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74C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174C CN1162174C CNB021063427A CN02106342A CN1162174C CN 1162174 C CN1162174 C CN 1162174C CN B021063427 A CNB021063427 A CN B021063427A CN 02106342 A CN02106342 A CN 02106342A CN 1162174 C CN1162174 C CN 116217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e
- diabetes
- present
- treatment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本发明的药物将既具有现代药理之科学性,又具有传统医学之经验的中草药——枸杞子、西洋参、天花粉、五味子、葛根及苍术联合组方,并选用了经现代工艺提取的有效成份——枸杞多糖,减少用药量,增强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克服了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提高了有效治疗率;本发明对II类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廉,无副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DM)是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其前期出现高血糖、高血脂及血液粘稠等症状,中晚期出现周身广泛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根治,其并发症多而且重,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肝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症、四肢坏疽性坏死等等,有些病可直接导致人类致残或致死;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两亿人,我国已超过两千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病,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口服降糖类药(优降糖、达美康等)或进行胰岛素注射,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继发性失效(SF)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IRS)已成为治疗糖尿病新的治疗难点。
近年来,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药物,包括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匹格列酮(Pioglitazone),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等,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这类药品不仅对II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具有降糖、降压作用,而且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具有增敏效应,从而可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糖尿病的控制;但是,该类药物毒副作用大,特别是对肝脏的损害严重,甚至会引起肝坏死,而且,此类药品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II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产生的继发性失效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均具有显著疗效的,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胰岛素增敏剂,即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新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枸杞多糖 4.5-5.5份
西洋参 4.5-5.5份
天花粉 1-100份
五味子 1-100份
葛根 1-100份
苍术 1-100份;
本发明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可为:
枸杞多糖 4.5-5.5份
西洋参 4.5-5.5份
天花粉 40-60份
五味子 40-60份
葛根 40-60份
苍术 40-60份;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枸杞多糖 5份
西洋参 50份
天花粉 50份
五味子 50份
葛根 50份
苍术 45份。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提出新的糖尿病(DM)分类及诊断标准,强调人类糖尿病、IGT(血糖或尿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范畴)及相关疾病的核心是遗传因素和相关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对糖尿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肾病变、微量白蛋白尿、高血脂、血粘异常等同相应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的防治作了统筹考虑,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或病死率为总目标,从降糖治疗糖尿病为主,转向到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为目的,最终达到:1.降低II类糖尿病的患病率;2.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糖尿病相关疾病的病死率;3.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4.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治疗费用。
因此,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从药理药性到价格因素,均是以上述目标为方向,最大限度的降低治疗费用,提高临床治愈率,而且可进行早期药物干预性治疗,以起到预防作用。
本发明所选用的药物,各具功效,如:
1、枸杞子
枸杞及其有效成分——枸杞多糖具有1)明显降低血糖作用,其降糖有效率可达100%;2)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和提高外围血液T淋巴细胞百分数;3)可促进、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4)传统医学认为,枸杞子具有滋肾补肺、补益消中、治虚劳、消渴止等功效。
2、西洋参
西洋参中含有人参皀甙、人参醇、人参培半萜烯、人参酸、植物甾醇、多糖、胆碱及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它具有1)明显地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血液中游离子脂肪酸(FFA),减轻“脂质毒性”对胰岛细胞的损害作用,可防止大血管及微血管的动脉硬化;2)可抑制II类糖尿病基因突变的发生、发展,并起到修护和保护作用;3)可促进糖的代谢,尤其是可促进糖原分解或抑制乳酸合成肝糖原、使乳酸减少并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因此,人参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即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可降低或减少胰岛素抵抗;4)传统医学认为,西洋参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作用,主治劳伤虚损,消渴等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3、五味子
五味子中所含五味子素对自由基产生氨酸系统及CCl4引起的肝、胰细胞膜的脂质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对脂质、类固醇等分解产物进入人体的外源性物质,如胰岛素受体的终末转化过程起诱导作用;3)可促进糖代谢;4)传统医学认为,五味子具有生津止渴,益气滋肾等作用。
4、天花粉 苍术 葛根
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作用;苍术可起到降低血糖作用;葛根可达到稳定降低血糖作用。
本发明将上述既具有现代药理之科学性,又具有传统医学之经验的中草药联合组方,并选用了经现代工艺提取的有效成份——枸杞多糖,以减少用药量,增强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克服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提高了有效治疗率。
本发明药物经临床使用,其优点具体体现在:
1.本发明的药物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既可促进胰岛素释放,又可增强患者体质;
2.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尤其是对II类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效果显著;
3.本发明的药物可阻止和延缓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且会使失效的磺脲类药物重新发挥药效;
4.本发明所选药物为天然中草药,成本低廉,而且无副作用;
5.本发明可制成胶囊,内服,简便,利于吸收,且携带方便;
6.本发明的药物长期服用,可起到早期预防作用;
7.本发明的药物可以作为治疗I类糖尿病的辅助药品。
为了表明本药物对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择经过正规治疗、资料记载完整,随访3个月以上的门诊、住院及社区家庭病床II类糖尿病患者1154例,将其分为:
对照组:642例常规口服磺脲类或含有磺脲类成份降糖药的患者;
治疗A组:85例口服磺脲类或含有磺脲类成份降糖药产生继发性失效后加服本药物的患者;
治疗B组:427例,首次口服本药物的患者。
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分类及标准,一律采用检测靜脉血浆的血糖值。
1.评价标准:以单服或联服各类降糖药1-3个月后,实验室报告血糖值(FPG、PPG)和临床症状控制改善程度为标准,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显效:FPG<7.2mmol/L,PPG<8.3mmol/L,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FPG<8.3mmol/L,PPG<10.0mmol/L,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FPG>10.0mmol/L,PPG>11.1mmol/L,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2.上述1154例疗效统计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 | 有效 | % | 无效 | %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642 | 261 | 40.65 | 165 | 25.25 | 217 | 33.80 | 66.20 |
治疗A组 | 85 | 42 | 49.41 | 34 | 40.00 | 9 | 10.59 | 89.41 |
治疗B组 | 427 | 276 | 64.64 | 151 | 29.74 | 24 | 5.62 | 94.38 |
合计 | 1154 | 579 | 50.17 | 349 | 33.11 | 240 | 20.80 | 81.28 |
上述统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其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本药物治疗糖尿病,尤其是II类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总有效率可达81.28%。
通过上述图表分析还可得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可解决因服用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使磺脲类药物对患者重新发挥作用,有效率提升到89.41%,而且单纯服用本药品,其治愈率更好,有效率达94.3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对II类糖尿病、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均具有显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枸杞多糖 5g 西洋参 50g
天花粉 50g 五味子 50g
葛根 50g 苍术 45g然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粉碎、研磨、过筛、混合、紫外照射等,以每粒0.25克重量制成胶囊,即可。
病历1:糖尿病史17年,检查结果:血压68/40mmHg,心率54次/分,心电图报告:心血管功能低下,心肌供血不足,低搏血,低心泵力,低血容量、高粘血症,FPG27.20mmol/L,临床诊断:II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III级、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经静脉滴注胰岛素、光量子氧透液纠正酸中毒、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补充能量与维生素C及口服实施例所述药品等治疗,10天后,复查临床,血压104/60mmHg,FPG5.6mmol/L,PPG6.17mmol/L,再次一周后,停用胰岛素,两月后,复查空腹血糖6.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mmol/L。
病历2:糖尿病史3年,检查结果:FPG14.70mmol/L,PPG19.27mmol/L,右下肢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及皮肤痛觉明显减弱,临床诊断:II类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及糖尿病性神经周围病变;经电脑经络针灸导平、推拿按摩、人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及口服实施例所述药品,三个月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股四头肌及小腿肌群基本恢复正常,PPG控制在6.8-7.2mmol/L。
病历3:糖尿病史6年,高血压5年,检查结果:血压165/97mmHg,心电图ST段改变,全血粘度2.3里泊,还原全血粘度1.9里泊,FPG11.8mmol/L,PPG17.1mmol/L,临床诊断:II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高血压、冠心病及低粘血症);经口服实施例所述药品45天后,复查FPG5.7mmol/L,PPG7.1mmol/L,心电图报告,大致正常,6个月后PPG均控制在7.8mmol/L以下。
病历4:近半个月来自觉全身疲倦无力、头昏、易出汗、口渴、食欲增加,检查结果:FPG31.00mmol/L,血压167/99mmHg,心电图基本正常,临床诊断:II类糖尿病、高血压;经口服实施例所述药品及光量子氧透液治疗10天后,复查FPG5.4mmol/L,PPG16.7mmol/L,血压132/85mmHg。
病历5:糖尿病性肾病史11年,慢性泌尿系感染1年,检查结果:血压141/90mmHg,心电图报告:心肌供血不足,FPG21.50mmol/L,PPG27.1mmol/L,尿蛋白(+++),管型(++),白细胞(+++),红细胞(+),尿糖(+++),尿酮(-),临床诊断:II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高血压、冠心病、肾病变及泌尿道感染);经口服实施例所述药品、广谱抗菌药及光量子氧透液治疗20天后,复查临床泌尿系感染症状基本控制,血压132/88mmHg,FPG6.9mmol/L,PPG7.6mmol/L,尿蛋白(+),尿糖(+),尿酮(-)。
Claims (3)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枸杞多糖 4.5-5.5份
西洋参 4.5-5.5份
天花粉 1-100份
五味子 1-100份
葛根 1-100份
苍术 1-100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枸杞多糖 4.5-5.5份
西洋参 4.5-5.5份
天花粉 40-60份
五味子 40-60份
葛根 40-60份
苍术 40-60份。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枸杞多糖 5份
西洋参 50份
天花粉 50份
五味子 50份
葛根 50份
苍术 45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063427A CN1162174C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063427A CN1162174C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1724A CN1371724A (zh) | 2002-10-02 |
CN1162174C true CN1162174C (zh) | 2004-08-18 |
Family
ID=474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0634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174C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17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4505B (zh) * | 2015-03-23 | 2018-02-16 | 广西龙凤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铁皮石斛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2002
- 2002-03-13 CN CNB021063427A patent/CN11621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1724A (zh) | 2002-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5231B (zh) | 一种用于糖尿病辅助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 |
CN11352113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 | |
CN1248702C (zh)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15166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1279034B (zh) | 一种内服和外用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组合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162174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CN106798854B (zh) | 余甘桑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79783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CN1202847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CN1272054C (zh) |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11277A (zh) |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 |
CN10243004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CN114617924B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合物 | |
CN102335362A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药 | |
CN102274514B (zh) |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 | |
CN1714859A (zh) | 含有丹参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 |
CN1634541A (zh) | 治疗疲劳综合症、防止早衰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14837A (zh) | 含有山楂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 |
CN1872317A (zh) | 含丹参的药物在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4740345A (zh)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72315A (zh) | 含鸡血藤的药物在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 |
CN1435209A (zh) |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9424556A (zh) |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中的应用 | |
CN1840049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 |
CN113893281A (zh) | 一种参芪降压丸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