、y)。
在显示部6上,假定左上角的坐标为坐标(0、0)、其对角的坐标为坐标(xmax、ymax)。当如图13所示在显示部6上显示出显示区域7A和7B时,将显示区域7A的右端与显示区域7B的左端连接而构成边界部60。因此,显示部6的边界部60上任意点61B的坐标,在个人计算机2A上的坐标中为(Xpclmax、Y),在个人计算机2B上的坐标中为(0、Y)。
作为一例,考虑在初始状态下个人计算机2B为现用机而光标显示在初始位置61A的情况。在将光标从初始位置61A移动到位置61C时,光标将跨过边界部60。光标跨越边界部60而从显示区域7B到7A的瞬间(位置61B),对当前现用的个人计算机2B来说,光标的坐标为X=0。因此,在步骤S31中现用的个人计算机为个人计算机2B,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34。在步骤S34中判断光标的X坐标为X=0。于是,在步骤S35中,将现用的个人计算机从个人计算机2B变更为个人计算机2A,同时将光标的控制从个人计算机2B变更为个人计算机2A,因而光标的坐标由个人计算机2A上的坐标控制。按照这种方式,即可通过移动光标的X坐标使其跨过边界部60而切换个人计算机2A及2B的控制。
回到图12的流程图的说明,在步骤S36中,取得显示部6的光标的坐标(x、y),并在下一个步骤S37中根据所取得的光标坐标(x、y)进行判断。在步骤S37中,如光标坐标(x、y)的x坐标为x=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38,由CPU20发出进行左滚动的命令。而如x坐标为x=xmax,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39,由CPU20发出进行右滚动的命令。
在图13的例中,如光标在位置61D,则在步骤S37判断为显示部6上的x坐标为X=0,因而在步骤S38中由CPU20发出进行左滚动的命令。根据该命令变更帧存储器22的读出起始地址M,使在显示部6上显示着的画面向左滚动。
由CPU20发出的这些命令,供给视频存储器接口21,并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一样,按规定变更帧存储器22的读出起始地址M,从而进行画面的滚动。因此,例如当操作鼠标14而使光标位于显示部6的右端或左端时,可以使画面向光标所在位置的方向滚动。
在步骤S38和S39中发出命令并进行滚动后,结束一系列的处理。而当在步骤S37中光标不是上述任何一个值时,直接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另外,在显示部6上,如上所述,还可以显示OSD画面9。图14示出OSD画面9的一例的显示。 这时,在显示OSD画面的区域上,可以显示用于OSD的操作的专用光标71。显示光标71的视频信号,例如根据CPU20的命令由字符发生器23与显示OSD画面的视频信号一起生成,并由视频混合电路24叠加在来自个人计算机2A、2B的视频信号上。用于生成显示光标71的视频信号的专用的字符发生器,也可以另行设置。
在OSD画面9上,区域72A、72B和72C,是输入有效区域,当在区域内存在着显示光标的坐标时,例如可以通过鼠标14的按键操作进行输入。在作为OSD画面9显示出对比度调整画面的本例中,由CPU20发出当光标位于区域72A时如进行按键操作则使画面的对比度值降低、而当光标位于区域72B时如进行按键操作则使画面的对比度值升高的命令。该命令,从CPU20供给显示控制电路25,以使其控制图象显示设备26的显示。此外,还将显示对比度值的显示区域73的显示更新。
另外,区域72C,是进行用于结束显示OSD画面9的模式的输入的区域。
在图13的例中,OSD画面9,显示在以显示部6的坐标(x0、y0)为基准的具有规定大小的区域内。当检测到光标位于该区域内时,求出光标在该区域内的坐标(xc、yc),并根据所求得的坐标判断光标是否位于输入有效区域内,当位于输入有效区域内时,判断是否进行了例如鼠标14的按键操作。根据判断结果由CPU20发出命令,即可控制监视装置1的各项设定。
利用键盘3和鼠标14,不仅可以控制个人计算机2A和2B的视频信号4A和4B的显示及从键盘3和鼠标14对个人计算机2A和2B的输入供给,而且还可以对监视装置1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控制。
另外,在上文中,说明了用鼠标14进行光标移动和各种指示输入的方式,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例如,可以用键盘3进行各种指示。当利用键盘3时,可以考虑将移动光标的功能分配于键盘3的规定的键并将与鼠标14的按键操作对应的功能分配于其他的键。也可以对键盘3的各个键分别分配可以指定的功能。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在该第3实施形态中,可以在与监视装置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可以一面观察监视装置的显示一面进行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图15是概略地示出该第3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09的使用形态。将2台计算机装置117A和117B与监视装置109连接。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计算机装置是个人计算机(在日本简称为パソコン)。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输出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分别通过图象信号路径124A和124B供给监视装置109。图象信号113A和113B,可以分别显示在监视装置109的显示部150的显示区域125A和125B上。
另外,将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与监视装置109分别由控制信号路径123A和123B连接。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分别通过该控制信号路径123A和123B与监视装置109进行通信,从而可以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的交换。作为控制信号路径123A和123B,可以采用RS-232C之类的串行通信、利用并行端口的通信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各种接口。进一步,也可以将PS/2(Personal System2:个人系统2)之类的以往一般使用的用于将键盘和鼠标与个人计算机连接的接口用作控制信号路径123A和123B的接口。
例如将键盘110和鼠标111作为输入设备112连接于监视装置109。作为输入设备,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控制杆或遥控器、图形输入板等。键盘110,输出与按压的键对应的控制信号(以下,称为键信息)。鼠标111,将鼠标的移动量例如作为(X、Y)坐标值输出。此外,鼠标111,输出与按压设在鼠标111上的按键的对应的控制信号。在下文中,将从鼠标111输出的鼠标移动量及按键按压信息统称为鼠标信息。另外,将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统称为输入操作信号。例如,将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上述键信息及鼠标信息统称为输入操作信号。输入操作信号,供给监视装置109,并将其作为控制信号115A和115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选定的一方。
在监视装置109的正面,设有由多个开关构成的操作部107。通过对操作部107进行规定的操作,例如可以在显示部150上显示出OSD。当用户根据该OSD的显示对操作部107进行操作时,可以控制监视装置109的各项功能。例如,通过对操作部107进行操作,可以对显示部150进行显示画质等的调整。
另一方面,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连接,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相互进行数据119的通信。数据传输线路120,例如可以采用RS-232C等串行接口。此外,也可以由以太网等将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连接而构成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并将其用作数据传输线路120。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采用红外线信号的通信构成数据传输线路120。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进行数据119的交换。当然,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的命令交换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进行。
图16示出第3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09的一例的结构。显示设备101,例如由CRT或LCD及对应的驱动电路构成,并在显示部150上进行显示。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输出并分别通过图象信号路径124A和124B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分别供给频率测量部143及图象处理部102。在频率测量部143中,分别测量所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水平同步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频率测量部143的测量结果,供给控制部103。
另外,在下文中,将水平同步信号的频率及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统称为同步频率。
控制部103,例如由CPU和CPU的工作存储器、ROM等构成。控制部103,例如根据预先存储在ROM内的规定程序对监视装置109的各部分进行控制。
在控制部103中,根据从频率测量部143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各同步频率控制显示设备101的驱动电路和图象处理部102,以使显示部150部进行与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各同步频率相适应的显示。
通过操作设在监视装置109的正面的操作部107,将与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从操作部107供给控制部103。控制部103,根据该控制信号对OSD生成部108发出指示,使其生成用于在显示部150上进行上述的OSD的图象信号。由OSD生成部108根据该指示生成的图象信号,供给图象处理部102,在与图象信号113A和113B合成后供给显示设备101。
在监视装置109内,设有内部总线132,并将控制部103、通信部104A、通信部104B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输入部106,是从上述键盘110和鼠标111等输入设备112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的接口。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例如从键盘110输出的键信息或从鼠标111输出的鼠标信息,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
通信部104A和104B,分别控制与个人计算机117A、117B与控制部103的通信。例如,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由控制部103将所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中的分别与已被选定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连接的一方。
当作为一例选择个人计算机117A时,从控制部103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104A的输入操作信号,从通信部104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作为控制信号115A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当选择个人计算机117B时,也按同样方式将输入操作信号从通信部4B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B作为控制信号115B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控制部103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输入操作信号,也可以从输入部106通过内部总线132直接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将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中的哪一个供给的控制,由控制部103进行。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控制部103、通信部104A和104B、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即,也可以不用内部总线132而将通信部104A、104B及输入部106分别直接与控制部10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通信部104A、104B及输入部106的信号交换,都要暂先通过控制部103进行。
图17更详细地示出图象处理部102的结构。在可输入2个系统的图象信号的本例中,具有2个图象信号输入部160A和160B。图象信号输入部160A和160B,分别由模/数转换部等图象信号接口及输入缓冲器等构成。图象信号113A和113B,分别供给图象信号输入部160A和160B,并在转换为规定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和113B’后供给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数字图象信号113A’和113B’,通过由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根据从控制部103供给的控制信号进行地址控制而写入存储器163。
存储器163,例如是至少可以存储相应于1个帧的图象信号的帧存储器,在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的控制下,一面按规定在水平方向对数字图象信号113A’的一部分和数字图象信号113B’的一部分进行切换,一面将其写入存储器163。按照这种方式,如上述图15所示,可以将图象信号113A的显示区域125A和图象信号113B的显示区域125B沿水平方向并排地显示在同一显示部150上。
通过由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控制在水平方向切换数字图象信号113A’的一部分和数字图象信号113B’的一部分的时刻,可以改变显示部150上的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面积的比例。此外,通过在垂直方向对数字图象信号113A’的一部分和数字图象信号113B’的一部分进行切换,可以通过沿纵向划分显示部150而显示出显示区域125A和125B。此外,存储器163,也可以采用如上述图7所示的结构。
另外,由OSD生成部108生成的图象信号,例如,通过由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根据控制部103的控制进行地址控制而按规定的地址写入存储器163。因此,在显示部150上,将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画面与OSD的画面合成而进行显示。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按照该第3实施形态,可以由一个输入设备112对2台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进行控制,同时可以根据显示部150的显示在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以精密衔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图18示出该第3实施形态的显示部150的一例。以下,概略地说明第3实施形态的数据操作方法。此外,该图18所示的显示例,在后文所述的第4、第5和第6实施形态中通用。在图18的例中,在显示区域125A上,显示个人计算机117A的画面的右侧,在沿水平方向与显示区域125A连续邻接的显示区域125B上,显示个人计算机117B的画面的左侧。在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各个数据(文件)、程序及将文件和程序分层存储的文件夹(目录),在显示部150上用被称为图符的识别图象进行显示。
这里,讨论将存在于个人计算机117A上的文件「sample.doc 」从个人计算机117A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处理。而所谓「存在于个人计算机117A上」,意味着该文件存在于个人计算机117A的硬盘和存储器等存储媒体上。此外,假定开始时选定个人计算机117A为操作对象,来自键盘110和鼠标111等输入设备112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在来自所选定的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显示区域125A上,根据来自鼠标111的坐标信息,将鼠标光标171显示在对应的位置上。
在图18所示的显示区域125A上,显示着表示文件「sample.doc」的图符。由用户操作鼠标111,使鼠标光标171重叠在表示想要移动的文件的图符170上。当鼠标光标171重叠于图符170时,如用户按下鼠标111的按键,则将按键信息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因而在个人计算机117A中使图符170表示的文件变为选择状态。用户一面按住鼠标111的按键一面移动鼠标111,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区域125A移动到显示区域125B。
在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区域125A移动到显示区域125B时,选作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从个人计算机117A切换为个人计算机117B,因而来自输入设备112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图符170显示在显示区域125B内,并由用户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然后用户松开鼠标111的按键。当松开鼠标111的按键时,图符170表示的文件便从个人计算机117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同时发出内容为将个人计算机117A上的该文件删除的指示。用户只用1个鼠标就能以精密衔接的方式进行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移动。
另外,如上所述在将鼠标光标171重叠于图符170以使图符170处于选择状态的同时移动鼠标111而使图符170移动,这种操作称为拖动。此外,在图符170的移动目的端松开鼠标111的按键从而使图符170脱离鼠标111的操作,这种操作称为安放。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合在一起称为拖放。
图19是表示上述的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移动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首先,在进行该流程图的处理之前,先由控制部103取得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图象尺寸。图象的尺寸,可以根据由频率测量部143测得的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输出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频率求出。图象的尺寸,例如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点数表示。
监视装置109接通电源时的鼠标光标171的显示位置,预先设定为使其与个人计算机侧的接通电源时的显示位置相对应。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图象尺寸及接通电源时的鼠标光标的显示位置等信息,也可以由用户任意设定。此外,假定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显示区域125A配置在显示部150的左侧,个人计算机117B的图象信号113B的显示区域125B配置在显示部150的右侧。
在第1个步骤S110中,在作为文件的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假定为个人计算机117A)中选择想要移动的文件。文件的选择,如上所述,例如,操作鼠标111而使鼠标光标171重叠在表示所选择的文件的图符170上,并按下鼠标111的按键。鼠标111的按键信息,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控制部103供给通信部104A。按键信息,从通信部104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
另外,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鼠标111的按键信息通过内部总线132直接供给通信部104A。内部总线132的路由控制,由控制部103进行。
如选定了文件,则在接着的步骤S111中进行拖动操作,使所选定的文件在画面上移动。即,在按下鼠标111的按键的同时移动鼠标111,以使鼠标光标171显示在所希望的位置。
在步骤S112中,根据从鼠标111输出的鼠标移动量信息,判断移动后的鼠标光标171是否已到达从个人计算机117A输出的图象信号113A的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如判断为鼠标光标171已到达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则在下一个步骤S113中判断是否使鼠标光标171继续向右侧移动,如在步骤S113中判断为使鼠标光标171跨越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而继续向右侧移动,则使处理进入接着的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将鼠标光标171跨越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时的鼠标光标171的坐标及跨过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后的鼠标111的移动量例如存储在控制部103所具有的存储装置内。这些信息,也可以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7A内。
在接着的步骤S115中,将输入设备112的输出目的端从个人计算机117A切换到个人计算机117B。因此,由鼠标111的移动产生的鼠标移动量数据,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控制部103通知通信部104B,从而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与此同时,对输入设备112的输出进行控制,使其不再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因此,可将用户的操作从个人计算机117A转移到个人计算机117B。
然后,在下一个步骤S116中,从监视装置109的控制部103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控制信号115A,从作为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117A的画面、即显示区域125A将鼠标光标171及表示所移动的文件的图符170擦除。
另外,当必须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指示鼠标111不移动的控制信号时,在上述的步骤S115之后从控制部103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指示该信息的控制信号。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该信息存储在控制部103内,以便能够区别切换控制前的个人计算机和切换后的个人计算机。
在步骤S117中,将进行移动的文件的文件名从个人计算机117A通知个人计算机117B。这里,按规定赋予作为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117A的个人计算机名,也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这些文件名及个人计算机名的传送,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进行。此外,当必须将表示由个人计算机117A选定的文件的图符170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时,在接着的步骤S118中,将图符170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从个人计算机117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如在个人计算机117B上已存在着与想要从个人计算机117A移动的文件对应的图符,则可以将上述处理省略。
在该第3实施形态中,将文件名从个人计算机117A通知个人计算机117B,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进行。
在接着的步骤S119中,在个人计算机117B的显示画面即显示区域125B上,显示鼠标光标171及表示所移动的文件的图符170。从控制部103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B向个人计算机117B发送使其将鼠标光标171及图符170显示的规定位置的命令。
显示的位置,可以根据在上述步骤S114中存储的光标坐标及鼠标移动量求得。例如,对与鼠标光标171到达显示区域125A的右端时的坐标Y对应的显示区域125B的左端的Y坐标,进行鼠标移动量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得应在显示区域125B上显示的鼠标光标171的坐标。图符170,也可以重叠显示在与鼠标光标171相同的坐标上。
另外,在上文中说明了根据从控制部103向个人计算机117B发送的命令进行鼠标光标171及图符170的显示的方法,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在进行上述步骤S117的处理的时刻,也可以由个人计算机117B独自地进行鼠标光标171及图符170的显示。
在步骤S119中,当在作为文件的移动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的显示区域125B上显示出鼠标光标171及图符170时,在下一个步骤S120中,将表示所移动的文件的图符170在显示区域125B内移动。这可以通过在按下鼠标111的按键的同时移动鼠标111的拖动操作进行。在步骤S121中,判断是否已松开鼠标111的按键而将图符170安放好。
如在步骤S121中判断为已进行了安放操作,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22,将文件从作为文件的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117A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移动到作为移动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例如,根据在上述步骤S117中从个人计算机117A通知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名,从个人计算机117B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向个人计算机117A请求传送文件。个人计算机117A,根据该请求,将所指定的文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控制部103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指示传送目的端等的文件传送命令。
另外,在图19的流程图中,步骤S114~步骤S19的处理的顺序,不限于上述顺序。只要能得到所需要的动作,也可以是其他顺序。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要移动的文件的选择、文件的移动及文件移动的确定操作,通过鼠标111的拖放操作进行。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也可以通过其他操作进行。例如,通过键盘110的键操作,可以指示上述文件的移动。进一步,通过操作部107的操作,也可以进行上述文件移动的指示。
图20是用键盘110或鼠标111进行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复制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第1个步骤S130中,在作为文件的复制源的个人计算机(假定为个人计算机117A)中选择想要复制的文件。文件的选择,与上述移动时一样,例如,操作鼠标111而使鼠标光标171重叠在表示所选择的文件的图符170上,并按下鼠标111的按键。鼠标111的按键信息,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控制部103供给通信部104A。按键信息,从通信部104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
另外,不限于这种方式,也可以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鼠标111的按键信息通过内部总线132直接供给通信部104A。内部总线132的传输线路的控制,由控制部103进行。
当选定了想要复制的文件时,在接着的步骤S131中,根据用户的指示发出复制命令。例如,由输入部106接收与对键盘110进行的表示复制操作的特定输入对应的信号,并供给控制部103而将其识别为复制命令。所识别的复制命令,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104A。供给到通信部104A的复制命令,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因此,将所选定的文件作为复制源文件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7A在内。
这里,也可以将基于键盘110的键输入的键信息不通过控制部103而直接供给通信部104A并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在个人计算机117A中,根据传送到的键信息识别复制命令。这时,虽然进行控制部103的复制命令的识别,但没有必要从控制部103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控制信号。
在接着的步骤S132中,将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从个人计算机117A切换为个人计算机117B。例如,通过来自键盘110的规定的键输入发出操作对象的切换命令。切换命令,由输入部106接收,并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根据切换命令控制内部总线132、通信部104A和104B,从而将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的发送目的端从个人计算机117A切换为个人计算机117B。因此,用户操作的对象,在该步骤S132以后,从个人计算机117A转移到个人计算机117B。
步骤S132的切换命令,也可以从控制部103经由通信部104A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使个人计算机117A也进行识别。此外,当为指示鼠标111不移动而必须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控制信号时,在上述的步骤S132之后从控制部103经由通信部104A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指示鼠标111不移动的控制信号。进一步,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该信息存储在控制部103内,以便能够区别切换前后的个人计算机。
在步骤S133中,随着上述步骤S132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的切换,将显示在显示区域125A上的鼠标光标171擦除。在上述的根据从输入部106供给的切换命令进行切换处理的同时,从控制部103向通信部104A供给鼠标光标擦除命令,再由通信部104A将鼠标光标擦除命令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在个人计算机117A中,根据该命令,停止鼠标光标171的显示。
另外,鼠标光标171的显示的擦除,也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即当在上述步骤S132中在个人计算机117A内识别切换命令时,也可以在个人计算机117A识别切换命令时由个人计算机117A进行将鼠标光标171擦除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从控制部103向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鼠标光标擦除命令了。
另外,还可以由个人计算机117A或控制部103存储擦除鼠标光标171时的鼠标光标171的坐标。按照这种方式,当再次将操作对象切换为个人计算机117A时,可以将鼠标光标171显示在与以前显示过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上。这时,如将坐标存储在控制部103内,则例如可以根据图象信号113A的同步频率计算和存储作为显示部150的绝对坐标的鼠标光标171的坐标。
在接着的步骤S134中,在操作对象切换后的作为复制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的显示区域125B内显示鼠标光标171。与此同时,将表示在上述步骤S130中选定的文件的图符170显示在与显示区域125B内的鼠标光标171的显示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区域125B内的鼠标光标171的显示坐标,例如从控制部103供给通信部104B,并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预先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7B内的坐标显示鼠标光标171。
在到此为止的处理中,将操作对象切换为作为文件复制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因而可以用键盘110或鼠标111进行个人计算机117B的操作。在步骤S135中,根据鼠标111的操作,使鼠标光标171在显示区域125B内移动。即,进行在按下鼠标111的按键的同时移动鼠标111的拖动操作。表示鼠标111的移动量的信息,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控制部103供给通信部104B,再由通信部104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在步骤S136中,判断是否发出了指示将所复制的文件粘贴在复制目的端的粘贴命令、即将所复制的文件存储在作为文件复制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的存储器和硬盘等存储媒体上的命令。如判断为发出了粘贴命令,则使处理进入下一个步骤S137,并将选定进行复制的文件从复制源传送到复制目的端。
粘贴命令,例如通过对键盘110进行的特定输入发出。由输入部106接收与对键盘110进行的表示粘贴命令的特定输入对应的信号,并供给控制部103而将其识别为粘贴命令。所识别的粘贴命令,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104B。供给到通信部104B的粘贴命令,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4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由此,即可将个人计算机117B的显示区域125B上的所希望的位置作为表示进行复制的文件的图符170的复制目的端的显示位置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7B内。
这里,也可以将基于键盘110的键输入的键信息不通过控制部103而直接供给通信部104B并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在个人计算机117B中,根据传送到的键信息识别复制命令。这时,虽然进行控制部103的复制命令的识别,但没有必要从控制部103向个人计算机117B发送控制信号。
文件的传送,例如当在上述的步骤S136中由控制部103判定发出了粘贴命令时,从控制部103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A向个人计算机117A通知所选定文件的传送目的端是个人计算机117B,同时从控制部103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3B向个人计算机117B通知作为粘贴命令的对象文件的发送源是个人计算机117A。
另外,还可以将上述粘贴命令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并由个人计算机117B直接控制粘贴的处理。这时,例如从个人计算机117B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向个人计算机117A请求传送所选定的文件,根据该请求,从个人计算机117A对个人计算机117B进行选定文件的传送。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复制命令、粘贴命令及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的切换命令等各种命令,通过键盘110的规定的键输入进行,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例如,也可以由监视装置109的操作部107发出这些命令。此外,也可以通过鼠标111的按键的规定操作发出这些命令。
另外,在上文中,说明了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及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切换的例,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例如,在现行的OS中,当通过拖动操作将表示与其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的图符170重叠在表示应用软件的图符170’上时,可以在已读入了该数据的状态下执行该应用软件。
当在这种OS中进行上述的处理时,可以通过读入存在于个人计算机117A上的数据执行例如存在于个人计算机117B上的应用软件。即,对显示在显示区域125A上的表示数据的图符170进行拖动操作,将其从显示区域125A移动到显示区域125B。此外,随着该图符170从显示区域125A到显示区域125B的移动,将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从个人计算机117A切换为个人计算机117B。
在显示区域125上,在将表示数据的图符170与表示目的端的应用软件的图符170’重叠后,松开鼠标111的按键而将表示数据的图符170安放在表示应用软件的图符170’上。当进行安放操作时,将该图符170表示的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17A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在将数据传递给个人计算机117B的该应用软件后,该应用软件,即可在已读入该数据的状态下起动。
在上述的图18中,通过将监视装置109的显示部150沿水平方向划分而形成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显示区域125A和125B,但显示区域125A和125B在显示部150上的配置不限定于本例。例如,显示区域125A和125B,也可以将显示部150沿垂直方向划分而形成。也可以按上述第1实施形态所述的方式例如通过移动鼠标111的规定操作而改变这两种划分方式的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面积的比例。此外,还可以将显示区域125A和125B分别按规定缩小而将其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另一方面,如上述图16所示,监视装置109,具有OSD生成部108,因而可以将OSD的显示重叠地显示在显示部150的显示上。利用该OSD,可以显示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监视装置109及输入设备112的控制状态。
以下,用图21~图24对如上所述的显示区域125A和125B在显示部150上的各种显示方法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21是沿水平方向划分显示部150而形成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例。此外,在本例中,在显示部150的规定位置显示着由OSD生成部108生成的OSD画面151。在OSD画面151上,概略地示出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动作,在该图21的例中,示出正在将文件从个人计算机117A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情况。
在图21中,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全显示图象152与个人计算机117B的图象信号113B的全显示图象153,沿水平方向排列配置。在写入控制部132的控制下,将图象信号113A沿水平方向从位置A的时刻到图象152的右端写入存储器163,并将图象信号沿水平方向从到图象153的左端到位置B的时刻写入存储器163。按照这种方式,即可在显示部150上沿水平方向按规定的比率进行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
例如,当根据鼠标111的坐标变更位置A和位置B的时刻时,可以改变显示区域125A和125B在显示部150上的显示比率,并能使显示部150上所显示的画面滚动。例如,可以考虑进行这样的控制,即,如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区域125B的右端进一步向右移动,则使显示区域125B的比率增大,而当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区域125A的左端进一步向左移动时,将使显示区域125A的比率增大。
另外,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比率的变更,也可以用上述的OSD画面151和设在监视装置109正面的操作部107进行。
图22是沿垂直方向划分显示部150的例。在这种情况下,图象152和图象153,沿垂直方向排列配置。在写入控制部132的控制下,将图象信号113A沿垂直方向从位置C的时刻到图象152的下端写入存储器163,并将图象信号113B沿垂直方向从到图象153的上端到位置D时刻写入存储器163。按照这种方式,即可在显示部150上沿垂直方向按规定的比率进行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
在该图22的例中,与上述图21的情况一样,也可以通过鼠标111的移动等改变显示区域125A和125B在显示部150上的显示比率。在这种情况下,当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部150的上端进一步向上移动时,将使显示区域125A的比率增大,而如将鼠标光标171从显示部150的下端进一步向下移动,则使显示区域125B的比率增大。
图23是将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全显示图象152的按规定缩小后的图象152’和个人计算机117B的图象信号113B的全显示图象153的按规定缩小后的图象153’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的例。在写入控制部132的控制下将所供给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和113B’分别按规定缩小并按存储器163的规定地址进行变换后写入,即可实现这种显示。数字图象信号113A’和113B’,例如可以通过按规定间隔抽取象素而将其缩小。
在这种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的显示形态中,能以使图象152’和153’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将个人计算机117A作为操作对象时,可以显示为将与个人计算机117A对应的图象152’重叠在图象153’上,而当将个人计算机117B作为操作对象时,可以显示为将与个人计算机117B对应的图象153’重叠在图象152’上。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图象152’和图象153’之间的显示尺寸不同。可以考虑将与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对应的一方的图象显示得比另一方大。进一步,如显示部150的显示区域足够大,则也可以同时显示图象152’和153’,而不将其缩小。
图24A和图24B,示出对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全图象152和153进行全画面显示的例。这时可以由写入控制部132将个人计算机117A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及个人计算机117B的数字图象信号113B’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侧的信号写入存储器163。根据键盘110或鼠标111等的规定的操作,切换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此外,在该图24的例中,在OSD画面151上,示出全画面显示模式及选择作为操作对象进行显示的个人计算机。
另外,也可以假定存储器163具有可写入相应于2个帧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容量,从而能以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用图7说明过的方式进行图21~图24所示的显示控制。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图25示出该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09’的一例的结构。此外,在该图25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在该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中,由输入设备112发送到输入部106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选择器133,根据来自控制部103的控制信号,选择将所输入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中的哪一个。另一方面,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在供给选择器133的同时,还供给控制部103。因此,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根据输入操作信号进行切换。
另外,按照该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除控制部103、通信部104A和通信部104B外,还将图象处理部102及频率测量部143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也可以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一样,在将控制部103、通信部104A和通信部104B与内部总线132连接的同时,将控制部103与图象处理部102直接连接。同样,在上述第3实施形态中,也可以采用该第1变形例所示的总线结构。这种总线结构在后文所述的第4、第5和第6实施形态及其各自的变形例中也同样适用。
在这种结构中,仅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文件移动和复制之类的文件操作等必须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其他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可以直接供给通信部104A和104B。因此,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例如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12而发出的大部分操作命令,可以不通过内部总线132而传送到外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低内部总线132的通信量。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图26示出该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09″的一例的结构。该第2变形例,将第3实施形态扩展为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更多的个人计算机。
将作为控制个人计算机与控制部103之间的通信的接口的通信部104A、104B、…、104n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控制信号路径124A、124B、…、124n与通信部104A、104B、…、104n连接。从键盘110、鼠标111、控制杆或遥控器等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由输入部106接收到的输入操作信号,例如通过由控制部103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而作为对应的控制信号115A、115B、…、115n供给从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中选定的供给目的端。
另一方面,图象处理部102及频率测量部143,可以处理从多台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虽然图中省略,但图象处理部102具有可以分别与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对应的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在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中,将从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供给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在水平方向的规定时刻切换并写入存储器163。也可以按规定间隔抽取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并在存储器163上进行变换,从而将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的显示图象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写入存储器163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由输出部54读出后供给显示设备101。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在显示设备101的显示部150上分别显示为显示区域125A、125B、…、125n。
另外,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连接,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即使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时,例如也可以按照上述图19的流程图根据鼠标光标171的坐标及鼠标移动量与显示区域125A、125B、…、125n的位置关系切换作为控制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0进行文件的复制或移动等。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图27概略地示出该第4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0的使用形态。此外,在该图27中,对与上述图15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在该第4实施形态中,与图15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控制信号路径123A和123B不同,用可进行双向通信的控制信号路径230A和230B与监视装置190连接。即,在该第4实施形态中,设置在监视装置190内的通信部400A和400B(如后文所述),可以控制与外部的双向通信。按照这种结构,监视装置190,可以分别从由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输出的控制信号350A和350B中直接取得来自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同步频率信息及来自个人计算机117B的图象信号113B的同步频率信息。因此,在监视装置190中,可以将上述监视装置109内设有的频率测量部143省去。
作为控制信号路径230A和230B的接口,只要能使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进行双向通信,可以采用各种接口。例如,可以将USB或IEEE1394用作该控制信号路径230A和230B的接口。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将RS-232C之类的串行接口或并行端口用作该接口。进一步,也可以将PS/2或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协会)用作该接口。
图28示出该第4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0的一例的结构。此外,在该图28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将控制部103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同时分别连接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通信部400A和400B。
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发送控制信号,并分别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0A和230B供给通信部400A和400B。供给到通信部400A和400B的控制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例如,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发送各同步频率信息,作为控制信号350A和350B。在通信部400A和400B中,接收该控制信号350A和350B,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供给控制部103。
控制部103,控制图象处理部102,使其从所供给的上述信号中抽出同步频率信息,并根据所抽出的同步频率信息将来自个人计算机117A的图象信号113A的图象及来自个人计算机117B的图象信号113B的图象以适当的方式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通过由通信部400A和400B在控制信号路径230A和230B上进行双向通信,即使没有设置测量来自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同步频率的频率测量部143,也能以适当的方式在显示部150上显示2个图象信号。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控制部103、通信部400A和400B、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即,也可以不用内部总线132而将通信部400A、400B及输入部106分别直接与控制部10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通信部400A、400B及输入部106的信号交换,都要暂先通过控制部103进行。
图29示出该第4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0’的一例的结构。图29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5)相对应,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400A和400B。此外,在该图29中,对与上述图25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选择器133,与上述一样,根据来自控制部103的控制信号,选择将所输入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0A和400B中的哪一个。另一方面,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在供给选择器133的同时,还供给控制部103。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根据输入操作信号进行切换。
另一方面,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分别发送的控制信号350A和350B,由通信部400A和400B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
按照该第4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与上述一样,在该结构中,仅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文件移动和复制之类的文件操作等必须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其他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可以直接供给通信部400A和400B。因此,不需要通过控制部2的信号,例如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12而发出的大部分操作命令,可以不通过内部总线132而传送到外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低内部总线132的通信量。
图30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0”的一例的结构。该图30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6)相对应,将监视装置190”扩展为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更多的个人计算机。此外,在该图30中,对与上述图2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将作为控制个人计算机与控制部103之间的通信的接口的通信部400A、400B、…、400n与内部总线132连接。通信部400A、400B、…、400n,可以在与各自连接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0A、230B、…、230n与通信部400A、400B、…、400n连接。从键盘110、鼠标111、控制杆或遥控器等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由输入部106接收到的输入操作信号,例如通过由控制部103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而作为对应的控制信号350A、350B…、350n供给从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中选定的供给目的端。
另一方面,图象处理部102,可以处理从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图象信号路径124A、124B、…、124n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虽然图中省略,但图象处理部102具有可以分别与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对应的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
另外,还从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0A、230B、…、230n发送同步频率信息。该同步频率信息,通过内部纵线132供给控制部103。控制部103,根据所供给的上述同步频率信号向图象处理部102供给控制信号,并在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的控制下将从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供给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在水平方向的规定时刻切换并写入存储器163。也可以按规定间隔抽取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并在存储器163上进行变换,从而将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的显示图象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写入存储器163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由输出部54读出后供给显示设备101。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在显示设备101的显示部150上分别显示为显示区域125A、125B、…、125n。
如上所述,即使将3台、4台或4台以上的多台个人计算机与监视装置190连接时,也能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0A、230B、…、230n进行双向通信,并从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发送同步频率信息,所以在监视装置190”内没有必要设置频率测量装置。
另外,上述第4实施形态、及第4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变形例中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在显示画面150上的显示,可以采用如图21~图24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例。同样,该第4实施形态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的文件复制和移动的处理,可以采用图19和图20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方法。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图31例如概略地示出该第5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1的使用形态。此外,在该图31中,对与上述图15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在该第5实施形态中,利用将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分别与监视装置191连接的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将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一方,同时进行控制信号351A及351B的交换。进一步,还利用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在个人计算机117A和17B之间进行数据119的交换。即,从个人计算机117A向个人计算机117B传送的数据119,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供给监视装置191,再从监视装置191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图32示出该第5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1的一例的结构。此外,在该图32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通信部401A和401B,是可与外部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接口。个人计算机117A与通信部401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连接。个人计算机117B与通信部401B,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B连接。
从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例如,根据从输入操作信号中的鼠标信息求出的鼠标光标的位置信息,判定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一方。这里,假定个人计算机117A是操作对象。根据判定结果,将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1A,并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供给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117A。
另一方面,从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的数据处理119,由通信部401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当判断为所供给的数据119是应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数据时,将该数据119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1B。供给到通信部401B的该数据119,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数据通信,也按同样方式进行。
另外,在该图32的结构中,如果分别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发送同步频率信息并可以由通信部401A和401B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接收该同步频率信息,则可以将频率测量部143省去。例如,由监视装置191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向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请求发送个人计算机侧的系统信息,即可根据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发送的系统信息取得同步频率信息。这种方式在以下将要说明的该第5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变形例中也同样适用。
按照这种方式,利用将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分别与监视装置191连接的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通过监视装置191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进行数据通信,同样也可以在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进行如第3实施形态所述的文件移动和复制。
作为一例,将要移动的文件的文件名从个人计算机117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发送到通信部401A,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当判断为已根据从输入设备112通过输入部106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17B的显示区域25B内对该文件进行了安放操作等并已发出了将该文件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指示时,根据从个人计算机117A供给的文件名,对个人计算机117A发出内容为向个人计算机117B发送该文件的指示。根据该指示而从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到监视装置191的文件,由通信部401A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供给到控制部103的文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1B,并从通信部401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即,所移动的文件,与图32所示的数据119一样,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并经由监视装置191而在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进行交换。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由通信部401A接收的文件,通过内部总线132暂时供给控制部103,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例如,也可以通过由控制部103按规定对内部总线132进行控制而将由通信部401A接收的文件通过内部总线132直接供给通信部401B,然后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作为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只要是能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接口,可以采用各种接口。例如,可以将USB或IEEE1394用作该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的接口。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将RS-232C之类的串行接口或并行端口用作该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的接口。进一步,也可以将PS/2或IrDA用作该控制信号路径231A和231B的接口。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控制部103、通信部401A和401B、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即,也可以不用内部总线132而将通信部401A、401B及输入部106分别直接与控制部10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通信部401A、401B及输入部106的信号交换,都要暂先通过控制部103进行。
图33示出该第5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1’的一例的结构。图33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5)相对应,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401A和401B。此外,在该图33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在该第5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中,由输入设备112发送到输入部106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401A和401B。选择器133,根据来自控制部103的控制信号,选择将所输入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1A和401B中的哪一个。另一方面,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在供给选择器133的同时,还供给控制部103。因此,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根据输入操作信号进行切换。
从输入设备112输出并由输入部106接收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同时还供给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中,根据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的例如鼠标光标171的位置信息,判定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由控制部103根据该判定结果控制选择器133,以便将供给选择器133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1A和401B中的与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对应的一方。输入操作信号,从通信部401A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或从通信部401B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B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
另一方面,在个人计算机117A与个人计算机117B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119,例如从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而由通信部401A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由控制部103接收到的数据119,从控制部103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1B。并从通信部401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或者,数据119,也可以不供给控制部103,而是根据控制部103对内部总线132的控制从通信部401A通过内部总线132直接供给通信部401B。
在这种结构中,仅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文件移动和复制之类的文件操作等必须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其他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可以直接供给通信部401A和401B。因此,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例如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12而发出的大部分操作命令,可以不通过内部总线132而传送到外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低内部总线132的通信量。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图34示出该第5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的一例的结构。在该第2变形例中,该图34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6)相对应,将监视装置190”扩展为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更多的个人计算机。此外,在该图34中,对与上述图2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图象处理部102及频率测量部143,可以处理从多台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虽然图中省略,但图象处理部102具有可以分别与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对应的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在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中,将从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供给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在水平方向的规定时刻切换并写入存储器163。也可以按规定间隔抽取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并在存储器163上进行变换,从而将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的显示图象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写入存储器163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由输出部54读出后供给显示设备101。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在显示设备101的显示部150上分别显示为显示区域125A、125B、…、125n。
另一方面,将可与外部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401A、401B、…、401n分别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控制信号路径231A、231B、…、231n与通信部401A、401B、…、401n连接。
从键盘110、鼠标111、控制杆或遥控器等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根据所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判断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并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以便将从输入部106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1A、401B、…、401n中的与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对应的一方。
当进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文件移动或复制之类的文件传送时,也按同样方式由控制部103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例如,当进行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移动时,对内部总线132进行路由控制,以便传送从作为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117A向作为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移动的文件。
如上所述,即使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时,例如也可以按照上述图19的流程图根据鼠标光标171的坐标及鼠标移动量与显示区域125A、125B、…、125n的位置关系切换作为控制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从而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的复制或移动等。
另外,在该第5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将供给从个人计算机输出的图象信号的连接线与用于在个人计算机和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线分开设置的情况,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也可以将这些用于图象信号的连接线与用于通信的连接线构成为一体。
另外,上述第5实施形态、及第5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变形例中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在显示画面50上的显示,可以采用如图21~图24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例。同样,该第4实施形态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的文件复制和移动的处理,可以采用图19和图20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方法。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在该第6实施形态中,与上述第5实施形态不同,从个人计算机向监视装置供给图象信号的路径与在个人计算机和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路径,合并为一个路径。即,从个人计算机输出的图象信号与在个人计算机和监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控制信号及数据,在构成为一体的路径中传送。
图35简略地示出该第6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2的使用形态。此外,在该图35中,对与上述图15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在该第6实施形态中,个人计算机117A和监视装置192之间,用1个信号路径232A连接。同样,个人计算机117B和监视装置192之间,用1个信号路径232B连接。
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输出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分别通过信号路径232A和232B供给监视装置192。另一方面。从由键盘110、鼠标111、控制杆或遥控器等构成的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监视装置192。由监视装置192接收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对应的信号路径232A或232B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的判定为操作对象的一方。
另外,例如当指示了从个人计算机117A向个人计算机117B进行文件移动之类的数据传送时,所传送的数据119,从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并通过信号路径232A供给监视装置192,再从监视装置192通过信号路径232B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
信号路径232A和232B,例如可以采用由VESA(Video E1ectronicsStandard Associas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制定的被称为P&D(P1ug&Display:即插即显示)标准的接口。按照该标准,采用35脚连接器将数字RGB信号、DDC(Display Data Channnel:显示数据信道)、USB及IEEE1394汇集于一条电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由JEIDA(Japan E1ectron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sion:日本电子工业发展协会)制定的被称为DISM(Digital Interface Standard forMonitor:监视器的数字接口标准)的接口。DISM,作为一例,将数字RGB信号、DDC及USB汇集于13~40脚连接器。
另外,只要是数据传输速度足够高的接口,即可通过单一的路径传输图象信号、控制信号及数据。
图36示出该第6实施形态的监视装置192的一例的结构。此外,在该图36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个人计算机117A与通信部402A,通过信号路径232A连接。从个人计算机117A输出的图象信号,通过信号路径232A发送。此外,从个人计算机117A输出的控制信号352A或数据119,也通过信号路径232A发送。通过信号路径232A发送的这些信号,由通信部402A接收。在通信部402A中,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分别取出图象信号113A、控制信号352A及数据119。同样,从个人计算机117B通过信号路径232B发送的图象信号113B、控制信号352B及数据119,由通信部402B接收,并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图象信号113B、控制信号352B。
由通信部402A取出的图象信号113A及由通信部402B取出的图象信号113B,分别供给图象处理部102。此外,还由频率测量部143测量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同步频率,并将所测得的同步频率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从而取得同步频率信息。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在图象处理部102中,对所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进行如前所述的规定处理,并供给显示设备101,例如进行显示区域125A和125B的显示。
另一方面,由通信部402A和通信部402B分别取出的控制信号352B和352B、及数据119,分别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控制部103,对内部总线132进行路由控制,以便将所供给的控制信号352B和352B、及数据119传送到相应的传送目的端。
例如,在将个人计算机117A上的规定文件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17B时,从个人计算机117A发送作为该文件的数据119,并由通信部402A接收。接收到的数据119,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控制部103,将该数据119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2B。供给到通信部402B的数据119,由通信部402B通过信号232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
另外,从输入设备112输出并由输入部106接收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例如,根据基于输入操作信号中所包含的鼠标信息的鼠标光标171的显示位置,判定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的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作为一例,如判定个人计算机117A为操作对象,则将所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2A,并通过信号路径232A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A。
另外,在上文中,说明了将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供给的控制信号352B和352B、数据119、及从输入设备112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暂时供给控制部103的方式,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也可以通过由控制部103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而直接在通信部402A和402B之间进行例如控制信号352B和352B、及数据119的交换。同样,也可以根据内部总线132的控制将输入操作信号不通过内部控制部103而直接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由频率测量部143测量由通信部402A和402B取出的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同步频率而取得同步频率信息,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也可以将同步频率信息叠加于控制信号352B和352B而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发送,从而可以将频率测量部143省去。即,叠加于控制信号352B和352B发送的同步频率信息,由通信部402A和402B取出,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从所供给的控制信号352B和352B中抽出同步频率信息,并根据所抽出的同步频率信息控制图象处理部102对图象信号113A和113B的处理。这种方式在以下将要说明的该第6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变形例中也同样适用。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控制部103、通信部402A和402B、及输入部106与内部总线132连接,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即,也可以不用内部总线132而将通信部402A、402B及输入部106分别直接与控制部10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通信部402A、402B及输入部106的信号交换,都要暂先通过控制部103进行。
图37示出该第6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2’的一例的结构。图37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5)相对应,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此外,在该图37中,对与上述图1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在该第1变形例中,从输入设备112发送到输入部106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选择器133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选择器133,根据来自控制部103的控制信号,选择将所输入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中的哪一个。另一方面,从输入部106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在供给选择器133的同时,还供给控制部103。因此,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的控制下根据输入操作信号进行切换。
从输入设备112输出并由输入部106接收的输入操作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同时还供给选择器133。在控制部103中,根据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的例如鼠标光标171的位置信息,从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中选择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由控制部103根据该选择结果控制选择器133,以便将供给选择器133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中的与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对应的一方。输入操作信号,从通信部402A供给个人计算机117A,或从通信部402B供给个人计算机117B。
另一方面,当在个人计算机117A与个人计算机117B之间进行数据119的交换时,例如将所传送的数据119与图象信号113A一起从个人计算机117A输出并通过信号路径232A发送。该信号由通信部402A接收。在通信部402A中,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数据119,并将所取出的数据119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供给到控制部103的数据119,从控制部103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2B。并从通信部402B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17B。或者,由通信部402A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的数据119,也可以不供给控制部103,而是根据控制部103对内部总线132的控制从通信部402A直接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通信部402B。
在这种结构中,仅将由输入部106接收的文件移动和复制之类的文件操作等必须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其他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可以直接供给通信部402A和402B。因此,不需要通过控制部103的信号,例如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12而发出的大部分操作命令,可以不通过内部总线132而传送到外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低内部总线132的通信量。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图38示出该第6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监视装置192”的一例的结构。该图34所示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参照图26)相对应,将监视装置190”扩展为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更多的个人计算机。此外,在该图38中,对与上述图26的共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通过信号路径232AA、232AB、…、230An与通信部402A、402B、…、402n连接。通信部402A、402B、…、402n,可以与外部进行双向通信。
从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输出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分别通过信号路径232A、232B、…、230n发送,并由通信部402A、402B、…、402n接收。在通信部402A、402B、…、402n中,从通过信号路径232A、232B、…、230n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由通信部402A、402B、…、402n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分别供给图象处理部102。此外,图象信号113A、113B、…、113n,还供给频率测量部143。
图象处理部102及频率测量部143,可以处理从多台个人计算机117A、117B、…、117n分别供给的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虽然图中省略,但图象处理部102具有可以分别与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对应的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在存储器写入控制部162中,将从图象输入部160A、160B、…、160n供给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例如在水平方向的规定时刻切换并写入存储器163。也可以按规定间隔抽取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并在存储器163上进行变换,从而将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的显示图象全部显示在显示部150上。
写入存储器163的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由输出部54读出后供给显示设备101。数字图象信号113A’、113B’…、113n’,在显示设备101的显示部150上分别显示为显示区域125A、125B、…、125n。
另一方面,从键盘110、鼠标111、控制杆或遥控器等输入设备112输出的输入操作信号,由输入部106接收,并通过内部总线132供给控制部103。在控制部103中,根据所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选择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并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以便将从输入部106供给的输入操作信号供给通信部402A、402B、…、402n中的与作为操作对象的个人计算机对应的一方。
当进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文件移动或复制之类的文件传送时,也按同样方式由控制部103控制内部总线132的路由。例如,当进行从个人计算机117A到个人计算机117B的文件移动时,对内部总线132进行路由控制,以便传送从作为移动源的个人计算机117A向作为目的端的个人计算机117B移动的文件。
如上所述,即使可以连接3台、4台或4台以上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时,例如也可以按照上述图19的流程图根据鼠标光标171的坐标及鼠标移动量与显示区域125A、125B、…、125n的位置关系切换作为控制对象的个人计算机,从而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的复制或移动等。
另外,上述第6实施形态、及第6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变形例中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在显示画面50上的显示,可以采用如图21~图24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例。同样,该第4实施形态的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之间的文件复制和移动的处理,可以采用图19和图20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方法。
在上文中,说明了将多台计算机装置与本发明的监视装置连接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本例。例如,也可以将计算机装置及STB(Set TopBox:机顶盒)与本发明的监视装置连接。STB,具有由CPU和存储器构成的控制部、控制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部及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部。STB,例如可以与电视接收机等连接并对所连接的电视接收机提供接收数字广播或图象广播的功能及数据通信功能等各种功能。
在将计算机装置及STB与本发明的监视装置连接时,可以在监视装置上同时进行计算机装置的显示及STB的显示,并能以1组输入设备控制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即,当前,提出了一种由数字广播进行音乐传送或数据传送的方案。例如,由STB接收数字广播,并由STB取入所传送的音乐数据。在STB所连接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STB画面区域上显示出表示所传送和取入的音乐数据的图符。当通过在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画面上进行拖放操作而将该图符从STB画面区域移动到计算机装置的画面区域时,可以从STB向计算机装置传输所传送的音乐数据。因此,可以将由STB接收的数据下载到计算机装置。
另外,所连接的设备,也不限于STB。例如,也可以将数字录像机、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视盘)播放机、及DVD-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视盘)刻录机等设备与计算机装置一起与本发明的监视装置连接。将从所连接的设备侧供给的规定显示画面与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同时显示。可以在所连接的这些设备与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输入设备112与输入部106之间的通信,是从输入设备112到输入部106的单向通信,但这并不限定于本例,在输入设备112与输入部106之间也可以进行双向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作为输入设备112的键盘110上设置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或由LED等构成的简易的显示装置,并在该显示装置上显示监视装置对个人计算机117A和117B等的控制状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由于在监视装置1内设置着帧存储器并通过FIFO进行帧存储器的输入输出,所以可以对频率和析像度等规格不同的视频信号输入同时显示多个画面。
另外,具有通过将相应于多个画面的视频信号存储在帧存储器内并变更帧存储器的读出起始地址而可以进行多个画面的滚动显示的效果。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在监视装置内设有键盘和鼠标的输入接口。因此,可以将键盘的键信息、鼠标的鼠标移动量和按键操作信息等供给监视装置,并通过监视装置传送到所连接的多台个人计算机。因此,具有可以由多台个人计算机共用键盘和鼠标的效果。
因此,即使同时采用多台个人计算机时,也不需要对多台个人计算机的每一台准备输入设备,所以在节省空间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进一步,按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由于可以由监视装置取得键盘的键信息、鼠标的鼠标移动量和按键操作信息,所以具有可以用光标进行2画面显示的切换及现用的个人计算机的切换的效果。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装置与监视装置连接并可以将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与监视装置连接。在监视装置上,可以同时显示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此外,在监视装置中,可以根据输入设备的输出从所连接的多台计算机装置中选择作为操作对象的计算机装置,并将输入设备的输出供给所选定一方的计算机装置。进一步,还可以根据输入设备的输出指示在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因此,当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所使用的监视装置时,用户只用1组输入设备就可以切换多台计算机装置而无需进行仔细准备的操作,而且,可以一面同时观察多台计算机装置的工作情况一面进行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的操作。
另外,可以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并可以用1组输入设备在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之间自如地进行图符的操作等。因此,用户可以在多台计算机装置之间以精密衔接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具有无需在计算机装置的切换上花费时间因而使操作性提高的效果。
进一步,可以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并可以用1组输入设备在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显示画面之间自如地进行图符的操作等。因此,具有使用户就像操作1台计算机装置一样操作多台计算机装置的效果。
Claims (61)
1.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视频信号的显示装置、对上述显示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其同时显示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的显示控制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将从上述输入设备供给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控制装置,由存储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上述多个视频信号的每一个的存储装置及从上述存储装置读出上述显示装置的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并将其供给上述显示装置的读出控制装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为按彼此连续配置的地址将上述多个视频信号的每一个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同时在上述读出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上述存储装置指定与上述显示装置的相应于1个画面的视频信号对应的连续地址范围,并从上述存储装置读出视频信号,从而将多个视频信号同时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第2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第2控制信号指示上述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从上述输入设备供给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指示进行上述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设备,是相对于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进行位置指定的定位设备,检测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位置,根据表示所检出的上述位置的位置信息判断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是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多个视频信号中的哪一个视频信号,并根据该判断结果将从上述输入设备供给的第1控制信号有选择地供给与上述多个视频信号中的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视频信号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位置指定从同时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多个视频信号中的规定的第1视频信号到与该第1视频信号邻接显示的第2视频信号而跨过上述第1视频信号与上述第2视频信号的边界线时,表示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位置的显示,在上述第1视频信号与上述第2视频信号之间连续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进行上述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的信息显示信号并将所生成的信息显示信号与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上述视频信号合成的显示信息显示装置、及根据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上述位置将所生成的光标显示信号与由上述显示信息显示装置显示的上述信息显示信号重叠并进行光标显示的光标显示装置,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位置指定从由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的显示区域移动到上述显示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后,根据由上述输入设备指定的上述位置,在上述显示信息显示装置的上述显示区域内进行上述光标显示。
9.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视频信号的显示步骤、进行控制以便在上述显示步骤中同时显示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供给的多个视频信号的显示控制步骤、将从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所连接的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供给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步骤。
10.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控制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根据与由上述通信装置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由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上述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上述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控制以便由上述通信装置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供给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并通知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没有对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操作的输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画面,由与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分别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构成,根据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显示在上述显示区域内的上述控制指针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上移动,同时选择与显示上述显示指针的上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作为上述第1控制信号的控制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同一输入设备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操作命令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第3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第3控制信号指示上述图象处理装置的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根据上述第3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操作命令的发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状态、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状态及自身控制状态的图象的图象生成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生成装置,还生成表示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图象显示状态及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图象。
19.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视频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步骤、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根据与通过上述通信步骤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由上述输入步骤输入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上述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其按上述双向通信的方式进行的通信控制步骤。
20.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由上述通信装置接收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送的多个图象信号并根据与由上述通信装置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上述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上述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进行控制以便由通信装置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供给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并通知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没有对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操作的输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画面,由与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分别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构成,根据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显示在上述显示区域内的上述控制指针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上移动,同时选择与显示上述显示指针的上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作为上述第1控制信号的控制对象。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同一输入设备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操作命令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第3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第3控制信号指示上述图象处理装置的控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根据上述第3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操作命令的发出。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状态、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状态及自身控制状态的图象的图象生成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生成装置,还生成表示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图象显示状态及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图象。
29.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通过上述通信步骤接收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送的多个图象信号并根据与通过上述通信步骤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上述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通过上述通信步骤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以使其按上述双向通信的方式进行的通信控制步骤。
30.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根据与由上述通信装置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从上述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上述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输入设备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供给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并通知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没有对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操作的输入。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画面,由与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分别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构成,根据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显示在上述显示区域内的上述控制指针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上移动,同时选择与显示上述显示指针的上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作为上述第1控制信号的控制对象。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同一输入设备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操作命令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第3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第3控制信号指示上述图象处理装置的控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根据上述第3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操作命令的发出。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状态、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状态及自身控制状态的图象的图象生成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生成装置,还生成表示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图象显示状态及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图象。
39.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步骤、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每一个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步骤、根据与通过上述通信步骤分别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信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每一个的图象尺寸对应的信息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处理步骤、显示由上述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并通过上述通信步骤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发送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输入设备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步骤。
40.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并将所输入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显示装置、连接用于控制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输入设备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供给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并通知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没有对上述输入设备的操作的输出。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画面,由与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分别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构成,根据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显示在上述显示区域内的上述控制指针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上移动,同时选择与显示上述显示指针的上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作为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的控制对象。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同一输入设备进行上述控制装置的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传输控制。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由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操作命令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控制信号指示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操作命令的发出。
47.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状态、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状态及自身控制状态的图象的图象生成装置。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生成装置,还生成表示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图象显示状态及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图象。
49.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并将所输入的上述多个图象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显示步骤、由所连接的输入设备对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步骤、在上述显示步骤的显示画面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输入设备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的控制步骤。
50.一种图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装置、分别测量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同步频率的频率测量装置、根据上述频率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信号处理装置、显示从上述图象信号处理装置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装置、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根据从上述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装置。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供给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选定的数据处理装置,并通知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没有对上述输入设备的上述操作的输入。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画面,由与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分别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构成,根据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出,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显示在上述显示区域内的上述控制指针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上移动,同时选择与显示上述显示指针的上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作为上述第1控制信号的控制对象。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同一画面上用上述同一输入设备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由上述通信装置将上述操作命令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
5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第3控制信号的操作装置,并根据从上述操作装置输出的上述第3控制信号指示上述图象处理装置的控制。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发出操作命令的装置,并根据上述第3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操作命令的发出。
57.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状态、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状态及自身控制状态的图象的图象生成装置。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生成装置,还生成表示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图象显示状态及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图象。
59.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由上述通信装置进行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
60.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象信号,由上述通信装置进行上述输入。
61.一种图象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从数据处理装置供给的图象信号,该图象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可以输入从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的多个图象信号的输入步骤、分别测量上述多个图象信号的同步频率的频率测量步骤、根据上述频率测量步骤的测量结果将上述多个图象信号合成为一个画面的图象信号处理步骤、显示由上述图象信号处理步骤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显示步骤、根据从连接按用户的操作输出第1控制信号的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连接装置输出的上述第1控制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第2控制信号的控制步骤、用于将上述第1控制信号和第2控制信号发送到上述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63/00 | 2000-01-12 | ||
JP2000003363 | 2000-01-12 | ||
JP44447/00 | 2000-02-22 | ||
JP2000044448 | 2000-02-22 | ||
JP44448/00 | 2000-02-22 | ||
JP2000044447 | 2000-02-22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96935A Division CN100405286C (zh) | 2000-01-12 | 2001-01-10 | 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4252A true CN1364252A (zh) | 2002-08-14 |
CN1224884C CN1224884C (zh) | 2005-10-26 |
Family
ID=2734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049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4884C (zh) | 2000-01-12 | 2001-01-10 | 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76908B2 (zh) |
EP (1) | EP1164461B1 (zh) |
JP (1) | JP2011154382A (zh) |
KR (1) | KR100762038B1 (zh) |
CN (1) | CN1224884C (zh) |
TW (1) | TW559699B (zh) |
WO (1) | WO200105203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3358C (zh) * | 2002-10-15 | 2008-03-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系统、装置、方法和图像数据输出装置、方法 |
CN104285199A (zh) * | 2012-04-11 | 2015-01-14 | Eizo株式会社 | 光标移动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光标移动控制装置及图像显示系统 |
CN109189708A (zh) * | 2018-09-19 | 2019-01-1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59699B (en) * | 2000-01-12 | 2003-11-01 | Sony Corp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
JP2002244781A (ja) * | 2001-02-15 | 2002-08-30 | Wacom Co Ltd | 入力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3066946A (ja) * | 2001-08-30 | 2003-03-05 | Sony Corp |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
US20030131127A1 (en) * | 2002-01-05 | 2003-07-10 | King Randy J. | KVM video & OSD switch |
JP2005078496A (ja) * | 2003-09-02 | 2005-03-24 | Fujitsu Ltd | 出力切替装置、出力切替プログラム、出力切替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出力切替方法 |
GB0323767D0 (en) * | 2003-10-10 | 2003-11-12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
JP3974572B2 (ja) * | 2003-11-28 | 2007-09-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データ転送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2006005559A (ja) * | 2004-06-16 | 2006-01-05 | Toshiba Corp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
JP4513592B2 (ja) | 2005-02-09 | 2010-07-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ンピュータ切替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切替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8639812B2 (en) | 2005-04-12 | 2014-01-28 |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ultiple computers |
US7240111B2 (en) * | 2005-04-12 | 2007-07-03 | Belkin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ultiple computers |
JP4529775B2 (ja) * | 2005-04-15 | 2010-08-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再生装置、そ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ならびに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表示方法 |
JP4040060B2 (ja) * | 2005-12-28 | 2008-01-30 |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ゲーム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7533349B2 (en) * | 2006-06-09 | 2009-05-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ragging and dropping objects between local and remote modules |
US7782340B2 (en) * | 2006-07-10 | 2010-08-24 |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 Multiple video signals coexis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USD569871S1 (en) * | 2006-10-24 | 2008-05-27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Portion of a display screen with a user interface |
KR20090037224A (ko) * | 2007-10-11 | 2009-04-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2010282015A (ja) * | 2009-06-04 | 2010-12-16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表示装置 |
GB0910186D0 (en) * | 2009-06-15 | 2009-07-29 | Adder Tech Ltd | Computer input switching device |
WO2011007288A1 (en) | 2009-07-14 | 2011-01-20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perating a plurality of computing devices |
US8249365B1 (en) | 2009-09-04 | 2012-08-21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texture generation using sample-based texture synthesis |
US8619098B2 (en) * | 2009-09-18 | 2013-12-31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ng co-salient thumbnails for digital images |
US8599219B2 (en) | 2009-09-18 | 2013-12-03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ng thumbnail summaries for image collections |
EP2515224B1 (en) * | 2009-12-18 | 2021-11-10 | Nec Corporatio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JP5744418B2 (ja) * | 2010-05-18 | 2015-07-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
US8994655B2 (en) * | 2011-03-22 | 2015-03-31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processing unit for drawing pointer and control system |
KR20120135799A (ko) * | 2011-06-07 | 2012-1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영상처리장치 |
US8861868B2 (en) | 2011-08-29 | 2014-10-14 | Adobe-Systems Incorporated | Patch-based synthesis techniques |
JP2014038560A (ja) * | 2012-08-20 | 2014-02-27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4078820A1 (en) * | 2012-11-19 | 2014-05-22 | Unisys Corporation | Translating function calls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s |
KR20150031629A (ko) * | 2013-09-16 | 2015-03-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입력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터치 입력 방법 |
TW201539312A (zh) * | 2014-04-09 | 2015-10-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顯示裝置及其圖像顯示方法 |
USD789394S1 (en) * | 2015-03-18 | 2017-06-13 | Google Inc.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781896S1 (en) * | 2015-03-18 | 2017-03-21 | Google Inc.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780784S1 (en) * | 2015-03-18 | 2017-03-07 | Google Inc.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JP6774057B2 (ja) * | 2017-01-30 | 2020-10-21 |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画像生成送信装置、画像生成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7168667B (zh) * | 2017-04-28 | 2020-09-18 |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具有显示子母画面能力的显示系统 |
JP7043804B2 (ja) * | 2017-11-22 | 2022-03-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996258B2 (ja) * | 2017-11-28 | 2022-01-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19159543A (ja) * | 2018-03-09 | 2019-09-1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共用支援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TWI723268B (zh) * | 2018-06-07 | 2021-04-01 |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共享周邊裝置之電子系統 |
KR102773211B1 (ko) * | 2020-04-27 | 2025-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드라이버 및 데이터 드라이버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7697A (en) * | 1990-06-27 | 1998-02-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est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and non-memory circuits by accumulating bits of a particular logic state |
US5293468A (en) * | 1990-06-27 | 1994-03-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ontrolled dela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JPH04295926A (ja) * | 1991-03-25 | 1992-10-20 | Nec Corp | 画面表示装置 |
US5343409A (en) * | 1991-08-29 | 1994-08-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bing object resources in a window server environment |
TW232060B (en) * | 1992-10-06 | 1994-10-11 | Seiko Epson Corp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US5600364A (en) * | 1992-12-09 | 1997-02-04 |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Inc. | Network controller for cable television delivery systems |
JPH06202834A (ja) * | 1993-01-06 | 1994-07-22 | Sony Corp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
JP3048812B2 (ja) * | 1993-12-15 | 2000-06-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モニタ |
US6677950B1 (en) * | 1993-12-17 | 2004-01-13 | Hitachi, Ltd. | Graphics computer |
TW276317B (zh) * | 1993-12-17 | 1996-05-21 | Hitachi Seisakusyo Kk | |
JPH07271966A (ja) * | 1994-03-29 | 1995-10-20 | Japan Radio Co Ltd | データ記憶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スクロール方法及びデータ出力方法 |
JP3534359B2 (ja) * | 1994-05-13 | 2004-06-07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複数のディスプレイ・セッションをサポートする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JPH07311569A (ja) * | 1994-05-18 | 1995-11-28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5802281A (en) * | 1994-09-07 | 1998-09-01 | Rsi Systems, Inc. | Peripheral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interfaces with a host computer and determines format of coded audio/video signals |
US6067098A (en) * | 1994-11-16 | 2000-05-23 | Interactive Silicon, Inc. | Video/graphics controller which performs pointer-based display list video refresh operation |
US6108460A (en) * | 1996-01-02 | 2000-08-22 | Pixelfusion Limited | Load balanced image generation |
US6330005B1 (en) * | 1996-02-23 | 2001-12-11 | Visionael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inding in a computer system for designing networks |
KR0174152B1 (ko) * | 1996-07-02 | 1999-04-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디스플레이 모니터의 영상크기 조정장치 |
JPH10133821A (ja) * | 1996-10-30 | 1998-05-22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H10187303A (ja) * | 1996-11-07 | 1998-07-14 | Hitachi Ltd |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切替装置、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切替制御方法及びキーボード |
DE69841818D1 (de) * | 1997-05-22 | 2010-09-23 | Panasonic Corp |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Abtastumsetzung für ein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
JP4662088B2 (ja) * | 1997-09-05 | 2011-03-3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H1083273A (ja) * | 1997-10-03 | 1998-03-31 | Hitachi Ltd | マルチウインドウ制御装置 |
US6380990B1 (en) * | 1997-10-06 | 2002-04-30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and and control of television receiver for video conferencing applications |
JP3322616B2 (ja) * | 1997-10-20 | 2002-09-0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表示装置 |
JP3157757B2 (ja) * | 1997-10-23 | 2001-04-16 | 株式会社メルコ | ディジタル信号切換装置 |
JP3548679B2 (ja) * | 1997-12-02 | 2004-07-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多入力モニタ装置 |
US6195104B1 (en) * | 1997-12-23 | 2001-02-27 |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mitting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through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ing camera-based gesture inputs |
EP0935385A3 (en) * | 1998-02-04 | 2002-06-19 | Hitachi, Ltd. | Decoder device and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
US6538675B2 (en) * | 1998-04-17 | 2003-03-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system for switching control of two position indication marks |
JP2000010680A (ja) * | 1998-06-19 | 2000-01-14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周辺機器共有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3723692B2 (ja) * | 1999-01-26 | 2005-12-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モニタ装置 |
JP4541476B2 (ja) * | 1999-02-19 | 2010-09-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マルチ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画像表示方法 |
US6519628B1 (en) * | 1999-03-24 | 2003-02-11 | Live Person,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er service using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
TW559699B (en) * | 2000-01-12 | 2003-11-01 | Sony Corp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
US6974437B2 (en) * | 2000-01-21 | 2005-12-13 | Medtronic Minimed, Inc. |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d ambulatory medical apparatus with hand 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7392541B2 (en) * | 2001-05-17 | 2008-06-24 | Vir2Us, Inc. |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providing operating-system independent virus-, hacker-, and cyber-terror-immune processing environments |
JP2003179556A (ja) * | 2001-09-21 | 2003-06-27 | Casio Comput Co Ltd | 情報伝送方式、情報伝送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伝送方法 |
US7034897B2 (en) * | 2002-04-01 | 2006-04-25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of operating a video decoding system |
EP1520401A1 (en) * | 2002-07-01 | 2005-04-0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ystem for processing video signals |
US7852232B2 (en) * | 2003-02-04 | 2010-12-14 | Intelliserv, Inc. | Downhole tool adapted for telemetry |
-
2001
- 2001-01-04 TW TW090100224A patent/TW55969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1-10 US US09/936,158 patent/US717690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1-10 WO PCT/JP2001/000058 patent/WO20010520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1-01-10 CN CNB018004962A patent/CN12248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1-10 KR KR1020017011540A patent/KR10076203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1-10 EP EP01900636.0A patent/EP116446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7
- 2007-01-04 US US11/650,125 patent/US786888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3-11 JP JP2011053716A patent/JP2011154382A/ja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3358C (zh) * | 2002-10-15 | 2008-03-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系统、装置、方法和图像数据输出装置、方法 |
CN104285199A (zh) * | 2012-04-11 | 2015-01-14 | Eizo株式会社 | 光标移动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光标移动控制装置及图像显示系统 |
US10459532B2 (en) | 2012-04-11 | 2019-10-29 | Eizo Corporation | Cursor movement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cursor movement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
CN104285199B (zh) * | 2012-04-11 | 2020-10-27 | Eizo株式会社 | 光标移动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光标移动控制装置及图像显示系统 |
CN109189708A (zh) * | 2018-09-19 | 2019-01-1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762038B1 (ko) | 2007-09-28 |
US20070109287A1 (en) | 2007-05-17 |
US7868881B2 (en) | 2011-01-11 |
CN1224884C (zh) | 2005-10-26 |
TW559699B (en) | 2003-11-01 |
KR20010108345A (ko) | 2001-12-07 |
WO2001052031A1 (fr) | 2001-07-19 |
US7176908B2 (en) | 2007-02-13 |
EP1164461B1 (en) | 2015-11-18 |
EP1164461A4 (en) | 2006-07-26 |
JP2011154382A (ja) | 2011-08-11 |
EP1164461A1 (en) | 2001-12-19 |
US20030001966A1 (en) | 200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4884C (zh) | 图象显示装置及方法 | |
CN1127905A (zh) | 坐标输入装置及其信号传输系统 | |
CN1268122C (zh) | 显示方法及投影机 | |
CN1197351C (zh) | 图像合成装置 | |
CN1265346C (zh) | 显示存储器、驱动器电路、显示器和便携式信息设备 | |
CN1158618C (zh) | 数据处理设备 | |
CN1102316C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304976C (zh) | 会议系统 | |
CN1673947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程序和记录介质及图像输出装置 | |
CN1151556A (zh) | 数据处理装置 | |
CN10106830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应用程序执行方法 | |
CN1204810A (zh) | 遥控方法、服务器及记录介质 | |
CN1196855A (zh) | 打印设备和打印系统 | |
CN1383532A (zh) | 图像指定文件的制作和使用了该文件的图像的播放 | |
CN1225778A (zh) | 色彩修正装置和修正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 |
CN1134727C (zh) | 打印机 | |
CN1292628A (zh) | 发送器、接收机和使用两者的信号传输系统 | |
CN1287763A (zh) | 网络控制系统 | |
CN1190750A (zh) | 图像输入装置以及图像输入方法 | |
CN1790528A (zh) | 重放装置及其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 |
CN1220146C (zh) | 图像服务器、图像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967541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 |
CN101032164A (zh) | 运动画面数据编辑设备和运动画面数据编辑方法 | |
CN1179581A (zh) | 数据通信系统的数据变换装置 | |
CN177340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