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277A -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1277A CN1231277A CN 99113427 CN99113427A CN1231277A CN 1231277 A CN1231277 A CN 1231277A CN 99113427 CN99113427 CN 99113427 CN 99113427 A CN99113427 A CN 99113427A CN 1231277 A CN1231277 A CN 12312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t
- soluble tea
- tea polyphenols
- soluble
- tea polyphen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粉状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工艺,是以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惰性有机溶剂为溶解、稀释剂,在专用的酯化催化剂作用下,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0℃至有机溶剂的回流温度之间,加入以茶多酚计1∶0.5~10重量比例的增溶剂,经酯化反应、过滤、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除去催化剂、有机溶剂及副产品,然后脱水干燥,即得粉状脂溶性茶多酚。本产品对重油食品和食用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保质效果,无任何毒副作用,能保持油品原有品质,且能增加油品的透明度及亮度,添加量100~200ppm,就能显著处长油品的货架寿命达一年半以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溶性茶多酚和其酯化法生产方法的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油脂抗氧化剂有BHA、BHT、TBHQ等,众所周知,合成抗氧化剂或多或少地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因此替代合成抗氧化剂的脂溶性茶多酚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历年来,一些致力于茶叶深加工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相继对水溶性茶多酚的脂溶性进行研究开发,已见报道的脂溶性茶多酚大多采用乳化方法制图,如《食品科学》,17(5),1996,这种方法所制取的脂溶性茶多酚实际上是水溶性茶多酚与乳化剂的复配物,外观呈液体或膏状物,乳化剂一般采用聚乙二醇聚醚类化合物。虽然乳化剂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多酚的脂溶性,但溶解的稳定性能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因破乳而有沉淀析出。唯一的国内专利CN1197786A报道的虽属脂溶性,但其是粘稠油状物,不仅与乳化法制备的外观基本相同,而且由于反应体系的强酸性环境,无法控制反应过程中诸如“红粉”的缩合物生成,这大大影响产品的抗氧化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溶于油脂、品质较纯正的、粉状的脂溶性茶多酚。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上述脂溶性茶多酚的酯化法生产方法。
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脂溶性茶多酚是以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惰性有机溶剂为溶解、稀释剂,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0℃至有机溶剂的回流温度之间,加入以茶多酚计1∶0.5~10重量比例的增溶剂,经酯化反应、过滤、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然后脱水干燥成微黄至土黄色的、呈粉状、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丙酮、乙醇和水不溶性溶剂中的固体。
上述惰性有机溶剂为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丁酸丁酯、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丙酮、环己酮、甲基异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石油醚中的任一种或任意比例混合。最佳可以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酯化催化剂可以是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钛酸丁酯、镁、铜、铝、锌、铁、镍、锡中的任一种。最佳可以是碳酸钠、吡啶、三乙胺、金属镁中的任一种。
上述增溶剂指含12~32个碳原子的有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酰氯或相应酸酐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最佳选择可以为含16~22个碳原的有机饱和脂肪酸酰氯。
上述反应体系的温度最佳选择25~45℃。
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以天然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惰性有机溶剂为溶解、稀释剂,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控制反应体温度在0℃至有机溶剂的回流温度之间,加入以茶多酚汁1∶0.5~10重量比的增溶剂,经酯化反应合成脂溶性茶多酚;反应液经过滤、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除去催化剂、有机溶剂和副产品,然后脱水干燥成微黄色至土黄色的粉状固体,即为产品。
本发明的粉状脂溶性茶多酚对重油食品和食用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保质效果,无任何毒副作用,能保持油品原有品质,且能增加油品的透明度和亮度,添加量100~200PPm,就能显著延长油品的货架寿命一年半以上。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因为有催化剂,促使本体系反应温和化,产物得率提高、反应能进一步反应完全,最终产品稳定性高,其间副产品量少优点。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取水溶性茶多酚60,溶于600克乙酸乙酯中,加入吡啶50克,加热至30℃,在三小时内滴加完棕榈酰氯55克,继续保温反应8小时,此时反应液应为透明的液体。停止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然后脱水干燥即得微黄色的粉状脂溶性茶多酚。
实施例2.取水溶性茶多酚600克,溶于700克的四氢呋喃中,加入碳酸钠80克,加热至45℃,滴加山萮酸酰氯120克,保温反应直至反应中无气体放出。停止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然后脱水干燥即得微黄色的粉状脂溶性茶多酚。
实施例3.取水溶性茶多酚40克,溶于20克乙酸乙酯中,加入金属镁20克,加热至25℃,滴加棕榈酰氯与硬脂酰氯混合物50克(其中棕榈酰氯约占35%,硬脂酰氯约占65%),保温反应至反应液的PH值为2-4时,可停止反应,此时反应液应为透明的液体。停止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然后脱水干燥,可得到土黄色的粉状固体约72克。
实施例4.取水溶性茶多酚60克,溶于600克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三乙胺20克,加热至30℃,在五小时滴加完60克硬脂酰氯,继续保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时溶液应为透明的液体。然后反应液经过过滤、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脱水干燥,最后可得到约93克的微黄色粉状固体产品。
Claims (7)
1.一种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以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惰性有机溶剂为溶解、稀释剂,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0℃至有机溶剂的回流温度之间,加入以茶多酚计1∶0.5~10重量比例的增溶剂,经酯化反应、过滤、水洗、减压浓缩、重结晶,然后脱水干燥成微黄至土黄色的、呈粉状、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丙酮、乙醇和水不溶性溶剂中的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有机溶剂为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丁酸丁酯、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丙酮、环己酮、甲基异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石油醚中的任一种或任意比例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惰性有机溶剂最佳可以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催化剂可以是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钛酸丁酯、镁、铜、铝、锌、铁、镍、锡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催化剂最佳可以是碳酸钠、吡啶、三乙胺、金属镁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指含12~32个碳原子的有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酰氯或相应酸酐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脂溶性茶多酚,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最佳选择可以为含16~22个碳原了的有机饱和脂肪酸酰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13427 CN1231277A (zh) | 1999-01-18 | 1999-01-18 |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13427 CN1231277A (zh) | 1999-01-18 | 1999-01-18 |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1277A true CN1231277A (zh) | 1999-10-13 |
Family
ID=527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13427 Pending CN1231277A (zh) | 1999-01-18 | 1999-01-18 |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31277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0C (zh) * | 2000-09-05 | 2003-04-23 |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作食用油抗氧剂的茶多酚油溶性衍生物制备方法 |
US20110003889A1 (en) * | 2008-02-01 | 2011-01-06 | Kunihiro KAIHATSU | Membrane fusion inhibitor |
CN102863478A (zh) * | 2012-09-26 | 2013-01-09 | 杭州普丽美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由水溶性茶多酚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 |
CN103275053A (zh) * | 2013-05-29 | 2013-09-04 | 浙江大学 | 一种茶叶多酚的酯化方法 |
CN103571624A (zh) * | 2013-10-18 | 2014-02-12 | 西安华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脂溶性改性石榴皮多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4327033A (zh) * | 2014-09-30 | 2015-02-04 | 浙江大学 | 3’和4’-酯基儿茶素分子选择性制备方法 |
US9801850B2 (en) | 2009-07-31 | 2017-10-31 | Osaka University | Antibacterial agent |
EP3185701A4 (en) * | 2014-08-29 | 2018-01-24 | Kemin Industries, Inc. | Delaying oxidation in food systems by use of lipid soluble tea catechins |
CN108707170A (zh) * | 2018-06-27 | 2018-10-26 | 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脂溶性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
CN109762021A (zh) * | 2019-01-28 | 2019-05-17 | 安徽大学 | 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1999
- 1999-01-18 CN CN 99113427 patent/CN123127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0C (zh) * | 2000-09-05 | 2003-04-23 |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作食用油抗氧剂的茶多酚油溶性衍生物制备方法 |
US20110003889A1 (en) * | 2008-02-01 | 2011-01-06 | Kunihiro KAIHATSU | Membrane fusion inhibitor |
US9901565B2 (en) | 2008-02-01 | 2018-02-27 | Protectea, Ltd. | Membrane fusion inhibitor |
US8952055B2 (en) * | 2008-02-01 | 2015-02-10 | Protectea, Ltd. | Membrane fusion inhibitor |
US9801850B2 (en) | 2009-07-31 | 2017-10-31 | Osaka University | Antibacterial agent |
CN102863478A (zh) * | 2012-09-26 | 2013-01-09 | 杭州普丽美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由水溶性茶多酚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 |
CN102863478B (zh) * | 2012-09-26 | 2014-12-31 | 杭州普丽美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由水溶性茶多酚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 |
CN103275053A (zh) * | 2013-05-29 | 2013-09-04 | 浙江大学 | 一种茶叶多酚的酯化方法 |
CN103571624A (zh) * | 2013-10-18 | 2014-02-12 | 西安华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脂溶性改性石榴皮多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EP3185701A4 (en) * | 2014-08-29 | 2018-01-24 | Kemin Industries, Inc. | Delaying oxidation in food systems by use of lipid soluble tea catechins |
RU2696313C2 (ru) * | 2014-08-29 | 2019-08-01 | Кемин Индастриз, Инк. | Замедление окисления в пищевых система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липидорастворимых катехинов чая |
CN104327033A (zh) * | 2014-09-30 | 2015-02-04 | 浙江大学 | 3’和4’-酯基儿茶素分子选择性制备方法 |
CN108707170A (zh) * | 2018-06-27 | 2018-10-26 | 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脂溶性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
CN109762021A (zh) * | 2019-01-28 | 2019-05-17 | 安徽大学 | 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1277A (zh) | 脂溶性茶多酚及其酯化法生产方法 | |
CN104529747B (zh) | 十二烷二酸的纯化方法 | |
CN1315868C (zh) | 丙-谷二肽的制造方法 | |
CN1448395A (zh) | 抗氧化剂的egcg脂肪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
EP3208259B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f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calcium | |
CN1634872A (zh) | 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甘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4844440B (zh) | 一种长链混合二元酸的精制方法 | |
CN103610081B (zh) | 一种苹果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 | |
CN104829566B (zh) | 一种l‑抗坏血酸辛酸酯及制备方法 | |
DE60000226T3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5-Carboxyphthalid | |
CN116284496B (zh) | 一种姜黄素-羧基化壳聚糖连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328257C (zh) | 从万寿菊油树脂中制备叶黄素的方法 | |
CN106866406A (zh) | 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1845363B (zh) | 一种结晶法制备香精香料的方法 | |
CN105085712B (zh) | 一种壳寡糖‑n‑曲酸‑曼尼希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383711A (zh) | 一种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氧化制备偏苯三甲酸的方法 | |
CN107522627B (zh) | 一种5-氨基酮戊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 |
CN104496791A (zh) | 十三烷二酸的提纯精制方法 | |
US2653955A (en) | Cortisone esters and process | |
CN106032382A (zh) | 一种猪血红素的提取方法 | |
CN114195761B (zh) | 一种高纯度西他沙星3/2水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2028733B (zh) | 一种高纯度番茄红素的制备方法 | |
CN101550144A (zh) | 美洛西林酸的制备工艺 | |
DE1030825B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romatischen Di- und Polycarbonsaeuren | |
AT200572B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romatischen Di- und Polycarbonsäure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