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0337A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Google Patents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10337A CN111910337A CN202010794840.5A CN202010794840A CN111910337A CN 111910337 A CN111910337 A CN 111910337A CN 202010794840 A CN202010794840 A CN 202010794840A CN 111910337 A CN111910337 A CN 111910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negative
- positive
- piece
- negative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32—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thread guides controlled by Jacquard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组、针板、固定座、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夹持件、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的正极导电片组、包括多个负极导电片的负极导电片组、负极连接件、线路板。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压电陶瓷元件组中的每一个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和负极都与驱动电路可靠地实现电连接,且也可通过所述电极组件与驱动电路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电贾卡,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压电贾卡安装在梳栉上,通过外接电缆提供信号和电源。外接电缆不但不美观,而且占据大量空间,并使得贾卡的安装拆卸都不方便。
申请人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40458.5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该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包括压电贾卡、与压电贾卡连接的梳栉,所述压电贾卡上设置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输入点处连接有多个导电接触件,在所述梳栉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一侧固定有线路板底板,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穿过设置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上的多个对应孔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所述对应的接触点连接至位于所述线路板底板一端的输入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申请中的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由于线路板底板直接设置在梳栉上,能够显著地节省机器结构的空间,而且可以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外接电缆提供信号输入和电源输入,从而更加美观,并且压电贾卡装卸极为方便。
但上述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尚存在不足之处,即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与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的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有时候不能精确定位,容易产生错位,而安装过程中如果错位(比如电压接触点与信号点接触,可能会损坏电路板),从而造成电接触不良或失败。导电接触件的定位是靠针板的定位孔定位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948018.8提供了一种定位安装的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包括压电贾卡、与压电贾卡连接的梳栉,所述压电贾卡上设置有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输入点处连接有多个导电接触件,在所述梳栉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一侧固定有线路板底板,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穿过设置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上的多个对应孔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所述对应的接触点连接至位于所述线路板底板一端的输入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电贾卡卡座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定位柱,在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接触件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的下表面伸出的长度,使得所述定位柱插入到所述对应的定位孔内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才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通过采用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安装,解决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40458.5中的多个导电接触件与线路板底板上设有的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有时候不能精确定位,容易产生错位的问题,从而实现准确、可靠的电连接。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21383.9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这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可在其上的驱动电路板发生故障时,与压电贾卡上的其它与之连接的元件分离,从而不需要将整个压电贾卡组件丢弃,降低成本。该申请的一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用于固定压电陶瓷元件的针板、驱动电路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还包括转接电路板和探针组件,所述转接电路板设有接插件,并通过所述接插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设置的接插件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通过接线与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和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探针组件通过所述针板上与所述探针组件的外形尺寸适配的孔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探针组件的一端带有连接线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焊接或接插件实现电连接,所述探针组件的另一端带有弹簧针,通过所述弹簧针与设置在梳栉上的线路板底板电连接。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21383.9中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包括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包括基体板和夹持件,所述基体板设有桥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桥接部两侧的夹持孔,所述夹持件设有水平部以及位于所述水平部两侧与所述水平部分别结合的夹持片,在安装就位时,所述夹持片穿过所述夹持孔并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电极层电接触,作为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负极,所述基体板则被支撑在所述针板的压电陶瓷元件的固定墙上。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155141.6 中公开了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组件、针板、驱动电路板、固定座、探针组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组件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和分别位于绝缘中间基片两侧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所述绝缘中间基片的两侧附有导电膜,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电膜固定附接在所述绝缘中间基片上,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为负极,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包括夹持体、导电片组件、线路板和接插件;所述夹持体包括用于接收压电陶瓷元件的接收槽、电极孔和用于装配线路板的安装部;所述线路板包括导电片触点、电极输出点和定位孔;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脚、第二脚和结合所述第一脚和第二脚的连接部;所述接插件设有电极触头和接插孔;当装配就位时,所述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插入到对应的接收槽中,且与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一脚电接触,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二脚插入对应的电极孔并与通过用于装配线路板的安装部安装到夹持体上的所述线路板上对应的导电片触点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电极触头分别与对应的电极输出点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第一接插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接插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压电陶瓷元件组件中的每一个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都与驱动电路板可靠地实现电连接,且也可通过所述正极组件与驱动电路板分离。因此,当驱动电路板或压电陶瓷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而无需将整个压电贾卡丢弃。
本技术领域仍然需要装配简单、性能可靠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电极组件,通过该电极组件使得压电贾卡元件的正极和负极都可通过该电极组件方便地连接至转接线路板,并通过转接线路板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进而提供一种包括该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另外,这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装配方便,压电贾卡元件卡入夹持件,再用胶水灌封,即可实现夹持及电源的输入,减少了装配劳动强度,尤其是在中心距较小的贾卡上,可避免因间距过小,不便焊接引线的问题。本发明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单个压电陶瓷元件发生损坏时,可单独更换。
本发明的一种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组、针板、固定座、驱动电路,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组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和分别位于绝缘中间基片两侧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所述绝缘中间基片的两侧附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为正极,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电膜固定附接在所述绝缘中间基片上,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为负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夹持件、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的正极导电片组、包括多个负极导电片的负极导电片组、负极连接件、线路板;
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间隔开的内壁,所述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内壁之间形成用来接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卡槽,所述底壁下侧设有与所述针板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对应的多个定位柱,所述底壁具有用来支撑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底壁的一部分及与该部分底壁对应的内壁或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一部分被去除以形成用于安装负极导电片的负极导电片安装槽,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通过去除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每个内壁的一部分所形成的用以安装正极导电片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所述夹持件还进一步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孔用以接纳多个正极导电片的一部分从其中穿过;
所述线路板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触点、线路板正极、线路板负极,所述负极连接件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负极,所述正极导电片触点与所述线路板正极电连接;
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一侧片、第二侧片和结合所述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的连接片;
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脚、第二脚和结合所述第一脚和第二脚的连接部;
当装配就位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插入到所述卡槽中,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多个定位柱插入到所述针板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孔中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负极导电片的第一侧片、第二侧片分别插置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负极导电片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并与所述负极连接件电连接,所述导电膜与装配在相应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的相应正极导电片的第一脚电接触,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二脚插入正极导电片孔并与所述线路板上对应的正极导电片触点电接触,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线路板正极和所述线路板负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压电陶瓷元件组中的每一个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和负极都与驱动电路可靠地实现电连接,且也可通过所述电极组件与驱动电路分离。因此,当驱动电路或压电陶瓷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而无需将整个压电贾卡丢弃。
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可设置在压电贾卡上,也可设置在压电贾卡的外部。
本发明中的夹持件可以一体成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导电片为弹性负极导电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导电片的所述第一侧片和所述第二侧片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切割自所述第一侧片和/或所述第二侧片,且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与所述第一侧片和/或所述第二侧片具有彼此结合的结合部,且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结合部旋转。
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具有矩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连接件包括负极连接件主体和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结合的至少一个负极连接条,所述至少一个负极连接条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线路板负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连接件包括负极连接件主体和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结合的两个负极连接条,所述两个负极连接条分别结合在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的两端,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带有与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配合的开口,并在装配完成时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穿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固定,且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上负极。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与线路板的负极焊盘焊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通过使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与所述线路板铆接使得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与所述线路板上的负极压紧实现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部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所述负极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第一装配孔,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多个第二装配孔,且在所述针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当装配完成时,所述多个凸起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并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上述结构可确保所述负极导电片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实现可靠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正极导电片为弹性正极导电片。
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正极导电片的第一脚在与所述导电膜电连接的部位设有朝向所述导电膜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切割自所述第一脚,且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脚具有彼此结合的结合部,并且所述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结合部旋转。
上述弹性负极导电片和弹性正极导电片的结构可确保负极导电片与所述电极层的电连接以及正极导电片与所述导电膜的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正极导电片触点排列成两排,且其中一排中的正极导电片触点与另一排中的正极导电片触点彼此交错排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线路板正极和线路板负极共同排列成两排。
通过将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和负极都电连接至线路板上的正极和负极,使得接线更简单,且拆卸更方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还包括探针和接插件,所述驱动电路为设置在所述压电贾卡上的驱动电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接插件的电极触头分别与对应的线路板正极和线路板负极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第一接插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接插部电连接;所述探针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与外部输入信号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一种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夹持件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负极导电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正极导电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电极组件装配完成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压电陶瓷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9为已装配好的图8中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清楚,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用,其并非按实际尺寸和比例严格绘制。因此,本发明中的附图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为简洁起见,在有些附图中并没有对所有的零部件或特征结构进行标记,因此,在阅读下面的描述时,应相互参照所有的附图,以清楚完整地理解本发明。
应当理解,本发明中可能出现的方向性术语如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仅为相对概念,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1-图9。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一种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夹持件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2所示,夹持件60包括第一侧壁61、第二侧壁62、底壁68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61和所述第二侧壁62之间的多个间隔开的内壁63-i,每个内壁可为不连续的多段,作为举例,如紧邻第一侧壁61的第一内壁可包括不连续的第一段63-1-1、第二段63-1-2和第三段63-1-3,紧邻第一内壁的第二内壁可包括不连续的第一段63-2-1、第二段63-2-2和第三段63-2-3,其它内壁63-i和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具有相似的结构。例如,对于具有16片压电陶瓷片的压电贾卡而言,夹持件60在第一侧壁61、第二侧壁62之间具有15个类似的内壁。
第一侧壁61和与所述第一侧壁61相邻的第一内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62和与所述第二侧壁62相邻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内壁之间形成用来接收压电陶瓷元件的卡槽630-i,作为举例,如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形成的卡槽610-2。底壁68下侧设有与所述针板20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如三个定位孔201、202、203)对应的多个定位柱(如三个定位柱601、602、603)。底壁68具有用来支撑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支撑部631-i,如对应卡槽610-2的支撑部631-1。对于具有16片压电陶瓷片的压电贾卡而言,共有16个支撑部,即图1中的支撑部631-i中的i可为1,2, 3,…,16。支撑部631-i两侧的底壁的一部分及与该部分底壁对应的内壁或第一侧壁61或第二侧壁62的一部分被去除以形成用以安装负极导电片30-i的负极导电片安装槽630-i。作为举例,如负极导电片安装槽630-2是在去除支撑部631-1右侧的底壁的一部分及第二内壁的一部分形成的。
夹持件60还包括通过去除第一侧壁61、第二侧壁62和每个内壁的一部分所形成的用以安装正极导电片70-i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670-i。作为举例,如图1所示,在第一内壁的第三段63-1-3和第二内壁的第三段63-2-3之间形成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670-2。
夹持件60还进一步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孔65-i、66-i用以接纳正极导电片70-i的第二脚703-i(参见图4)从其中穿过。正极导电片孔的数量为压电陶瓷元件的两倍,即每一个压电陶瓷元件为双晶片,每一个晶片对应一个正极导电片。优选地,正极导电片孔65-i排列成一排,正极导电片孔66-i排列成另一排,这两排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正极导电片孔65-i和正极导电片孔66-i交错排列。
夹持件60的支撑部631-i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6311-i。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术语“去除”仅为描述方便之目的,并不需要实际将材料切割掉一部分。“去除”意在表示在所涉及的部分壁厚变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本申请的夹持件60完全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造,例如通过注塑模制获得。
如图7所示,压电陶瓷元件组10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10-i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120-i和位于绝缘中间基片120-i两侧的压电陶瓷片130-i(另一个未示出)。在绝缘中间基片120-i的前端还设有导纱针110-i。绝缘中间基片120-i的两侧附有导电膜170-i(另一侧未示出),压电陶瓷片130-i的一侧通过导电膜170-i固定附接在绝缘中间基片120-i上。压电陶瓷片130-i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即图7朝向读者的一侧具有电极层,未示出),该电极层用于与负极导电片30-i电连接。导电膜170-i用于与正极导电片70-i电连接。
如图3所示,负极导电片30-i包括第一侧片301-i、第二侧片303-i和结合所述第一侧片301-i和第二侧片303-i的连接片302-i。优选地,在连接片302-2上设有第一装配孔3021-i。优选地,负极导电片30-i的第一侧片301-i和第二侧片303-i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朝向电极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该朝向导电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分别切割自第一侧片301-i、第二侧片303-i,且所述朝向电极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分别与第一侧片301-i、第二侧片303-i具有彼此结合的结合部3011-ia、3031--ia,且朝向电极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可相对于所述结合部3011-ia、3031-ia旋转。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侧片301-i和第二侧片303-i上分别设有朝向电极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朝向电极层的突出部3011-i、3031-i优选具有矩形形状。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正极导电片的立体示意图。正极导电片组70的正极导电片70-i包括第一脚701-i、第二脚703-i和结合第一脚701-i和第二脚703-i的连接部702-i。优选地,在与导电膜170-i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脚701-i上设有安装时朝向导电膜170-i的第一脚突出部7011-i,该第一脚突出部7011-i类似于负极导电片30-i上的突出部3011-i或3031-i。第二脚703-i上还优选设有平台部7031-i,以便于安装时靠紧在夹持件60的相应部分进行定位。
参照图5、图6、图8。图5为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电极组件装配完成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的负极连接件31包括负极连接件主体311和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311结合的两个负极连接条312、313,两个负极连接条312、313分别结合在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311的两端,负极连接条312、313的前端带有与针板20上的定位柱231、233配合的开口31231(另一个未示出),并在装配完成时针板20上的定位柱231、233穿过所述开口31231(另一个未示出)插入所述线路板50定位孔531、533固定,且所述负极连接条312、313的前端3123(另一个未示出)通过焊接连接至线路板50上的负极用焊盘(未示出)。
当然,也可以通过使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231、233与所述线路板50铆接使得所述负极连接条312、313的前端与所述线路板上负极压紧实现电连接。
为方便连接,负极连接条312、313还带有爬升部3122、3132,以使负极连接条312、313爬升到适于与线路板50连接的高度。
负极连接件主体311还带有第二装配孔311-i,第二装配孔311-i用于接收从夹持件60的支撑部631-i的下侧面上设置的多个凸起6311-i。
图6为图5中的电极组件装配完成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同时参见图1、2、3、4),当装配完成时,负极导电片组30的负极导电片30-i分别从相应支撑部631-i两侧向上插入负极导电片安装槽630-i,正极导电片组70的正极导电片70-i的第一脚701--i和第二脚703-i分别插入相应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670-i和相应的正极导电片孔65-i或66-i,且第二脚703--i的端部与线路板50上正极导电片触点510分别电连接。正极导电片触点510的数量对应于正极导电片的数量。正极导电片和相应的正极导电片触点可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优选地,正极导电片孔65-i或66-i排列成两排,且交错排列,如图1所示。相应地,正极导电片触点510也排列成两排,且交错排列。这尤其适用于中心距较小的压电贾卡。
线路板50上还带有多个线路板电极520。线路板电极520的数量至少等于正极导电片触点的数量加上负极连接条的数量。线路板电极520包括线路板正极和线路板负极,线路板电极520可设为一排,也可设置为两排,优选设置为两排,以与驱动电路板80前端的接插件830相适配。参见图8、图9。
接插件40包括电极触头420和第一接插部,即接插孔430。电极触头420的数量与线路板电极520的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安装就位时,电极触头420分别与对应的线路板电极520电连接。接插孔430与电极触头420一一对应且两者之间电连通。接插孔430用于接收驱动电路板80上的第二接插部,即接插头830以与驱动电路板80实现电连接。参见图8、图9。。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第一接插部也可为接插头,相应地,第二接插部为接插孔。
再参照图6,同时参照图1、2、3、4、5,装配完成时,支撑部631-i的下侧面上设有的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6311-i相应地穿过在连接片302-i上设有第一装配孔3021-i以及设置在负极连接件主体311上的第二装配孔311-i。负极连接件31的负极连接条312、313的前端3123(另一前端未示出)位于线路板50下,且前端开口31231(另一前端开口未示出)位于定位孔531、533(未示出)下且与定位孔531、533对准。
继续参见图1-8。为了得到本发明的带有电极组件的分离式压电贾卡100,可先将压电陶瓷元件组10中压电陶瓷元件10-i分别插入对应的压电陶瓷元件卡槽610-i中,其中压电陶瓷元件10-i的前端卡入相邻的两个内壁形成的固定槽610-i-1中,导电膜170-i与正极导电片70-i第一脚701-i电接触,电极层与负极导电片30-i的第一侧片301-i和第二侧片303-i电接触。然后,通过将底壁68下侧的三个定位柱601、602、603插入针板20上对应的三个定位孔201、202、203将带有压电陶瓷元件组10的图6中的装配好的电极组件定位安装在针板20上。为了使负极导电片30-i与负极连接件主体311-i实现可靠电连接,在针板20上设有供支撑部631-i下侧面上设置的向下延伸的凸起6311-i插入的槽2311。针板20上的定位柱231、233穿过负极连接条312、313的前端开口31231(另一个未示出)插入线路板50定位孔531、533固定。
驱动电路板80上的第二接插部,即接插头830插入接插孔430实现电连接。
用于从外部输入信号的探针如弹簧针90的一端与驱动电路板80上的相应电触点实现电连接,而弹簧针90的另一端则分别穿过尾架95上的相应弹簧针孔9590和针板20上相应的弹簧针孔290与,例如,梳栉上的线路底板(未示出)上的相应电触点电连接。
尾架95通过其上设置的定位柱951(可为两个)插入针板20上的定位孔251(相应地为两个)并采用一个螺钉(未示出)穿过尾架95上设置的螺钉孔953拧入针板20上设置的螺纹孔253固定到针板20上。
尾架95上可设有驱动电路板固定柱9501(可为两个),相应地,在驱动电路板80上设有驱动电路板固定孔801(也为两个)。通过将驱动电路板固定柱9501穿过驱动电路板固定孔801后铆接将驱动电路板80固定至尾架95。本发明装配好的带有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压电贾卡如图9所示。
在本申请中,i为正整数,如对于具有16片压电陶瓷双晶驱动片的压电贾卡而言,i =1,2,3,…,16。但是对于正极导电片70-i,每个i对应两个正极导电片。
基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清楚,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未脱离本发明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发明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组、针板、固定座、驱动电路,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组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和分别位于绝缘中间基片两侧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所述绝缘中间基片的两侧附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为正极,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电膜固定附接在所述绝缘中间基片上,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为负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夹持件、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的正极导电片组、包括多个负极导电片的负极导电片组、负极连接件、线路板;
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多个间隔开的内壁,所述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的内壁之间,以及相邻的内壁之间形成用来接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卡槽,所述底壁下侧设有与所述针板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对应的多个定位柱,所述底壁具有用来支撑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底壁的一部分及与该部分底壁对应的内壁或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一部分被去除以形成用以安装负极导电片的负极导电片安装槽,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通过去除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每个内壁的一部分所形成的用以安装正极导电片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所述夹持件还进一步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孔用以接纳多个正极导电片的一部分从其中穿过;
所述线路板包括多个正极导电片触点、线路板正极、线路板负极,所述负极连接件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负极,所述正极导电片触点与所述线路板正极电连接;
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一侧片、第二侧片和结合所述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的连接片;
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脚、第二脚和结合所述第一脚和第二脚的连接部;
所述接插件设有电极触头和接插孔;
当装配就位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插入到所述卡槽中,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多个定位柱插入到所述针板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孔中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负极导电片的第一侧片、第二侧片分别插置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负极导电片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并与所述负极连接件电连接,所述导电膜与装配在相应的正极导电片安装槽的相应正极导电片的第一脚电接触,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二脚插入正极导电片孔并与所述线路板上对应的正极导电片触点电接触,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线路板正极和所述线路板负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片为弹性负极导电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片的所述第一侧片和所述第二侧片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切割自所述第一侧片和/或所述第二侧片,且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与所述第一侧片和/或所述第二侧片具有彼此结合的结合部,且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结合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所述电极层的突出部具有矩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件包括负极连接件主体和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结合的至少一个负极连接条,所述至少一个负极连接条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件包括负极连接件主体和与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结合的两个负极连接条,所述两个负极连接条分别结合在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的两端,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带有与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配合的开口,并在装配完成时所述针板上的定位柱穿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固定,且所述负极连接条的前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所述负极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第一装配孔,所述负极连接件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多个第二装配孔,且在所述针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当装配完成时,所述多个凸起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并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为弹性正极导电片,所述弹性正极导电片的第一脚在与所述导电膜电连接的部位设有朝向所述导电膜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切割自所述第一脚,且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脚具有彼此结合的结合部,并且所述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结合部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触点排列成两排,且其中一排中的正极导电片触点与另一排中的正极导电片触点彼此交错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还包括探针和接插件,所述驱动电路为设置在所述压电贾卡上的驱动电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接插件的电极触头分别与对应的线路板正极和线路板负极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第一接插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接插部电连接;所述探针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与外部输入信号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4840.5A CN111910337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4840.5A CN111910337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10337A true CN111910337A (zh) | 2020-11-10 |
CN111910337B CN111910337B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328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94840.5A Active CN111910337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1033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77894A (zh) * | 2020-12-31 | 2021-06-01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及其使用该无线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
CN113774557A (zh) * | 2021-09-24 | 2021-12-10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正负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115341334A (zh) * | 2022-08-19 | 2022-11-15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带有金属增强组件的压电贾卡用针板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90512A (en) * | 1992-08-14 | 1995-02-21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piezoelectrically controlled jacquard patterning |
US5533366A (en) * | 1994-05-28 | 1996-07-09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t least one guide bar and replacement unit for such a warp knitting machine |
US5542270A (en) * | 1994-10-05 | 1996-08-06 | Karl Mayer Textilmachinenfabrik Gmbh | Guide bar arrangment for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bending tranducers |
CN1272493C (zh) * | 2000-09-27 | 2006-08-30 | 日本迈耶株式会社 |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
CN110485048A (zh) * | 2019-09-27 | 2019-11-22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CN111155231A (zh) * | 2020-03-02 | 2020-05-15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111270407A (zh) * | 2020-03-09 | 2020-06-12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211171106U (zh) * | 2019-09-27 | 2020-08-04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
2020
- 2020-08-10 CN CN202010794840.5A patent/CN1119103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90512A (en) * | 1992-08-14 | 1995-02-21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piezoelectrically controlled jacquard patterning |
US5533366A (en) * | 1994-05-28 | 1996-07-09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t least one guide bar and replacement unit for such a warp knitting machine |
US5542270A (en) * | 1994-10-05 | 1996-08-06 | Karl Mayer Textilmachinenfabrik Gmbh | Guide bar arrangment for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bending tranducers |
CN1272493C (zh) * | 2000-09-27 | 2006-08-30 | 日本迈耶株式会社 | 经编机的提花装置 |
CN110485048A (zh) * | 2019-09-27 | 2019-11-22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CN211171106U (zh) * | 2019-09-27 | 2020-08-04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CN111155231A (zh) * | 2020-03-02 | 2020-05-15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111270407A (zh) * | 2020-03-09 | 2020-06-12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77894A (zh) * | 2020-12-31 | 2021-06-01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及其使用该无线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
CN112877894B (zh) * | 2020-12-31 | 2023-02-03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及其使用该无线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
CN113774557A (zh) * | 2021-09-24 | 2021-12-10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包括正负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CN115341334A (zh) * | 2022-08-19 | 2022-11-15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带有金属增强组件的压电贾卡用针板 |
CN115341334B (zh) * | 2022-08-19 | 2023-10-24 | 江苏明朗星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带有金属增强组件的压电贾卡用针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10337B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10337B (zh) | 包括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CN110485048B (zh)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
KR101329252B1 (ko) |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 | |
KR101329251B1 (ko) |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 | |
KR101329250B1 (ko) | 배터리모듈용 직렬연결장치의 셀버스바 고정구조 | |
US764837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rrangement for knife contacts | |
KR101515313B1 (ko) | 전자장치용 접속구조 | |
KR20150067694A (ko) | 배터리모듈용 연결장치 | |
US11417936B2 (en) | Output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 |
JP2003208828A (ja) | 電気導通機能を有する弾性シート構造及びプリント回路基板構造 | |
CN211171106U (zh) | 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 | |
CN111270407B (zh) | 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JP4571640B2 (ja) | 接触子ブロック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 |
US8641460B2 (en) | Mounting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unting method | |
CN113774557B (zh) | 包括正负电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CN211947460U (zh) | 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CN111155231A (zh) | 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JP3751352B2 (ja) |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 |
JP2003331808A (ja) | 電池ケースの電極板 | |
CN215451827U (zh) | 一种欧式母连接器 | |
CN211848373U (zh) | 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 |
WO2005015692A1 (ja) |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 |
JP2886380B2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表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50118075A (ko) | 미니 바로 보드 | |
CN221226619U (zh) | 弹片连接器、电子设备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