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7A -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197A CN1171197A CN 97106494 CN97106494A CN1171197A CN 1171197 A CN1171197 A CN 1171197A CN 97106494 CN97106494 CN 97106494 CN 97106494 A CN97106494 A CN 97106494A CN 1171197 A CN1171197 A CN 11711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 synthesizing
- novel method
-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该方法用氯甲酸三氯甲酯来代替光气,合成的除草剂不但在质量和收率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光气法的水平,而且它的成本和危险性也大大低于光气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方法。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迄今活性最高、用量最低的一类除草剂,目前,工业上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光气法和草酰氯法,而应用最广泛的则是光气法,但光气法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1.光气是国家严格控制的定点生产产品,生产厂家数量有限,同时因光气剧毒,贮运极其不便,更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
2.由于光气高度不安全,对操作设备、环境及操作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3.光气的生产质量波动较大,又不容易定量反应,导致光气法合成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质量不稳定;
4.光气法反应的周期比较长,相应地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草酰氯法的最大问题是消耗大,成本过高,难于推广。
磺酰脲类除草剂,从发现其除草活性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国内通过近十年的摸索,虽然在质量、收率、成本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不仅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而且近年向国外市场拓展的势头很强劲,但始终没有超脱光气法和草酰氯法,所以一直期望有一种安全、方便、成本更低的合成方法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该方法用氯甲酸三氯甲酯来代替光气,合成的除草剂不但在质量和收率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光气法的水平,而且它的成本和危险性也大大低于光气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1).以纯度98%以上的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2).以芳烃或卤代芳烃或腈类为溶剂;(3).以烷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4).磺酰脲的合成分两步进行:在反应a中,需要在回流状态下滴加氯甲酸三氯甲酯;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1).以纯度98%以上的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2).以芳烃或卤代芳烃或腈类为溶剂;(3).以烷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4).磺酰脲的合成分两步进行:在反应a中,需要在回流状态下滴加氯甲酸三氯甲酯;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步骤(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步骤(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氯甲酸三氯甲酯替代剧毒的光气,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危险性,从而也降低了生产的安全成本。
2.本发明以氯甲酸三氯甲酯替代光气,使反应更容易定量化,产品质量更稳定,消耗也更容易控制。
3.本发明生产中产生的尾气绝大部分是氯化氢气体,吸收后成为副产盐酸出售,而光气法尾气中有大量未反应的光气,要通过破光塔处理。
4.由于氯甲酸三氯甲酯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液体,便于贮运,这使得更多的中小厂家也有机会用本发明合成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5.本发明的提出和应用,对降低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也有着明显的作用。
6.由于氯甲酸三氯甲酯法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比光气法更安全、更方便、成本低,所以对设备要求不高,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用邻氯苯磺酰胺经下列步骤合成氯磺隆:
(1).以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
(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4).合成氯磺隆分两步进行:
(5).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6).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7).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8).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9).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
具体过程是:
1.正丁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800L二甲苯,32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投入2000L反应釜,在-5℃以下滴加正丁胺和二甲苯的混和液,控制温度低于5℃,滴完后缓缓升温,在125℃左右保温3小时。
2.邻氯苯磺酰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500Kg磺酰胺,800L二甲苯以及340Kg正丁基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和少量催化剂投入2000L反应釜,缓缓升温至回流状态,在130℃左右滴加30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滴完保温3小时,然后将正丁基异氰酸酯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循环使用。
3.氯磺隆的合成
将300Kg三嗪,600L甲苯投入2000L反应釜,加入脱溶后的异氰酸酯,缓缓升温,升至50℃左右,然后保温3小时,降温,过滤,烘干,产品含量93±2%,收率64.33%。
实施例二:
用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下列步骤合成甲磺隆:
(1).以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
(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4).合成甲磺隆分两步进行:
在反应a中,需要在回流状态下滴加氯甲酸三氯甲酯;
(5).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6).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7).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8).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9).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
具体过程是:
1.正丁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800L二甲苯,32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投入2000L反应釜,在-5℃以下滴加正丁胺和二甲苯的混和液,控制温度低于5℃,滴完后缓缓升温,在125℃左右保温3小时。
2.邻-(甲氧基)苯磺酰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350Kg甲磺胺,800L二甲苯以及270Kg正丁基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和少量催化剂投入2000L反应釜,缓缓升温至回流状态,在128℃左右滴加28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滴完保温3小时,然后将正丁基异氰酸酯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循环使用。
3.甲磺隆的合成
将165Kg甲磺胺,800L甲苯投入2000L反应釜,加入脱溶后的异氰酸酯,缓缓升温,升至50℃左右,然后保温3小时,降温,过滤,烘干,产品含量88±2%,收率57.39%。
实施例三:
用邻-(甲酸乙酯)苯磺酰胺下列步骤合成氯嘧磺隆:
(1).以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
(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5).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6).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7).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8).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9).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
具体过程是:
1.正丁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800L二甲苯,32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投入2000L反应釜,在-5℃以下滴加正丁胺和二甲苯的混和液,控制温度低于5℃,滴完后缓缓升温,在125℃左右保温3小时。
2.乙磺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360Kg磺酰胺,800L二甲苯以及300Kg正丁基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和少量催化剂投入2000L反应釜,缓缓升温至回流状态,在130℃左右滴加30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滴完保温3小时,然后将正丁基异氰酸酯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循环使用。
3.氯嘧磺隆的合成
将198Kg氯甲酸基嘧啶胺,800L甲苯投入2000L反应釜,加入脱溶后的异氰酸酯,缓缓升温,升至50℃左右,然后保温3小时,降温,过滤,烘干,产品含量92±2%,收率58.06%。
实施例四:
用邻-(甲酸甲酯)苄基磺酰胺经下列步骤合成苄磺隆:
(1).以氯甲酸三氯甲酯为酯化试剂;
(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4).合成苄磺隆分两步进行:
(5).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6).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7).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8).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9).保温反应2--4小时后,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产品。
具体过程是:
1.正丁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800L二甲苯,32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投入2000L反应釜,在-5℃以下滴加正丁胺和二甲苯的混和液,控制温度低于5℃,滴完后缓缓升温,在125℃左右保温3小时。
2.苄磺胺异氰酸酯的制备
将350Kg甲磺胺,800L二甲苯以及270Kg正丁基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和少量催化剂投入2000L反应釜,缓缓升温至回流状态,在128℃左右滴加280Kg氯甲酸三氯甲酯,滴完保温3小时,然后将正丁基异氰酸酯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循环使用。
3.苄磺隆的合成
将230Kg二甲基嘧啶胺,1000L甲苯投入2000L反应釜,加入脱溶后的异氰酸酯,缓缓升温,升至50℃左右,然后保温3小时,降温,过滤,烘干,产品含量92±2%,收率69.29%。
Claims (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分别以二甲苯和甲苯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以正丁胺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反应生成的正丁基异氰酸酯为催化剂,其反应为:
反应物料摩尔比为0.5--0.8,溶剂比为1∶3--6;
反应分两阶段:冷反应阶段控温-10--10℃,热反应阶段控温1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a中,原料与氯甲酸三氯甲酯的摩尔比为1∶0.5--1.5,溶剂比为1∶1.5--3(W/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a中,当反应结束时,将催化剂和溶剂蒸出,收集后可用于下批反应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b中,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0.45--0.7(W/W),溶剂比为1∶1--4(W/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b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06494 CN1171197A (zh) | 1997-06-26 | 1997-06-26 |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06494 CN1171197A (zh) | 1997-06-26 | 1997-06-26 |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197A true CN1171197A (zh) | 1998-01-28 |
Family
ID=516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106494 Pending CN1171197A (zh) | 1997-06-26 | 1997-06-26 |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19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6043A (zh) * | 2011-06-07 | 2012-12-12 |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磺酰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 |
RU2815938C1 (ru) * | 2023-08-16 | 2024-03-25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Щелково Агрохим"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ульфонилмочевинных гербицид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фрагмент 4-метокси-6-метил-1,3,5-триазина |
-
1997
- 1997-06-26 CN CN 97106494 patent/CN117119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6043A (zh) * | 2011-06-07 | 2012-12-12 |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磺酰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 |
RU2815938C1 (ru) * | 2023-08-16 | 2024-03-25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Щелково Агрохим"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ульфонилмочевинных гербицид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фрагмент 4-метокси-6-метил-1,3,5-триазина |
RU2833677C1 (ru) * | 2024-06-19 | 2025-01-28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Щелково Агрохим"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ульфонилмочевинных гербицид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4-метокси-6-метил-1,3,5-триазин-2-ильный заместитель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484C (zh) | 制备支链羧酸的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 |
CN1229366C (zh) | 甲基磺酰胺基-苯并呋喃衍生物,它的制备方法与它作为合成中间体的应用 | |
CN1038503C (zh) | 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44902C (zh) | 对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 |
CN1210810A (zh) | 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方法 | |
CN1055466C (zh) | 制备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方法 | |
CN1078203C (zh) | 全氟不饱和腈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7367C (zh) | 制备二酰氯的方法 | |
CN1095823C (zh) | 酰基氯的合成方法 | |
CN1070472C (zh) | 用于绝热制备一硝基甲苯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02145C (zh) | N,n'-取代脲的制备方法 | |
CN1902164A (zh) | 制备氟化学单异氰酸酯的方法 | |
CN1558896A (zh) | 用脲作为起始原料来制备联二脲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71197A (zh) | 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 | |
CN1100717A (zh) | 含有二氧化碳气提步骤的尿素生产的改进工艺 | |
CN1668599A (zh) | 用于制备喹诺酮抗生素中间体的方法 | |
CN1845923A (zh) | 用于制备噁唑烷酮-喹诺酮杂化物的中间体 | |
CN1050713A (zh) | 巯基羧酸酯的连续合成 | |
CN1190429C (zh) | 制备2-氯-5-氯甲基-1,3-噻唑的方法 | |
CN1182110C (zh) | 制备二苯醚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53598C (zh) | 乙二醇系列单醚类醋酸酯合成中的锆氧化物催化剂 | |
CN1179957C (zh) | 制备苯并呋喃酮肟的方法 | |
CN1552685A (zh) | 一种生产高纯原甲酸酯的环保清洁工艺方法 | |
CN1310879C (zh) | 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 |
CN1174958C (zh) | 酮酸的纯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499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