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5595A - 图象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象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5595A
CN1185595A CN97123027A CN97123027A CN1185595A CN 1185595 A CN1185595 A CN 1185595A CN 97123027 A CN97123027 A CN 97123027A CN 97123027 A CN97123027 A CN 97123027A CN 1185595 A CN1185595 A CN 1185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entioned
image
setting
obs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3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46C (zh
Inventor
久我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5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控制在从准备状态开始进行后台作业后按下操作面板(114)上的起动键(101)以外的键时,控制总体的系统CPU(100)设定表示前台作业的操作开始的状态标志,即使在后台作业中发生障碍时也只将障碍发生在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一定时间后继续进行前台作业的操作,在前台作业的操作结束的时刻,再次在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后台作业的障碍发生。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传真收发机功能、图像处理功能和与外部装置连接进行图像信息的通信的图像通信功能的数字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以往,数字复印机等具有读取单元(扫描器)和图像形成单元(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分别按独立的定时而动作。
数字复印机是用光学方法读取原稿后将图像变换为电信号进行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并将图像数据向存储器上存储或加工、具有使用激光电子复印过程(激光引擎)将其再次进行图像形成(印刷)的结构和功能的复印机。
由于数字复印机具有上述结构和功能,所以,除了具有和先有的模拟复印机相同的复印功能外,还具有通过与公用线路连接发送图像或印刷所接收的图像的传真功能以及与主计算机的图像通信单元,这样,利用1个激光引擎也可以实现接收并印刷打印数据的打印功能。
换言之,利用共同的激光引擎可以使1个机械(数字复印机)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图像传输、接收印刷等)。此外,由于不必使图像读取部和激光引擎部像先有的模拟复印机那样同步地动作,所以,例如,可以将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后使用公用线路进行发送而同时利用激光引擎印刷从主计算机接收的打印数据,即可以实现同时进行不同的作业的「并行动作」。这时,图像的读取、传真发送和打印数据的印刷,宛如单独地发生这些作业的要求那样进行处理。
这样,在先有的数字复印机中,便具有共有同一个激光引擎从而具有可以执行传真接收印刷及打印数据的印刷这样的接收方资源不同的作业的装置的一大优点,然而,其反面则由于共有激光引擎,所以,具有在某一作业中发生某种障碍时,只要未解除该障碍,即使发生其后的其他作业的要求,也不能与该作业对应的一大缺点。
特别是以并行动作为前提操作包括某种作业要求的数字复印机时,有时由于发生复印纸堵塞及复印纸用完或者调色剂用完这样的障碍而意想不到地使该操作本身中断(或取消)。这时,在解除障碍之前,不许可进行操作。这里所发生的障碍本身由于不是在该时刻操作数字复印机的用户所要求的作业的可能性高,所以,如果站在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立场上,由于共有激光引擎而在发生障碍时不能执行别的作业,这对于所能理解的在并不是自己设定或要求执行的作业中发生的障碍,不仅使自己的操作(包括作业预约)中断(或取消)了,而且事实上要求该障碍解除,也感到是非常难堪的。
首先,以往在下述的条件时才能发生并行动作。
(1)在作为后台作业的打印数据接收中,进行作为打印作业的传真发送的操作;
(2)在将所接收的打印数据进行印刷中(后台作业),进行传真发送的操作(前台作业);
(3)在将所接收的传真文书进行印刷中(后台作业),进行传真发送的操作(前台作业);
(4)在传真发送中(后台作业),进行复印的操作(前台作业);
(5)进行传真发送操作时(前台作业),开始进行打印数据的印刷(后台作业);
(6)进行传真发送操作时(前台作业),开始进行传真接收文书的印刷(后台作业);
(7)进行传真发送操作时(前台作业),开始进行传真的接收(后台作业);
(8)在进行复印的操作期间(前台作业)开始进行传真的接收(后台作业)。
在这些条件中,以往具有「在发生障碍的时刻,也禁止操作本身」这样的缺点。
只要未解除障碍,就不能执行现在设定中的作业的要求,在障碍发生时刻禁止操作,将招致操作性的恶化。另外,即使不禁止操作本身,如果继续显示发生了障碍,就会妨碍所需要的信息的显示,从而将影响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在新的作业的设定操作中即使发生正在动作的别的作业的障碍也可以防止操作性恶化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显示表示发生了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在该显示单元显示障碍的发生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未结束时进行在指定时间删除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显示上述障碍的发生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第1存储单元(323)、读出该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了障碍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未结束时控制设定继续的控制单元(100)、在由该控制单元继续的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存储上述第2作业的第2存储单元(104)和在上述第2作业存储到该第2存储单元中时显示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显示该设定单元的设定内容和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进展状况的显示单元(93)、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中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根据上述第1作业的障碍内容选择是否继续进行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的选择单元(100)、在由该选择单元选择继续进行时将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只在指定时间显示并进行使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继续进行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将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进行显示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后台作业的动作中设定前台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后台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显示表示发生了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在该显示单元显示障碍的发生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前台作业的设定未结束时进行在指定时间删除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前台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显示上述障碍的发生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印机的剖面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表示扫描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基本部CPU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打印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传真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操作面板的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操作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信息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
图9B是表示信息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信息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发生障碍时的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发生障碍时的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操作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操作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印机的总体结构的图。该数字复印机1具有扫描器2和打印机(激光引擎)3,自动原稿馈送装置(ADF)4装配在上部。
自动原稿馈送装置4将作为框体的盖板本体21的后端边缘部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合页装置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面后端边缘部,可以自由开关,根据需要,可以将自动原稿馈送装置4整体转动位移而将原稿台5的上面向外开放。可以一起保持多张原稿的原稿供纸台22设置在盖板本体21的上面稍右方的部位。将原稿顺序一张一张地取出供给原稿台5的一端(图中左端)的供纸单元23设置在装置的一端。供纸单元23包括用于取出原稿的拾取滚轴27、将原稿与拾取滚轴27压紧的加压板28和作为检测原稿向原稿供纸台22上的设定状态的原稿检测传感器的空白传感器29等。此外,进纸滚轴32设置在拾取滚轴27的原稿取出方向,可靠地将原稿一张一张地进给。在原稿台5的上面,设置将其覆盖的原稿传送带37。原稿传送带37由绕过一对传送带滚轴40、40的外表面呈白色的宽幅无端环带构成,成为在传送带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可以沿正反两个方向运行的结构。另外,用于将传送带面压紧到原稿台5上的多个传送带压轮41…和检测自动原稿传送装置的开关状态的设定开关(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原稿传送带37的内周部的反面一侧。并且,将由上述供纸单元23供给的原稿从原稿台5的一端(左端)向另一端(右端)传送。出纸单元38设置在装置的右侧部位,出纸单元38包括传送滚轴44、将原稿与该传送滚轴44压紧的压轮45和作为检测向出纸方向传送的原稿的后端的原稿检测单元的出纸传感器46等。出纸滚轴48设置在原稿排出路线的下流一侧。另外,为了将原稿的正反面反转后导向原稿台5而在原稿排出路线上设置门49,从而可以将原稿两面复印。
作为读取单元的扫描器2由作为光源的曝光灯6、设置反射镜15的第1托架7、设置使光路拐弯的反射镜8a和8b的第2托架9、透镜10、接收反射光的CCD传感器11、将它们改变各部的位置的驱动系统(图中未示出)和将CCD传感器11的输出即图像数据(信息)从模拟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A/D变换部(图中未示出)构成。上述第1、第2托架7、9相互通过同步皮带(图中未示出)相连结,第2托架9以第1托架7的1/2的速度沿相同方向移动。这样,便可使到透镜10的光路长度一定而进行扫描。上述透镜10的焦距固定,变倍时向光轴方向移动。CCD传感器11使原稿的1个像素与CCD传感器的1个元件对应。CCD传感器11的输出向A/D变换部输出。第1、第2托架7和9、反射镜12a和12b的移动,分别由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上述第1、第2托架7和9根据绕在与上述步进电机的转轴连结的主动轮(图中未示出)和从动轮(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同步皮带(图中未示出)的动作而移动。上述透镜10在对应的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螺旋轴(图中未示出)转动,随着螺旋运动而向光轴方向移动。
60是激光二极管,与该激光二极管60对应地设置准直透镜62、多面反射镜64、透镜66、反射镜68及70和透镜72,从曝光装置52向感光鼓50照射激光。
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打印机3与例如激光光学系统组合成可以在转印纸上形成图像的电子摄影方式。即,打印机3具有作为通过转轴支持在装置内大致中央部可以自由转动的像载体的感光鼓50,曝光装置52、显影装置54、转印起电器55、剥离起电器56、清除前消电器57、清扫器58、消电灯59和起电器61顺序配置在该感光鼓50的周围。感光鼓50由起电器61使之均匀地带电时,就从扫描器2输出激光,将原稿的图像在上述感光鼓50上成像,形成静电潜像。
并且,在上述感光鼓5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54显影,由转印起电器55转印到通过进纸滚轴20和对齐滚轴25从作为后面所述的供纸单元的供纸盒30中传送来的复印纸(图像的形成媒体)P上。被该转印起电器55转印后的复印纸P利用剥离起电器56的交流电晕放电而剥离,通过传送带传送给定影器71,由该定影器71熔融定影了显影图像的复印纸P由出纸滚轴对73排出到具有出纸托盘74a的单元74中。该单元74具有将从出纸滚轴对73排出的复印纸P反转的滚轴对74b,进而,在单元74的上部,具有在分拣分类模式时按每1份进行分拣的分拣器74c。
另一方面,将向上述复印纸P进行显影图像的转印和剥离后的感光鼓50上残留的显影剂由清除前消电器57预先消电后,由清扫器58进行清扫,由消电灯使感光鼓50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的电平以下时,可以进行下一个复印动作。
在复印纸P的两面进行印刷的两面复印时,由上述定影器71熔融定影了显影图像的复印纸P通过传送路线75a传送后,存放在托盘75b中。存放在该托盘75b中的已印刷了单面的复印纸P通过传送路线75c传送给上述转印起电器55,将显影图像转印到未印刷的另一面。另外,光反射式的纸传感器75d设置在托盘75b的下部,检测有无堆积在托盘75b上的复印纸。
另外,由传送路线75a、托盘75b、传送路线75c和纸传感器75d构成作为自动两面反转机构的自动两面装置(ADD)75。
另外,图中,30是从上述装置本体1的前面一侧上下多级装配的作为供纸单元的供纸盒,可以自由装卸。该供纸盒30由盛放复印纸P的框体即卡盒31构成,该卡盒31的抽出端部具有向复印纸取出方向倾斜的结构。并且,盛放在上述供纸盒30的卡盒31内的复印纸P由拾取滚轴81从最上层拾取取出。由该拾取滚轴81取出送入到上述卡盒31的抽出端部的复印纸P由设置在上述卡盒31的抽出端部的内侧上方的进纸滚轴84和分离滚轴(或分离片)85构成的复印纸分离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向打印机3传送。
另外,在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可以自由装卸的供纸盒43和大容量供纸盒(LCF)47。盛放在供纸盒43中的复印纸P,由拾取滚轴43a从最上层拾取取出。由该拾取滚轴43a取出送入供纸盒43的抽出端部的复印纸P,由设置在供纸盒43的抽出端部的内侧上方的进纸滚轴43b和分离滚轴43c构成的复印纸分离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向打印机3传送。盛放在LCF47中的复印纸P由拾取滚轴47a从最上层拾取取出。由该拾取滚轴47a取出送入到LCF47的抽出端部的复印纸P由设置在LCF47的抽出端部的内侧上方的进纸滚轴47b和分离滚轴47c构成的复印纸分离部一张一张地分离,向打印机3传送。
下面,参照图2~图6说明数字复印机1的控制系统。图2表示具有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的数字复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图3表示扫描器2,图4表示基本部CPU311,图5表示打印机3,图6表示传真机312。
上述数字复印机1的控制系统总体两大块构成,由构成利用图像处理部314连接在扫描器2和打印机3之间并具有作为传真功能的传真机(FAX)312的数字复印机1的基本部301和作为接收并存储从该基本部301输出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将该存储的图像数据再次传送给基本部301而实现存储器拷贝的存储单元的页存储器部302构成。
基本部301和页存储器部302利用收发控制数据的基本部系统接口316和收发图像数据的基本部图像接口317进行连接。
其次,基本部301由作为输入单元的扫描器2、作为输出单元的打印机3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部)314、传真机312和控制它们的控制单元(基本部CPU)311构成。
如图4所示,ROM102、RAM104、图像存储器106、定时存储器108、密码存储器110、定时器112、内部接口122和外部接口124与控制单元(基本部CPU)311的系统CPU100连接。
操作面板114与内部接口122连接,单元74与外部接口124连接,在操作面板114上,配置信息显示器93、数字键105和起动键101灯。另外,外部装置(微机等)与外部接口124连接。
另外,引擎CPU190和传真机(FAX)312与系统CPU100连接。该引擎CPU190控制扫描器2和打印机3。
下面,参照图3说明扫描器2的详细结构。引擎CPU190与控制扫描器2的曝光灯6的灯控制部164、控制扫描电机166的电机驱动器168和驱动控制包括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69的传感器、开关、螺线管类170的驱动部172连接,控制这些部件,另外,还与用于对作为光电元件的CCD传感器11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的A/D变换器176、分辨率变换电路178、寄生信号修正电路179、画质改善电路180和2值化电路182连接,控制这些电路。
下面,参照图5详细说明打印机3。驱动打印机3的主电机192的主电机驱动器194、驱动控制包括纸尺寸检测传感器195的传感器、开关、螺线管类196的驱动部198、控制定影器71的定影灯200的定影灯控制部202、控制起电器59、转印起电器55、剥离起电器56和PCC起电器57的高压输出控制部212、控制消电灯58的消电灯控制部216、控制进纸滚轴20、拾取滚轴81用的进纸电机222的进纸控制部224和控制激光二极管60及多极电机228用的激光驱动电路230的调制电路232与引擎CPU190连接。引擎CPU190控制分别所连接的各控制部。在高压输出控制部212和起电器59、转印起电器55、剥离起电器56、PCC起电器57之间分别设置高压变压器59a、55a、56a、57a。
下面,参照图2说明页存储器部302。页存储器部302由控制从基本部301向页存储器323的访问并内装通信存储器的系统控制单元304、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PM:页存储器)323、生成页存储器323的地址的地址控制部306、进行页存储器部302内的各部件间的数据传输的图像总线320、进行页存储器部302内的各部件与系统控制单元304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传输的控制总线321、控制通过图像总线320进行页存储器323与其他部件的数据传输时的数据传输的数据控制单元307、通过基本部图像接口317与基本部301传输图像数据时将图像数据接口的图像数据接口(I/F)单元308、向分辨率不同的机器发送图像数据时将图像数据变换为其他机器的分辨率或者将从分辨率不同的机器接收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基本部301的打印机3的分辨率并进行2值图像数据的90度旋转处理的分辨率变换/2值旋转单元325、为了突现传真机发送及光盘存储而将图像数据压缩后进行发送或者存储的方法而将图像数据压缩以及为了将压缩过的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打印而解压的压缩解压单元324和与图像数据I/F单元308连接的从打印机3输出图像数据时将图像数据旋转90度或-90度输出时所使用的多值旋转存储器309构成。
下面,参照图6说明作为传真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传真机312。传真机312由与公用线路连接的用于模拟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装置即调制解调器242、2值图像数据的编码/译码装置即CODEC244及246、通信控制程序用的EPROM248、作为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的以电池250为后备电源的模拟SRAM252、进行图像数据的各种处理时使用的工作RAM254、增设存储器256和将传真接收数据向图像处理部314输出的接口用的ASIC258构成。
图7表示作为操作电源的操作面板114的结构。即,操作面板114由整理键82、状态显示器83、作为供纸盒30的选择单元的供纸盒选择键86、HELP键87、自动复印纸选择键88、自动倍率选择键89,变焦/100%键90、原稿尺寸键91、复印纸尺寸键92、信息显示器93、自动浓度键94、手动浓度键95、预热键96、中断键97、全部清除键98、清除/停止键99、起动键101、定时键103、数字键105和功能切换键120构成。
整理键82在选择分类模式、分组模式、分拣模式时使用。
状态显示器83闪烁、显示各种图形文字,表示复印机的状态。
供纸盒选择键86:在所选择的供纸盒不是所希望的尺寸时就可以按下该键选择别的供纸盒。
HELP键87:作为操作导引键而按下时,就显示表示操作顺序的信息,在功能设定后按下时可以确认设定内容。
自动复印纸选择键88:通常成为自动复印纸选择模式。自动地检测设定在原稿台(玻璃)5上的原稿的尺寸,自动地选择与其尺寸相同的复印纸(只进行等倍复印)。
自动倍率选择键89:在按下该键选择自动倍率选择模式并指定所希望的复印纸尺寸时,就检测设定在原稿台(玻璃)5上的原稿的尺寸,自动地计算复印倍率。
变焦/100%键90:在按下「25%<」键时,复印倍率就以1%间距缩小到25%。按下「>800%」键时,复印倍率就以1%间距增大到800%。按下「100%」键时,就返回等倍(100%)。
原稿尺寸键91:在设定原稿尺寸时使用。选择了复印纸尺寸并指定了原稿尺寸时,就自动地设定复印倍率。
复印纸尺寸键92:在选择复印纸尺寸时使用。
信息显示器93:用文字和图显示数字复印机1的状态、操作顺序和对用户的各种指示。作为显示单元的信息显示器93,内装触摸板,也可以进行功能的设定。
自动浓度键94:选择自动浓度时,数字复印机1就自动地检测原稿的浓淡并选择最佳复印浓度。
手动浓度键95:用手动浓度可以选择所希望的复印浓度。按下「淡」键,就可以使浓度按5个阶段变淡,按下「浓」键,就可以按5个阶段变浓。
预热键96:按下该键时,就进入预热(节电)状态,所有的显示灯熄灭。再次进行复印时,就再按一下该键。
中断键97:在连续复印的中途想中断复印时使用。
全部清除键98:在修正复印张数时或停止复印动作时使用。
起动键101:在开始进行复印时按下该键。
定时键103:按下该键时,就显示在何时数字复印机1的电源接通、断开(设定周定时器时)。
数字键105:在设定想复印的张数时使用。复印张数可以设定1~999张。
功能切换键120:是切换数字复印机1所具有的传真功能、打印功能等功能的键。
本发明是要提供在某一作业(第1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别的作业(第2作业)的执行要求的操作时或者在某一作业(第3作业)的操作中开始进行别的作业(第4作业)时即使在未操作的作业中发生障碍也不会妨碍操作中的作业的操作从而可以继续进行的操作系统。
为了解决这的问题,在某一作业(第1作业:后台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别的作业(第2作业:前台作业)的执行要求时或作为别的情况在某一作业(第3样作业:前台作业)的操作中开始进行别的作业(第4作业:后台作业)时即使在正在进行的作业(第1作业或第4作业)中发生障碍也不禁止作业的操作,例如,采用仅限于将表示发生了障碍的信息显示一定时间。并且,在判定第2作业或第3作业的操作结束的时刻再次显示有障碍发生。
作为正在进行的作业的障碍,是「复印纸堵塞」、「复印纸用完」、「调色剂用完」等。另一方面,在发生「服务呼叫」、「前面盖板打开」那样的障碍时,不论条件如何,动作本身当然就立即禁止操作。根据这些障碍,系统CPU100选择操作的继续、禁止或停止。
这里,所谓前台作业,基本上就是指用户的操作或根据操作而指示动作的作业。另外,所谓后台作业,不是用户直接操作数字复印机1的作业,而是指根据外部的触发(数据接收等)而指示动作的作业。在传真的存储器发送的通信中,由于通信本身是由数字复印机1的传真机312进行判断而开始的,所以,属于后台作业。
下面,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这样的结构中上述本发明的数字复印机1的实施例1的操作系统的动作。
首先,在准备状态下,开始后台作业的印刷(ST1),按下操作面板114的起动键101以外的键时(ST2),系统CPU100就设定表示后台印刷中的操作(前台作业)开始的状态标志(ST3)。这里,假定作为前台作业进行了传真发送模式的操作。
在ST1开始的后台作业中发生「在整理中复印纸堵塞」时(ST4),如图9A所示,系统CPU100就在操作面板114的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在整理中发生复印纸堵塞」(ST5),设定表示后台印刷中的状态标志,是后台印刷中的操作(ST6),所以,在一定时间后,例如在3秒后,如图9B所示,删除障碍发生的显示,显示为「可以进行传真发送」,继续进行操作(ST7)。
在操作结束时(ST8),如图10所示,系统CPU100就再次在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在ST4中发生的后台作业的障碍「在整理中复印纸堵塞」(ST9)。
操作结束时,按下起动键101,指示执行前台作业,或者在未进行一定时间操作时由系统CPU100进行判断。
下面,参照图11的时间图说明在后台作业中发生障碍时的动作例。
在打印机3中通过在后台作业(原来的作业)的进行中(ST11)按下操作面板114的功能切换键120(ST12),系统CPU100设定表示操作(前台作业)开始的状态标志,从操作面板114设定功能(ST13)。这里,假定设定的功能为传真发送。
在功能设定的操作结束后,通过按下起动键101(ST14),由扫描器2读取原稿,开始进行传真发送。
接着,在功能设定的操作中(ST15)在后台作业(原来的作业:ST16)中发生某种障碍时(ST17),系统CPU100就在操作面板114的信息显示器93上进行约3秒钟左右的障碍发生的显示,在3秒后,消去障碍发生的显示,可以继续进行操作。
但是,禁止进行作业起动。只要按下了起动键101,系统CPU100就判定操作结束,并在操作面板114的信息显示器93上再次进行障碍发生的显示(障碍通知:ST18),如果解除了障碍,就可以起动(ST19)。
如果打开了前面盖板(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自动原稿馈送装置4),动作就立即停止。其理由就是为了防止伴随异常解除动作而发生的危险。相反,在前面盖板打开之前,则一直继续操作。
在解除障碍后按下操作面板114的起动键101时(ST20),从打印机3进行列表/报告印刷(ST21),该印刷结束后,就可以从操作面板114进行功能设定,在继续设定传真发送的操作时(ST22),由扫描器2读取原稿,进行传真发送。另外,在列表/报告印刷结束后,打印机3已解除了障碍,所以,就进行后台作业(原来的作业)(ST23)。
下面,参照图12的时间图说明在进行前台作业的操作之前在后台作业中发生了障碍时的动作例。
在打印机3中在后台作业(原来的作业)的进行中(ST31)发生了某种障碍时(ST32),只要未解除障碍,就不能重新进行操作(设定)。但是,障碍为「无调色剂」时不受此限制。
即,即使按下了操作面板114的功能切换键120也不能进行操作(ST33),在操作面板114的信息显示器93上进行障碍的发生显示(障碍通知:ST34)。
在解除障碍(ST35)之后,打印机3在预热(W.UP)结束时(ST36)再次开始进行后台作业(原来的作业)(ST37)。
另外,在打印机3的预热结束后,通过按下操作面板114的功能切换键120(ST38),系统CPU100设定表示操作(前台作业)开始的状态标志,从操作面板114设定功能(ST39)。
在功能设定的操作结束后,通过按下起动键101(ST40),由扫描器2读取原稿,开始进行传真发送。
下面,参照图13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数字复印机1的实施例2的操作系统的动作。
首先,在准备状态下,开始进行后台作业的印刷(ST51),按下操作面板114的起动键101以外的键时(ST52),系统CPU100设定表示后台印刷中的操作(前台作业)开始的状态标志(ST53)。这里,作为前台作业假定进行了传真发送模式的操作。
在ST51中开始的后台作业中发生了「在整理中复印纸堵塞」的障碍时(ST54),由于系统CPU100在ST53就设定了状态标志,所以,就作为是后台印刷中的前台作业操作,从而继续进行该前台作业操作(ST55)。
在前台作业的操作结束后,通过按下起动键101(ST56),系统CPU100就将该前台作业操作的作业内容以文件形式存储到RAM104中(ST57)。
在ST57的处理结束后,如图10所示,系统CPU100就在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在ST54中发生的后台作业的障碍「在整理中复印纸堵塞」(ST58)。
下面,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数字复印机1的实施例3的操作系统的动作。
首先,在准备状态下,开始进行后台作业的印刷(ST61),在按下操作面板114的起动键101以外的键时(ST62),系统CPU100就设定表示后台印刷中的操作(前台作业)开始的状态标志(ST63)。这里,作为前台作业假定进行了传真发送模式的操作。
在ST61中开始的后台作业中发生了「在整理中复印纸堵塞」的障碍时(ST64),由于系统CPU100在ST63中设定了状态标志,所以,就作为是后台印刷中的前台作业操作,从而继续进行该前台作业操作(ST65)。
在前台作业的操作结束后(ST66),通过按下起动键101,如图10所示,系统CPU100在信息显示器93上显示在ST64中发生的后台作业的障碍「整理中复印纸堵塞」(ST68)。这时,为了防止错认为是操作者自己操作的作业引起的障碍,也可以显示障碍是后台作业的障碍。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发明的实施例,在后台作业中即使发生障碍时也不会使前台作业的操作中断,从而可以顺利地继续进行操作。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显示表示发生了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在该显示单元显示障碍的发生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未结束时进行在指定时间删除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显示上述障碍的发生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定单元在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表示开始进行第2作业的设定的标志。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定单元的设定的结束根据是否已进行第2作业的动作开始的设定来判断。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定单元的设定的结束根据在一定时间以内是否已进行了某种设定操作来判断。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1控制单元删除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的指定时间可以调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控制单元由检测动作中的第1作业的障碍的检测单元和进行将由该检测单元检测的障碍只在上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指定时间的控制的第1显示控制单元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单元由判断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的判断单元和进行将上述第1作业中发生了障碍的信息在上述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的控制的第2显示控制单元构成。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第1存储单元(323)、读出该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了障碍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未结束时控制设定继续的控制单元(100)、在由该控制单元继续的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存储上述第2作业的第2存储单元(104)和在上述第2作业存储到该第2存储单元中时显示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由检测动作中的第1作业的障碍的检测单元、判断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结束的判断单元和在由该判断单元判定未结束时进行使上述设定单元的设定操作继续的控制的设定继续单元构成。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了障碍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未结束时控制设定继续的控制单元(100)和在由该控制单元继续的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显示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动作中设定第2作业的设定单元(114)、显示该设定单元的设定内容和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的进展状况的显示单元(93)、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中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根据上述第1作业的障碍内容选择是否继续进行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的选择单元(100)、在由该选择单元选择继续进行时将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只在指定时间显示并进行使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操作继续进行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第2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将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的信息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进行显示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选择单元由根据上述设定单元识别第2作业是在设定中的识别单元和在由该识别单元根据上述设定单元进行的第2作业是在设定中的识别中在上述第1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根据上述第1作业的障碍的内容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上述设定单元的设定操作的判断单元构成。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2)、存储由该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信息和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单元(323)、读出该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在该图像形成单元的后台作业的动作中设定前台作业的设定单元(114)、在上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在后台作业中发生障碍时显示表示发生了障碍的信息的显示单元(93)、在该显示单元显示障碍的发生时并在上述设定单元的前台作业的设定未结束时进行在指定时间删除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的控制的第1控制单元(100)和在上述设定单元的前台作业的设定结束时进行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再次显示上述障碍的发生的控制的第2控制单元(100)。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台作业是通过外部的触发而指示的动作作业,上述前台作业是由上述设定单元设定的作业。
CNB971230277A 1996-11-28 1997-11-27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8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780596 1996-11-28
JP317805/1996 1996-11-28
JP317805/96 1996-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595A true CN1185595A (zh) 1998-06-24
CN1140846C CN1140846C (zh) 2004-03-03

Family

ID=2656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2302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846C (zh) 1996-11-28 1997-11-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4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7153A (ja) * 2006-10-18 2010-03-04 アリババ グループ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リミテッド 迷惑情報の判定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488129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存储介质及状态管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7153A (ja) * 2006-10-18 2010-03-04 アリババ グループ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リミテッド 迷惑情報の判定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234291B2 (en) 2006-10-18 2012-07-3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junk information
CN111488129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存储介质及状态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6C (zh) 2004-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105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3215777B2 (ja) 複合型画像形成装置
CN1159015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H102072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38891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45319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6592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166629A (zh) 成像装置
JPH093127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47759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14084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15177A (zh) 图象形成装置
JPH10971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13522C (zh) 图象形成设备
JP37455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626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112124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36626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83666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78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7039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102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80851A (zh)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JPH102007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056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03

Termination date: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