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473C -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473C CN1182473C CNB991083393A CN99108339A CN1182473C CN 1182473 C CN1182473 C CN 1182473C CN B991083393 A CNB991083393 A CN B991083393A CN 99108339 A CN99108339 A CN 99108339A CN 1182473 C CN1182473 C CN 118247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processing
- function
- image
- reader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在一个连接多个设备的网络中,收集和控制每个设备的图像处理功能,用于指定每个设备的信息等,并且确定组合两个或多个设备可实现的功能。表示各组合的配置文件传输到每个设备。为了实现从显示的功能中选择的功能,接收到配置文件的每个设备根据配置文件显示可执行的功能,并执行控制,例如操作设备,传输数据等。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数据处理设备及一种控制该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其中该数据处理设备通过组合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多个设备执行处理。
已经实现大量的多功能外围系统(以后简称为“MFP系统”),其中象扫描仪、数字相机等图像输入设备和象传真机设备等图像输出设备通过网络相互连接,通过将一个图像输入装置和一个图像输出装置组合实现多个功能。
这种MFP系统要求一个临时存储网络数据的文件服务器,和一个客户主机装置(在有些情况下也作为文件服务器操作),该客户主机装置用于指示从图像输入设备读出数据并把数据发送到一个图像输出设备。
例如,当通过将作为一个图像输入装置的扫描仪和作为一个图像输出装置的打印机组合实现一个复制功能时,用户首先到扫描仪所在的位置,设置在扫描仪上复制的一个原始文件,然后到客户主机装置的位置,以指示由扫描仪读取原始数据。通过读取完原始数据后指示输出到打印机可以实现复制功能。
但是在上述常规方法中,为了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如网络扫描仪,复制功能,装订功能,传真功能等),用户必须到客户主机装置所在之处,并在启动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应用程序(例如用于扫描仪的应用程序,用于打开一个图像文件的应用程序等)之后,指示例如通过扫描仪扫描,通过打印机打印,并通过传真设备进行传真发送/接收。另外,对于用户来说很难得到与每个可以通过组合与网络相连的设备来实现的功能相关的信息。总之,只有一些网络控制器可以具有这种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数据处理设备,和一种控制该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网络容易地掌握的可实现功能的数据处理设备,和一种控制该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网络容易地选择可实现功能的数据处理设备,和一种控制该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操作性的数据处理设备,该改进的操作性可以使用通过网络可实现的功能,就好象该功能是由单独的设备提供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步骤,用于从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相应的一个中收集表示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每一个的功能的功能信息;处理步骤,用于通过根据在所述收集步骤所收集的功能信息组合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来生成表示可实现的每个功能的一个设置;及传输步骤,用于将在所述处理步骤所生成的设置传输到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连接装置,用于与一个外部设备相连;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的外部设备的一个功能的功能信息;及显示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的功能信息来显示与外部设备相组合可实现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与一个外部设备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表示外部设备的功能的功能信息;及显示步骤,用于显示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所接收的功能信息组合数据处理设备和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接的外部设备可实现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用于控制与外部设备可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所述程序包括: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表示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接的外部设备的功能的功能信息;及显示步骤,用于显示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所接收的功能信息组合数据处理设备和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接的外部设备可实现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根据附图的最佳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示于图1的扫描仪102的配置的概略框图;
图3是示出示于图1的打印机2903的配置的概略框图;
图4是示出示于图1的控制服务器103的配置的概略框图;
图5是示出扫描仪102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图6是示出打印机2903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图7是示出打印机2095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图8是示出示于图4的控制服务器的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传输一个为网络上的每个设备提供的设备配置文件的命令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0是示出通过示于图1的网络101从每个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示于图2的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示于图4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生成单元409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示于图4的控制服务器103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供给单元408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传输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5是示出相应传输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传输给每个设备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6是示出示于图2的扫描仪102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示于图2的扫描仪的操作面板208的外观的概略框图;
图18是示出显示在图17的LCD(液晶显示屏)单元3001上的显示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分拣器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双面复制设置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2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复制模式显示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3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复制模式显示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5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6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分拣器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图27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双面复制设置图像画面的框图;
如下将要详细描述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与每个图像输入设备和图像输出设备的功能相关的信息(设备信息)形成表示通过当前连接到网络上的任何图像输入设备和图像输出设备的任何组合可实现的所有功能的传输路径信息,并且传输路径信息可以显示在每个图像输入设备和图像输出设备的显示图像画面中。因此,可以在每个设备的显示图像画面上显示该设备自身的功能,还显示可以通过与网络上的其他设备组合实现的所有功能,并且用户可以使用通过组合网络上的设备而得到的“虚拟设备”,就好象它是一个单独的设备而不会意识到是设备的组合。那时,只有通过组合设备可实现的功能得以显示,而不显示所有其他设备的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组合多个设备使“虚拟设备”操作,就好象它是一个单独设备,例如,通过使用一个位于一个公共网络上的网络扫描仪作为可以执行传真传输的传真设备的扫描仪来执行传真传输,即使此时网络上只有网络扫描仪;或通过从当前在手边的一个扫描仪将图像数据传输到一个安装在一个复制室中的高速打印机来在打印时执行装订处理。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说明多功能外围系统(以后称为“MFP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方框图。
在图1中,网络101使用连接多个设备的已有技术(下面将描述),例如使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的以太网。
网络扫描仪(以后简称为“扫描仪”)102在扫描一张纸时光学地读取打印在该张纸上的图像,并生成表示该图像的图像数据。扫描仪102包括一个网络接口(未示出),并通过网络101与各设备相连从而将生成的图形数据发送到各设备。在该实施例中,扫描仪102是一个彩色扫描仪,它可以获得所读取的图形数据的三种彩色数据,即R(红)、G(绿)、B(蓝)。
控制服务器103生成在构造一个虚拟多功能外围(以后简称为“MFP”)系统时所使用的功能信息,该系统具有多个功能,它们可以通过组合扫描仪102、网络打印机2095、2902和2903及网络传真设备2904(以后称之为“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来实现,该控制服务器还响应来自于与网络101相连的图形输入设备、图形输出设备等的请求提供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控制服务器103通常是通过引进位于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中的服务器软件来实现的,该控制服务器103包括一个网络接口,并通过网络101与各设备相连。
网络打印机2095、2902和2903的每一个包括一个网络接口(未示出),并通过网络101接收发送的打印数据和图像数据,并使用已有打印技术例如光电图像技术等将由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打印在介质上,如纸上等。打印机2095、2902和2903的每一个通过网络101与各设备相连。在该实施例中打印机2095是一个黑白数字组合设备,打印机2902是一个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机903是一个黑白激光打印机。
传真设备2904包括一个网络接口,并通过公用网络2905发送/接收图像数据。传真设备2904在系统和公用网络之间作为接口操作以发送由扫描仪102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将接收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机2095、2902和2903以打印由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并向公用网络2905输出由控制服务器103转换为文档格式的图像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由扫描仪102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可以不经修改就发送到打印机2095、2902和2903来打印。该图像数据也可以发送到打印机并在转换为页描述语言(以后简称为“PDL”)之后进行打印。
图2是示出扫描仪102的配置的概略方框图。
在图2中,扫描仪102主要部件包括扫描仪引擎201,用于执行已知的光读取技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以后简称为“CPU”)202,用于控制扫描仪102的整体操作,一个ROM(只读存储器)204,用于存储由CPU20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一个网络接口(I/F)205,与网络101相连,一个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用于向控制服务器103发送作为关于扫描仪102的设备信息的设备配置文件,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用于从控制服务器103获取作为关于系统可实现的功能的信息(功能信息)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一个操作面板208,包括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设备,LED(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等,和多个操作按钮,用于提供一个用户接口,及随机访问存储器(以后简称为“RAM”)203,以暂时存储由扫描引擎201所读取的存储图像数据、由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所获取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及用于操作的存储信息。
黑白数字组合设备2095也包括一个具有与图2中所示的配置相同扫描仪。
图3是一个示出打印机2903的配置的概略方框图。
在图3中,打印机2903主要部分包括一个打印机引擎301,用于使用已有的光电图像打印技术,一个CPU302,用于控制打印机2903的整体操作,一个ROM304,用于存储由CPU30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一个网络接口(I/F)305,与网络101相连,一个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306,用于向控制服务器103发送作为关于打印机2903的设备信息的设备配置文件,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307,用于从控制服务器103获取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一个操作面板308,包括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设备,LED显示设备等,和多个操作按钮,用于提供一个用户接口,及RAM303,以暂时存储由打印机引擎301所打印的存储图像数据、由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307所获取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及用于操作的存储信息。
与同一网络相连的打印机2095和2902的基本配置与打印机2903相同。
图4是一个示出控制服务器103的配置的概略方框图。
在图4中控制服务器103主要部分包括一个CPU103,用于控制控制服务器103的整体操作,一个RAM402,用于存储用于操作的存储信息和用于控制CPU401的操作的程序,一个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用于存储与网络101相连的设备的设备配置文件,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用于存储根据设备配置文件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一个与网络101相连的网络I/F406,一个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用于从与网络101相连的设备获取设备配置文件并将所获取得的设备配置文件存储在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供给单元408,用于根据与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的请求,从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读取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并通过网络101向设备供给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及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生成单元409,用于根据存储在设备配置数据库402中的设备配置文件生成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并将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写入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中。
控制服务器103生成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作为与通过将上述扫描仪102、打印机2903、2095和2092组合而得到的虚拟MFP系统相关的功能信息,并控制所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根据通过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的设备配置文件生成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现在将描述设备配置文件。
设备配置文件是表示构造一个虚拟的MFP系统所必须的每个设备的性能和特征的数据,并包括例如示于图5-7的数据。
图5是示出扫描仪102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在图5中,“设备类型”是表示设备的类型的数据,并且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一个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仪。“设备表示号”是表示设备的型号名称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扫描仪×××”表示扫描仪102的型号名称。“设备地址”表示设备的网络地址,在图5的例子中,“172.16.10.2”表示扫描仪102的网络地址。“分辨率”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级别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扫描仪102支持400dpi(每英寸点数),600dpi和1200dpi的分辨率级别。“介质尺寸”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纸张尺寸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扫描仪102支持纸张尺寸A4,A5和B4。“输入速度”是表示设备的打印速度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国年,表示用于A4尺寸的纸张的扫描仪102的打印速度。“输入费用”是表示使用设备时的费用,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当使用打印机102读取A4尺寸16位图像数据时收费8日元。“文档格式”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图像格式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扫描仪102支持根据JPEG和GIF方法的图像输出格式,及使用根据LIPS4方法的PDL(处理设计语言)的图像输出格式。“输入命令”是表示当其他设备通过网络101使扫描仪102执行读取图像数据时所使用的命令的数据,在图5的例子中,表示例如当使得扫描仪102读取A4尺寸的图像数据时,向其发送命令“REQA4-SCAN”。
图6是示出打印机2903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在图6中,“设备类型”是表示设备的类型的数据,并且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一个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激光打印机(LBP)。“设备表示号”是表示设备的型号名称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LBP_×××”表示打印机2903的型号名称。“设备地址”表示设备的网络地址,在图6的例子中,“172.16.10.3”表示打印机2903的网络地址。“分辨率”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级别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903支持300dpi和600dpi的分辨率级别。 “介质尺寸”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纸张尺寸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903支持纸张尺寸Letter,Letter-R,Legal,A4,A5和B4。“盒”是表示设备中所提供的每个纸盒的存放情况及在各存放位置处的纸张尺寸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LetterR尺寸的纸张及Legal尺寸的纸张分别位于打印机2903的上面和下面存放位置。“输出速度”是表示设备的打印速度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打印输出到书信尺寸的纸张上要求每张纸6秒。“输出费用”是表示使用设备时的费用,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当把黑白图像打印输出到Letter尺寸的纸张上时要每页收费8日元。“文档格式”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图像格式的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903使用根据LIPS4、N201及ESC/P方法的PDL(处理设计语言)的图像输出格式。“选项”表示与打印机相连的可选设备相关的信息,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没有可选设备与打印机2903相连。
图7是示出打印机2095的设备配置文件的框图。
在图7中,“设备类型”是表示设备的类型的数据,并且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095是一个激光打印机(LBP),作为输出设备。“设备表示号”是表示设备的型号名称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GP×××”表示打印机2095的型号名称。“设备地址”表示设备的网络地址,在图7的例子中,“172.16.10.4”表示打印机2095的网络地址。“分辨率”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级别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095支持300dpi和600dpi的分辨率级别。“介质尺寸”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纸张尺寸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903支持Letter、LetterR、Legal、Legal-R及Statement纸张尺寸。“盒”是表示设备中所提供的每个纸盒的存放情况及在各存放位置处的纸张尺寸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LetterR尺寸纸张、Legal尺寸纸张、Letter尺寸纸张、Statement尺寸纸张及Legal_R尺寸纸张分别位于打印机2095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存放位置。“输出速度”是表示设备的打印速度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打印输出到Letter尺寸的纸张上要求每张纸32秒。“输出费用”是表示使用设备时的费用,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当把黑白图像打印输出到Letter尺寸的纸张上时要每页收费10日元。“文档格式”是表示设备所支持的图像格式的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打印机2095使用根据LIPS4、N201及ESC/P方法的PDL(处理设计语言)的图像输出格式。“选项”表示与打印机2095相连的可选设备相关的信息,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提供了具有钉书功能及用于执行双面打印的两面单元的20箱分拣器。
通过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获取图5-7所示的设备配置文件。
图8是示出由通过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所执行的设备配置文件获取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控制服务器103启动时启动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并继续执行直到控制服务器103系统中断。
首先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发送一个命令将设备配置文件传输到与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步骤S701)。
图9是步骤S701中将设备配置文件传输到与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的一个命令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在图9中,“REQ”表示命令是一个传输命令,“设备配置文件”表示要传输的数据是一个设备配置文件。即表示示于图9中的命令是传输一个设备配置文件的命令。该传输一个设备配置文件的命令用于以使用TCP/IP的UDP分组的形式相对于网络进行广播通信。
现在转向图8,接着判断是否由从每个设备传输来的设备配置文件(步骤S702)。如果步骤S70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重复步骤S702的处理。如果步骤S70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在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记录传输的设备配置文件(步骤S703)。完成步骤S703的处理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的过程。
图10示出在上述步骤S702中从扫描仪102传输到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如图10所示,通过在示于图5的设备配置文件的开头部分增加一个“发送设备配置文件”作为表示传输一个设备配置文件的信息,在设备配置文件的末尾部分增加一个“配置文件结束”作为表示传输数据结束的信息来提供待传输的设备配置文件。
接着,将描述从扫描仪102向控制服务器103发送一个设备配置文件的例子。在扫描仪,由示于图2的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执行设备配置文件的传输。由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所执行的传输打印机2903、2095或2903的设备配置文件的过程与由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所执行的传输扫描仪102的设备配置文件的过程相同。
图11是示出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所执行的设备配置文件传输过程的流程图。
当扫描仪102启动时设备配置文件供给单元206启动,并继续执行下述过程直到切断扫描仪102的供电。
首先,当启动时,设备配置文件供给打印206执行将一个设备配置文件传输给控制服务器103(步骤S901)。此时,当控制服务器103启动时,则在图8所示的步骤S702,由控制服务器获得传输的设备配置文件,并且获得的结构反映在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当控制服务器103未启动时,传输的获得的结构不反映在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到从控制服务器103发送的传输设备配置文件的命令(步骤S902)。如果步骤S902的判断结构为否,则重复步骤S902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命令。
如果步骤S902的判断结构为是,则设备配置文件发送到控制服务器103(步骤S903)。执行完步骤S903后,步骤S902的处理重新执行。
当启动扫描仪102后启动了控制服务器103时,执行步骤S903的处理以将设备信息反映在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即,通过由控制服务器103的设备配置文件获取单元407提供在图8所示的步骤S701的传输设备配置文件的命令,控制服务器103总能确保获得与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的设备配置文件。在获得设备配置文件之后,控制服务器103使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生成单元409根据写入设备配置文件数据库404中的设备信息生成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所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存储在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中。
图12是示出由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生成单元409所生成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如图12所示,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包括表示当选择相应的传输路径时显示在目标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字符串的数据,“输入设备”是表示输入设备的类型的数据,“输出设备”是表示示出设备的类型的数据,“输入地址”是表示输入设备的网络地址的数据”,“输出地址”是表示输出设备的网络地址的数据,“文档格式”是表示用于该传输路径的文档格式的数据,“缺省复制”是表示在缺省设置下的复制份数的数据,“分辨率”是表示用于该传输路径的分辨率的数据,并且“输入命令”表示写入输入设备的设备配置文件的信息,并且是使输入设备读取图像数据的命令。
如上所述,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存储表示通过组合连接到网络101上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得到的虚拟MFP的配置信息。例如,示于图12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表示当通过组合作为输入设备的扫描仪102和作为输出设备的打印机2095而实现的复制功能时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控制服务器103通常处理至少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并响应与网络101相连的一个输入设备或一个输出设备的请求为每个设备提供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图13是示出提供在控制服务器103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供给单元408的操作的流程图。在启动控制服务器103时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供给单元408执行如下操作。
当启动控制服务器103时,存储在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中的所有传输路径配置文件通知给与网络101相连的所有设备(步骤S1101)。通过广播通知执行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通知。
接着,判断在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中是否有改变(步骤S1102)。如果在步骤S1102中的判断结构是肯定的,则向所有与网络101相连的设备通知改变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步骤S1103)。也是通过广播通知执行步骤S1103的通知。
如果步骤S1102的判断结构是否定的,或改变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已经通知给所有连接到网络101的设备,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传输从一个设备发送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步骤S1104)。如果步骤S1104的判断结构是肯定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5,其中存储在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数据库405中的所有传输路径配置文件通知给提供命令来发送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设备。发送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从一个设备发送到控制服务器103,该设备例如由于在控制服务器103启动后设备已经开始,在步骤S1101不能获得从控制服务器103通知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如果步骤S1104的判断结构是否定的,或在步骤S1105完成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传输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2,并且重复从步骤S1102到步骤S1105的处理过程。
图14是示出传输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在图14,“REQ”表示该命令为一个传输命令,并且“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表示由于命令请求所传输的对象是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图15是示出响应传输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从控制服务器103传输到每个设备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如图15所示,待传输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是通过在示于图12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开头部分增加一个“发送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作为表示传输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信息,在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末尾部分增加一个“配置文件结束”作为表示传输数据结束的信息来提供的。
接着将描述由扫描仪102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获取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过程。打印机2903、2095或2903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307获取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处理与扫描仪102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207获取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过程相似。
图16是示出扫描仪102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为获得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207为控制服务器103提供传输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步骤S1401)。接收到控制服务器103的传输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命令后,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供给单元408经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传输给发送传输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命令的设备,即扫描仪102(示于图13的步骤S1105)。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到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步骤S1402)。如果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重复步骤S1402的处理,直到接收到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如果步骤S1402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在接收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存储在扫描仪102的RAM203中,取消步骤S1402的处理。
根据上述操作,与网络101相连的每个设备可以从控制服务器获得当前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所获取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存储在RAM203中。
图16所示的操作可以应用于由打印机2903、2095或2903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获取单元307执行的传输路径获取过程。
图17是示出扫描仪102的操作面板208的外观的概略图。
如图17所示,操作面板208包括一个LCD(液晶显示屏)单元3001。一个触模面板纸附着在LCD单元3001上以为系统显示一个操作图像画面,及按下一个显示键时,传输与按下的键相关的位置信息并确定操作者操作的内容。在开始读取一个初始图像时按下开始键3002。LED具有两种颜色,例如绿色和红色,该LED位于开始键3002的中央部分。开始键3002是否可用是由开始键3002的颜色确定的。当在操作中中断扫描仪的操作时按下停止键3003。
当输入用户的用户ID时使用ID键3004。当从操作面板208进行初始化设置时使用重置健3005。
现在将详细描述显示在具有上述配置的操作面板208的显示图像画面。
图18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显示图像画面的图。如图18所示,对于操作通过组合当前与网络101相连的设备可实现的所有功能所必须的操作键显示在LCD单元3001。
例如,当由示于图5-7中的设备配置文件表示各设备的功能时,由示于图1的多功能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如下所示:
单色复制:
扫描仪102→打印机2095,2902或2903
打印机2095→打印机2095,2902或2903
彩色复制:
扫描仪102→打印机2902
传真发送
扫描仪102传真设备2904
传真设备2904传真设备2904
打印机2095→传真设备2904
传真接收
传真设备2904→传真设备2904
传真设备2904→打印机2095,2902或2903
装订处理:最大20个钉书钉(打印机2095)
双面打印:一个双面单元(打印机2095)
纸张尺寸:Letter,Letter-R,Legal,LegalR或Statement
因此,一个复制模式键3120,用于执行扫描仪102当前所连接的网络101上的远程复制操作,一个发送模式键3121,用于执行传真发送,一个扫描仪模式键3122,用于将从客户计算机(未示出)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网络101上,一个图像指令选择键3105,用于选择单色模式或彩色模式,一个图像质量显示区域3104,用于显示由图像质量选择键3105所选择的图像质量,一个复制参数显示单元3101,用于当执行复制操作时显示所需的复制参数,例如要使用的设备的状态,复制放大,纸张尺寸,打印复制份数等,一个纸张选择键3108,一个分拣器设置键3110,一个双面复制设置键3112,一个深度指示器和深度设置键3109,及一个十数字小键盘3114。
当用户按下示于图18的纸张选择键3108时,示于图19的图像画面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图19是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图。在该图像画面中,显示内容由网络101上的输出设备的“盒”信息确定。即,显示存放在所有的输出设备的纸盒中的纸张尺寸。通过按下显示所希望的纸张尺寸的键,用户可以选择纸张尺寸。在图19的例子中,五种类型的纸张,即Letter,LetterR,Legal,LegalR及Statement,存放在网络101的输出设备的盒中。
例如,当打印机2095在工作时,打印机2095不能立即使用,因此显示只在打印机2095上提供的两种纸张尺寸LegaI-R和Statement的键是阴影显示或用另一种颜色显示,并且提供禁止用户使用这些功能的配置。单色,允许执行预订。当打印机2095完成当前作业并成为可操作状态时,这些键返回到与显示其他纸张尺寸的键相同的显示状态,并可以被选择。因此,防止了当设备与用户分离而用户不能知道设备是否可以使用时,用户错误地选择有设备所提供的功能的问题。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确认表示实际情况的显示识别所关心的功能当前不能使用。
该系统还配置为,当一种类型的纸张用完从而不能用这种纸张执行打印输出时,当具有这种类型的纸张的设备在工作时,用户不能选择这种类型的纸张。另外,系统被配置为,当选择了彩色复制操作时,用户不能选择除了在彩色打印机2902中所设置的Letter和Legal的表示其他纸张尺寸的键。因此避免了当由于输出设备与用户分离而在输出设备中发生错误而用户不能确定输出设备是否可以使用时错误地选择了只能由该输出设备提供的功能的问题。
由于分拣器仅与打印机2095相连,当打印机2095当前用于执行其他作业时分拣器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另外的颜色(如灰色字符)显示分拣器设置键3110,来表示分拣器的功能不能立即执行。完成当前执行的作业后,该键改变为正常显示。当分拣器设置键3110在这种状态下被按下时。在LCD单元3001上显示示于图20的图像画面。
图20是一个示出显示在LCD单元3001上的分拣器选择图像画面的图。打印机2095的分拣器在与网络101的输出设备相连的可选的装订单元中具有最强的功能。因此,当可以使用如图7中的可选功能所示的打印机2095时,可以从包括装订分拣的三种模式类型中选择所希望的模式。
双面单元也可以仅安装在打印机2095上。当打印机2095当前正在执行其他作业时,用另一种颜色(例如灰色)显示双面复制设置键3112,表示双面复制功能不能立即执行。完成当前执行的作业后,双面复制设置键3112改变为正常显示。当用户按下双面复制设置键3112时。在LCD单元3001上显示示于图21的图像画面。
图21是示出双面复制设置图像画面的框图。如图21所示,在该系统中,可以从四种类型的双面复制模式中选择所希望的模式。
下面将描述用于实际执行打印的过程。
下面将以通过操作扫描仪102来使用户执行打印输出为例来进行描述。
首先,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在操作面板208上的显示图像画面(示于图18)来选择所希望的功能。通过按下示于图17上的开始键3002,执行应用所选择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复制功能。例如当在单色模式下仅获得一个复制时,可以选择打印机2095和2902和传真设备2094中的一个作为输出设备。
当用户选择了一个表示单色复制操作的所希望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例如设置优先权为具有最高速度的打印机→具有第二高速度的打印机→彩色打印机。由于作为具有最高速度的打印机2095当前正在为其他作业工作,因此选择了具有第二高速度的打印机2903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根据示于图15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扫描仪102选择写在“输出地址”处的地址“172.16.10.3”处的设备作为输出设备,以写入“分辨率”的600dpi的分辨率级别读取原件,并以写入“文档格式”的LIPS4格式发送图像数据。如写入“缺省复制”中的那样仅执行一次复制操作。
打印数据通过网络101传输到打印机2903。那时,打印机2903不管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为传输的图像执行打印过程。在输入设备侧,输出图像数据后,显示图像数据所发送到的输出设备。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通过控制服务器103获得连到网络上的每个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配置文件)。根据设备配置文件形成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并请求发送到每个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在每个设备。根据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在操作面板上显示所以可执行的功能。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掌握网络上可执行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组合网络上的设备来使用可实现的虚拟设备而不需在具有所需的功能的设备间移动。例如当使用远离用户的输出设备来执行由当前在手边的扫描仪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打印输出时,在操作面板上显示那时可以使用的所以功能。因此,可以容易地设置所希望的功能,就好象使用一个单独的设备,并改善设备的可操作性。另外,由于所有可从网络上获得的功能自动地确定并被显示,用户在没有意识到设备的组合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系统,并进一步改善人机接口。组合的设备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组合最少三个设备。例如,组合三个设备使得输入到一个图像输入设备的图像数据被传输到另一个设备,该设备将图像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并且将结果图像数据传输给输出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设备。
不仅图像输入设备和图像输出设备可以组合,也可以组合为图像数据从一个图像输出设备传输到另一个图像输出设备。
接着,将描述LCD单元3001的另一个显示图像画面。
图22是网络扫描仪102的LCD单元3001上的复制图像画面(初始图像画面)。
当在操作面板208上分配了复制模式时,显示该图像画面。除了复制模式外,还有传真模式等。
该实施例中的复制是包括使用一个扫描仪和用户的设备处理的打印机复制一个文档的功能(局部复制),及使用用户的设备的扫描仪和与网络相连的打印机复制文档的功能(远程复制)。
通过按下示于图22的复制图像画面中的图像路径选择键3170的显示位置,确定已经执行图像路径选择键3170上的输入操作,并且执行选择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处理。示于图22上的面板显示单元3101上的显示表示当首先按下图像路径选择键3170时的面板显示内容。在该例子中,表示在示于图12中的“描述”中的字符串“复制扫描仪×××到LBP×××”显示在面板显示单元3101,表示选择了示于图12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如果在网络扫描仪102中登记了多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通过进一步按下图像路径选择键3170选择另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因此,可能选择另一个显示在面板显示单元3101上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在示于图22的图像画面显示时通过按下示于图17中的开始键3002,启动扫描仪,从所选择的打印机打印输出对应于显示在图像画面上的各设置参数的待打印的目标(根据来自于扫描仪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示于图22上的主图像画面包括一个用于选择一个字符模式和一个图片模式的图像指令选择按钮3105,一个用于显示由图像指令选择按钮3105所选择的图像指令的图像指令显示区域3104,一个用于显示设备状态、复制放大、纸张尺寸和复制份数的复制草书显示单元3101,放大/缩小设置按钮3106和3107,一个纸张选择按钮3108,一个深度指示器和深度设置按钮3109及一个十数字键小键盘3114。
在示于图22的显示图像画面上,当按下纸张选择按钮3108时,示于图23上的图像画面显示。图23是表示实施例中网络扫描仪102的LCD单元3001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框图。
在示于图23上的纸张选择图像画面上,根据示于图6上的“盒”信息执行显示。在图23中,存放在打印机2903(LBP-×××)的两级盒中的纸张尺寸被显示并可以选择所希望的尺寸(盒)。
接着,将描述当选择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复制图像画面的操作。图24是示出当在实施例中选择了一个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复制图像画面的显示的框图。图24与图22的不同点在于已经选择了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图24示出使用图像路径选择键3120选择使用对应于示于图1中的打印机2095的打印机GP-×××的远程复制模式。因此,面板显示“复制扫描仪×××到GP-×××”。
与图22中的显示相反,在图24中的显示中,在示于图1中的打印机GP-×××中安装分拣器和双面复制单元作为选择设备。因此,增加了分拣器设置按钮3110和双面复制设置按钮3112。
通过按下纸张选择按钮3108,显示示于图25的图像画面。图25是示出当选择了实施例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纸张选择图像画面的显示的框图。
在图25中,根据示于图7中的“盒”信息执行显示。即,显示存放在六级盒中的纸张尺寸,并且可以选择尺寸(盒)。
通过按下分拣器设置按钮3110,显示示于图26中的分拣器设置图像画面。图26是示出当选择了实施例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显示分拣器设置图像画面的框图。
在实施例中,如示于图7中的“选项”信息所示,提供了可以执行钉书功能的分拣器。因此,可以选择钉书功能。通过选择两面复制设置按钮3112,显示示于图27中的双面复制设置图像画面。图27是示出当选择了实施例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时显示双面复制设置图像画面的框图。在图24所示的显示图像画面中,可以选择双面复制模式。
复制处理
下面将描述实施例中的实际上执行复制(打印)的处理。
用户站在网络扫描仪102前面,将一个原件放在其上,并通过操作网络扫描仪102的操作面板执行复制(打印)。
首先,示于图像路径选择键3120选择待执行的功能。即,从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中选择所希望的功能。通过按下示于图17中的开始键3002,执行应用对应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的复制功能。
根据示于图15中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网络扫描仪102选择写入“输出地址”中的“172.16.10.3”作为输出设备。
接着,以写入“分辨率”中的600dpi的分辨级别读取原件。然后以写入“文档格式”的LIPS4格式将读取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并发送生成的打印数据。执行对应于在“缺省复制”中写入的份数的复制操作(本例中为一次)。通过从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改变该设置。
通过网络101将打印数据传输到网络打印机2903。那时,网络打印机2903执行传输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而不管传输路径配置文件。
根据相似的处理也可以执行复制以外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控制服务器可以获得与网络相连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相关的设备信息。通过形成和登记由控制服务器组合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获得的多功能的传输路径配置文件,可以把传输路径配置文件传输到所希望的设备并显示设备的操作面板上可执行的功能。
因此,用户可以在一个所希望的设备的显示图像画面上显示现在可执行的功能,并可以使用组合网络上的设备所获得的设备,而不需从当前的位置移位。
即,用户可以用简单的操作通过网络上的远程传真设备从附近的扫描仪执行传真发送。相似地,例如,可以从当前可用的扫描仪发送图像到安装在复制室中的高速打印机,并用简单的操作执行具有装订处理的200份复制打印处理。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自动地判断通过组合设备可执行的功能,并仅显示在某一时刻可以使用的功能,可以改善设备的可操作性。由于显示可以在系统中执行的功能,用户可以立即判断所希望的组合。
登记在配置文件中的信息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可以在显示器上登记和反映在一层楼上设备的位置等各种信息。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如主机,接口设备,阅读器,打印机等),或包括单独单元的设备(例如复制机,传真设备等)。
本发明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为系统或设备提供一个用于存储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并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微处理器单元))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在该例子中,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上述发明。
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密致盘)-ROM、CD-R(可记录)、磁带、非易失存储卡、ROM等可以用作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当然可以不仅用于通过执行由计算机读取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在计算机中执行的OS(操作系统)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且通过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本发明当然可以应用于在从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提供在功能扩展卡或与计算机相连的功能扩展单元或提供在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的存储器中后,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且通过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当本发明应用于存储介质中时,对应于上述流程图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示于附图中的用框图指示或概略示出的各部件在数据处理设备领域是公知的,但是它们具体的结构和操作对于实现本发明的操作不是重要的或是最佳模式。
尽管根据被认为是最佳实施例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覆盖了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精神和范围的各种修改和等价布局。下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了最广阔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种变形和等价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系统具有多个数据处理终端,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读取器和一个图像输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步骤,用于收集表示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每一个的功能的功能信息;
生成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收集步骤所收集的功能信息生成表示通过组合所述读取器和图像输出设备而可实现的每个功能的一个设置,该设置包含的功能可通过组合所述读取器读取文本上的图象的读取功能与所述图像输出设备的图像输出功能来实现;及
传输步骤,用于将在所述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设置至少传输到所述读取器,以使读取器显示该设置于读取器的一个操作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设置包括表示由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读取器和一个打印机可实现的功能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收集步骤所收集的功能信息包括表示由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至少一个可处理的图像处理功能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设置包括用于指定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用于指定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的信息包括表示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的每一个的ID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用于指定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的信息包括表示多个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些的每一个的位置的信息。
7.一种配有一个读取器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连接装置,用于通过一个网络与一个图像输出设备相连,多个图像处理设备可通过该网络连接;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的图像输出设备的一个功能的功能信息;及
显示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的功能信息来显示所述读取器和图像输出设备相组合可实现的功能,该功能可通过组合所述读取器读取文本上的图象的读取功能与所述图像输出设备的图像输出功能来实现,并显示在读取器的一个操作面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接收通过所述网络与所述连接装置相连的多个外部设备的每一个的功能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根据与所述连接装置相连的外部设备的状态控制一个显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组合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功能及外部设备的功能可实现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接收表示外部设备可处理的图像处理功能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信息包括指定外部设备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指定外部设备的信息包括表示外部设备的ID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指定外部设备的信息包括表示外部设备的位置的信息。
15.一种用于控制一个配有一个读取器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该数据处理设备通过一个网络和一个图像输出设备相连,多个图像处理设备可通过该网络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表示外部设备的功能的功能信息;及
显示步骤,用于显示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所接收的功能信息组合数据处理设备的读取器和图像输出设备可实现的功能,该功能可通过组合所述读取器读取文本上的图象的读取功能与所述图像输出设备的图像输出功能来实现,并显示在读取器的一个操作面板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5313/1998 | 1998-06-09 | ||
JP175313/98 | 1998-06-09 | ||
JP17531398A JP3787434B2 (ja) | 1998-06-09 | 1998-06-09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16126/98 | 1998-07-30 | ||
JP216126/1998 | 1998-07-30 | ||
JP10216126A JP2000047771A (ja) | 1998-07-30 | 1998-07-30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8496A CN1238496A (zh) | 1999-12-15 |
CN1182473C true CN1182473C (zh) | 2004-12-29 |
Family
ID=2649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10833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473C (zh) | 1998-06-09 | 1999-06-09 |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609162B1 (zh) |
EP (1) | EP0991228B1 (zh) |
CN (1) | CN1182473C (zh) |
DE (1) | DE69933976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79269B2 (en) * | 1998-03-19 | 2006-07-18 | Océ-Technologies B.V. | Interactive prin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printer devices |
DE69933976T2 (de) * | 1998-06-09 | 2007-05-03 | Canon K.K. | Verfahren,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System und Speichereinheit zum Ermöglichen einer direkt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Bildlesegerät und einem Bildausgabegerät |
US6553414B1 (en) * | 1998-10-02 | 2003-04-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used in pl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 for commonly using peripheral device in network |
JP3732059B2 (ja) * | 1998-12-17 | 2006-01-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4059598B2 (ja) * | 1999-09-09 | 2008-03-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プリンタ選択装置、プリンタ選択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4383625B2 (ja) * | 2000-03-16 | 2009-12-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分散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6963908B1 (en) * | 2000-03-29 | 2005-11-08 | Symantec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ustomiz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settings from one computer to another computer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operating environments |
US7032011B2 (en) | 2000-03-29 | 2006-04-18 | Symantec Corporation | Server based extraction, transfer,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remote settings, files and data |
JP2001345983A (ja) * | 2000-06-05 | 2001-12-1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020111972A1 (en) * | 2000-12-15 | 2002-08-15 | Virtual Access Networks. Inc. | Virtual access |
US7006249B2 (en) * | 2001-01-18 | 2006-02-2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system |
JP3608533B2 (ja) * | 2001-02-09 | 2005-01-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画像処理 |
JP3685083B2 (ja) * | 2001-04-05 | 2005-08-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画像、音声の出力システム |
US20020194266A1 (en) * | 2001-06-14 | 2002-12-19 | Gavin Brebner | Device and method for output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
JP2003283722A (ja) * | 2002-03-27 | 2003-10-03 | Minolta Co Ltd | データ送信装置 |
US20030233437A1 (en) * | 2002-04-24 | 2003-12-18 | Hiroshi Kitada | Browser,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documents |
JP4007052B2 (ja) | 2002-05-07 | 2007-11-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制御データ更新装置 |
US7353463B2 (en) * | 2002-12-04 | 2008-04-01 | Xerox Corporation | Interface for multifunctional system having multiple services |
JP4039276B2 (ja) * | 2003-03-05 | 2008-01-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サービス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150907B2 (en) | 2003-05-29 | 2012-04-0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mposite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vely connected electronic devices |
JP4374926B2 (ja) * | 2003-06-27 | 2009-12-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設定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TWI234731B (en) * | 2003-07-17 | 2005-06-21 |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by functional-key instruction via output apparatus |
US20050080844A1 (en) * | 2003-10-10 | 2005-04-14 | Sridhar Dathathray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can destination profiles |
JP4336569B2 (ja) * | 2003-11-18 | 2009-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 |
US20050207613A1 (en) * | 2004-03-17 | 2005-09-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JP4944369B2 (ja) * | 2004-08-05 | 2012-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3823995B2 (ja) * | 2004-10-14 | 2006-09-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7778495B2 (en) * | 2004-11-05 | 2010-08-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
JP2006139492A (ja) * | 2004-11-11 | 2006-06-01 | Canon Inc | プロファイル情報取得システム、プロファイル情報取得機器、プロファイル情報送信機器、プロファイル情報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673112B2 (ja) * | 2005-04-01 | 2011-04-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4093251B2 (ja) * | 2005-05-02 | 2008-06-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4708858B2 (ja) * | 2005-05-17 | 2011-06-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デバイス選択方法 |
JP4756998B2 (ja) * | 2005-11-04 | 2011-08-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4753727B2 (ja) * | 2006-01-24 | 2011-08-24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4089729B2 (ja) * | 2006-02-02 | 2008-05-28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処理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処理条件設定方法 |
US8085417B2 (en) * | 2006-03-14 | 2011-12-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unit that executes a selected processing function using two selected devices |
JP4124238B2 (ja) * | 2006-04-21 | 2008-07-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機能提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8123298A (ja) * | 2006-11-13 | 2008-05-29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JP4902331B2 (ja) * | 2006-12-11 | 2012-03-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表示方法、データ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
JP4966137B2 (ja) * | 2007-09-07 | 2012-07-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942686B2 (ja) * | 2008-03-18 | 2012-05-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ネットワーク同期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US20100027050A1 (en) * | 2008-07-29 | 2010-02-04 | Alain Regnier | Dynamic bridging of web-enabled components |
JP5344559B2 (ja) * | 2008-10-31 | 2013-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
JP2011238136A (ja) * | 2010-05-12 | 2011-11-24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連携機能設定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76713B2 (ja) | 2010-05-18 | 2014-08-20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オーバーヘッド型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2213144A (ja) * | 2011-03-18 | 2012-11-01 | Ricoh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機器連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684653B2 (ja) | 2011-06-13 | 2015-03-18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装置 |
JP5751947B2 (ja) * | 2011-06-15 | 2015-07-22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
JP5698612B2 (ja) | 2011-06-15 | 2015-04-08 | 株式会社Pfu | オーバーヘッド型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723687B2 (ja) | 2011-06-15 | 2015-05-27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981391B2 (ja) * | 2013-06-03 | 2016-08-31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6213088B2 (ja) | 2013-09-18 | 2017-10-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
JP6136802B2 (ja) | 2013-09-18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
JP6405658B2 (ja) * | 2014-03-18 | 2018-10-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共有システム、情報共有方法、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372196B2 (ja) | 2014-06-30 | 2018-08-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連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365013B2 (ja) * | 2014-06-30 | 2018-08-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連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299488B2 (ja) | 2014-06-30 | 2018-03-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連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323215B2 (ja) * | 2014-06-30 | 2018-05-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連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5589616A (zh) * | 2014-10-21 | 2016-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终端上组合多种应用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EP3125519A1 (en) * | 2015-07-29 | 2017-02-0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477827B2 (ja) * | 2017-10-26 | 2019-03-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端末、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
DE102020129550A1 (de) * | 2020-11-10 | 2022-05-12 | Homag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eines Werkstück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91492A (en) * | 1983-04-12 | 1988-12-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US5647056A (en) * | 1992-11-18 | 1997-07-08 | Cano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a networked peripheral |
JP3158746B2 (ja) | 1992-12-15 | 2001-04-2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JPH06188937A (ja) * | 1992-12-16 | 1994-07-08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H06343120A (ja) | 1993-06-01 | 1994-12-13 | Ricoh Co Ltd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
JP3814306B2 (ja) | 1993-10-22 | 2006-08-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H07287679A (ja) * | 1994-04-19 | 1995-10-31 | Canon Inc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H07295917A (ja) | 1994-04-20 | 1995-11-10 | Canon Inc | 複合装置および複合装置の組合せ機能選択方法 |
JP3543465B2 (ja) | 1996-01-22 | 2004-07-1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ユーザ端末並びに端末選択方法、ジョブ指示方法 |
JPH09233291A (ja) | 1996-02-21 | 1997-09-05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US5968116A (en) * | 1996-03-27 | 1999-10-19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devices |
JP3735942B2 (ja) * | 1996-06-04 | 2006-01-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電子機器 |
US5922050A (en) * | 1996-07-02 | 1999-07-13 | Sun Micro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on a network |
JPH1042090A (ja) | 1996-07-19 | 1998-02-13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H10147043A (ja) | 1996-09-12 | 1998-06-0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JPH1095152A (ja) | 1996-09-25 | 1998-04-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069896A (en) * | 1996-10-15 | 2000-05-30 | Motorola, Inc. | Capability addressable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for |
JPH10154122A (ja) | 1996-11-25 | 1998-06-09 | Canon Inc | 機器作動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
JPH10164072A (ja) * | 1996-11-27 | 1998-06-19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
JPH10191011A (ja) * | 1996-12-27 | 1998-07-21 | Canon Inc | ネットワークスキャナシステム及び原稿読み取り方法 |
US6614546B1 (en) * | 1997-03-10 | 2003-09-02 | Minolta Co., Ltd.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545525B2 (en) * | 1997-05-21 | 2009-06-09 | Minolta Co., Ltd. | Input-output apparatus selecting method for network system |
US5987535A (en) * | 1997-09-15 | 1999-11-16 | Xerox Corporation | User interface providing immediate status and capability indicators of an imaging system on a network by displaying channel connections, features in use, availability, and current operations |
US6452695B1 (en) * | 1998-04-24 | 2002-09-17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n image input device and a printer to operate as a digital copier |
DE69933976T2 (de) * | 1998-06-09 | 2007-05-03 | Canon K.K. | Verfahren,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System und Speichereinheit zum Ermöglichen einer direkt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Bildlesegerät und einem Bildausgabegerät |
-
1999
- 1999-05-28 DE DE69933976T patent/DE69933976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5-28 EP EP99304186A patent/EP099122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6-03 US US09/324,512 patent/US660916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6-09 CN CNB991083393A patent/CN118247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5-06 US US10/429,730 patent/US71242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6609162B1 (en) | 2003-08-19 |
EP0991228B1 (en) | 2006-11-15 |
DE69933976T2 (de) | 2007-05-03 |
DE69933976D1 (de) | 2006-12-28 |
CN1238496A (zh) | 1999-12-15 |
US7124212B2 (en) | 2006-10-17 |
US20030208644A1 (en) | 2003-11-06 |
EP0991228A1 (en) | 2000-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2473C (zh) |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 |
CN1240023C (zh) | 可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99185C (zh) | 其中连接有多个图象处理设备的网络系统 | |
CN1925534A (zh) |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8422054B2 (en) | Remote copy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678010A (zh) |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 |
CN1924790A (zh)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业处理方法、打印系统 | |
CN1893520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 |
JP200631941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CN1255718C (zh) | 一种对存储在移动型记录媒体的作业文件的管理和管理方法 | |
US7697154B2 (en) | Generating multiple image files from an original document or original image data | |
CN1968338A (zh) |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29271A (zh) | 通信装置 | |
JP200604416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操作設定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
CN101044447A (zh) | 图像供给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 |
US8384920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JP3900176B2 (ja) |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 |
JP450239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
CN1885253A (zh) | 打印系统、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474878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09225270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 |
JP200506485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933529A (zh) | 图像输入装置和打印系统 | |
US20110216360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utput thereof | |
JP2012209665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ワークフロー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