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4587A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4587A CN1334587A CN01124859A CN01124859A CN1334587A CN 1334587 A CN1334587 A CN 1334587A CN 01124859 A CN01124859 A CN 01124859A CN 01124859 A CN01124859 A CN 01124859A CN 1334587 A CN1334587 A CN 13345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agnetic core
- coil
- horizontal deflection
- deflection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70—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 H01J29/72—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along one straight line or along two perpendicular straight lines
- H01J29/76—Deflecting by magnetic fields on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70—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 H01J29/72—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along one straight line or along two perpendicular straight lines
- H01J29/76—Deflecting by magnetic fields only
- H01J29/762—Deflecting by magnetic fields only using saddle coils or printed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70—Electron beam control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2229/703—Electron beam control outside the vessel by magnetic fields
- H01J2229/7031—Cores for field producing elements, e.g. ferrite
Landscapes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的真空外围器具有几乎角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安装在该线圈安装部的偏转线圈具有设置为与中心轴对称,几乎成为角锥台状的一对凹型的水平偏转线圈。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设有同轴的圆锥台状的磁心,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该磁心卷成环状。在与中心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磁心的大径侧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f和,磁心的小径侧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的关系设定为vf≥vr。
Description
本申请基于并宣称以2000年7月27日申请的已有日本专利申请No.2000-220990、2000年7月24日提交的No.2000-222919、2001年4月27日提交的No.2001-133464为优先权,该些申请的内容在此引入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彩色显像管等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作为阴极射线管装置,例如彩色显像管有由具有几乎矩形状的有效部的玻璃面板和,连接到该面板的玻璃漏斗和,连接到漏斗的小径部的圆筒状的玻璃颈构成的真空外围器。在面板的有效部里面形成由发蓝、绿、红光的点或条纹状的3色荧光层,以及黑色遮光层构成的荧光屏。在真空外围器内与该荧光屏对置配置具有多个电子束通过孔的荫罩。另外,在颈内配设发射3电子束的电子枪,同时在位于颈外周至漏斗的外周面的线圈安装部安装有偏转线圈。
上述结构的彩色显像管中,通过从电子枪发射的3电子束比产生偏转线圈的水平、垂直偏转磁场更向水平、垂直方向偏转,并经荫罩水平、垂直扫描荧光屏,显示彩色图象。
另外,作为上述的彩色显像管广泛应用自聚成簇形彩色显像管。根据该彩色显像管,电子枪构成为发射配置成通过同一平面上的一列的3个电子束的成簇型,另外,偏转线圈构成为产生枕形失真形的水平偏转磁场、以及桶形的垂直偏转磁场。还有,将从电子枪发射的配置为1列的3个电子束利用这些水平、垂直偏转磁场进行偏转,从而不需要另外的校正手段,就可以集中在画面整体配置为1列的3个电子束。
另一方面,上述的彩色显像管中,偏转线圈是大的耗电源,降低偏转线圈的耗电对于降低阴极射线管的耗电很重要。另外,近年随着要求高分辨率、以及视认性的高度化,越来越增加偏转频率高的使用条件。还有,在用这样高的偏转频率使偏转线圈工作时,偏转线圈的发热膨胀。而且,为了与HD(高清晰)电视机和PC(个人计算机)等OA设备的监视器对应,必须提高偏转频率,这些都导致增加偏转功率,以及增加偏转线圈的发热。
一般说来,要降低偏转功率,通过使阴极射线管的颈径变小,使安装有偏转线圈的线圈安装部外径变小,从而使偏转磁场的作用空间变小,使偏转磁场对电子束有效工作即可。
但是,现有的具有圆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的阴极射线管装置由于电子束已经接近真空外围器的线圈安装部里面并通过,所以如果进一步使颈径或线圈安装部外径变小,则在电子束到达荧光屏之前到达线圈安装部里面,在取最大偏转角的部分产生电子束不冲突到荧光屏的部分。还有,如果电子束继续冲突到线圈安装部里面,则该部分的温度上升至玻璃熔化的程度,真空外围器有可能急剧缩小。从而,现有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很难通过进一步缩小颈径或线圈安装部外径来降低偏转功率。
作为解决这样问题的手段,在荧光屏上描绘矩形状的光栅时,考虑到安装了偏转线圈的线圈安装部内侧的电子束的通过区域也几乎为矩形状,使漏斗的线圈安装部的形状为从颈侧至面板方向从圆形逐渐变为几乎矩形状。
像这样,如果将漏斗的线圈安装部形成为几乎角锥台状,则可以使偏转角最大的对角方向的间隔原封不动,线圈安装部的长轴(水平轴)和短轴(垂直轴)方向的间隔变小。这样,可以使偏转线圈的水平、垂直偏转线圈接近电子束,从而可以使电子束有效偏转而降低偏转功率。
另一方面,偏转线圈有由水平、垂直偏转线圈都为凹型构成的凹/凹型偏转线圈,由水平偏转线圈为凹型、垂直偏转线圈为环型构成的半环型偏转线圈等各种形式。例如,特开平11-265666号公报公开的凹/凹型偏转线圈构成为具有配置在绝缘体构成的隔板内侧的一对卷成凹型的角锥台形水平偏转线圈和,配置在隔板外侧的一对卷成凹型的角锥台形垂直偏转线圈和,由设在其外侧以覆盖该垂直偏转线圈的角锥台状磁体构成的磁心。
但是,具有如上所述的基本结构的凹/凹型偏转线圈虽然比半环型偏转线圈还可以降低偏转功率,但很难将磁体构成的磁心制造成角锥台状,同时也很难在角锥台状的磁心将卷垂直偏转线圈卷成环状。因此,偏转线圈的制造成本变高,从而不通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偏转功率和制造成本的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组合略圆锥台状的线圈和卷成环状的垂直偏转线圈,水平偏转线圈卷成略角锥台状的凹型。
即,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具有
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的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和;
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的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和;
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的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和;
在从上述水平轴方向看时,在与中心轴和水平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将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f和,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的关系设定为
vf≥vr。
另外,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具有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几乎成为角锥台状的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和,与上述中心轴设置在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的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和,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的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方向,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附近具有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成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从该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增加。
另外,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具有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几乎成为角锥台状的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和,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侧,与上述水平偏转线圈几乎相似形的隔板和,与上述中心轴设置在同轴,并配置在上述隔板的外周侧的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和,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的一对垂直偏转线圈,
在与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方向,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附近具有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成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从该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增加。
还有,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在里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和,连接到面板的漏斗和,连接到上述漏斗的小径端的圆筒状的颈,同时配置从颈至漏斗的外周形成了几乎角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的真空外围器和;配设在上述真空外围器的颈内,对上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和;安装在上述线圈安装部的外侧,将电子束朝水平以及垂直方向偏转的上述偏转线圈。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通过将水平偏转线圈形成为略角锥台形状,可以有效偏转电子束来降低偏转功率,同时通过使用略圆锥台状的磁心,可以容易制造。还有,还可以提高放热性,从而抑制偏转线圈的发热。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并且从该描述中局部是明显的,或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获知的。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通过特别是后面指出的设备和组合来实现。
组合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补偿本发明当前优选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一般性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原理。
图1至图1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其中:
图1是表示截断上述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一部分的平面;
图2是表示上述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真空外围器的背面侧的斜视图;
图3A是上述真空外围器的侧视图;
图3B至3F是分别沿图3A的线IIIB-IIIB、线IIIC-IIIC、线IIID-IIID、线IIIE-IIIE、线IIIF-IIIF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上述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线圈的斜视图;
图5是上述偏转线圈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上述偏转线圈的侧视图;
图7是概略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8是概略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磁心大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关系的图;
图9是概略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磁心小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从颈侧看上述偏转线圈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垂直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的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垂直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关系的曲线;
图13是表示vf/vr和偏转线圈的发热温度的关系的曲线;
图14是表示vf/vr和偏转功率的关系的曲线;
图15A至图2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其中:
图15A是表示上述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线圈的正视图;
图15B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侧视图;
图16是概略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水平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以及磁心和隔板的间隙关系的图;
图17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垂直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以及磁心和隔板的间隙关系的图;
图18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水平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的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水平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关系的曲线;
图20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垂直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的曲线;
图21是表示上述偏转线圈的垂直轴方向的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磁心和隔板的间隙、以及Z方向位置关系的曲线;
图22是表示Zm和偏转线圈的发热温度的关系的曲线;
图23是表示Zn和偏转线圈的发热温度的关系的曲线。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真空外围器10,该真空外围器具有在周缘有隔电子外裙(skirt)部2的几乎矩形状的面板1和,连接到面板的隔电子外裙部的漏斗4和,连接到漏斗的小径部的圆筒状的颈3。面板1具有几乎平坦的表面。在面板1的里面形成有分别发红、绿、蓝光的多个荧光层,以及由遮光层构成的荧光屏12。从颈3至漏斗4,其外周形成线圈安装部15,在该线圈安装部安装有偏转线圈14。另外,在颈内配置有向荧光屏的荧光层发射3电子束20R、20G、20B的电子枪16。
在面板1的内侧,具有选色功能的荫罩18配置为被掩模框17支撑的状态。该荫罩18具有多个电子束通过孔,并进行选色,以便从电子枪16发射的电子束20R、20G、20B到达对应各色的荧光层。
另外,真空外围器10将与颈3同轴,并通过荧光屏12的中心而延长的轴作为管轴Z,将与管轴正交并延长的轴作为水平轴(长轴)X,以及将与管轴和水平轴正交并延长的轴作为垂直轴(短轴)Y。
上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中,从电子枪16发射的电子束20R、20G、20B因偏转线圈14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偏转磁场而偏转,并由荫罩18进行选色之后,通过水平、垂直扫描荧光屏12来显示彩色图象。
如图2和图3所示,真空外围器10的线圈安装部15形成为从颈3侧向面板1方向从圆形逐渐变化成几乎矩形状的形状。像这样,通过将线圈安装部15形成为几乎角锥台状,由于也可以减小偏转线圈14的水平轴X和垂直轴Y方向的间隔,所以可以将偏转线圈的水平偏转线圈接近电子束而有效偏转,从而可以降低偏转功率。
另一方面,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偏转线圈14具有用于产生使电子束向水平轴X方向偏转的磁场的一对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和,用于产生使电子束向垂直轴Y方向偏转的磁场的一对垂直偏转线圈32a、32b。一对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分别由凹型线圈构成,与2个水平偏转线圈合在一起成为几乎角锥台状。还有,这些水平偏转线圈30a、30b沿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隔板33的内周面安装,该隔板形成为与线圈安装部15对应的几乎角锥台状。
另外,在隔板33的外周侧安装有由磁体构成的圆锥台状的磁心34,并将隔板同轴围绕。还有,一对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分别在磁心34卷成环状。另外,磁心34形成为可沿包括其中心轴的平面分割成2个,并由固定片36互相固定。
上述偏转线圈14中,考虑到对于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角锥台状的磁心的最佳位置,以及管轴Z方向的长度,磁心34的面板侧端,即,大径端部的内径或外径根据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大径侧的对角轴上的间隔确定。即,在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形成为角锥台状,磁心34形成为圆锥台状的情况下,磁心的内周面位于最接近各水平偏转线圈的对角轴端部分。
还有,如图7和图8所示,磁心34的大径端部34a的大径设定为包含该大径端部并垂直于管轴Z的平面A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对角轴相交的位置B的水平偏转线圈的对角径几乎相同的半径(rd)。
另外,磁心34的后侧,即小径端部34b的内径和外径是通过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颈侧端几乎成为圆形,根据该圆的半径确定。即,如图9所示,考虑到足够将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在磁心34卷成环状,磁心34的小径端部34b的内径设定为比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颈侧端的半径大得多的半径(r)。还有,磁心34考虑到上述的大径端部的半径rd、小径端部的半径r、以及管轴方向的最佳长度,形成为最佳圆锥台状。
如图7所示,从侧方看偏转线圈14的情况下,即,从水平轴X方向看的情况下,即使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位于管轴Z方向的任一位置,垂直轴Y方向的磁心34的直径都大于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还有,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和磁心34的间隙在偏转线圈14的垂直轴附近最大。
而且,在垂直轴Y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磁心34的大径端部34a里面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vf与,磁心的小径端部34b里面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关系设定为vf≥vr的关系。
另外,在垂直轴Y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磁心34里面与,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设定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34b至大径侧端34a逐渐增加。该间隙的增加不限于以一定比例增加的单调增加,还包括以不同比例增加,表示不包括所谓间隔减少的部分。在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垂直截面也有不存在卷线的部分,但图7中,将从水平方向看水平偏转线圈30a时的轮廓用虚线投影表示,包括该虚线部分和磁心里面的间隔构成为如上所述。
另外,如图7至图10所示,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和,在磁心卷成环状的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在从其颈侧看偏转线圈14的情况下,在垂直轴Y的任一位置都成为
磁心直径V1≥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V2
的关系。另外,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和磁心34的间隙在偏转线圈14的垂直轴Y附近也成为最大。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真空外围器10的线圈安装部15形成为角锥台状,同时,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形成为沿线圈安装部的角锥台状。因此,可以使电子束的偏转角最大的对角方向的间距与原来相同,变小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水平轴X和垂直轴Y方向的间距,并可以将水平偏转线圈30a、30b靠近电子束。结果,可以有效偏转电子束,从而可以降低偏转线圈14的偏转功率。
另外,通过将磁心34形成为圆锥台状并将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卷成环状,与采用角锥台状的磁心的场合相比,可以降低偏转线圈的制造成本,同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特性。由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大小关系,磁心可以吸收一定程度的水平偏转线圈的泄露磁场。
而且,通过采用圆锥台状的磁心34,同时将磁心34的大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vf与,磁心的小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的关系设定为vf≥vr,可以降低偏转功率,同时水平偏转线圈的热容易散发,从而即使偏转频率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抑制偏转线圈14的温度上升。
同时,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垂直轴方向的间隔形成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至磁心34的大径端部增加。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偏转功率,同时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容易散热,从而可以抑制偏转线圈14的温度上升。
作为实例,以最佳形状仿真对角大小为76cm,面板表面几乎为纯平的平面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线圈14。其结果,将角锥台状的水平、垂直偏转线圈、以及角锥台状的磁心作为基本结构的现有凹/凹型偏转线圈的情况下,磁心的大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f、磁心的小径端部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为vf=6.6mm、vr=6.1mm,vf÷vr为1.1左右。
对此,如本实施例,在圆锥台状的磁心34将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卷成环型将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半环型偏转线圈中,vf=26.8mm,vt=5.6mm,vf÷vr为约4.8。
实例中,在将沿管轴Z方向的与磁心34的小径侧端的距离设为Z的情况下,如图11和图12所示,垂直方向的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隙,以及磁心和隔板33的间隙逐渐增加。而且,在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大径端部,如果互相比较外径,则设定为C1=53.6mm、C2=50.9mm。
还有,对于本实施例的半环型偏转线圈,如图13和图14所示,考虑到放热性和偏转功率的情况下,vf/vr值为3.0至7.0时,可以降低偏转功率和提高放热性,可知在vf/vr约为5.0时最佳。从而,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偏转线圈,可以降低偏转功率和发热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偏转线圈。另外,对与上述实施例1同一部分附上同一参考标号而不作详细说明。
如图15A、15B所示,根据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偏转线圈14构成为具有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和,在磁心卷成环状的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和,角锥台状的隔板33。
如图16所示,在水平轴X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将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设定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向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即,磁心34的小径端部在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在Z轴方向距离Zm的位置成为最小间隔Hm。该最小间隔部设定在颈3的外径与一定部分重叠的位置。还有,在水平轴X方向,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形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设定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磁心34的大径端部逐渐增加。该间隙的增加不限于以一定比例增加的单调增加,还包括以不同比例增加的场合,表示不包括所谓间隔减少的部分。
同样,在水平轴X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设定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向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即,磁心34的小径端部具有在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在Z轴方向距离Zn的位置成为最小间隔Hn的最小间隔部,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设定为从最小间隔部至磁心34的大径端部逐渐增加。
另外,如图17所示,在垂直轴Y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设定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向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即,磁心34的小径端部在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在Z轴方向距离Zm的位置成为最小间隔Hm。该最小间隔部设定在颈3的大径与一定部分重叠的位置。还有,在垂直轴Y方向,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卷成凹型的角锥台形状的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设定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磁心34的大径端部逐渐增加。该间隙的增加不限于以一定比例增加的单调增加,还包括以不同比例增加的场合,表示不包括所谓间隔减少的部分。
同样,在垂直轴Y方向,考虑到偏转功率的降低和放热性,圆锥台状的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设定为从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向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即,磁心34的小径端部具有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在Z轴方向距离Zn的位置成为最小间隔Hn的最小间隔部,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设定为从最小间隔部至磁心34的大径端部逐渐增加。
作为实例,在对角大小为76cm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中,如本实施例,使偏转线圈14成为将垂直偏转线圈32a、32b卷在圆锥台形的磁心34的环型,将水平偏转线圈卷成凹型的角锥台形状的半环型偏转线圈。还有,沿管轴Z方向,在面板1侧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2mm的位置,对于水平轴X方向和垂直轴Y方向的任一方,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都为最小,并且,该间隙向磁心34的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
另外,磁心34的Z轴方向的长度Zc为37mm,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为最小的位置是沿管轴Z方向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是磁心34的长度的约5.4%的位置。
另外,偏转线圈14具有与水平偏转线圈30a、30b几乎相似形的隔板33。沿管轴Z方向,在面板1侧离磁心34的小径侧端2mm的位置,对于水平轴X方向和垂直轴Y方向的任一方,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都为最小,并且,该间隙为向磁心34的大径侧端部逐渐增加。
实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水平轴X方向的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以及磁心和隔板的间隙逐渐增加。同样,如图20和图21所示,垂直轴Y方向的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以及磁心和隔板的间隙逐渐增加。
另外,如图22和图23所示,考虑到偏转线圈14的放热性的情况下,磁心34的小径侧端至磁心34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的Z轴方向的距离Zm和,磁心34的小径侧端至磁心34和隔板33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Z轴方向的距离Zn中小的一方的放热性好。特别是,如果将磁心34的小径端至最小间隔部的距离Zm、Zn设定在磁心34沿Z方向的长度Zc的30%以内,则可以得到更高的放热性。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偏转线圈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采用圆锥台形状的磁心34,同时形成为在与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方向以及垂直轴方向,在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附近存在与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最小的最小间隔部,经磁心34的大径端部磁心和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间隔增加。另外,形成为在与水平偏转线圈30a、30b的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方向以及垂直轴方向,在磁心34的小径侧端部附近存在与隔板33的间隔最小的最小间隔部,经磁心34的大径端部磁心和隔板33的间隔增加。这样,可以降低偏转功率,同时使水平偏转线圈容易散热,从而即使在偏转频率高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偏转线圈14的温度上升。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还可以适用于单色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水平偏转线圈和隔板在水平轴方向和垂直轴方向的任一方都构成为对于磁心,从磁心的小径端部侧至大径端间隙增加,但也可以构成为只有水平轴方向或垂直轴方向的一方,上述间隙从磁心的小径端部至大径端部增加。此时,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而且,上述的实施例中,构成为对于磁心,水平偏转线圈和隔板双方从磁心的小径端部侧向大径端间隙增加,但通过对于水平偏转线圈以及隔板的至少一方,间隙从磁心的小径端部至大径端部增加的结构,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到另外的优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义方面并不限制于这里描述和表示的特定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此,在不背离后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体限定的一般性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7)
1.一种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的几乎圆锥台状和;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从上述水平轴方向看时,在与中心轴和水平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将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f和,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的关系设定为
vf≥v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vf设定为上述间隔vr的3倍至7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vf设定为上述间隔vr的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为几乎角锥台状的隔板,
上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沿上述隔板里面设置,
上述磁心配置在上述隔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沿上述垂直轴方向的上述磁心里面和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隙从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至大径侧的端部增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沿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里面和水平偏转线圈之间的间隙为从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至大径侧的端部增加。
7.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真空外围器,具有在里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和,连接到面板的漏斗和,连接到上述漏斗的小径端的圆筒状的颈,并从颈至漏斗的外周形成了几乎角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
电子枪,配设在上述真空外围器的颈内,向上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
偏转线圈,安装到上述线圈安装部的外侧,并使上述电子束偏转;
上述偏转线圈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从上述水平轴看的情况下,在与中心轴和水平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f和,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的端部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vr的关系设定为
vf≥vr。
8.一种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部附近设有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增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最小间隔部位于只离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沿上述中心轴的上述磁心的长度的30%以内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为几乎角锥台状的隔板,
上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沿上述隔板的里面设置,
上述磁心配置在上述隔板的外侧,
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部附近设有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向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增加。
11.一种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隔板,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侧,与上述水平偏转线圈几乎相似形;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隔板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部附近设有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增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最小间隔部位于只离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沿上述中心轴的上述磁心的长度的30%以内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部附近设有与上述中心轴和水平轴正交的垂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上述垂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隔板的间隔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增加。
1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8的偏转线圈的装置)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真空外围器,具有在里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和,连接到面板的漏斗和,连接到上述漏斗的小径端的圆筒状的颈,并从颈至漏斗的外周形成了几乎角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
电子枪,配设在上述真空外围器的颈内,向上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
偏转线圈,安装到上述线圈安装部的外侧,并使上述电子束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偏转;
上述偏转线圈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上述磁心的小径侧端部附近设有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为最小的最小间隔部,上述水平轴方向的上述磁心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间隔为从上述最小间隔部至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增加。
15.一种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的上述磁心的直径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的关系为
磁心的直径≥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为几乎角锥台状的隔板,
上述一对水平偏转线圈沿上述隔板的里面设置,
上述磁心配置在上述隔板的外侧。
17.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真空外围器,具有在里面形成荧光屏的面板和,连接到面板的漏斗和,连接到上述漏斗的小径端的圆筒状的颈,并从颈至漏斗的外周形成了几乎角锥台状的线圈安装部;
电子枪,配设在上述真空外围器的颈内,向上述荧光屏发射电子束;
偏转线圈,安装到上述线圈安装部的外侧,并使上述电子束偏转,
上述偏转线圈具有
一对凹型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为对中心轴对称,并配置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水平轴的两侧,作为整体几乎成为角锥台状;
几乎圆锥台状的磁心,设置为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并配置在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外周侧;
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在上述磁心卷成环状,
在上述磁心的大径侧端部,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垂直轴方向的上述磁心的直径和上述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的关系为
磁心的直径≥水平偏转线圈的直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0990/2000 | 2000-07-21 | ||
JP2000220990A JP2002042691A (ja) | 2000-07-21 | 2000-07-21 | 偏向ヨー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陰極線管装置 |
JP2000222919A JP2002042692A (ja) | 2000-07-24 | 2000-07-24 | 偏向ヨー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陰極線管装置 |
JP222919/2000 | 2000-07-24 | ||
JP2001133464A JP2002329467A (ja) | 2001-04-27 | 2001-04-27 | 偏向ヨー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陰極線管装置 |
JP133464/2001 | 2001-04-27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399060A Division CN1571110A (zh) | 2000-07-21 | 2001-07-18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4587A true CN1334587A (zh) | 2002-02-06 |
CN1213456C CN1213456C (zh) | 2005-08-03 |
Family
ID=2734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399060A Pending CN1571110A (zh) | 2000-07-21 | 2001-07-18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CNB0112485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456C (zh) | 2000-07-21 | 2001-07-18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399060A Pending CN1571110A (zh) | 2000-07-21 | 2001-07-18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98130B2 (zh) |
KR (1) | KR100468135B1 (zh) |
CN (2) | CN157111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03520B2 (en) * | 2001-08-01 | 2005-06-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eflection york and CRT device using the deflection york |
JP4057887B2 (ja) | 2001-10-30 | 2008-03-05 | 株式会社東芝 | 偏向ヨーク及び偏向ヨークを備えた陰極線管装置 |
JP2003242906A (ja) * | 2002-02-21 | 2003-08-29 | Toshiba Corp | 偏向ヨー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陰極線管装置 |
US6894430B2 (en) * | 2002-06-07 | 2005-05-17 | Lg. Philips Displays Korea Co., Ltd. | Color cathode-ray tub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06750A (en) | 1969-02-28 | 1974-04-23 |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 Wide angle type cathode-ray tube |
JPS5820455B2 (ja) * | 1977-09-21 | 1983-04-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偏向ヨ−ク |
US4143345A (en) * | 1978-06-06 | 1979-03-06 | Rca Corporation | Deflection yoke with permanent magnet raster correction |
JPS5839000Y2 (ja) * | 1979-01-26 | 1983-09-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偏向ヨ−グ |
US4553120A (en) * | 1984-12-26 | 1985-11-12 |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Self-centering deflection yoke assembly |
KR930000791B1 (ko) * | 1989-11-09 | 1993-02-04 | 미쯔비시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편향 요크 |
EP0613168B1 (en) * | 1993-02-18 | 1997-06-04 | THOMSON TUBES & DISPLAYS S.A. | Deflection yoke with a pair of magnets near its minor axis |
JPH08195177A (ja) * | 1995-01-18 | 1996-07-30 | Toshiba Corp | カラー受像管用偏向装置 |
JP3737191B2 (ja) * | 1996-04-26 | 2006-01-18 | 株式会社東芝 | 陰極線管用偏向ヨークおよび陰極線管装置 |
JP3415361B2 (ja) * | 1996-05-28 | 2003-06-09 | 株式会社東芝 | 陰極線管 |
JP3405675B2 (ja) * | 1998-03-16 | 2003-05-12 | 株式会社東芝 | 陰極線管装置 |
JPH11265668A (ja) | 1998-03-17 | 1999-09-28 | Sony Corp | 陰極線管 |
JPH11345579A (ja) * | 1998-03-31 | 1999-12-14 | Toshiba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rp | 陰極線管装置および偏向ヨ―ク |
JPH11345580A (ja) * | 1998-06-03 | 1999-12-14 | Toshiba Corp | 陰極線管装置および陰極線管の偏向装置 |
KR100295452B1 (ko) * | 1999-08-06 | 2001-07-12 | 구자홍 | 음극선관용 편향요크 |
JP2001155661A (ja) * | 1999-11-24 | 2001-06-08 |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 偏向ヨーク |
JP2001185055A (ja) * | 1999-12-22 | 2001-07-06 | Sony Corp | 偏向ヨーク及び陰極線管受像機 |
US6380698B1 (en) * | 2001-01-11 | 2002-04-30 | Sony Corporation | Deflection yoke with improved deflection sensitivity |
-
2001
- 2001-07-18 CN CNA2004100399060A patent/CN1571110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7-18 CN CNB011248599A patent/CN121345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7-20 US US09/908,686 patent/US679813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7-20 KR KR10-2001-0043685A patent/KR10046813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468135B1 (ko) | 2005-01-26 |
KR20020009437A (ko) | 2002-02-01 |
US6798130B2 (en) | 2004-09-28 |
CN1213456C (zh) | 2005-08-03 |
US20020008458A1 (en) | 2002-01-24 |
CN1571110A (zh) | 2005-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5001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134815C (zh) | 阴极射线管装置 | |
CN1071937C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205542A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134816C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073275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169186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334587A (zh) | 偏转线圈以及具有它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
CN1121706C (zh) | 阴极射线管装置 | |
CN1218977A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133197C (zh) | 阴极射线管装置 | |
CN1255846C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182278A (zh) | 具有较小直径管颈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252788C (zh) | 偏转轭和采用该偏转轭的阴极射线管 | |
CN1157751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218358C (zh) | 阴极射线管的荫罩框架 | |
CN1202552C (zh) | 阴极射线管 | |
CN1264187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267958C (zh) | 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 | |
CN1189915C (zh) | 彩色显像管 | |
CN100341104C (zh) | 彩色布朗管设备 | |
CN1299318C (zh) | 偏转磁轭和具有偏转磁轭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 |
CN1286139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板 | |
CN1244026A (zh) | 偏转系统、使用该偏转系统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和显示装置 | |
CN1959913A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