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3144B -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83144B CN117383144B CN202311669424.2A CN202311669424A CN117383144B CN 117383144 B CN117383144 B CN 117383144B CN 202311669424 A CN202311669424 A CN 202311669424A CN 117383144 B CN117383144 B CN 1173831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corner
- reversing
- coal mine
-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6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guiding belts, e.g. by fluid j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08—Protective roofs or arch suppo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12—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scra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1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 B65G69/185—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 B65G69/186—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with aspiratio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65G2201/045—Sand, soil and mineral 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机架上依次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换向辊、第一转角辊、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第一转角辊的外部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转角辊,第二转角辊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在第一转角辊的周围;第一转角辊的中部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机架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位于第一换向辊和第一转角辊之间,并能够减少煤矿的飞溅。通过将第一转角辊设置在第二转角辊的内部,在实现了结构紧凑的同时,缩短了输送带的换向长度,提高了安装和维修时的简便性;可根据不同的转弯角度适应性调节第一转角辊转动的角度,提高输送机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原煤,指的是经地下开采,未进行其他提纯分解操作的煤矿石,在进行转运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输送机构,在该领域中较为常见的是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
由于地下开采情况比较复杂,为了避开涌水区或大岩石等,在巷道的掘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大角度的变向,使得运输系统复杂化,原来可以由一部皮带输送机解决的运距,必须由两部皮带输送机配合运输,或是由一部皮带输送机搭接一部转载机或刮板运输机来解决在大转角处的运输,这将带来几种不利因素:1、由于增加了运输设备,整个运输系统的电机功率增加了,使得井下供配电系统复杂化,同时增加了变配电设备数量;2、生产过程中耗电量增大,生产成本上升;3、需要增加操作工人进行管理,同时对工作面的管理和维护增加了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399775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该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可以与任何规格的皮带输送机相配套使用,可实现皮带输送机的0至180°转弯运输,即能代替两部或多部带式输送机的搭接运输。
上述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输系统复杂化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该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通过上转角滚筒和下转角滚筒进行大角度转向,不仅占用的高度较高,而且结构复杂,不利于安装和布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煤矿带式输送机所存在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安装和布置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所述机架上依次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换向辊、第一转角辊、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二换向辊和所述第三换向辊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角辊的外部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转角辊,所述第二转角辊的轴线和所述第一转角辊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角辊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在所述第一转角辊的周围;
所述输送带依次经过多个所述第二转角辊进行转弯,转弯后依次经所述第二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三换向辊进行换向,换向后再经所述第一转角辊转弯以形成闭合的运输回路;
所述第一转角辊的中部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机架所在的平面;
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配置成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角辊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部,所述两个转动部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每个所述转动部均包括导向面、调节板和转动块,所述导向面为圆弧面;所述调节板能够沿所述导向面滑动;所述转动块铰接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转角辊在使用时其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所述转动块上;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第一换向辊和所述第一转角辊之间,并配置成能够减少煤矿的飞溅。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吸尘部,所述吸尘部配置成能够吸收所述煤矿飞溅产生的粉尘。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部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输回路的方向移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清除部,所述清除部配置成能够清除所述输送带的运输面上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向辊和所述第三换向辊紧密设置;所述清除部包括刮槽,所述刮槽呈螺旋状的盘旋设置在所述第三换向辊的圆周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配置成能够提供所述输送带运动的驱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通过将第一转角辊设置在第二转角辊的内侧,并将输送带配置成依次经过多个第二转角辊进行转弯,转弯后依次经第二换向辊、第一换向辊、第三换向辊进行换向,换向后再经第一转角辊转弯形成闭合的运输回路,在实现了结构紧凑的同时,缩短了输送带的换向长度,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安装的简便性,还有助于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转角辊的中部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且第一轴线垂直于机架所在的平面,在安装时,可根据应用场景带来的不同的转弯角度,调节第一转角辊的中部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角度,以提高输送机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罩,在输送带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煤矿的飞溅,以减少煤矿不必要的消耗。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吸尘部,在输送带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对煤矿飞溅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从而避免了粉尘过度飞扬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紧密设置、清除部包括刮槽,且呈螺旋状的盘旋设置在第三换向辊的圆周侧壁上,在输送带运输的过程中,第三换向辊能够通过其上的刮槽对第二换向辊上输送带的运输面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刮除,避免影响输送带的输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机架;101、导向面;110、传感器;120、调节板;130、第一转角辊;140、第二转角辊;150、安装座;160、转动块;170、第一换向辊;180、第二换向辊;190、第三换向辊;191、刮槽;
200、输送带;
300、防护罩;301、安装竖孔;310、吸尘部;320、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用于运输煤矿;在本实施例中,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为包括机架100和输送带200,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架100设置为整体呈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且具有并排且连续设置的第一分架、第二分架和第三分架;机架100上依次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换向辊170、第一转角辊130、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第一换向辊170、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的轴线平行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转角辊130设置为柱状结构,且在第一转角辊130上设置有第一转向轮,第一转向轮设置为两端小、中间大的柱状结构,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转向轮在安装时其轴线和第一转角辊130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一转向轮的数量设置有多组,多组沿第一转角辊130的轴线方向、等间隔的并排设置,每组均设置为包括多个第一转向轮,同一组的多个第一转向轮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第一换向辊170、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均设置为辊状结构,且第二换向辊180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三换向辊190的直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换向辊170设置在第一分架上,第一转角辊130设置在第二分架上,且第一转角辊130在安装时其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换向辊170的轴线,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均设置在第三分架上,第二换向辊180在安装时其轴线和第三换向辊190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其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于第一转角辊130的轴线和第一换向辊170的轴线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向辊170、第一转角辊130、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均可设置为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以提高第一换向辊170、第一转角辊130、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的使用寿命和转动时的稳定性。
第一转角辊130的外部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转角辊140,第二转角辊140的轴线和第一转角辊130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二转角辊14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在第一转角辊130的周围,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转角辊140设置为柱状结构,且在第二转角辊140上设置有第二转向轮,第二转向轮设置为两端小、中间大的柱状结构,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向轮在安装时其轴线和第二转角辊140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二转向轮的数量设置有多组,多组沿第二转角辊140的轴线方向等间隔的并排设置,每组均设置为包括多个第二转向轮,同一组的多个第二转向轮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更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将第二转角辊140安装在第一转角辊130上,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为还包括安装座150,安装座150设置为弧形的曲面板状结构,第二转角辊140在安装时多个第二转角辊140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在安装座150的外周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转角辊140可设置为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50上,以提高第二转角辊140的使用寿命和转动时的稳定性。
通过将第一转角辊130设置在第二转角辊140的内侧,且输送带200配置成依次经过多个第二转角辊140进行转弯,转弯后依次经第二换向辊180、第一换向辊170、第三换向辊190进行换向,换向后再经第一转角辊130转弯以形成闭合的运输回路,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输送带200的运输方向,在实现了结构紧凑的同时,缩短了输送带200的换向长度,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安装的简便性,还有助于降低使用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带200可以设置为采用皮带。
在对煤矿运输的过程中,煤矿在第一转角辊130上方的输送带200的带动下进行转弯运输,当煤矿移动至第二转角辊140的位置时,在重力作用下煤矿从第二转角辊140处的输送带200上抛出、并沿抛物线的轨迹落在第一换向辊170轴线上方的输送带200上,随着输送带200的继续输送,煤矿从第一换向辊170处的输送带200上抛出,并沿抛物线的轨迹落在预设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第一转角辊130的中部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第一轴线垂直于机架100所在的平面,具体的,如图4所示,当第一转角辊1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变大,从而能够适配更大的转弯角度;当第一转角辊1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变小,从而能够适配更小的转弯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为还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配置成能够带动第一转角辊130绕第一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设置为包括两个转动部,两个转动部中心对称设置在机架100上;每个转动部均包括导向面101、调节板120和转动块160,导向面101为圆弧面,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面101设置为圆弧形状;调节板120能够沿导向面101滑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调节板120设置L形的板状结构,且搭接在导向面101上;转动块160铰接在调节板120上,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块160设置为块状结构,且转动块160的底部能够转动的插装在调节板120上;第一转角辊130在使用时其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转动块160上;更具体的,安装座150在安装时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块160上。
使用时,可通过手动改变两个调节板120在导向面101上的位置,以通过转动块160带动第一转角辊130发生转动,从而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如图2和图4所示,当上方的调节板120沿导向面101向左运动、下方的调节板120沿导向面101向右运动时,能够通过其上的转动块160带动第一转角辊1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变小,从而能够适配更小的转弯角度;当上方的调节板120沿导向面101向右运动、下方的调节板120沿导向面101向左运动时,能够通过其上的转动块160带动第一转角辊1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变大,从而能够适配更大的转弯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调节板120在导向面101上的位置不变时,可通过销钉将调节板120和机架100能够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避免因第一转角辊130的晃动引起的对输送带200转弯角度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00上还设置有防护罩300,防护罩300位于第一换向辊170和第一转角辊130之间,并配置成能够减少煤矿的飞溅,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罩300设置为半个环形结构,且罩设在第二分架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防护罩300上设置有吸尘部310,吸尘部310配置成能够吸收煤矿飞溅产生的粉尘,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吸尘部310设置在防护罩300的顶部圆周侧壁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尘部310设置为能够沿平行于运输回路的方向移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防护罩300的顶部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竖孔301,且安装竖孔301的延伸方向和防护罩300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吸尘部310在安装时穿过安装竖孔301,并能够沿安装竖孔301滑动;更具体的,为提供吸尘部310沿安装竖孔301滑动的驱动力,如图1和图2所示,在防护罩300的顶部外周壁上设置有驱动缸320,且驱动缸3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吸尘部310上,以带动吸尘部310移动;更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00上设置有传感器110,传感器110配置成能够感应输送带200的转弯角度。
使用时,当转弯角度较小时,说明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较小,说明第一转角辊130距离防护罩300较远,此时在重力作用下煤矿从第二转角辊140处的输送带200上抛出、并沿抛物线的轨迹落在第一换向辊170轴线上方的输送带200上的落点距离防护罩300较远,可通过驱动缸320带动吸尘部310向靠近第一转角辊13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吸尘部310和煤矿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当转弯角度较大时,说明第二转角辊140上的输送带200和第三换向辊190上的输送带200的夹角较大,说明第一转角辊130距离防护罩300较近,此时在重力作用下煤矿从第二转角辊140处的输送带200上抛出、并沿抛物线的轨迹落在第一换向辊170轴线上方的输送带200上的落点距离防护罩300较近,可通过驱动缸320带动吸尘部310向远离第一转角辊13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吸尘部310和煤矿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从而能够以最大的效率吸收煤矿飞溅所产生的粉尘,以避免粉尘过度飞扬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缸320可以设置为液压缸、气压缸或电动缸中的任意一种。
在转动部设置为包括导向面101、调节板120和转动块160的实施例中,传感器110配置成通过感应调节板120的位置,以获取输送带200的转弯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为还包括清除部,清除部配置成能够清除输送带200的运输面上的杂质,以保证输送带200的工作效率,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向辊180和第三换向辊190紧密设置;清除部可以设置为包括刮槽191,如图1和图2所示,刮槽191呈螺旋状的盘旋设置第三换向辊190的圆周侧壁上,从而在输送带200运输的过程中,第三换向辊190能够通过其上的刮槽191对第二换向辊180上输送带200的运输面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刮除,避免影响输送带200的输送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清除部也可以设置为包括刮料器,刮料器在安装时可以设置在第一换向辊170的上方,并配置成能够刮除第一换向辊170轴线上方的输送带200的运输面上粘附的杂质,也可以设置在第三换向辊190的上方,并配置成能够刮除第三换向辊190轴线上方的输送带200的运输面上粘附的杂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为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配置为能够提供输送带200运动的驱动力,具体的,驱动件设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设置为能够带动第一换向辊170转动,也可以设置为能够带动第二换向辊180转动,还可以设置为能够带动第三换向辊190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00运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所述机架上依次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换向辊、第一转角辊、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二换向辊和所述第三换向辊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角辊的外部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转角辊,所述第二转角辊的轴线和所述第一转角辊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角辊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在所述第一转角辊的周围;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为弧形的曲面板状结构,多个第二转角辊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在安装座的外周壁上;
所述输送带依次经过多个所述第二转角辊进行转弯,转弯后依次经所述第二换向辊、所述第一换向辊、所述第三换向辊进行换向,换向后再经所述第一转角辊转弯以形成闭合的运输回路;
所述第一转角辊的中部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机架所在的平面;
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配置成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角辊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部,所述两个转动部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每个所述转动部均包括导向面、调节板和转动块,所述导向面为圆弧面;所述调节板能够沿所述导向面滑动;所述转动块铰接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转角辊在使用时其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所述转动块上;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第一换向辊和所述第一转角辊之间,并配置成能够减少煤矿的飞溅;
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清除部,所述清除部配置成能够清除所述输送带的运输面上的杂质,所述第二换向辊和所述第三换向辊紧密设置;所述清除部包括刮槽,所述刮槽呈螺旋状的盘旋设置在所述第三换向辊的圆周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吸尘部,所述吸尘部配置成能够吸收所述煤矿飞溅产生的粉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输回路的方向移动以适配不同的转弯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配置成能够提供所述输送带运动的驱动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69424.2A CN117383144B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69424.2A CN117383144B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83144A CN117383144A (zh) | 2024-01-12 |
CN117383144B true CN117383144B (zh) | 2024-03-05 |
Family
ID=89463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69424.2A Active CN117383144B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83144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61602Y (zh) * | 1998-12-08 | 2000-02-02 | 徐州市中立工贸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机万向转弯装置 |
JP2002193417A (ja) * | 2000-10-20 | 2002-07-10 | Hitachi Zosen Corp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案内装置およびこの案内装置を使用したベルトコンベヤ設備 |
JP2002249214A (ja) * | 2001-02-23 | 2002-09-03 | Hitachi Zosen Corp | ベルトコンベヤの中折れ機構 |
CN2902968Y (zh) * | 2006-03-20 | 2007-05-23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大角度转弯带式输送机 |
JP2007145575A (ja) * | 2005-11-30 | 2007-06-14 | Ohbayashi Corp | ベルトコンベア式搬送装置 |
CN203997750U (zh) * | 2014-05-23 | 2014-12-10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 |
CN204324295U (zh) * | 2014-11-28 | 2015-05-13 | 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 一种自清洁式皮带机 |
CN206288620U (zh) * | 2016-12-19 | 2017-06-30 |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履带自移式胶带输送机 |
CN107720170A (zh) * | 2017-11-18 | 2018-02-23 | 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 | 陶瓷底部除釉传输装置 |
CN208070658U (zh) * | 2018-03-28 | 2018-11-09 |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机任意角转弯装置 |
CN109733805A (zh) * | 2019-02-03 | 2019-05-10 |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双向运输转弯带式输送机 |
CN215665587U (zh) * | 2021-07-16 | 2022-01-28 | 安徽盈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换向的对接转弯输送装置 |
-
2023
- 2023-12-07 CN CN202311669424.2A patent/CN1173831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61602Y (zh) * | 1998-12-08 | 2000-02-02 | 徐州市中立工贸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机万向转弯装置 |
JP2002193417A (ja) * | 2000-10-20 | 2002-07-10 | Hitachi Zosen Corp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案内装置およびこの案内装置を使用したベルトコンベヤ設備 |
JP2002249214A (ja) * | 2001-02-23 | 2002-09-03 | Hitachi Zosen Corp | ベルトコンベヤの中折れ機構 |
JP2007145575A (ja) * | 2005-11-30 | 2007-06-14 | Ohbayashi Corp | ベルトコンベア式搬送装置 |
CN2902968Y (zh) * | 2006-03-20 | 2007-05-23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大角度转弯带式输送机 |
CN203997750U (zh) * | 2014-05-23 | 2014-12-10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矿皮带输送机转向的连接装置 |
CN204324295U (zh) * | 2014-11-28 | 2015-05-13 | 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 一种自清洁式皮带机 |
CN206288620U (zh) * | 2016-12-19 | 2017-06-30 |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履带自移式胶带输送机 |
CN107720170A (zh) * | 2017-11-18 | 2018-02-23 | 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 | 陶瓷底部除釉传输装置 |
CN208070658U (zh) * | 2018-03-28 | 2018-11-09 |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机任意角转弯装置 |
CN109733805A (zh) * | 2019-02-03 | 2019-05-10 |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双向运输转弯带式输送机 |
CN215665587U (zh) * | 2021-07-16 | 2022-01-28 | 安徽盈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换向的对接转弯输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83144A (zh) | 2024-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4280B (zh) | 立式输送机 | |
CN104986504A (zh) |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 |
US3750339A (en) | Pipe cleaning apparatus | |
CN108557501A (zh) | 一种可移动式平房仓散粮装仓设备系统 | |
CN209651245U (zh) | 一种颗粒物料输送带装卸装置 | |
CN117383144B (zh) |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 |
CN102424278A (zh) | 连续转运系统及其受料装置 | |
KR20130120943A (ko) | 벨트컨베이어용 낙광 제거장치 | |
CN221115578U (zh) | 一种皮带机尾洒煤自动清理装置 | |
CN111086847B (zh) | 一种不规则矿材运输用多段皮带运输机 | |
CN209834928U (zh) | 一种连续转运系统的自移受料车 | |
CN210557368U (zh) | 一种输煤皮带机 | |
KR101516627B1 (ko) | 벨트컨베이어용 낙광 방지장치 | |
CN111846776A (zh) | 一种塑胶粉末冷却输送机 | |
CN100467242C (zh) | 混凝土转运车物料输送装置 | |
CN215515569U (zh) | 物料输送机构 | |
CN208545649U (zh) | 铺砖机的砖料输送装置 | |
CN105800342A (zh) | 一种轮胎式移动连续给料装置 | |
CN213864465U (zh) | 一种矿用便携式物料转载系统 | |
CN218618785U (zh) | 一种埋刮板输送机 | |
CN113071885A (zh) | 一种采煤输送机用刮板组件 | |
KR20130059890A (ko) | 연속식 하역기의 로터리피더용 이송장치 | |
CN108045974A (zh) | 一种新型的移动卸料机构 | |
CN202414738U (zh) | 带有压带式多点卸料器的胶带输送机 | |
CN216661847U (zh) | 一种新型移动卸料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