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2493C -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2493C CN1272493C CNB018029183A CN01802918A CN1272493C CN 1272493 C CN1272493 C CN 1272493C CN B018029183 A CNB018029183 A CN B018029183A CN 01802918 A CN01802918 A CN 01802918A CN 1272493 C CN1272493 C CN 127249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quard
- mentioned
- piezoelectric element
- piezoelectric
- knitt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32—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thread guides controlled by Jacquard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10N30/204—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using bending displacement, e.g. unimorph, bimorph or multimorph cantilever or membrane benders
- H10N30/2041—Beam type
- H10N30/2042—Cantilevers, i.e. having one fixed end
- H10N30/2043—Cantilevers, i.e. having one fixed end connected at their free ends, e.g. parallelogram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经编机的提花装置,该经编机在提花导纱梳栉安装提花组件,该提花组件通过并列设置包含提花导纱器的多个压电元件而构成;其中,提花导纱梳栉的制作和针织作业容易进行,提花导纱梳栉的构造简化,可设置多梳栉片数的提花导纱梳栉。作为其手段,在多个提花组件(2)的一部分一体装入控制基板(12),串行地连接各控制基板,同时,分别地与包含压电元件陶瓷的各压电元件(5)的电极端子(9、10)连接,根据传送到控制基板(12)的控制和驱动信号使变位部(7)弯曲,从而使提花导纱器(8b)产生与织机机号相应的尺寸的变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别控制经编机的提花导纱器的压电变位式的提花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此之前提出了在经编机的提花装置中省去电线束地设置压电元件构成的利用压电变位的提花导纱梳栉的构造,并已被认可为日本专利第1770365。此后,提出有利用该基本专利的提花装置,例如公开于日本专利第2919773号和特开平8-209510号等。
这些提花装置设置有压电元件,该压电元件在前端部安装具有供纱孔(导纱孔)的提花导纱器,该元件与经编机的织针的根数对应地并列固定在设于提花导纱器的保持部。
通常,安装于提花导纱器的上述压电元件例如以16根为1组形成1片(セクメント/segment),与经编机的工作宽度相应的多片(组)平行于织针列地固定于导纱梳栉的保持部。根据织针列的机号,也有将32根的压电元件作为1组形成1片的场合。
对于上述各片,与各压电元件的连接电极端子连接的控制电线集中成1根电缆,设于其端部的插头插入到安装构件该安装构件安装到在导纱梳栉上方朝织机宽度方向横架的横杆而且内设控制基板。
因此,在上述构成的提花装置中,虽然确实没有电线束软线,但在织机的织针部近旁也依然存在内设控制基板的安装构件和连接于该安装构件的电缆,在织机制作上也不能使制作工时不增加。另外,即使在针织时,上述安装构件和上述电缆的存在使纱的处理等针织作业麻烦,而且提花导纱梳栉的多梳栉片数的设置极为困难,导致操作性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编机,该经编机可消除上述缺点,作为压电变位式的提花装置,可使提花导纱梳栉的制作和由其进行的针织作业容易进行,同时,可使提花导纱梳栉的构造简洁地设置多梳栉片数的提花导纱梳栉。
上述压电元件在支承板的两侧紧密接触压电陶瓷,控制对压电陶瓷的通电,从而使提花导纱器产生所期望的变位。例如,当为了产生提花导纱器的变位而向一方侧的陶瓷通电时,由压电效果使陶瓷变形,由此使支承板朝一方侧弯曲。此时,不对另一方侧的陶瓷通电。另外,为了获得另一方向的变位,先前通电的陶瓷放电,释放变形,同时,通过再对另一方侧的陶瓷通电而产生朝相反方向的变形。这样,使安装于前端部的提花导纱器产生朝所期望方向的变位。
然而,在上述压电变位式的提花装置中,陶瓷的通电电压通常根据其通电控制方式需要为200V的高压,为此,时常存在由漏电引起故障的可能。另外,由于将多个压电元件集中起来作为1组构成1片,所以,在1个压电元件出现故障而不得不更换的场合,需要对每片进行更换,很费事。
因此,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花装置,该提花装置可消除上述缺点,即使在例如40V左右的较低的电压下也可充分地使压电元件的弯曲成为可能,另外,可分别进行压电元件的装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分别控制经编机的提花导纱器的提花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压电促动器,并列设置多个压电元件构成组件化的提花组件(jacquard segment),该压电元件具有提花导纱器,该提花导纱器在一端部具有供纱孔,将多个提花组件相对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在其延伸方向连接地安装于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提花组件的一部分一体装入控制基板,由作为母线的电缆串联地使邻接的提花组件的控制基板相互连接,该母线的两端部分别与设置于各提花组件的上部的输入输出连接器相连接,并且该各控制基板分别与各提花组件的压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根据传送到上述控制基板的控制和驱动信号使并列的提花组件的各压电元件弯曲。
这样,可串行地向控制基板传送控制和驱动信号,即,不断地将控制和驱动信号传送到相邻的控制基板,所以,可从织机针织部近旁清除安装构件和软线。为此,针织作业可较好地实施,同时,可简化提花导纱梳栉的构造,所以,配置提花导纱梳栉方面没有障碍。
尤其是,如上述装置一样,连接固定于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的多个提花组件,通过作为母线的电缆使相邻接的提花组件相互连接,而该母线与设置于各提花组件上部的输入输出连接器连接。
这样,通往各提花导纱梳栉的软线只需1根,结果,可在经编机设置多片提花导纱梳栉。
另外,在上述提花组件通过分别可装拆地并列设置多个压电元件而构成的场合,可对各压电元件的每一个分别进行产生损伤的提花导纱梳栉的更换。
另外,上述压电元件具有在两侧设置压电陶瓷的变位部,对上述两侧的压电陶瓷的通电进行分极处理使得相互成为异极,可使两压电陶瓷同时朝相同方向主动地弯曲。这样,即使为低通电电压,也可使提花导纱梳栉产生所期望的足够的变位。
另外,上述压电元件由变位部、保持部、及导纱部构成,该变位部将压电陶瓷设置于支承薄板的两侧,该保持部固定设置于该变位部的一端部,该导纱部在该变位部的另一端部设置了具有供纱孔的提花导纱器,对上述两侧的压电陶瓷的通电进行分极处理使得相互成为异极,使两压电陶瓷同时朝相同方向主动地弯曲。
这样,通过配置于两侧的压电陶瓷的同时主动弯曲,在低通电电压下也可在提花导纱器产生所期望的足够的变位,防止由漏电等导致的故障,提高耐久性。
另外,在上述装置中,对压电元件的通电电压为40-100V的范围,可进行基于导纱器前端的变位的针织用纱的供纱。这样,可防止从通电后的压电元件的漏电,所以,可使提花导纱器适当地动作,同时,可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局部断面示出具有压电促动器的本发明装置第1实施例的提花导纱器构造的侧面图。
图2示出将多个提花组件安装于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的状态。
图3示出构成压电促动器的压电元件的单体部分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提花导纱器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5为示出通往该压电元件的控制和驱动信号的路径的详细内容的说明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示意说明图。
图7为示出其它实施例的压电元件的变位部的构造的示意透视图。
图8为示出该压电元件的全体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对该压电元件的通电控制方式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
图1以局部断面示出具有压电促动器的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的提花导纱梳栉构造,图2示出将多个提花组件安装于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的状态,图3示出嵌装于提花导纱梳栉的压电元件的单体,图4示出提花导纱器部分。
如图所示,符号1为提花导纱梳栉。符号2为提花组件,在上述提花导纱梳栉1的宽度方向一端(主要为下端部)由螺钉4固定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部3。
上述提花组件2如图2所示那样在上述提花导纱梳栉2的安装部3朝沿着织针列的长度方向连接多个地安装。在图2中,为了易于理解提花组件2的构造,在去除一部分构件的状态下安装2个提花组件。
符号5为压电元件,如图3所示,由保持部6、变位部7、及导纱部8构成。
上述变位部7在支承薄板7a的两侧连接涂覆了电极层(省略图示)的压电陶瓷7b、7b。
上述保持部6通过注塑成形固定设置在上述变位部7的一端部,以绝缘状态一体地设置连设于上述支承薄板7a端部的电极端子9和与上述压电陶瓷7b、7b的电极层相连的电极端子10。
上述导纱部8在上述变位部7的与上述保持部6相反侧的端部设置在端部具有对纱进行引导的供纱孔8a的提花导纱器8b。
上述压电元件5由在上述压电陶瓷7b、7b的通电的压电效果产生变形,使上述变位部7弯曲,通过在解除通电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作为压电促动器起作用,在上述提花导纱器8b产生所期望的方向的与织机的机号相应的尺寸量的位移。
下面,根据图1、图2、图3、及图4说明包含提花组件2的装置的构造。
上述压电元件5在1个提花组件2中,与经编机的织针列(图中未示出)的机号对应,可分别装拆地并列安装16根。即,1个提花组件2并列设置16根压电元件5。根据织机的机号的不同,也有并列设置32根的场合。
符号11为插头,一方连接于电极端子9、10,同时,另一方插入到设于控制基板12的输出端子13。上述控制基板12由螺钉18、19、20螺旋固定到通过隔套16、17嵌装压电元件5的保持板14、15间。符号21为盖板,设于保持板15的外方,由螺钉20与保持板15一起固定于保持板14上。
符号22为安装框体,大体上半部由粘接与保持板14一体化,同时,在上端部与保持体23螺旋接合固定。另外,在安装框体22的下端部如图4放大示出的那样,形成与织机机号相应的切槽,从而并列设置多个凹状槽部24,在这些槽部24中分别连续地嵌入上述提花导纱器8b。提花导纱器8b可在上述槽部24的槽宽内朝左右变位。
在上述控制基板12搭载进行控制和驱动用的信号处理的IC芯片(三菱电机公司制造的M56693FP)25,其控制和驱动信号路径的详细情况如图5所示。
图5中的R1-R16为限流电阻,一方侧在16根的各压电元件5的各电极端子9配线,另一方侧在IC芯片25的各端子配线。符号26-33为母线,符号26为高电压(48V)供给用VH线,符号27为高电压接地(0V)用PGND线,符号28为控制用电源用电源(5V)供给用VDD线,符号29为控制电源接地(0V)用LGND线,符号30为允许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用BLK线,符号31为闩锁输入信号输入输出用LAT线,符号32为时钟信号输入输出用CLK线,符号33为串行数据输入用SIN线,它们分别与对应的IC芯片25连线。NC为不使用的端子。另外,R18为设于线28与线30间的母线强化电阻,R20为设于线28与线31间的母线强化电阻,R22为设于线28与线32间的母线强化电阻,R23为设于线28与线33间的母线强化电阻。
符号34为电源和信号输入用连接器,符号35为电源和信号输出用连接器,并列设置于所述各提花组件的控制基板12的上方,如图2所示,邻接的提花组件2的控制基板之间通过由8根母线构成的电缆36连接,该电缆的两端部与所述连接器34、35相连接。
以上为本发明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构成,下面,根据图6的控制系统说明该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符号37为控制计算机,符号38为线路驱动板,符号39为信号接收板,在控制计算机37连接数据输入卡40,并连接数据输出卡41,该数据输入卡40用于输入织针时的针钩前垫纱、针背垫纱的开始信号和与织机的接口信号等,该数据输出卡41用于从控制计算机37输出各种输出数据。数据输出卡41和线路驱动板38由各差动线42、43连接线路驱动板38和信号接收板39。信号接收板39在提花导纱梳栉的一端侧安装于经编机的机架的一部分,相对提花组件2中的在图6中最左面的部位的信号输入用连接器34,通过符号为26-33的8根母线构成的电缆44连接。花样数据另行由花样制作用系统(图中未示出)制成,从软盘等存储媒体输入到控制计算机37。
如以上所述那样,各提花组件2在提花导纱梳栉1的安装部3上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提花组件2的控制基板12相互通过电缆36沿长度方向连接,从而可将各控制和驱动信号串行地传递即将这些信号不断地传送到相邻的控制基板12。
因此,在提花导纱梳栉1的周边仅使电缆44存在于经编机的一侧部,此外在针织部近旁不存在电缆等任何部件,所以,不对织机上的作业和针织形成障碍。
下面,说明压电元件5的弯曲控制。如上述那样,取入到控制计算机37的花样数据和信号由控制计算机37处理,从数据输出卡41通过线路驱动板38和信号接收板39从电缆44对各针织线圈横列向控制基板12供给控制信号和驱动电流。这样,当在压电元件5的变位部7通电48V时,压电陶瓷7b、7b变形,变位部7弯曲。这样,提花导纱器8b在凹状槽部24内变位直到朝左方或右方接触到停止位置,通过反复适当地进行该变位,可进行提花针织。
上述压电元件5的弯曲控制最好利用后述的向压电元件的通电控制方式,使得相互成为异极地分极处理向压电元件5的变位部7的两侧的压电陶瓷7b、7b的通电,同时使两压电陶瓷7b、7b朝相同方向主动地弯曲。
即,例如在控制基板12的回路中利用图9所示那样的切换开关进行对上述压电陶瓷7b、7b的通电,使一方侧成为(+)、另一方侧成为(-)地进行分极处理,朝相同方向同时使两压电陶瓷7b、7b主动地弯曲。这样,即使为低电压也可使提花导纱梳栉产生必要足够的变位,由漏电等导致的障碍的危险少,可提高元件自身或IC芯片的耐久性。
按照上述的实施例装置,通过使对压电元件5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12与提花组件2一体化,可从织机的针织部近旁消除现有装置的安装构件的软线。为此,可获得对于针织作业和织机的处理方面较有利的环境。
另外,通过相对设于提花组件上部的输入输出连接器由包含母线软线连接各提花组件的控制基板相互间,可串行地将控制和驱动信号传送到各提花组件,从而使到各提花导纱梳栉的软线为1根即可。结果,设置多片提花导纱梳栉极为容易,可对提花导纱梳栉的多梳栉化起到作用。
图7和图8表示了压电元件的其它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符号105为压电元件,由保持部106、变位部107、及导纱部108构成。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符号107a为支承薄板,具有0.1mm的厚度。由镀银构成,涂覆电极层构成的厚度为0.2mm的压电陶瓷107b、107b粘接于上述支承薄板107a的两面,由此构成0.5mm厚度的变位部107。符号107c为涂覆于压电陶瓷107b、107b的电极层的更外方的绝缘用薄膜。
上述保持部106由注塑成形固定设置在上述变位部107的支承薄板107a的一端部。符号109为延长上述支承薄板107a的一端形成的一方的电极端子。符号110为一方的电极端子,可向上述压电陶瓷107b、107b的电极层通电地通过一体成形固定于上述保持部106。
导纱部108在上述变位部107的与上述保持部106相反侧的端部安装一端部具有对纱进行引导的供纱孔108a的提花导纱器108b。
如上述那样,变位部107、保持部106、导纱部108一体化,构成压电元件105。该压电元件105由在上述压电陶瓷的通电的压电效果产生变形,使上述变位部107弯曲,解除通电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可作为压电促动器起作用,在上述提花导纱器108b产生所期望的方向的变位。
下面,根据图8、图9说明对上述压电元件105的通电控制方式。
图9容易理解地示出控制基板中的回路,符号130为用于使控制电压加到元件105的直流电源,在实施例中,为48V。符号131为用于切换电流方向的切换开关,在切换开关131设置连动的开关部131a、131b,可切换上述压电元件105的两侧的压电陶瓷107a、107b的通电。符号132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回路短路时的过剩电流,采用22KΩ。
为了使提花导纱器108b变位,当要先使其朝一方侧变位时使切换开关131作用于L侧,从而将触点a、b与触头c、d闭合,这样,电极端子109为(+),电极端子110为(-),通过在变位部107加所需电压,进行分极处理的两侧的压电陶瓷同时朝相同方向主动地弯曲,在提花导纱器108b产生朝一方侧的规定的变位,进行垫纱。另外,当要使其朝另一方侧变位时,通过使切换开关131作用于R侧,可开放触点a、b,并关闭触点e、f,同时,开放触点c、d,并闭合触点g、h,从而使电极端子109为(-),电极端子110为(+),两侧的压电陶瓷同时朝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主动地弯曲,使提花导纱器108b朝另一方侧变位,进行垫纱。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控制电压设定为48V,但相应于与织机机号的粗密对应的提花导纱器108b的变位量,在40V-100V的范围选择所期望的电压,可进行适当的垫纱。
按照该通电方式,在将压电陶瓷设于压电元件两侧构成的变位部,对两侧的压电陶瓷的通电进行分极处理,使得一方侧为(+),另一方侧为(-),同时,使两压电陶瓷主动地弯曲,使两压电陶瓷朝相同方向变形,从而使导纱器垫纱,所以,可进行低电压下的控制,结果,漏电等导致的障碍的危险减少,可提高元件自身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在40V-100V之间适当地选择通电电压,可避免漏电等导致的危险,进行更为安全的织机运行。
另外,即使在压电元件1个损伤的场合,也可容易地分别装拆,所以,在织机处理和维修上非常便利。
该压电元件的通电控制方式除了适用于第1实施例装置的弯曲控制外,在上述压电元件对应于织机列配置于提花导纱梳栉构成的织机的提花装置的弯曲控制中,当然也可实施。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经编织机的提花装置作为利用压电元件分别控制提花导纱器的装置,可容易地进行提花导纱梳栉的制作和针织作业,同时,可实现简洁的提花导纱器构造,从而可用于设置了多片提花导纱梳栉的经编机。
另外,本发明的提花装置例如在40V左右的较低的电压下,也可充分地使压电元件弯曲,同时,具有可分别进行压电元件的装拆的构造,所以,可很好地用于设置多片提花导纱梳栉的经编机。
Claims (4)
1.一种经编机的提花装置,该经编机具有压电促动器,并列设置多个压电元件构成组件化的提花组件,该压电元件具有提花导纱器,该提花导纱器在一端部具有供纱孔,将多个提花组件相对提花导纱梳栉的安装部在其延伸方向连接地安装于提花导纱梳栉的表面;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提花组件的一部分一体装入控制基板,由作为母线的电缆串联地使邻接的提花组件的控制基板相互连接,该母线的两端部分别与设置于各提花组件的上部的输入输出连接器相连接,并且该各控制基板分别与各提花组件的压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根据传送到上述控制基板的控制和驱动信号使并列的提花组件的各压电元件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提花组件通过分别可各自装拆地安装地并列设置多个压电元件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元件由变位部、保持部、及导纱部构成,该变位部将压电陶瓷设置于支承薄板的两侧,该保持部固定设置于该变位部的一端部,该导纱部在该变位部的另一端部设置了具有供纱孔的提花导纱器,对上述两侧的压电陶瓷的通电进行分极处理使得相互成为异极,使两压电陶瓷同时朝相同方向主动地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具有提花导纱器的压电元件的通电电压为40-100V的范围,可进行基于导纱器前端的变位进行针织用纱的供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3521/00 | 2000-09-27 | ||
JP293521/2000 | 2000-09-27 | ||
JP2000293521A JP4210419B2 (ja) | 2000-09-27 | 2000-09-27 | 経編機における圧電変位ジャカードガイド構造 |
JP295374/00 | 2000-09-28 | ||
JP295374/2000 | 2000-09-28 | ||
JP2000295374A JP4287035B2 (ja) | 2000-09-28 | 2000-09-28 | 経編機におけるジャカードガイドを個別に制御す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2909A CN1392909A (zh) | 2003-01-22 |
CN1272493C true CN1272493C (zh) | 2006-08-30 |
Family
ID=2660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2918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2493C (zh) | 2000-09-27 | 2001-09-26 |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361305A4 (zh) |
KR (1) | KR100497025B1 (zh) |
CN (1) | CN1272493C (zh) |
WO (1) | WO200202708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5207A (zh) * | 2010-07-31 | 2012-02-08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针织机特别是拉舍尔经编机的导纱针装置 |
CN101724974B (zh) * | 2008-10-28 | 2013-02-06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经编机的梳栉装置和经编机 |
CN108978022A (zh) * | 2018-09-17 | 2018-12-11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多挡位贾卡导纱针系统 |
CN111910337A (zh) * | 2020-08-10 | 2020-11-10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BS20070164A1 (it) * | 2007-10-24 | 2009-04-25 | Santoni & C Spa | Dispositivo jacquard per lo spostamento selettivo di passette guidafilo in una macchina tessile |
CN101161896B (zh) * | 2007-11-29 | 2010-06-16 | 王敏其 | 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 |
IT1391729B1 (it) | 2008-11-26 | 2012-01-27 | Santoni & C Spa | Barra guidafilo jacquard per macchine tessili per maglieria in catena |
CN101463529B (zh) * | 2009-01-08 | 2013-03-20 | 郑依福 | 提花移位针的固定方式 |
CN101880940A (zh) * | 2010-07-16 | 2010-11-10 | 孙嘉良 | 经编机压电式提花针装置 |
EP2428601B1 (de) * | 2010-09-10 | 2015-10-28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Legenadelanordnung für eine Jacquard-Legebarre |
CN102086562B (zh) * | 2011-03-21 | 2012-12-05 | 孙嘉良 | 可更换单个提花针的贾卡针块 |
CN102108600B (zh) * | 2011-03-21 | 2012-05-02 | 孙嘉良 | 经编机贾卡针块 |
CN103820942B (zh) * | 2014-02-28 | 2016-04-20 | 常州市斯威芙特制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机贾卡针块 |
CN105978399B (zh) * | 2016-07-04 | 2018-05-22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双电源双向驱动电路 |
CN105958862B (zh) * | 2016-07-04 | 2017-12-22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 |
CN107503039A (zh) * | 2017-08-30 | 2017-12-22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满机号电子贾卡梳 |
CN108251956B (zh) * | 2018-02-11 | 2023-12-12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 |
CN109485407A (zh) * | 2019-01-07 | 2019-03-19 | 福建杰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贾卡、经编贾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EP3910101B1 (de) * | 2020-05-14 | 2023-01-18 |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 Verfahren zur wartung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
CN114108175B (zh) * | 2021-08-17 | 2022-12-20 | 福建杰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方便安装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67187U (zh) * | 1987-04-21 | 1988-10-31 | ||
JP2936681B2 (ja) * | 1990-09-14 | 1999-08-23 |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装置 |
DE4226899C1 (de) * | 1992-08-14 | 1994-01-13 | Mayer Textil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Jacquard-Steuerung |
DE4418714C1 (de) * | 1994-05-28 | 1995-06-22 | Mayer Textil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r Legebarre und Austauschelement für eine solche Kettenwirkmaschine |
DE4442555C2 (de) * | 1994-11-30 | 1997-03-13 | Mayer Textil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
DE4444823C2 (de) * | 1994-12-15 | 1998-01-08 | Liba 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auf einer Legebarre angebrachten individuell bewegbaren Fadenführern |
DE19514995C2 (de) * | 1995-04-24 | 1997-06-19 | Mayer Textil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
DE19613385C2 (de) * | 1996-04-03 | 2001-08-23 | Liba Maschf | Kettenwir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r Busleitungen aufweisenden Legebarre |
US6961475B2 (en) * | 2001-03-30 | 2005-11-01 | Ricoh Co., Ltd. | Context model access to memory based on run and skip counts and context model skipping |
-
2001
- 2001-09-26 KR KR10-2002-7006432A patent/KR10049702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9-26 WO PCT/JP2001/008400 patent/WO2002027087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9-26 CN CNB018029183A patent/CN127249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9-26 EP EP01972513A patent/EP136130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4974B (zh) * | 2008-10-28 | 2013-02-06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经编机的梳栉装置和经编机 |
CN102345207A (zh) * | 2010-07-31 | 2012-02-08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针织机特别是拉舍尔经编机的导纱针装置 |
CN102345207B (zh) * | 2010-07-31 | 2014-11-26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针织机特别是拉舍尔经编机的导纱针装置 |
CN108978022A (zh) * | 2018-09-17 | 2018-12-11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多挡位贾卡导纱针系统 |
CN111910337A (zh) * | 2020-08-10 | 2020-11-10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111910337B (zh) * | 2020-08-10 | 2021-09-21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20054352A (ko) | 2002-07-06 |
WO2002027087A1 (fr) | 2002-04-04 |
KR100497025B1 (ko) | 2005-06-23 |
CN1392909A (zh) | 2003-01-22 |
EP1361305A4 (en) | 2004-06-30 |
EP1361305A1 (en) | 2003-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2493C (zh) |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 |
CN1103073C (zh) | 用于数据总线的输入/输出模块 | |
CN144574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86105745A (zh) | 针织机的选针机构 | |
CN1052041C (zh) | 带至少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和用于这种经编机的可更换元件 | |
CN1061718C (zh) | 经编机 | |
CN1270705A (zh) | 压电元件 | |
JP4287035B2 (ja) | 経編機におけるジャカードガイドを個別に制御する装置 | |
CN1196764A (zh) | 选择控制纱线特别是织布机中经纱振动的横向运动的装置 | |
CN1173846A (zh) | 线型热敏打印头和线型热敏打印头装置 | |
CN1662119A (zh) | 用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结构 | |
KR20220130117A (ko) | 마이크로 led 모듈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599006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连接部件以及驱动装置 | |
CN1470702A (zh) | 刺绣框的驱动装置 | |
KR20240163319A (ko) |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 |
CN1471655A (zh) | 具有加热器电极的电致发光灯 | |
CN1314555C (zh) | 电气驱动电路及其方法 | |
CN2760075Y (zh) | 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 | |
CN220364679U (zh) | 一种用于压电贾卡的梳栉基座及纺织机械 | |
CN220364685U (zh) | 一种压电陶瓷贾卡提花装置及纺织机械 | |
CN219621359U (zh) | 一种压电陶瓷的贾卡提花装置 | |
CN215561011U (zh) | 一种易维护的贾卡梳栉及使用该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 |
CN1163927C (zh) | 定时开关 | |
CN220952358U (zh) | 一种驱动器、具有该驱动器的三工位贾卡及纺织机械 | |
JPH08218255A (ja) |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制御方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