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279C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4279C CN1224279C CNB021067090A CN02106709A CN1224279C CN 1224279 C CN1224279 C CN 1224279C CN B021067090 A CNB021067090 A CN B021067090A CN 02106709 A CN02106709 A CN 02106709A CN 1224279 C CN1224279 C CN 122427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obile station
- power
- base stations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该方法包括:在移动台中,测量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并将该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特定基站;和在特定基站中,根据测量结果信息和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其中确定的功率是与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确定的功率是通过用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和程序存储介质,尤其是涉及CDMA(码分多址)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从基站切换到移动台的有关软越区切换的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之一是HSDP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模式,这是一种在从通信网络通过基站向一个移动台发射大量数据(如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利用被称作HS-PDSCH(高速物理层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只用于下行链路)来发射分组数据的技术。它是这样一种模式,当大量数据必须同时发射给多个移动台时,这个被称作HS-PDSCH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时间方面是共享的(时分),以便通过共享来使用这样一个高速信道。
在这样一种HSDPA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当移动台接近一个小区的边界时,该移动台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它能够与多个基站建立起通信信道,这些基站具有靠近该边界的下区作为其服务区,这种状态称作软越区切换状态。在该软越区切换的时,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个移动台(MS)10与两个基站(BS)1与2之间连接信道。
对于这些信道,有如图1所示的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只用于下行链路的公用导频信道,称作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公用导频信道),在图中分别对应于基站1和基站2表示为CPICH 1和CPICH 2。另外,另一种类型是用于上/下行链路的专用(物理)信道,称作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它包括诸如控制信息和话音之类的各种通信数据。在图1中,它分别对应于基站1和基站2表示为DPCH 1和DPCH 2。此外,在图1中,PDSCH就是上面提到的大容量数据信道,即只用于下行链路的共享数据信道。
此外,这些种信道的定义都被公开在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项目)的技术规范文件TS25.211V3.0.0(1999-10)中。
3GPP技术规范中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在软越区切换中,多个基站1和2同时向移动台10发射DPCH,并且仅由一个基站(仅由图1中的基站1)发射作为数据信道的PDSCH,从而根据DPCH来控制该PDSCH的发射功率,该方法公开在3GPP报告TR25.841V4.0.0(2000-12)中。
根据这篇报告,来自PDSCH出的基站的发射功率PPDSCH按如下方式确定:
PPDSCH=PDPCH1·A·C ...(1)
在此,DPCH1的发射功率是PDPCH1,A是一个常数,例如可以选定A=1。C定义如下:
PCPICH1>PCPICH2
这种情况下,C=Cprimary(=2至3dB),并且如果
PCPICH1<PCPICH2,
则C=Cnon-primary(=4至6dB)。另外,PCPICH1和PCPICH2是CPICH1和CPICH1在移动台中的接收功率。
在采用PDSCH从基站到移动台进行数据通信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该PDSCH的发射功率不是被控制的,而是稳定的。它能够选择不同调制方法或编码方法的多种发射模式。对于调制方法,有能够用1个符号发射2比特(4个数值)的QPSK(四相相移键控)、能够用1个符号发射4比特(16个数值)的16QAM(16四相调幅)、和能够用1个符号发射6比特(64个数值)的64QAM(64四相调幅)等。另外,对于编码方法,有编码率为1/2,即每个信息比特用2比特进行编码的卷积编码方法、和编码率为1/3,即每个信息比特用3比特进行编码的卷积编码方法等。
图11示出了选择不同调制方法的发射模式的实例。在图11中,例如,选择发射模式以使从基站51到移动台52的距离越短,发射速率变得越快。更具体地说,基站51按照距移动台52的距离递增的次序选择64QAM、16QAM、和QPSK的发射模式。
当DPCH与PDSCH一起使用以便通过PDSCH发射和接收有关数据发射的控制信息时,过去曾有一种方法,选择上述64QAM、16QAM、和QPSK的发射模式,其中预先确定下行链路的DPCH在基站中的发射功率范围,以便根据该发射功率来选择发射模式。
在此情况下,移动台测量来自基站的DPCH的接收质量,将测量值与一个参考值进行比较,并通知基站增大或减小DPCH的发射功率,从而使测量值变得接近参考值。基站根据该通知增大或减小DPCH的发射功率,并根据增大或减小后建立的发射功率选择发射模式。例如,如图12所示,它按照将要建立的发射功率的增加顺序选择64QAM、16QAM、和QPSK的发射模式。
对应在前述公式(1)中所示的确定PDSCH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它是一种两步控制方法,其中在软越区切换状态下的多个基站当中,如果建立起PDSCH的基站在移动台中(primary,即“主”)具有较高的CPICH的接收功率,通过则将公式(1)中的C赋予为Cprimary,和通过将C赋予为Cnon-primary来确定PDSCH的发射功率,该方法导致了不能发挥连续和精确控制的问题。更具体地说,存在着不能在软越区切换中不管移动台10的位置而将PDSCH的接收质量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和记录介质,其中在由一个特定的基站来发射PDSCH,和由多个基站同时发射DPCH、且根据DPCH控制PDSCH的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移动台的位置优化PDSCH与DPCH之间的功率比例达到最佳值,从而能够不管移动台在软越区切换中的位置而将PDSCH的接收质量保持在稳定水平。
此外,对于上述选择发射模式的方法,仅由一个基站发射作为数据信道的PDSCH,同时借助该多个基站同时向移动台发射DPCH时的软越区切换,通过合成在移动台中接收的从该多个基站发射的DPCH产生的接收质量来控制基站中DPCH的发射功率,导致在仅有一个基站发射DPCH的情况下与发射功率不同的数值,从而存在着不可能充分地选择PDSCH的发射模式和将PDSCH的接收质量保持在稳定水平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和程序记录介质,其中在由一个特定的基站来发射PDSCH并由多个基站同时发射DPSCH、且根据DPCH的发射功率控制PDSCH的发射模式的情况下,根据该移动台的位置控制PDSCH的发射模式,从而能够将PDSCH的接收质量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而与移动台在软越区切换中的位置无关。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并将该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其中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所述确定的功率是通过用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与干扰比,并将该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在所述特定基站中,由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其中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信号与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与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所述确定的功率通过用所述接收信号与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与干扰比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所述测量结果信息来控制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控制是根据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执行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的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所述测量结果信息来控制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该控制是根据所述接收的信号干扰比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执行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的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并将这些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并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根据用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大小来选择发射模式。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并将这些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并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根据用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大小来选择发射模式。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的通知,发射模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来自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其中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所述发射模式是根据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的通知,发射模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来自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其中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所述发射模式是根据与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确定的。
此外,上述发射模式也可以根据用上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上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来乘以上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得到的数值来确定。而且,上述发射模式也可以根据用上述接收SIR的总和与从上述特定基站的接收SIR之间的比例来乘以上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得到的数值来确定。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步骤进行描述。移动台将上述测量结果中的每一个通知给特定基站(发射PDSCH的基站),受到通知的特定基站用基于这些测量结果确定的系数来乘以由作为该基站发射的专用信道的DPCH的发射功率,从而利用乘积值来控制发射。
进一步讲,当控制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以使从一个基站发射的专用信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变得稳定时,该发射功率反映了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传播损耗,以及移动台中噪声功率和干扰波功率的链路状态。
因此,在利用来自该基站的共享信道进行数据发射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其发射功率来控制数据发射可以施加反映链路状态的控制。
然而,当通过在进行软越区切换的移动台中合成从多个基站发射的专用信道的信号来控制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以使合成信号的接收质量变得稳定时,该发射功率不能正确地反映从该特定基站到用于使用共享信道进行数据发射的移动台的链路状态。这是因为合成信号的接收质量除了依赖于该特定基站以外,还依赖于来自基站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能够使用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而且能够通过估算来自该特定基站的信号的接收质量与该信号的接收质量之间的差别来施加控制,其中合成来自包括该特定基站的该多个基站的信号,并利用该差别反映从特定基站到移动台的链路状态。
为此,即使是链路状态因移动台的位置而改变,还能够将数据发射的链路质量保持在稳定水平,并提高了数据发射效率。
更具体地讲,PDSCH的发射功率的移动通信系统控制PDSCH的发射功率与作为专用信道的DPCH的发射功率之间的比值,以使其变为根据移动台中公用信道或专用信道的接收功率和接收SIR(信号干扰比)的测量值(接收质量)确定的比值,以便在用于发射作为大容量共享数据传输线的PDSCH的基站中根据软越区切换中的移动台的位置优化该比值。
此外,能够选择PDSCH的发射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该发射模式,以便根据移动台中公用信道或专用信道的接收功率和接收SIR(信号干扰比)的测量值(接收质量)确定由PDSCH发射的每个信息比特的发射功率,以便在用于发射作为大容量共享数据传输线的PDSCH的基站中根据软越区切换中的移动台的位置优化发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一个移动台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移动台的操作流程图;
图4是作为专用信道的DPCH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的移动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基站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基站的操作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基站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基站的操作流程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发射模式选择的操作实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常规实例中的发射模式选择的概念示意图;和
图12是表示发射模式选择操作的常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对这样一种情况进行描述,在如图1所示的HSDPA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10与基站1和2处于软越区切换状态,而且从基站1到移动台10建立作为大容量线路的PDSCH。
在本发明中,公式(1)中的A被设定为(P1+P2)/P1,其中,P1和P2分别代表CPICH1和CPICH2在移动台10中的接收功率。相应地,本发明中基站1中的PDSCH的发射功率如下表示:
PPDSCH=PDPCH1·{(P1+P2)/P1}·C ...(2)
此外,这种情况下C是一个预定值。
通过满足公式(2)的关系来确定PDSCH的发射功率,以使移动台10中PDSCH的接收质量保持在稳定水平,而与移动台10在软越区切换中的位置无关。以下将对此加以证明。
如果从基站1到移动台10的传播损耗是L1,从基站2到移动台10的传播损耗是L2,I表示干扰波(扰动波),在移动台10中,按公式(2)的关系从基站1发射的信号与干扰波功率之间的比例如下:
在公式(3)中,如果PPDSCH/L1是SPDSCH,PDSCH1/L1是S1,它们符合以下关系式:
现在,在基站中,DPCH1和DPCH2的发射功率被高速功率控制环路控制,以致合成之后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变为稳定。更具体地说,移动台将DPCH1和DPCH2的信号合成,并将被合成后的信号的接收质量与一个稳定的期望值进行比较,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它向基站通知一个命令,给出增大或减小发射功率的指令,以便每个基站根据该通知增大或减小DPCH1和DPCH2的发射功率。每个基站都给发射功率赋予稳定的初始值,并根据来自移动台的相同命令增大或减小发射功率,所以两个发射功率是平衡的,并且发射功率Pd1和Pd2符合下列等式关系:
Pd1=Pd2=Pd ... (5)
此外,稳定CPICH1和CPICH2的发射功率PC1和PC2,基站1和2中CPICH/DPCH的发射功率比相互相等。
因此,符合以下关系:
Pc1/Pd1=Pc2/Pd2 ... (6)
从公式(5)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Pc1/Pd=Pc2/Pd ... (7)
以及如下关系:
Pc1=Pc2(Pc) ...(8)
相应地,公式(4)可被改写成如下形式:
此外,如果利用公式(5)改写公式(9),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公式(10)中等式右侧括号内是DPCH1和DPCH2的接收信号的信号干扰比之和,它表示在合成了接收信号之后的信号的信号干扰比在最大比值,即合成信号的接收质量,该接收质量被高速功率控制环路保持稳定,由此可见,公式(3)所表示的移动台中的PDSCH的接收质量因此变成稳定。
因此,应该在移动台10中测量在软越区切换中的基站1和基站2的CPICH1和CPICH2的接收功率P1和P2,并且把测量结果通知给基站1,在基站1中,利用P1和P2通过公式(2)来计算PDSCH的发射功率,从而将数据发射至大容量线路。
虽然在上述例子中测量了CIPCH1和CPICH2在移动台10中的接收功率,测量DPCH1和DPCH2的各个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也是可行的,并使用它们作为上面的P1和P2。这种情况下,公式(10)第二行的等式直接就可从公式(4)获得,公式(10)最后一行的等式也随即可以获得,所以其效果与利用CPICH的接收功率的情况完全一样。
此外,虽然在利用CPICH的接收功率的情况下需要公式(5)所示的条件,即DPCH1和DPCH2的发射功率Pd1和Pd2相等的条件,而在利用DPCH的情况中,公式(10)在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下仍然成立。
移动台10在将接收功率的测量值P1和P2通知给基站1时,它还可以通知P2/P1、P1/P2、(P1+P2)/P1、P1/(P1+P2)等,或者这些数值在预定帧数部分中的平均值。此外,在基站侧接收P1和P2以计算上述数值和它们的平均值也是可行的。
而且,还可以通过把A的值增大到α次幂来使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用一个整数来乘以一个分贝值。此外,还可以为A的值设定上限和下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台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图3是它的简化操作流程图。来自天线11的接收波通过双工器(DUP)12提供给接收部分13,并被解调。解调输出被信道分离部分14分离成用户信息和控制信息。检测部分15和16分别对控制信息中的公用导频信道CPICH进行检测,在功率测量部分17和18中测量接收功率P1和P2(步骤S1)。
将这些测量值P1和P2提供给通知信息生成部分19,在这里生成了将要提供给基站1的通知信息(步骤S2)。
通知信息生成部分19生成下列结果中的任何一项,即来自多个基站1和基站2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总和与来自某个特定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之比、来自多个基站中排除了该个特定基站之后的剩余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总和与来自该特定的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之比、上述这些比例的反比例。具体而言,它根据测量的值P1和P2生成P1/P2、P2/P1、(P1+P2)/P1、P1/(P1+P2),或者作为通知信息的这数个帧的平均值。在合成部分20中将该通知信息与发射信息合成,并提供给发射部分21调制,从而通过DUP12发射给基站(步骤S3)。
此时的通知信息是利用上行DPCH1发射的。图4显示了DPCH的格式,其中上行与下行链路的格式是不同的。上行的DPCH包括一个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和一个DP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它们是互相正交调制的。DPCCH包括导频信号(专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TPC)、反馈信息(FBI)以及通信数据。FBI包括CW(码字:它用来指定一个主基站),该码字用于SSDT(位置选择分集发送:这是一种模式,其中只有在移动台中具有CPICH的最高(主)接收功率的基站执行数据发射)。本发明的系统不采用SSDT模式,所以该CW部分可以用于上述的通知信息。另外,当然可以使用另一个比特。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台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其中与图2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在此实例中,不测量CPICH,而是测量DPCH,所以唯一的区别是图2中用来测量CPICH的部分15和16变成了图5中用来测量DPCH的部分22和23。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实施例的方框图,图7是其大致的操作流程。来自天线31的接收波通过双工器DUP32输入到接收部分33,并被解调。至于解调输出,DPCH检测部分34对DPCH进行检测,包括于其中的来自移动台的通知信息由通知信息检测部分35进行检测(步骤S11)。
该通知信息输入到发射功率确定部分36,并控制发射放大器37的增益,以使PDSCH的发射功率变为公式(2)的情形。具体地讲,生成了一个用于未示出的DPCH的发射功率的系数(P1+P2)/P1,控制是通过将DPCH的发射功率乘以这个系数来实现的(步骤S12),并由发射部分38对其进行调制以便将PDSCH发射到移动台(步骤S13)。此外,图6中省略了CPICH和DPCH。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移动台中利用CIPCH和DPCH的接收功率决定对发射功率的控制量时,可仅以相同方式利用CPICH和DPCH的SIR(信号干扰比)来实现。
另外,上述的说明是针对在软越区切换中有两个基站的情况进行,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基站数为3个或更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公式(2)中A的值(系数)将成为(P1+P2+P3+···)/P1。
很显然,通过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程序并读取该程序控制硬件(计算机)的操作可以实现图7中用于控制基站操作的流程。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虽然给出控制发射功率的例子作为利用共享信道控制数据发射的方法,也可以有另一种控制数据发射的方法,即在保持发射功率稳定的同时,根据链路状态来改变调制方法或编码方法,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种控制。
此外,下面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加以说明。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以下的说明是针对如下的情况:在如图1所示的HSDPA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10与基站1和基站2处于软越区切换状态,而且从基站1到移动台10建立了作为大容量线路的PDSCH。基站1发射CPICH1和PDSCH、向移动台10发射DPCH1、自移动台接收DPCH1,基站2发射CPICH2、向移动台10发射DPCH2、自移动台接收DPCH2。而且,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移动台10分别测量CPICH1和CPICH2各自的接收功率P1和P2,并将测得的信息通知给基站,由用于给出增加或降低发射功率的用移动台通知的命令控制控制下行链路DPCH的发射功率。
在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选择使用诸如用一个符号发射2比特(4个数值)的QPSK(四相相移键控)、用一个符号发射4比特(16个数值)的16QAM(16四相调幅)、和用一个符号发射6比特(64个数值)的64QAM(64四相调幅)等之类的调制方法的多种发射模式。不管发射模式如何,每秒钟发射的符号的数量是稳定的。切换上述传述模式的决定由基站1来完成。虽然这些发射模式可以因编码方法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编码率,为了简化起见,在以下的描述中使用稳定的1/3的编码率。
决定切换上述的发射模式时,基站利用下行链路(DL)DPCH(专用物理信道)通知移动台2,并在发出通知后的预定定时切换发射模式,移动台按照同样的定时切换接收模式以便接收发自基站的PDSCH。
在决定发射模式时,基站根据用系数A乘以发射功率PDPCH1计算的乘积值的大小选择使用该调制方法的发射模式,如图10所示。在此,将系数A设定为(P1+P2)/P1。该系数A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系数A是一样的。
在图10中,每个阈值越大,使用象64QAM这样的多值调制就越容易,因而导致更高的比特误码率,以致将使用64QAM的乘积值的上限的阈值设定成这样一个值:其中当乘积值等于64QAM的上限的阈值时,比特误码率应基本上变为64QAM的希望值。另外,使用16QAM的乘积值的上限的阈值设定亦是如此,即当乘积值等于16QAM上限的阈值时,比特误码率应基本上变为16QAM的希望值。此外,在未进行软越区切换、A=1的条件下确定阈值相对简单,因为那样的话不必计算A的值。
因此,PDSCH的发射模式功率是由所述的乘积值的大小来决定的,这样在软越区切换中不管移动台10的位置如何,移动台10中PDSCH的接收质量都保持在接近稳定的水平,下面描述其原因。
一般情况下,通过将每信息比特的接收功率Eb与包括干扰功率在内的噪声功率No之间的比例(Eb/No)基本保持在预定值,可以让信息比特的误码率达到期望值。由于本实施例中发射模式的编码率是稳定的,而且发射功率也是稳定的,因而每个码元的发射功率是稳定的,与选择1个码元2比特的QPSK的情形相比,如果传播路径是稳定的,那么在1个码元4比特的16QAM模式下的每比特接收功率变为它的1/2,在1个码元6比特的64QAM模式下的每比特接收功率变为它的1/3。
相应地,如果传播路径是稳定的,与QPSK的情形相比,每比特的Eb/No在16QAM模式下是1/2,在64QAM模式下是1/3。
在此,我们首先考虑只有一个基站向移动台发射DPCH的情形。控制下行链路DPCH的功率,以便在移动台中DPCH的接收质量变为稳定。而且,DPCH与PDSCH的出版路径相同。为此,当PDSCH的传播路径的状态改变,并且DPCH的发射功率变为某个标准的发射功率的1/2或1/3时,如果发射模式保持不变,PDSCH的Eb/No就会分别变为它的2倍或3倍。造成传播路径的条件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发射损耗减小和包括干扰功率在内的噪声功率减小。
因此,随着DPCH的发射功率变为使用QPSK时在某个标准的发射功率的1/2和1/3,如果选择16QAM和64QAM,其结果是虽然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化了,但提高了因每个码元的比特数变化造成的Eb/No的改善,于是Eb/No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没有增大,而且比特误码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下面我们来说明两个基站,即基站1和基站2向移动台10发射DPCH的情形。DPCH1和DPCH2的发射功率是平衡的,在移动台中这些接收信号被以最大比例合成。另外,在基站1和基站2中,CPICH与DPCH的发射功率比例彼此相等。此时,如果DPCH的发射功率是CPICH的K倍,DPCH1的接收功率是KP1,DPCH2的接收功率是KP2,那么合成之后,DPCH1和DPCH2的接收功率是KP1+KP2。
因此,即使基站2也向移动台发射DPCH,接收功率变为只有DPCH1情形下的接收功率KP1的(P1+P2)/P1倍,除非改变DPCH1的发射功率。然而,由于发射功率是被控制的,所以DPCH的接收质量在合成之后变成稳定的,与未发射DPCH2的情形下相比,DPCH1和DPCH2的发射功率变为的P1/(P1+P2)倍。
因此,如果用(P1+P2)/P1乘以两个基站发射DPCH情形下的发射功率,就可以得到只有一个基站发射DPCH情形下的发射功率。在本发明中,这个(P1+P2)/P1被用作系数A,用它来乘DPCH的发射功率,而且发射模式是根据该乘积值来决定的,所以,即使是在进行软越区切换的情形下,发射模式也不会受影响,通信系统会选择其工作方式,以使Eb/No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使比特误码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因此,在移动台10中,应测量处于软越区切换关系中的基站1和基站2的CPICH1和CPICH2的接收功率P1和P2,并把测量结果通知给基站1,在基站1中,应该用P1和P2决定PDSCH的发射模式,从而把数据发射给大容量线路。
虽然移动台10向基站1通知接收功率的测量值P1和P2,它也可以通知P2/P1,P1/P2,(P1+P2)/P1,P1/(P1+P2)等,或者这些量在预定数量帧的部分中的平均值。此外,在基站侧接收P1和P2以计算上述数值的平均值也是可行的。而且,在利用A的数值时,通过把它增大到α次幂也是可行的,在此情况下相当于用一个整数来乘以一个分贝值。此外,还可以为A的值设定上限和下限。
虽然移动台需要在它的接收机中具备接收多个发射模式的功能,其它方面与实施例1都是一样的,从移动台向基站发射通知信息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在这里省略其描述。
图8是表示本发明基站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图9是其大致的操作流程图。从天线31接收的信号通过双工器DUP32输入到接收部分33,并被解调。对于解调输出,DPCH检测部分34对DPCH进行检测,包括于其中的来自移动台的通知信息由通知信息检测部分35进行检测(步骤S21)。
该通知信息被输入给发射功率确定部分36,根据给出增大或减小发射功率的指令的命令决定下行链路DPCH的发射功率,从而用决定了的发射功率控制发射放大器37的增益(步骤22)。另外,将决定的发射功率输入到发射模式确定部分39,另一方面,把包括在由通知信息检测部分35检测到的通知信息中有关在移动台10中的CPICH1和CPICH2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也输入到发射模式确定部分39。
发射模式确定部分39根据这些输入信息来决定发射模式设置部分40的发射模式,以使移动台中的Eb/No变得基本稳定。具体地讲,生成相乘系数A,即用于DPCH发射功率的系数(P1+P2)/P1,通过用这个系数乘以DPCH的发射功率来施加控制,如图10所示,以便根据该乘积值的大小来决定与调制方法对应的发射模式(步骤S23),并用由发射部分38确定的发射模式调制PDSCH并发射给移动台,由发射放大器37放大的DPCH也发射到基站(步骤S24)。
此外,在图8中,标号41表示发射信息,CPICH被省略。另外,显而易见,可以不用该系数乘以发射功率,而是改为计算发射功率的分贝值以及该系数的分贝值,从而得到它的总和。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利用移动台中CIPCH和DPCH的接收功率决定发射模式,也可以以相同方式仅利用CPICH和DPCH的SIR(信号干扰比)来实现。此外,虽然上面是针对调制方法依发射模式的不同而不同的情况描述的,也可以在编码方法依发射模式的不同而不同的情形以同样的方法来实现。
另外,虽然上面是针对在软越区切换中有两个基站的情况描述的,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基站数为3个或更多的情况,那样,公式(2)中A的值(系数)将成为(P1+P2+P3+···)/P1。
很显然,可以通过将程序记录在存储介质中并读取该程序以控制硬件(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图9中用来控制基站操作的流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软越区切换中,测量移动台中来自软越区切换状态下的基站的CPICH与DPCH的接收功率和接收SIR,并将测量结果通知给基站,受到通知的基站根据这些测量值来决定共享信道的发射功率或发射模式,所以,可以使PDSCH发射数据的质量持续稳定,而与移动台的位置无关。同时,它还具有提高数据发射效率的效果。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并将该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
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其中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所述确定的功率是通过用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2.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与干扰比,并将该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
在所述特定基站中,由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其中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信号与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与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所述确定的功率通过用所述接收信号与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与干扰比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3.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
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所述测量结果信息来控制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控制是根据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执行的。
4.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
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功率通过用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6.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的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
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生成装置通知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所述测量结果信息来控制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该控制是根据所述接收的信号干扰比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执行的。
7.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的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特定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生成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生成通知信息,
发射功率确定装置,用于根据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功率来进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所述确定的功率是与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功率通过用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
9.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并将这些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
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并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根据用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大小来选择发射模式。
10.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台中,测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并将这些测量结果信息通知给所述特定基站;和
在所述特定基站中,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并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根据用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乘以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获得的数值大小来选择发射模式。
1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信息的通知,
发射模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来自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
其中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所述发射模式是根据与所述接收功率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功率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确定的。
12.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定基站,该系统中包括移动台和与该移动台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建立到所述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并通知公用导频信道的多个基站,处在软越区切换状态的多个基站中只有一个特定的基站与所述移动台建立了共用信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中对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发射的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公用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测量结果信息的通知,
发射模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来自通知信息检测装置的该测量结果信息和所述专用信道的发射功率从多个不同调制或编码方法的发射模式中确定一种发射模式,
其中以确定的发射模式执行所述共享信道的数据发射,和所述发射模式是根据与所述接收信号干扰比的总和与从所述特定基站接收的信号干扰比之间的比例相应的值确定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053451 | 2001-02-28 | ||
JP2001053451 | 2001-02-28 | ||
JP2001/148565 | 2001-05-18 | ||
JP2001148565A JP3551937B2 (ja) | 2001-02-28 | 2001-05-18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基地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3620A CN1373620A (zh) | 2002-10-09 |
CN1224279C true CN1224279C (zh) | 2005-10-19 |
Family
ID=2661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067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4279C (zh) | 2001-02-28 | 2002-02-28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771965B2 (zh) |
EP (1) | EP1239689B1 (zh) |
JP (1) | JP3551937B2 (zh) |
KR (1) | KR100436322B1 (zh) |
CN (1) | CN1224279C (zh) |
DE (1) | DE60233363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72717C (en) * | 2000-10-04 | 2004-1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of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426218B2 (ja) * | 2001-01-19 | 2003-07-1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及び符号化/変調方法 |
ES2743319T3 (es) | 2001-08-14 | 2020-02-18 | Qualcomm Inc |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conectividad de redes inalámbricas |
EP1439642A4 (en) | 2001-09-21 | 2010-10-06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ADIO CONTROL DEVICE IN A MOBILE PACK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898018B2 (ja) | 2001-09-28 | 2007-03-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
JPWO2003032527A1 (ja) * | 2001-10-04 | 2005-01-2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制御装置、基地局、移動通信方法、移動通信プログラム、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JP3746055B2 (ja) * | 2001-10-19 | 2006-02-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制御装置、基地局、無線制御方法、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無線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4012391B2 (ja) * | 2001-10-30 | 2007-11-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US6985741B2 (en) * | 2001-11-09 | 2006-0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stimation of interferen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209517B2 (en) * | 2002-03-04 | 2007-04-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maximum rate of data and for estimating power require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at a rate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539496B1 (en) * | 2002-03-28 | 2009-05-26 | Intel Corporation | Channel assignment based on spatial strategi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
JP4423836B2 (ja) * | 2002-04-03 | 2010-03-0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セルラ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
US8619718B2 (en) * | 2002-04-05 | 2013-12-3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ode B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
EP1365614A1 (en) * | 2002-05-22 | 2003-11-2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 method of selecting which base station of those in dedicated channel connection with a mobile user terminal is to be in shared channel connection with the mobile user terminal, and a corresponding network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JP2004032640A (ja) * | 2002-06-28 | 2004-01-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
US7957486B2 (en) * | 2002-09-30 | 2011-06-07 | Intel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link adaptation |
US7295857B2 (en) * | 2002-10-30 | 2007-1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quisition in power save m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680507B2 (en) * | 2002-11-04 | 2010-03-16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hared control and signaling channel for users subscribing to data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53845B2 (en) * | 2002-11-08 | 2008-11-1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Distributed call control |
JP4167485B2 (ja) * | 2002-12-26 | 2008-10-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JP4378967B2 (ja) * | 2003-02-10 | 2009-12-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制御方法 |
JP4167536B2 (ja) * | 2003-04-25 | 2008-10-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制御装置 |
JP2004343524A (ja) * | 2003-05-16 | 2004-12-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移動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CN1833370B (zh) * | 2003-07-30 | 2010-05-12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使用下链传输功率检测进行限制动态范围的下链功率控制 |
JP3817249B2 (ja) * | 2004-04-28 | 2006-09-0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機、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05122437A1 (en) * | 2004-06-08 | 2005-12-22 | Sk Telecom Co., Ltd. | Handover method for mix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asynchronous network and synchronous network |
JP2008524917A (ja) * | 2004-12-21 | 2008-07-10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負荷補償した測定値使用のブラインド・ハンドオーバ |
JP4614798B2 (ja) * | 2005-03-16 | 2011-01-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局および重み付け制御方法 |
US7546136B2 (en) * | 2005-04-29 | 2009-06-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Variabl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ystems |
KR100839966B1 (ko) * | 2005-06-29 | 2008-06-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의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시스템 |
JP4699888B2 (ja) * | 2005-12-08 | 2011-06-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呼受付制御装置、呼受付制御方法 |
WO2007067113A1 (en) * | 2005-12-09 | 2007-06-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evaluated hard handover using predictions |
JP2007195076A (ja) * | 2006-01-20 | 2007-08-02 | Ne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TWI533721B (zh) * | 2006-01-31 | 2016-05-11 | 內數位科技公司 | 無線通信系統中提供及利用非競爭基礎頻道方法及裝置 |
AU2011254021B2 (en) * | 2006-01-31 | 2014-11-1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utilizing a non-contention based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435987B (en) * | 2006-03-08 | 2008-04-02 | Motorola Inc | Mobile communicaton system and a mobile station,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a method for use therein |
GB2437586A (en) * | 2006-04-27 | 2007-10-31 | Motorola Inc |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805047B2 (ja) | 2006-07-20 | 2011-11-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JP4847246B2 (ja) * | 2006-07-31 | 2011-12-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GB2447439B (en) * | 2007-02-02 | 2012-01-25 | Ubiquisys Ltd | Access point power control |
JP5338678B2 (ja) * | 2007-12-03 | 2013-11-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無線局、及び記録媒体 |
US8208936B2 (en) * | 2008-09-04 | 2012-06-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ell-edge data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2472597B (en) | 2009-08-11 | 2012-05-16 | Ubiquisys Ltd | Power setting |
KR101472100B1 (ko) | 2010-12-22 | 2014-12-11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장비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
KR101311512B1 (ko) | 2011-08-09 | 2013-09-25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상향 링크 신호 처리 방법, 하향 링크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무선 유닛 |
KR101289879B1 (ko) * | 2011-08-16 | 2013-07-2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
KR101311523B1 (ko) | 2011-10-26 | 2013-09-25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이종 망 간의 망 부하 분산 방법 |
KR101311524B1 (ko) | 2011-10-27 | 2013-09-25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이종 망의 경계 주변에 위치하는 단말의 망 천이 방법 |
US8938243B2 (en) * | 2011-11-29 | 2015-01-20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Radio receiver apparatus of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
KR101262340B1 (ko) | 2011-11-30 | 2013-05-08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시스템 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9839009B2 (en) | 2012-08-03 | 2017-1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rol and/or shared channel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9014B2 (ja) | 1996-07-05 | 1998-12-1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符号分割多重方式セルラシステム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5987326A (en) * | 1997-02-11 | 1999-1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power reduction for a high speed CDMA link in soft handoff |
KR100276698B1 (ko) * | 1997-11-17 | 2001-02-01 | 정선종 |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셀룰러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소프트핸드오프시의순방향링크전력제어방법및장치 |
US6341124B1 (en) | 1998-03-13 | 2002-01-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Accommodating packet data loss at base stations interfacing betwee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and a CDMA macrodiversity network |
SE517271C2 (sv) * | 1998-03-20 | 2002-05-2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od i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och kommunikationsanordning för utförandet av metoden |
JP3125776B2 (ja) * | 1998-03-27 | 2001-01-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
JP2002026796A (ja) * | 1998-04-07 | 2002-01-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ES2184430T3 (es) * | 1998-04-17 | 2003-04-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por radio y procedimiento que permite ajustar la velocidad de transmision. |
JP3956479B2 (ja) | 1998-04-27 | 2007-08-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
KR20000013025A (ko) * | 1998-08-01 | 2000-03-06 | 윤종용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순방향 초기 송신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
CN1108028C (zh) * | 1999-03-30 | 2003-05-07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估计信号对干扰比 |
KR100291638B1 (ko) * | 1999-05-12 | 2001-05-15 | 박종섭 | 시디엠에이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 오프 영역에 위치한 이동국의 역방향 전력 제어 방법 |
US7024186B1 (en) * | 2000-08-15 | 2006-04-04 | Ntt Docomo, Inc. |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apparatu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6628958B1 (en) * | 1999-09-15 | 2003-09-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t power level during soft handof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20010106678A (ko) * | 2000-05-22 | 2001-12-07 | 윤종용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하향공통채널을 통한데이터 전송방법 |
AU772717C (en) * | 2000-10-04 | 2004-1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of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735402B1 (ko) * | 2000-11-07 | 2007-07-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 공유 채널에 사용하는 송신 형식 결합 지시기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US7027828B2 (en) | 2000-11-18 | 2006-04-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TFCI field for DSCH in 3G standar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06841B2 (en) * | 2000-12-20 | 2006-02-2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to control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drift during soft handoffs |
JP3426218B2 (ja) * | 2001-01-19 | 2003-07-1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及び符号化/変調方法 |
-
2001
- 2001-05-18 JP JP2001148565A patent/JP35519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2-19 DE DE60233363T patent/DE60233363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19 EP EP20020003217 patent/EP123968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27 US US10/083,486 patent/US67719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28 CN CNB021067090A patent/CN122427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28 KR KR10-2002-0011080A patent/KR10043632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6-08 US US10/862,311 patent/US720040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200403B2 (en) | 2007-04-03 |
EP1239689A2 (en) | 2002-09-11 |
JP3551937B2 (ja) | 2004-08-11 |
KR100436322B1 (ko) | 2004-06-19 |
US20040224692A1 (en) | 2004-11-11 |
DE60233363D1 (de) | 2009-10-01 |
EP1239689A3 (en) | 2003-12-17 |
CN1373620A (zh) | 2002-10-09 |
KR20020070888A (ko) | 2002-09-11 |
US20020147015A1 (en) | 2002-10-10 |
EP1239689B1 (en) | 2009-08-19 |
US6771965B2 (en) | 2004-08-03 |
JP2002330461A (ja) | 200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4279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基站 | |
CN1233110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39196C (zh) | 控制一个通信系统的方法 | |
CN100338889C (zh) | 用多单元天线发送分集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US9351206B2 (en) | Method,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gap-generation determination | |
CA2770701C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apt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relay network | |
CN1144390C (zh) | 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AU2004200541B2 (en) |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197531B2 (ja)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報告方法 | |
US693758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level of a supplemental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77500C (zh) | 基站发射控制方法,蜂窝系统及基站 | |
CN1650539A (zh) | 服务和非服务基站的功率控制 | |
CN102549958B (zh) | 无线装置及用于无线装置的能量管理的方法 | |
US20090168662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726657A (zh) | 蜂窝网络中对功率控制比特的功率分配 | |
CN1698291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反向话务速率的装置和方法 | |
CN1913389A (zh) | 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移动通信系统 | |
CA2770699C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on and uplink adaptation in a relay network | |
CN1574686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分集方案模式转换的设备和方法 | |
CN1647414A (zh) | 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信道质量反馈 | |
JP2010517437A (ja) | 改善されたチャネル・リファレンスを用いた高データ・レートのための技術 | |
CN1263681A (zh) | 无线通信装置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 |
CN1511385A (zh) | 在用户站和第一及第二基站之间同步双向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285479A (zh) | 用于优化lte中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0530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