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0447B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60447B CN114960447B CN202210670871.9A CN202210670871A CN114960447B CN 114960447 B CN114960447 B CN 114960447B CN 202210670871 A CN202210670871 A CN 202210670871A CN 114960447 B CN114960447 B CN 1149604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verse
- opposite
- longitudinal
- bracket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拉撑固定单元和托架,拉撑固定单元包括横向拉撑固定单元以及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和一个横向对撑固定架,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和一个纵向对撑固定架。横向对拉固定框和纵向对拉固定框均采用钢筋弯制并首尾焊接的闭环框状结构。横向对撑固定架和纵向对撑固定架结构相同,包括对撑杆,对撑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撑靴。托架包括横向托架和纵向托架,横向托架和纵向托架结构相同,横向托架与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纵向托架与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拆装时无需工具且快速、简单,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浇梁施工中,若采用落地式钢管贝雷梁支架,桥梁下部空间同时新建房建结构时,导致房建结构因钢管柱位置冲突不便于同步施工,如果按先后顺序施工,则总的时间周期需延长3个月以上,对总工期影响大。若采用同步施工,则需要在钢管柱位置预留出相应孔洞,这样对房建结构板梁的整体性有较大定影响,影响结构受力,同时增加了后浇带施工作业量。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采用同步施工的方式,交叉施工中施工组织难度增大,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加大,对施工进度控制、实体质量控制、施工风险控制、施工成本控制不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桥梁支架安装成本高,难度大质量不好控制的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包括:拉撑固定单元和托架;
所述拉撑固定单元预埋在墩柱的上部;墩柱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所述拉撑固定单元包括横向拉撑固定单元以及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横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的长度方向预埋;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的宽度方向预埋;
所述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和一个横向对撑固定架;
所述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和一个纵向对撑固定架;
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和纵向对拉固定框结构相同,二者均采用钢筋弯制并首尾焊接的闭环框状结构;如口字形结构,或者椭圆环形结构以及圆环结构等。
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和纵向对撑固定架结构相同,包括对撑杆,所述对撑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撑靴;
两个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沿着墩柱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向对拉固定框的宽度小于墩柱的宽度,横向对拉固定框的长度大于墩柱的长度。横向对拉固定框的中部埋在所述墩柱内,横向对拉固定框的两端暴露在墩柱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沿着墩柱的长度方向预埋,且位于横向对拉固定框的下面;
两个所述纵向对拉固定框沿着墩柱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纵向对拉固定框的宽度小于墩柱的长度,纵向对拉固定框的长度大于墩柱的宽度。纵向对拉固定框的中部埋在所述墩柱内,纵向对拉固定框的两端暴露在墩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纵向对撑固定架沿着墩柱的宽度方向预埋,且位于纵向对拉固定框的下面;
所述托架,包括横向托架和纵向托架,横向托架和纵向托架结构相同;所述横向托架与所述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托架与所述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
所述纵向托架包括托架横梁,所述托架横梁的一端端面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梁固定板;
所述横梁固定板呈长方形板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托架横梁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横梁固定板的长度大于托架横梁的高度;所述托架横梁的另一端下面固定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与所述托架横梁之间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小于60°;所述斜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斜撑固定板,所述斜撑固定板与所述对撑靴相互匹配。整个装置在安装时,不需要配置携带工具,只需要将托架旋转90度然后插入两个对拉固定框构成的间隙并回转即可;拆卸时正好相反,将托架旋转90度然后拔出两个对拉固定框构成的间隙即可,整个过程安装、拆卸都很快速、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包括横向对撑杆和横向对撑靴,所述横向对撑杆采用条状钢材制成;
所述横向对撑靴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横向对撑杆焊接在所述横向对撑靴的两端且开口相互背对;
所述横向对撑靴的开口与所述斜撑固定板相互匹配对应。纵向托架在旋转过程中,斜撑固定板能够沿着横向对撑靴的开口滑入其中。
优选地,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包括两根纵杆,两根所述纵杆相互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纵杆之间固定设置有三根横杆,三根横杆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杆将闭环框状结构分隔成旋转窗和限位窗;所述旋转窗和限位窗均为长方形窗口结构,且旋转窗的宽度大于限位窗的宽度;纵向对拉固定框也是同样的结构。
构成横向拉撑固定单元的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结构相同但方向沿着长度方向为轴心相差180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横梁固定板空间过大,左右摆动或者转动而设计,其中一根横杆就是用于限位的。
优选地,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或纵向对拉固定框上面还可活动放置有托架卡紧块,所述托架卡紧块包括横向卡紧块和纵向卡紧块;
所述横向卡紧块和纵向卡紧块结构相同;
所述纵向卡紧块包括卡紧块连接部,所述卡紧块连接部呈方体结构,其底部前端固定设置有楔形卡紧部,所述楔形卡紧部的横截面呈下窄上宽的三角形结构,所述楔形卡紧部的与所述横梁固定板相对应;楔形卡紧部用于卡紧横梁固定板,其卡设在横梁固定板与纵向对拉固定框之间,防止因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造成震动松动。
所述卡紧块连接部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止转块,所述止转块为方体板块状,其能够卡设在所述横梁固定板侧面与纵向对拉固定框之间的间隙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横梁固定板因我震动导致旋转最终导致整个托架掉落。
优选地,所述卡紧块连接部的右侧还设置有抱紧块,所述抱紧块为方块状结构,其与所述止转块相互平行,且与止转块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所述横梁固定板的宽度。这样的设计使得止转块和抱紧块共同构成一个U形结构,将横梁固定板抱紧,并在楔形卡紧部的作用下,三者从左、右、前三个方向给横梁固定板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防止横梁固定板旋转,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止转块上面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与所述卡紧块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长槽设置有多个,分别从上往下设置。长槽的作用是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便于用工具借助长槽从纵向对拉固定框中撬起,提高拆卸速度。
优选地,所述止转块和抱紧块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橡胶层,用于更好地卡紧所述横梁固定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卡紧块连接部的底部开设有磁体槽,所述磁体槽位与楔形卡紧部相对于;磁体槽位于楔形卡紧部的下方。所述磁体槽内固定设置有永磁体。这样的设计能够通过永磁体将纵向卡紧块更好地与横梁固定板相互结合,从左、右、上、前四个方向给予固定。
优选地,所述托架采用工字钢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和纵向对拉固定框均采用直径为30~50mm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的钢筋制成。
本申请可以无需使用传统的落地式钢管贝雷梁支架结构,从而避免的交叉施工中施工组织难度增大,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加大,对施工进度控制、实体质量控制、施工风险控制、施工成本控制不利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了对拉固定框、对撑固定架以及活动可方便拆卸的托架实现三者的有效配合,能够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固定,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墩柱上固定安装拉撑固定单元和托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透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横向对拉固定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横向对拉固定框的主视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横向对撑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横向对撑固定架的主视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托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托架的主视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卡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卡紧块的主视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卡紧块的左视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卡紧块的俯视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纵向卡紧块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在实际工况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图1~18,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包括:拉撑固定单元2和托架3。
拉撑固定单元2预埋在墩柱1的上部。本实施例中,选择墩柱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拉撑固定单元2包括横向拉撑固定单元以及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横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预埋。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预埋。
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一个横向对撑固定架21。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和一个纵向对撑固定架23。
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纵向对拉固定框22结构相同,二者均采用钢筋弯制并首尾焊接的闭环框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纵向对拉固定框22均采用直径为30~50mm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的钢筋制成。如口字形结构,或者椭圆环形结构以及圆环结构等。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横向对拉固定框20包括两根纵杆200,两根纵杆200相互平行设置。两根纵杆200之间固定设置有三根横杆201,三根横杆201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杆201将闭环框状结构分隔成旋转窗202和限位窗203。旋转窗202和限位窗203均为长方形窗口结构,且旋转窗202的宽度大于限位窗203的宽度。纵向对拉固定框22也是同样的结构。构成横向拉撑固定单元的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结构相同但方向沿着长度方向为轴心相差180度。位于上面的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位于下面的横向对拉固定框20二者是相互对齐平行的,只是其相差180度,即上面的横向对拉固定框20旋转窗与下面的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限位窗相对,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横梁固定板311空间过大,左右摆动或者转动而设计,其中一根横杆201就是用于限位的。
横向对撑固定架21和纵向对撑固定架23结构相同,包括对撑杆,对撑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撑靴。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横向对撑固定架21包括横向对撑杆211和横向对撑靴210,横向对撑杆211采用条状钢材制成。横向对撑靴210截面呈C字形结构,横向对撑杆211焊接在横向对撑靴210的两端且开口相互背对。横向对撑靴210的开口与斜撑固定板313相互匹配对应。纵向托架31在旋转过程中,斜撑固定板313能够沿着横向对撑靴210的开口滑入其中。
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宽度小于墩柱1的宽度,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长度大于墩柱1的长度。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中部埋在墩柱1内,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两端暴露在墩柱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横向对撑固定架21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预埋,且位于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下面。
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宽度小于墩柱1的长度,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长度大于墩柱1的宽度。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中部埋在墩柱1内,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两端暴露在墩柱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纵向对撑固定架23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预埋,且位于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下面。
如图9~图11所示,托架3包括横向托架30和纵向托架31,横向托架30和纵向托架31结构相同。托架3采用工字钢拼接而成。横向托架30与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纵向托架31与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
纵向托架31包括托架横梁310,托架横梁310的一端端面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梁固定板311。
横梁固定板311呈长方形板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托架横梁310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横梁固定板311的长度大于托架横梁310的高度。托架横梁310的另一端下面固定设置有斜撑312,斜撑312与托架横梁310之间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小于60°。斜撑31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斜撑固定板313,斜撑固定板313与对撑靴相互匹配。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以及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之间的间隙应当大于各自托架中横梁固定板的宽度但是小于横梁固定板的长度,固定托架时,将托架沿着水平放置,即斜撑固定板与对拉固定框相互平行,然后放入两个对拉固定框之间构成的间隙内,这时候横梁固定板正好能够放入两个向对拉固定框内,接着旋转托架90度,让其托架横梁在上,斜撑在下,这样之后横梁固定板就与两个对拉固定框相互垂直并卡在两个对拉固定框内,实现固定,于此同时,斜撑固定板又与对撑靴相互对应,从而实现快速固定。整个装置在安装时,不需要配置携带工具,只需要将托架旋转90度然后插入两个对拉固定框构成的间隙并回转即可。拆卸时正好相反,将托架旋转90度然后拔出两个对拉固定框构成的间隙即可,整个过程安装、拆卸都很快速、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横向对拉固定框20或纵向对拉固定框22上面还可活动放置有托架卡紧块4,托架卡紧块4包括横向卡紧块40和纵向卡紧块41。横向卡紧块40和纵向卡紧块41结构相同。
由于横向卡紧块40和纵向卡紧块41结构相同,此处仅对纵向卡紧块41做详细介绍,横向卡紧块40可以参照纵向卡紧块41的结构。如图12~图16所示,纵向卡紧块41包括卡紧块连接部410,卡紧块连接部410呈方体结构,其底部前端固定设置有楔形卡紧部412,楔形卡紧部412的横截面呈下窄上宽的三角形结构,楔形卡紧部412的与横梁固定板311相对应。楔形卡紧部412用于卡紧横梁固定板311,其卡设在横梁固定板311与纵向对拉固定框22之间,防止因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造成震动松动。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止转块411,止转块411为方体板块状,其能够卡设在横梁固定板311侧面与纵向对拉固定框2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横梁固定板311因我震动导致旋转最终导致整个托架掉落。
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右侧还设置有抱紧块413,抱紧块413为方块状结构,其与止转块411相互平行,且与止转块411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横梁固定板311的宽度。这样的设计使得止转块411和抱紧块413共同构成一个U形结构,将横梁固定板311抱紧,并在楔形卡紧部412的作用下,三者从左、右、前三个方向给横梁固定板311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防止横梁固定板311旋转,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止转块411上面开设有长槽4110,长槽4110与卡紧块连接部4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长槽4110设置有多个,分别从上往下设置。长槽4110的作用是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便于用工具借助长槽从纵向对拉固定框22中撬起,提高拆卸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止转块411和抱紧块413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橡胶层,用于更好地卡紧横梁固定板311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底部开设有磁体槽,磁体槽位与楔形卡紧部412相对于。磁体槽位于楔形卡紧部412的下方。磁体槽内固定设置有永磁体414。这样的设计能够通过永磁体414将纵向卡紧块41更好地与横梁固定板311相互结合,从左、右、上、前四个方向给予固定。
施工时,首先如图3和图4所示,将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相差180度预埋在墩柱1上,其方向与墩柱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再在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下面预埋横向对撑固定架21,这二者构成了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同样的,在横向拉撑固定单元的下面也分别预埋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和纵向对撑固定架23构成一个纵向拉撑固定单元,纵向拉撑固定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减,本实施例中横向拉撑固定单元设置1个,纵向拉撑固定单元设置两个,每一个拉撑固定单元都对应配置两个托架。预埋完成并制成墩柱后,操作人员通过起重设备或者脚手架攀爬到墩柱上部,将托架安装到各自对应的拉撑固定单元中,由于各个拉撑固定单元的结构相同,只是尺寸大小有所差异,此处仅对纵向托架31的安装进行详细介绍,其余的均一样。操作人员托起纵向托架31并使其水平放置,即托架横梁310和斜撑312与水平面平行,这时候横梁固定板311的长度方向也和水平面平行,接着将横梁固定板311对准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构成的间隙并插入其中,然后以横梁固定板311为中心向下旋转纵向托架31九十度,如图17所示,这时候横梁固定板311就被卡在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构成的间隙中,于此同时,纵向托架31底部的斜撑固定板313滑入横向对撑靴210的开口中,并被C形结构的开口包裹住,无法向外移动,只能左右滑动。接着将纵向卡紧块41插入纵向对拉固定框22内,将纵向托架31卡紧。如图18所示,最后在安装好的托架上设置砂箱4,砂箱4上面设置主横梁5,主横梁5上面设置贝雷架6,贝雷架6的上面托着钢结构连续梁模板。
本申请可以无需使用传统的落地式钢管贝雷梁支架结构,从而避免的交叉施工中施工组织难度增大,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加大,对施工进度控制、实体质量控制、施工风险控制、施工成本控制不利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了对拉固定框、对撑固定架以及活动可方便拆卸的托架实现三者的有效配合,能够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固定,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
Claims (8)
1.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撑固定单元(2)和托架(3);
所述拉撑固定单元(2)预埋在墩柱(1)的上部;
所述拉撑固定单元(2)包括横向拉撑固定单元以及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横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预埋;纵向拉撑固定单元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预埋;
所述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一个横向对撑固定架(21);
所述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包括两个纵向对拉固定框(22)和一个纵向对撑固定架(23);
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纵向对拉固定框(22)结构相同,二者均采用钢筋弯制并首尾焊接的闭环框状结构;
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21)和纵向对撑固定架(23)结构相同,包括对撑杆,所述对撑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撑靴;
两个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20)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中部埋在所述墩柱(1)内,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两端暴露在墩柱(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21)沿着墩柱(1)的长度方向预埋,且位于横向对拉固定框(20)的下面;
两个所述纵向对拉固定框(22)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中部埋在所述墩柱(1)内,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两端暴露在墩柱(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纵向对撑固定架(23)沿着墩柱(1)的宽度方向预埋,且位于纵向对拉固定框(22)的下面;
所述托架(3)包括横向托架(30)和纵向托架(31),横向托架(30)和纵向托架(31)结构相同;所述横向托架(30)与所述横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托架(31)与所述纵向拉撑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
所述纵向托架(31)包括托架横梁(310),所述托架横梁(310)的一端端面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梁固定板(311);
所述横梁固定板(311)呈长方形板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托架横梁(310)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横梁固定板(311)的长度大于托架横梁(310)的高度;所述托架横梁(310)的另一端下面固定设置有斜撑(312),所述斜撑(312)与所述托架横梁(310)之间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小于60°;所述斜撑(31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斜撑固定板(313),所述斜撑固定板(313)与所述对撑靴相互匹配;
所述横向对撑固定架(21)包括横向对撑杆(211)和横向对撑靴(210),所述横向对撑杆(211)采用条状钢材制成;
所述横向对撑靴(210)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横向对撑杆(211)焊接在所述横向对撑靴(210)的两端且开口相互背对;
所述横向对撑靴(210)的开口与所述斜撑固定板(313)相互匹配对应;
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20)包括两根纵杆(200),两根所述纵杆(200)相互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纵杆(200)之间固定设置有三根横杆(201),三根横杆(201)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杆(201)将闭环框状结构分隔成旋转窗(202)和限位窗(203);所述旋转窗(202)和限位窗(203)均为长方形窗口结构,且旋转窗(202)的宽度大于限位窗(203)的宽度;
构成横向拉撑固定单元的两个横向对拉固定框(20)结构相同但方向沿着长度方向为轴心相差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20)或纵向对拉固定框(22)上面还可活动放置有托架卡紧块(4),所述托架卡紧块(4)包括横向卡紧块(40)和纵向卡紧块(41);
所述横向卡紧块(40)和纵向卡紧块(41)结构相同;
所述纵向卡紧块(41)包括卡紧块连接部(410),所述卡紧块连接部(410)呈方体结构,其底部前端固定设置有楔形卡紧部(412),所述楔形卡紧部(412)的横截面呈下窄上宽的三角形结构,所述楔形卡紧部(412)的与所述横梁固定板(311)相对应;
所述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止转块(411),所述止转块(411)为方体板块状,其能够卡设在所述横梁固定板(311)侧面与纵向对拉固定框(22)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右侧还设置有抱紧块(413),所述抱紧块(413)为方块状结构,其与所述止转块(411)相互平行,且与止转块(411)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所述横梁固定板(31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块(411)上面开设有长槽(4110),所述长槽(4110)与所述卡紧块连接部(4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长槽(4110)设置有多个,分别从上往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块(411)和抱紧块(413)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橡胶层,用于更好地卡紧所述横梁固定板(31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紧块连接部(410)的底部开设有磁体槽;所述磁体槽内固定设置有永磁体(4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3)采用工字钢拼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对拉固定框(20)和纵向对拉固定框(22)均采用直径为30~50mm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的钢筋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0871.9A CN114960447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0871.9A CN114960447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60447A CN114960447A (zh) | 2022-08-30 |
CN114960447B true CN114960447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296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70871.9A Active CN114960447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60447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60313A (ja) * | 2002-07-30 | 2004-02-26 | Sumitomo Metal Steel Products Inc | 橋梁用支保工 |
CN108660913A (zh) * | 2018-05-23 | 2018-10-16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牛腿托架支承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09555021A (zh) * | 2018-12-03 | 2019-04-02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无预埋、活动式连续梁0#块托架 |
CN211815611U (zh) * | 2020-01-02 | 2020-10-30 | 四川瑞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托架 |
CN216551582U (zh) * | 2021-09-24 | 2022-05-17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盖梁施工支撑平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0277A (en) * | 1974-10-15 | 1976-07-20 | Riblet Henry J | Scaffold bracket |
JP2598084B2 (ja) * | 1988-05-30 | 1997-04-09 | ハシマ株式会社 | 隙間ブラケット |
JPH0714555Y2 (ja) * | 1989-01-31 | 1995-04-10 | 俊和 明沼 | ブラケット |
JP2002038711A (ja) * | 2000-07-21 | 2002-02-06 | Haruyuki Nishida | 仮設足場における踏板支持構造及び仮設足場 |
US9574357B2 (en) * | 2013-05-20 | 2017-02-21 | Apache Industrial Services, Inc. | Scaffold bracket |
CN207568164U (zh) * | 2017-12-07 | 2018-07-03 |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承插型键槽式脚手架端部支撑工具 |
CN210458971U (zh) * | 2019-07-31 | 2020-05-05 |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装配式托架 |
CN110847056A (zh) * | 2019-12-13 | 2020-02-28 | 南京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拉杆装配式三角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213625251U (zh) * | 2020-09-22 | 2021-07-06 |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 一种牛腿托架 |
CN213538690U (zh) * | 2020-09-29 | 2021-06-25 | 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配重式施工托架 |
CN214530235U (zh) * | 2021-03-11 | 2021-10-29 | 郝光亮 | 一种现浇梁施工用便梁托架 |
CN215104731U (zh) * | 2021-03-29 | 2021-12-10 |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三角托架结构 |
CN215857255U (zh) * | 2021-07-23 | 2022-02-18 | 贵州大学 | 一种可周转的0号块牛腿托架 |
CN113914196A (zh) * | 2021-11-05 | 2022-01-11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三角托架上牛腿的锁定装置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10670871.9A patent/CN1149604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60313A (ja) * | 2002-07-30 | 2004-02-26 | Sumitomo Metal Steel Products Inc | 橋梁用支保工 |
CN108660913A (zh) * | 2018-05-23 | 2018-10-16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牛腿托架支承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09555021A (zh) * | 2018-12-03 | 2019-04-02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无预埋、活动式连续梁0#块托架 |
CN211815611U (zh) * | 2020-01-02 | 2020-10-30 | 四川瑞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托架 |
CN216551582U (zh) * | 2021-09-24 | 2022-05-17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盖梁施工支撑平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60447A (zh) | 202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87400B1 (ko) | 교량 상판 연장 시공용 일체형 거푸집 | |
CN109610739B (zh) | 一种可周转装配式马镫及高平整度楼板的施工方法 | |
CN114960447B (zh)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现浇梁支撑支架 | |
PT1251222E (pt) | Cofragem recuperável | |
CN208163965U (zh) | 一种预制箱梁的活动底座 | |
JP6867249B2 (ja) | 床版の交換方法及び門型クレーン | |
JP4329535B2 (ja) | 張出し床版用移動作業車 | |
CN106836146A (zh) | 液压自升悬臂重型拱坝模板工作平台 | |
CN210657942U (zh) | 一种快速拼接的钢架桥梁结构 | |
CN216197183U (zh) | 一种公路施工用围栏 | |
CN109723469A (zh) | 一种用于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的二衬台车 | |
CN110409820B (zh) | 悬挑结构施工用的支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837472U (zh) | 一种用于楼板混凝土浇筑的钢筋骨架支撑体系及楼板构造 | |
JP3032052U (ja) | 橋脚補強工事の施工装置 | |
CN217353528U (zh) | 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架快速连接结构 | |
CN218540438U (zh) | 一种高墩柱施工操作平台 | |
CN212642220U (zh) | 一种旧建筑独立基础加固结构 | |
RU2803440C2 (ru) | Система щитовой опалубки перекрытий большой площади | |
CN220167477U (zh) | 一种梁板后浇带独立支撑支模装置 | |
CN219260736U (zh) | 一种钢结构桥梁施工用临时支撑架 | |
CN218493094U (zh) | 一种加固结构 | |
CN109371838B (zh) | 整体式猫道变位钢架 | |
CN217992965U (zh) | 一种t梁钢筋安装胎架 | |
CN217735526U (zh) | 钢筋自动铺设台车 | |
CN215830556U (zh) | 一种隧道电缆挂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