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5246B -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55246B CN113955246B CN202111278398.1A CN202111278398A CN113955246B CN 113955246 B CN113955246 B CN 113955246B CN 202111278398 A CN202111278398 A CN 202111278398A CN 113955246 B CN113955246 B CN 113955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bottom plate
- pushing
- warranty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2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adding 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to package cont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7/00—Other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涉及说明书包装的领域,其设置于机座上说明书开口处的一侧,说明书开口处的底部开设有缺口,塞卡机构包括撑起组件和推动组件,撑起组件包括导向底板、导向盖板、第一移动部和第一升降部,撑起组件用于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撑起,推动组件包括推块和推动部,推动组件用于将保修卡经过间隙推入说明书内。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以及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本申请具有实现自动化塞保修卡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说明书包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常见的产品包装中都会有说明书和保修卡。为防止保修卡遗失,目前许多产品的说明书都设计为一端开口的装袋式结构,并将保修卡装入说明书内。
传统的塞卡过程大多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即人工在流水线上将保修卡逐一装入说明书内。但人工塞保修卡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且目前人工成本持续提高,难以为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自动化塞保修卡的过程,避免人工操作,提高塞保修卡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设置于机座上说明书开口处的一侧,所述说明书开口处的底部开设有缺口,所述塞卡机构包括:
撑起组件,用于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撑起,撑起组件包括用于在远离说明书一端放置保修卡的导向底板、固定设置于导向底板上方靠近说明书一端的导向盖板、用于驱动导向底板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说明书的第一移动部、以及用于驱动导向底板升降的第一升降部,导向盖板与导向底板之间留有用于使保修卡通过的间隙;推动组件,用于将保修卡经过间隙推入说明书内,推动组件包括位于保修卡远离导向盖板一端的推块以及用于驱动推块靠近或远离说明书的推动部;所述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上均开设有与说明书开口处正对设置的让位槽,让位槽贯穿导向底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且贯穿导向盖板的两端,推块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的方向滑动设置在让位槽内,保修卡位于让位槽上方;所述导向盖板底面靠近保修卡的一端沿着靠近保修卡的方向倾斜向上;所述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在所述第一升降部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导向盖板低于所述说明书的底面,然后所述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在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作用下朝着靠近所述说明书的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靠近所述说明书一端的中心处均一体连接有撑片,所述说明书开口处开设有缺口,当所述撑片移动至所述说明书的缺口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部再驱动所述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竖向向上移动,使所述撑片穿过所述缺口并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此时所述推块在推动部的作用下朝着说明书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保修卡推入说明书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移动部再驱动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复位,最后所述推动部驱动所述推块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部能够驱动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一移动部能够驱动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的方向水平移动,在第一升降部和第一移动部的作用下使导向盖板远离保修卡的一端移动至说明书缺口处的下方,再通过第一升降部驱动导向盖板竖直向上移动,使导向盖板远离保修卡的一端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从而撑开说明书的开口处;此时推料部能够驱动推块朝着靠近说明书的方向移动,并将保修卡经过导向盖板与导向底板之间的间隙推入说明书的开口内,实现保修卡自动塞入说明书的过程,避免人工进行操作,有效提高了塞保修卡的效率。由于让位槽与说明书的开口处正对设置,且保修卡位于让位槽上方,当推动部驱动推块在让位槽内朝着靠近说明书的方向滑动时,推块能够推动保修卡朝着靠近说明书开口处的方向移动,从而确保推块将保修卡推入说明书的开口内。由于导向盖板底面靠近保修卡的一端倾斜向上,增大了导向盖板靠近保修卡一端与导向底板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保修卡在推块的推力下进入导向底板与导向盖板之间的间隙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包括:
说明书运输线,用于输送说明书;
塞卡机构,设置于说明书运输线的一侧,并用于将保修卡塞入说明书运输线上的说明书内;
说明书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存放说明书的说明书料仓、用于将说明书料仓内的说明书逐一拿取的说明书拿取组件、以及用于将说明书拿取组件拿取的说明书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上的说明书上料机械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书拿取组件能够逐一拿取说明书料仓内的说明书,并通过说明书上料机械手将说明书拿取组件拿取的说明书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上,使说明书在说明书运输线上进行运输,当说明书移动至塞卡机构的导向底板远离保修卡的一端时,塞卡机构将保修卡塞入说明书的开口内,从而使说明书上料机构实现了说明书的上料过程。
可选的,所述说明书料仓为上下设置的双层料仓,说明书料仓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的一端倾斜向下,说明书竖直放置且沿着说明书料仓的倾斜方向依次排列于说明书料仓内,说明书拿取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拿取吸盘、用于驱动拿取吸盘转动至水平状态的转动部、用于驱动拿取吸盘朝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料仓的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部、以及用于驱动拿取吸盘升降的第二升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升降部能够驱动拿取吸盘沿竖直方向升降,且第二移动部能够驱动拿取吸盘朝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料仓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得拿取吸盘能够在第二升降部和第二移动部的作用下移动至说明书料仓倾斜方向的底端处并拿取说明书,且在转动部的作用下使拿取吸盘转动至水平状态,便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取走拿取吸盘上的说明书。将说明书料仓设置为上下布置的双层料仓,能够在说明书拿取组件拿取其中一个料仓内的说明书时,对另一个料仓内的说明书进行补料。由于说明书料仓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的一端倾斜向下,将说明书沿着说明书料仓的倾斜方向依次排列在说明书料仓内,此时说明书料仓内的说明书会在重力作用下朝着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的一端滑动,便于说明书拿取组件在说明书料仓倾斜方向的底端拿取说明书。
可选的,所述说明书上料机构还包括二维码扫描仪以及说明书收废组件,二维码扫描仪固定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并用于扫描和读取说明书拿取组件拿取的说明书上的二维码,说明书收废组件用于接收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说明书上料机械手还用于将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放置于说明书收废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说明书拿取组件将说明书从说明书料仓内取出后,首先通过二维码扫描仪对说明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和读取,若说明书上的二维码能够被正确读取,则说明书上料机械手将说明书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上;若说明书上的二维码无法被读取,则说明书上料机械手将说明书放置在说明书收废组件上,有利于对能够读取二维码的说明书和无法读取二维码的说明书进行区分,避免无法读取二维码的说明书被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上。
可选的,还包括贴标机构,贴标机构包括:
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导向底板的两侧,翻转组件包括贴标平台和翻转部,贴标平台水平设置在导向底板一侧,并用于放置未贴标签的保修卡,贴标平台与机座铰接,翻转部用于驱动贴标平台转动并使贴标平台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翻转至导向底板上的推块与导向盖板之间;
贴标机器人,用于将标签交替贴在两组翻转组件贴标平台上的保修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标机器人能够对贴标平台上的保修卡贴上标签,然后翻转部驱动贴标平台朝着靠近导向底板的一侧转动,使贴标平台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翻转至导向底板上的推块与导向盖板之间,实现保修卡从贴标平台到导向底板的过程。在导向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两组翻转组件,当其中一组翻转组件上的保修卡向导向底板上翻转时,贴标机器人能够对另一组翻转组件上的保修卡进行贴标,使得贴标机器人能够对两组翻转组件上的保修卡交替进行贴标,同时也能够使两组翻转组件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交替翻转至导向底板上,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可选的,还包括保修卡上料机构,保修卡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架,用于放置竖直摞放的若干个保修卡;
推料架,抵接于上料架最下方的保修卡底面,推料架顶面开设有用于使上料架穿过的推料让位口;
推料部,连接于推料架,并用于驱动推料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保修卡上料机器人,用于拿取上料架最上方的保修卡并交替放置于两组翻转组件的贴标平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贴标平台上的保修卡翻转至导向底板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能够拿取上料架最上方的保修卡并放置在贴标平台上,实现保修卡的上料过程。当保修卡上料机器人将上料架最上方的保修卡取走后,推料部能够驱动推料架竖直向上移动,此时上料架在推料让位口内竖直向下移动,而推料架将上料架上方的保修卡竖直向上推动,使得最上方的保修卡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便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拿取最上方的保修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包括塞保修卡的步骤,具体包括:
撑开说明书开口:第一升降部驱动导向底板向下移动,使导向盖板的顶面低于说明书,第一移动部驱动导向底板朝着靠近说明书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伸至缺口下方,第一升降部驱动导向底板向上移动,使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
将保修卡推入说明书内:推动部驱动推块朝着靠近说明书的方向移动,并推动保修卡由导向盖板与导向底板之间的间隙塞入说明书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底板和导向盖板能够在第一升降部和第一移动部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并使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从缺口下方竖直向上穿过缺口并将说明书开口处的顶部撑起,从而撑开说明书的开口处;然后推块能够在推动部的作用下将保修卡推入说明书的开口内,实现保修卡自动塞入说明书的过程。
可选的,所述塞保修卡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导向底板复位:第一移动部驱动导向底板朝着远离说明书的方向移动并复位,使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从说明书的开口内移出;
推块复位:当导向底板复位后,推动部驱动推块朝着远离说明书的方向移动并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修卡塞入说明书后,先通过第一移动部使导向底板复位,再通过推动部驱动推块复位,使得导向底板复位的过程中推块能够将保修卡挡在说明书内,避免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从说明书开口内抽出的过程中将保修卡带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撑起组件和推动组件,能够先通过撑起组件将说明书的开口处撑开,再通过推动组件将保修卡推入说明书的开口内,实现保修卡自动塞入说明书的过程,避免人工操作,有效提高了塞保修卡的效率;
通过设置说明书上料机构,能够使说明书拿取组件逐一拿取说明书料仓内的说明书,并在说明书上料机械手的作用下将说明书拿取组件拿取的说明书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上,实现说明书的自动上料过程;
通过在导向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两组翻转组件,能够使两组翻转组件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交替翻转至导向底板上,有效提高保修卡到导向底板的上料效率;
保修卡塞入说明书后,先使导向底板复位后再使推块复位,能够避免导向盖板靠近说明书的一端从说明书内抽出的过程中将保修卡带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塞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让位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贴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保修卡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推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说明书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说明书拿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说明书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说明书;011、缺口;02、保修卡;03、包装盒;
1、塞卡机构;11、撑起组件;111、导向底板;1111、让位槽;112、导向盖板;1121、撑片;113、第一移动部;114、第一升降部;12、推动组件;121、推块;122、推动部;
2、机座;21、滑轨;
3、贴标机构;31、打印设备;32、贴标机器人;33、翻转组件;331、贴标平台;332、翻转部;
4、保修卡上料机构;41、上料架;411、第二定位杆;42、上料部;43、备料架;431、第一定位杆;432、备料让位口;44、移料部;45、推料架;451、推料让位口;46、推料部;47、保修卡上料机器人;
5、说明书运输线;
6、说明书上料机构;61、说明书料仓;611、底座;612、料仓架;613、料仓盒;6131、配重块;6132、拿取口;62、说明书拿取组件;621、拿取吸盘;622、转动部;6221、驱动气缸;6222、齿条;6223、齿轮;623、第二移动部;6231、移动电机;6232、同步带;6233、同步轮;6234、移动架;624、第二升降部;6241、拿取架;63、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4、二维码扫描仪;65、说明书收废组件;651、皮带输送机;652、收废盒;
7、包装盒运输线;
8、说明书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
参照图1,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设置在机座2上,机座2上水平放置有说明书01,说明书01一侧开口,且说明书01开口处的底部开设有缺口011,塞卡机构1位于靠近说明书01开口处的一侧,且用于将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开口内。
参照图1,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包括撑起组件11和推动组件12,撑起组件11用于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在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被撑起后,推动组件12用于将保修卡02推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完成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过程。
参照图1,撑起组件11包括导向底板111、导向盖板112、第一移动部113和第一升降部114,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水平设置,导向底板111的长度方向为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保修卡02水平放置于导向底板111顶面上远离说明书01的一端,导向盖板112位于导向底板111上方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且导向盖板112与导向底板111之间留有用于使保修卡02通过的间隙,导向盖板112的两侧均竖直向下延伸且与导向底板111固定连接;第一移动部113和第一升降部114均为气缸,第一移动部113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设置,第一升降部114竖直设置,第一移动部113的缸体固定于机座2,第一移动部113的活塞杆与第一升降部114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升降部114的活塞杆与导向底板111固定连接。
参照图2,导向盖板112底面远离说明书01的一端沿着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倾斜向上,导向盖板112顶面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沿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倾斜向下。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靠近说明书01一端的中心处均一体连接有撑片1121,撑片1121与说明书01的缺口011正对设置,且与缺口011的尺寸相适配。
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时,第一升降部114的活塞杆收缩,并带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竖直向下移动,使导向盖板112顶面低于说明书01底面;然后第一移动部113的活塞杆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伸出,并带动第一升降部114、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使导向盖板112的撑片1121移动至说明书01的缺口011下方;此时第一升降部114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竖直向上移动,使导向盖板112的撑片1121穿过缺口011并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顶起,从而撑开说明书01的开口处。
参照图2,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上均开设有让位槽1111,让位槽1111位于导向底板111宽度方向的中心处,且与说明书01的开口处以及保修卡02均正对设置,让位槽1111的长度方向与导向底板111的长度方向相同,让位槽1111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且同时贯穿导向底板111上的撑片1121和导向盖板112上的撑片1121,并将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分割为两个部分,让位槽1111的宽度小于保修卡02的宽度,保修卡02放置在让位槽1111上方。
参照图1和图2,推动组件12包括推块121和推动部122,推块121位于导向底板111远离说明书01的一端,且与让位槽1111正对设置,推块121顶面高于导向盖板112顶面,推块121底面低于导向底板111底面;推动部122为沿着让位槽1111长度方向设置的气缸,推动部122的缸体与机座2固定连接,推动部122的活塞杆与推块121底端固定连接,推动部122的活塞杆伸缩时能够带动推块121在让位槽1111内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滑动。
当撑开组件将说明书01的开口处撑开后,推动部12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部122会带动推块121滑入让位槽1111,并使推块121在让位槽1111内沿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滑动,当推块121与保修卡02接触后,推块121会推动保修卡02在导向底板111上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使保修卡02经过导向底板11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的间隙进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从而完成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过程。
当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后,此时推块121位于说明书01的开口处并与保修卡02抵接,先通过第一移动部113的活塞杆收缩使撑片1121从说明书01的开口内移出,实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的复位,推块121能够对保修卡0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撑片1121的移动过程将保修卡02从说明书01中带出;然后再通过推动部122的活塞杆收缩使推块121移动至导向底板111远离说明书01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工作时,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在第一升降部114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使导向盖板112低于说明书01底面;然后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在第一移动部113的作用下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使撑片1121移动至说明书01的缺口011下方;第一升降部114再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竖直向上移动,使撑片1121穿过缺口011并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此时推块121在推动部122的作用下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将保修卡02推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第一移动部113再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复位,最后推动部122驱动推块121复位,从而完成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
参照图3,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包括机座2、贴标机构3以及上述的塞卡机构1,贴标机构3包括打印设备31、贴标机器人32和翻转组件33,打印设备31用于打印标签,贴标机器人32用于将打印设备31打印好的标签贴在保修卡02上,翻转组件33用于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翻转至上述塞卡机构1中的导向底板111顶面上推块12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
参照图4,翻转组件3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导向底板111长度方向的两侧。翻转组件33包括贴标平台331和翻转部332,贴标平台331水平设置,且位于导向底板111上放置保修卡02位置的一侧,贴标平台331高于导向底板111,贴标平台331靠近导向底板111的一端与机座2铰接,且贴标平台331的铰接轴与导向底板111的长度方向平行,未贴标签的保修卡02放置于贴标平台331上远离导向底板111的一端;翻转部332为步进电机,翻转部332固定设置于机座2,且翻转部332的输出轴与贴标平台331的铰接轴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贴标平台331转动。
参照图3,打印设备31为打印机,打印设备31和贴标机器人32均设置在机座2上,打印设备31位于塞卡机构1上靠近翻转组件33的一端,参照图3和图4,贴标机器人32用于交替对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的保修卡02贴上标签。
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之前,贴标机器人32将打印设备31打印好的标签贴在其中一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的保修卡02表面,然后翻转部332驱动贴标平台331朝着靠近导向底板111的一侧向上转动180°,使贴标平台331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翻转至导向底板111顶面上推块12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翻转部332再驱动贴标平台331反向转动180°后复位;在此过程中贴标机器人32对另一组翻转组件33上的保修卡02进行贴标,有效提高了保修卡02的贴标效率。
参照图5,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还包括保修卡上料机构4,保修卡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架41和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上料架41水平设置在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的一侧,并用于放置竖直摞放的若干个未贴标签的保修卡02;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位于机座2上塞卡机构1远离说明书01的一端,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用于拿取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并交替放置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
参照图5和图6,机座2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滑轨21,上料架41位于滑轨21长度方向的一端。保修卡上料机构4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轨21上的备料架43,备料架43水平设置,备料架43顶面竖直摞放有若干个水平放置且未贴标签的保修卡02,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边缘处抵接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第一定位杆431,第一定位杆431底端与备料架43固定连接。备料架43一侧设置有移料部44,移料部44为沿着滑轨21长度方向设置的气缸,移料部44的缸体与滑轨21固定连接,移料部44的活塞杆与备料架43固定连接。
参照图5和图6,备料架43顶面开设有贯穿的备料让位口432,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搭设在备料让位口432上方,备料让位口432的形状与上料架41的形状相适配,备料让位口432用于使上料架41竖直向上穿过备料架43,并使上料架41将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向上顶起。上料架41顶面放置保修卡02位置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保修卡02抵接的第二定位杆411,当上料架41与备料让位口432正对时,第二定位杆411与第一定位杆431相互错位。上料架41连接有上料部42,上料部42为竖直设置的气缸,上料部42的缸体与机座2固定连接,上料部42的活塞杆与上料架41固定连接。
保修卡02上料时,先通过上料部42使上料架41移动至滑轨21下方,再从滑轨21远离上料架41的一端将若干个保修卡02竖直摞放在备料架43顶面的备料让位口432上方,并使保修卡02位于若干个第一定位杆431之间;然后移料部4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备料架43在滑轨21上滑动至靠近上料架41的一端,此时备料架43位于上料架41上方,再使上料部42带动上料架41竖直向上移动,并穿过备料让位口432与备料架43最下方的保修卡02抵接,随着上料架41继续向上移动,上料架41会将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向上托起,从而使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移动至上料架41上;最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再逐一拿取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并交替放置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完成保修卡02的上料过程。
参照图5和图6,保修卡上料机构4还包括推料架45和推料部46,推料架45位于上料架41下方,推料架45顶面开设有推料让位口451,推料让位口451的形状与上料架41的形状相适配,并用于使上料架41在推料让位口451内竖直滑动,推料架45的顶面与上料架41最下方的保修卡02底面抵接;推料部46为竖直设置的直线电机,推料部46固定于机座2上,推料部46的移动端与推料架45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推料架45沿竖直方向移动。
当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移动至上料架41后,推料部46驱动推料架45竖直向上移动,使上料架41进入推料让位口451内,并使推料架45的顶面与上料架41最下方的保修卡02抵接;当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将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取下后,推料部46驱动推料架45竖直向上移动,此时上料架41在推料让位口451内竖直向下滑动,而推料架45会将上料架41上的保修卡02竖直向上推动,使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便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拿取保修卡02。
参照图3,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塞卡机构1靠近说明书01一端的说明书运输线5,说明书运输线5用于将说明书01沿着水平方向进行输送,且说明书运输线5的输送方向垂直于塞卡机构1将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方向,当说明书运输线5将说明书01运输至塞卡机构1时,塞卡机构1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
参照图7,说明书运输线5输送方向的起始端设置有用于将说明书01逐一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上料机构6。说明书上料机构6包括说明书料仓61、说明书拿取组件62和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说明书料仓61设置在机座2上,并用于存放说明书01;说明书拿取组件62位于说明书料仓61长度方向靠近说明书运输线5的一端,并用于将说明书料仓61内的说明书01逐一拿取;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设置在说明书拿取组件62与说明书运输线5之间,并用于将说明书拿取组件62拿取的说明书01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
参照图7和图8,说明书料仓61设置有两个,且平行设置。说明书料仓61包括底座611、料仓架612和料仓盒613,底座611固定设置在机座2上,料仓架612和料仓盒613在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两个,且一一对应,料仓架612和料仓盒613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均倾斜向下,料仓架612固定设置在机座2上,料仓架612顶面以及料仓架612远离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均呈开口状;料仓盒613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架612内,说明书01竖直放置且沿着料仓盒613的倾斜方向依次排列于料仓盒613内,料仓盒613倾斜方向的顶端内放置有与说明书01抵接的配重块6131,料仓盒613和料仓架612倾斜方向的底端均开设有用于将说明书01取出的拿取口6132。
当说明书拿取组件62将料仓盒613内倾斜方向底端的说明书01取出后,料仓盒613内的说明书01在配重块6131的作用下会沿着料仓盒613的倾斜方向向下滑动,使料仓盒613内的说明书01始终位于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便于说明书拿取组件62取出说明书01。
当料仓盒613内的说明书01全部被说明书拿取组件62取出后,说明书拿取组件62能够拿取另一个料仓盒613内的说明书01,此时将空的料仓盒613在料仓架612内朝着远离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滑动,便于将新的说明书01放置在空的料仓盒613内。
参照图9,说明书拿取组件62设置有两组,且与两个说明书料仓61一一对应设置。说明书拿取组件62包括拿取吸盘621、转动部622、第二移动部623和第二升降部624,拿取吸盘621竖直设置,且与料仓盒613倾斜方向底端的拿取口6132正对设置,拿取吸盘621用于从拿取口6132逐一吸取料仓盒613倾斜方向底端的说明书01;转动部622与拿取吸盘621连接,并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向上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二移动部623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朝着靠近或远离料仓盒613的方向水平移动,第二升降部624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沿竖直方向移动。
说明书01上料时,第二升降部624驱动拿取吸盘621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与料仓盒613倾斜方向的底端同一高度处,第二移动部623再驱动拿取吸盘621沿水平方向靠近料仓盒613,并使拿取吸盘621穿过拿取口6132并吸取料仓盒613倾斜方向底端的说明书01;然后第二升降部624再驱动拿取吸盘621竖直向上移动,使拿取吸盘621上吸附的说明书01从料仓盒613内取出;此时转动部622驱动拿取吸盘621向上转动至水平状态,使说明书01水平放置于拿取吸盘621上,进而便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拿取吸盘621上的说明书01拿取后并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
参照图9,第二升降部624为竖直设置的直线电机,第二升降部624固定设置在机座2上,第二升降部624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拿取架6241,拿取架6241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料仓61的方向水平设置。
参照图10,第二移动部623设置在拿取架6241上,第二移动部623包括移动电机6231、同步带6232和两个同步轮6233,两个同步轮6233分别转动连接在拿取架6241的两端,同步轮6233的转动轴竖直设置,同步带6232套设在两个同步带6232之间,并与同步带6232配合使用;移动电机6231固定设置在拿取架6241上,且移动电机623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6233固定连接。同步带6232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架6234。
参照图9,转动部622设置在移动架6234上,转动部622包括驱动气缸6221、齿条6222和齿轮6223,拿取吸盘621铰接在移动架6234靠近料仓盒613的一端,拿取吸盘621的铰接轴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拿取架6241的长度方向,齿轮6223与拿取吸盘621的铰接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齿条622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移动架6234上,且与齿轮6223啮合;驱动气缸6221竖直设置,驱动气缸6221的缸体固定设置在移动架6234上,驱动气缸6221的活塞杆与齿条6222固定连接。
驱动气缸6221的活塞杆伸缩时,会带动齿条6222沿竖直方向滑动,齿条6222带动齿轮6223转动90°,进而带动拿取吸盘621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者由水平状态复位为竖直状态;移动电机6231驱动同步轮6233转动时,同步带6232在两个同步轮6233之间传动,并带动移动架6234沿着靠近或远离料仓盒613的方向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拿取吸盘621随之移动;第二升降部624的移动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会带动拿取架6241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拿取吸盘621随之移动,使得拿取吸盘621在第二升降部624、第二移动部623和转动部622的作用下实现拿取说明书01的动作过程。
参照图7,说明书上料机构6还包括二维码扫描仪64以及说明书收废组件65,二维码扫描仪64固定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并用于扫描和读取说明书拿取组件62拿取的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说明书收废组件65用于接收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并使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放置于说明书收废组件65。
参照图7,说明书收废组件65包括设置在机座2上的皮带输送机651和收废盒652,皮带输送机651水平设置在说明书料仓61的一侧,皮带输送机651的长度方向为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方向,且皮带输送机651的输送方向为远离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方向;收废盒652位于皮带输送机651远离说明书拿取组件62一端的下方。
当拿取吸盘621转动至水平状态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移动至拿取吸盘621上方,此时二维码扫描仪64对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读取,当二维码扫描仪64能够正确读取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时,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拿取吸盘621上的说明书01拿取后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当二维码扫描仪64无法读取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时,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拿取吸盘621上的说明书01拿取后放置在皮带输送机651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上,使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沿着皮带输送机651的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并掉落在收废盒652内进行收集。
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还包括包装盒运输线7和说明书下料机构8,包装盒运输线7用于运输包装盒03,包装盒运输线7水平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远离塞卡机构1的一侧,且包装盒运输线7的运输方向与说明书运输线5的运输方向相同;说明书下料机构8为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远离说明书上料机构6的一端,并用于将塞入保修卡02后的说明书01放置在包装盒运输线7上的包装盒03内。
当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01运输至塞卡机构1处,塞卡机构1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然后说明书运输线5将塞入保修卡02后的说明书01输送至靠近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的一端,此时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将说明书01拿取后并放置在包装盒运输线7上的包装盒03内,完成说明书01的下料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的实施原理为:说明书拿取组件62中的拿取吸盘621在第二移动部623和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逐一拿取说明书料仓61中料仓盒613倾斜方向底端的说明书01,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再将说明书拿取组件62拿取的说明书01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运输方向的起始端;在上料部42的作用下使备料架43上摞放的保修卡02移动至上料架41上,然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逐一拿取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并交替放置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此时贴标机器人32将打印设备31打印好的标签交替贴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的保修卡02表面,再通过翻转部332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翻转至导向底板111顶面上推块12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当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01移动至与塞卡机构1正对的位置时,塞卡机构1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然后说明书01继续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进行输送;当塞入保修卡02的说明书01移动至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的一端后,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将说明书01拿取后并放置在包装盒运输线7上的包装盒03内,完成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组装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
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基于上述的组装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01上料:
第二升降部624驱动拿取吸盘621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第二移动部623驱动拿取吸盘621沿着靠近说明书料仓61的方向水平移动,使拿取吸盘621移动至料仓盒613倾斜方向的底端,并从拿取口6132吸取料仓盒613倾斜方向底端的说明书01;然后拿取吸盘621竖直向上将拿取吸盘621上吸附的说明书01从料仓盒613内取出;转动部622再驱动拿取吸盘621向上转动至水平状态,使说明书01放置在拿取吸盘621上。
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移动至拿取吸盘621处,二维码扫描仪64对拿取吸盘621上的说明书01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和读取,当二维码扫描仪64能够正确读取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时,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说明书01水平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运输方向的起始端上,并使说明书01开口朝向塞卡机构1的一侧,且说明书01的缺口011朝下;当二维码扫描仪64无法读取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时,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将说明书01放置在皮带输送机651上,并使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经过皮带输送机651运输至收废盒652内。
保修卡02上料:
在备料架43上竖直摞放若干个未贴标的保修卡02,然后移料部44驱动备料架43在滑轨21上水平滑动至靠近上料架41的一端;然后上料部42驱动上料架41由备料架43的下方竖直向上移动,并穿过备料让位口432将备料架43上的保修卡02向上顶起至上料架41上;移料部44再驱动备料架43复位,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逐一拿取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并交替放置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同时推料部46驱动推料架45从上料架41下方逐渐向上移动,并将上料架41顶面的保修卡02竖直向上推动,使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便于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拿取保修卡02。
保修卡02贴标:
贴标机器人32将打印设备31打印好的标签交替贴在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的保修卡02表面,保修卡02贴标完毕后,翻转部332驱动贴标平台331朝着靠近导向底板111的一侧转动180°,使贴标平台331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向下翻转至导向底板111顶面上推块12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
塞保修卡02,具体包括:
撑开说明书01开口:
当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01移动至与导向底板111正对的位置后,第一升降部114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竖直向下移动,使导向盖板112的顶面低于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01;第一移动部113再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移动,使撑片1121移动至缺口011下方;然后第一升降部114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竖直向上移动,使导向盖板112上的撑片1121穿过说明书01的缺口011并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
将保修卡02推入说明书01内:
当撑片1121撑开说明书01的开口后,推动部122驱动推块121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移动,并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由导向盖板112与导向底板111之间的间隙推入说明书01内。
导向底板111复位:
当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后,第一移动部113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均朝着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移动并复位,并使撑片1121从说明书01的开口内移出。
推块121复位:
当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复位后,推动部122再驱动推块121朝着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移动并复位。
说明书01下料:
当塞卡机构1将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后,说明书01继续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进行输送,当说明书01移动至靠近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的一端后,说明书01下料机械手将说明书01拿取后并放置在包装盒运输线7上的包装盒03内,从而完成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01的组装工艺过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设置于机座(2)上说明书(01)开口处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说明书(01)开口处的底部开设有缺口(011),所述塞卡机构(1)包括:
撑起组件(11),用于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撑起,撑起组件(11)包括用于在远离说明书(01)一端放置保修卡(02)的导向底板(111)、固定设置于导向底板(111)上方靠近说明书(01)一端的导向盖板(112)、用于驱动导向底板(111)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第一移动部(113)、以及用于驱动导向底板(111)升降的第一升降部(114),导向盖板(112)与导向底板(111)之间留有用于使保修卡(02)通过的间隙;推动组件(12),用于将保修卡(02)经过间隙推入说明书(01)内,推动组件(12)包括位于保修卡(02)远离导向盖板(112)一端的推块(121)以及用于驱动推块(121)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推动部(122);所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上均开设有与说明书(01)开口处正对设置的让位槽(1111),让位槽(1111)贯穿导向底板(111)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且贯穿导向盖板(112)的两端,推块(121)沿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滑动设置在让位槽(1111)内,保修卡(02)位于让位槽(1111)上方;所述导向盖板(112)底面靠近保修卡(02)的一端沿着靠近保修卡(02)的方向倾斜向上;所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在所述第一升降部(114)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导向盖板(112)低于所述说明书(01)的底面,然后所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在所述第一移动部(113)的作用下朝着靠近所述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靠近所述说明书(01)一端的中心处均一体连接有撑片(1121),所述说明书(01)开口处开设有缺口(011),当所述撑片(1121)移动至所述说明书(01)的缺口(011)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部(114)再驱动所述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竖向向上移动,使所述撑片(1121)穿过所述缺口(011)并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此时所述推块(121)在推动部(122)的作用下朝着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保修卡(02)推入说明书(01)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移动部(113)再驱动导向底板(111)和导向盖板(112)复位,最后所述推动部(122)驱动所述推块(121)复位。
2.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说明书运输线(5),用于输送说明书(01);
塞卡机构(1),塞卡机构(1)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卡机构,且设置于说明书运输线(5)的一侧,并用于将保修卡(02)塞入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01)内;
说明书上料机构(6),包括用于存放说明书(01)的说明书料仓(61)、用于将说明书料仓(61)内的说明书(01)逐一拿取的说明书拿取组件(62)、以及用于将说明书拿取组件(62)拿取的说明书(01)放置在说明书运输线(5)上的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说明书料仓(61)为上下设置的双层料仓,说明书料仓(61)靠近说明书拿取组件(62)的一端倾斜向下,说明书(01)竖直放置且沿着说明书料仓(61)的倾斜方向依次排列于说明书料仓(61)内,说明书拿取组件(62)包括竖直设置的拿取吸盘(621)、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转动至水平状态的转动部(622)、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朝着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料仓(61)的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部(623)、以及用于驱动拿取吸盘(621)升降的第二升降部(6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说明书上料机构(6)还包括二维码扫描仪(64)以及说明书收废组件(65),二维码扫描仪(64)固定于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并用于扫描和读取说明书拿取组件(62)拿取的说明书(01)上的二维码,说明书收废组件(65)用于接收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说明书上料机械手(63)还用于将无法读取二维码信息的说明书(01)放置于说明书收废组件(6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标机构(3),贴标机构(3)包括:
翻转组件(33),翻转组件(3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导向底板(111)的两侧,翻转组件(33)包括贴标平台(331)和翻转部(332),贴标平台(331)水平设置在导向底板(111)一侧,并用于放置未贴标签的保修卡(02),贴标平台(331)与机座(2)铰接,翻转部(332)用于驱动贴标平台(331)转动并使贴标平台(331)上贴好标签的保修卡(02)翻转至导向底板(111)上的推块(121)与导向盖板(112)之间;
贴标机器人(32),用于将标签交替贴在两组翻转组件(33)贴标平台(331)上的保修卡(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修卡上料机构(4),保修卡上料机构(4)包括:
上料架(41),用于放置竖直摞放的若干个保修卡(02);
推料架(45),抵接于上料架(41)最下方的保修卡(02)底面,推料架(45)顶面开设有用于使上料架(41)穿过的推料让位口(451);
推料部(46),连接于推料架(45),并用于驱动推料架(45)沿竖直方向移动;
保修卡上料机器人(47),用于拿取上料架(41)最上方的保修卡(02)并交替放置于两组翻转组件(33)的贴标平台(331)上。
7.一种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组装系统,包括塞保修卡(02)的步骤,具体包括:
撑开说明书(01)开口:第一升降部(114)驱动导向底板(111)向下移动,使导向盖板(112)的顶面低于说明书(01),第一移动部(113)驱动导向底板(111)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导向盖板(112)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伸至缺口(011)下方,第一升降部(114)驱动导向底板(111)向上移动,使导向盖板(112)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将说明书(01)开口处的顶部向上撑起;
将保修卡(02)推入说明书(01)内:推动部(122)驱动推块(121)朝着靠近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推动保修卡(02)由导向盖板(112)与导向底板(111)之间的间隙塞入说明书(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说明书内保修卡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保修卡(02)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导向底板(111)复位:第一移动部(113)驱动导向底板(111)朝着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复位,使导向盖板(112)靠近说明书(01)的一端从说明书(01)的开口内移出;
推块(121)复位:当导向底板(111)复位后,推动部(122)驱动推块(121)朝着远离说明书(01)的方向移动并复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8398.1A CN113955246B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8398.1A CN113955246B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55246A CN113955246A (zh) | 2022-01-21 |
CN113955246B true CN113955246B (zh) | 2022-12-06 |
Family
ID=79468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8398.1A Active CN113955246B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552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6424A (zh) * | 2022-05-05 | 2022-08-16 |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保修卡分层上料结构及上料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11454A (en) * | 1938-02-21 | 1939-08-18 | William Henry Naylor | A new or improved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inserting cards or leaflets into packages of goods |
JP3390212B2 (ja) * | 1993-06-05 | 2003-03-24 |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物の挿入装置 |
CN104260952A (zh) * | 2014-10-22 | 2015-01-07 | 江苏爱动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说明书合格证放置装置 |
CN109911322B (zh) * | 2019-03-26 | 2023-12-29 | 唐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开袋保持装置 |
CN210390540U (zh) * | 2019-05-13 | 2020-04-24 | 广州智立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证书插入装置、证卡打印机和证卡打印生产线 |
CN210734612U (zh) * | 2019-08-16 | 2020-06-12 | 广州功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打包用产品配件推入装置 |
-
2021
- 2021-10-30 CN CN202111278398.1A patent/CN1139552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55246A (zh) | 2022-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86355A (zh) | 一种盘式物料双机协同自动存取系统 | |
CN108155129B (zh) | 一种焊接模循环使用的合片机构 | |
CN212831527U (zh) | 供料装置及贴阻尼条系统 | |
CN113955246B (zh) | 说明书内保修卡的塞卡机构、组装系统及组装工艺 | |
CN112811198B (zh) | 一种智能堆垛及分离装置 | |
CN113501336B (zh) | 一种物料运输装置、自动化设备及上下料方法 | |
CN118145120A (zh) | 一种叠片复检套袋打包设备 | |
CN217866863U (zh) | 电池盖板上料输送装置 | |
CN110683147A (zh) | 一种smd物料自动贴标装盒设备 | |
CN215325452U (zh) | 一种成叠料盘上下料机构 | |
CN116395192A (zh) | 一种多排限位接叠料箱及其交替接料传送装置 | |
CN217229294U (zh) | Pcb隔纸收板机 | |
CN115783394A (zh) | 一种摆盘码垛一体装置 | |
CN211310164U (zh) |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 |
CN210761547U (zh) | 一种香烟装袋分拣线 | |
CN211254397U (zh) | 托盘取产品设备 | |
JP3241135B2 (ja) | ケース積下ろし装置 | |
CN109573126B (zh) | 一种自动镜片包装机 | |
CN222361206U (zh) | 一种叠片复检套袋打包设备 | |
JPH0532328U (ja) | ケース分離装置 | |
JP2577768Y2 (ja) | 物品供給装置 | |
CN220640414U (zh) | 一种改进的码垛设备 | |
CN219971188U (zh) | 料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14455114U (zh) | 一种智能堆垛及分离装置 | |
CN219968648U (zh) | 一种注塑机的下料装置及下料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