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9545A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19545A CN1219545A CN 97121853 CN97121853A CN1219545A CN 1219545 A CN1219545 A CN 1219545A CN 97121853 CN97121853 CN 97121853 CN 97121853 A CN97121853 A CN 97121853A CN 1219545 A CN1219545 A CN 12195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ovinylarene
- conjugated diolefine
- section
- content
- ch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二烯和单乙烯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以多螯型有机锂化合物为引发剂采用将惰性溶剂、单体和引发剂一次加入,结构调节剂两次加入,通过控制转化率来制备二嵌段共聚物,其中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是由二乙烯基苯(DVB)和有机单锂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得。该方法的特点是不用偶联即可得到支化的、宽分子量分布的、高门尼的、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特别适合用于制造轮胎胎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多螯型有机锂化合物为引发剂合成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二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当前适用于汽车轮胎胎面胶的橡胶不仅要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及耐磨性能,还要具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这样才能满足节能及安全行驶的需求。而低滚动阻力与高抗湿滑性这两种性能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单一品种的橡胶很难同时满足这两种要求。用共混的方法将分别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的两种橡胶共混只是使两种性能有所改进,很难得到理想的产品。例如,含10~30%wt.键合苯乙烯和不超过20%wt乙烯基的共轭二烯的丁苯共聚物具有相对高的抗湿滑性,含不超过20%乙烯基的聚丁二烯橡胶具有低的滚动阻力和高的耐磨性,二者的混合物已被用于制造汽车轮胎,然而,这种混合物的其它特性特别是抗湿滑性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为改进橡胶制品的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试图通过改性主要用有机锂引发剂得到的丁二烯橡胶或丁苯橡胶来达到。例如,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可以合成出一种具有不同苯乙烯含量和乙烯基含量的AB二嵌段共聚物,通过调整共聚物橡胶分子中A、B两段在整个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两段中苯乙烯、乙烯基的含量可使所得的共聚物同时具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橡胶制品的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通常可由其粘弹谱中50℃和-10℃的tanδ值来表征,50℃的tanδ值越低,橡胶的滚动阻力越小,-10℃的tanδ值高,橡胶的抗湿滑性越好。
美国专利US4463133公开了一种二嵌段丁苯橡胶组合物,其中至少含有20%wt.的A、B二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链中至少包括20%wt.的含金属-碳键的共聚物;欧洲专利公开EP0270927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一种含嵌段共聚物的橡胶组分,该嵌段共聚物是一种实质上含A、B二嵌段的支化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整个分子链中至少40%wt.是用三官能团或四官能团偶联剂改性的,该组合物具是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的二嵌段丁苯共聚物,该组合物具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该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是以有机单锂为引发剂在极性化合物存在下进行A段或B段合成,然后进行下一段合成,再用偶联剂进行偶联反应,最后用终止剂终止反应。它们的缺点是必须用偶联剂对共聚物进行改性,才能得到支化的、分子量分布宽的、性能好的共聚物。
美国专利US4433109公开了一种苯乙烯-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它包括两段不同乙烯基含量和键合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丁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和可选择的聚丁二烯段,该共聚物具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其缺点是所得产品为线型的、分子量分布窄、门尼粘度低,产品的撕裂强度低、产品的加工性能差;欧洲专利公开EP05444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用偶联剂偶联上述所得的嵌段共聚物可使产品的加工性能及抗撕裂强度得到改善。其缺点也正在于此:即必须用偶联剂对共聚物进行改性,才能得到支化的、分子量分布宽的、性能好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合成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支化共聚物的方法,即不用偶联即可得到支化的、宽分子量分布的、高门尼的、性能好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应用多螯型有机锂为引发剂合成具有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的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反应所需的惰性溶剂、共轭二烯烃、单乙烯基芳烃、结构调节剂一次加入,然后加入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A段合成,使聚合转化率达到10~90%;加入结构调节剂,进行B段合成;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并进行凝聚,从而制得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
(1)加入惰性溶剂、共轭二烯烃、单乙烯基芳烃、结构调节剂,然后加入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A段合成,使聚合转化率达到10~90%,较好的为20~50%,最好的为30%;
(2)加入结构调节剂,进行B段合成;
(3)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并进行凝聚。
其中A段和B段均为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的无规共聚段,只是在这两段中这两种单体的含量不同;
其中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是由二乙烯基苯(DVB)和有机单锂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是由DVB与有机单锂在烃类溶剂中一步反应得到的,其中存在有机单锂及与二乙烯基苯反应生成的有机双锂和有机多锂。在反应过程中可加入共轭二烯或单乙烯基芳烃单体作为添加剂,以便在双锂和多锂引发剂分子上形成聚合物短臂,以提高引发剂在烃溶液中溶解度,获得均相引发剂溶液。
本发明所用的DVB可以是1,3-二乙烯基苯、1,4-二乙烯基苯或它们的混合物,DVB与有机单锂的摩尔比DVB/RLi为0.1~0.5,最好为0.2~0.4。随着合成配比DVB/RLi的提高,引发剂单锂减少,多锂增加,当DVB/RLi>0.5时,单锂完全消失;当DVB/RLi>1时,引发剂几乎全部由多锂分子组成。
本发明所用的有机单锂可以用RLi来表示,其中R为直链或带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如可以选用乙基锂、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戊基锂、己基锂、环己基锂、苯基锂、甲基苯基锂、萘基锂等,但最好选用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
引发剂制备过程中的添加剂可以是含4~5个碳原子的共轭二烯如1,3-丁二烯、异戊二烯,也可以是含8~12个碳原子的单乙烯基芳烃如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等。添加剂与有机单锂的摩尔比为2∶1~20∶1,但最好为5∶1~15∶1。
引发剂的制备可以在脂肪烃如正己烷中进行,也可以在脂肪烃与环烷烃的混合溶剂中进行。
制备引发剂的温度一般为30~90℃。
聚合过程中所用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含8~20个碳原子,但最好含8~12个碳原子,如可以是苯乙烯、烷基取代的苯乙烯或乙烯基上有取代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如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可以从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或对-特丁基苯乙烯中选择,乙烯基上有取代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可选α-甲基苯乙烯。单乙烯基芳烃单体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从获得难易程度方面考虑,选苯乙烯和对-甲基苯乙烯更好,选苯乙烯最好。
聚合过程中所用的共轭二烯单体含4~12个碳原子,最好含4~8个碳原子,如可以选择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取代的1,3-戊二烯或取代的丁二烯,如取代的丁二烯可以从2,3-二甲基-1,3-丁二烯、1-苯基-1,3-丁二烯中选择。共轭二烯单体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最好选用1,3-丁二烯或异戊二烯,因为这两种单体的聚合速率较高,有利于工业化。
聚合反应的溶剂可以是芳香烃、脂肪烃或环烷烃,如芳香烃可从苯、甲苯、二甲苯或乙基苯中选择,脂肪烃可从己烷或庚烷中选择,环烷烃可从环戊烷、环己烷或甲基环己烷中选择。这些烃类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如可选脂肪烃与环烷烃的混合物-抽余油为聚合溶剂。
对于上面提到的单体和溶剂必须预先除去能引起引发剂或活性端失活的杂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硫的化合物和炔类化合物等。
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选用Lewis碱类化合物做极性添加剂和结构调节剂,各种Lewis碱类化合物都可以选用,但从获得难易程度方面考虑,最好选用醚化合物或叔胺化合物做极性添加剂和结构调节剂,如环醚化合物可以选用四氢呋喃、四氢吡喃或1,4-二氧六环;脂族单醚可选用二乙基醚或二丁基醚;脂族聚醚可选用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或二乙二醇二丁醚;芳香醚可选用二苯基醚、苯甲醚或类似的醚;叔胺化合物可选用三乙氨、三丙氨、三丁氨或其它化合物如N,N,N’,N’-四甲基乙二氨、N,N-乙基苯氨、吡啶或喹啉等,A段合成和B段合成所用的结构调节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的结构调节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聚合反应温度为0~150℃,在40~70℃间反应更好,最好为50℃。
聚合过程中引发剂的用量依赖于设计分子量的大小。一般引发剂的用量为每100克单体需加入0.8~2.5mmol锂。
本发明还涉及用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中
a.A段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1~1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20~50%;
b.B段也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20~3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40~65%。
c.A、B两段中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之差大于1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之差大于20%;
d.A段占共聚物重量百分数的10~90%;
e.二嵌段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总含量为10~4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的含量为30~50%。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中A段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1~1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20~50%,较好的为20~30%,两者均可由结构调节剂THF的添加量来控制,单乙烯基芳烃含量和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含量过高将导致产品的滚动阻力增大;B段也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20~50%,较好的为30~35%,与A段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之差应不小于10%,B段单乙烯基芳烃含量是由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A段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及A、B两段的重量比决定的,B段单乙烯基芳烃含量过低或B段与A段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之差过小,将会降低产品的抗湿滑性。B段单乙烯基芳烃含量过高,将会影响产品的弹性、硬度等其它物理性能。B段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40~65%,较好的为55~65%,B段与A段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之差应不小于20%,B段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过低或B段与A段乙烯基含量之差过小,也都会降低产品的抗湿滑性。B段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过高,同样也会影响产品的弹性、硬度等其它物理力学性能;A段占共聚物重量百分数的20~50%,较好的为30~50%最好为30%;二嵌段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总含量为10~40%,较好的为20~4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的总含量为30~50%,较好的为40~50%。
本发明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中的单乙烯基芳烃含8~20个碳原子,但最好含8~12个碳原子,如可以是苯乙烯、烷基取代的苯乙烯或乙烯基上有取代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如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可以从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或对-特丁基苯乙烯中选择,乙烯基上有取代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可选α-甲基苯乙烯。从获得难易程度方面考虑,选苯乙烯和对-甲基苯乙烯更好,选苯乙烯最好。
本发明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中的共轭二烯可为含4~12个碳原子,最好含4~8个碳原子,如可以选择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取代的1,3-戊二烯或取代的丁二烯,如取代的丁二烯可以从2,3-二甲基-1,3-丁二烯、1-苯基-1,3-丁二烯中选择。从工业化方面考虑选1,3-丁二烯或异戊二烯更好,选1,3-丁二烯最好。
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特别适合于制造轮胎胎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橡胶混合使用。
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2.0,门尼粘度为37~60二嵌段共聚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局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中引发剂的浓度用双滴定法测得,门尼粘度用日本岛津的SMV-200型仪器测得,苯乙烯含量及丁二烯链中1,2-结构含量用美国Perkin-Elmer1760X型红外光谱仪测试,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采用美国Perkin-Elmer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按GB1192-82的方法测定,混炼胶的tanδ值用美国的Perkin-Elmer DMA-7E型粘弹谱仪测试(频率为40.6HZ、温度在-100~100℃,升温速度为2℃/分)。实施例1-9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按下表配比将环己烷、1,3-丁二烯、四氢呋喃(THF)、二乙烯基苯加入到500ml干燥的盐水瓶中,混合均匀后,用注射器注入正丁基锂,在70℃下反应30min后,生成深红色均相溶液,即为不同DVB/RLi的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结果见表1。
配料比如下:
环己烷(g) 160
1,3-丁二烯(g) 11
THF(mmol) 80
DVB(mmol) 变化
正丁基锂(mmol) 100表1
实施例10-16
实施例编号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DVB/RLiDVB加料量(mmol)浓度(mol/L) | 000.30 | 0.10100.28 | 0.15150.28 | 0.20200.26 | 0.25250.26 | 0.30300.27 | 0.40400.27 | 0.50500.26 | 0.60600.25 |
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不同DVB/RLi的引发剂,恒定单体与正丁基锂的摩尔比,按下列配料比进行聚合反应。
配料比如下:
环己烷(kg) 4.0
1,3-丁二烯(kg) 0.325
苯乙烯(kg) 0.175
THF(g) 0.36
正丁基锂(mmol) 5
二乙二醇二甲醚(mmol) 7.5
防老剂264 5
DVB/RLi 变化聚合物的合成步骤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环己烷、苯乙烯、四氢呋喃和1,3-丁二烯依次加入10立升不锈钢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在搅拌下加入不同DVB/RLi的多螯型有机锂化合物聚合反应,聚合时间为25min,聚合转化率为30%;然后加入二乙二醇二甲醚进行B段合成,在同样温度下聚合4小时;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异丙醇和防老剂264,胶液经过水蒸汽凝聚后,得到二嵌段丁苯共聚物产品,对应的产品编号分别为A-G,测得共聚物产品的结构特性数据见表2。对比例1
在氮气保护下,往10立升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依次加入4.0kg环己烷,0.125kg苯乙烯单体,0.36g(5ml)四氢呋喃,0.375kg丁二烯。升温至50℃,搅抖拌下加入丁基锂5.0mmol开始A段合成反应。聚合温度为50℃,聚合时间为25min,使聚合转化率达到30%,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5mmol二乙二醇二甲醚,开始B段合成,聚合时间为60min,最后加入2ml异丙醇及5g防老剂264进行终止反应,胶液经过水蒸汽凝聚后即得二嵌段的丁苯共聚物产品(H)。测得共聚物产品的结构特性数据见表2。对比例2
在氮气保护下,往10立升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依次加入4.0kg环己烷,0.125kg苯乙烯单体,0.36g(5ml)四氢呋喃,0.375kg丁二烯。升温至50℃,搅拌下加入丁基锂5.0mmol开始A段合成反应。聚合温度为50℃,聚合时间为25min,使聚合转化率达到30%,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5mmol的二乙二醇二甲醚,开始B段合成,聚合时间为60min,加入0.625mmol四氯化锡进行偶联反应,反应时间为60min,最后加入2ml异丙醇及5g防老剂264进行终止反应,胶液经过水蒸汽凝聚后即得二嵌段的丁苯共聚物产品(Ⅰ)。测得共聚物产品的结构特性数据见表2。
表2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对比例1 | 对比例2 |
DVB/RLi产品编号分布指数HI苯乙烯含量(wt%)乙烯基含量(wt%)凝胶含量(wt%)门尼粘度(ML1+4 100) | 0.10A1.1526.348.7037 | 0.15B1.1825.848.8040 | 0.20C1.2326.149.20.0241 | 0.25D1.3426.249.60.0241 | 0.30E1.4626.349.60.07643 | 0.40F1.6428.451.60.07748 | 0.50G1.8926.149.00.09055 | 0H1.1027.547.6020.2 | 0I1.5527.547.60.06545 |
A~I中A、B两段的共聚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见表3。
A~I的物理力学性能见表4。A~I的粘性弹谱上-10℃和50℃的tanδ值见表6。
表3二嵌段丁苯共聚物A~H中A、B两段共聚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
产品编号 | A段 | B 段 | A、B两段之差 | |||
Stwt% Cvwt% | Stwt% Cvwt%wt% | Stwt% Cv | ||||
ABCDEFGHI | 14.3814.7414.5514.2614.5314.9914.1015.1915.19 | 27.5828.1427.0333.6827.0828.2735.6832.2632.26 | 30.2430.0330.2830.6230.6430.0130.4534.8034.80 | 64.3462.9663.8857.1063.1663.1958.8455.3455.34 | 15.8615.3215.7316.3615.6115.0216.3519.6119.61 | 34.7634.8236.8523.4236.0834.9223.1623.0823.08 |
表4二嵌段丁苯共聚物A~I混炼胶*的物理力学性能
*混炼胶配方如下:
产品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拉伸强度(Mpa)300%定伸(Mpa)伸长率(%)永久变形(%)邵氏硬度撕裂强度(kg/cm) | 14.39.2465105445 | 14.69.0470115548 | 15.59.0465105752 | 15.69.1475115851 | 15.89.0470115851 | 16.39.3460106458 | 17.49.54559.66757 | 15.09.03618.06640 | 17.410.83488.56847 |
丁苯橡胶 100
氧化锌 5.0
硬脂酸 2.0
促进剂CZ 1.0
防老剂RD 1.0
硫 1.7
高耐磨碳黑 45
机油 5.0
表5二嵌段丁苯共聚物A~I的-10℃和50℃下的tanδ值
产品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10℃tanδ50℃tanδ | 0.540.11 | 0.530.10 | 0.550.11 | 0.550.10 | 0 550.10 | 0.550.10 | 0.50.10 | 0.520.14 | 0.550.13 |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方法不经偶联即可得到支化的、分子量分布宽的、力学性能好的、高抗湿滑性和低滚动阻力的二嵌段溶聚丁苯橡胶。
Claims (20)
1.一种合成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的方法,依次包括:
(1)加入惰性溶剂、共轭二烯烃、单乙烯基芳烃、结构调节剂,然后,加入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A段合成,使聚合转化率达到10~90%;
(2)加入结构调节剂,进行B段合成;
(3)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并进行凝聚。
其中A段和B段均为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的无规共聚段,只是在这两段中这两种单体的含量不同;
其中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是由二乙烯基苯和有机单锂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转化率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转化率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乙烯基苯可以是1,3-二乙烯基苯,1,4-二乙烯基苯或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乙烯基苯与有机单锂的摩尔比为0.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乙烯基苯与有机单锂的摩尔比为0.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含4~12个碳原子;所述的单乙烯基芳烃含8~20个碳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为1,3-丁二烯;所述的单乙烯基芳烃为苯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溶剂可以选用芳香烃、脂肪烃、环烷烃或环烷烃与脂肪烃的混合物作为聚合反应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调节剂可选用醚化合物或叔胺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醚化合物为可以选用四氢呋喃或二乙二醇二甲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段合成和B段合成所用的结构调节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温度为0~15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温度为40~7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温度为50℃。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为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a.A段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1~1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20~50%;
b.B段也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20~3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40~65%。
c.A、B两段中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之差大于1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之差大于20%;
d.A段占共聚物重量百分数的10~90%;e.二嵌段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总含量为10~4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的含量为30~5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a.A段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1~1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20~30%;
b.B段也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30~3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55~65%。
c.A、B两段中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之差大于1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之差大于20%;
d.A段占共聚物重量百分数的20~50%;
e.二嵌段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总含量为20~4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的含量为40~5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a.A段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1~1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20~30%;
b.B段也为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段,其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为30~35%,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为55~65%。
c.A、B两段中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之差大于1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含量之差大于20%;
d.A段占共聚物重量百分数的30%;
e.二嵌段共聚物中单乙烯基芳烃的总含量为20~40%,共轭二烯链中乙烯基的含量为40~5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为1,3-丁二烯;所述的单乙烯基芳烃为苯乙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共轭二烯与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为1,3-丁二烯;所述的单乙烯基芳烃为苯乙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7121853A CN1062276C (zh) | 1997-12-09 | 1997-12-09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7121853A CN1062276C (zh) | 1997-12-09 | 1997-12-09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9545A true CN1219545A (zh) | 1999-06-16 |
CN1062276C CN1062276C (zh) | 2001-02-21 |
Family
ID=517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2185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2276C (zh) | 1997-12-09 | 1997-12-09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276C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59174A1 (fr) * | 2000-10-19 | 2002-08-01 |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 Copolymere sequence en etoile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
CN1118493C (zh) * | 1999-02-24 | 2003-08-20 |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芳烃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CN103154116A (zh) * | 2010-10-29 | 2013-06-1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
CN104628898A (zh) * | 2013-11-12 | 2015-05-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烯烃聚合终止方法 |
CN104693388A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负离子法制备具有渐变嵌段结构的宽温域阻尼橡胶的方法 |
CN106700128A (zh) * | 2015-07-22 | 2017-05-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橡胶防老剂及其应用以及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15501A (zh) * | 2014-05-16 | 2017-05-24 | 科腾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支化的宽 mwd 共轭二烯聚合物 |
CN106832402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74464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共轭二烯/sbs复合橡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复合橡胶粒子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62167B1 (fr) * | 1990-05-16 | 1994-04-01 | Atochem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resine styrenique transparente et resistante au choc. |
US5405903A (en) * | 1993-03-30 | 1995-04-11 | Shell Oil Company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block copolymer blend |
-
1997
- 1997-12-09 CN CN97121853A patent/CN10622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93C (zh) * | 1999-02-24 | 2003-08-20 |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芳烃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WO2002059174A1 (fr) * | 2000-10-19 | 2002-08-01 |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 Copolymere sequence en etoile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
CN103154116A (zh) * | 2010-10-29 | 2013-06-1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
CN104628898A (zh) * | 2013-11-12 | 2015-05-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烯烃聚合终止方法 |
CN106715501A (zh) * | 2014-05-16 | 2017-05-24 | 科腾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支化的宽 mwd 共轭二烯聚合物 |
CN106715501B (zh) * | 2014-05-16 | 2019-08-16 | 科腾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支化的宽mwd共轭二烯聚合物 |
CN104693388A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负离子法制备具有渐变嵌段结构的宽温域阻尼橡胶的方法 |
CN106700128A (zh) * | 2015-07-22 | 2017-05-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橡胶防老剂及其应用以及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00128B (zh) * | 2015-07-22 | 2019-02-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橡胶防老剂及其应用以及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32402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32402B (zh) * | 2015-12-04 | 2018-12-2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74464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共轭二烯/sbs复合橡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复合橡胶粒子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
CN107474464B (zh) * | 2016-06-07 | 2020-10-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共轭二烯/sbs复合橡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复合橡胶粒子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276C (zh) | 2001-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0182317B1 (ko) | 스티렌 이소프렌 및 부타디엔의 고무상 3원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 |
CN1569911A (zh) | 含官能团的单形态辐射状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95733A (zh) | 一种具有星型嵌段结构的三元共聚橡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62276C (zh)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
EP1333042B1 (en) | Star block copolymer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862590A (zh) | 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橡胶组合物以及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
CN101456938A (zh) | 星形梳状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391C (zh) | 共轭二烯单体的聚合方法 | |
CN109181813B (zh) | 一种用于润滑油的星形黏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4059833A (ja) | ゴム組成物及びこれをトレッドに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 |
KR20050021458A (ko) | 커플링된 스티렌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432586A (zh) |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
GB2267285A (en) | Elastomer with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for use in making tire tread compounds | |
CN1117108C (zh) | 低1,2-结构和宽分子量分布无规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 | |
CN1148053A (zh) | 多官能团有机碱金属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 | |
US6777499B2 (en) | Multiblock interpolymer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
JP4881520B2 (ja) | 油展ゴム、これを配合した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トレッドゴムに用いたタイヤ並びに競技用タイヤ | |
CN111892669A (zh) | 一种氢化胺基官能化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
EP0653453A1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asymmetric radial copolymers | |
CN1118493C (zh) | 共轭二烯和单乙烯芳烃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
EP0998502B1 (en) | Enhanced hydrogenation catalyst removal from block copolymers by reduction in polymer cement viscosity by increasing the vinyl content of the block copolymers | |
CN1137174C (zh) | 用多螯型引发剂制备共轭二烯烃和单乙烯基芳轻二嵌段溶聚橡胶 | |
CN1069906C (zh) | 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用其合成宽分子量分布高门尼粘度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3848948B (zh) | 一种部分氢化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EP1266916B1 (en) | Multiblock copolymer and the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