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9498A - 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59498A CN1359498A CN00809265A CN00809265A CN1359498A CN 1359498 A CN1359498 A CN 1359498A CN 00809265 A CN00809265 A CN 00809265A CN 00809265 A CN00809265 A CN 00809265A CN 1359498 A CN1359498 A CN 13594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b
- control
- terminating machine
- master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48—Secure or trusted billing, e.g. trusted elements or encry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70—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zation aspects; Counter-checking correct charges
- H04M15/765—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70—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zation aspects; Counter-checking correct charges
- H04M15/765—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 H04M15/7652—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shared by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56—Secure and trusted billing, e.g. trusted elements, encryption, digital signature, codes or double check mechanisms to secure billing calculation an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72—Account specifications
- H04M2215/724—Linked accou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72—Account specifications
- H04M2215/724—Linked accounts
- H04M2215/7245—Shared by users, e.g. group accounts or one account for different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3—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shared identity modules, e.g. SIM 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在谋求电话线路的有效利用的同时,进行符合用户的意图的缴费处理,并且,提高了对使用者的服务。具有:主计算机3,进行对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控制;主终端机1,具有主计算机可识别的主ID信息,多个子终端机2A、2B、…,具有主计算机可识别的子ID信息,接受来自主终端机的控制的转移,来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主终端机1对通过选择装置12选择n个子终端机,根据主ID信息,生成n个主计算机3可以确定主ID信息的子终端ID,由第一通信装置4把生成的子终端ID发送给每个子终端机,各个子终端机通过第一通信装置5来接收来自主终端机1的子终端ID,附加子ID信息由第二通信装置23发送给主计算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详细地说,涉及从携带电话等的主终端机向多个子终端机转移电话线路的使用权来谋求电话线路的有效利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携带电话机、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急速普及,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会分别利用通常由有线所实现的一个家庭用电话线路和由无线所实现的个人用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线路这样的两条线路。
而且,随着近年来的因特网等的信息通信网的普及,信息通信网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上述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来接受邮件的发送接收、各种信息的取得、商品的购买、旅店和票的预定等各种服务的提供。
而且,最近,作为下一代携带电话机的形式,提出了作为具有各种广播的接收机功能、电视电话功能、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所进行的多个人造卫星的导航功能等的复合终端装置的任务。而且,作为下一代的携带电话机的形式,设想出了这样的情况:通过把一条线路分割成多条线路,各个携带电话机同时使用该分割的线路,由此,赋予多个携带电话机同时进行通信的所谓多速率功能和多呼叫功能。
从这样的现状出发,可以设想:使用者为了接受信息通信网的服务所使用的装置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和个人计算机进一步扩展到电视机等家用电子设备上,在不远的将来,全部电气产品将具有信息通信网的访问功能,为了进行数据通信和由服务提供者所进行的缴费处理等,可以通过电话线路等对信息通信网进行访问。
在这样的电话线路的多条保有、对电气产品的电话功能赋予等倾向下,与使用者的认证相关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例如,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不确定多数的使用者利用在工作场所的会议室等中所配置的公用的电视机,用该电视机对信息通信网进行访问,来接受预定的服务,此时,对于与服务提供等相关的缴费的对象者,即使在本来是应当为该不确定多数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实际上难于进行其对象者的认证。
与此相对,考虑这样的系统:例如,该不确定多数的使用者利用具有的各终端装置,在该多个终端装置中,使用每个终端装置的ID,而大致同时向信息通信网进行访问,分别接受相同的服务,根据这样的系统,能够确定各使用者作为缴费对象者。但是,目前在缴费对象者为例如该公司名义的情况下,反而产生不便。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终端装置为了能够容易移动而追求小型化、轻量化等结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小型的输入按键的操作变得困难,容易引起操作错误;存在存储器容量以及显示部上的显示区域的限制;而且在连续使用时间上存在限制;等等。
对于这样的问题,当在住宅或工作场所等的室内向信息通信网进行访问来接受各种服务时,最好能够利用适合于接受该服务提供的电子设备,但是,在此情况下,存在以下新的问题:当在移动通信终端装置之外的各种电子设备中设定加入者线路和使用者的ID等时,ID等的管理变得烦杂,而且,加入者线路的使用权的基本费用增加等。
例如,当使用者利用携带电话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来访问信息通信网而希望处理与股票价格相关的数据时,由于显示区域的限制,不能识别或显示对于股票价格的推移的折线图等使用者最需要的详细部分。在此情况下,取代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在具有大画面的住宅的电视机等显示部上显示该详细部分是合适的,但是,当希望实现时,必须在电视机等中进行加入者线路和使用者的ID的设定等。但是,在此情况下,例如当家庭其他人利用该电视机来访问信息通信网,而接受例如票的预定等服务时,每次必须变更使用者的ID设定等,管理不便。
而且,将来,在给全部电气产品赋予上述电话功能的情况下,当给每个产品分别分配电话号码时,每个产品都要缴电话的基本费用,则各个电话号码的管理和费用上的负担过大。
这样,在现状的系统中,与不远的将来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进一步的发展的现实状况无关,难于进行电话线路的有效利用和符合用户的意图的缴费处理。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信息通信网的使用时,在谋求电话线路的有效利用的同时,一边进行符合用户意图的缴费处理,一边提高对使用者的服务的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主计算机,进行对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控制;主终端机,具有主计算机可识别的主ID信息,多个子终端机,具有主计算机可识别的子ID信息,接受来自主终端机的控制的转移,来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主终端机具有: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与各子终端机的通信;选择装置,从由第一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的子终端机中,选择将要转移控制的n个(n为1以上的整数)子终端机;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通信装置,子终端机具有: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与主终端机的通信;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主终端机的控制装置对由选择装置选择的n个子终端机,以主ID信息为基础,生成n个主计算机能够确定主ID信息的子终端ID,控制第一通信装置,以便于把生成的子终端ID发送给每个子终端机,各个子终端机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通信装置,以便于当使用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主终端机的子终端ID时,给所接收的子终端ID上附加子ID信息,通过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给主计算机。
其中,作为主ID信息,可以是主计算机能够识别主终端机的信息,但没有特别的限制,最好为主终端机的用户的电话号码相对应的电话号码信息。
而且,为在主终端机中设有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的第二通信装置,由此,能够用主终端机和子终端机同时进行同主计算机的通信。其中,主终端机的第二通信装置在由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与主计算机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主终端机在由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利用n个子终端机的第二通信装置各自同时转移与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内容的控制。而且,在此情况下,主终端机在控制转移时,对n个子终端机的至少一个终端机指定利用第二通信装置使用的通信速度。
当在主终端机中设置第二通信装置的情况下,主终端机在由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利用由主终端机的第二通信装置以及n个子终端机的第二通信装置各自同时转移与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内容的控制。而且,在此情况下,主终端机在控制转移时,对主终端机和/或n个子终端机的至少一个终端机指定利用第二通信装置使用的通信速度。
主终端机具有这样的构成: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通信装置,利用选择装置选择的n个子终端机,向每个子终端机发送子终端ID以及认证信息和对进行转移的控制内容表示的控制内容信息。
而且,在主终端机的选择装置中,包含:显示装置,显示由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子终端机的一览表;设定输入装置,在显示装置上所显示的子终端机的一览表中,对将要转移控制的n个子终端机进行设定。
另一方面,主计算机具有通信速度监视部,监视由主终端机和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进行调整,以便于处于预先分配给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
其中,主计算机的通信速度监视部,在由主终端机和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超过预先分配给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便于根据由主终端机和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比例进行降低。
或者,主计算机的通信速度监视部,在由主终端机和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超过预先分配给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便于在从主终端机向n个子终端机的控制转移时,降低对通信速度未被指定的主终端机和/或子终端机的通信速度。
主计算机根据从各子终端机的第二通信装置所发送的子终端ID和上述子ID信息,进行控制,以便于用各子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在此情况下,主计算机具有缴费处理部,所述缴费处理部是进行对具有主ID信息的用户方收缴有关上述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费用的缴费处理。
主计算机进行例如向因特网的连接服务的控制,作为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
而且,主计算机进行向其他的电话机的连接服务的控制,作为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
另一方面,作为子终端机的构成,可以是:接受主终端机具有的功能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转移,利用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
而且,子终端机用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主计算机的通信,直到由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中止控制转移的意思的控制转移中止信号为止。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的实施例的概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携带电话机(主终端机)和个人计算机(子终端机)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主终端机向各个子终端机转移控制时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表示了使用本发明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以下简称为控制转移系统)的实施例的概念图。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作为主终端机,使用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携带电话机1,作为子终端机,使用多台可以带走的所谓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简称为个人计算机)2,携带电话机1和个人计算机2(2A、2B、…2n)都可以连接到控制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主计算机3上。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一台携带电话机1和各个个人计算机2进行通信。
主终端机的简要构成
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具有:作为携带电话机功能的携带电话机本体10、和与对各个个人计算机2进行通信的作为第一通信装置的应答器4。
作为主终端机的该携带电话机1被分配预定的通信速度(例如,2Mbps),设定固有的电话线路。
携带电话机1的携带电话机本体10,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装置本体(壳体)的上部配置了天线14,在装置前表面上从上到下分别配置了作为通话装置的扬声器17、由液晶板等构成的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15、作为操作输入装置的由多个按键开关构成的操作输入部12、作为通话装置的话筒16。而且,在图2中表示了携带电话机1的其他构成部分,对于它们的说明将在后面描述。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上部一体地设置应答器4,但是,并不仅限于该配置,也可以是应答器4可装卸到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上的构成。
子终端机的简要构成
另一方面,作为子终端机的个人计算机2具有:作为一般计算机功能的个人计算机本体20、和与携带电话机1进行通信的作为第一通信装置的询问器5。
个人计算机2,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具有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24的壳体上部侧相对于具有多个按键开关所形成的操作输入部22的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壳体设置可以转动,询问器5安装在该壳体上部。其中,个人计算机2的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显示部24具有大于携带电话机1的显示部15的显示区域(面积),操作输入部22的各个键大于携带电话机1的操作输入部12的各个按键开关。
在该实施例中,询问器5虽然被整体的设置在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上部,但是,并不仅限定于该配置,也可以将询问器5可装卸到个人计算机本体20上。
主计算机的简要构造
主计算机3作为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与例如因特网和各种信息通信网相连接。而且,主计算机3根据上述主终端机或子终端机的各种要求,提供对应于该要求的各种服务。在此,作为主计算机3进行的各种服务,包含例如与成为被呼一方的其他有线或无线电话机的连接服务、发送来自上述因特网和各种信息通信网的各种数据的数据发送服务等。
而且,主计算机3具有未图示的认证部,根据来自主终端机或子终端机的认证信息来认证是否是合法的用户,仅当认证部认为是合法的用户的情况下,提供与来自主终端机或子终端机的要求相对应的服务。而且,主计算机3具有未图示的收费处理部,对由上述认证部认证的合法的用户进行预定的收费处理。
而且,主计算机3具有未图示通信速度分配部,预先给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分配预定的通信速度(例如2Mbps),同时,在该通信速度的范围内,给携带电话机1选择的多个子终端机分配与来自携带电话机1的要求相对应的通信速度。而且,主计算机3具有通信速度监视部,用于进行这样的调整:监视携带电话机1和携带电话机1选择的多个子终端机对主计算机3的通信速度,以使主终端机和各子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合计不超过主终端机具有的通信速度(例如2Mbps)。
主终端机的电路构成
下面参照图2来对携带电话机1和个人计算机2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携带电话机1的携带电话机本体10具有:控制该携带电话机1全体的CPU 11、在图1中说明的操作输入部12、主计算机3和作为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部13和天线14、在图1中说明的显示部15、话筒16、扬声器17、使携带电话机1全体振动的振动器18、存储后述的各种信息的存储器19。
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CPU 11根据对携带电话机1全体的控制的控制程序及由操作输入部1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来控制发送接收部13、显示部15、扬声器17、振动器18、存储器19。而且,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CPU 11与后述的应答器4的通信部41进行连接,根据从通信部41输入的信号来控制各部分。
例如,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中,当根据由操作输入部1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而输入将要连接的被呼一方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时,根据CPU 11的控制,该电话号码被显示在显示部15上,通过发送接收部13和连接在发送接收部13上的天线14,发送与被呼一方线路连接的无线信号。主计算机3接收由携带电话机1所发送的该无线信号,试图进行与被呼一方的电话机连接的处理。
而且,当被呼一方的电话机与线路相连接时,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中,根据CPU 11的控制,来自被呼一方的电话机的声音从扬声器17作为声音被输出,与其相对的发出呼叫的用户发出的声音通过话筒16被变换为电信号,由发送接收部13进行预定的处理,通过天线14和主计算机3作为用于进行通话的无线信号发送给被呼一方的电话机。
另一方面,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中,当发送接收部13通过天线14接收到从成为发出呼叫的对方的电话机通过主计算机3所发送的用于线路连接的无线信号时,通过CPU 11的控制,来话音从扬声器17被输出,或者,根据操作输入部12的输入操作,按照设定状态,振动器18振动,当由被呼叫的用户操作操作输入部12的预定键时,线路与发出呼叫的一方相连接,与上述相同,成为能够进行与对方的电话机通话的状态。
而且,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中,根据由操作输入部1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当向将要连接的因特网的电话号码被输入时,通过CPU 11的控制,该电话号码被显示在显示部15上,通过发送接收部13和连接在发送接收部13上的天线14,发送用于向因特网的线路连接的无线信号。在此,主计算机3接收从携带电话机1所发送的该无线信号,进行谋求与因特网的连接的处理。
而且,当线路与因特网相连接时,在携带电话机本体10中,通过CPU 11的控制,在显示部15上显示从因特网侧所发送的图象数据和有关邮件的文字数据等,对于声音数据,从扬声器17输出,对于其中用户需要的数据,根据由操作输入部1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被存储在存储器19中。
除此之外,在进行通过应答器4来进行与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的通信时的各种设定时,操作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操作输入部12。
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存储器19在通过应答器4进行与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的通信之后,存储从询问器5所发送的后面详细描述的通信结果的信息。
而且,存储器19存储对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的数据(以下称为电话号码信息)和对转移给子终端机(个人计算机2)的控制的数据(以下称为控制内容信息),这些信息通过CPU11的控制而读出,被发送给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
即,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具有与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通信部41,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CPU 11读出存储器19内的电话号码信息和控制内容信息,把这些信息与控制信号一起提供给通信部41,由此,以无线信号的形式从通信部41输出这些信息。而且,作为无线信号的形态,可以使用电波和红外线等。
而且,在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中,在发送电话号码信息和控制内容信息之前,根据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CPU 11的控制,从通信部41输出用于确立与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的连接的连接信号,对该处理将在后面描述。
子终端机的电路构造
下面对子终端机的个人计算机2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个人计算机2的个人计算机本体20包括:控制该个人计算机本体20全体的CPU21、在图1中说明的操作输入部22、设有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与主计算机3相连接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调制解调器等的发送接收部23、在图1中说明的显示部24、存储各种数据的硬盘驱动器(HDD)25、用于谋求与打印机、外部存储装置、卡调制解调器、其他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机器相连接的接口部(I/F部)26、输出声音的扬声器27。
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CPU 21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和由操作输入部2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控制发送接收部23、显示部24、HDD 25、I/F部26以及扬声器27。而且,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CPU 21与后述的询问器5的通信部51相连接,根据从通信部51所输入的信号控制各部分。
例如,在个人计算机本体20中,在通过有线来连接连在主计算机3上的电话线路28和发送接收部23的状态下,当通过由操作输入部2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而输入将要连接的因特网的电话号码时,通过CPU 21的控制,该电话号码被显示在显示部24上,通过发送接收部23和上述电话线路28,用于向因特网的线路连接的信号被发送给主计算机3。当主计算机3接收到从个人计算机2所发送的该信号时,进行谋求与因特网相连接的处理。
而且,在个人计算机本体20中,当线路与因特网相连接时,通过主计算机3从因特网所发送的图象数据和对邮件的文字数据等通过CPU 21的控制而显示在显示部24上,对于声音数据,从扬声器27作为声音被输出,对于其中用户需要的数据,根据由操作输入部22所进行的输入操作,存储(下载)到HDD 25中。
除此之外,在进行通过后述的询问器5来进行与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的通信时的各种设定时,操作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操作输入部22。
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具有与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CPU 21相连接,进行与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和数据发送接收的通信部51。
在个人计算机2的询问器5中,根据从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CPU 21所输出的控制信号,从通信部51输出用于确立与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的连接的确认信号,对该处理将在后面描述。
从主终端机向子终端机的控制转移
在这样构成的携带电话机1和个人计算机2中,按以下那样从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向作为子终端机的多个个人计算机2A,2B,…2n进行控制转移,由此,由各个个人计算机2代理本来携带电话机1进行的处理,并且,携带电话机1和各个个人计算机2同时与主计算机3进行通信。
下面,参照图3的流程图来说明该控制转移的处理。而且,图3是用于说明在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与多个个人计算机2A,2B,…2n的各个询问器5以及主计算机3之间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使携带电话机1的应答器4相对于个人计算机2A~2n的各个询问器5接近预定距离内,按下操作输入部12的预定按键开关。此时,从携带电话机1中的应答器4的通信部41发送连接信号,作为子终端机的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接收来自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的连接信号(步骤S1)。
在接着的步骤S2中,个人计算机2A~2n向携带电话机1发送确认信号。该确认信号对每个个人计算机2A~2n分别是不同的信号,例如,包含该个人计算机2的固有子ID信息。其中,所谓该个人计算机2固有的子ID信息是主计算机3能够识别的信息,例如,是有关个人计算机2的产品号码的信息、有关个人计算机2的持有者的信息、有关个人计算机2的持有者的银行帐户等的信息等。而且,在该个人计算机2具有独自的电话号码的情况下,可以包含有关该电话号码的信息。
从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接收该确认信号的携带电话机1,在下一个步骤S3中,在显示部15上显示有关各个子终端机(个人计算机2A~2n)的一览表,提醒用户进行操作输入部12的操作,以便于选择成为转移控制的对象的子终端机,移到步骤S4,等待操作输入部12的输入。而且,在该例中,对由操作输入部12来选择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全部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在步骤S4中进行操作输入部12的输入而进行子终端机的选择时,移到步骤S5,仅向所选择的子终端机发送子终端ID。该子终端ID为这样的ID:主计算机3能够认识是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发出的,并且,能够识别多个子终端机的每个。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子终端ID,在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上附加预定的符号,向每个子终端机发出成为不同的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信息。
具体地说,例如,当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为「090-1234-5678」时,给第一台子终端机分配附加「090-1234-5678-01」的分枝号码,给第二台子终端机分配附如「090-1234-5678-02」的分枝号码……。
而且,作为子终端ID的实施例,可以是这样的ID:主计算机3能够认识是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发出的,并且,能够识别多个子终端机的每个,但并不仅限于此。
在接着的步骤S6中,向各个子终端机分别发送作为生成的子终端ID的电话号码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向各个子终端机分别发送电话号码信息、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的认证信息、有关转移给子终端机的控制内容的控制内容信息。其中,携带电话机1的认证信息,例如,作为携带电话机1的用户设定的口令信息,是携带电话机1的用户通过操作输入部12的操作能够适当变更的信息。
而且,在该例中,作为转移给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控制内容,作为访问作为信息通信网的因特网来下载所定的收费数据的控制,从携带电话机1的通信部41向个人计算机2A~2n的各个通信部51发送表示转移该控制内容的意思的控制内容信息。其中,控制内容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9中,在发送之前,例如在携带电话机1的显示部15上显示其一览表,用户操作操作输入部12,从所显示的一览表中进行选择,由此,CPU 11可以从存储器19中读出对应的信息,从应答器4的通信部41作为无线信号来发送。
在该例中,为了把相同的控制内容转移给作为子终端机的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则对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发送相同的控制内容信息,但是,也可以对每个子终端机转移不同的控制内容,在此情况下,向个人计算机2A~2n发送互不相同的控制内容信息。例如,在对于个人计算机2A~2n设定互不相同的通信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输入部12的操作,向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分别发送不同的控制内容信息。而且,例如,在仅设定个人计算机2A使用的通信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输入部12的操作,仅向个人计算机2A发送不同的控制内容信息。
当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在步骤S7中接收了来自携带电话机1的包含电话号码信息、认证信息和控制内容信息的信号时,在接着的步骤S8中,该这些信息附加上述子ID信息,发送给主计算机3。当主计算机3在步骤S9中接收到来自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各个信息时,在接着的步骤S10中,上述认证部例如通过核对电话号码信息和认证信息,来进行认证,接着,在步骤S11中,进行连接各个子终端机(个人计算机2A~2n)和因特网的处理。
在此,当在从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接收的控制内容信息中包含指定通信速度的意思的信息时,主计算机3通过上述通信速度分配部给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分配通信速度,以使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以该指定的速度进行通信。
而且,在此之后,主计算机3通过上述通信速度监视部来监视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与因特网的连接,进行监视,以使由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进行通信的通信速度的合计不超过主终端机具有的通信速度(例如2Mbps),当超过时进行调整。
在此,作为由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进行通信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超过作为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具有的通信速度(例如2Mbps)时的调整方法,主计算机3由上述通信速度监视部进行调整,以便于根据例如由n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各自的发送接收部23使用的通信速度比例进行降低。而且,作为另一个的调整方法,主计算机3进行调整,以使从携带电话机1向n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控制转移时(控制内容信息的发送时)降低通信速度未被指定的个人计算机2对应的通信速度。
而且,主计算机3由上述缴费处理部进行缴费处理,以向拥有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使用权的用户收缴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向因特网的连接所对应的连接使用费(电话使用费)。
而且,接着在步骤S12中,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进行把预定的收费数据下载到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HDD 25中的控制。由此,与收费数据的下载所对应的服务使用费(费用)通过主计算机3的缴费处理部向拥有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使用权的用户收缴费用。
当下载处理结束时,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询问器5在步骤S13中向应答器4发送包含有关通信结果的各种信息的无线信号,一系列的处理结束,从携带电话机1向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控制转移结束。在此,作为有关通信结果的信息,例如包含作为向因特网的连接时间的通信时间、电话使用费、收费数据的下载所对应的服务使用费(费用)、与下载数据量等相关的信息。
而且,当在中途结束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所进行的处理时,携带电话机1的用户通过操作输入部12进行预定的操作。通过该操作,根据携带电话机1的CPU 11的控制,从应答器4的通信部41发送中止控制转移的意思的控制转移中止信号,当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通信部51接收到其时,根据CPU 21的控制,从发送接收部23向主计算机3发送连接结束的指令,通过主计算机3的处理,切断向因特网的连接,由此,从携带电话机1向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控制转移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主终端机向多个子终端机进行这样的控制转移,不需要对子终端机侧的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设定固有的电话号码,能够消除支付与新的电话号码使用权相关的基本使用费的负担。
而且,即使在给子终端机侧的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设定了固有的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根据与该电话号码的设定无关的主终端机侧的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来进行向主计算机3和因特网的连接,因此,在连接之前,不需要变更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侧的电话号码的设定。即,根据本实施例,不管作为子终端机的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所有者是谁,与电话使用费和服务使用费相关的缴费都要向主终端机侧的携带电话机1的用户收缴,即使在例如在不特定的多人集聚的场所(例如商品陈列室等)中设置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情况下,能够与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所有名义无关,把特定服务的取得所需要的通信使用费、服务提供使用费等适当地对各个个人计算机2A~2n的利用者(在此情况下为携带电话机1的用户)收缴。
而且,由于下载的数据被保存在子终端机侧的个人计算机2A~2n的各个HDD 25中,在主终端机侧的携带电话机1中,不需要增大存储器19的存储容量,不需要增加未图示的电源电池的容量,因此,能够维持装置的小型、轻量化。而且,下载的数据从HDD 25被读出,由个人计算机本体20的显示部24进行显示,因此,在主终端机侧的携带电话机1中,不需要增大携带电话机本体10的显示部15的面积,能够维持装置的小型、轻量化。
而且,由于在主终端机侧的应答器4和子终端机侧的询问器5中所交换的数据量较少,就能用简易的接口来构成应答器4和询问器5双方的通信部41、51。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该例进行了说明:子终端机侧的个人计算机2的发送接收部23从主计算机3通过有线信号下载来自因特网的数据,但是,在各子终端机通过无线信号下载数据时,也能用同样的处理来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该例进行了说明:主终端机的构成为由应答器4和携带电话机本体10组成的携带电话机1,但是,主终端机侧的构成并不仅限于此,可以用于安装或内置了应答器4的各种终端机。作为可安装或内置了应答器4的终端机,最好用于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或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各种移动通信终端装置。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主终端机侧不需要进行与主计算机3的通信,因此,作为主终端机的构成,可以用于所谓的遥控器和IC卡这样的产品。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把自己具有的通信速度(2Mbps)的全部转移给作为子终端机的个人计算机2A~2n的情况的例子,在此情况下,在作为子终端机的个人计算机2A~2n的通信中,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自己具有的通信速度变无,因此,不能进行携带电话机1的发送接收部13和天线14所进行的对主计算机3的通信。
与此相对,可以仅把携带电话机1自己具有的通信速度(2Mbps)的一部分(例如1Mbps)转移给个人计算机2A~2n,在此情况下,能够由主终端机的携带电话机1和子终端机的个人计算机2A~2n同时进行对主计算机3的通信,能够进行通过携带电话机1与个人计算机2A~2n之间的主计算机3的数据通信。
而且,在此情况下,对于主计算机3的上述认证部所进行的认证、上述通信速度分配部所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分配、由上述通信速度监视部所进行的通信速度的监视及调整、由上述缴费处理部所进行的缴费处理,能够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对携带电话机1和个人计算机2A~2n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把子终端机的构成为由询问器5和个人计算机本体20组成的个人计算机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子终端机侧的构成并不仅限于此,可以用于安装或内置了询问器5的各种电气产品。
作为可安装或内置了询问器5的各种电气产品的例子,具有与主终端机1相同构成的携带电话机,不言而喻,可以列举出:电视机、收音机、摄象机、图象和声音记录重放装置、冷暖空调机(空调)、微波炉、传真装置等家用或办公室用的电子机器以及各种自动售货机这样的供不特定多人使用的公用机器,使这些电气产品具有与主计算机3的通信功能,由此,不需要设定独自的电话号码等,能够通过主计算机3来接受各种服务。
从主终端机向子终端机转移的控制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在子终端机是携带电话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来话专用的控制、发送专用的控制、接收发送双方的控制等转移。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无线信号来进行主终端机与子终端机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有线信号来进行。
产业上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因此,能够提供这样的系统:在信息通信网的使用时,在谋求电话线路的有效利用的同时,进行符合用户的意图的缴费处理,并且,提高了对使用者的服务,在产业上极为有用。
Claims (19)
1.一种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主计算机,进行对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控制;主终端机,具有所述主计算机可识别的主ID信息,多个子终端机,具有所述主计算机可识别的子ID信息,接受来自所述主终端机的控制的转移,来进行与所述主计算机的通信,所述主终端机具有: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与各子终端机的通信;选择装置,从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子终端机中,选择将要转移控制的n个(n为1以上的整数)子终端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述子终端机具有: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与所述主终端机的通信;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所述主计算机的通信;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所述主终端机的所述控制装置对由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n个子终端机,以所述主ID信息为基础,生成n个所述主计算机能够确定所述主ID信息的子终端ID,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以便于把生成的子终端ID发送给每个子终端机,各个子终端机的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以便于当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主终端机的所述子终端ID时,在接收的子终端ID上附加所述子ID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给所述主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ID信息是上述主终端机的用户的电话号码的对应的电话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设有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由上述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在由上述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利用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各自同时转移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内容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在控制转移时,对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至少一个终端机指定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使用的通信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在由上述主计算机预先分配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利用上述主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各自同时转移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内容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在控制转移时,对上述主终端机和/或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至少一个终端机指定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使用的通信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具有通信速度监视部,监视由上述主终端机和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进行调整,以便于处于预先分配给上述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的上述通信速度监视部,在由上述主终端机和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超过预先分配给上述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便于根据由上述主终端机和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使用的通信速度的比例进行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的上述通信速度监视部,在由上述主终端机和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各自的第二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速度的合计超过预先分配给上述主终端机的通信速度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便于在从上述主终端机向上述n个子终端机的控制转移时,降低对通信速度未被指定的上述主终端机和/或上述子终端机的通信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根据从上述各子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所发送的上述子终端ID和上述子ID信息,进行控制,以便于用上述各子终端机的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上述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具有缴费处理部,所述缴费处理部是进行对具有上述主ID信息的用户方收缴有关上述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的费用的缴费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向因特网的连接服务的控制,作为上述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计算机进行向其他的电话机的连接服务的控制,作为上述通信运营者提供的通信服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终端机的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以便于对由上述选择装置选择的n个子终端机,向每个子终端机发送上述子终端ID以及认证信息和对进行转移的控制内容表示的控制内容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终端机的上述选择装置中,包含: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子终端机的一览表;设定输入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所显示的子终端机的一览表中,对将要转移控制的上述n个子终端机进行设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子终端机接受上述主终端机具有的功能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转移,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上述主计算机的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子终端机用上述第二通信装置进行与上述主计算机的通信,直到由上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中止控制转移的意思的控制转移中止信号为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22791/00 | 2000-04-24 | ||
JP2000122791A JP3153213B1 (ja) | 2000-04-24 | 2000-04-24 | 電話回線の制御委譲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59498A true CN1359498A (zh) | 2002-07-17 |
Family
ID=1863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809265A Pending CN1359498A (zh) | 2000-04-24 | 2000-06-14 | 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78654B1 (zh) |
EP (1) | EP1278126A1 (zh) |
JP (1) | JP3153213B1 (zh) |
KR (1) | KR20020019106A (zh) |
CN (1) | CN1359498A (zh) |
AU (1) | AU5426400A (zh) |
CA (1) | CA2378458A1 (zh) |
WO (1) | WO200108209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1853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80147B2 (en) * | 2000-09-04 | 2006-07-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computer system,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systems, method for measuring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storage medium |
US20030012169A1 (en) * | 2001-03-30 | 2003-01-16 | Sunao Takatori |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nd control program of wireless lan system |
WO2002082733A1 (fr) * | 2001-03-30 | 2002-10-17 | Yozan Inc. | Systeme de lan radio, procede de commande de systeme de lan radio et programme de commande |
US7039033B2 (en) | 2001-05-07 | 2006-05-02 | Ixi Mobile (Israel) Ltd. |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 managed wireless network using short-range radio signals |
WO2002100082A1 (fr) * | 2001-05-30 | 2002-12-12 | Yozan Inc. |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
WO2003001782A1 (fr) * | 2001-06-20 | 2003-01-03 | Yugenkaisha Tachikairo Kenkyukai |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a unites enfouies,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
US6845097B2 (en) | 2001-11-21 | 2005-01-18 | Ixi Mobile (Israel) Ltd. |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airing of devices in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network |
US6909878B2 (en) | 2002-08-20 | 2005-06-21 | Ixi Mobile (Israel) Ltd.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n output signal having a theme to a device in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network |
JP2004192077A (ja) * | 2002-12-09 | 2004-07-08 | Hitachi Ltd | 分散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キスト対応ブローカリング方法 |
US20050070224A1 (en) * | 2003-09-29 | 2005-03-31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 Method of using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on fixed platform to operate short messages through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7058419B2 (en) * | 2003-10-24 | 2006-06-0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mmunication latency in a wireless group call |
US7177664B2 (en) * | 2003-11-10 | 2007-02-13 | Ronald Lachman | Bluetooth interface between cellular and wired telephone networks |
US7764626B2 (en) * | 2004-10-04 | 2010-07-27 |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 Role grouping of hosts in computer networks |
US7856088B2 (en) * | 2005-01-04 | 2010-12-21 | Vtech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telephone mailboxes |
US9009269B2 (en) | 2010-07-23 | 2015-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diation serv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ccount provisioning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7630A (ja) | 1986-06-27 | 1988-01-13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電子ビ−ム描画装置 |
JPS6370630A (ja) | 1986-09-12 | 1988-03-30 | Hitachi Cable Ltd | チヤネル割り当て方式 |
US6002918A (en) * | 1989-06-29 | 1999-12-14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Power-sav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obile unit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2636686B2 (ja) | 1993-07-23 | 1997-07-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電話装置 |
JP2590739B2 (ja) * | 1994-07-13 | 1997-03-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構内用電子交換機の移動局認証方式 |
JPH0898240A (ja) | 1994-09-21 | 1996-04-12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 |
US5805999A (en) * | 1995-02-15 | 1998-09-08 | Nec Corporation | Cordless phone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location of a cordless phone in said cordless phone system |
JPH09327074A (ja) * | 1996-06-04 | 1997-12-16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
JPH11127468A (ja) * | 1997-10-20 | 1999-05-11 | Fujitsu Ltd |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1040700A1 (en) * | 1998-11-09 | 2000-10-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JP3067747B2 (ja) * | 1998-12-07 | 2000-07-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チャネル割当システム及びアサインチャネル配送方法 |
US6600734B1 (en) * | 1998-12-17 | 2003-07-29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a wireless local network and a wired voic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570489B1 (en) * | 1999-03-17 | 2003-05-27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ntegrated pager functionality |
US6352361B1 (en) * | 1999-08-06 | 2002-03-05 | Pgi International |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for metering fluids |
-
2000
- 2000-04-24 JP JP2000122791A patent/JP3153213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6-14 CN CN00809265A patent/CN1359498A/zh active Pending
- 2000-06-14 WO PCT/JP2000/003869 patent/WO2001082094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6-14 EP EP20000939062 patent/EP127812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6-14 KR KR1020017016556A patent/KR2002001910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6-14 CA CA 2378458 patent/CA23784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6-14 AU AU54264/00A patent/AU54264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6-14 US US10/018,554 patent/US677865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1853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
WO2012145982A1 (zh) * | 2011-04-25 | 2012-1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153213B1 (ja) | 2001-04-03 |
AU5426400A (en) | 2001-11-07 |
EP1278126A1 (en) | 2003-01-22 |
KR20020019106A (ko) | 2002-03-09 |
CA2378458A1 (en) | 2001-11-01 |
US6778654B1 (en) | 2004-08-17 |
WO2001082094A1 (en) | 2001-11-01 |
JP2002314700A (ja) | 200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59498A (zh) | 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 | |
US20080301262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866258A (zh) | 数据共享系统和数据共享方法 | |
CN1655637A (zh) | 用于存储和再现移动终端中的数据的方法 | |
CN1574912A (zh) | 与远程摄像·照相机通信时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 | |
CN1599389A (zh) | 用于存储和管理个人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US7606903B2 (en) |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data storage method with network access management | |
CN1671115A (zh) | 公共无线lan连接服务装置及其方法 | |
CN1509014A (zh) | 用于限制内容再分送的方法和系统 | |
CN1992948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程序、ic卡及其程序、移动通信终端系统 | |
CN1432237A (zh) | 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母通信装置、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 |
CN101568081A (zh) | 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和内容分发方法 | |
JP2005192151A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映像表示方法 | |
JP2008026875A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映像表示方法 | |
CN1309473A (zh) | 转发器,移动通信终端,嵌入型通信装置及存储媒体 | |
CN1432239A (zh) | 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母通信装置、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 |
CN1930865A (zh) | 通信收费系统、超小型无线基站、通信收费方法和程序 | |
CN101247594A (zh) | 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的文件传输技术的实现方法 | |
CN1910533A (zh) | 用于控制通信网络访问的方法 | |
CN1774110A (zh) | 移动电话终端、基站、通信系统、添加/改变操作的方法 | |
JP2008225453A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映像表示方法 | |
JP2007272227A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映像表示方法 | |
CN1766939A (zh) | 使用通信线路的信息提供系统 | |
US20080165700A1 (en) | Telephone with internet phone module | |
JP3833690B2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