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0851A -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851A
CN1180851A CN 97119395 CN97119395A CN1180851A CN 1180851 A CN1180851 A CN 1180851A CN 97119395 CN97119395 CN 97119395 CN 97119395 A CN97119395 A CN 97119395A CN 1180851 A CN1180851 A CN 1180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mage forming
processing
priority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193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笈川正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0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1/3236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at the transmitter or at the receiver
    • H04N1/32368Functions of a still picture terminal memory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15Assigning priority to,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85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2201/3288Storage of two or more complete document pages or image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85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2201/3297Simultaneous use of a single memory for different image storage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输出功能,用于将应处理的信息输出;第一存储功能,用于接收信息并将信息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第一处理功能,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第一优先度时,按照此信息来进行处理;第二存储功能,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低于第一优先度的第二优先度时,将此信息移动到第二存储区域进行存储;第二处理功能,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存储信息时,按照第二存储区域存储的信息来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 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信息通信的数字复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与图象形成方法与信息处理方法。上述信息通信是指执行以下功能:例如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收发传真功能、图象处理功能、以及与外部装置连接进行信息通信的通信功能。
以往的具有数字复印机等的图象读取功能(扫描)和图象印刷功能(打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图象读取功能与图象印刷功能能够以各自独立的定时进行动作。
在这样的数字复印机中,作为可独立动作的处理块之间(任务、CPU等)的信息传送的方法之一,具有信息通信这种方法。这就是:将欲传送的信息作为信息参数,在此参数上附加上区分信息种类、处理方法等的代码、规模等的附加数据,进行传送。
通常,信息在接收侧进入块的信息队列。接受块从首先进入信息队列的信息开始,按顺序对接受的信息的内容进行解析及必要的处理。
此时,一般程序是接收一条信息后,进行处理,而后,接收下一条信息。
当由一个处理块接收的信息是由多个发送源送来时,在其接收的定时和频度上产生离散。在某一时间,既有持续地无论从何处都无送来信息的情况,也有同时几个信息被送来的情况。
在同时接收了几个信息的情况下,用上述的方法进行处理时,先接收的信息立刻被处理,后接收的信息则要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前面的信息内容的处理终了为止。
此时,在处理时间受到限制等情况下,后接收的信息如果是紧急的信息时,根据先接收的信息的处理的长短,存在失掉时机的危险,成为重大故障的原因。
例如,在打印的处理中,当存在用于调整图象位置等的硬件(寄存器)的设定部分时,因为此设定不能在图象输出时进行处理,所以,在连续打印动作的情况下,就必须在从前面的打印终了到下一个打印开始的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因此,前面的打印的终了定时用信息进行通知。此时,如果与打印无关,扫描器正在动作,那么,在同一时间,可能发生扫描器信息。
如果,扫描器侧的信息中的处理最长的信息、和晚一瞬间的此打印终了信息被送来时,由于扫描器侧的信息被首先处理,在寄存器的设定实行之前、下一个打印就可能已开始。
由于在扫描器系统和打印机系统双方都存在着短时间内必须处理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其他信息相重叠时的处理方法有必须进行研究解决。
如上所述,当紧急度低的信息和紧急度高的信息几乎同时被送来时,由于从先接收的信息开始处理,会使紧急度高的信息被耽搁,造成定时处理产生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及其图象形成方法,该图象形成装置是按照装置内发生的被处理信息的重要度对信息进行处理,能够解决因多个信息的停滞所引起的处理的定时不适合的问题。
本发明是具有如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输出装置(100、102、104、S1),用于按照由外部接受的指令将信息输出;
第一存储装置(100、102、104、160a、160c、S1),用于接收信息并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160a);
第一处理装置(100、102、104、160c、301、302、S3、S5、S9),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所存储的信息具有第一优先度时,按照此信息进行处理;
第二存储装置(100、102、104、160b、160c、S5、S7),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所存储的信息具有低于第一优先度的第二优先度时,将此信息转移到第二存储区域(160b)存储;
第二处理装置(100、102、104、160c、301、302、S11、S13、S15),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没有存储信息时,按照第二存储区域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是在构造上,将优先度用于图象形成装置内发生的各种信息,并按照此优先度依次进行处理。即例如在就绪状态,进行寄存器参考的、占用时间较长的信息(打印测试等)有可能损坏其他紧急信息的定时,因此,将其优先度设定得低一些,先存储于存储器,寻找适当的时机再执行。另外,对在图象形成时所实行的定时有严格要求的信息(纸张尺寸改变等),其优先度设定得高一些,无论如何要优先实行。这样,按照信息的性质设定优先度,按照此优先度将信息或存储于存储器,或立即实行,不影响重要的信息处理的动作定时,能够顺利地进行图象形成装置的全部处理。另外,在方法的发明上,按照同样的原理,根据出现的信息的性质,通过活用存储器,在适当的时间处理该信息,在整体上能够顺利地形成图象。
图1为有关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印机的剖面图;
图2为图象形成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3为扫描部的构成示意框图;
图4为基本部CPU的构成示意框图;
图5为打印部的构成示意框图;
图6为传真部的构成示意框图;
图7为操作盘的构成示意图;
图8为数字复印机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图9为信息相关示意图;
图10为信息处理概念示意图;
图11为信息格式示意图;
图12为保存表上保存的优先度L的信息代码例示意图;
图13为立即进行处理的信息的优先度H的信息代码例示意图;
图14为立即进行处理的信息的优先度H的信息代码例示意图;
图15A~图15C是信息例示意图;
图16是为了说明信息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为作为涉及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概要示意图。此数字复印机1设置有作为图象读取功能的扫描装置2,以及作为图象印刷功能的打印装置3,在上部安装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4。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4的构成是:作为框体的罩子本体21、其后端部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合叶装置、能够自由开闭地被安装在装置本体上面的后端部,根据需要,自动原稿输送装置4整体能够转动变位,可以使原稿台5上面敞开。在罩子本体21的上面稍稍右方的部位,设有可以成批放置原稿的原稿给纸台22。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按顺序一页一页取出原稿供给到原稿台5的一侧(图中左侧)的送给功能23。送给功能23设置有:用于取出原稿的拾取辊27、将原稿压附于拾取辊27的压板28、作为原稿检测传感器的用空传感器29,该传感器用于检测送往原稿给纸台22上的原稿的放置状态。另外,在拾取辊27的原稿取出方向上,配置有给纸辊32,使原稿可靠地一页一页地被送给。在原稿台5的上面,设置有将其覆盖的原稿传送带37。原稿传送带37的构成是:由安装于一对皮带轮40、40上的、外表面为白色的宽幅无接头皮带构成,由皮带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可以沿正反两方向行走。另外,为了将皮带表面压附在原稿台5上,在原稿传送带37的环内侧,设置有多个皮带压辊41以及检测自动原稿送给装置的开闭状态的设置开关(图中未示出)。由上述送给功能23送给的原稿从原稿台5的一侧(左侧)传送到另一侧(右侧)。在装置的右侧部位,设置有排纸功能38,排纸功能38设置有传送辊44、将原稿压附于传送辊44的压紧辊45、作为原稿检测功能的排纸传感器46,该传感器用于检测向排纸方向传送的原稿的后端。在原稿排出路径的下游,设置有排纸辊48。另外,在原稿排出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将原稿的正反面翻转、导入原稿台5的导向门82,使原稿的两面均能够复印。
扫描装置2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光源的曝光灯6、设置有反光镜15的第1滑架7、设置有将光路弯曲的反光镜8a、8b的第2滑架9、镜头10、接收发射光的CCD传感器11、变更上述各个部分的位置的驱动系统(图中未示出)以及将CCD传感器11的输出即图象数据(信息)由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的A/D转换部(图中未示出)。上述第1、2滑架7、9相互由同步皮带(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第2滑架9以第1滑架7速度的1/2的速度沿相同方向移动。由此,扫描时能够使到镜头10为止的光路长度为一定。上述镜头10为固定焦距,倍数变换时沿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原稿1的一个象素对应着CCD传感器11的一个象素。CCD传感器11的输出被送到A/D转换部。第1、2滑架7、9、反光镜12a、12b的移动分别由步进电动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第1、2滑架7、9随着上述步进电动机的转轴上连接的驱动皮带轮和(图中未示出)与从动皮带轮(图中未示出)之间安装的同步皮带(图中未示出)的动作而移动。上述镜头10由其所对应的步进电动机(图中未示出)使螺旋轴(图中未示出)旋转,随着螺旋的动作沿光轴方向移动。
还设置有:激光二极管60和与其对应的视准透镜62、多面反射镜64、镜头66、反射镜68、70、镜头72。激光从曝光装置5-2照射到感光鼓50上。
打印装置3组合了例如激光光学系统和在复印纸上能够形成图象的电子照相方式。即,打印装置3具有在装置内大致中央的部位安装于轴上的、能够旋转自如的、作为像载体的光导鼓50。此光导鼓50的周围,顺序设置有:曝光装置52、显影装置54、转印充电器55、剥离充电器56、PCC充电器57、消电灯58、以及带电充电器59。由于带电充电器59使感光鼓50同样被带电,与此同时,从扫描装置2输出激光,使原稿的图象在上述感光鼓50上成像,形成静电潜像。
而后,上述光导鼓(感光鼓)5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用显影装置54进行显影,用转印充电器55将显影图象转印到复印纸P上,该复印纸P是从具有后述的给纸功能的给纸盒30给出,通过给纸辊20,对准辊25被送来。此用转印充电器55转印后的复印纸P由根据AC电晕放电工作的剥离充电器56进行剥离,经传送带送到定影器71,显影图象由定影器71被熔融定影,定影后的复印纸P被排纸辊对73排出到具有排纸托盘74a的单元74。单元74具有对由排纸辊对73排出的复印纸P进行翻面的辊对74b,在单元74的上部具有在分页装订方式下对每一份装订一次的订书器74c。
另一方面,向上述复印纸P上转印显影图像并剥离后的光导鼓50上残留的显影剂,由PCC充电器57清扫,由消电充电器58使光导鼓50上的电位低于一定的电位,使下一次的复印动作能够进行。
此外,在复印纸P的两面上进行复印的两面复印的情况下,显影图象由定影器71熔融定影,定影后的复印纸P经由传送路径75a传送,存放于托盘75b。存放于托盘75b的单面复印完了的纸张P经由传送路径75c被传送给上述的转印充电器55,在没有复印的另一面上转印显影图象。此外,在托盘75b的下部,设置有光反射型的纸张传感器75d,用于检测在托盘75b有无堆放的纸张。
另外,由传送路径75a、托盘75b、传送路径75c、以及纸张传感器75d构成了作为自动两面翻转机构的自动两面装置(ADD)75。
此外,图中30是具有给纸功能的给纸盒,该给纸盒可以从上述的装置本体1的前侧装卸自如,分上下多层安装。此给纸盒30由收放复印纸P的框体的盒体31构成,此盒体31的取出端一侧,向纸张取出方向倾斜。上述给纸盒30的盒子31内收放的复印纸P由拾取辊81从最上层被拾取送出。由此拾取辊81取出的复印纸P被送到上述盒体31的取出端一侧,而后,由纸张分离部进行一页一页地分离,该纸张分离部是由设置于上述盒体31的取出端部内侧上方的给纸辊84和分离辊(或分离凸缘)85构成,分离后的纸张被传送给复印装置3。
下面,参照图2~图6就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2表示了数字复印机1的控制系统整体构成;图3表示了扫描装置2的构成;图4表示控制部(基本部CPU)311;图5表示复印装置3;图6表示传真部312。
上述数字复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整体大致由两部分构成,即,基本部301和页面存储器部302,基本部301构成了具有传真功能的传真(FAX)部312的数字复印机1,其扫描装置2与复印装置3之间由图象处理部314相联系,作为存储功能的页面存储器部302,对接收的来自基本部301的图象数据进行存储,利用将其存储的图象数据再次传送回基本部301,实现存储器复印。
基本部301和页面存储器部302由交换控制数据的基本部系统接口316和交换图象数据的基本部图象接口317相连接。
另外,基本部301由作为输入功能的扫描器313、作为输出功能的复印机315、具有各图象处理寄存器的图象处理功能(图象处理部)314、传真部312、以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基本部CPU)311构成。
以下表示图象处理部内设置的图象处理寄存器,(S)为与扫描器动作有关的寄存器,(P)为与复印机动作有关的寄存器。
输入尺寸寄存器(S,P)
分辨率寄存器(S)
色浓度寄存器(S)
输出尺寸寄存器(P)
图象路径寄存器(S,P)
图象编辑寄存器(S)
(图象编辑包含修整、遮蔽、黑白反转)
这些寄存器存储与各处理有关的参数,这些参数或由操作者从操作盘输入,或取缺省值(系统设定值)来决定。在进行各图象处理时参考必要的寄存器。
如图4所示,控制部(基本部CPU)311的系统CPU100上,连接有ROM102、RAM103、图象存储器106、定时器存储器108、密码存储器110、定时器112、内部接口122、外部接口124。内部接口122上连接有操作盘114,操作盘114上设置有信息显示器93、数字键105、启动(开始)键101等。外部接口124与单元74和外部装置138相连接。
此外,在系统CPU100上通过引擎接口160连接引擎CPU190、以及传真(FAX)312。此引擎CPU190控制着扫描装置2与复印装置3。
下面,参照图3就扫描装置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引擎CPU190上连接有以下部分并对其进行控制:对扫描装置2中的曝光灯6进行控制的灯控制部164、对扫描电动机166进行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器168、对包括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69的传感器、开关、电磁类元件170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部172,以及,对于从作为光电器件的CCD传感器11输出的图象信息进行图象处理的A/D转换电路176、分辨率变换电路178、“黑点”校正电路179、图象质量改善电路180、二进制电路182。
下面,参照图5就复印装置3进行详细说明。引擎CPU190上连接有以下部分:对复印装置3中的主电动机192进行驱动的主电动机驱动器194、对包括纸张尺寸检测传感器195的传感器、开关、电磁类元件170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部198、对定影器71的定影灯200进行控制的定影灯控制部202、对带电充电器59、转印充电器55、剥离充电器56、PCC充电器57进行控制的高压输出控制部212、对消电灯58进行控制的消电灯控制部216、对给纸辊20、拾取辊81用的给纸电动机222进行控制的给纸控制部224、对激光二极管60、以及多面镜电动机228用的激光驱动电路230进行控制的调制电路232。引擎CPU190对与其连接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高压输出控制部212与带电充电器59、转印充电器55、剥离充电器56、PCC充电器57之间,分别设置有高压变压器59a、55a、56a、57a。
下面,参照图2就页面存储器部302进行说明。页面存储器部302由如下部分构成:对由基本部301到页面存储器323的存取进行控制,含有通信存储器305的系统控制部304、对图象数据暂时存储的存储功能(PM:页面存储器)323、页面存储器323的地址生成用的地址控制部306、对页面存储器部302内的各装置间的数据进行传送的图象总线320、对页面存储器部302内的各装置与系统控制部304之间的控制信号进行传送的控制总线321、页面存储器323通过图象总线320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送时控制数据传送的数据控制部307、通过基本部图象接口317与基本部301之间传送图象数据时对图象数据进行连接的图象数据1/F功能308、当向分辨率不同的机器进行图象数据传送时,或将图象数据转换为其他机器的分辨率,或将接收的来自不同分辨率机器的图象数据转换为基本部301的复印装置3的分辨率,实行二进制图象数据的90度旋转处理的分辨率转换/二进制旋转功能325、压缩解压缩功能324,此压缩解压缩功能324对输入的图象数据进行压缩,或为了将被压缩状态的图象数据进行可视化复印而解压缩,用于如传真发送和光盘存储那样对图象数据进行压缩传送或进行存储的装置、多值旋转存储器309,该存储器与图象数据1/F功能308相连接,用于从复印装置3将图象数据输出时,将图象数据旋转90度或-90度输出。
下面,参照图6就传真部312进行说明。传真部312由如下部分构成:与公用电话线路相连接,连接模拟信号线路所用的作为调制解调装置的调制解调器242,作为二进制图象数据的编码/译码装置的CODEC244、246、通信控制程序用的EPROM248、作为图象存储功能的由电池250后援的虚拟SRAM252、在进行图象数据的各种处理时用的工作RAM254、增设存储器256、以及将传真接收数据向图象处理部314输出的接口用的ASIC258。
图7为操作盘114的构成的示意图。即,操作盘114由以下部分构成:分页装订键82、状态显示器83、作为给纸盒30的选择功能的盒选择键86、帮助键87、自动纸张选择键88、自动倍率选择键89、变焦/100%键90、原稿尺寸键91、纸张尺寸键92、信息显示器93、自动色浓度键94、手动色浓度键95、预热键96、中断键97、全清键98、清除/停止键99、启动键101、定时器键103、数字键105、以及通信启动键120。
分页装订键82用于分类模式、分组模式、装订模式的选择。
显示盘83以各种图形文字的闪烁亮暗表示复印机的状态。
盒选择键86能够在当所选的盒不是所需的尺寸时,按下此键选择其他的盒。
帮助键87作为操作引导键,按下时,表示操作顺序的信息被显示,在功能设定后,按下此键,能够确认设定的内容。
自动纸张选择键88通常处于自动纸张选择模式。对在原稿台(玻璃)5上放置的原稿的尺寸自动地检测出来,自动地选择与其相同尺寸的纸张(仅限于等倍复印)。
自动倍率选择键89,按下此键选择自动倍率选择模式,当指定了所希望的纸张尺寸时,对在原稿台(玻璃)5上放置的原稿的尺寸自动地检测出来,自动地计算复印的倍率。
变焦/100%键90,按下“25%<”键时,复印倍率以1%的分度减小到25%。按下“>800%”键时,复印倍率以1%的分度增大到800%。按下“100%”键时,返回等倍(100%)。
原稿尺寸键91,在设定原稿尺寸时使用,当选择纸张尺寸并指定了原稿尺寸时,复印的倍率被自动地设定。
纸张尺寸键92,在选择纸张尺寸时使用。
信息显示器93,用文字和图表示数字复印机1的状态、操作程序、以及给使用者的各种指示。作为显示功能的信息显示器93设有触摸盘,也能够进行功能的设定。
自动色浓度键94,选择自动色浓度时,数字复印机1自动地检测出原稿的色浓淡,选择最佳的复印色浓度。
手动色浓度键95,用手动色浓度键能够选择出希望的复印色浓度。按下“淡”键时,色浓度能够以5级变淡,按下“浓”键时,色浓度能够以5级变浓。
预热键96,按下此键,进入预热(节电)状态,所有的显示灯都被关掉,再进行复印时,再一次按下此键。
中断键97,在连续复印的进行过程中,想中断复印时,使用此键。
全清键98,按下此键,所选择的模式全都被清除,返回标准状态。
清除/停止键99,改正复印的张数时,或使复印动作停止时使用。
启动键101,复印开始时按此键。
定时器键103,按下此键,可显示数字复印机1的电源何时接通、何时断开的定时(设置有周定时器时)。
数字键105,设定欲复印张数时使用,复印张数能够设定1~999张。
通信开始键120,这是发出传真通信发送开始的键。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信息处理功能的具体构成包括如下部分:图2的SMCPU311内的图4中的系统CPU、和RAM103内存储的规定了本发明的动作的信息处理程序160c、以及作为信息的存储区域的信息队列160a、信息存储表160b。在图8、图9中将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的功能作了结构分化表示,表明了其中的关联,以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特征。
图8是上述数字复印机1的功能构成示意图。数字复印机1具有引擎部400和系统部500。引擎部400对扫描装置(图象读取装置)2和复印装置(图象印刷装置)3的机构进行控制。系统部500用于实现所用的扫描装置2的功能、对由扫描装置2读取的或由复印装置3输出的图象等进行编辑。引擎部400用CPU190,系统部500用CPU100,分别以独立的定时进行处理。
引擎部400由引擎CPU190、扫描装置2、复印装置3构成。
系统部500由系统CPU100、图象存储器106、传真(FAX)功能317、复印功能313、扩展功能315、以及具有各个动作寄存器的图象处理部314构成。
另外,图象存储器106、传真(FAX)功能317、复印功能313、扩展功能315、以及图象处理部314在功能上相互连接。
系统CPU100、图象存储器106、传真(FAX)功能317、复印功能313、扩展功能315、以及引擎接口功能160在功能上相互连接。
本数字复印机1将两个部分用一个接口连接,作为接点的引擎接口功能160从引擎部400接收有关扫描装置2、打印装置3的状态的信息从系统部500接收对扫描装置2、打印装置3进行驱动的指令。引擎接口功能160一边处理这些信息,一边进行引擎部400与系统部500的动作的协调及定时的控制。
此外,上述数字复印机1在实现作为复印机的功能时,使扫描装置2和复印装置3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作,而当实现传真(FAX)功能317及复印功能313时,扫描装置2与复印装置3则分别作为独立的装置进行动作。
图9表示了有关引擎接口功能160的信息相关性。即,引擎接口功能160对系统部500与引擎部400双方利用信息通信来实行信息的传送。
另外,引擎接口功能160具有:接收送来的信息的信息队列160a、保存信息的存储表160b、用软件读出信息代码并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功能(处理程序)160c。
引擎接口功能160从引擎部400接收来自扫描装置2的状态通知和来自复印装置3的状态通知。另一方面,从自系统部500、接收对扫描装置2的动作指令和对复印装置3的动作指令,接收的数量和时间各不相同。另外,由于扫描装置2与复印装置3的一个周期的处理长度不一致,因此,每次以不同的顺序和定时传送信息。
例如,扫描装置2的实行原稿读取的功能与复印装置3的实行印刷的功能分别以不同的定时开始执行。
从系统部500送来作为扫描功能的“原稿给纸”、“读取开始”的指令。在多页原稿连续读取时,这些指令也有连续被送来的情况。
相对于这些指令,从引擎部400送来“自动原稿传送装置4的动作开始”、“扫描装置2的动作开始”、“原稿尺寸”、“下一步处理许可”、“自动原稿传送装置4的动作结束”、“扫描装置2的动作结束”等通知。这些通知与动作相对应地送来,并且按上述指令次数决定送来的次数。
另一方面,若再加上复印功能313的动作,则还将从系统部500送来“给纸指令”、“印刷指令”。从引擎部400送来“给纸结束”、“印刷开始许可”、“下一步处理许可”、“动作结束”以及其他的定时通知。
这些信息全都以信息形式由引擎接口功能160接收,在单纯扫描功能、或单纯打印功能的动作时,按照
动作指令→动作开始→下一步处理许可→动作结束
这一顺序,有规则地接收信息,能够掌握处理的附加量等,因此,易于进行控制。
但是,当双方的功能同时动作时,由于各自的信息被零散地送来,所以可能出现:一方的动作指令与另一方的下一步处理许可相重叠、或者动作开始相重叠、或者在同一时间送来多个信息。
在本发明,确立了同时接收多个性质不同的信息时的处理方法,因此能防止上述的故障。
图10为对引擎接口功能160的信息队列160a中输入的信息(1~3)以及此后输入的信息(4~5)进行处理的概念示意图。信息是被信息处理功能160c进行适当的处理。
图11表示送来的信息的格式,由信息代码、(包括处理优先度)、发送源、…、信息规模、信息参数构成。
图12所示为引擎接口功能160的存储表160b中保存的优先度L(LOW)的信息代码的例子。例如,如果是“#define COM-MSG-CE010x43453031/*”,那么,作为“打印开始/白纸打印开始  */”在存储表160b中保存。
这些信息是在就绪状态中被处理的,所要求的定时较为自由。即不存在下列问题:如由图13、14在以下所说明的信息那样、若不像在动作中被处理命令那样迅速进行处理,则与其他的动作之间的定时将无法安排。因此,优先度被设定为L。另外,图12的很多信息需要多次参考图2的图象处理部314的图象处理寄存器,所以,处理时间比较长。也正为如此,图12的信息优先度被设定为L。
另外,图12的信息中,需要参考图象寄存器的信息是:CE01、CE04、CE06、CE09、CE11~CE14、CE20、CE21、CE27~CE33。
图13、图14所示为立即实行信息处理的、优先度为H(HIGH)的信息代码例子。例如,如果是“EZ01/*”,则作为“SM命令错误*/”进行信息处理。
再有,这些信息是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动作处理中使用的,由于与其他的动作有关联,如不迅速处理,有时会对动作带来故障,因此,优先度被设定为H,立即进行处理。
图15A~图15C所示为信息的例子。
在图15A中所示的信息中,有复印开始的信息代码“COM-EC01”(A部),因而,从此代码中的“CE”来判断优先度为L,此复印开始的信息命令被存储于存储表中。即,只要在存储表160b中写入必要的信息(B部),加以登记,处理就结束(C部)。
图15B中所示的信息为复印机动作状态变化的信息代码“COM-MSG-EZ14”(D部),因而,从此代码中的“EZ”来判断优先度为H,即,复印动作状态变化的信息命令,立即进行信息处理(紧急度高),根据实行具体处理的函数(E部)立即进行处理,具体处理完成后,处理结束(F部)。
图15C中所示的信息为在存储表160b中保存的复印开始的信息代码“COM-EC01”(H部)。此信息在其他应处理的信息处理完之后,作为进行具体处理的函数(I部)进行更具体的处理。
接着,参考图16的流程图,对在此构成上发生信息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在此图中,按照由操作者或通过通信线路下达的指令,对通常的动作程序进行处理,由此,在数字复印机1的基本部301内的控制部311中发生应处理的信息。而后,按照RAM103中存储的作为本发明特征的信息处理程序160c,存储于信息队列160a(S1)。接着,对信息队列160a是否收到对信息进行确认(S3),并进行信息的解析。然后,若信息代码的优先度的参数为“EZ”,则判定优先度为H(HIGH),若为“CE”,则判定优先度为L(LOW)(S5)。
如不是必须紧急处理的信息(优先度L),则不进行处理,将此信息存储于存储表160b中(S7)。如是必须紧急处理的信息(优先度H),则立即进行此信息的处理(S9)。
而后,只要在信息队列160a中还存在信息,就从队列的开头取信息,继续上述的处理(S5~S9),直到没有信息为止。
如果在信息队列160a中没有信息(S11),存储表160b中存储有信息(S13),那么就从存储的信息中按照存储的顺序对信息进行处理(S15)。
此信息的处理完成之后,信息再次发生时,存储于信息队列160a中(S17)。若信息处理等待、信息队列160a中没有信息(S11),而存储表160b中存储有信息(S13),则对存储的信息再次进行处理(S8)。此动作反复进行,直到存储表160b中存储的信息没有为止。
当信息队列160a中没有信息,而且,存储表160b中也没有存储的信息时,则处于信息等待状态,直到下一个信息输入为止(S3)。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作到:即使是先接收到的动作指令,也能按照其优先度将其暂时存储起来,而先处理下一个优先度高的信息。另外,即使其他的信息已经在处理之中,也能在处理之后必定首先要进行信息接收,因此,不会发生因信息队列160a中的信息积压带来的问题。
此外,以上说明的例子是在图象形成装置内对多个信息进行协调处理的例子。作为这样的对多个信息进行协调处理的本发明的对象,不单是图象形成装置的内部,也可以是扩宽为数据处理装置系统。即,当实际应用本发明的协调功能时,不一定必须处理图形信息,不一定必须具有图象形成部。因此,作为一般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多个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原封不动的适用,不用说,在作用和效果上会得到同等的提高。此时,上述的协调机理对于系统内的多个命令能够原封不动的适用。
如以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通过抑制信息队列内的信息的滞留,能够防止信息处理的延迟。此外,当优先度低的信息(处理时间长的信息)和优先度高的信息大致同时被接收时,能够先处理优先度高的信息。
再有,当必须紧急处理的信息(优先度H)和其定时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优先度L),即使其动作指令被同时送来,而且,后者的动作指令(优先度L)先被接收进信息队列时,也能通过控制实现下列结果:虽然根据信息处理功能的接收先执行动作指令(优先度L),但实际的处理是紧急信息(优先度H)先于其他信息(优先度L)被执行。
此外,当信息队列中被输入进大量的信息时,也可能超出信息队列的容量,发生所谓“爆破”的故障,但由于在进行了一个处理之后,必定进行一次信息处理,因此,不会发生信息队列中的信息积压过度的问题。
因此,即使当有必要紧急处理的信息与别的信息相重叠时,也能够使故障不易发生。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一种信息处理系统与图象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与图象形成方法。即能够防止因信息处理的延迟带来的定时处理的故障。

Claims (21)

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
输出装置,用于按照从外部接收的指令将信息输出;
第一存储装置,用于接收信息并将信息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
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第一优先度时,按照此信息进行处理;
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低于第一优先度的第二优先度时,将此信息移动到第二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以及
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存储信息时,按照第二存储区域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对表示图象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用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装置,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进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对具有与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有关的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装置,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进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对具有图象形成时与复印机动作有关的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装置,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实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设定装置,用于将在图象形成装置的、打开电源作好了图象形成准备的、就绪状态下执行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设定装置,用于将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该信息是:在图象形成装置的、经电源投入,作好了图象形成准备的就绪状态下执行的信息,是在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和图象形成时的复印动作、这两个动作之中,至少与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设定装置,用于将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执行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
设定装置,用于将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该信息是: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执行的信息,是在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和图象形成时的复印动作、这两个动作之中,至少与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装置,用于若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信息,则按照所存储的顺序来处理第二存储区域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处理装置包括:
反复处理的装置,用于反复进行第二处理装置的处理,直到第二存储区域的信息被处理完为止。
1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所应用的图象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步骤,用于按照从图象形成装置外部接收的指令将信息输出;
第一存储步骤,用于接收信息并将信息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
第一处理步骤,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第一优先度时,按照此信息进行处理;
第二存储步骤,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低于第一优先度的第二优先度时,将此信息移动到第二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以及
第二处理步骤,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存储信息时,按照第二存储区域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存储步骤,用于对表示图象形成装置图像处理用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步骤,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进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存储步骤,用于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对具有与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有关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步骤,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进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存储步骤,用于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对具有图象形成时与复印机动作有关的参数的寄存器进行存储;以及
设定步骤,用于将参考寄存器状态而进行处理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设定步骤,用于将在图象形成装置的、经电源投入,作好了图象形成准备的就绪状态下执行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设定步骤,用于将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该信息是:在图象形成装置的、经电源投入,作好了图象形成准备的就绪状态下执行的信息,是在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和图象形成时的复印动作、这两个动作之中,至少与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设定步骤,用于将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执行的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步骤包括:
设定步骤,用于将信息设定为具有第二优先度,该信息是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中执行的信息,是在要形成图象的原稿的图象扫描动作、和图象形成时的复印动作、这两个动作之中,至少与其中之一有关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处理步骤包括:
处理步骤,用于若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信息,则按照所存储的顺序来处理第二存储区域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处理步骤包括:
反复处理的步骤,用于反复进行第二处理步骤的处理,直到第二存储区域的信息被处理完为止。
2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装置,用于接收输入的信息并将信息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
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第一优先度时,按照此信息来进行处理;
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当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具有低于第一优先度的第二优先度时,将此信息移动到第二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以及
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当第一存储区域中没有存储信息时,按照第二存储区域存储的信息来进行处理。
CN 97119395 1996-09-30 1997-09-30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Pending CN1180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885/96 1996-09-30
JP8278885A JPH10107930A (ja) 1996-09-30 1996-09-30 メッセージ処理システムと画像形成装置と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と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851A true CN1180851A (zh) 1998-05-06

Family

ID=1760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19395 Pending CN1180851A (zh) 1996-09-30 1997-09-30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0833495A3 (zh)
JP (1) JPH10107930A (zh)
CN (1) CN118085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7345A (en) * 1989-07-25 1990-08-07 Xerox Corporation Queu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ulti-function copier, printer, and facsimile machine
JP3179466B2 (ja) * 1990-04-20 2001-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5170340A (en) * 1990-09-28 1992-12-0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state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JP3000744B2 (ja) * 1990-10-10 2000-01-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ァンクション画像処理装置
US5299296A (en) * 1991-10-17 1994-03-29 Ricoh Company, Ltd. Multi-function machine with interleaved job execution
JP3547153B2 (ja) * 1993-06-14 2004-07-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ィジタル複写機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33495A3 (en) 1999-04-21
JPH10107930A (ja) 1998-04-24
EP0833495A2 (en) 199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5777B2 (ja) 複合型画像形成装置
CN1159015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H102101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US6539199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capable of correcting lateral misalignment
CN1275451C (zh) 图象读取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608856A (zh) 纸张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45319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763641A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3691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147759C (zh) 图象形成装置
JPH093127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215177A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113522C (zh) 图象形成设备
CN1180851A (zh) 信息处理系统及图象形成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及图象形成方法
CN114084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11387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626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7863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5967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状介质处理装置
JP20091868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626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055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H11982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2770A (zh) 成象装置
JPH102102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2305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