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5947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55947A CN117855947A CN202311259373.6A CN202311259373A CN117855947A CN 117855947 A CN117855947 A CN 117855947A CN 202311259373 A CN202311259373 A CN 202311259373A CN 117855947 A CN117855947 A CN 117855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connector
- short
- wall
- reinforcing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连接器。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在电连接器(50)设置有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俯视呈长方形的壳体(51)、对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进行锁定的锁杆(71)、和对壳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进行加强的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在壳体收容有锁杆,锁杆的两端部(73、74)从壳体向长边方向突出。锁杆能够在卡定对象连接器的锁定位置与解除对象连接器的卡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一对加强金属件中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具有经由锁杆的一端部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的弹簧片(92、93)。在弹簧片从壳体突出的状态下,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壳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电连接器,公知有对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进行锁定的电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连接器的壳体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的底壁、从底壁的四边立起的一对短壁以及一对长壁、和设置于一对短壁以及一对长壁的内侧的岛状的突壁。在壳体的下表面,以沿长边方向将底壁二等分的方式形成有收容槽。在收容槽收容有长条的锁杆,锁杆的两端部从一对短壁向外侧突出。
锁杆的两端部在一对短壁的外侧向上方屈曲,锁杆的两端部与一对短壁空开间隙对置。在壳体从上方安装有加强金属件(壳),在加强金属件形成有从内侧与锁杆的一端部接触的弹簧片。通过弹簧片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通过锁杆来锁定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若以克服弹簧片的弹力的方式使锁杆从锁定位置移动,则锁定被解除从而能够从电连接器拔出对象连接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7210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中,由于在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加强金属件,所以无法稳定地保持在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电连接器具备:俯视呈长方形的壳体,其与对象连接器嵌合;锁杆,其对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进行锁定;以及一对加强金属件,它们对上述壳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进行加强,其中,在上述壳体收容有上述锁杆,上述锁杆的两端部从上述壳体向长边方向突出,上述锁杆能够在卡定上述对象连接器的锁定位置与解除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卡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上述一对加强金属件中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具有经由上述锁杆的一端部将上述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的弹簧片,在上述弹簧片从上述壳体突出的状态下,上述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上述壳体。
在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电连接器中,通过利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弹簧片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能够锁定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通过以克服弹簧片的弹力的方式使锁杆移动至解除位置,能够解除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锁定。此时,在弹簧片从壳体突出的状态下,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壳体,所以能够通过壳体稳定地保持在该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锁杆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端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入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拔去动作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插头连接器(对象连接器);50…插座连接器(电连接器);51…壳体;52…底壁;53…短壁;54…长壁;55…突壁;71…锁杆;73…杆端部(锁杆的一端部);80…加强金属件;81…上板部;82…外板部;83…外板安装部;84…侧板部;85…侧板安装部;86…引导面;87…内板部;88…连结板部;89…突壁保护部;91…保持部;92…弹簧片;93…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的电路基板侧作为下方,将其相反侧作为上方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插头连接器(对象连接器)20以及插座连接器(电连接器)50是将电路基板11、12彼此电连接的所谓B to B(Board to Board:板对板)连接器。在一方的电路基板11的表面固定有插头连接器20,在另一方的电路基板12的表面(安装面)固定有插座连接器50。由插头连接器20以及插座连接器50形成以与电路基板11、12垂直的方向为插拔方向Z的连接器组装体。此外,电路基板11、12由印刷基板、柔性基板等构成。
在插头连接器20的树脂制的壳体21形成有矩形环状的嵌合部25,在插座连接器50的树脂制的壳体51形成有接收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部25的矩形环状的容纳空间56。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部25进入插座连接器50的容纳空间56,在嵌合部25的外表面露出的插头连接器20的各插头端子31与容纳空间56内的插座连接器50的各插座端子65接触。由此,经由插头连接器20以及插座连接器50将电路基板11、12彼此电连接。
在这样的连接器组装体设置有用于锁定插头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50的嵌合状态的锁定机构。若插头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50嵌合,则插头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50被置于上下的电路基板11、12之间的位置。因此,以收容于电路基板11、12之间的方式在插座连接器50设置有在长边方向X贯穿壳体51的锁杆71。而且,通过使锁杆71的任一端部从电路基板11、12露出,锁杆71受理锁定的解除操作。
在插座连接器50的壳体51的长边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在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中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形成有一对弹簧片92、93。在通过一对弹簧片92、93将锁杆71保持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被锁定,通过以克服一对弹簧片92、93的弹力的方式使锁杆71从锁定位置移动,能够解除嵌合状态的锁定。期望一对弹簧片92、93稳定地保持于壳体5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一对弹簧片92、93突出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嵌入成形于壳体51。
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锁杆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一端侧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立体图。此外,图4的(A)是从上方观察插座连接器的一端侧的图,图4的(A)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的一端侧的图。图5的(A)是从上方观察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图,图5的(B)是从下方观察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图。
如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20通过嵌入成形将多个插头端子31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插头金属件41埋设于树脂制的壳体21。壳体21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的底壁22、立设于底壁22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的一对短壁23、和立设于底壁22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的一对长壁24。由一对短壁23和一对长壁24形成进入插座连接器50的容纳空间56(参照图2)的矩形环状的嵌合部25。在嵌合部25的内侧形成有接收插座连接器50的突壁55(参照图2)的直线状的容纳空间28。
在嵌合部25的一对长壁24排列有多个插头端子31。多个插头端子31配置为与插座连接器50的插座端子65(参照图2)对应。插头端子31通过将金属片折弯而形成。插头端子31具有从长壁24的外表面露出的呈倒U字板状的端子弯曲部32、和从端子弯曲部32的一方的腿部向长壁24的裙部27的外侧突出的端子安装部34。端子弯曲部32的一方的腿部从长壁24的外侧面露出,在该一方的腿部形成有简易锁定用的阶梯差33。
端子安装部34除了前端侧以外埋设于树脂制的裙部27的内部。因此,在插头连接器20的端子安装部34的锡焊时,利用裙部27阻止沿着端子安装部34的表面的熔融焊料的前进。即,熔融焊料被润湿性小的绝缘性的树脂阻挡,而防止焊料顺着端子安装部34的表面上升的、所谓焊料上升。通过将各插头端子31的端子安装部34锡焊于电路基板11的安装焊盘(未图示),将插头连接器20与电路基板11的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在嵌合部25的一对短壁23的短边方向Y的中央部位形成有接收插座连接器50的锁杆71(参照图2)的容纳槽26。各短壁23被容纳槽26断开成2个,在各短壁23的断开了的两侧部分分别埋设有插头金属件41。这些插头金属件41隔着容纳槽26相互对称地形成。插头金属件41具有从短壁23的断开部位露出的锁定部42、从短壁23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露出的侧板部46、和从短壁23的下部向外侧突出的金属件安装部48。
卡定突起43从锁定部42向容纳槽26内突出,柱状部44从短壁23向容纳槽26内突出。卡定突起43沿长边方向X延伸,柱状部44沿插拔方向Z延伸,由卡定突起43和柱状部44在容纳槽26内形成T字状的卡定构造。简易锁定用的膨出部45从锁定部42向长边方向X的外侧稍微突出,简易锁定用的凸部47从侧板部46向短边方向Y的外侧稍微突出。树脂制的短壁23位于金属件安装部48的上方,利用短壁23防止了金属件安装部48中的焊料上升。
如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50通过嵌入成形将多个插座端子65和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埋设于树脂制的壳体51。壳体51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的底壁52、立设于底壁52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的一对短壁53、立设于底壁52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的一对长壁54、和由一对短壁53与一对长壁54包围的岛状的突壁55。在壳体51中,由一对短壁53、一对长壁54、岛状的突壁55形成接收插头连接器20的矩形环状的嵌合部25(参照图1)的矩形环状的容纳空间56。
在壳体51的一对长壁54排列有多个插座端子65。多个插座端子65通过将金属片折弯而形成。插座端子65具有从长壁54的外表面露出的呈倒U字板状的端子弯曲部66、从端子弯曲部66的一方的腿部向长壁54的外侧突出的端子安装部67、和从端子弯曲部66的另一方的腿部朝向突壁55延伸突出的接点弹簧68。端子弯曲部66的另一方的腿部向容纳空间56内稍微膨出,通过该插座端子65的膨出部分与插头端子31的阶梯差33碰上而将插头连接器20简易锁定于插座连接器50。
接点弹簧68以立起的状态收容于将突壁55的外表面切开而成的凹状槽57,利用凹状槽57的内侧的空间允许接点弹簧68的短边方向Y的挠曲。插座端子65的接点弹簧68与插头端子31的端子弯曲部32弹性接触从而端子彼此电连接。端子安装部67与端子弯曲部66的上端之间的部分埋设于树脂制的长壁54的内部,通过长壁54防止了端子安装部67的焊料上升。通过将插座端子65的各端子安装部67锡焊于电路基板12的安装焊盘(未图示),插座连接器50与电路基板12的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在插座连接器50设置有锁定与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的锁杆71。在壳体51的下表面以沿着长边方向X将底壁52二等分的方式形成有收容槽58(参照图4的(B))。收容槽58从底壁52的下表面到达至突壁55以及一对短壁53,在一对短壁53与突壁55之间,收容槽58与容纳空间56连通。在收容槽58收容有锁杆71,锁杆71横穿一对短壁53与突壁55之间的容纳空间56。在突壁55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侧形成有防止锁杆71脱落的一对防脱孔61。
如图2及图3所示,锁杆71具有在壳体51内沿长边方向X延伸的杆主体72、和从一对短壁53突出的一对杆端部73、74。在杆主体72的上部隔着中央部分形成有呈倒L字状的一对防脱钩75。一对防脱钩75的前端朝向长边方向X的一侧,一对防脱钩75进入突壁55的一对防脱孔61。在各防脱孔61的一侧缘形成有进入各防脱钩75的前端的下侧的台阶部64(参照图6的(B))。通过将一对防脱钩75钩挂于一对防脱孔61的台阶部64来防止锁杆71从壳体51脱落。
另外,在杆主体72的上部的、比一对防脱钩75靠长边方向X的外侧形成有一对卡定钩76。一对卡定钩76的前端朝向长边方向X的一侧,各卡定钩76的上表面以朝向前端变低的方式倾斜。各卡定钩76在一对短壁53与突壁55之间的容纳空间56露出。一对卡定钩76与插头连接器20的一对卡定突起43(参照图1)对应。通过在一对卡定钩76钩挂插头连接器20的一对卡定突起43,来锁定插座连接器50与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
锁杆71能够在长边方向X的一侧的锁定位置与另一侧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情况下,通过各防脱钩75与各防脱孔61的长边方向X的一侧的侧缘62抵接,锁杆71被置于锁定位置,通过各防脱钩75与各防脱孔61的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侧缘63抵接,锁杆71被置于解除位置。在锁定位置,各卡定突起43钩挂于各卡定钩76,从而插头连接器20卡定于锁杆71,在解除位置,各卡定突起43从各卡定钩76脱离,从而解除锁杆71对插头连接器20的卡定。
杆端部73从杆主体72的一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杆端部74从杆主体72的另一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后述的弹簧片92、93与一方的杆端部73的内表面接触,通过弹簧片92、93经由杆端部73将锁杆71保持于锁定位置(长边方向X的一侧)。杆端部73、74受理锁定的解除操作,通过使锁杆71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移动的外力施加于杆端部73、74,锁杆71克服一对弹簧片92、93的弹力而移动至解除位置。
在壳体51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侧设置有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通过将金属板折弯而形成。通过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对一对短壁53以及岛状的突壁55的两端部进行加强。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具有一对弹簧片92、93,但另一方的加强金属件79不具有一对弹簧片92、93。另一方的加强金属件79除了不具有一对弹簧片92、93这点之外,与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为相同形状。因此,这里,仅对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进行说明,而省略另一方的加强金属件79的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成为加强金属件80的基部的上板部81在壳体51的短壁53的上表面沿短边方向Y扩展。短壁53的上表面被上板部81覆盖,通过上板部81保护短壁53使其免受与插头连接器20的干涉。外板部82从上板部81沿短壁53的外侧面延伸。外板部82的下半部以跨越锁杆71的方式分成两股,在外板部82的两股的各腿部的下部形成有外板安装部83。一对侧板部84以在短壁53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对置的方式从上板部81延伸,在各侧板部84的下部形成有侧板安装部85。
外板部82的一对外板安装部83以及一对侧板部84的一对侧板安装部85被锡焊于电路基板12(参照图1)的表面。将一对外板安装部83以及一对侧板安装部85固定于电路基板12的表面,因此能够提高短壁53对来自长边方向X以及短边方向Y的外力的耐久性。外板部82的上端与一对外板安装部83之间的部分埋设于短壁53的内部,一对侧板部84的上端与一对侧板安装部85之间的部分埋设于短壁53的内部。通过短壁53防止了一对外板安装部83以及一对侧板安装部85中的焊料上升,从而不会因焊料上升而阻碍一对弹簧片92、93的功能。
一对侧板部84的上端从短壁53的上表面露出,各侧板部84的上端被倒角而形成引导面86。一对侧板部84的引导面86与插头连接器20的四角的金属件安装部48对应,通过引导面86引导金属件安装部48,容易将插座连接器50与插头连接器20嵌合。内板部87以覆盖短壁53的内侧面的方式从上板部81延伸。内板部87向容纳空间56内稍微膨出,通过该内板部87的膨出部分与插头金属件41(参照图1)的膨出部45碰上,将插头连接器20简易锁定于插座连接器50。
内板部87的下半部以跨越锁杆71的方式分成两股,一对连结板部88从内板部87的两股的各腿部的下部朝向突壁55延伸。一对连结板部88沿锁杆71的两侧缘延伸,抑制锁杆71与一对连结板部88的干涉。突壁保护部89的一对腿部与一对连结板部88相连。突壁55的上表面被突壁保护部89覆盖,通过突壁保护部89保护突壁55的端部使其免受与插头连接器20的干涉。这样,通过加强金属件80,不仅保护了短壁53,还保护了突壁55。
在突壁保护部89形成有埋设于突壁55的内部的倒U字状的保持部91。通过保持部91的一对腿部进入突壁55,突壁保护部89被突壁55牢固地保持。不仅在短壁53,在突壁55也保持加强金属件80,从而在插座连接器50受到冲击等时,能够抑制加强金属件80的弹跳、变形。另外,保持部91的U字状的端面朝向防脱孔61侧从而防脱孔61的侧缘被加强。即使锁杆71的防脱钩75与防脱孔61的侧缘抵接,也能够抑制防脱孔61的侧缘的树脂压溃。
一对弹簧片92、93从外板部82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朝向中央折回。一对弹簧片92、93从隔着锁杆71的杆端部73的两侧朝向杆端部73(朝向短边方向Y的中央)延伸。在锁杆71被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一对弹簧片92、93以自然状态与杆端部73接触。一方的弹簧片92的上侧与另一方的弹簧片93的下侧被切开成台阶状,以便一对弹簧片92、93的前端侧在上下方向(插拔方向Z)上重叠。由此,一对弹簧片92、93的前端侧变长,从而较大地确保了一对弹簧片92、93的挠曲量。
另外,锁杆71从短壁53的下部向长边方向X的外侧突出。因此,一对弹簧片92、93以横穿杆主体72的上方的方式延伸,并从内侧与杆端部73的内侧面(长边方向X的内侧的侧面)接触。在该情况下,另一方的弹簧片93的前端侧进入一方的弹簧片92的上侧的切口100,一方的弹簧片92的前端侧进入另一方的弹簧片93的下侧的切口101。由此,一对弹簧片92、93的上下的尺寸变小,能够将锁杆71以及一对弹簧片92、93收纳于插座连接器50的高度尺寸内。
在一对弹簧片92、93从短壁53突出的状态下,加强金属件80被嵌入成形于壳体51。将一对弹簧片92、93的弯曲了的基端侧102、103埋设于短壁53,通过短壁53稳定地保持一对弹簧片92、93。此时,虽然一对弹簧片92、93的基端侧被折回成U字状,但折回部分94、95的前半的弯曲部分104、105埋设于短壁53的内部,折回部分94、95的后半的弯曲部分106、107从短壁53向外部露出。通过将负荷集中的一对弹簧片92、93的根本部分保持于短壁53,一对弹簧片92、93的耐久性被提高而不会降低弹性。
在壳体51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侧,除了一对加强金属件80以外,还埋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加强片97。加强片97通过将金属片折弯而形成。长壁54的上表面被加强片97的上表面部分覆盖,通过加强片97的上表面部分保护长壁54使其免受与插头连接器20的干涉。长壁54的内侧面被加强片97的内表面部分覆盖,在加强片97的内表面部分形成有浅槽98。通过插头金属件41的凸部47进入该加强片97的浅槽98,而将插头连接器20简易锁定于插座连接器50。加强片安装部99从加强片97的下部向长壁54的外侧突出。树脂制的长壁54位于加强片安装部99的上方,通过长壁54防止了加强片安装部99的焊料上升。
参照图6及图7,对连接器的插拔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入动作的说明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拔去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6的(A)以及图7的(A)是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6的(B)是沿着A-A线切断图6的(A)的插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7的(B)是沿着B-B线切断图7的(A)的插座连接器的剖视图。这里,为了便于说明,用双点划线示出图6的(B)以及图7的(B)的插头连接器。
如图6的(A)及(B)所示,在插座连接器50收容有锁杆71,锁杆71的杆端部73被置于比短壁53靠长边方向X的一侧的位置。此时,通过锁杆71的防脱钩75与突壁55的防脱孔61的侧缘62抵接,锁杆71被限制在锁定位置P1。一对弹簧片92、93从插座连接器50的短壁53突出,通过一对弹簧片92、93经由杆端部73将锁杆71保持于锁定位置P1。在锁定位置P1,锁杆71的卡定钩76向容纳空间56较大地突出。
在该状态下,若插头连接器20从插拔方向Z向插座连接器50接近,则锁杆71进入插头连接器20的容纳槽26(参照图1)。通过插头连接器20的卡定突起43从上方与锁杆71的卡定钩76的斜面抵接,卡定钩76受到来自上方的按压力,锁杆71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被稍微压入。此时,通过锁杆71的杆端部73使一对弹簧片92、93弹性变形,由此允许锁杆71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移动,从而插头连接器20能够插入。
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部25进入插座连接器50的容纳空间56,插座连接器50的岛状的突壁55进入嵌合部25的内侧。若插头连接器20的卡定突起43到达比锁杆71的卡定钩76靠下方,则对卡定钩76的按压力消失,而通过一对弹簧片92、93将锁杆71压回到锁定位置P1。由此,插头连接器20的卡定突起43与锁杆71的卡定钩76卡定,插座连接器50与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被锁杆71锁定。
如图7的(A)及(B)所示,若对锁杆71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施加外力,则锁杆71克服一对弹簧片92、93的弹力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被压入。此时,通过锁杆71的防脱钩75与突壁55的防脱孔61的侧缘63(参照图2)抵接,从而锁杆71被限制在解除位置P2。在解除位置P2,锁杆71的卡定钩76从容纳空间56缩回,锁杆71的卡定钩76从插头连接器20的卡定突起43脱离。由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锁定被解除,能够从插座连接器50拔去插头连接器20。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利用加强金属件80的弹簧片92、93将锁杆71保持于锁定位置,将插座连接器50与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锁定。通过锁杆71以克服弹簧片92、93的弹力的方式移动至解除位置,能够解除插座连接器50与插头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的锁定。此时,在弹簧片92、93从插座连接器50的壳体51突出的状态下,加强金属件80被嵌入成形于壳体51,因此能够通过壳体51稳定地保持在该加强金属件80形成的弹簧片92、9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形成有一对弹簧片,但也可以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形成有单个弹簧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弹簧片经由锁杆的一端部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但也可以通过弹簧片经由锁杆的另一端部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即,也可以在一对加强金属件中的另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形成有弹簧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强金属件形成有突壁保护部,但在突壁具有足够强度的情况下等,也可以在加强金属件不形成有突壁保护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板部沿着短壁的外侧面,但外板部只要在短壁的内部在厚度方向的任意位置沿着短壁的外侧面即可。
如以上那样,第1方式是一种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50),具备:俯视呈长方形的壳体(51),其与对象连接器(插头连接器20)嵌合;锁杆(71),其锁定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以及一对加强金属件(80、79),它们加强壳体的长边方向(X)的两端侧,其中,在壳体收容有锁杆,锁杆的两端部(杆端部73、74)从壳体向长边方向突出,锁杆能够在卡定对象连接器的锁定位置与解除对象连接器的卡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一对加强金属件中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80)具有经由锁杆的一端部(杆端部73)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的弹簧片(92、93),在弹簧片从壳体突出的状态下,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壳体。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的弹簧片将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而锁定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通过锁杆以克服弹簧片的弹力的方式移动至解除位置,能够解除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锁定。此时,由于在弹簧片从壳体突出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嵌入成形于壳体,所以能够通过壳体稳定地保持在该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
第2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弹簧片是一对弹簧片,在上述壳体的短边方向上,一对弹簧片从隔着锁杆的一端部的两侧朝向该一端部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一对弹簧片将锁杆稳定地保持于锁定位置。
第3方式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一对弹簧片的前端侧在上下方向上重叠。根据该结构,使一对弹簧片的前端侧变长,能够较大地确保一对弹簧片的挠曲量。
第4方式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壳体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的底壁(52)、立设于底壁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短壁(53)、立设于底壁的短边方向(Y)的两端的一对长壁(54)、和由一对短壁与一对长壁包围的岛状的突壁(55),各加强金属件具有覆盖短壁的上表面的上板部(81)、和沿着短壁的外侧面的外板部(82),在弹簧片从一对短壁中的一方的短壁突出的状态下,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一方的短壁。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短壁稳定地保持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形成的弹簧片。
第5方式在第4方式的基础上,各加强金属件具有在短壁的短边方向的两端对置的一对侧板部(84),在外板部形成有固定于安装面的一对外板安装部(83),在一对侧板部形成有固定于安装面的一对侧板安装部(85)。根据该结构,通过一对外板安装部以及一对侧板安装部也固定于安装面,由此能够提高短壁对来自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的外力的耐久性。
第6方式在第5方式的基础上,外板部的上端与一对外板安装部之间的部分埋设于短壁的内部,一对侧板部的上端与一对侧板安装部之间的部分埋设于短壁的内部。根据该结构,在利用焊料将一对外板安装部以及一对侧板安装部固定于安装面时,通过短壁防止了焊料顺着各安装部的表面上升的所谓焊料上升。在一方的加强金属件中,不会因焊料上升而阻碍弹簧片的功能。
第7方式在第5方式或第6方式的基础上,在一对侧板部的上端形成有引导对象连接器的安装部的引导面(86)。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对象连接器顺畅地嵌合于电连接器。
第8方式在第4方式至第7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各加强金属件具有覆盖短壁的内侧面的内板部(87)、覆盖突壁的上表面的突壁保护部(89)、和将内板部与突壁保护部相连的连结板部(88)。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经由连结板部与内板部相连的突壁保护部保护壳体的突壁。
第9方式在第8方式的基础上,连结板部是一对连结板部,一对连结板部沿锁杆的两侧缘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锁杆与一对连结板部的干涉。
第10方式在第8方式或第9方式的基础上,在突壁保护部形成有埋设于突壁的内部的倒U字状的保持部(91)。根据该结构,不仅在短壁,在突壁也保持加强金属件,能够在电连接器受到冲击等时,抑制加强金属件的弹跳、变形。
此外,虽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整体或部分地组合。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置换、变形。另外,如果凭借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能够以其它方法实现技术思想,则也可以使用该方法来实施。因此,权利要求书覆盖能够包含在技术思想的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具备: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俯视呈长方形的壳体、对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进行锁定的锁杆、以及对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进行加强的一对加强金属件,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收容有所述锁杆,所述锁杆的两端部从所述壳体向长边方向突出,
所述锁杆能够在卡定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定位置与解除所述对象连接器的卡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一对加强金属件中的一方的加强金属件具有经由所述锁杆的一端部将所述锁杆保持于锁定位置的弹簧片,
在所述弹簧片从所述壳体突出的状态下,所述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是一对弹簧片,
在所述壳体的短边方向上,所述一对弹簧片从隔着所述锁杆的一端部的两侧朝向该一端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簧片的前端侧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的底壁、立设于所述底壁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短壁、立设于所述底壁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的一对长壁、和由所述一对短壁与所述一对长壁包围的岛状的突壁,
所述各加强金属件具有覆盖所述短壁的上表面的上板部、和沿着所述短壁的外侧面的外板部,
在所述弹簧片从所述一对短壁中的一方的短壁突出的状态下,所述一方的加强金属件被嵌入成形于所述一方的短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加强金属件具有在所述短壁的短边方向的两端对置的一对侧板部,
在所述外板部形成有固定于安装面的一对外板安装部,在所述一对侧板部形成有固定于安装面的一对侧板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部的上端与所述一对外板安装部之间的部分埋设于所述短壁的内部,
所述一对侧板部的上端与所述一对侧板安装部之间的部分埋设于所述短壁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侧板部的上端形成有引导所述对象连接器的安装部的引导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加强金属件具有覆盖所述短壁的内侧面的内板部、覆盖所述突壁的上表面的突壁保护部、和将所述内板部以及所述突壁保护部相连的连结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板部是一对连结板部,
所述一对连结板部沿所述锁杆的两侧缘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壁保护部形成有埋设于所述突壁的内部的倒U字状的保持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60425A JP2024053911A (ja) | 2022-10-04 | 2022-10-04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22-160425 | 2022-10-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55947A true CN117855947A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3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59373.6A Pending CN117855947A (zh) | 2022-10-04 | 2023-09-27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4053911A (zh) |
KR (1) | KR20240047318A (zh) |
CN (1) | CN117855947A (zh) |
TW (1) | TW202418683A (zh) |
-
2022
- 2022-10-04 JP JP2022160425A patent/JP2024053911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8-10 TW TW112130122A patent/TW202418683A/zh unknown
- 2023-09-27 KR KR1020230130745A patent/KR20240047318A/ko active Pending
- 2023-09-27 CN CN202311259373.6A patent/CN11785594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053911A (ja) | 2024-04-16 |
TW202418683A (zh) | 2024-05-01 |
KR20240047318A (ko) | 2024-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4036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 |
CN104241951B (zh) | 带引导零件的电连接器 | |
JP6385815B2 (ja)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05390838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US9318836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TWI830979B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CN103811886B (zh)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
CN103367978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插塞式连接器 | |
CN102386533B (zh) | 具有电连接器与盖的组装体、电连接器用盖及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 | |
JP5005822B2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7809017B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
CN112018535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JP2019114355A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 |
CN112886324A (zh) | 电连接装置 | |
CN117855947A (zh) | 电连接器 | |
JP5737446B1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 |
CN102906945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JP201600678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7453756B2 (ja) | コネクタ | |
US2024000678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5305165B (zh) | 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 |
JP2016167467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JP2021022474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05259614A (ja) | ラッチアーム付き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接続されるプラグコネクタ | |
JP2017183293A (ja) | プラグ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