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6211A - 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06211A CN114106211A CN202111336779.0A CN202111336779A CN114106211A CN 114106211 A CN114106211 A CN 114106211A CN 202111336779 A CN202111336779 A CN 202111336779A CN 114106211 A CN114106211 A CN 1141062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saccharide
- chanterelle
- yunnan
- separation
- chanterel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9/04—1,2,3-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3-triazo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通过预处理、水浸提、醇沉、脱色处理、分离和纯化制得云南鸡油菌多糖,本发明提取得到的鸡油菌多糖不含蛋白质、多肽和核酸,鸡油菌粗多糖的提取率为9.38%,鸡油菌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30.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法等方法检测制得的多糖主要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等8种单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糖分离纯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鸡油菌在分类上隶属于鸡油菌目齿菌科。鸡油菌常与松、栎、杉等针阔叶树的根系共生,子实体较小,金黄色,香味独特,脆嫩可口,营养丰富,为全球六大著名菌根性食用菌之一。目前全球已知鸡油菌属约有70种,但确切种类与数目还需要进一步考证。鸡油菌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非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目前国内报道的鸡油菌有17种。据推测,我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和热带地区是鸡油菌属的一个多样性分布中心。
鸡油菌多糖主要从子实体和菌丝两方面获取,例如,CN201310480649.3一种鸡油菌菌丝多糖的提取方法,从鸡油菌菌丝中提取多糖。《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刘成荣等发表“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要求”,公开了影响鸡油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以上专利均没有提及如何从鸡油菌子实体分离纯化多糖。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分离纯化方法制得的多糖不含蛋白质、多肽和核酸,提取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预处理:取云南鸡油菌子实体样品,粉碎,过筛,制得云南鸡油菌粉末,加入料液比为1g:10~30mL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后浸泡12~16h,将浸泡后的云南鸡油菌粉末进行离心,转速为3500~4500r/min,离心时间为8~12min,弃上清液,制得滤渣。
(2)水浸提:取滤渣,按料液比1g:15~25mL加入蒸馏水,水浴锅浸提,浸提温度为70~90℃,浸提时间为1.5~3h,过滤,重复提取2~4次,合并滤液,旋转蒸发浓缩,制得浸提液。
(3)醇沉:将浸提液装入锥形瓶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按料液比为1mL:3~5mL加入乙醇溶液,放入温度控制为2~6℃的冰箱中冷藏20~26h,离心,收集沉淀物。
(4)脱色处理:将步骤(3)制得的沉淀物加入料液比为1g:15~25mL的蒸馏水溶解,制得沉淀物水溶液,将沉淀物水溶液和Sevag试剂混合,萃取,制得第一上清液,将第一上清液加入大孔树脂中,脱色,制得第二上清液,第二上清液加入乙醇溶液中,放入冰箱静置12~16h,离心,收集析出的沉淀并置于-20℃冰箱冷冻24h,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将云南鸡油菌粗多糖进行冷冻干燥,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
(5)分离:步骤(4)制得的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加水溶解,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料液比为1g:20~30mL,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使用柱色谱分离,洗脱液为氯化钠溶液,收集CY-1、CY-2洗脱组分进行浓缩,制得CY-1、CY-2洗脱组分浓缩液。
(6)纯化:将步骤(5)分离得到的CY-1、CY-2洗脱组分浓缩液装入透析袋中,分别使用自来水和蒸馏水进行透析,透析后冷冻干燥24h,即得云南鸡油菌多糖。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超声提取为在30~50℃下超声20~40min,超声功率为50~150Hz。
进一步的,所述磁力搅拌器搅拌速率为50~150r/min,所述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95%。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沉淀物和Sevag试剂质量比为1:1,所述Sevag试剂由体积比为4:1的氯仿和正丁醇制得。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萃取步骤为将沉淀物和Sevag试剂混合振荡20min,静置30min,收集上层萃取液,将上层萃取液继续萃取3次,制得第一上清液。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1~0.2mol/L。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柱色谱分离使用DEAE-52纤维素(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自来水透析24h,每隔6h换一次自来水,再用蒸馏水透析12h,每隔4h换一次蒸馏水,制得浓缩液。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大孔树脂型号为SP825。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大孔树脂吸附步骤为:将大孔树脂和第一上清液放入具塞三角瓶中,在恒温摇床中脱色5~7h。
进一步的,步骤(4)中,恒温摇床温度为37℃,频率为150r/min。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洗脱速度为0.1~1mL/min。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干燥温度为-75~-85℃,时间为23~2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鸡油菌多糖分离纯化方法,提取得到的鸡油菌多糖不含蛋白质、多肽和核酸,鸡油菌粗多糖的提取率为9.38%,鸡油菌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30.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法等方法检测制得的多糖主要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等8种单糖。
附图说明
图1葡萄糖标准曲线
图2蛋白质的标准曲线
图3云南鸡油菌多糖的DEAE-52纤维素色谱洗脱曲线
图4分子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图5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的GPC测定图
图6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的GPC测定图
图7单糖标准品衍生化产物的色谱图
图中,从左至右色谱峰分别为:古洛糖醛酸、甘露糖醛酸、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
图8云南鸡油菌CY-1多糖水解样品衍生化产物的色谱图
图中,从左至右色谱峰分别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
图9云南鸡油菌CY-2多糖水解样品衍生化产物的色谱图
图中,从左至右色谱峰分别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
图10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紫外分光光度波长扫描图
图11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紫外分光光度波长扫描图
图12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的红外图谱
图13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的红外图谱
图14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的1H-NMR
图15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的13C-NMR
图16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的1H-NMR
图17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的13C-NMR
图18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表1仪器
表2试剂
实施例1云南鸡油菌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1)预处理:取云南鸡油菌子实体样品,粉碎,过筛,制得云南鸡油菌粉末,加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g:20mL,超声提取后浸泡14h,将浸泡后的云南鸡油菌粉末进行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8~12min,弃上清液,制得滤渣。
(2)水浸提:取滤渣,按料液比1g:20mL加入蒸馏水,水浴锅浸提,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h,过滤,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旋转蒸发浓缩,制得浸提液。
(3)醇沉:将浸提液装入锥形瓶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按料液比为1mL:4mL加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温度控制为4℃的冰箱中冷藏24h,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收集沉淀物。
(4)脱色处理:将步骤(3)制得的沉淀物加入料液比为1g:20mL的蒸馏水溶解,制得沉淀物水溶液,将沉淀物水溶液和Sevag试剂混合,所述Sevag试剂由体积比为4:1的氯仿和正丁醇制得,将沉淀物和Sevag试剂放入分液漏斗中混合振荡20min,静置30min,收集上层萃取液,将上层萃取液继续萃取3次,制得第一上清液,将第一上清液和SP 825大孔树脂放入具塞三角瓶中,在恒温摇床中脱色6h,恒温摇床温度为37℃,频率为150r/min,制得第二上清液,第二上清液加入质量分数为95%乙醇溶液中,放入冰箱静置14h,离心,析出的沉淀并置于-20℃冰箱冷冻24h,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将云南鸡油菌粗多糖进行冷冻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24h,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
实施例2云南鸡油菌粗多糖的分离方法
将实施例1制得的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加水溶解,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料液比为1g:25mL,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使用DEAE-52柱色谱分离,洗脱液分别为浓度为0.1mol/L、0.2mol/L、0.4mol/L、0.8mol/L、1.0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收集CY-0、CY-1、CY-2、CY-4、CY-8、CY-10洗脱组分进行浓缩,制得CY-0、CY-1、CY-2、CY-4、CY-8、CY-10洗脱组分浓缩液。
实施例3云南鸡油菌多糖的纯化方法
将实施例2分离得到的CY-1、CY-2洗脱组分浓缩液装入透析袋中,自来水透析24h,每隔6h换一次自来水,再用蒸馏水透析12h,每隔4h换一次蒸馏水,透析后冷冻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24h,即得云南鸡油菌多糖。
对比例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SP 825大孔树脂分别替换为,HP 2MGL、HP 20、SP 850进行脱色试验。
试验例1云南鸡油菌多糖含量测定
(1)检测方法
1、样品总糖测定方法
1.1、精密称取葡萄糖标准品1.0012g,105℃干燥至恒重后放干燥器冷却0.5h,再精确称重0.5003g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配制成浓度为10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吸取贮备液1mL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浓度为0.1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备用。
1.2标准曲线的建立
移取0.1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0mL、0.4mL、0.8mL、1.2mL、1.6mL、2.0mL分别置于7个试管中,每个试管加蒸馏水补至2mL。再各加5%苯酚试液1mL摇匀,迅速加入5mL浓硫酸,振荡混匀静置10min,再于100℃水浴加热15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在490nm测其吸光度。蒸馏水2mL经相同处理做空白对照,平行实验三次以减小误差。于490nm时测定吸光度A。以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实验结果,参见图1,回归方程:Y=8.1621x-0.0024,R2=0.9994,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2、蛋白质含量测定
2.1、测定原理
由于考马斯亮蓝在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时为蓝色,其与蛋白质分子相结合时,其颜色会变为青色,且蛋白质浓度在0~1000μg/mL范围内,其吸光度值与蛋白含量成线性变化,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2.2、试剂的配制
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0.0201g的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10.0mL浓度为95%的乙醇,然后再加入20.0mL85%的浓H3PO4,用纯化水定容至200mL,经双层滤纸过滤后避光保存。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标准牛血清白蛋白0.0204g并倒入烧杯,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200.0mL,得到浓度为0.1020mg/mL的牛血清蛋白标准品。
2.3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的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量取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0.0mL、0.2mL、0.4mL、0.6mL、0.8mL、1.0mL于6支洁净的试管中,补水至每支试管中溶液体积为1.0mL。用移液枪准确移取5.0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分别加入6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振摇均匀,5min后测定595nm处的吸光度值。以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59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4实验结果,参见图2,回归方程:Y=6.5314x-0.0532,R2=0.9947,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3、多糖的含量
使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
(2)实验结果
2.1实施例1实验结果
项目 | 粗多糖提取率(%) | 粗多糖中多糖含量(%) |
实施例1 | 9.38 | 30.2 |
2.2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对云南鸡油菌粗多糖的分离结果
名称 | CY–0 | CY–1 | CY–2 | CY–4 | CY–8 | CY–10 |
质量(g) | 0.0055 | 0.0548 | 0.1077 | 0.0157 | 0.0281 | 0.0072 |
多糖含量(%) | 98.33 | 80.8 | 68.18 | 33.20 | 30.10 | 28.00 |
参见图3试验结果表明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后,得到6个明显的洗脱峰,含量各有不同。分别将其命名为CY–0(蒸馏水洗脱)、CY–1(0.1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CY–2(0.2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CY–4(0.4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CY–8(0.8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CY–10(1.0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将6个洗脱峰进行冻干后计算重量以及计算多糖含量,其中,使用蒸馏水组分多糖含量最高,但是收率比CY–1和CY–2组分低,从综合考量多糖的分离质量和多糖含量,本申请选用浓度为0.1~0.2mol/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洗脱。
2.3对比例1实验结果
以脱色率(a)、多糖保留率(b)和蛋白质去除率(c)三者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0.4,0.2,得到综合评分M=0.4a+0.4b+0.2c,对树脂型号初步筛选。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选用SP 825的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最好。
试验例2鸡油菌多糖结构表征
(1)分析方法
1.1、将系列标准葡聚糖,分子量分别为3300Da,8100Da,18300Da,100000Da进行HPLC分析,对洗脱体积和标准分子量的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将云南鸡油菌多糖配制成浓度为7mg/mL的溶液,进样量为10μL,以已知标准分子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洗脱体积为横坐标,得标准曲线。
1.2实验结果参见图4,回归方程为Log Mol Wt=-0.9295V+11.97,R2=0.9988,线性关系良好。
1.3使用GPC凝胶色谱仪检测多糖分子量。
1.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鉴别鸡油菌多糖的单糖组成。
1.4.1多糖水解
称取10mg多糖样品于20mL的钳口瓶中,加入5mL的2mol/L三氟乙酸,充氮气封管(10L/min,1min),100℃烘箱中水解2h;冷却后打开盖,取1mL加入1mL甲醇后,70℃水浴下用N2吹干,如此重复加甲醇并用氮气吹干2次,以去除TFA;加入1mL0.3mol/LNaOH溶液充分溶解残渣,为多糖水解液,做一定稀释后衍生测定。
1.4.2单糖衍生化
分别取400μL的混合单糖标准液或多糖水解液于5mL的具塞试管中,加400μLPMP甲醇溶液,漩涡混匀;于70℃水浴中反应2h;取出放置冷却至室温;加400μL0.3mol/L的HCl调节pH为6~7;加水1200μL,再加等体积的氯仿,涡旋混匀振摇,静置,弃去氯仿相,如此萃取2次。将水相用0.45μm微孔膜(水系)过滤后供HPLC进样分析。
1.4.3 HPLC检测条件
仪器型号:Agilent1100,配DAD检测器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90mmol/L磷酸钠缓冲液(pH=7.8);流动相B为乙腈;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30℃;流速1mL/min;进样量为10μL。
梯度洗脱程序表
t/min | A% | B% |
0 | 86 | 14 |
9 | 83 | 17 |
28 | 78 | 22 |
29 | 50 | 50 |
31 | 50 | 50 |
32 | 86 | 14 |
36 | 86 | 14 |
1.5使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测鸡油菌多糖中杂蛋白、多肽和核酸。
将云南鸡油菌多糖配制成0.136mg/mL的水溶液,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在200~400nm范围内进行紫外吸收光谱的扫描。
1.6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确定鸡油菌多糖的化学结构。
1.6.1红外光谱分析
称取云南鸡油菌多糖2mg与KBr混合,压片,在4000~400cm-1的测定红外吸收光谱。
1.6.2核磁共振
称取云南鸡油菌多糖16mg溶于0.7mL重水(D2O)中,混匀后加入核磁管中,密封。在核磁共振波谱仪上进行1H-NMR和13C-NMR检测。
1.7电镜检测
取少量真空干燥多糖样品固定在样品架上,真空镀金使样品处于导电状态,在10kV的加速电压下,分别在500倍,1000倍和2000倍的放大倍数的高真空条件下,使用Sigma300扫描电镜观察和记录样品的微观形态。
(2)实验结果
2.1云南鸡油菌CY-1、CY-2组分多糖分子量
峰号 | Mn | Mw | MP | Polydispersity |
CY-1 | 15036 | 30594 | 27696 | 2.03 |
CY-2 | 15097 | 30495 | 26932 | 2.02 |
Mn为数均分子量,Mw为重均相对分子量,MP为峰值分子量,Polydispersity为分子量分布系数,用于衡量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广度是Mw/Mn比值。
参见图5和图6,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的水相GPC洗脱曲线只有一个峰,实验结果表明多糖组分均一。
2.2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水解样品衍生化产物的色谱图
参见图7、图8和图9,进行分析,根据13种单糖混合对照品进行对比,云南鸡油菌CY-1多糖由8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m、葡萄糖醛酸Glc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阿拉伯糖Ara、L-岩藻糖Fuc,其物质的量比为2.253:0.034:0.026:1.032:0.068:0.186:0.087:0.422:4.109,其摩尔百分比为依次为54.83%:0.83%:0.64%:25.11%:1.64%:4.53%:2.12%:10.28%。云南鸡油菌CY-2多糖由8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m、葡萄糖醛酸Glc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阿拉伯糖Ara、L-岩藻糖Fuc,其物质的量比为1.653:0.012:0.052:0.251:0.023:0.037:0.040:0.336,其摩尔百分比为依次为68.82%:0.48%:2.16%:10.44%:0.95%:1.52%:1.66%:13.97%。结果表明云南鸡油菌多糖由8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
2.3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扫描图
参见图10和图11,在260nm,280nm处无明显吸收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取的云南鸡油菌多糖不含有杂蛋白、多肽和核酸。
2.4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红外分析结果
参见图12,在3500~3200cm-1区间有一个宽而钝的强吸收峰,该区间主要是游离羟基或氨基官能团的特征峰,但该图谱在1150~1050cm-1也出现了强吸收峰,即1075cm-1旁证峰,主要由与C-OH键的伸缩振动(VC-OH)引起的,因此证明3385cm-1处的吸收峰为O-H伸缩振动吸收峰,属于羟基类化合物,且在3400~3200cm-1出现强而宽的吸收峰是由于多糖分子内或分子间氧键缔合的-OH伸缩振动的结果,表现为-OH多聚体。
2924cm-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分子中的C-H键伸缩振动引起的,该官能团一般还应在1500~1300cm-1区间出现强吸收峰作为旁证峰,正好与谱图中的1416cm-1相符合,且1416cm-1为C-H弯曲振动峰;1651cm-1处为糖的水化物吸收峰或C=O非对称伸缩振动峰;849cm-1处的吸收峰属于844±4cm-1是D-吡喃环α端基差向异构的C-H振动,且C-H为平伏键;808cm-1在~800cm-1附近表明有甘露糖。
参见图13,在3500~3200cm-1区间有一个宽而钝的强吸收峰,该区间主要是游离羟基或氨基官能团的特征峰,但该图谱在1150~1050cm-1也出现了强吸收峰,即1078cm-1旁证峰,主要由与C-OH键的伸缩振动(VC-OH)引起的,因此证明3404cm-1处的吸收峰为O-H伸缩振动吸收峰,属于羟基类化合物,且在3400~3200cm-1出现强而宽的吸收峰是由于多糖分子内或分子间氧键缔合的-OH伸缩振动的结果,表现为-OH多聚体。
2921cm-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分子中的C-H键伸缩振动引起的;1647cm-1处为糖的水化物吸收峰或C=O非对称伸缩振动峰;1418cm-1、1385cm-1处的吸收峰是C-H的弯曲振动;858cm-1为α型糖苷键的吸收峰;985cm-1和817cm-1是吡喃环的特征吸收峰。
2.5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核磁共振分析结果
参见图14,在CY-1的1H-NMR图中,多糖的位移大多集中在δ3.5ppm~δ4.4ppm之间。在异头质子区δ4.4ppm~δ5.8ppm有δ5.37ppm,δ5.25ppm,δ5.16ppm,δ5.01ppm,δ4.87ppm和δ4.76ppm共6个信号。其中,δ5.37ppm,δ5.25ppm,δ5.16ppm和δ5.01ppm是α型吡喃糖的质子信号;δ4.87ppm和δ4.76ppm是β型吡喃糖的质子信号,且δ4.87ppm的吸收峰较强。表明CY-1糖链中有6个糖残基组成的重复单位;3.29ppm、3.43ppm等化学位移在3.0~4.0ppm区域为糖残基中非异头质子的次甲基和亚甲基共振区,即结构信息共振信号。其中,δ3.43ppm是半乳糖6位甲基的信号,δ1.18ppm是岩藻糖甲基的信号。
参见图15,在CY-1的13C-NMR谱图中,异头碳的化学位移在δ90ppm~δ110ppm之间,δ103.12ppm是β型吡喃糖异头C1的信号,较强。δ101.00ppm和δ100.65ppm,δ99.46ppm和δ98.44ppm是α异头C1的信号,且含量较高;δ82ppm~δ84ppm区域中无信号,表明所有的糖残基为吡喃型糖苷;δ78.70ppm,δ78.60ppm是发生氧取代的(1→4)糖苷键的C4的信号,δ76.04ppm,δ75.68ppm,δ75.02ppm,δ73.33ppm,δ73.17ppm和δ71.96ppm分别为C5,C4,C3和C2的信号;大量信号堆积在δ67ppm~δ70ppm之间,说明CY-1的糖链中C-6大部分被取代;δ61.15ppm和δ60.83ppm是游离的C6信号,稍弱。进一步说明C-6被取代较多;15.47ppm为岩藻糖的CH3上的C的共振信号,即多糖中岩藻糖具有CH3结构。综合IR和NMR的结果推测,CY-1可能有α(1→4)和β(1→6)两种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且含有岩藻糖。
参见图16,在CY-2的1H-NMR图中,多糖的位移大多集中在δ3.5ppm~δ4.4ppm在异头碳区δ4.4ppm~δ5.8ppm有δ4.82ppm,δ4.72ppm,δ4.45ppm和δ4.43ppm共4处的信号。其中,δ4.82ppm是β型吡喃糖的质子信号,δ4.72是溶剂重水的残余氢峰,表明CY-2糖链中有3个糖残基组成的重复单位。3.61ppm、3.71ppm等化学位移在δ3.0~δ4.0ppm区域为糖残基中非异头质子的次甲基和亚甲基共振区,即结构信息共振信号。δ3.41ppm是半乳糖6位甲基的信号;δ1.15ppm和δ1.13ppm是岩藻糖甲基双峰。
参见图17,在CY-2的13C-NMR谱图中,δ102.99ppm和δ99.41ppm是α异头C1的信号,且含量较高,δ82ppm~δ84ppm区域中无信号,表明所有的糖残基为吡喃型糖苷。在非异头碳区域δ70~75ppm中,δ75.57ppm,δ73.10ppm和δ72.91ppm分别是C5,C4和C3的信号,大量信号堆积在δ70ppm附近,说明CY-2的糖链中C-6大部分被取代;δ60.77ppm是游离的C6信号,较弱,也进一步说明C-6取代较多。综合IR和NMR的结果推测,CY-2可能有α(1→6)糖苷键连接方式。
2.6云南鸡油菌CY-1、CY-2多糖电镜分析结果
参见图18,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CY-1在电镜下呈现网孔状,彼此连接呈整体的多层分枝结构,分子间交叉,网状结构边缘光滑、平整,整体结构较疏松。CY-2在电镜下表面粗糙,有像海绵状的小空洞,整体较致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取云南鸡油菌子实体样品,粉碎,过筛,制得云南鸡油菌粉末,加入料液比为1g:10~30mL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后浸泡12~16h,将浸泡后的云南鸡油菌粉末进行离心,转速为3500~4500r/min,离心时间为8~12min,弃上清液,制得滤渣;
(2)水浸提:取滤渣,按料液比1g:15~25mL加入蒸馏水,水浴锅浸提,浸提温度为70~90℃,浸提时间为1.5~3h,过滤,重复提取2~4次,合并滤液,旋转蒸发浓缩,制得浸提液;
(3)醇沉:浸提液中按照料液比为1mL:3~5mL加入乙醇溶液,放入温度控制为2~6℃的冰箱中冷藏20~26h,离心,转速为3500~4500r/min,离心时间为8~12min,收集沉淀物;
(4)脱色处理:将步骤(3)制得的沉淀物加入料液比为1g:15~25mL的蒸馏水溶解,制得沉淀物水溶液,将沉淀物水溶液和Sevag试剂混合,萃取,制得第一上清液,将第一上清液加入大孔树脂中,脱色,制得第二上清液,第二上清液加入乙醇溶液中,放入冰箱静置12~16h,离心,收集析出的沉淀并置于-20℃冰箱冷冻24h,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将云南鸡油菌粗多糖进行冷冻干燥,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
(5)分离:步骤(4)制得的云南鸡油菌粗多糖加水溶解,制得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料液比为1g:20~30mL,云南鸡油菌粗多糖溶液使用柱色谱分离,洗脱液为氯化钠溶液,收集目标洗脱组分进行浓缩,制得目标洗脱组分浓缩液;
(6)纯化:将步骤(5)分离得到的目标洗脱组分浓缩液装入透析袋中,分别使用自来水和蒸馏水进行透析,透析后冷冻干燥,即得云南鸡油菌纯化多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超声提取为在30~50℃下超声20~40min,超声功率为50~150Hz。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沉淀物和Sevag试剂质量比为1:1,所述Sevag试剂由体积比为4:1的氯仿和正丁醇制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萃取操作为将沉淀物和Sevag试剂混合振荡20min,静置30min,收集上层萃取液,将上层萃取液继续萃取3次,制得第一上清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1~0.2mol/L,所述柱色谱的填料为DEAE-52纤维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自来水透析24h,每隔6h换一次自来水,再用蒸馏水透析12h,每隔4h换一次蒸馏水,制得浓缩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大孔树脂型号为SP 825,所述大孔树脂吸附步骤为:将大孔树脂和第一上清液放入具塞三角瓶中,在恒温摇床中脱色5~7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温度为-75~-85℃,时间为23~25h。
10.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制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115321 | 2021-08-31 | ||
CN202111011532 | 2021-08-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06211A true CN114106211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7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36779.0A Pending CN114106211A (zh) | 2021-08-31 | 2021-11-12 | 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
CN202210044533.4A Active CN114369070B (zh) | 2021-08-31 | 2022-01-14 | 一种卢非酰胺的制备工艺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44533.4A Active CN114369070B (zh) | 2021-08-31 | 2022-01-14 | 一种卢非酰胺的制备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10621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69059A (zh) * | 2022-03-09 | 2023-09-19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免疫佐剂活性真菌半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15687A1 (de) * | 1968-03-28 | 1969-10-16 | Kaken Kagaku Kk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sacchariden mit Antitumorwirkung |
CN106317248A (zh) * | 2016-11-04 | 2017-01-11 | 西华师范大学 | 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黄丝菌多糖cec‑a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9305255B2 (en) * | 2008-10-13 | 2014-02-06 | Cipla Limited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ufinamide |
EP2563766B1 (en) * | 2010-04-30 | 2014-06-25 | Laboratorios Lesvi, S.L. |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ing rufinamide intermediate |
EP2640711B1 (en) * | 2010-08-25 | 2015-10-14 | Davuluri, Ramamohan Rao |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ufinamide |
WO2013105029A1 (en) * | 2012-01-10 | 2013-07-18 | Lupin Limited |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rufinamide |
CN103539750A (zh) * | 2012-07-09 | 2014-01-29 | 旭和(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合成卢非酰胺的工艺 |
WO2014013511A2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Hetero Research Foundation | Rufinamide solid dispersion |
EA033220B1 (ru) * | 2013-01-18 | 2019-09-30 | Бристол-Майерс Сквибб Компани | Фталазиноны и изохинолиноны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rock |
CN104341360A (zh) * | 2013-07-31 | 2015-02-11 | 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卢非酰胺的制备方法 |
CN109438374B (zh) * | 2018-10-10 | 2020-10-30 |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卢非酰胺的连续化合成方法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11336779.0A patent/CN11410621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1-14 CN CN202210044533.4A patent/CN1143690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15687A1 (de) * | 1968-03-28 | 1969-10-16 | Kaken Kagaku Kk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sacchariden mit Antitumorwirkung |
CN106317248A (zh) * | 2016-11-04 | 2017-01-11 | 西华师范大学 | 一种新的天然产物黄丝菌多糖cec‑a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孟雅红: ""鸡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硫酸酯化及其对材料表面修饰的研究"", 《中国知网硕士电子期刊》 * |
罗成: ""鸡油菌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69059A (zh) * | 2022-03-09 | 2023-09-19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免疫佐剂活性真菌半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9070B (zh) | 2023-04-14 |
CN114369070A (zh) | 2022-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4104083A1 (zh) | 一种小分子玉米皮多糖的提取方法 | |
CN112851829A (zh) |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枸杞多糖 | |
CN114106211A (zh) | 一种云南鸡油菌多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 |
CN112457422A (zh) | 一种暗褐脉柄牛肝菌多糖的制备方法 | |
US20240025937A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peonidin-acylated anthocyanin and malvidin-acylated anthocyanin | |
CN113735985B (zh) | 一种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多糖及其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 |
CN108948223B (zh) | 桃金娘多糖p1及其分离方法和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9206532B (zh) | 一种从桃金娘果实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多糖的方法 | |
CN113717293B (zh) | 一种软珊瑚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9400743B (zh) | 一种从海葡萄中提取硫酸半乳聚糖的方法 | |
CN110028531B (zh) | 一种从土壤中提取分离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 |
CN110845735B (zh) | 萃取桃胶中亲酯性维生素的杂化硅胶及其制备方法和萃取方法 | |
CN114751995A (zh) | 一种具有抗炎药效作用的西红花花瓣多糖csp1、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NL2030622A (en) | A Low Eutect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olygonatumsibiricum | |
CN113907156A (zh) | 一种茶褐素及其抗氧化组分的制备方法 | |
CN113603805A (zh) | 一种白刺多糖的制备方法 | |
CN112225830A (zh) | 一种神秘果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6396408B (zh) | 一种番石榴多糖制备方法、多糖及其应用 | |
CN113321697B (zh) | 大曲蛋白脱色及提取方法 | |
CN114230682B (zh) | 一种功能性香蕉多糖bpf2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16425901B (zh) | 苦笋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7843830A (zh) | 一种槟榔核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06531B (zh) | 多糖p2及其分离纯化方法和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 |
CN119708283A (zh) | 一种ag型烟叶果胶及其应用 | |
CN108047318A (zh) | 一种灵芝活性成分多糖肽、多糖肽对照品及多糖肽分离纯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