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5303A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5303A CN1805303A CNA2006100011641A CN200610001164A CN1805303A CN 1805303 A CN1805303 A CN 1805303A CN A2006100011641 A CNA2006100011641 A CN A2006100011641A CN 200610001164 A CN200610001164 A CN 200610001164A CN 1805303 A CN1805303 A CN 18053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base station
- wireless base
- power
- off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由无线基站、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和控制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构成;该系统包括: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电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因多径衰落等而产生接收侧的瞬时电平变动,有时使无线基站的上行接收特性和移动局的下行接收特性大幅度地劣化。在使用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减轻这种现象的技术,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各自链路中进行发射功率控制。
以下,示出上行链路中的发射功率控制的概要(例如,参照3GPP,“TS25.211V5.6.0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utoPhysical channels(FDD)”和3GPP,“TS25.214V5.9.0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FDD)”)。图1中示出基于SIR测定的发射功率控制环的构成,发射功率控制由内环和外环两个环构成,用内环在SIR测定部17中测定各时隙的接收信号的SIR,在TPC命令生成部19中生成控制发射功率的增减而使该测定SIR值等于目标值的发射功率控制(TPC)比特,然后用成对的链路(上行链路控制时的下行链路)中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DPCCH进行发送。另一方面,即便用相同的目标SIR值,因传输线路的路径数、移动局的移动速度(最大多普勒频率)等的传输环境、SIR测定法的差异,接收质量(BLER或BER)也未必相同。因此,在BLER测定部14中,用外环来测定跨长区间的接收质量,再根据该接收质量测定值,以宽松的周期在目标SIR修正值生成部16中修正目标SIR。例如,在进行基于BLER的外环控制的情况下,在纠错译码后的数据系列中用CRC计算结果一致的传输数据块的个数来测定BLER,求出目标的SIR的修正值,以使该测定BLER值等于所要的BLER值。
这里,图2中示出由用来通知上述发射功率控制比特的下行链路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DPCCH和专用物理信道的DPDCH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帧结构。被记载为“TPC”的部分是上述发射功率控制比特部分。另外,被记载为“TFCI”的部分被称之为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Indicator,是表示传输格式组合的信息,被记载为“Pilot”的部分是专用导频比特。这三种控制信息可以分别对DPDCH功率加以功率偏移,由上比特层将上述功率偏移值信号化。
另外,在移动局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上述多个无线基站分别单独进行上述发送功率控制,并用下行链路的DPCCH发送各自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此时,在上行链路中只要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满足所要的质量就可以,所以,移动局,如果上述下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中的至少一个是指示降低功率的功率减少命令的话,移动局就降低发送功率,只有在全部发送功率控制比特都是指示提高功率的功率增加命令的情况下,移动局才提高功率。
如上所述,一般,在移动局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只有在来自上述多个无线基站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全都是功率增加命令的情况下,才提高功率,上述发送功率控制比特中即便只有一个是功率减少命令的情况下,也要降低发送功率。这里,在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为0%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并不是0%,会产生错误。这种情况下,功率增加命令,即便只有一个错为是功率减少命令的情况下,由于移动局把功率降下来了,整体上看到的情况,移动局的发送功率会呈现小于所要求的功率的倾向,结果,上行链路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劣化。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并可以维持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系统,由无线基站、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和控制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构成;包括: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与移动局进行通信并由无线线路控制局控制;包括: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无线线路控制局,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线路控制局,控制与移动局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包括: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率控制方法,用于由无线基站、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控制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基于SIR测定的发送功率控制环的构成例;
图2是现有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帧结构图;
图3是第一~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框图;
图4是第一~第四实施例的无线线路控制局的构成框图;
图5是第一~第四实施例的无线基站的构成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顺序图(之一);
图7是图6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功率的推移曲线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顺序图(之二);
图9是图8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功率的推移曲线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第四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和器件均标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并且将省略或简化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和部件的说明。
图3表示的是适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1的构成例。本发明假设由多个无线基站20a、20b、20c、20d、20e、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局10a、10b、10c、控制多个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把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1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控制为小于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2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个移动局10a、10b、10c;多个无线基站20a、20b、20c、20d、20e和无线线路控制局30。
如图4所示,无线线路控制局30,具备: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功率控制部32和功率信息发送部33。
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从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接收来自各无线基站的接收信号功率之差超过了预定的阈值的信息。另外,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还从与单一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接收来自各基站的接收信号功率差进入到预定的阈值内的信息。
功率控制部32,根据由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作为其结果,来识别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而后,功率控制部32,根据该识别出的无线基站数来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具体地说,功率控制部32,把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1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控制为小于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2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后面在(功率控制方法)中说明更详细的控制方法。
功率信息发送部33,对各无线基站发送由功率控制部32控制的功率信息。
另外,如图5所示,无线基站20,具备:功率信息接收部21、功率控制部22、对移动局发送部23。
功率信息接收部21,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局30的功率信息发送部33发送的功率信息。
功率控制部22,根据由功率信息接收部21接收到的信息、即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来控制下行链路控制用比特的功率。
对移动局发送部23,用由功率控制部22控制的功率信息进行与各移动局的通信。
(功率控制方法)
下面用图6和图8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
图6是从移动局与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称“基站间SHO状态”)向与单一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状态迁移时的顺序图,图8是从移动局与单一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状态向基站间SHO状态迁移的情况的顺序图。图6和图8的粗箭头表示通信信道中的通信状态,细箭头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控制的处理或通知。
首先,在图6中,移动局10a处于基站间SHO状态,与无线基站20a和无线基站20b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步骤S101和S103);无线基站20a和无线基站20b与无线线路控制局30进行通信(步骤S102和S104)。这时,设下行链路的DP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下称“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为Offsetl。另外,图6中取两个无线基站为例,当然也可以与三个以上的无线基站进行发送/接收。
然后,移动局10a,在时刻t1,检测到来自两个无线基站20a、20b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差已经超过预定的阈值,并通知无线线路控制局30(步骤S105)。图7示出此时的移动局10a中的、来自无线基站20a的共通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和来自无线基站20b的共通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的推移的一例。图7中,表示在时刻t1两个无线基站20a、20b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差已经超过了预定的阈值Th。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移动局10a,测定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接收功率之差,检测到上述差值已经超过阈值Th后,通知无线线路控制局30,但是,取代上述接收功率,也可以是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信号的路径损耗、或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共通导频信号的Ec/No。
然后,从移动局10a接收到通知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指示在时刻t1停止接收功率低的无线基站(这里是无线基站20b)与移动局10a间的通信(步骤S106)。
另外,无线线路控制局30,由于与移动局10a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仅仅是无线基站20a,所以,把停止无线基站20b的通信通知给无线基站20a,同时指示将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从Offset1变更为Offset2(步骤S107)。然后,无线基站20a把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取作Offset2。这里,无线线路控制局30,也可以把功率偏移值的变更不仅通知无线基站20a,而且通知移动局10a。
这里,由于移动局处于基站间SHO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减小TPC bit的错误率,所以,在图6中把Offset1设定得大于Offset2。另外,也可以根据移动局进行通信的基站数来变更Offset1、Offset2的值。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提示把Offset1设定得大于Offset2,相反,也可以把Offset1设定得小于Offset2。
这样,移动局10a与单一的无线基站20a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步骤S108);无线基站20a与无线线路控制局30进行通信(步骤S109)。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根据移动局进行通信的基站数来控制TPC比特的功率偏移值,但是不只是对TPC bit,也可以对Pilot bit、TFCI bit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控制。例如,在移动局处于基站间SHO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将Pilotbit的功率偏移值设定得大,下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精度就高。结果,下行链路的移动局的接收质量提高,TPC比特的接收质量也提高。
下面,说明图8。
图8中,移动局仅与无线基站20a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步骤S201);无线基站20a与无线线路控制局进行通信(步骤S202)。此时,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取为Offset1。
移动局10a,在时刻t2检测到来自两个无线基站20a、20b的接收功率差进入到预定的阈值Th2内,并通知无线线路控制局30(步骤S203)。图9示出此时的移动局10a中的、来自无线基站20a的共通导频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和来自无线基站20b的共通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的推移的一例。图9中,表示两个无线基站20a、20b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差在时刻t2进入到预定的阈值Th2内。
在上述的例子中,移动局10a测定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接收功率之差,检测到上述差值进入了阈值Th2内之后,通知无线线路控制局30。但是,取代上述接收功率,也可以是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信号的路径损耗或来自无线基站20a与无线基站20b的共通导频信号的Ec/No。
然后,从移动局10a接收到通知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指示在时刻t2开始进入了阈值Th2内的无线基站(这里是无线基站20b)与移动局10a间的通信(步骤S204)。另外,此时无线线路控制局30,通知无线基站20b把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比特的功率偏移值取作Offset2。
另外,由于与移动局10a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是无线基站20a和无线基站20b,所以,无线线路控制局30,把开始无线基站20b的通信通知给无线基站20a,同时指示其将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从Offset1变更为Offset2(步骤S205)。然后,无线基站20a把下行链路的DPCCH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取作Offset2。这里,无线线路控制局30把功率偏移值的变更不仅通知无线基站20a,也可以通知移动局10a。图8中取两个无线基站为例,当然,也可以与三个以上的无线基站进行发送/接收。
这里,由于移动局处于基站间SHO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减小TPC bit的错误率,所以,在图8中把Offset2设定得大于Offset1。也可以根据移动局10a进行通信的基站数来变更Offset1、Offset2的值。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提示把Offset2设定得大于Offset1,相反,也可以把Offset2设定得小于Offset1。
这样,移动局10a,为基站间SHO状态,与无线基站20a和无线基站20b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步骤S206和S208);无线基站20a和无线基站20b与无线线路控制局30进行通信(步骤S207和S209)。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根据移动局进行通信的基站数来控制TPC比特的功率偏移值,但是不只是对TPC bit,也可以对Pilot bit、TFCI bit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控制。例如,在移动局处于基站间SHO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将Pilotbit的功率偏移值设定得大,则下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精度就高,结果,下行链路的移动局的接收质量提高,TPC比特的接收质量也提高。
(作用和效果)
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把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2以上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控制为大于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1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由此,就可以降低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并能够维持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
另外,正在进行无线基站间SHO时,把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加大,当变成1个链路时同时把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减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使用功率资源,同时在无线基站间SHO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稳定的运用。
另外,作为进行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控制的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可以使用用于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的信息比特(TPC bit)、移动局固有的导频比特(Pilot bit)或者表示传输格式的组合的信息比特(TFCI bit)。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有关一般的信道的例子,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来说明根据下行链路的信道类别判断是否进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功率控制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
(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具备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功率控制部32和功率信息发送部33。
功率控制部32,根据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而根据下行链路的类别来判断是否进行功率的控制。例如,作为下行链路的类别比如有附随共享信道的专用信道等。
关于无线线路控制局30的其他功能、移动局、无线基站都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功率控制方法)
下面用图10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这里,关于专用信道,并不适用于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方法,而关于附随高速分组传输方式中的HSDPA方式的共享物理信道的HS-PDSCH(用传输信道来称呼时为HS-DSCH)的附随专用物理信道A-DPCH,就其适用于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301,无线线路控制局30判定该信道是否是附随共享物理信道HS-PDSCH(用传输信道来称呼时为HS-DSCH)的专用物理信道A-DPCH。例如,在图6的步骤S105或在图8的步骤S203中,从移动局接收到通知时,进行信道类别的判定。是专用信道A-DPCH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302,不是专用信道A-DPCH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303。
然后,在步骤S302,无线线路控制局30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3,无线线路控制局30不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不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这里,在上面的描述中表示了这样的例子,即,在该信道是附随共享物理信道HS-PDSCH的专用信道的情况下,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而是一般的专用信道的情况下,不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但是也可以根据上述例子以外的信道类别来控制本发明的功率控制的适用的有无。
也可以不仅是根据适用的有无而也根据信道的类别来调节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Offset1、Offset2的值。例如,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亦即,是附随共享物理信道HS-PDSCH的专用信道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加大;是一般的专用信道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减小。
(作用和效果)
原来,在移动局和无线基站使用下行的共享分组通信方式HSDPA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在HSDPA的下行链路中,作为物理信道,使用作为共享数据信道的HS-PDSCH、作为共享控制信道的HS-DPCCH、作为附随专用信道的A-DPCH来进行通信,在上行链路中,使用作为附随专用信道的A-DPCH、作为HSDPA用的专用的控制信道HS-DPCCH来进行通信。因此,用下行链路的A-DPCH中的DPCCH来发送用来进行上行链路的A-DPCH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这里,一般来说,在下行链路中,主要使用HS-PDSCH发送数据比特,而在下行链路的A-DPCH中,发送数据比特的频度小。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中主要使用A-DPCH发送数据比特。结果,在HSDPA系统的A-DPCH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多数的情况会存在其传送速率的不平衡,具体地说,下行链路的A-DPCH的功率小的情况多。因此,因上述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引起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基站中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就大。
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在HSDPA系统内,在附随作为共享信道HS-PDSCH的A-DPCH的情况下,通过加大适用于上述A-DPCH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功率偏移值就能够降低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可以维持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
这样,在第二实施例中,就可以根据上行链路的信道类别,适用更灵活的控制。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有关一般的信道的例子,而在第三实施例中,来说明根据与下行链路成对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来判断是否进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功率控制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
(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具备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功率控制部32和功率信息发送部33。
功率控制部32,根据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而根据与下行链路成对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来判断是否进行功率的控制。例如,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比如有作为传送速度、作为码片速率与取样速率之比的扩频率、代码数、TTI(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发送时间间隔)等。
关于无线线路控制局30的其他功能、移动局、无线基站都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功率控制方法)
下面,用图11来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这里,说明上行链路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适用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401,无线线路控制局30,判定上行链路的信道是否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例如,在图6的步骤S105或在图8的步骤S203,从移动局接收到通知时,进行信道特性的判定。在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402,在不是384kbps的数据块信道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403。
然后,在步骤S402,无线线路控制局30,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3,无线线路控制局30,不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不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这里,在上面的描述中,所表示的例子是:在上行链路信道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而在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以外的信道的情况下,不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但是也可以根据上述例子以外的信道特性,来控制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的适用的有无。例如,也可以根据不是384kbps而是128kbps或64kbps等更细的传输速度来进行控制;也可以不仅仅根据传输速度还根据定义扩频率或代码数、TTI等信道的值进行同样的控制。另外,也可以根据上行链路的信道是否是Enhanced Uplink来进行上述的控制。
另外,也可以不仅是根据适用的有无而是也根据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来调节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Offset1、Offset2的值。例如,,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亦即上行链路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加大,而上行链路是32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减小。
(作用和效果)
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在上行链路是384kbps的分组信道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功率控制,就能够降低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并可以维持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
这样,在第三实施例中,就可以根据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适用更灵活的控制。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有关一般的信道的例子,而在第四实施例中,来说明根据在下行链路中是否正在进行发送分集控制,来判断是否进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功率控制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
(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无线线路控制局30,具备接收功率差信息接收部31、功率控制部32和功率信息发送部33。
功率控制部32,根据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而根据下行链路中是否适用发送分集控制,来判断是否进行功率的控制。例如,作为发送分集控制,比如有根据从移动局通知的反馈信息,来控制从2条天线发送的信号的相位再发送该信号的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
关于无线线路控制局30的其他功能、移动局、无线基站都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功率控制方法)
下面用图12来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这里,说明在下行链路中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适用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501,无线线路控制局30,判定下行链路中是否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例如,在图6的步骤S105或在图8的步骤S203,从移动局接收到通知时,进行下行链路中是否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判定。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502,未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进到步骤S503。
然后,在步骤S502,无线线路控制局30,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3,无线线路控制局30,不将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例如,不进行图6的步骤S106和S107或图8的步骤S204和S205中的TPC bit的功率偏移值的变更。
这里,在上面的描述中所表示的例子是:在下行链路中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而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以外的情况下,不把本发明的功率控制适用于该信道,但是也可以根据上述例子以外的发送分集模式,来控制有关本发明的功率控制的适用的有无。例如,也可以不仅仅根据是否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还根据是否正在适用开环型发送分集控制来进行控制。
也可以不仅是根据适用的有无而是也根据下行链路中是否正在适用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来调节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Offset1、Offset2的值。例如,也可以进行这样控制,亦即,下行链路中正在进行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加大,在下行链路中未进行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把Offset1的值减小。
(作用和效果)
在进行闭环型的发送分集控制时,在上行链路中,因为发送用来进行下行链路的相位控制的反馈信息,所以,在上行链路的质量劣化了的情况下,上述反馈信息的质量也劣化,结果,下行链路的相位控制就不能正常动作,故下行链路的质量劣化。换言之,在进行闭环型的发送分集控制时,与不进行闭环型的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相比,必须更充分地使上行链路的质量稳定,而且,必须将下行链路的TPC bit的质量保持很高。
按照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在下行链路中正在适用发送分集控制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功率控制,就能够降低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错误率,并可以维持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基站的接收质量。
这样,在第四实施例中,就可以根据下行链路中是否正在进行发送分集控制,来适用更灵活的控制。
<其他实施例>
按照上述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显而易见,这些部分地选定本发明的描述和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对业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依据这些公开的发明实现各种变形的实施方式和运作技术。
例如,在第二实施例中,记述了关于3GPP中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FSDPA,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HSDPA,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式。例如,作为其他的通信方式可以列举出3GPP2中的CDMA2000方式、TDD方式等。
对业内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接受了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的技术指教之后,可以实现各种变形。
Claims (12)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通信系统,由无线基站、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和控制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构成;
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是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用的信息比特、所述移动局固有的导频比特或表示传输格式的组合的信息比特。
3.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部,把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1的情况下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控制成小于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为2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
4.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部,根据所述下行链路的信道类别判断是否进行所述功率的控制。
5.根据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类别,是附随共享信道的专用信道。
6.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部,根据与所述下行链路成对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判断是否进行所述功率的控制。
7.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链路的信道特性,是传送速度、扩频率、代码数、TTI的任一个。
8.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部,根据所述下行链路中是否适用发送分集控制来判断是否进行所述功率的控制。
9.根据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分集控制,是控制从两个天线发送的信号的相位来控制发送该信号的闭环型发送分集控制。
10.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基站,与移动局进行通信并由无线线路控制局控制;
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11.一种无线线路控制局,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线路控制局,控制与移动局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
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功率控制部。
12.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功率控制方法,用于由无线基站、与所述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局、控制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线路控制局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
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局同时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数,控制下行链路的控制用比特的功率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06791A JP4559240B2 (ja) | 2005-01-13 | 2005-01-13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回線制御局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
JP2005-006791 | 2005-01-13 | ||
JP2005006791 | 2005-01-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5303A true CN1805303A (zh) | 2006-07-19 |
CN1805303B CN1805303B (zh) | 2010-09-29 |
Family
ID=3656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011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5303B (zh) | 2005-01-13 | 2006-01-13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25121B2 (zh) |
EP (1) | EP1681781B1 (zh) |
JP (1) | JP4559240B2 (zh) |
CN (1) | CN1805303B (zh) |
DE (1) | DE602006009850D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8577A (zh) * | 2013-09-30 | 201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链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PA06000434A (es) | 2003-07-11 | 2006-04-05 | Qualcomm Inc | Canal de enlace de avance compartido dinamico para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 |
JP4713919B2 (ja) * | 2005-04-14 | 2011-06-2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
JP4713923B2 (ja) * | 2005-04-15 | 2011-06-2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
JP2008098847A (ja) * | 2006-10-10 | 2008-04-24 | Nec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US8305958B2 (en) * | 2007-07-16 | 2012-11-06 | Broadcom Corporation | Delegated network connection management and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
AU2008293691A1 (en) * | 2007-08-24 | 2009-03-0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y transmitting radio blocks with piggybacked ACK/NACK fields |
WO2009072945A1 (en) * | 2007-12-06 | 2009-06-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ower control during soft handover |
US9674800B2 (en) | 2009-06-18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scaling for multi-carrie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WO2011042336A2 (en) * | 2009-10-05 | 2011-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301265B2 (en) * | 2010-09-24 | 2016-03-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
US9497714B2 (en) | 2010-09-24 | 2016-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a network of access points |
US9451480B2 (en) | 2010-09-28 | 2016-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665568B1 (ko) | 2010-12-08 | 2016-10-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분산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9185660B2 (en) * | 2011-04-21 | 2015-11-10 | Mediatek Inc. | Power adapta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adapt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downlink power |
KR102680823B1 (ko) | 2015-07-13 | 2024-07-03 | 비욘드스프링 파마수티컬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플리나불린 조성물 |
CN108811059B (zh) * | 2017-05-05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85108A (en) * | 1997-12-15 | 2000-07-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odified downlink power control during macrodiversity |
US5991285A (en) * | 1998-08-10 | 1999-11-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of various channel types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415149B1 (en) * | 1998-11-24 | 2002-07-0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628958B1 (en) * | 1999-09-15 | 2003-09-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t power level during soft handof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650905B1 (en) * | 2000-06-30 | 2003-11-18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DSCH) power control in soft handover |
EP1204219B1 (en) | 2000-10-11 | 2008-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antenna array for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ATE374508T1 (de) * | 2000-11-18 | 2007-10-15 | Lg Electronics Inc | Verfahren zur leistungssteuerung des tfci- datenfeldes des dsch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der dritten generation |
JP2003060568A (ja) | 2001-08-22 | 2003-02-2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無線基地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
KR100811043B1 (ko) * | 2001-11-16 | 2008-03-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유 채널 (sch) 및 hi에대한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
US6963755B2 (en) * | 2002-01-09 | 2005-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herently combining power control commands to initialize communication |
JP4147780B2 (ja) | 2002-02-12 | 2008-09-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品質しきい値設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制御装置 |
JP3857597B2 (ja) | 2002-02-20 | 2006-12-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CN1210978C (zh) * | 2002-03-29 | 2005-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选择分集发射下的功率控制方法 |
JP4423836B2 (ja) * | 2002-04-03 | 2010-03-0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セルラ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
JP4074476B2 (ja) | 2002-05-23 | 2008-04-0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ー時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制御装置 |
JP2004032561A (ja) * | 2002-06-27 | 2004-01-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シグナリング方法、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制御局装置 |
JP3769554B2 (ja) | 2002-07-23 | 2006-04-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決定方法、無線端末、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7194281B2 (en) * | 2002-11-04 | 2007-03-2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of forward link transmitting power during soft handof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0461659C (zh) | 2002-12-31 | 2009-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 |
JP2005006791A (ja) | 2003-06-18 | 2005-01-13 | Canon Inc | X線デジタル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US20070021139A1 (en) | 2003-06-28 | 2007-01-2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507422A1 (en) * | 2003-08-14 | 2005-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during soft handover |
-
2005
- 2005-01-13 JP JP2005006791A patent/JP45592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1-12 US US11/330,346 patent/US77251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3 DE DE602006009850T patent/DE602006009850D1/de active Active
- 2006-01-13 EP EP06000706A patent/EP1681781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01-13 CN CN2006100011641A patent/CN18053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8577A (zh) * | 2013-09-30 | 201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链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
WO2015042958A1 (zh) * | 2013-09-30 | 2015-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链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172758A1 (en) | 2006-08-03 |
EP1681781B1 (en) | 2009-10-21 |
EP1681781A2 (en) | 2006-07-19 |
JP2006197249A (ja) | 2006-07-27 |
EP1681781A3 (en) | 2006-10-25 |
CN1805303B (zh) | 2010-09-29 |
JP4559240B2 (ja) | 2010-10-06 |
US7725121B2 (en) | 2010-05-25 |
DE602006009850D1 (de) | 2009-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0530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线路控制局和功率控制方法 | |
CN1194569C (zh) | 蜂窝系统,基站,移动站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
US8284728B2 (en) | DPCCH and HS-DPCCH control at low grants for E-DCH | |
CN1240190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25930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hs-scch功率控制信息的方法 | |
JP5819250B2 (ja) | 改善されたチャネル・リファレンスを用いた高データ・レートのための技術 | |
CN1251550C (zh) |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 |
CN1292547C (zh) | 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647567A (zh) | 蜂窝系统、基站及移动台、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US2007008261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 power for ofdma based evolved utra | |
CN1479474A (zh) |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移动发射站 | |
US8825101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ower control during soft handover | |
CN1744457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hs-scch功率控制信息的方法 | |
CN1993902A (zh) |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未知格式的传送信道的擦除检测及功率控制 | |
CN10105742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650547A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装置 | |
CN1898884A (zh) | 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功率控制 | |
CN101030794A (zh) | 一种更新高速共享信息信道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方法 | |
CN1214546C (zh) | 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 |
CN1628427A (zh) | 功率控制方式及装置 | |
CN1144495C (zh) | 基站装置及线路品质恶化防止方法 | |
WO201514224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weak communication links | |
CN1968037A (zh) | 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
CN1968035A (zh) | 一种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信干比调整方法 | |
CN1734967A (zh) | 上行增强专用信道的外环功率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