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92283C -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283C
CN1292283C CNB011228172A CN01122817A CN1292283C CN 1292283 C CN1292283 C CN 1292283C CN B011228172 A CNB011228172 A CN B011228172A CN 01122817 A CN01122817 A CN 01122817A CN 1292283 C CN1292283 C CN 12922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om
framework
lens group
circle
rea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5524A (zh
Inventor
李先浩
赵来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5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2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2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它包括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用于支承前镜头框架的前导向框架;沿着前镜头组的光轴前进与后退的变焦圈;安装得能相对于变焦圈而前进与后退的内螺纹圈;安装有置于前镜头组所用同样光轴上的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以及形成于变焦圈及一个内转动体上的凸轮装置,所述内转动体安装在内螺纹圈上,以便能前进与后退,用于在前镜头组移动时,调节前镜头组与后镜头组之间的间隔。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镜头照相机,尤其是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在该照相机中,变焦所用的镜头筒得到改进。
背景技术
照相机的变焦镜头所具有的镜头结构,能通过在预定范围内改变焦点长度而以不同的放大率拍摄物体。镜头具有一个主要接正电的前镜头组和一个主要接负电的后镜头组。变焦是通过使这些镜头组相对移动,以改变前、后镜头组之间的距离以及镜头组与固定在照相机身上的胶卷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的。
在带有如上述情况的两个镜头组的镜头结构中,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安装在变焦圈上,并通过与具有凸轮槽的凸轮镜头筒的凸轮连接或螺纹连接而移动。安装有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被沿着形成于凸轮镜头筒上的凸轮槽而移动。因此,当这些镜头组被移动以便从宽镜头模式变焦为远景模式时,以及与此相反地变焦时,前镜头框架与后镜头框架之间的间隔就由于游隙的缘故而变化,从而可能使拍成的照片模糊。
当在上述变焦镜头结构中调焦时,通过采用安装在快门体上的电动机而移动前镜头组,使游隙得到纠正。然而,在上述结构中,难以处理凸轮镜头筒,且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结构复杂,从而难以使变焦镜头照相机微型化。因此,就需要变焦镜头的结构,使得微型化的变焦镜头照相机,可以在镜头组被移动的同时保持高的放大率而又不产生折转点。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用于具有高放大率的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其中,变焦动作是通过在变焦圈上形成一个凸轮而进行的,该凸轮是一个构件,它在镜头筒的末梢部分线性移动,从而防止由于在折转点处进行变焦动作使凸轮过载而导致不顺畅的变焦动作。
相应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它包括: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用于支承前镜头框架的前导向框架;沿着前镜头组的光轴前进与后退的变焦圈;安装得能相对于变焦圈而前进与后退的内螺纹圈;安装有置于前镜头组所用同样光轴上的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以及形成于变焦圈及一个内转动体上的凸轮装置,所述内转动体安装在内螺纹圈上,以便能前进与后退,用于在前镜头组移动时,调节前镜头组与后镜头组之间的间隔,其中凸轮装置包括:沿着变焦圈的末端部分形成的凸轮部分;形成于内转动体外周边表面上的突起部,内转动体通过导向装置与内螺纹圈相连接,所述突起部与凸轮部分接触;以及安装在内转动体和后镜头框架上的连接装置,用于使后镜头框架相对于前导向框架前进与后退;其中连接装置包括:形成于后镜头框架外周边表面上的连接突起部;以及沿着内转动体内周边表面形成而与连接突起部相连接的凸轮槽,其中所述凸轮槽包括:用于导引连接突起部进入的入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连接的倾斜区段;以及从倾斜区段处线性延伸的中间区段,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与中间区段相对应的变焦区段;以及形成于与倾斜区段相对应的一个部分上的调焦区段,它顺着与倾斜区段相同的方向并顺着与变焦区段相反的方向而倾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它包括: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用于支承前镜头框架的前导向框架;变焦圈,它具有沿着变焦圈的末端部分而形成的凸轮部分;安装有置于前镜头组所用同样光轴上的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通过进退装置而与变焦圈相连接的内螺纹圈;被沿着内螺纹圈的内周边表面的导向装置使其顺着纵向方向前进与后退的内转动体;凸轮装置,它安装在内转动体及变焦圈的外周边表面上,用于在内螺纹圈转动期间使内转动体前进与后退,该凸轮装置还包括形成于内转动体内周边表面上及后镜头框架外周边表面上,用于在内转动体转动期间使后镜头框架前进与后退的连接装置;以及内导环,它与前导向框架及后镜头框架相连接而能滑动,以防止前导向框架及后镜头框架转动;其中所述凸轮装置包括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形成于后镜头框架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导向突起部;以及形成于内转动体的内周边表面中而与连接突起部相连接的凸轮槽;其中所述凸轮槽包括:用于导引连接突起部进入的入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连接的倾斜区段;以及从倾斜区段处线性延伸的中间区段,还有形成于变焦圈上的凸轮部分,此部分包括:与中间区段相对应的变焦区段;以及形成于与倾斜区段相对应的一个部分上的调焦区段,它顺着与倾斜区段相同的方向并顺着与变焦区段相反的方向而倾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它包括: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用于支承前镜头框架的前导向框架;变焦圈,它具有沿着变焦圈的末端部分而形成的凸轮部分;安装有置于前镜头组所用同样光轴上的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通过进退装置而与变焦圈相连接的内螺纹圈;被沿着内螺纹圈的内周边表面的第一导向件使其顺着纵向方向前进与后退的内转动体;凸轮装置,它安装在内转动体及变焦圈的外周边表面上,用于在内螺纹圈转动期间使内转动体前进与后退,该凸轮装置还包括形成于内转动体内周边表面上及后镜头框架外周边表面上,用于在内转动体转动期间使后镜头框架前进与后退的连接装置;以及内导环,它与前导向框架及后镜头框架相连接而使它们能滑动,以防止前导向框架及后镜头框架转动;导环,它与内导环相连接,能通过第二导向件而前进与后退;使该导环可转动地插入其中,并通过第三导向件而与内螺纹圈相连接的螺纹圈,以便在该螺纹圈转动期间于转动内螺纹圈的同时,使内螺纹圈前进与后退;以及用于驱动该螺纹圈的驱动装置;其中凸轮装置包括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形成于后镜头框架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导向突起部;以及形成于内转动体的内周边表面中而与连接突起部相连接的凸轮槽;其中所述凸轮槽包括:用于导引连接突起部进入的入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连接的倾斜区段;以及从倾斜区段处线性延伸的中间区段,还有形成于变焦圈上的凸轮部分,此部分包括:与中间区段相对应的变焦区段;以及形成于与倾斜区段相对应的一个部分上的调焦区段,它顺着与倾斜区段相同的方向并顺着与变焦区段相反的方向而倾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一个推荐实施例,就会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优点更为明白,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符合本发明推荐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变焦镜头照相机的立视剖面图;
图3的横截剖视图显示处于宽镜头模式的变焦镜头照相机;
图4的横截剖视图显示处于远景模式的变焦镜头照相机;
图5的部分去除透视图显示变焦镜头照相机的内转动体与变焦圈相连接的状态;
图6的展开图显示形成于内转动体中的凸轮槽,以及形成于变焦圈上的凸轮部分;
图7的侧视图显示弹簧安装在前镜头框架与后镜头框架之间的状态;以及
图8是内转动体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4,在符合本发明推荐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中,变焦是通过相对移动前导向框架和后镜头框架而进行的。如图纸所示,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10,包括固定在主体(未显示)上的固定的镜头筒11、安装在固定的镜头筒一侧上的驱动装置100,以及螺纹圈12,该螺纹圈被第一进退装置21连接着固定的镜头筒11,并在被驱动装置100转动时顺着进退方向前进与后退。
第一进退装置21有一道形成于固定的镜头筒11的内周边表面上的阴螺纹21b,以及一道形成于螺纹圈12的面对胶卷(未显示)的末端部分的外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上的阳螺纹21a,用以与阴螺纹21b配合。一个齿轮部分101,形成于螺纹圈12的阳螺纹21a所形成的同样那个外周边表面上,且它与驱动装置100的齿轮102啮合。此处的齿轮102的长度,必须比螺纹圈12沿着光轴一个冲程的距离所对应的长度更长,但也可换成将多个齿轮以预定间隔安装在转动轴上。齿轮102由具有减速部分的齿轮电动机(未显示)所转动。
导环13被安装在螺纹圈12中,且当螺纹圈12被第一导向装置31使其前进与后退时,该导环就相应于固定的镜头筒11而连同螺纹圈12一起沿着光轴作线性移动。由于沿着螺纹圈12的内周边表面形成的第一环状连接槽12a,被连接到沿着导环13外周边表面形成的连接突起部13b上,螺纹圈12与导环13就被结合起来而能相对转动了。
第一导向装置31包括至少一条沿着光轴形成于固定的镜头筒11的内周边表面中的第一导槽31a,以及至少一个形成于面对着胶卷的导环13的末端部分而能与第一导槽31a相连接的第一导向突起部31b。
内螺纹圈14被安装在导环13中,该导环连接着第二进退装置22,此装置前进与后退,并因经由第二导向装置32而接受螺纹圈12的转动力,以如同螺纹圈12一样的转动角度而转动。
第二进退装置22包括形成于导环13内周边表面上的阴螺纹22a,以及形成于面对着胶卷的内螺纹圈14的末端部分的外周边表面上的阳螺纹22b,该阳螺纹具有预定宽度,并与阴螺纹22a配合。显然,阳螺纹22b能形成于导环13的内周边表面上,且阴螺纹22a能形成于内螺纹圈14的外周边表面上。
第二导向装置32包括一个导向突起部32a,该突起部形成于内螺旋圈14的阳螺纹22b所形成的那个部分上,该装置还包括形成得在导环13的外周边表面上倾斜的一条槽32b,以及顺着纵向方向而形成于螺纹圈12的内周边表面上的第二导槽32c。导向突起部32a穿过槽32b而连接着第二导槽32c。
安置得与光轴同轴并由第三导向装置33使其顺着纵向方向前进与后退的内导环15,被安装在内螺纹圈14中。在内导环15上,顺着径向形成多个第一导向件15a。第三导向装置33包括多个以预定间隔从内导环15的外周边表面上突起的第三导向突起部33a,以及顺着纵向方向形成于导环13的内周边表面上的一条第三导槽33b。第三导向突起部33a连接着第三导槽33b。
由内螺纹圈14借助于第三进退装置34所生的转动力而使其进退的变焦圈19,被安装在内螺纹圈14中。在变焦圈19上,安装了前导向框架18。快门体50被安装在前导向框架18上,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51与该快门体螺纹连接。安装在快门体50上的前镜头框架51,被图中未显示的另一个驱动装置来回移动。
第三进退装置34包括形成于内螺纹圈14的内周边表面上的第三阴螺纹34a,以及形成于变焦圈19的外周边表面上的第三阳螺纹34b。第三阴螺纹34a连接着第三阳螺纹34b。
由第四导向装置35使其顺着纵向方向前进与后退的内转动体16,安装在内螺纹圈14中。安装有后镜头组(未显示)的后镜头框架17,由连接装置36安装在内转动体16中而使其能够相对转动。第四导向装置35包括多个形成于内转动体16的外周边表面上顺着径向突起的第四导向突起部35b,以及多条顺着纵向方向形成于内螺纹圈14的内周边表面上的第四导槽35a。第四导向突起部35b连接着第四导槽35a。因此,当内螺纹圈14转动时,内转动体16也一起转动。
连接装置36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部36a,该连接突起部形成于安装有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17的外周边表面上,以及包括形成于内转动体16的内周边表面上的凸轮槽36b。连接突起部36a连接着凸轮槽36b
多个第二导向件18a,安装在面对着胶卷的前导向框架18的边缘上。朝着前导向框架18延伸并连接着第二导向件18a之间的一个突起部而能滑动的第三导向件17a,形成于后镜头框架17上。形成于内导环15上的第一导向件15a,被置于内螺纹圈14的内周边表面与后镜头框架17的第三导向件17a之间,并连接着第一导向框架18的第二导向件18a之间的那个突起部。用于顺着相反方向有弹性地偏压前导向框架18及后镜头框架17的那根弹簧37的末端部分,如图7所示,被固定在前导向框架18及后镜头框架17上。
一个凸轮装置60,它用于在内螺纹圈14及内转动体16转动期间使内转动体16前进与后退,从而使安装在内转动体16中的后镜头框架17能顺着前进及后退的方向而线性移动,也就是说,使后镜头框架17相对于安装在变焦圈19上的后导向框架18而前进与后退,被安装在内螺纹圈14及内转动体16上。凸轮装置60包括形成于变焦圈19的内周边表面上的预定型式的凸轮部分61,以及形成于内转动体16的外周边表面上并沿着凸轮部分61而移动的突起部62,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那样。凸轮部分61的面对胶卷的变焦圈19边缘处的内周边表面,它形成于变焦圈19的内周边表面上,可以形成得有台阶。
形成于内转动体16内周边表面上的凸轮槽36b,包括用于导引连接突起部36a进入的入口区段36c、连接着入口区段36c的倾斜区段36d,以及从倾斜区段起线性延伸的中间区段36e。形成于变焦圈19上的凸轮部分61,包括与凸轮槽36d的中间区段36e,对应的变焦区段61a,以及顺着倾斜段36d那样的方向并顺着与变焦区段61a相反的方向而倾斜的调焦区段61b,如图6所示那样。
在操作具有符合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时,当使用者选择了远景模式,如图3与4所示,螺纹圈12就被镜头筒组件10的驱动装置100所转动。在转动的同时,螺纹圈12相对于固定的镜头筒11而前进。同时,安装在螺纹圈12中的导环13沿着光轴线性地移动而不是转动,因为安装在导环13外周边表面上的即作为第一导向装置31的第一导向突起部31b,是沿着形成于固定的镜头筒11的内周边表面中的第一导槽31a而移动的。
在这个步骤中,内螺纹圈14由于被第二导向装置32转动而前进。也就是说,由于形成于内螺纹圈14外周边表面上的第二导向突起部32a,是穿过形成得在导环13的外周边表面中倾斜的槽32b而连接着形成于螺纹圈12内周边表面中的第二导槽32c的,所以,螺纹圈12就与内螺纹圈14彼此配合。而且,由于第二导向突起部32a是沿着倾斜的槽32b而移动的,所以,内螺纹圈14在转动的同时就从导环13处前进。
由于内螺纹圈14在转动的同时向前进,内转动体16就被第三进退装置34使其前进与后退。此时,由于安装在变焦圈19上的前导向框架18,是由第三导向装置33使之前进与后退而不是转动的内导环15所支承的,所以变焦圈19就不转动地前进。细说起来,形成于内螺纹圈14内周边表面上的阴螺纹34a,与形成于面对着胶卷的变焦圈19的末端部分上的阳螺纹34b相配合。朝着胶卷延伸的前导向框架18的第二导向件18a,连接着从内导环15而延伸得能滑动的第一导向件15a。从内导环15的外周边表面上突起的第三导向突起部33a,连接着形成于导环13内周边表面上的第三导槽33b。因此,当内螺纹圈14转动时,变焦圈19就不转动地前进。
在上述步骤中,被第四导向装置35将其与内螺纹圈14的内周边表面相连接的内转动体16,与内螺纹圈14一起转动。因此,被凸轮装置将其与变焦圈19相连接的内转动体16,就朝着胶卷移动。被连接装置36支承在内转动体16中的后镜头框架17,不转动地朝着胶卷移动。
细说起来,由于内螺纹圈14转动,被第四导向装置35连接着的内转动体16也就转动。形成于后镜头框架17外周边表面上的连接突起部36a,连接着形成于内转动体16内周边表面中的凸轮槽36b。由于后镜头框架17被内导环15的第一导向件15a所支承,这样,尽管内转动体16转动,但后镜头框架17却不转动。由于形成于内转动体16外周边表面上的凸轮装置60的突起部62,在内转动体16转动时,是沿着形成得在变焦圈19上倾斜的凸轮部分61的变焦区段61a而移动的,所以,内转动体16以及由内转动体16所支承的后镜头框架17,就克服与前导向框架18及后镜头框架17相连接的弹簧37的应力而移动,从而,后镜头框架17就相对于安装在变焦圈19中的前导向框架18而移动。
当使用者在当前的远景模式中选择更宽的取景时,驱动装置的齿轮电动机就逆向转动,且在上述的逆向顺序中,安装有前镜头框架51的前导向框架18,以及变焦圈19,就相对于安装有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17而移动。因此,当前模式就被变为宽镜头模式。
在上述步骤中,为了防止后镜头框架17在调焦期间与胶卷碰撞,后镜头框架17被连接装置36朝着前导向框架18而移动。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由于顺着逆向方向相对于变焦区段61a的折转点而倾斜的调焦区段61b。是形成于凸轮装置60的凸轮部分61上的,且倾斜区段36d形成在与凸轮部分61对应的凸轮槽36b上,所以,后镜头框架17就通过这些倾斜区段的结合而朝着所要拍摄的物体前进。因此,凸轮部分61的调焦区段61b和凸轮槽36b的倾斜区段36d,能被逐渐形成。另外,当驱动变焦时所施加的负载,能被减小。
如上所述,在符合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中,由于变焦圈是被凸轮结合体及螺纹结合体所移动的,且后镜头框架是被凸轮装置所移动,前导向框架及后镜头框架也就连同变焦圈一起而被移动。因此,当进行远景模式与宽镜头模式之间的变焦时,前导向框架与后镜头框架之间的间隔,就能被均匀地保持。在前镜头组相对于固定的镜头筒移动时,由于通过调节前镜头组与后镜头组之间的间隔而形成变焦级,在实现微型化的同时也能获得高的放大率。而且,能实现在镜头组被移动时不会产生折转点的变焦镜头。
要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显然,专业人员能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与范围内,进行变动与修改。

Claims (1)

1.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它包括:
安装有前镜头组的前镜头框架;
用于支承前镜头框架的前导向框架;
沿着前镜头组的光轴前进与后退的变焦圈;
安装得能相对于变焦圈而前进与后退的内螺纹圈;
安装有置于前镜头组所用同样光轴上的后镜头组的后镜头框架;以及
形成于变焦圈及一个内转动体上的凸轮装置,所述内转动体安装在内螺纹圈上,以便能前进与后退,用于在前镜头组移动时,调节前镜头组与后镜头组之间的间隔,
其中凸轮装置包括:
沿着变焦圈的末端部分形成的凸轮部分;
形成于内转动体外周边表面上的突起部,内转动体通过导向装置与内螺纹圈相连接,所述突起部与凸轮部分接触;以及
安装在内转动体和后镜头框架上的连接装置,用于使后镜头框架相对于前导向框架前进与后退;
其中连接装置包括:
形成于后镜头框架外周边表面上的连接突起部;以及
沿着内转动体内周边表面形成而与连接突起部相连接的凸轮槽,
其中所述凸轮槽包括:用于导引连接突起部进入的入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连接的倾斜区段;以及从倾斜区段处线性延伸的中间区段,
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与中间区段相对应的变焦区段;以及形成于与倾斜区段相对应的一个部分上的调焦区段,它顺着与倾斜区段相同的方向并顺着与变焦区段相反的方向而倾斜。
CNB011228172A 2000-07-29 2001-07-10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2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44040/2000 2000-07-29
KR10-2000-0044040A KR100378482B1 (ko) 2000-07-29 2000-07-29 줌 카메라의 경통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5524A CN1335524A (zh) 2002-02-13
CN1292283C true CN1292283C (zh) 2006-12-27

Family

ID=1968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8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283C (zh) 2000-07-29 2001-07-10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710937B2 (zh)
KR (1) KR100378482B1 (zh)
CN (1) CN129228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860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缩放透镜镜筒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9830A (ja) * 2002-03-25 2003-10-0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装置
KR100509372B1 (ko) * 2003-04-15 2005-08-18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렌즈의 핀트 및 해상력 조정이 가능한 렌즈 배럴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줌 카메라
CN100501485C (zh) * 2004-11-11 2009-06-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变焦装置和方法
CN100498404C (zh) * 2006-08-11 2009-06-1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转子马达结构
CN101153949B (zh) * 2006-09-29 2011-07-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191886B (zh) * 2006-12-01 2010-04-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0582915C (zh) * 2006-12-06 2010-01-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照相机
CN100561166C (zh) * 2007-02-27 2009-11-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同心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1713858B (zh) * 2008-10-07 2012-06-0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焦的镜头模块
EP2466355B1 (en) * 2010-12-20 2019-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justment device,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2540388B (zh) * 2010-12-25 2013-10-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组合镜筒及其应用的变焦镜头
KR101817651B1 (ko) 2011-02-11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 렌즈 경통 조립체
CN113132589A (zh) * 2020-01-14 2021-07-16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4317A (en) * 1981-01-24 1982-08-03 Nippon Kogaku Kk <Nikon> Lens barrel
JPH04254839A (ja) * 1991-02-07 1992-09-10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付カメラ
JPH0843901A (ja) * 1994-07-29 1996-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JP3576243B2 (ja) * 1995-02-14 2004-10-13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ズームカメラ
JPH1184208A (ja) * 1997-09-10 1999-03-26 Konic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付きカメラ
JPH11167058A (ja) * 1997-09-30 1999-06-2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US6268968B1 (en) * 1998-09-04 2001-07-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Lens housing
JP4285846B2 (ja) * 1998-09-09 2009-06-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KR100325181B1 (ko) * 1999-10-02 2002-02-21 이중구 줌 카메라의 경통 조립체
KR100307615B1 (ko) * 1999-10-02 2001-10-29 이중구 두개의 헬리코이드부가 형성된 링과 캠이 형성된 가이드 부재를 가지는 줌 카메라에 사용되는 줌 렌즈 베럴구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860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缩放透镜镜筒组件
CN102636860B (zh) * 2011-02-11 2016-0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缩放透镜镜筒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5524A (zh) 2002-02-13
US6710937B2 (en) 2004-03-23
US20020030896A1 (en) 2002-03-14
KR100378482B1 (ko) 2003-03-29
KR20020010360A (ko) 2002-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283C (zh) 变焦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筒组件
US5748386A (en) Zoom lens barrel including a mechanism for moving lens groups
US5272567A (en) Lens barrel having reference shafts movably supporting lenses
CN101957489A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CN1089364A (zh) 照像机的驱动装置
US7507040B2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CN101950062B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CN1576936A (zh) 具有可调镜头焦距和分辨率的镜头筒组件的变焦照相机
CN1257421C (zh) 变焦距镜头装置
JPH04177208A (ja) カメラ用レンズ鏡筒
US8526122B2 (en) Lens barrel
CN1617007A (zh) 透镜镜筒
JP2593659B2 (ja) 内焦式ズームレンズ
KR100325181B1 (ko) 줌 카메라의 경통 조립체
WO2005043211A1 (ja) レンズ鏡筒
CN1885142A (zh) 摄像设备和俯仰装置
US5146254A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varifocal lens
CN110501798A (zh) 电动变焦装置
JP3311449B2 (ja) レンズ鏡筒
US7606478B2 (en) Lens barrel suitable to be housed
US5801888A (en) High magnification zoom lens barrel including a drive ring having a short length to provide a compact camera
JP2005091731A (ja) レンズ鏡筒
JP3371263B2 (ja) レンズ鏡胴
JPH09311264A (ja) レンズ鏡筒
JPH11212135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GITALAL IMAG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TECHWI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0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01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TECHWI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HAN GUO GYEONGGI TO: GYEONGGI, SOUTH KORE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Korea Gyeongg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