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7247B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47247B CN114147247B CN202111635003.9A CN202111635003A CN114147247B CN 114147247 B CN114147247 B CN 114147247B CN 202111635003 A CN202111635003 A CN 202111635003A CN 114147247 B CN114147247 B CN 1141472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body
- gap
- deformation
- body mounting
- deformation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9/00—Holders for non-rotary cutting tools; Boring bars or boring heads; Accessories for tool holders
- B23B29/04—Tool holders for a single cutting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刀体安装座,设有一体的刀体安装部和固定部;刀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刀体;刀体的头部伸出于刀体安装部;固定部用于将刀体安装座固定在机床上;固定部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一缝隙从第一侧壁往远离刀体头部的方向延伸;第二缝隙从第二侧壁往靠近刀体头部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上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一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缝隙远离刀体安装部的一侧;驱动装置用于推动第二缝隙靠近刀体安装部的一侧。驱动装置动作时,刀体安装座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处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对刀体位置的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精密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背景技术
精密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对各种工件的加工,用于加工工件的刀体一般通过刀体安装座固定于机床上,现有技术中的刀体安装座仅能用于固定刀体,但无法沿刀体延伸方向实时的调整刀体的位置,当需要调整刀体位置时,只能将刀体拆卸下来后,再按需求重新将其固定,这样操作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刀体安装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刀体安装座,设有一体的刀体安装部和固定部;
所述刀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刀体;所述刀体的进给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刀体的头部伸出于所述刀体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刀体安装座固定在机床上;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从所述第一侧壁往远离所述刀体头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缝隙从所述第二侧壁往靠近所述刀体头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一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缝隙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给所述第二侧壁提供推力,所述第二侧壁的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二缝隙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缝隙的端部形成第一形变孔,所述第二缝隙的端部形成第二形变孔,所述第一形变孔和所述第二形变孔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形变孔内设有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往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孔内设有第四缝隙,所述第四缝隙往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所述第三缝隙上远离所述第一形变孔的一端设有第三形变孔;所述第四缝隙上远离所述第二形变孔的一端设有第四形变孔,所述第三形变孔和所述第四形变孔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缝隙21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缝隙22延伸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形变孔、所述第二形变孔、所述第三形变孔和所述第四形变孔均为圆柱形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气液增压缸。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以上所述的刀体安装座,所述机床用于加工工件。
本申请有益效果在于:
当所述驱动装置动作时,以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为界,所述固定部上靠近所述机床的一侧的部分不会产生较大形变,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的一侧的部分受到所述驱动装置的推力会在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端部发生较大形变,进而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的一侧的部分会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最终带动所述刀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上过程,无需将刀体拆卸后再安装,便可快捷的实现对所述刀体位置的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刀体安装座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10,刀体;21,第一缝隙;22,第二缝隙;3,驱动装置;210,第一形变孔;220,第二形变孔;23,第三缝隙;24,第四缝隙;230,第三形变孔;240,第四形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体安装座,设有一体的刀体安装部和固定部;
所述刀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刀体10;所述刀体10的进给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刀体10的头部伸出于所述刀体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刀体安装座固定在机床上;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缝隙21和第二缝隙22,所述第一缝隙21从所述第一侧壁往远离所述刀体10头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缝隙22从所述第二侧壁往靠近所述刀体10头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固定在第一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缝隙21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给所述第二侧壁提供推力,所述第二侧壁的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二缝隙22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
由于所述驱动装置3固定于所述第一缝隙21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缝隙22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当所述驱动装置动作时,以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为界,所述固定部上靠近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由于固定于机床上,因而不会产生较大形变,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由于受到所述驱动装置3的推力,因而会在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的端部发生较大形变,进而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会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刀体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最终带动所述刀体1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上过程,无需将刀体10拆卸后再安装,便可快捷的实现对所述刀体10位置的调节。
其中在对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端部构造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21的端部形成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缝隙22的端部形成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和所述第二形变孔220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在所述第一缝隙21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同时在所述第二缝隙22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二形变孔220,一方面可使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的薄壁结构进一步变薄;另一方面,可使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的端部可形变的范围更大,最终使得所述刀体10位置的可调节范围更大。
其中在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和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构造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内设有第三缝隙23,所述第三缝隙23往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内设有第四缝隙24,所述第四缝隙24往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缝隙23与所述第一形变孔210连通,所述第四缝隙24与所述第二形变孔220连通,以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为界,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和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内发生较大形变,该形变将传导至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内,但该形变亦会在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内得到控制,以致不会因形变过大使得所述刀体安装座产生金属疲劳而损坏。
其中在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的构造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缝隙23上远离所述第一形变孔210的一端设有第三形变孔230;所述第四缝隙24上远离所述第二形变孔220的一端设有第四形变孔24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在所述第三缝隙23上远离所述第一形变孔210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在所述第四缝隙24上远离所述第二形变孔220的一端设置所述第四形变孔240,这样使得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调节槽两侧的部分内部可形变的范围更大,一方面形变更易发生,另一方面克服了在形变发生时由于形变范围较小而可能产生的损坏,提高了该刀体安装座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
如前所述,以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为界,当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和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内发生较大形变,该形变将传导至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内,但该形变亦会在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内得到控制,由于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缝隙23和所述第四缝隙24同步限制所述刀体1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可移动范围。这样既能保证为所述刀体10提供足够的可调节空间;又可保证所述刀体安装座不致因形变过大而产生金属疲劳。
其中在所述第一缝隙21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缝隙22延伸方向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缝隙21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缝隙22延伸方向。
结合前述,由于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又将所述第一缝隙21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缝隙22延伸方向设置为平行,此时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中心的连线呈平行四边形,因此以所述第一缝隙21和所述第二缝隙22为界,当所述固定部上远离所述机床一侧的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形变孔210与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内部形变程度一致;所述第三形变孔230与所述第四形变孔240内部形变程度一致,进而所述固定部上调节槽两侧的部分提供的形变一致,不致由于形变不对称导致形变较大的一侧被损坏。
其中在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的形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均为圆柱形孔。
将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的形状均设置为圆柱形,当其内部发生形变时内壁上每个点都会形变,每个点都在承受力,这样上述形变孔内受力较为平均,同时可以在该刀体安装座完成对所述刀体10的位置调节后,为所述刀体安装部提供较好的回弹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这样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内的各点受力一致,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沿各自轴线方向形变同步。
其中在所述驱动装置3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3为气液增压缸。
由于气液增压缸本身特性,当其动作时速度较为缓慢,在不加减速器的情况下亦可实现轻微调整,不致由于动作过大使得所述刀体安装座变形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以上所述的刀体安装座,所述机床用于加工工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4)
1.一种刀体安装座,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体的刀体安装部和固定部;
所述刀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刀体(10);所述刀体(10)的进给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刀体(10)的头部伸出于所述刀体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刀体安装座固定在机床上;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缝隙(21)和第二缝隙(22),所述第一缝隙(21)从所述第一侧壁往远离所述刀体(10)头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缝隙(22)从所述第二侧壁往靠近所述刀体(10)头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固定在第一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缝隙(21)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给所述第二侧壁提供推力,所述第二侧壁的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二缝隙(22)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缝隙(21)的端部形成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缝隙(22)的端部形成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和所述第二形变孔(220)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所述第一形变孔(210)内设有第三缝隙(23),所述第三缝隙(23)往远离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孔(220)内设有第四缝隙(24),所述第四缝隙(24)往靠近所述刀体安装部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缝隙(23)上远离所述第一形变孔(210)的一端设有第三形变孔(230);所述第四缝隙(24)上远离所述第二形变孔(220)的一端设有第四形变孔(24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在远离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形成薄壁结构;
所述第三缝隙(23)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缝隙(24)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缝隙(21)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缝隙(22)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体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孔(210)、所述第二形变孔(220)、所述第三形变孔(230)和所述第四形变孔(240)均为圆柱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体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气液增压缸。
4.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刀体安装座,所述机床用于加工工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35003.9A CN114147247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35003.9A CN114147247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47247A CN114147247A (zh) | 2022-03-08 |
CN114147247B true CN114147247B (zh) | 2024-10-18 |
Family
ID=80449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35003.9A Active CN114147247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47247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6540900U (zh) * | 2021-12-29 | 2022-05-17 | 河北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01914C2 (sv) * | 1993-03-18 | 1995-06-19 | Sandvik Ab | Verktygsskaft med löstagbart blad |
JP4867661B2 (ja) * | 2006-03-02 | 2012-02-01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切削工具 |
CN106735363B (zh) * | 2017-02-24 | 2019-02-12 | 杭州超尔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精镗刀 |
CN211540117U (zh) * | 2019-09-24 | 2020-09-22 | 高束能(山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滚压刀及机床 |
CN112605411B (zh) * | 2020-12-03 | 2021-12-10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切槽刀具 |
-
2021
- 2021-12-29 CN CN202111635003.9A patent/CN1141472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6540900U (zh) * | 2021-12-29 | 2022-05-17 | 河北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47247A (zh) | 2022-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922509B1 (en) | Press device | |
EP2983844B1 (en) | Punch apparatus | |
JP6243915B2 (ja) | パンチングギャップ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ツールユニット | |
JP6272411B1 (ja) | 型押し加工用パンチ金型、型押し加工用金型セット、及び面取り加工方法 | |
CN107932157B (zh) | 气体平衡机构以及气体平衡机构的姿势调整方法 | |
JP2010537833A (ja) | 円筒状コンポーネントを機械加工する機械における高精度案内デバイス | |
CN216540900U (zh)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
JP2002046020A (ja) | リジッドタッピング用自己同期式タップドライバー | |
JP2002337000A (ja) | 工作機械用案内装置 | |
KR20160090499A (ko) | 클램핑 장치 | |
CN109807651A (zh) | 一种薄壁异形篦齿零件防变形的夹具 | |
CN114147247B (zh) | 一种刀体安装座及机床 | |
US8056384B2 (en) | Punching method | |
JP2021010949A (ja) | 缶ボディ製造機用のガイドベアリングアセンブリ及び缶ボディ製造機 | |
WO2010101094A1 (ja) | パンチ金型 | |
EP3615242B1 (en) | Unitary body swing lever | |
US20100096792A1 (en) | Clamping Device | |
JPH06320306A (ja) | 旋回するドリルロッドの回転軸に対して垂直な方向に流体により微調整可能な回転ドリルヘッド | |
JP4464785B2 (ja) | ホーニングヘッドとホーニングヘッド本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3817795U (zh) | 一种车床用弹性夹头机构 | |
FI100648B (fi) | Levytyökeskus | |
JP2013127279A (ja) | 位置決め装置 | |
CN108655435A (zh) | 车床微作动平台与车床系统 | |
JP4768382B2 (ja) | 芯押台 | |
CN201202784Y (zh) | 自动补偿间隙滚珠丝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