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1183A -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1183A CN1221183A CN 98125598 CN98125598A CN1221183A CN 1221183 A CN1221183 A CN 1221183A CN 98125598 CN98125598 CN 98125598 CN 98125598 A CN98125598 A CN 98125598A CN 1221183 A CN1221183 A CN 12211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cartridge
- bracket
- optical recording
- reproduc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具有:壳体;安装到壳体上能进入和退出壳体的托架,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盘盒;用于根据盘盒尺寸支承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装置;用于检测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尺寸和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的装置;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内的盘片的装置;及用于在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再现信息的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能够通过将盘盒放置在一个托架上而使用不同尺寸即12cm和8cm的盘盒。
通常有两种容纳不同尺寸盘片的盘盒,即12cm盘盒和8cm盘盒。这种盘盒具有容纳孔,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转台和夹盘经由该容纳孔推进。容纳孔与用作为送向光学头装置的输送通道的开口相通。活门安装在盘盒上,以开启/关闭容纳孔和开口。
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具有用于以一定速度旋转可在其上记录信息或从其再现信息的盘片的装置;光学头装置,沿旋转盘片的径向运动,同时向盘片发射激光束;及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从光学头装置发射的激光束所检测到的信息。
因此,当盘盒装进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中时,盘盒的活门沿一个方向运动,从而活门打开容纳孔和盘盒的开口。接着,转台和夹盘向前通过容纳孔,以定位并夹紧盘片。然后,光学头装置沿开口在盘片的径向上作线性往复运动,同时在盘片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再现信息。
但是,由于传统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仅能使用一种盘盒,因此其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即不能同时使用12cm和8cm两种盘片。
此外,若使用12cm和8cm盘片,则必须为每种盘盒设置相应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因而将增加成本。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能够通过将12cm盘盒、8cm盘盒及/或适配器仅放置在一个托架上而使用12cm盘盒、较小的盘盒即8cm盘盒及/或适配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方法,以自动检测盘盒、适配器和裸盘中的哪一个放置在托架上,并根据感应结果自动完成信息记录和再现过程。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将通过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实现,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包括:壳体;托架,安装到壳体,能够被接收进壳体和从壳体退出,并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盘盒;用于根据盘盒尺寸支承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装置;用于检测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尺寸和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的装置;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内的盘片的装置;及用于在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再现信息的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还包括:在托架相对壳体进入/退出后开启/关闭安装在盘盒上的活门的装置;及挤压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盘心,从而将盘片夹在旋转装置上的装置。
支承装置包括:挤压件,接触从而挤压放置在托架上的12cm盘盒和较小的盘盒的一侧;夹持件,用于夹持较小盘盒的两侧,从而防止放置在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细微移动;及水平件,用于相对托架底部保持较小盘盒的水平方位。
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12cm盘盒的尺寸和其内容纳的盘片的状态;及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较小盘盒的尺寸和其内容纳的盘片的状态。
第一检测件包括:多个第一检测孔,对应盘盒的感应孔而形成于托架上;及至少一个感应开关,固定在机座上,通过第一检测孔插入盘盒的感应孔中。
第二检测件包括:至少一个片簧开关,固定在机座上,通过托架的导引槽露出,片簧开关用于通过选择性地与沿导引孔运动的挤压杆的接触部接触以打开/关闭而检测放置在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尺寸;多个第二检测孔,对应较小盘盒的感应孔而形成于托架上;及光传感器,固定在机座上,用于通过经第二检测孔向盘盒的感应孔发射激光束并接收激光束而检测盘片的状态。光传感器包括:发光元件,用于通过托架的第二检测孔和较小盘盒壳体的穿孔向插入开口罩的配合孔的扩散透镜发射激光束;多个光接收元件,设置于对应盘盒的感应孔的位置,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经扩散透镜向感应孔传送的激光束;及电路板,用于电检测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激光束。在此,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与电路板连接并由电路板支承。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包括:壳体;托架,安装到壳体,能够被接收进壳体和从壳体退出,并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盘盒;用于根据盘盒尺寸支承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装置;第一定位装置,用于确定12cm盘盒在托架上的位置并将12cm盘盒定位在确定位置;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由第一定位装置定位的盘盒的尺寸和12cm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第二定位装置,用于确定较小盘盒在托架上的位置并将较小盘盒定位在确定位置;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由第二定位装置定位的较小盘盒的尺寸和较小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内容纳的盘片的装置;及用于在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再现信息的装置。
第一定位装置包括:一对第一定位销孔,对应12cm盘盒的插入孔形成于托架上;及一对第一定位销,设置在机座上,在穿过第一定位销孔后插入12cm盘盒的插入孔。
第二定位装置包括:一对第二定位销孔,对应较小盘盒的插入孔形成于托架上;旋转支架,由铰销安装于壳体,旋转支架具有一对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在穿过第二定位销孔后插入较小盘盒的插入孔;及用于上下转动旋转支架的装置,其中旋转装置由第二检测件检测的信号自动操作,以转动旋转支架。支架旋转装置包括:滑块,以线性方向沿从壳体底部伸出的导引突起作往复运动;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滑块的驱动装置,根据第二检测件检测的信号启动/关闭;及动力传输器,用于从驱动马达向滑块传输驱动力。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进入托架的盘盒是否到位;(b)将记录/再现装置推向其初始位置;(c)检测托架上放置的盘盒的尺寸;(d)检测盘盒中容纳的盘片是单面盘还是双面盘;(e)检测盘片是否格式化过;(f)由以上步骤(a)、(c)、(d)和(e)的检测结果显示盘盒的尺寸、盘片是单面盘还是双面盘以及盘片是否格式化过;(g)检测是否要检测盘片的记录面;(h)检测是否在盘片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再现信息;及(i)根据以上步骤的检测结果在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盘片再现信息。
通过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更加详细的描述,将会明白上述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中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装配后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中放置于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图4中较小盘盒的放大剖面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中放置于托架上的12cm盘盒的平面图;
图7为示出图6中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中放置于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平面图;
图10为示出图9中光学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B区域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所示C区域的放大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采用的滑块的工作剖视图;及
图14A和14B为示出由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至3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
图中,标号10是壳体,20是托架。托架20安装于壳体10,能够进入或退出壳体10。具有不同尺寸的不同种类的盘盒,即12cm盘盒200或较小盘盒(8cm)210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放置于托架20上。支承装置设置于托架20,以根据盘盒200和210的尺寸支承盘盒200和210,从而当盘盒200和210放置于托架20上时防止其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包括:检测器,用于检测盘盒200和210的尺寸和其内容纳的盘片d和d′的状态;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20上的盘盒内容纳的盘片d和d′(见图7、8、10、12和13)的装置;及用于在由旋转装置旋转的盘片d和d′上记录信息或从由旋转装置旋转的盘片d和d′再现信息的装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托架进入壳体或从壳体退出后开启或关闭分别安装于盘盒200和210上的活门202和220(见图4、6和9)的装置;及用于挤压盘盒200和210中容纳的盘片d和d′的盘心,从而将盘片d和d′夹紧于旋转装置的装置。
下面将参照图4至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
图4是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中放置于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图4中较小盘盒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所示,较小盘盒210具有盒壳体212和开口罩214。容纳孔212a和开口212b形成于盒壳体212的上侧和下侧。开口罩214与盒壳体212枢转连接并防止盘片(d′)从盘盒210分离。
穿孔212c和多个第二感应孔212d形成于盒壳体212的后转角区。此外,对应穿孔212c和第二感应孔212d的配合孔214a形成于开口罩214上。
第二感应孔212d是一种用于检测盘盒212内容纳的盘片(d′)是否被调换、检测盘片d′是单面盘还是双面盘以及检测盘片d′是否格式化过的孔。
透明材料制成的扩散透镜216设置在开口罩214的配合孔214a处。扩散透镜216具有分别插入配合孔214a的插入部216a和用于连接各插入部216a的连接部216b。
光接收板218设置在盘盒212处,以根据用户的意愿开启/关闭第二感应孔212d。光接收板218由手工操纵。
同时,参照图1至3,托架20的底部具有中心孔20a和输送孔20b。中心孔20a与盘盒200和210的容纳孔200a和212a对中,输送孔20b与盘盒200和210的开口200b和212b对中。输送孔20b与中心孔20a相通。由于有中心孔20a和输送孔20b,因此当盘盒200和210的活门202和220由活门开启/关闭机构打开时,盘片(d和d′)暴露于记录/再现装置。较小盘盒210的容纳孔212a和开口212b优选与12cm盘盒200的容纳孔200a和开口200b具有相同的直径和宽度。
此外,导引件22设置在托架20的输送孔20b的一端,具有预定的高度。一对导引孔20c和20k分别形成于导引件22的两侧。
第一和第二检测孔20d和20e形成于托架20的转角区,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孔20f和20g分别形成于托架20的两个转角区。一对具有导轨20h的矩形连接孔20i形成于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孔20f和20g以及导引孔20c和20k之间。一对穿孔20j邻近连接孔20i形成。
导引件22设有挤压件24。挤压件24接触并挤压在托架20上放置的盘盒200和210的一侧。夹持件36安装在连接孔20i内并从较小盘盒210的两侧夹持该盘盒,从而防止较小盘盒210放置在托架20上时的运动。此外,当较小盘盒210放置在托架20上时,分别安装在穿孔20j内的水平件42可使较小盘盒210相对托架20的底部保持水平。
挤压件24具有挤压滑块26、挤压部26a、夹钩28和一对挤压杆30。挤压部26a形成于挤压滑块26的两侧,以挤压12cm盘盒200的一侧。夹钩28形成于各挤压部26a的下侧,并插入托架20的导引孔20c和20k。挤压杆30可动地安装在挤压滑块26的两侧,并当较小盘盒210放置在托架20上时挤压该盘盒的一侧。
挤压杆30具有接触部30b。槽30a绕各挤压杆30的圆周形成,E形圈绕槽30a放置。因此,挤压杆30不会从挤压滑块26完全脱离。此外,第一螺旋弹簧34绕挤压杆30设置,以使挤压杆30返回初始位置。此时,各挤压杆30的接触部30b可沿形成于托架20底部的导引孔20c和20k运动。因此,12cm盘盒200及/或较小盘盒210支承并准确放置于托架20上。
夹持件36具有一对可动设置于连接孔20i的夹持支架40。连接孔20i形成于托架20两侧的中部。夹持支架40具有带有导引槽的导引件38,连接孔20i的导轨20h插入该导引槽。导引件38的前缘倾斜,以防止当12cm盘盒200放置于托架20上时可能会发生的与盘盒200的底面的干涉。
水平件42具有一对支架46、支架轴48和第二螺旋弹簧50。支架46由螺钉44固定于托架20的底面。支架轴48可动地设置于支架46上,能够上下运动。第二螺旋弹簧50向上弹性支承支架轴48。支架轴48的前缘穿过托架20的穿孔20j并从其伸出。从穿孔20j伸出的支架轴48的上侧接着插入形成于较小盘盒210底面的插入孔。由此可使较小盘盒210保持水平。
检测器具有第一盒件和第二盒件。第一盒件检测12cm盘盒200中容纳的盘片d的状态,第二盒件检测较小盘盒210中容纳的盘片d′的状态。
第一盒件具有多个感应开关52。感应开关52穿过形成于托架20的第一检测孔20d,然后插入12cm盘盒200的第一感应孔200c。此时,托架20的检测孔20d与12cm盘盒200的第一感应孔200c对中。感应开关52与机座60连接。因此,当12cm盘盒200放置于托架20上并进入壳体10内时,机座60升高,感应开关52相应插入12cm盘盒200的第一感应孔200c。
第二盒件具有至少一个片簧开关64和光传感器54。片簧开关64与机座60连接,同时露于托架20的导引孔20c和20k。片簧开关64检测较小盘盒210的尺寸。光传感器54检测较小盘盒210内容纳的盘片(d′)的状态。此时,片簧开关64选择性地开启/闭合,以检测较小盘盒210的尺寸。更为具体地,当沿导引孔20c和20k运动的挤压杆30的接触部30b选择性地与片簧开关64接触时,片簧开关64相应地开启/闭合。
光传感器54具有发光元件56a、光接收元件56b和电路板58。发光元件56a通过第二检测孔20e和较小盘盒210的穿孔212c向扩散透镜216投射激光束。此时,扩散透镜216插入开口罩214的配合孔214a。光接收元件56b设置在对应于12cm盘盒200的第二感应孔212d的位置,以接收沿扩散透镜216传向第二感应孔212d的激光束。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56a和56b与电路板58连接,电路板58电检测由光接收元件56b接收的激光束。
夹持器114一体形成于电路板58上。夹持器114具有预定高度,从而其可环绕光接收元件56b。由于夹持器114的存在,经扩散透镜216向光接收元件56b传送的激光束不会扩散到邻近的其它光接收元件56b,从而防止光接收元件56b出错。
此外,一对第一定位销62穿过第一定位销孔20f,并从机座60伸出,以使12cm盘盒200定位于托架20上。
同时,旋转支架68由铰销70设置于壳体10。旋转支架68具有一对使较小盘盒210定位于托架20上的第二定位销66。旋转支架68通过检测较小盘盒210的盘片d′的光传感器54由旋转驱动装置向上/向下转动。
旋转支架驱动装置具有滑块80、驱动马达82和向滑块80传输驱动马达82的驱动力的动力传输器。
一对斜槽80a形成于滑块80两侧,从旋转支架68两侧突伸的插接突起68a插入斜槽80a中。滑块80底部形成有一对导引孔80b,从壳体10突伸的导引突起12插入导引孔80b中。滑块80具有连接槽80d,连接槽80d的内圆周面形成有齿条80c。连接槽80d形成于滑块80的后侧。
动力传输器具有齿轮84、蜗轮86和蜗杆88。齿轮84穿过连接槽80d,与齿条80c啮合,蜗轮86与齿轮84一体形成。蜗轮86与蜗杆88啮合,蜗杆88与驱动马达82的轴压配合。
旋转装置具有固定于机座60的主轴马达90和与主轴马达90的轴压配合的转台92。盘盒200和210内容纳的盘片(d和d′)载于转台92上。
记录/再现装置具有光学头底座96和光学头98。光学头底座96沿在机座60上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导杆94作线性往复运动。光学头98设置于光学头底座96上部,并通过向盘片(d和d′)的记录表面投射激光束而在盘片(d和d′)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d和d′)再现信息。
活门开启/闭合装置具有连杆102、开启突起104和扭转弹簧(未示出)。连杆102枢转设置于顶罩100底面,开启突起104从连杆102的一端伸出。安装在盘盒200和210上的活门202和220由开启突起104打开。扭转弹簧(未示出)安装在连杆102的另一端,以使连杆102返回初始位置。
夹紧装置具有杠杆110和夹盘112。杠杆110紧压顶罩100的上表面,夹盘112把盘片(d和d′)挤压在转台92上。
下面,将参照图6至14b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运行。
当推动设置在壳体10前侧的弹出按钮(未示出)时,安装在壳体10内的装载马达(未示出)旋转。然后,托架20从壳体10弹出。此时,将盘盒200和210之一或裸盘放置在托架20上。
图6至8示出放置于托架20上的12cm盘盒200。如图所示,当12cm盘盒200放置在托架20上时,盘盒200的底面与托架20的底部紧密接触。此外,盘盒200由设置在盘盒200后面的挤压滑块26的挤压部26a支承。由此可防止盘盒200运动。
此时,随着12cm盘盒200插入托架20,挤压杆30的接触部30b被向后沿导引孔20c和20k推动。接着,其预定端已从托架20的穿孔20j伸出的支架轴48因与12cm盘盒200的底面接触而向下运动。
然后,当再次推动弹出按钮时,负载马达反向旋转,其上放置盘盒200的托架20向前进入壳体10。此时,安装在盘盒200上的活门202接触设置在顶罩100上的连杆102的开启突起104。相应地,活门202沿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容纳孔200a和开口200b开启。
如图7所示,当托架20完全进入壳体10中时,机座60升起。相应地,转台92向前进入盘盒200的容纳孔200a,从而盘片d载于其上。另外,第一定位销62穿过托架20的第一定位销孔20f,然后插入盘盒200的插入孔(未示出)。由此,可使盘盒200相对托架20的底部保持水平。
同时,压紧于顶罩100的杠杆100的一端在托架20向前进入壳体10后向下运动。然后,夹盘112向前进入盘盒200的上容纳孔200a,以挤压盘片d的盘心并将盘片d夹在转台92上。
接着,如图8所示,与机座60连接的感应开关52穿过第一检测孔20d并检测12cm盘盒200。随后,具有光学头98的光学头底座96运动至其初始位置。此时,一个感应开关52选择性地插入盘盒200的第一感应孔200c,由此检测到盘片d的状态。也就是说,若某个感应开关52未插入某个第一感应孔200c,则测知该盘片d是新盘。若这一感应开关52插入了该感应孔,则测知该盘片d至少从盘盒200中弹出一次。类似地,若另一个感应开关52插入了另一个第一感应孔200c,则测知该盘片d是双面盘,若未插入,则测知该盘片d是单面盘。另外,由感应开关52是否插入其它第一感应孔200c确定盘片d是否格式化过。
此时,由于与机座60连接的片簧开关64放置在形成于托架20上的导引孔20c和20k下面,片簧开关64不会与挤压杆30的接触部30b接触,从而片簧开关64处于关闭状态。
在检测到盘片d的尺寸、记录面以及盘片d是否格式化过后,向用户显示其结果。接着检测是否要检测盘片d的记录面。然后检测是否在盘片d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d再现信息。最后,光学记录/再现装置根据检测结果准备记录或再现信息。
此后,运动到其初始位置的光学头底座96沿导杆94在盘片d的径向运动,并在盘片d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d再现信息。
图9至13示出较小盘盒210放置在托架20上并在盘片d′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d′再现信息的情况。图中,较小盘盒210放置在托架20上,向后推动设置于挤压滑块26的挤压杆30。此时,其一端从托架20的穿孔20j伸出的支架轴48插入较小盘盒210的插入孔。另外,已被向后推动的挤压杆30由第一螺旋弹簧34的回复力作用而向盘盒210的盒壳体212运动。由此防止盘盒210运动。
然后,设置于托架20的连接孔20i的夹持支架40沿侧向挤压。相应地,夹持支架40沿插入导引件38的导轨20h相对托架20向内运动,随后挤压盘盒210的壳体212的两侧。由此防止盘盒210沿侧向运动。
此时,当托架20向前进入壳体10时,如同上述的过程,较小盘盒210的活门220由连杆102的开启突起104作用而向一个方向运动。然后,通过升起的机座60,转台92向上运动并装进盘盒210的容纳孔212a,并将盘片d′放置于其上。这时,如图10所示,与机座60连接的片簧开关64接触挤压杆30的接触部30b,并检测到放置在托架20上的盘盒是较小盘盒210。检测到较小盘盒210的同时,具有光学头98的光学头底座96运动至其初始位置。
当通过片簧开关64检测到盘盒的尺寸时,驱动马达82基于检测信号旋转。同时,与驱动马达82的转轴连接的蜗杆88和与蜗杆88啮合的蜗轮86一起旋转。此外,由于与滑块80的齿条80c啮合的齿轮84转动,滑块80如图13所示向后运动。此时,由于从旋转支架68两侧伸出的插接突起68a因滑块80的线性运动而沿斜槽80a运动,通过铰销70与壳体10内侧连接的旋转支架68升起。同时,固定于旋转支架68上表面的第二定位销66穿过托架20的第二定位销孔20g,并插入盘盒210的插入孔。由此确定盘盒210相对托架20的定位。
此后,激光束从发光元件56a发射,发光元件56a与机座60的电路板58连接。激光束穿过托架20的第二检测孔20e和盘盒210的穿孔212c,并到达插入开口罩214的配合孔214a的扩散透镜216。然后,激光束通过感应孔212d和第二检测孔20e由光接收元件56b接收。由此检测到盘片的状态。
如图12所示,从与电路板58连接的发光元件56a发射的激光束发射到扩散透镜216的插入部216a,同时穿过盘盒壳体212的穿孔212c。向插入部216a发射的激光束被分成多束,分别向连接部216b传送,连接部216b连接插入部216a和另一插入部216a。这样传送的激光束在穿过第二感应孔212d和第二检测孔20e后被光接收元件56b接收,光接收元件56b形成于对应第二感应孔212d和第二检测孔20e的位置。由此自动确定盘盒内容纳的盘片是否是单面盘或双面盘以及是否格式化(新)或未格式化(旧)。
具体地说,若与盘盒壳体212可动连接的光接收板218由手工操作而挡住一个第二感应孔212d,则通过扩散透镜216发射的激光束不会传送到光接收元件56b。因此可确定盘片d′一次都未从盘盒210弹出过。若光接收板218挡住另一感应孔212d,则可确定盘片d′是双面盘,若未挡住,则该盘可确定为单面盘。最后,由其它感应孔212d的开启/关闭状态确定盘片d′是否格式化过。
此时,由于具有环绕光接收元件56b的夹持器114,激光束不会扩散到邻近的其它光接收元件56b。因此可保证盘片状态的准确检测。
此后,向用户显示盘片的尺寸、记录面以及盘片是否格式化过。接着,检测是否要检测盘片的记录面,以及是否在盘片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再现信息。然后,光学记录/再现装置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准备记录或再现信息。因此,在其初始位置的光学头底座96和设置于其上的光学头98沿导杆94在盘片的径向运动,记录及/或再现信息。
若裸盘放置在托架20上,则光学记录/再现装置检测该状态,从而将设有光学头98的光学头底座96推向其初始位置。然后检测盘片是否是单面盘或双面盘,信息在盘片的可记录及/或可再现的记录道上记录及/或从盘片的可记录及/或可再现的记录道再现。
同时,有一A3感应孔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当接纳8cm盘片的适配器放置在托架20上时,对应于A3感应孔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感应开关插入A3感应孔,由此检测到8cm盘片的适配器已放置。
当适配器通过感应开关如此检测后,与光学头98一起安装的光学头底座96向初始位置运动。然后,检测盘片是否是单面盘或双面盘,信息在盘片的检测到的侧面记录或从盘片的检测到的侧面再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由于不同尺寸的盘盒、裸盘和接纳8cm盘片的适配器可以仅放置在所用的一个托架上,因此提高了其兼容性并降低了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由于是自动检测放置在托架上的盘盒和适配器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并且由于其运行根据检测的盘片状态自动执行,因此缩短了在盘片上记录/再现信息的时间,并给用户带来更大方便。
虽然已参照优选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进。
Claims (25)
1.一种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托架,安装到壳体,能够进入壳体和从壳体退出,并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盘盒;
用于根据盘盒尺寸支承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从而防止盘盒运动的装置;
用于检测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的尺寸和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的装置;
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内的盘片的装置;及
用于在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再现信息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盘盒包括安装在其上以开启/关闭盘盒的容纳孔和开口的活门,及用于在托架相对壳体进入/退出后开启/关闭活门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挤压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盘心,从而将盘片夹在旋转装置上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架具有对应12cm盘盒和较小盘盒的容纳孔和开口的中心孔和输送孔,从而盘片经其暴露于记录/再现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盘盒的支承装置包括:
挤压件,接触并挤压放置在托架上的12cm盘盒和较小的盘盒的一侧;
夹持件,用于夹持较小盘盒的两侧,并防止放置在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细微移动;及
水平件,用于相对托架底部使较小盘盒保持水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件包括:
挤压滑块,设置于托架上,挤压滑块具有一对夹钩,可插入托架的导引槽;
一对挤压部,一体形成于挤压滑块两侧,以挤压12cm盘盒的后侧;
一对挤压杆,可动设置于挤压滑块的挤压部的内侧,可线性运动,挤压杆挤压放置在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一侧;及
一对螺旋弹簧,用于向初始位置弹性支承挤压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包括:
一对夹持支架,可动设置于托架两侧中部形成的连接孔中,与放置于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两侧接触,其中夹持支架的上端倾斜以防止与较小盘盒的底面之间出现的干涉。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件包括:
支架,固定于托架的底面;
支架轴,上下可动地设置于托架,以通过形成于托架的穿孔伸出,从而支架轴插入托架上放置的较小盘盒的插入孔;及
螺旋弹簧,用于向上弹性支承支架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12cm盘盒的尺寸和其内容纳的盘片的状态;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较小盘盒的尺寸和其内容纳的盘片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检测孔,对应盘盒的感应孔而形成于托架上;及
至少一个感应开关,固定在机座上,通过第一检测孔插入盘盒的感应孔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检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片簧开关,固定在机座上,通过托架的导引槽露出,片簧开关用于通过选择性地与沿导引孔运动的挤压杆的接触部接触以打开/关闭而检测放置在托架上的较小盘盒的尺寸;
多个第二检测孔,对应较小盘盒的感应孔而形成于托架上;及
光传感器,固定在机座上,用于通过经第二检测孔向较小盘盒的感应孔发射激光束并接收激光束而检测盘片的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光传感器包括:
发光元件,用于通过托架的第二检测孔和较小盘盒壳体的穿孔向插入开口罩的配合孔的扩散透镜发射激光束;
多个光接收元件,设置于对应盘盒的感应孔的位置,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经扩散透镜向感应孔传送的激光束;及
电路板,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连接其上并由其支承,电路板用于电检测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激光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接收板设置在盘盒的各感应孔处,以开启/关闭感应孔,由此根据用户的意愿控制盘片检测过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接收元件由具有预定高度的夹持器环绕,从而激光束不会通过邻近的其它光接收元件扩散。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包括:
转台,盘盒中容纳的盘片放置于其上;及主轴马达,用于可旋转地驱动转台。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再现装置包括:
光学头;光学头底座,其上设置光学头;及一对导杆,用于沿盘片的径向导引光学头底座,从而使光学头底座作线性往复运动。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活门开启/闭合装置包括:
连杆,枢转设置在与壳体上部连接的顶罩的底面;
开启突起,从连杆一端伸出,接触盘盒活门的一侧;及
弹簧,设置在连杆的另一端,以使连杆返回初始位置,其中连杆在托架相对壳体装进之后枢转。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包括:
杠杆,固定于和壳体上部连接的顶罩;及夹盘,安装在杠杆一端,以向旋转装置紧紧挤压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盘心。
19.一种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托架,安装到壳体,能够被接收进壳体和从壳体退出,托架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盘盒;
用于根据盘盒尺寸支承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以防止盘盒运动的装置;
第一定位装置,用于确定12cm盘盒在托架上的位置并将12cm盘盒定位在确定位置;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第一定位装置定位的12cm盘盒的尺寸和12cm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
第二定位装置,用于确定较小盘盒在托架上的位置并将较小盘盒定位在确定位置;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第二定位装置定位的较小盘盒的尺寸和较小盘盒中容纳的盘片的状态;
用于旋转放置于托架上的盘盒内容纳的盘片的装置;及
用于在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由旋转装置转动的盘片再现信息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装置包括:
一对第一定位销孔,对应12cm盘盒的插入孔形成于托架上;及
一对第一定位销,设置在机座上,在穿过第一定位销孔后插入12cm盘盒的插入孔。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装置包括:
一对第二定位销孔,对应较小盘盒的插入孔形成于托架上;
旋转支架,由铰销安装于壳体,旋转支架具有一对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在穿过第二定位销孔后插入较小盘盒的插入孔;及
用于上下转动旋转支架的装置,
其中支架旋转装置由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信号自动操作,以转动旋转支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包括:
滑块,沿从壳体底部伸出的导引突起作线性往复运动;
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滑块,根据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信号启动/关闭;及
动力传输器,用于从驱动马达向滑块传输驱动力。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包括:
一对斜槽,其内插入形成于旋转支架两侧的插接突起;
一对导引槽,其内插入形成于壳体底部的导引突起;及
连接槽,形成于滑块后部,在其内周面形成有齿条。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输器包括:
齿轮,插入滑块的连接槽并与连接槽的齿条啮合;
蜗轮,与齿轮一体形成;及
蜗杆,与驱动马达的轴压配合,与蜗轮啮合。
25.由光学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检测进入托架的盘盒是否到位;
(b)当步骤(a)中盘盒到位时,将记录/再现装置推向其初始位置;
(c)检测托架上放置的盘盒的尺寸;
(d)检测盘盒中容纳的盘片是单面盘还是双面盘;
(e)检测盘片是否格式化过;
(f)由步骤(a)、(c)、(d)和(e)的检测结果显示盘盒的尺寸、盘片是单面盘还是双面盘以及是否格式化过;
(g)检测是否要检测盘片的记录面;
(h)检测是否在盘片上记录信息或从盘片再现信息;及
(i)根据以上步骤的检测结果在盘片上记录信息及/或从盘片再现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72622/97 | 1997-12-23 | ||
KR19970072622 | 1997-12-23 | ||
KR72622/1997 | 1997-1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1183A true CN1221183A (zh) | 1999-06-30 |
CN1147848C CN1147848C (zh) | 2004-04-28 |
Family
ID=1952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1255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848C (zh) | 1997-12-23 | 1998-12-18 |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848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2351A (zh) * | 2009-06-10 | 2012-04-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
CN103514905A (zh) * | 2012-06-26 | 2014-01-15 |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驱的光学读取头的位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
-
1998
- 1998-12-18 CN CNB981255981A patent/CN11478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2351A (zh) * | 2009-06-10 | 2012-04-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
CN103514905A (zh) * | 2012-06-26 | 2014-01-15 |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驱的光学读取头的位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48C (zh) | 2004-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201C (zh) | 使用不同尺寸和类型记录/重放介质的光记录/重放设备及方法 | |
US6304537B1 (en) |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both disc cartridges holding 8CM and 12CM disc | |
CN1122268C (zh) | 记录再现装置 | |
US6782543B2 (en) |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221183A (zh) |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
KR100366024B1 (ko) | 8센티미터및12센티미터디스크카트리지겸용광기록재생장치및그의정보기록/재생방법 | |
KR19990081121A (ko) | 광 디스크 기록재생장치의 카트리지 자동검출장치 및 그의 검출방법 | |
KR100467602B1 (ko)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가이드 장치 | |
JP3011619B2 (ja) |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CN1486489A (zh) | 盘驱动装置 | |
JP2615148B2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
GB2095019A (en) | Turntable apparatus | |
JP2975852B2 (ja) |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3613012B2 (ja)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 |
JP3011620B2 (ja) |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2604266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H11250549A (ja) | 光ディスク収納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 | |
JPS63300478A (ja) | デイスクプレ−ヤ | |
JP2003123411A (ja) | ディスク装置用調整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 |
JPS6223937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2001084682A (ja) | 担体自動再生装置 | |
JPH08255405A (ja) | ディスク移送装置 | |
JPH077562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KR19980017233A (ko) | 광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픽업 유닛 크리닝 방법 | |
JP2003317357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